1.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优势不明显

2.乙醇汽油停止使用,此次停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乙醇汽油和汽油的区别?

4.乙醇汽油和正常汽油有什么区别

乙醇与油价的关系_乙醇与油价的关系是什么

不说那么多,拿我实绩经历来说。

我在上海加纯汽油,在山东加乙醇汽油。

感受如下:

1、动力弱化,加速无力。

2、满箱油行驶公里数明显减少。

纯汽油600公里,乙醇汽油560左右。

3、对发动机燃烧室及排气系统的影响。

肯定有,但是现在未拆车,无法判定损害成都。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一般汽油标号是93#/95#,当你在加油站看到E93#/E95#,就说明加的是乙醇汽油。我国全面推广的是E10乙醇汽油,国际上还有E20,E85等分别标识20%85%乙醇含量的乙醇汽油。

这不是新鲜事儿了,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早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然而,面对乙醇汽油,绝大多数老司机还是谈其色变。

◆乙醇汽油会使车辆油耗变高

不少权威人士、权威专家经过研究认为,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在油耗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有受访车主表示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还要省。而美国石油协会说: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汽油中少33%,E10汽油中,加入了10%的乙醇,油耗会上升3%左右。据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说法,E10汽油比传统汽油增加的油耗在3%到4%之间;而据丰田、福特等 汽车 厂商发动机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油耗增加约3%。

所以是高还是不高?用过乙醇汽油的车主应该都知道,车辆油耗确实会增加,一些车主甚至说增加的油耗能达到6%到10%。另外,乙醇汽油跟普通汽油价格是一样的。你说,同样的价格,换来的是更高的油耗,会受欢迎才怪。

◆乙醇汽油会很伤车

说法一:乙醇汽油燃烧后会生成乙酸,腐蚀车上的金属部件。乙醇产生乙酸,需要氧气和催化剂金属铜,但混合气燃烧的气缸中是没有铜的,产生不了乙酸。

说法二:腐蚀橡胶部件,这倒是真的。不过E10乙醇汽油的浓度还不至于严重腐蚀橡胶件,长期的话会有轻微的损伤。

说法三:伤害排气管。由于乙醇汽油燃烧比较充分,所以排气管中滴水比较多。尤其在北方天气比较冷时,排气管滴出来的水就被冻住了。长此以往,确实会损伤排气管。

说法四:造车发动机熄火。如果你的车一直用的是普通汽油,突然换成乙醇汽油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抖动甚至熄火的现象,尤其是里程数超过3万公里的车。乙醇汽油溶解的油路和油箱中的油泥等杂质,有可能会堵塞油路和喷油。所以,如果你准备加乙醇汽油,那么最好先去把油路和油箱清洗一下。

◆乙醇汽油保质期短

乙醇汽油保质期要比普通汽油保质期短,超保质期后容易产生水油分层现象。所以,加乙醇汽油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加油站,在私人小加油站加的乙醇汽油可能更为不耐用。

综上,有些普遍的看法是不准确的,但是弊端其实还蛮多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乙醇汽油呢?

1.石油资源的短缺。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技术成熟的燃料,自然是化石燃料很好的替代品。

2.大量堆积的陈年旧粮。乙醇燃料来自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获取成本非常低。

3.乙醇的含氧量比较高,能够促进汽油的完全燃烧,让能量压榨最大化。

4.乙醇的辛烷值很高,也就是说抗爆性很好。

5.加入乙醇汽油后, 汽车 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会相应降低。

好吧,优点还是很多的,而且很直白!为环境做贡献,为农业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为两桶油做贡献,大家认了吧!

道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希望对你有用,感谢你的阅读。

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一般汽油标号是93#/95#,当你在加油站看到E93#/E95#,就说明加的是乙醇汽油。我国全面推广的是E10乙醇汽油,国际上还有E20,E85等分别标识20%85%乙醇含量的乙醇汽油。

这不是新鲜事儿了,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早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然而,面对乙醇汽油,绝大多数老司机还是谈其色变。

不少权威人士、权威专家经过研究认为,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在油耗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有受访车主表示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还要省。而美国石油协会说: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汽油中少33%,E10汽油中,加入了10%的乙醇,油耗会上升3%左右。据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说法,E10汽油比传统汽油增加的油耗在3%到4%之间;而据丰田、福特等 汽车 厂商发动机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油耗增加约3%。

所以是高还是不高?用过乙醇汽油的车主应该都知道,车辆油耗确实会增加,一些车主甚至说增加的油耗能达到6%到10%。另外,乙醇汽油跟普通汽油价格是一样的。你说,同样的价格,换来的是更高的油耗,会受欢迎才怪。

说法一:乙醇汽油燃烧后会生成乙酸,腐蚀车上的金属部件。乙醇产生乙酸,需要氧气和催化剂金属铜,但混合气燃烧的气缸中是没有铜的,产生不了乙酸。

说法二:腐蚀橡胶部件,这倒是真的。不过E10乙醇汽油的浓度还不至于严重腐蚀橡胶件,长期的话会有轻微的损伤。

说法三:伤害排气管。由于乙醇汽油燃烧比较充分,所以排气管中滴水比较多。尤其在北方天气比较冷时,排气管滴出来的水就被冻住了。长此以往,确实会损伤排气管。

说法四:造车发动机熄火。如果你的车一直用的是普通汽油,突然换成乙醇汽油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抖动甚至熄火的现象,尤其是里程数超过3万公里的车。乙醇汽油溶解的油路和油箱中的油泥等杂质,有可能会堵塞油路和喷油。所以,如果你准备加乙醇汽油,那么最好先去把油路和油箱清洗一下。

乙醇汽油保质期短

乙醇汽油保质期要比普通汽油保质期短,超保质期后容易产生水油分层现象。所以,加乙醇汽油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加油站,在私人小加油站加的乙醇汽油可能更为不耐用。

综上,有些普遍的看法是不准确的,但是弊端其实还蛮多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乙醇汽油呢?

石油资源的短缺。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技术成熟的燃料,自然是化石燃料很好的替代品。

大量堆积的陈年旧粮。乙醇燃料来自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获取成本非常低。

乙醇的含氧量比较高,能够促进汽油的完全燃烧,让能量压榨最大化。

乙醇的辛烷值很高,也就是说抗爆性很好。

加入乙醇汽油后, 汽车 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会相应降低。

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试点推行的乙醇汽油,是按照普通汽油 90%、燃料乙醇10%的比例调和而成的,也就是常说的 E10 乙醇汽油。对应着普通汽油的牌号,车用乙醇汽油也分为89号、92号、95号和98号四个标号。

截至2019年10月底, 我国已在东北三省及河南、安徽、广西、天津全境封闭推广乙醇汽油 ,在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湖北、广东、山西7个省区的50个地市半封闭推广乙醇汽油, 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情况

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在于,其 辛烷值高,抗爆性好,在汽油中含10%的乙醇,含氧量就能达到3.5%,无需改动 汽车 发动机就可以直接使用,具有一定清洗油路的功能,还能有效降低 汽车 尾气排放

据中石化工作人员介绍,车用乙醇汽油中的生物质燃料乙醇含氧,所以燃烧充分,能有效改善尾气排放,其中PM2.5减排30%、一氧化碳减排30%、HC化合物减排10%。每销售1万吨车用乙醇汽油,较非乙醇汽油减少一氧化碳排放205吨、HC化合物排放13吨。

此外, 使用乙醇汽油的车辆也更容易通过年审的尾气检查 。除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使用乙醇汽油还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如果全面使用乙醇汽油,至少每年可以代替减少5000万吨的原油进口,同时还能转化大量的库存陈化粮用以生产乙醇燃料。因而,现在乙醇汽油普及程度较高的北方地区基本都是产粮大省。

1、动力下降。 按照中国 汽车 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使用乙醇汽油后,40~120 km/h加速时间比使用普通汽油增加了12.57%。主要是80~120公里加速,乙醇汽油后劲不足,会出现动力下降的现象。 2、油耗增加。 通过实验表明,用乙醇汽油,总油耗比普通汽油高3%到5%左右。因为乙醇汽油的热值低于普通汽油,所以在发动机输出相等的情况下,就要烧更多的燃料。粗略计算一下,按照百公里10L的油耗计算,一年跑两万公里就要多出100L的油,按照现在92#的油价计算每年会多出近七百元。另外,据部分北方车主会反映,使用乙醇汽油冬天冷启动更难。 3、对发动机基本没影响,但会腐蚀橡胶件。 乙醇汽油本身对发动机几乎是不存在腐蚀性的,但是乙醇燃烧后产生的乙酸,就是我们常说的醋酸,对发动机里的橡胶件有腐蚀作用。尤其是乙醇汽油的含醇量超过15%时,这种腐蚀作用将更为明显。不过随着乙醇汽油的普及,很多新车的油路系统就使用了环保耐腐蚀的特种橡胶。比如新款本田CRV的使用手册上就明确注明推荐使用E10乙醇汽油。

4、更容易产生积碳。 乙醇汽油的汽化吸热高 ,当乙醇汽油经喷油嘴喷射到进气门背面时,进气门背面的温度会降低,汽油就不能充分地雾化,大分子的物质会形成胶质,从而在进气门背面易形成积碳。美国西南研究院也发现,1.8L宝马 汽车 开1.5万英里时,用乙醇汽油产生的进气门积碳比用普通汽油高四倍。

5、保质期短。 乙醇汽油的保质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长时间存放会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导致汽油在油罐油箱中变污浊,打不着火。

1、老车使用之前,建议清洗油路。 根据各地推广实践,首次使用乙醇汽油,大部分车辆不需要清洗油路就能实现汽油顺利替换并正常使用。但对于行驶里程在3万公里以上,污垢比较多的车辆来说,首次用乙醇汽油后,由于其清洗油路的功能,其清洗下来的污垢反而会在进气系统或喷油嘴上累积,如果不清理,很容易堵塞。所以,老车首次乙醇汽油前,建议进行一下油路清洗。

2、按需加油。 由于乙醇汽油实际上是存在“保质期”的,如果不常开车,建议一次不要加太多,或想办法定期更换车辆中的汽油。

3、注意爱车保养。 发动机性能的下降、积碳增加会影响我们的用车体验,保养力度在日后肯定是要加强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讲,乙醇汽油是不会伤车的。全中国有那么多的地区在使用乙醇汽油,并且还要将乙醇汽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果伤车那还了得?不过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有比较强的清洁性的,如果你的车燃油系统比较脏的话,初次使用乙醇汽油可能会把油箱及管路上的胶质等清洗下来,造成汽油滤芯或者喷油器堵塞,表现就是 汽车 加油不畅,加速无力,一般用几次自己就好了,不行就更换一下汽油滤芯,再清洗一下喷油嘴。此外,乙醇汽油燃烧后生成的水比较多,在北方有很多车的排气管锈蚀,或者在寒冷的冬季排气管里面积水结冰,导致 汽车 无法发动。这些故障与使用乙醇汽油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使用乙醇汽油的车,与使用纯汽油的车,在动力、油耗等方面差距大吗?首先可以肯定的讲,差距是有的,具体有多大就不好说了。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驾驶员,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从理论上来分析应该是这样的:乙醇汽油 是由90%的纯汽油和10%的变性乙醇调和而成的混合物, 乙醇的热值是汽油的60%左右,这样计算下来,乙醇汽油的燃烧值大约降低了 4%。也就是说,燃烧了同样多的汽油,使用纯汽油释放的热量更多,在发动机热效率不变的前提下,转化成的机械能也更多, 汽车 自然就动力更强,油耗也更低。

根据很多网友的反馈,使用纯汽油和使用乙醇汽油在加满一箱油的情况下,行驶的里程大约会相差50公里。比如某款车加满一箱纯汽油可以行驶600公里,那么加同样多的乙醇汽油只能行驶550公里左右。这一点我也求证过:我家在东北三线小城市,使用乙醇汽油,距离北京大约是七百公里。我内弟在北京工作,他每次从北京返回时,都可以一箱油开到家,但是他从家去北京的时候,就必须在接近北京的地方加一次油。这应该是乙醇汽油不耐烧最好的对比与佐证吧!因此,我对乙醇汽油更环保这一理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虽然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但汽油消耗的更多了,排放的尾气更多了,有害物质的总量不还是没变吗?这样看来,乙醇汽油环保不就是一个悖论吗?

首先,乙醇的能量密度没有汽油高,意思就是同样体积的乙醇燃烧没有同样体积的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更费油一点,之所以感觉不明显,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添加量为10%,感觉不出来。

其次,乙醇燃烧会产生的衍生物质中含有乙酸,这是一种酸性强腐蚀物质,正是因为这种燃烧衍生物存在,所以乙醇不能作为替代燃料且添加量需要严格控制。

乙酸的长时间聚集,会对车辆缸体,进排气系统,发动机内金属部件进行腐蚀。

现在的发动机机油里都有一项参数叫储备碱值,就是为了中和酸性组织存在的。

所以,第一:乙醇汽油会增加油耗,这个毋庸置疑。第二:会对车辆发动机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到程度不高,过程也极其缓慢,不用太过担心。

质疑乙醇汽油腐蚀发动机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看看乙醇燃烧后会不会产生乙酸,再就是德国为什么不再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伤不伤车?和纯汽油对比动力、油耗、公里数相差大吗?

首先回答的是乙醇汽油不会对车辆造成伤害和损害,这点从乙醇汽油投入使用二十余年来已经得到证实。

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对比在动力、油耗、公里数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很小。在动力上很多老司机感觉乙醇汽油没有纯汽油有劲,而且不抗烧,跑的公里数上可能没有纯汽油跑的多。其实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基本没啥区别,在动力、油耗和公里数上相差无几,不会有明显的感觉。

乙醇汽油通俗来讲就是指乙醇和汽油的混合产物,用可再生的粮食与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兴清洁性能源。在汽油中掺杂了乙醇之后,会导致燃油的辛烷值降低,动力自然会随之下降。另外,乙醇具有挥发性,若车辆长期搁置后,燃料中的部分乙醇会自动挥发掉。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无论是受访的车主还是专家,都纷纷表示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相比,不会增加油耗;还有受访车主坚定地说: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还要省。

这与一些车主的实际体验有出入,因为不少车主用上乙醇汽油后,感觉不如纯汽油“耐烧”,加同样多的油,乙醇汽油跑的里程明显要少一些。

美国从1979年开始推广E10乙醇汽油,现在美国境内已经普及;从2010年起,美国又开始推广乙醇添加比例更高的E15汽油。所谓E10汽油,字母“E”代表乙醇,后面的数字代表的是汽油中加入乙醇的比例,比如E10就是加入了10%的乙醇,E15就是加入了15%的乙醇——我国目前推广的是E10汽油。

关于乙醇汽油的经济性,美国能源部官网上的解释是:每加仑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每加仑汽油中所含的能量少,所以, 汽车 使用乙醇汽油时,燃油经济性会下降。壳牌石油公司关于乙醇汽油的官方解释中,也明确提到:乙醇所含能量比汽油低,加入了乙醇的汽油,能量也会相应降低。

具体下降多少呢?美国石油协会(API)官网上介绍说:

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汽油中少33%,E10汽油中,加入了10%的乙醇, 油耗会上升3%左右 。而据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说法, E10汽油比传统汽油增加的油耗在3%到4%之间 ;而据丰田、福特等 汽车 厂商发动机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油耗增加约3%。

据美国媒体报道,很多美国车主也感觉使用E10汽油后,会明显增加油耗,一些车主甚至抱怨,增加的油耗能达到6%到10%。但据媒体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车主们自行测定油耗时,所用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

E10汽油中,只加入了10%的乙醇,就算乙醇热值比汽油低(低33%左右),使用E10汽油增加的油耗也绝不可能到10%。油耗增加3%到4%的说法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粗略算一下,原来百公里油耗7升,换油后增加到7.2升;原来百公里油耗10升,换油后增加到10.3升。

不过,使用乙醇汽油也有不少好处。如使用乙醇汽油 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去除车内的积碳,大大的提高 汽车 发动机的性能。

而且乙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料,减少了尾气的排放量,对 环保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使用时间超过5年以上的老车,以前使用的如果是无铅的传统汽油的话,在更换乙醇汽油之前需要做一次油路的彻底清洗,否则乙醇汽油会将油路中的污渍大量的清除掉,有可能会造成油路的堵塞。

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优势不明显

石油价格的特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非常相似,在供应短缺和过剩时,都会发生波动。石油价格循环可能延续几年,它可能会因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与全球实际需求而发生改变。在整个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石油工业通过规范化生产或价格控制,使得本国的石油价格始终处在严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按照2007年通货膨胀的美元价值,美国的井口油价平均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价格控制的状态下,美国的石油价格紧随世界油价,达到了27.00美元/桶。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间段内,综合美国产石油与全球的原油价格,美国的石油价格为19.04美元/桶。这意味着在1947—2007年期间,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段内石油价格超过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欧佩克一直把石油价格调整在22~28美元/桶的区间,石油价格只是在中东战争或冲突时才超过24.00美元/桶。2005年,欧佩克由于限制了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而无力继续操控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无力控制全球的油价波动,它再也无法回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全球石油供给和油价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态势了。对更长历史时期的观察结果更为相似,自1869年以来,按照2006年的美元价值,美国的石油价格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平均价格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价格为21.66美元/桶。在这个时间段内,约50%的时间里美国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低于16.71美元/桶。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观察作为一种指征,则石油工业的上游部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系统,以供获利,这漫长历史中的数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表明:正常的石油价格远低于当今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石油禁运发生之前。从1948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间波动,油价从1948年的2.50美元/桶涨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价值来看,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价格波动的范围为17~18美元/桶。显然,20%的油价是由通货膨胀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准。但实际上,原油的价格从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时,对于国际石油生产者来说,1971年和1972年因为美元的疲软而把原油价格的下降夸大了。

欧佩克于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5个发起国组织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两个与会代表研究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采用的限制生产来影响价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个国家加入了欧佩克: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欧佩克自成立以后,所有的成员都经历了原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石油出口国发现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购买力却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当月,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第一次按10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换句话说,美国已不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所以就丧失了对石油价格控制的工具。在欧佩克成立的短短两年间,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战争,它窥见了自己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

中东供油中断1973年石油危机的原因:欧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回应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实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1972年,每桶原油的价格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价就翻了4倍,达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即众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同年10月26日战争结束,是埃及和叙利亚率领着几个阿拉伯国家结盟与以色列的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赎罪日开打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跨过了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的临时停火线,那里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爆发。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态支持以色列。这种支持的后果就是导致多个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实施了针对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运。当时阿拉伯国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了500万桶,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0万桶/日。1974年3月间,全球石油产量净减少了400万桶/日,占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时,世人还在怀疑掌控石油价格的能力是否能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欧佩克手上。当石油价格在6个月内飙升40%时,价格对供给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显。从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价格相对平稳,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间波动。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时,那一时段的全球油价应该处于一个适度下降的时期。

全球性事件与石油价格资料来源:《WEG》《纽约时报》、彭博通讯社,2008。

伊朗与伊拉克危机伊朗—伊拉克战争,伊朗又称惩罚战争和圣战,是伊朗和伊拉克军队在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入侵伊朗而打响,随后在漫长的近10年中,什叶派起义不断。虽然伊拉克希望在伊朗革命的混乱之际从中获利,在没有任何事先警告的情况下突然开战,并期望在几个月内结束战斗,但伊朗人奋起抵抗,到1982年6月终于收复了全部失地。。伊朗与伊拉克事件是导致1979年和1980年石油价格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伊朗人的革命导致了1978年11月到1979年6月间每天的原油产量减少了200万?250万桶。当时的石油生产曾一度停止,伊朗革命几乎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历史最高的石油价格。然而,这场革命对油价的影响有限,时间也相对较短,并不是连续事件。在这场革命后很短的时间里,石油产量恢复到每天400万桶。伊朗在这场革命中被削弱了,并在1980年9月遭到了伊拉克军队的入侵。1980年11月,伊朗与伊拉克两国的石油产量加起来也仅为每天100万桶,比战前产量每天减少了650万桶。

结果,全球的石油1980年比1979年减产10%。伊朗革命和伊朗—伊拉克战争(两伊战争)这两重因素使得石油价格从1978年的每桶14美元暴涨到1981年的每桶35美元。26年后,伊朗的石油产量仅达到伊朗前国王巴列维(Reza Pahlavi)统治时期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伊朗的石油产量维持在每天150万桶,低于两伊战争爆发之前的峰值。

美国石油价格的政策控制。1973—1981年间,石油价格的迅速增加并不算太高,没有受到在石油禁运后期1973年的石油危机始于该年10月17日,当时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由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埃及和叙利亚构成)成员宣布,鉴于赎罪日战争的爆发,它们将不再向那些支持与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作战的以色列的国家输送石油,这些国家是美国和其西欧的盟国以及日本。与此同时,在同年10月初与石油大亨“七姊妹”的谈判破裂后,欧佩克成员同意利用它们的全球石油价格调节机制杠杆作用以求抬升全球油价。由于工业化对石油的依赖性和欧佩克在全球石油供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那些遭受石油禁运的国家的经济发生了猛烈的通货膨胀,同时,也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被禁运的国家对此反应迥异,绝大多数国家坚持寻求它们未来的石油进口源地。美国政策的影响。美国政府利用征收价格税来控制国内石油产量,以求尽量缓解1973—1974年石油涨价的冲击。这种价格控制的明显结果是美国的石油消费者为进口原油的付费比为国产原油的多出了50%。美国本土的石油生产者的收入也要低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因此,美国国内的石油工业就开始为消费者提供补贴。这项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简而言之,1973—1974年的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经济衰退并不太明显,因为美国的消费者所面临的油价要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消费者所承受的价格。然而,这也会产生其他一些影响。在没有价格控制的情况下,美国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力度肯定会加大。消费者所面对的油价越高,就越会导致消费量下降:汽车行驶每千米的费用增加,民用和商用建筑物内应该安装比自己初建时更好的设施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效。这样一来,1979—1980年间,美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大大降低,而且在伊朗与伊拉克的供给中断时的油价大涨中所受的冲击也较小。

欧佩克控制石油价格的失败。欧佩克对控制石油价格的作用不大,其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加强给各成员生产配额,这就像一个过时的玩笑一样。欧佩克与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欧佩克没有一个像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那样的管理人员。它所拥有的唯一强制性机制就是沙特阿拉伯的剩余生产能力。沙特阿拉伯拥有足够的剩余生产能力,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增加产量,以补偿低油价对自己收入的冲击。它能够通过扬言增加足够的石油产量冲击油价的手段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准则。实际上,除非欧佩克的目标与沙特阿拉伯的一致,欧佩克的强制执行机制并不包括这些内容。在1979—1980年石油价格快速飙升期间资料来源:《WER》,2008。,沙特阿拉伯石油工业部部长Ahmed Yamani迅速向其他欧佩克成员发出警告:高油价将会导致需求量减少。但他的警告如同对牛弹琴。

石油价格的波动在许多石油消费国中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在新建房屋内安装更好的保温设施,在许多陈旧的房屋内增加新的隔热设施,提高工业的能源效率,提高汽车的燃料使用效率。这些措施的落实,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量下降并促使油价下跌。对欧佩克来说,不幸的是这种经济衰退仅仅是暂时性的。没有人会匆匆忙忙地把家里的保温设备拆除或更换能源效率较高的设备——大批这种针对油价上涨而采取的措施会延续10年甚至更久,而且即使在油价下降、石油消费量增加时也不会再改变了资料来源:《WER》《FIR》《WSR》,2006。。

高油价也促使欧佩克之外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工作量的增加。从1980年到1986年,非欧佩克地区与国家的石油产量每天增加了1000万桶。欧佩克面对的形势是:需求量下降,而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量增加。从1982年到1985年,欧佩克试图设定石油产量配额,尽量减少产量以稳定油价。由于欧佩克的各成员并未按照它们的配额进行生产,所以欧佩克努力的成效不大。在此期间,沙特阿拉伯作为一个动态的生产者主动减产,以求遏止下跌的油价。1985年8月,沙特阿拉伯再也无力担当此角色。它将自己的石油价格与零售市场的价格持平,到1986年初,开始增加产量:从200万桶/日增加到500万桶/日。1986年中,每桶原油的价格跌破10美元!即使油价如此下降,沙特阿拉伯也因其产量巨大而抵消了价格低廉对自己经济的影响,其收入依然不减。1986年12月,欧佩克将自己的价格目标定在每桶18美元。但到了1987年1月,欧佩克的企图就破灭了,油价依然走低。

石油生产资料来源:《WER》《FIR》《WSR》,2006。(非欧佩克成员石油平均产量/总量)

1990年,石油价格受到抑制,原因在于石油减产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以及随后的海湾战争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是联合国(UN)授权下,由联合国的34个成员组成的联军(但实际上主要由美国和英国出兵)与伊拉克的战争,旨在使科威特恢复科威特埃米尔国王的控制。这场战争的起因与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相似,1990年,伊拉克指责科威特通过打斜井的方式**自己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后,伊拉克立即遭到了由联合国安理会发起的经济制裁,美国和英国随即准备战争。1991年1月,将伊拉克军队驱出科威特的战争打响,结果,联合国军大胜,科威特恢复了自己的主权。联合国军攻入伊拉克境内,伊拉克境内的空战与地面战斗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附近全面展开。伊拉克还向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境内的目标发射了导弹,以示报复他们对科威特的支持。由于1980—1988年间的伊朗—伊拉克战争被许多新闻机构称为“波斯湾战争”,故1991年的战争常常被称为“第二次波斯湾战争”。但人们更常用的是“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海湾战争”,特指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沙漠风暴”则是美国军队在伊拉克采取的空中与陆地行动的名称,而且用于特指那场战争。。全世界,尤其是中东各国对于萨达姆发动的入侵科威特的战争行为的憎恨远大于对其发动的与伊朗的战争行为。沙特阿拉伯——这个邻近的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者对这场战争的反应十分强烈,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是有目共睹的:解放科威特的海湾战争打响,原油价格进入了持续下降阶段,至1994年通货膨胀发生之前,油价跌至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石油价格开始上扬,美国的经济走强,亚太地区开始恢复。从1990年到1997年,全球石油消费每天增加了620万桶。亚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每天30万桶,这也是促使油价回升并一直延续到1997年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的石油减产也有助于油价的回升,1990—1996年,俄罗斯每天减产量达500万桶以上。欧佩克在控制石油价格方面的作用依然模糊不清,在产量配额改变的时间方面出现了错误,而且在欧佩克成员之间维持减产方面也是错误频出。1997年底至1998年初,石油价格迅速增加,当时欧佩克没有料到或严重低估了亚洲出现经济危机的冲击。

1997年12月,欧佩克将自己的生产配额每天增加了250万桶(增长率达10%)。1998年1月,将产量增至2750万桶/日,亚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已日趋停滞。1998年,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出现了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低消费与欧佩克的增产导致石油价格再次下跌。对此,欧佩克于1998年4月将生产配额削减了125万桶/日,并于7月再次减产133.5万桶/日。至1998年12月,石油价格再次下跌。1999年初,油价开始回升,欧佩克于当年4月再次减产171.9万桶/日。虽然通常并不是所有的配额都能得到落实,但1998年初到1999年中,欧佩克的产量还是每天减少了300万桶,进而将油价提高至25美元/桶。随着经济的回暖,美元走势增强,全球油价自1981年高位之后在2000年中继续走高。在2000年4—10月间,欧佩克将配额总量每天增加320万桶,但这也不能抑制油价的高攀。2000年11月1日,随着另一配额的下达,使产量再增加50万桶/日,油价终于开始下降。

1996—2008年期间的全球石油价格。从2000年开始,非欧佩克成员的俄罗斯石油产量增加,这代表着进入21世纪以后大多数非欧佩克成员开始增加石油产量,这显然是欧佩克“力不从心”的标志。2001年,美国经济呈弱势,加之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产量增加,迫使石油价格再次走低。对此,欧佩克再次调整配额,开始减产,到2001年9月,欧佩克将生产配额减少了,350万桶/日。2001年11月,恐怖分子发动袭击,使得石油价格再次受到波及并陡然下跌。

美国汽油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基准点西得克萨斯的调停价到2001年11月中旬下跌了35%。在正常环境下,这种量值的价格下跌已经导致了欧佩克配额的减少,但是鉴于政治气候,欧佩克一直推迟到2002年1月才实施减产措施,将自己的生产配额每天减少150万桶,欧佩克联合的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几个非欧佩克成员宣布联合减产,其减少量可达46.25万桶/日。2002年3月,这种减产措施使油价上升至25美元/桶。到2002年中期,非欧佩克成员恢复产量,但石油价格依然不断上涨。2002年后期,美国的石油库存已降至20年来的底线。到年末,过度供给并不是大问题。委内瑞拉的问题导致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工人的大罢工,使得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陡降。在石油工人大罢工的过程中,委内瑞拉再也没能使自己的石油储备能力达到以前的水准,但依然可使生产能力达到每天90万桶,在其每天350万桶产能峰值以下。2003年1—2月间,欧佩克将其每天的生产定额增加了280万桶。

2003年3月19日,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开始回升委内瑞拉开始应用新的合作机制(委内瑞拉将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每天向西班牙出售10000桶原油,以换取进口医药设备和其他货物)。资料来源:《海湾新闻》,2008年7月。,与此同时,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也开始了。此刻,美国和其他欧佩克成员的石油储存依然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石油需求量开始增加,亚洲的石油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石油生产能力的损失与欧佩克生产能力的增加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这样一来,也削弱了过量生产石油的能力。2002年中期,过量的石油产量还达每天600万桶,而在2004年和200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石油的剩余生产力已不足100万桶/日。生产剩余石油的能力也不足以弥补绝大多数欧佩克产油国中断供给时的空缺。在一个每天石油产品消费量超过8000万桶的世界里,面对如此低的生产供给能力,油价肯定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很快就达到了40~50美元/桶。其他一些与当今石油价格相关的因素有美元的走弱、亚洲经济的崛起和石油消费量的连续增加等。2005年的飓风与美国在将甲基叔丁基醚转化为乙醇时发生的炼油厂事故导致了油价的高涨。

2006年的原油价格与正常油价资料来源:《WER》《FIR》《MIGA》,2007。

支持高油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石油库存量。在剩余生产能力达到库存水平之前,它可以为短期石油价格预测提供一种出色的工具。目前还没有欧佩克根据这种配额政策能够影响全球石油库存的证据。2006年11月出现的和2007年2月再次出现的石油减产,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不断增加的欧佩克库存量的关注。人们关心的重点在于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总库存量,这可以成为更好的石油价格指标。

2007年10月19日,由于土耳其东部局势紧张,以及用于增加的美国石油库存量的美元价格走弱,使得美国轻质原油的价格上涨到每桶90.02美元的新高度。10月26日,原油价格再攀高峰,迅速达到了每桶92.22美元,当时全球的石油库存量反而下降了。当年10月末到11月初,油价一直走高。11月7日,轻质原油的价格再创新纪录,逼近每桶98.10美元。11月21日,油价继续走高,达到每桶99.29美元。人们对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大关的恐惧使得美国《华尔街日报》惊呼:“油价高峰即将到来!”2008年1月2日,美国轻质原油在超过人们心理底线100美元/桶大关之前回落到99.69美元/桶,这是尼日利亚新年局势紧张,以及美国的石油库存量连续7周下降造成的。随后,一份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告称,单一交易者是不能抬高价格的。纽约商业交易所一位前交易人、《石油市场实时通讯》的编辑Stephen Schork说,一位场内交易商购买了1000桶(160立方米)石油,这是最低购买量,然后,此人迅速将这批石油以99.40美元/桶的价格出售,因此亏损了600美元。

然而,2008年1月3日当天的石油交易中,油价终破100美元/桶大关,达到100.05美元/桶。在随后的1月4日星期五交易中,油价回落至97.91美元/桶。其部分原因在一周的职工报告显示:失业率已经上升。即使需求量减少,在得克萨斯炼油厂大火和欧佩克减产之后的1月19日交易中,油价再次上扬至100.10美元/桶。有证据表明,供给的减少速度要快于石油的需求。2月28日,随着美元持续疲软,加之美国联邦政府的现金利率过低,难以吸引更多的石油市场资金,油价飙升至每桶103美元。由于美元持续走低,3月3日,石油价格继续高攀至104美元/桶。同日,欧佩克指责美国经济“错误地运行”才将油价推向了创纪录的高度,认为这是“吹嘘性产量”并将这些归罪于美国的乔治W·布什总统的统治结果。

3月12日,石油价格冲至每桶110美元的新高度,打破了不久前每桶109.92美元的纪录。油价继续一路走高,到了3月13日,攀升至每桶111美元。随后,在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下,油价回落至110美元/桶。3月17日,油价再创纪录,美国的轻质石油价格达到111.80美元/桶。4月15日,油价首次突破114美元/桶。4月16日,油价达到115.07美元/桶。4月18日,由于美元持续疲软,加之尼日利亚军事力量威胁要破坏输油管线,油价再次升至117美元/桶。4月22日,油价高攀至119.90美元/桶,之后略有下降。4月25日,美国纽约交易市场上的油价达到119.10美元/桶。在此之前,曾有报道称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下令击毁了一艘伊拉克货船。

5月9日,油价首次达到每桶125美元。5月21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就达到了130美元/桶。在5月21—22日不到24小时内,每桶原油的价格冲至135美元。6月,油价首次大幅下跌,此后美国的主要供油国委内瑞拉扬言因油田生产过久而要从2009年1月开始减产5%,墨西哥、俄罗斯和尼日利亚也出现减产的呼声,国际油价应声反弹,每桶涨价超过6美元。2008年6月6日,油价在24小时内上涨11美元,这是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大涨幅。以色列放出攻击伊拉克的狠话,也被认为是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两大石油供给国减少石油供给,使人们产生了类似1973年能源危机时的恐慌。

早在2007年10月,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由于印度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石油需求量对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快速增加的需求主要来自印度与中国。快速增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际油价将保持在高位状态。12月,欧佩克的部长们开会,一致同意保持原有的高价位,但要稳定价格,这种价格将为石油生产国带来持续的高额收入。但是,如果油价过高,就会削弱石油消费国的经济。根据欧佩克的目标,一些分析家建议,每桶石油的价格应为70~80美元。一些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更多地使用本国所产的石油。尤为显著的是印度尼西亚,它已不再出口石油;墨西哥与伊朗的石油项目需求超前于石油生产5年时间。俄罗斯也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显然,由于美元价值的迅速变化,油价也存在很大的变动。2008年的油价显然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每桶200美元,但若能恢复到每桶70美元的水平就已是正常的了。

减少当前高油价的万能措施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来价格望而却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给量则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亚洲的石油市场崩溃(需求量减少),而伊拉克增产12%(增加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低至8美元/桶。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欧佩克与其他石油生产国目前已经显露出相当多的过剩产能。

乙醇汽油停止使用,此次停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今,我国正在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就目前,天津已经采用乙醇汽油,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普通汽油。早在一七年,我国就已经开始了乙醇汽油的推广,那这个乙醇汽油,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国家如此推崇使用它,代替普通的汽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汽油叫做乙醇汽油。当然不是用乙醇完全代替汽油,他可以说是一种乙醇勾兑的汽油。也就是在普通汽油里加入了酒精,我国使用的大概酒精含量是在百分之十。乙醇汽油采用原来的燃料标号,只不过多了一个E。虽然只是加入了乙醇,但是多了许多的好处。

一、节约石油的能源

大家都知道,我们汽车“喝”的汽油,是来自于石油的。目前,我国在石油资源上对外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

如果,我们的汽车“换换口味”,采用乙醇汽油,那么会减少非常多的石油的使用,降低对外的依赖。

二、保护环境

与传统的普通汽油相比较,乙醇汽油无疑是要更加环保的,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使用它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PM2.5和碳氢化合物明显会降到非常少。

对于改善空气、环境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对于我们人本身,环境更好了,会去掉更多的不利因素。

但是,乙醇汽油也存在着弊端。所以,德国就是禁止使用乙醇汽油的。最明显的就是耗油上升了,如果油价不降,耗油升高,那就相当于是涨价了

对于橡胶类的零件,可能会加速老化,或者发生龟裂、腐蚀、溶胀的现象,而且如果含量高,则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百分之十的含量影响还是不大的。

对于乙醇汽油还要特别注意水,因为它吸收水分就会分层。所以,如果加了乙醇汽油,一定要把油箱盖拧得紧紧的,防止水汽进入。也因为乙醇汽油有这样的情况,他没办法用管道运输,在存储和运输上都有一定困难,需要较高要求。

还有长期使用乙醇汽油,因为杂质被清洗下来,滤芯、喷油嘴就容易堵塞。此外,乙醇气体也会堵塞油管,所以即便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汽油并不是完全替代,也要适当替换使用的。只不过,含量低,气体堵塞油管的现象并不会太严重。

看完这些优劣点,你觉得乙醇汽油怎么样呢?现在乙醇汽油世界范围内使用率还是很广的,而且含量是百分之十,对于一些弊端也不需要太害怕。

乙醇汽油和汽油的区别?

根本原因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因为要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也需要乙醇做原料,因为乙醇原料比较紧缺。所以为了能够让消毒液正常的生产,暂时关闭了乙醇汽油。但这都是暂时的。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符合中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在中国完全适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扩展资料:

车用产品:

车用乙醇汽油是指在不含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氧添加剂的专用汽油组分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暂定为10%)的变性燃料乙醇,由车用乙醇汽油定点调配中心按国标GB18351—2017的质量要求,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

标志方法是在汽油标号前加注字母E,做为车用乙醇汽油的统一标示,三种牌号的汽油标志分别为“E90乙醇汽油90号”、“E93乙醇汽油93号”、“E95乙醇汽油95号”。车用乙醇汽油适用于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各类车辆、无论是化油器或电喷供油方式的大、中、小型车辆。

百度百科-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和正常汽油有什么区别

1、特点不同:乙醇汽油采用燃料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环保、清洁、可再生。而普通车用汽油则是使用化学制剂MTBE等为原料作为汽油添加剂,对环境有较大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相继禁用MTBE等添加剂。

2、蒸发潜力不同:乙醇的蒸发潜力更大,是汽油的2倍。这一大特点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以及冷却发动机的有利因素。

1、特点不同:乙醇汽油采用燃料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环保、清洁、可再生。而普通车用汽油则是使用化学制剂MTBE等为原料作为汽油添加剂,对环境有较大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相继禁用MTBE等添加剂。

2、蒸发潜力不同:乙醇的蒸发潜力更大,是汽油的2倍。这一大特点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以及冷却发动机的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