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tf手续费太贵了

2.选指数型基金应该什么时候买入?

3.指数基金

etf手续费太贵了

指数基金会跌到零吗_指数基金价格太贵了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关于etf手续费太贵了的话题,小编特意去查询了相关的一些文档整理了以下资料,供大家查阅。

ETF,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投资领域的金融产品。相较于其他投资品种,ETF的优势在于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点。ETF的手续费却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此,我们将围绕ETF手续费过高的问题进行探讨。

ETF手续费过高的原因有多重。ETF的管理费和交易费是分开计算的,而交易费往往是由券商代理完成的。券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向投资者收取更高的交易费用。ETF的规模越小,其交易费用就越高,这是由于ETF规模小会导致流动性不足,无法获得更好的成交价格。ETF的费用还包括其他费用,如跟踪误差费用、交易差价费用等,这些费用也会增加ETF手续费的成本。

ETF手续费过高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影响。高昂的手续费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尤其是对于长期持有ETF的投资者而言,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高手续费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得投资者更加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投资品种。ETF手续费过高还会影响ETF产品的发展,降低其竞争力,从而限制了ETF市场的发展。

为了解决ETF手续费过高的问题,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低成本的ETF产品,比如指数基金和被动型基金。选择规模较大的ETF产品,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流动性和更低的交易费用。投资者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来降低手续费成本,同时也可以规避市场波动对投资的影响。

ETF手续费过高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投资者应该通过选择低成本、规模较大的ETF产品和采用定投等方式来降低手续费成本,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同时,ETF产品的发展也需要更加合理的费用体系来推动其市场的发展。

选指数型基金应该什么时候买入?

指数基金是跟踪复制指数的基金,最好是在指数被低估的时候买入比较好。

指数基金在震荡市场有优势。指数基金的特点就是大部分资金按比例买进指数的成分股,不用考虑选股问题。目前的A股市场明显处于结构化行情,部分股上涨部分股下跌,选股难度非常大。所以,普通投资者如果买指数基金的话,就可以避开选股的难题。对于个股来说,市盈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低到离谱的股票乏人问津,过高的则可能出现投机性泡沫。然而由于指数是由一篮子股票组成的,即使有个别公司利润也不会影响指数中所有公司的整体净利润,所以说指数的市盈率要可靠得多,也有效得多,一般情况下市盈率低的就是被低估指数。在一些股票交易软件,比如在雪球行情页面的估值中心,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指数的历史估值数据。

指数基金就是跟踪指数表现,以求获取指数同等涨幅收益的基金,指数基金最大的特点在于均衡和分散。判断指数基金的买卖点,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应该就是估值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市盈率指标将估值具体数据化。当所跟踪的指数市盈率低于历史估值的30%分位的时候,是处于低估值区域,是比较好的买点,可以开启定投计划。当所跟踪的指数市盈率高于历史估值的70%分位的时候,是处于高估值区域,是比较好的卖点,可以开始考虑分批卖出。利用市盈率指标估值比较合适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

对于行业指数来说,利用市盈率指标来判断估值确定买卖点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消费行业、科技行业的估值一直是比较高的,我们还用30%或者70%分位就不太合适。如何判断指数估值的高低我们可以借助市场上的一些指标工具,结合市盈率所处的历史百分位情况,在指数估值相对较低的时候买入指数基金,在指数估值较高的时候卖出指数基金。利用好指数的估值指标,学会给指数基金做择时。

指数基金

了解指数基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指数。 概括地说股市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涨跌变化的一种参考指示数字。在股市交易日的每时每分,二千只左右股票总是有涨有跌,对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就很不容易。为此,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反映股票价格涨跌的总的情况,表明股票行情变化情况的价格平均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

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某日报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综合平均价格作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

布。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非常麻烦和复杂,因此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成分股)票计算其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国际著名的指数有:美国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日本日经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等等。

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即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数所包含成分股的股票,来构建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目的就是使这个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该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采取拟合目标指数收益率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于目标指数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运作上,它比其他开放式基金具有更有效规避非系统风险、交易费用低廉、监控投入少和操作简便的特点。例如,上证综合指数基金的目标在于获取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一样的收益,就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构成和权重购买指数里的股票,相应地,上证综合指数基金的表现就会像上证综合指数一样波动。

指数型基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指数基金,即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力求按照基准指数的成分和权重进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跟踪误差为目标。它的资产几乎全部投入所跟踪的指数的成分股中,几乎永远是满仓,即使市场可以清晰看到在未来半年将持续下跌,它也保持满仓状态。

指数型基金的另外一种,就是增强型指数基金。这种基金是在纯粹的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根据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力求按照基准指数的成分和权重进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跟踪误差为目标。增强型指数基金在将大部分资产按照基准指数权重配置的基础上,也用一部分资产进行积极的投资。其目标为在紧密跟踪基准指数的同时获得高于基准指数的收益。

指数基金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业绩透明度比较高。投资人在外面看到指数型基金跟踪的目标基准指数(比如上证180指数)

2.22

涨了,就会知道自己投资的指数型基金,今天净值大约能升多少;如果今天基准指数下跌了,不必去查净值,也能知道自己的投资大约损失了多少。所以只要看得清后期股市行情趋势而看不准个股的投资者可以投资指数型基金,不必再有"赚了指数不赚钱"的苦恼。

(2)资产组合的流动性比一般集中持股的基金更好。

(3)只能或主要只能选择目标指数的成分股,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要求较低,投资免受表现差劲的基金经理所累。无需像那些积极管理型基金的持有人那样,时刻留意基金公司的风吹草动,例如投资团队是否发生变动,基金经理是否还在任上等。从理论上来讲,指数基金的运作方法简单,只要购买相应比例的指数成分股股票,长期持有就可。

(4)费用低廉是指数基金最突出的优势。

(5)由于指数基金广泛地分散投资,任何单个股票的波动都不会对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构成影响,从而分散风险。由于指数基金所盯住的指数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可以追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数基金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

要了解某只指数基金的风险及可预期回报与其他指数基金有何不同,首先要知道其跟踪的是什么指数。下面把我国指数基金所跟踪的主要目标指数作一记简单介绍。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深证成指∶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份股价指数,简称深证成指,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数作为权数,采用综合法进行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市场运行状况,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A股180成分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市场大盘权重指标股上下波动的代表指数。

深圳100指数∶一个叫深100R(399004),一个叫深100P(399330)。深100P叫做深圳100价格指数,而深100R叫深圳100收益指数。我们现在常说的深100指数,是指深100R。

其它指数不再逐一介绍,需要了解者可在网上搜索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