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银行的金价查询-江西银行贵金属
1.上海雷允药业有限公司的公司历史
2.江西挖出最土豪的古墓,堪称“地下银行”,墓主人或含冤千年?
3.白银未来一年的趋势会如何 ?
4.简述货币的发展过程
上海雷允药业有限公司的公司历史
百年老字号雷允上药店始建于苏州,发迹于上海,迄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创始于苏州;1860年(清咸丰十年)设“申号”于上海新北门外,1934年设“北号”于河南北路天后宫桥(今河南路桥)北堍,1937年又设北号支店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由于药店规模较大,资产雄厚,影响面广,早年就被国药同业公认为上海中药店“四大户之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资产重组,工商联手,今日上海雷允上药业雄风再现,成为中国中药行业的强者。
雷允上药店原称“雷诵芬堂,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雷氏上祖原籍江西省丰城,后移苏州定居。其父名嗣源,清康熙年间官居内阁中书舍人,中年亡故。雷大升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年轻时读书学医,善琴工诗,清雍正初期正值壮年时在北京患重病。愈后弃儒从医经商,游历山东等地,采集中药材回到故里苏州,从此行医济众,同时研究中药丸散膏丹的制作,并著有《金匮辩正》、《要症论略》、《丹丸方论》、《经病方论》等四部医学书籍,惜所著原件均已散失无存,仅留下四部书名传至后人。
据考证,《苏州府志》对雷大升的父子有如下一段简要记述:“雷大升字允上,吴县人,父嗣源,宛平籍(录者按:雷嗣源当年客居河北宛平县,以此为籍),拔贡生,官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大升幼业儒,既长善医,遇贫者与之药,尤精于修合丸散膏丹,为时所重......又据《吴县志》卷七十五中也有同样记述,对雷大升又记有:“大升初业儒,乾隆元年举鸿博不就,隐于医……”等云。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穿珠巷天库前开设一家中药店,取招牌为“雷诵芬堂”,销售自产成药,并以他自己的字“允上”在店内挂牌坐堂行医。雷大升医术高明,治病有方,自己研制的成药疗效显著,于是“雷允上医生”名声遍闻苏州,远近皆知。后来人们都称药店为“雷允上”,至于药店正式招牌“雷诵芬堂”逐渐被省略乃至遗忘,如今反而鲜为人知了。
雷大升有五个孙子,分别命名“礼大房、耕二房、绮三房、蕉四房、松五房,以此五房传代。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雷大升84岁时去世,雷诵芬堂就由五房孙辈合伙经营,产权各为五分之一。经此后200余年的繁衍,其中绮三房长期独子单传,股权始终保持五分之一,成为大股东。其他各房孙辈众多,股金分散,各房后代所持股权相差悬殊。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进军北上,苏州城内一片战乱,药店无法正常营业而关闭。雷氏族人将店内库存贵重药品分发给各房子孙,相继离乡谋生。此时先有绮三房的雷子纯、松五房的雷骏声结伴离开苏州到了上海.,在城外新北门一带设摊卖药以维持生计,以后各房子孙也陆续到上海各自摆药摊度日,摊址也都选择在新北门与老北门之间的一段地区,日久这一带形成市面,有一定特色。 流浪在上海的雷氏后代生活逐渐安定,于是孙辈合议在上海开设诵芬堂分店,以恢复祖业。因限于资金,就在沪招募平、童两户外姓股东人伙,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上海法租界兴圣街(今新北门永胜路)京江弄口开设药店称“雷诵芬堂申号。若干年后店面扩展至民国路(今人民路)上营业。当时药店规模不大,店房简陋,资金也有限,全部资金为800两银子,其中平源记出资金200两为大股东,童青记100两,雷氏五房孙辈各为100两。经营的商品均以祖传的丸散膏丹为大宗,有痧药蟾酥丸、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犀黄醒消丸、梅花点舌丹、紫金锭以及后来的六神丸等品种,这些均为有相当知名度的雷氏自产成药。经营宗旨仍保持苏州老店特色,只卖自产成药,品种多达三四百种,不经营饮片配方。
在开设“雷诵芬堂申号”40年中,药店营业逐年保持平稳,并无大起大落,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药店营业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年江苏昆山一带发生流行性瘟疫,药品需要量急剧扩大。雷诵芬堂所生产的成药均为适销对路的夏令药品,为此销量大增,营业额成倍上升,这一年获利十分可观。
当初筹建申号时因资金不足,破格招募两户外姓股东合伙。由于经营得法,营业扩大资产猛增,足够有能力独资经营,于是决定排斥外资收归雷氏家族独有。经各房商议,出巨资收购平、童两户外姓股东的股权,终于恢复独资雷氏祖业。此后又经数年经营,药店经营的多数是贵重细料商品,营业额要比普通药店的饮片配方高出许多。如六神丸每两(100瓶)售价120元,相当黄金价的两倍。为此利润逐年递增,资产急剧扩大,至民国年间,仅银行存款一项就有60万两银子。有人曾按当时市价测算,五洲药房于民国二十五年在福州路建造10层高的五洲大楼只花费20多万两银子,而雷允上的银行存款足可建造3幢五洲大楼,豪富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雷允上药店开拓北号及北号支店。随着药店进一步发展,营业扩大盈利倍增。为了扩展业务,利用雄厚资金开设分店以图发展。决议通过后,着手准备,在河南路桥北端,天后宫对面(今河南北路30号)盘下一家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被法院封门歇业的原“铁大桥庆余堂药店”,经过装修扩建开设一家分店称“雷诵芬堂北号。除了经营自产传统成药(那时已有约400个品种)外,还兼营中药饮片配方及参茸,还开设夜间配方业务,又将原新北门申号的邮购业务移到北号,号称“国药全能店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正式开张,原新北门的“申号”改称“南号”。开张那天为长声势,特请当时上海头面人物黄金荣到店捧场。当天营业额为6000余元,其中仅虎骨木瓜酒一种,当天就售出数千瓶,而报界出于讨好,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吹捧为5万元。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北号”所在的苏州河北岸成为日军势力范围,当地各业商店大部分关闭,居民也纷纷逃离。为考虑店内财产安全,北号暂停营业,在静安寺路719号斜桥弄口(今南京西路吴江路口)暂租到店房一处,将店内贵重商品转移至新址暂存以避战火,大部分职工也随行避难。因该处居民集中,市面安定,附近又少药店。遂在新址经过简单装修,于同年11月开张营业,暂称“北支号。同年底,桥北地区逐渐安定,北号恢复营业。原系临时性的北支号因营业较正常,有发展前途,决定不再撤销。经过再次装修,新做高档木料的柜台货架,精饰门面后,其规模超过北号,成为一家具有相当气派的中药店,即现在的上海雷允上西号。此后北、西两处分店统一归南号管辖。1980年南号迁至河南中路91号。
新型的管理模式
中药店本是个古老行业,多数中药店长期以来都沿用传统的古老管理方法。雷允上药店与众不同,他吸取了社会上新型企业的一套科学管理模式,移植到古老的中药行业,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形成并实施。即使某些细节也力求科学合理,如每天开门营业时打铃为号,在岗职工一律在“职工一览表上挂姓名牌,下班或休假时翻转姓名牌以求一目了然。全店职工不论白天晚上一律不准出店门,学徒专门学习生产及营业,与业务无直接关系的一切杂务工作另有勤杂工专司其职。家属在本市的职工全部住宿店里,规定每月回家过夜3次,日期由职工协商排定,不准擅自改期。规定职工每年有两个月探亲假期,如不享受探亲假可发放津贴,相当于双倍工资。回乡时允许携带规定数量的常用药品供家人使用,经检查认可后放行。
药店制订的各项店规极严,职工晚间不准外出游荡,不准,违者开除出店。如因工作失误而致店内受损的,也严加惩处,有一职工因疏忽购进劣质原料,则责令引咎辞职。为提高职工文化,店内举办职工读书班,请能者为师,内容多数选自《古文观止》。还组建职工乐队,解放初期“雷允上职工乐队有一定知名度,经常参加节日文娱演出。
店内贵重药品尚未分装的半成品,均存放银行保险库中,由经理掌管其中一把钥匙,提货时必须经理亲自在场清点入册后方可出库。贵重原料的进货,规定由供货方携带样品在约定时间内各家同时到店并各报价格。由经理指定进货负责人会同验品师严格检验,择优选用,如同现在的“招标采购。这些管理办法在如今的企业中并不少见,可在几十年前古老的中药店中,雷允上的做法堪称独创一格。在这些新制度推行之初,也曾引起店内部分职工的微词,但雷氏管理层认为必须坚决实行,终于获得巩固。
药店制度虽严,职工很少有故意犯规而被开除的。原因是职工经济待遇较好,在上海的“四大户中,雷允上职工的工资收人大大高于其他3家。职工不分职务高低,每月零月钱一律7元。月工资从最低7角起挡,高的可达2元(基数),年终分红通常按基数的1000倍发给。以刚满师的学徒工资7角计算,年终可得700元,这个数字几乎高出普通药店高级职员的一倍。因此职工十分珍惜这只“金饭碗”,自觉遵守严格的店规,决不敢轻易违犯。这样雷允上的店规也就更加巩固了。
“六神丸”是雷允上的著名特色品种,但与其它品种不同的是它并非雷大升首创而是另有来历。有人以为雷允上药店是靠“六神丸”发家,其实并非如此。“六神丸”问世直至成为雷允上药店的专利产品不过百余年历史。 当雷氏各房在上海开设申号时,有绮三房后代雷滋蕃在小东门方浜路独自开一家小药店名“雷桐君堂,仅雇两名职工经营少量自产成药。这时雷滋蕃拥有一张六神丸秘方,是他的父亲雷子纯得来并传给他的。在苏州通和坊老家由妻女手工制作带到上海销售,定名为“雷滋蕃牌六神丸。雷滋蕃手写小纸片广告张贴于墙面及电线杆上引来不少顾客,其中也有日本人,从而打开销路还供少量出口。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值雷诵芬堂申号经营得法业务扩展时,各房子孙认为“六神丸”应由祖业雷诵芬堂经营,不能让一房独得利益。雷滋蕃则声称“六神丸”系外来处方,并非雷氏祖传,各房无权干涉。各房孙辈承认这一事实,经合议出资现大洋一万块一次性买断“六神丸”生产经营权。并规定今后凡诵芬堂每销出“六神丸”一料,即相当现在100粒装的200瓶,提取“规银”,即98成银子3两作为专利费归绮三房独得,各房无权分享。这项专利金俗称“六提”,即“六神丸提成”,并立笔据由两家至亲监证为凭。专利权买断后“雷滋蕃牌六神丸”商标随即取消,原供货渠道一律中止,“雷桐君堂”关闭歇业,两名职工由诵芬堂申号吸收,从此“六神丸”才成为雷诵芬堂的专利产品。后经工艺改革,产量增加,销路扩大,成为雷允上药店畅销国内外的名特产品。1929年“六神丸”首次涨价,“六提”标准也相应增加,每料由3两银子改为4两。1931年“六神丸”再次涨价,又一次修改“六提”标准,为了计算方便,不再以银子计算,改为总额的百分之二,即每销出六神丸50瓶按一瓶价款提成,今后如再涨价均以此类推。
在长达50年的期间内,为了“六提”事曾发生过几次纠纷,雷氏各房认为不能无限制地让一房独享这项专利,为此打过官司。但每次诉讼均无结果,因当初所订协议中并末规定年限,可视作无限期永远享受。且协议明文规定该项专利由绮三房“长房长孙”传代继承,就连亲兄弟也无权相争。绮三房的后代都是单丁单传,并无兄弟争夺专利。后来绮三房的这位单丁继承人在离婚时又引发一场官司。女方提出要分割“六提”款,男方则称这是“监制”的酬劳,应由监制人独得,与妻子无关。经法院调查取证核实,历次“六神丸”加工时此人并未在场,因此“监制”一说不成立。最后判决男女双方按四六开分成。这已是1950年人民法院的判决。可见清光绪年间所签订的“六提”协议一直延至解放后仍在不折不扣地执行。
解放初期雷允上药店依旧保持原状不变,直到1956年对私改造后,情况有了较大改变。公私合营时,雷氏后人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带头参加公私合营,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7年,北京召开“全国女工商界暨工商界家属积极分子大会”,雷氏绮三房十六世长媳许兆谷光荣参加这次大会,受到了、、等党和国家***亲切接见。1958年雷允上药店与其它几家著名中药店共同组建成“公私合营上海中药联合制药厂”,大部分成药产品均以该厂名义统一生产。其中的“六神丸”被列为国家“二类商品”,由商业部统一按计划向全国调拨及出口。“公私合营上海中药联合制药厂”隶归国营上海市药材公司管辖,所需原料统一由市药材公司向产地采购,成药产品根据社会需要量分批按计划生产。
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原称南号、北号、西号三家雷允上药店曾几度更换店名,数次迁移店址。原有的职工也由所属黄浦、虹口、静安三区药材公司及市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在本行业内统一调配。直到七十年代后期,各行业的著名百年老字号陆续恢复原有名牌特色,曾经几度改名的雷诵芬堂药店也相继恢复原来的店名,统一称为“雷允上药店,直至现在未变。为重振上海国药雄风,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目标,在上海市政府的关怀指导下,集中优势资源,由市区联手,工商联手,重新组建的“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9月正式成立。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大型中药骨干企业,拥有原上海市药材公司下属的上海中药制药一厂、二厂、三厂,上海雷允上制药厂,上海中药研究所,神象参茸有限公司以及成药销售分公司等沪上著名企业。拥有“雷氏、“神象”等著名品牌,生产的各类中成药及营养保健品驰名中外。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成为上海建设中药现代化产业新高地的里程碑,也是上海中药产业加快发展步伐,并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江西挖出最土豪的古墓,堪称“地下银行”,墓主人或含冤千年?
人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但是富人究竟能有多富?在看到西汉古墓中的钱库之后,考古专家们瞬间就知道什么叫“富有”了。
这座古墓,是 江西省南昌市大塘坪乡观西村 的一座西汉墓园中的主墓;而这个钱库,仅仅是墓主人陪葬品中的极小一部分。 可是仅仅是这个“极小”,就让一支专门的考古小队,整整清点了半年,真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更重要的是,清点出来之后,考古专家震惊了,这些钱库中的铜钱 重达10吨,相当于50公斤黄金 !
这是个啥概念?西汉时期的金价已经无从具体考证了,就以现在的金价来计算,50公斤的黄金,换算下来相当于现代的 2500多万 !2500多万,是多少普通人打一辈子工都赚不来的钱啊,然而,这仅仅是这个古墓中的一小部分。
到底有多小呢?在这个主墓中,是一个回形的藏阁。西边,是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 娱乐 用器库;南边,是车马库;东边是厨具库;北边是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注意到了吗? 钱库仅仅是4个藏宝阁之一的四分之一 !
一个古墓中,挖出价值2500万的铜钱,惊呆一众考古学家,但是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并不,铜钱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纯度达到99%的金子 。
在主墓室的西北,考古专家们找到了3个已经破败的漆木盒子,打开漆木盒子之后,考古专家眼睛都直了。即便有淤泥的掩盖,但是仍然掩盖不住这些黄金的光芒。 这些黄金主要是一些金饼,总共有258枚,平均重量是每枚大概在250克左右。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当考古专家打开棺木之后,又在墓主人的身下发现了一层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 而出土的这些黄金,已经超过了除这座古墓之外的所有西汉古墓出土的黄金总和!
而在打开这座古墓的时候,还有一件意外事件发生。那就是,由于这座古墓实在是非常震撼,因此考古团队,决定把古墓的开棺过程直播给众人看, 然而在开棺之前,直播突然被迫中断!因此当时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不直播了,因为发生了什么不能被人看到的东西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考古学家开棺的时候,发现棺木的保存质量比较好,墓主人尸骨可能还在,于是决定运到实验室中打开,因此直播就只能取消了。
这座古墓的代名词并不仅仅是“土豪”,还有一个代名词是“篡改 历史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墓主人的身份,在6000多件文物的铁证之下,终于确定了。墓主人就是 海昏侯刘贺 , 那个曾经当过一个月皇帝,又被迅速废除的刘贺 。在史书上,刘贺是一个非常昏庸的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坏事就干了1000多件,也就是说,睡觉也忙着干坏事,属于是坏人典范了。
不过,对于刘贺究竟如何,或许这座古墓中能够有解答。当时考古学家在主墓室的淤泥中,找到了一块铜镜。刘贺为什么要把一块铜镜放在自己的墓室中呢? 考古学家翻过来之后,发现背后是一块漆板,上面绘制着一幅人像,这个人像,是孔子。
在孔子旁边,还有几段文字,其中写着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被重用的时候,要努力工作;被舍弃,就要藏匿自己的光芒。 很难想象,一个昏庸暴戾的皇帝,竟然会把这样一句话刻在铜镜上,并放在自己的主墓室中。
白银未来一年的趋势会如何 ?
白银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与金、铜、镉、铝、镁、钨、锡等金属组成合金用于电子电器、工艺饰品等领域。近年来,我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产量却呈现波动趋势系由于我国对于采矿业环保政策的缩紧。但由于我国不是主要的白银产出国,因此我国的白银进口量远超于出口量。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下游端的需求迅速上升;2020年,我国白银的进口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银泰黄金(000975)、盛达资源(000603)、国城矿业(00068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中国白银产量、中国白银进出口
1、中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白银的产出提供了资源支持
白银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与金、铜、镉、铝、镁、钨、锡等金属组成合金用于电子电器、工艺饰品等领域。
由于白银的高导电性能,其被广泛引用于手机、电子工业、新能源、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机领域等。此外,由于白银对光反射的灵敏性,可用于催化剂和影响业。甚者,由于白银有抗炎特性,还能用于医疗方面。
(1)整体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2019年中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17.2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34.7万吨。我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的逐年上升说明了我国白银的资源储量是较为充足的,也为我国白银的产出提供了支持。
注:国家统计局暂未公布2020年数据。
(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安徽、湖北和广东等5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白银储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安徽、湖北和广东等5省,占比分别达到了27%、11%、10%、9%和9%。
2、中国白银产量呈现波动趋势
根据USGS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白银产量呈现波动下跌趋势。从2014的4060吨下跌至2016年的2380吨;系由于由于白银供应量受到锌—铅矿产量锐减的影响以及中国对于环境的重视而下滑。自2017年起,中国白银产量呈现波动趋势;2020年,中国白银产量为3200吨,较2019年减少了240吨,同比减少了7%。
3、中国白银进出口贸易
2014-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40.64万吨上升至2020年86.12万吨,年复合增速为13.3%。进口金额近年来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7.36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5.27亿美元。
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达86.12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28.59万吨;进口金额达15.27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了1.77亿美元。
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宅经济”的发展飞速;在此背景下,由于我国不是主要的白银产出国,因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我国对于白银的需求迅速上升,从而带动了进口额的大幅度攀升。整体来看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远远超过出口量;此外,中国还是全球银矿砂及其精矿重要的进口国之一。
注:2018年与2020年出口数据未公布。
注:2018年与2020年出口数据未公布。
从进口均价走势来看,2014-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均价保持在0.2万美元左右。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均价为0.18万美元/吨,较2019年减少了0.05万美元/吨。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简述货币的发展过程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_(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商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二十八品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东魏:沿永安五铢;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汉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兑现的信用凭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17.元代的货币
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银铸币:银铸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态有银锭、银元宝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铸造光绪元宝,又称“龙洋”,分单龙和双龙,另外还有光绪帝半身像银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
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在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由于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三种不同的法定货币,大陆地区使用人民币,港澳地区因为实行,香港法定货币是港元,澳门则是澳门元;此二者并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
扩展资料:
货币分类标准
方法1
以发行者来分类,可分为公钱(法定货币)、私营货币和区域货币(社区货币)。公钱一般说来由政府来发行,当它存在的时候,一般说来占主导地位。私钱和区域货币则由非政府机构来发行。
按材资来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物品作为货币。可分为贝壳、珠子、棍子、金属货币(参见商品货币)、纸币以及数字货币。就性质来分,可分为真实货币和虚拟货币。
方法2
以物易物 定义:本身有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使用时间:古代 缺点:过程费时、不易达成交易、无保障、不易携带
商品货币 定义:本身具有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缺点:沉重、易碎、无保障、不易携带
法定货币(强制货币) 定义:以法令强制规定(任何人皆不得拒绝)其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塑胶货币 定义:不属于货币的一种,仅为延迟支付的工具
本位:
1,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2,银本位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
到了19世纪末,随着白银采铸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白银价值不断降低,金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波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外,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3,复本位
同时规定黄金和白银为货币单位基础的本位叫做复本位。实行复本位实际上是同时实行金本位和银本位。复本位的优点是:由于货币单位以两种贵金属为基础,复本位货币价值比金本位或银本位的货币更加稳定。
如果金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金本位;如果银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银本位。而复本位的主要问题是:它有时成为金本位,有时成为银本位,难以起到双重本位的作用。
复本位制亦称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对称是单本位制,即银本位制或金本位制。英、美、法等国在确立金本位以前均曾在 18~19世纪长期采用复本位制。
4,不兑现本位
不把贵金属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并且规定纸币不兑换贵金属的本位叫做不兑现本位,又称为信用本位。按照这种本位制,人们可以用一种纸币兑换另一种纸币,但不能兑换贵金属。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金本位或银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它的贵金属存量,而贵金属存量又取决于贵金属的勘探和开采情况,所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不兑换本位制条件下,政府可以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不兑现本位制更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调节。
5,纸币本位
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
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
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都是纸币本位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货币[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