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问下美元和黄金是一种什么关系?美元会涨吗

2.求历年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对黄金白银走势的影响,有具体数据和图表更好。

3.近日黄金价格创新高后大幅跳水是什么原因?你对黄金后续走势怎么看?

4.物价上涨还要持续多久?

5.还会有金融风暴吗

我想问下美元和黄金是一种什么关系?美元会涨吗

明年初金价格走势_2020年初金价多少

黄金是真正的货币,而美元是张纸。

你现在脑子里种下这个概念,问题才好理解。

在70年代以前到二战后,世界是美元为金本位的,也就是大家拿美元作为贸易或是支付结算的货币,因为美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强的、消费最旺盛的国家,其他国家都与其做生意等等。而且当时美国将美元与黄金挂钩,1美元后面有一个黄金,这也是为何美元叫美金,因为它后面有黄金。这也是为何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联动汇率制,也就随着美元的涨跌。

但是美国在70年代后期放弃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所以当美元贬值,也就会出现黄金升值的现象;美元升值,黄金贬值。

美国救市解决自身的银行金融体系的问题,而此问题是由于美国过度消费而造成的,不管是次贷危机还是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美国通过7000亿来挽救1万多亿的次贷债务,而且这1万亿就只是次贷债务,很多的健康的资金也被牵连成为问题资金,问题放大了几倍,甚至十几倍,7000亿也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美国已经债台高筑,外债的数字已经很恐怖了,只不过美国有强劲的经济作为担保,通过多印钞票和继续举债来填补金融危机的亏空,这只不过拿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

美元的贬值现在看来是个趋势,至少短期来看很难改变。美国的救市举动也是暂时的缓解,起不到根本的作用。

求历年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对黄金白银走势的影响,有具体数据和图表更好。

地缘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数据,以及自己的民意支持率都会影响到黄金白银,但我觉得白银被寡头操纵的几率更大,不太适合在这个时间节点投资,而且白银主要是跟着工业景气指数走的,而不取决于投资和饰品使用!黄金短期看到明年初都是承压的,我估计会跌破1150,但长期看,美国负债如此之高,继续印钱耍臭无赖是板上钉钉的事,中长期黄金还是有期待!

近日黄金价格创新高后大幅跳水是什么原因?你对黄金后续走势怎么看?

近期黄金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通胀压力加剧,美联储官员纷纷发表了鹰派言论,暗示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开始缩减资产购买,并提前加息。这导致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强,美债收益率上升,对黄金价格形成了压力。

- 全球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的提升: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各国推进疫苗接种和经济重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市场对未来的增长和利润的预期提高,风险偏好也随之提升。这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股票、商品等高回报的资产,而减少了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需求。

-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国际贸易战的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增加以及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都对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和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由于黄金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测未来金价走势具有一定的难度。建议你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并对自己的投资进行谨慎的分析和决策。

物价上涨还要持续多久?

这个要持续到今年底,明年初。

经济过热是导致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就如众多生产商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蜂拥而至,疯狂地生产这种商品,导致这种商品过剩,相关行业过热,产生一定的经济泡沫,而其他一些无人问津的商品生产,就会因产量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使得物价飞涨。

以下是过于物价上涨的一则消息。

去年年底不少地方粮油涨价引起了百姓和的关注。尽管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比较低、运行比较平稳,但人们还是关心今年物价的总体走势究竟会怎样。为此,我报将从总体走势、农产品、原材料等不同方面,对物价的有关问题进行报道。

敬请广大读者留意。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关注较多的话题之一恐怕就是粮油涨价了。粮油涨价会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上涨。此外,能源价格今年还可能上涨,从而导致工业原材料价格依然坚挺;由于外贸顺差过大,货币流动性宽松局面短期也难以改变。种种因素,使得人们刚进入新年,就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粮油涨价推高CPI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去年11月份食品价格突然上涨3.7%,造成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月突增0.5个点,创下自2005年3月以来的新高(扣除2006年1月的春节因素)。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油脂价格上涨6.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7.6%,都是10月涨幅的数倍。由于此次粮油涨价是受世界主要产粮国减产的影响,短期难以解决。

但对于粮油涨价似乎还不必过于担心。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国际上的缺粮只会影响国内需求的1%。至于此次粮价上涨能持续多久,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本轮粮价上涨将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当前粮食市场的基本面良好,国内粮食产量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不存在短缺因素。

产品成本坚挺

粮油涨价虽然引发了各界的关注,但从对物价的影响来说,还比不上产品成本坚挺。一般来说,产品的价格由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利润三部分组成。目前,前两个部分都在上涨。

今年能源的价格上涨可能性很大。在石油、天然气方面,三大石油集团老总日前都表示,与国际价格相比,国内价格依然偏低,需要与国际接轨。同时,国家还将继续提高石油开的成本,国内油气价格将可能继续上涨。在煤炭方面,山西省对出省的煤炭征收附加费的决定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同意,这就意味着我国多数省份用煤价格将上涨。

2007年原材料价格仍将保持坚挺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11月有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了36.3%。

劳动力的报酬近年来也一直呈增长态势。央行去年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2005年职工工资上涨了14%。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报酬都在上涨,商品成本自然跟着上涨。

涨2%也不低

物价上涨根本原因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货币流动性加大,粮油、产品成本上涨的因素就会被放大,从而最终带动整体CPI的上涨。

而且,2006年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国际收支 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宽松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央行行长日前表示:“我始终对通货膨胀 保持警惕。”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谢伏瞻新闻,谢伏瞻说吧)日前表示,近期CPI增速加快只是短期现象,长期来看国内物价仍将保持在稳定水平,今年CPI上涨将控制在2%以内。然而,即使是涨2%也不低了,毕竟2006年前11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只上涨了1.3%。

仍将在低位运行

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并不是说就会通货膨胀。虽然2%的物价上涨比1.3%在增幅上要高出许多,但物价低位运行的基本态势今年不会改变。

有专家认为,今年受世界经济回落影响,我国经济在连续四年超过10%高速增长后可能回落,产能过剩问题也依然严峻,因此今年物价不一定会上涨。

还会有金融风暴吗

有啊。 近几个月,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出现了向下深幅调整。9月末石油、金属、橡胶等产品价格,比今年最高价位普遍下跌了20%,高的超过40%。经过此轮行情调整,尤其是美国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实施后,下一阶段全球初级产品价格走势如何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过高台跳水,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已经触底,美国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实施,以及全球通力协作,将使得世界经济得到提振,从而推动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实施,确实可以增强经济信心,避免金融形势进一步恶化。不仅如此,近期内大量资金注入市场还有可能导致美元贬值,从而推动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但总体来看,全球初级产品中期行情还将弱势运行,难以出现持久性强劲反弹,这个趋势主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全球初级产品中期价格行情弱势运行,最主要因素是美国消费能力出了大问题。最近10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美国人在消费问题上长期“寅吃卯粮”,无论是美国还是一般民众,大多负债累累,过度透支了未来消费,甚至是没有偿还能力的消费,比如“次级”。有资料表明,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实施后,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创纪录的8%以上。包含的债务,美国总负债将达到或接近10 万亿美元,几乎占美国GDP的70%,从而将美国债务推向195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次贷危机的爆发,还使美国债券信誉受到沉重打击,发行新债遭遇很大阻力,因而一段时期内美国将处于消费“还债”阶段,这就使得今后美国人的消费能力显著减弱。 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实施,即使产生一定的近期消费刺激作用,但最终只能是进一步加剧美国对未来消费能力的“透支”程度。因为美国自己并没有多少积累节余,巨额资金的筹集几乎完全依赖发行债券,依靠向各国告贷,再有就是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刷钞票。 不仅如此,因为“次贷危机”爆发,并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向欧元区国家蔓延,产生大量失业,收入水平下降;因为股市、楼市、债市价格急剧下跌,导致财富大幅缩水;因为金融机构银根吃紧,信贷普遍收缩,这就使得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受到了很大损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8500亿美元刺激效应。 当然,救市实施使得大量资金注入市场,有可能再度引发美元贬值。尽管美元贬值短期内可以推高初级产品价格,但却因此导致美国和全球市场购买力更多缩水,对消费能力形成新的冲击。 美国消费属于全球性最终消费,在世界最终消费中占据30%的比重,具有全球经济“火车头”功能,因为美国“消费还债”,最终消费能力减弱,势必使得世界初级产品需求一段时期内处于低迷阶段。这可以从中国初级产品进口增速急剧回落中得到证明。据统计,2007年中国石油、铁矿石、橡胶三大产品进口总量为54932万吨,同比增长15.8%,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5个百分点,比2004年更是回落了22个百分点。 今年1—7月份累计,全国石油、煤炭、钢材、铜、橡胶等10种重要初级产品进口总量为7779万吨,同比下降8.4%。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初级产品进口国和中间消费国,其进口量增速急剧回落,甚至下降,反映了现阶段全球初级产品消费确实出现了削弱。 由此可见,全球需求显著减弱,将极大抑制下一阶段初级产品价格行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整体经济下行、需求不足情况下,何来价格上涨动力?因此,世界初级产品中期行情将弱势运行,即使美元贬值也只是推动短期价格反弹,过后还要跌落,甚至是更大幅度跌落。这是最根本的、统率全局的主导因素。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 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将继续合理利用利率工具实施宏观调控 本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昨日在“中国投资前沿”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有限。他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但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将比今年更为严峻,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将继续合理利用利率工具实施宏观调控。他还表示,即使房价降到2007年年初的水平,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仍然有限。 确信金融稳健运行 苏宁说,我国银行的融资结构以企业和个人存款为主体,这为银行稳健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杠杆效应较大的信贷衍生产品,我国还没有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因此即使个别银行出现问题,风险范围也是有限的,不会扩散到其他金融机构。 据介绍,今年1—9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40.6%。“这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微观基础良好,经过几年发展,中国金融业整体实力、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他说,近几个月,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政策,使得银行体系市场流动性整体宽裕。央行将进一步加强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对中国金融的稳健运行具有充分的信心。 明年经济环境更严峻 苏宁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但必须看到,今年第三季度,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迹象,这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以及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可能会比今年严峻。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出口稳定增长。”苏宁强调说,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保持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苏宁看来,扩大内需除了可以扩大投资需求,如在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建设、加强环境治理方面可以加大投资外,更要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而要提高居民收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进而提高整个居民在GDP分配的比重。为此,苏宁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央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多管齐下、共同应对、形成合力。 楼市对银行影响仍有限 苏宁表示,央行将继续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继续实行灵活、审慎的宏观货币政策。利率方面,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稳定市场预期。今后将合理利用价格等工具实施调控,更多发挥利率在市场中的作用,提高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就当前经济增速下滑,银行信贷意愿不强使货币效率大打折扣的问题,苏宁表示,央行正在研究相关措施,希望通过政策推动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在信贷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商业银行向有效率、有市场的企业和项目融出资金。 苏宁同时指出,央行、银监会都高度关注房地产行业变化对银行资产的影响。截至9月末,银行金融机构有关房地产的的不良率没有上升。今后,央行支持房地产行业合理有效的信贷需求,通过建立健全房地产风险监测机制,完善个人住房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相关部门已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但房价走势目前还很难说,可能会继续下降。但房价下降之后,究竟有多少人会违约,从按揭来看,自住购房稳定性较好,违约可能性较低,投资性购房可能会有一定风险。目前央行、银监会都在加强这方面监测。我们观察,如果房价降到2007年年初的水平,对银行的影响仍然有限。”苏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