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三省分别有哪些城市?

2.山上山白山抱千翠,水中水黑水拥万红谜底为什么是石油,解释下

3.泛指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白山指的是

4.全国疫情最少城市

5.东北有哪些城市?

6.吉林省2017年城市排名

7.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乌拉特中旗概况

8.吉林省最穷的三个市

9.东北有哪些城市?

东北三省分别有哪些城市?

白山中国石油_白山市中石油价格

东北三省的城市有:

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讷河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铁力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绥化市、长春市、榆树市。

吉林市、四平市、公主岭市、辽源市、通化市、梅河口市、白山市、临江市、松原市、扶余市、白城市、洮南市、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

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沈阳市、新民市、瓦房店市、海城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东港市、锦州市、凌海市、北镇市、营口市。

盖州市、大石桥市、阜新市、辽阳市、灯塔市、盘锦市、铁岭市、调兵山市、朝阳市、北票市、葫芦岛市。 

扩展资料:

东北三省的城市介绍:

1、沈阳:

沈阳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特大城市,同时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大都市。

2、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

3、大连: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260个。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4、鞍山:

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共和国钢都、新中国钢铁长子的美誉,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5、长春:

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春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之一。

百度百科—东北三省

山上山白山抱千翠,水中水黑水拥万红谜底为什么是石油,解释下

因为石油颜色是黑褐红。

要知道这句话第二句的谜底是石油,因为石油颜色上是黑褐红色,对应“拥万红”,而古代对石油的叫法就是“黑水”,而“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要注意的是第二句的“水中水黑水”,是因为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所以才称为“水中水黑水”。

扩展资料:

要知道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印度等文明古国已经采集天然沥青,用于建筑、防腐、粘合、装饰、制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渗出石油的数量。

石油的形成机制在科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主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生物变油,一种是石化变油。西方主流学说认为石油是亿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生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演化而来的,属于用一点少一点,不可再生的资源。

泛指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白山指的是

泛指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指的是长白山、黑龙江。

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地区。“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白山黑水”﹣﹣﹣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地;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

东北地区的资源:

1、土壤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

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具体可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

东北山区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2、矿产资源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

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占中国的一半左右,大庆油田(中国最大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三大油田为全中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全国疫情最少城市

截止目前,新冠病毒累计确诊人数80940例,但已经有213个城市的患者实现清零,很多人不知道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有6个城市考了100分一直维持“0确诊”记录广东·云浮云浮,是广东唯一“0确诊”的城市。云浮曾被评为“广东最没存在感的城市”,但其实云浮是一个宜居的城市,除了矿产资源丰富,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0%,空气质量极佳,还保留了很多原始的自然风景,生活节奏也比较慢。可以开车登顶的风车山,数十台70米高的风力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非常壮观海南·三沙三沙,是海南唯一“0确诊”的城市。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也是全国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空间资源,广袤而又富饶,被誉为“海中森林”、“海底草原”。广西·崇左崇左,是广西唯一“0确诊”的城市。水沿山立、国境之南的崇左,其实丝毫不输于桂林。《花千骨》里的取景地就是这里,还有、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为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崇左比桂林静谧、不输九寨绚烂。吉林·白山白山,是吉林唯一“0确诊”的城市。白山市占有60%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是中国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原始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条件,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境内有松花江白山库区和鸭绿江云峰库区等风景区。辽宁·抚顺抚顺,是辽宁唯一“0确诊”的城市。抚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也是是辽宁省重要水源保护地。因为是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有“煤都”之称。另外,还被称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山东·东营东营,是山东唯一“0确诊”的城市。东营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和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它不仅是一座石油之城,也是一座湿地之城,黄河与大海的汇聚,造就了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这6个低调的神仙小城市,用“0确诊”证明了自己的硬核实力。

东北有哪些城市?

东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和河北部分这四个地区的城市。

1、辽宁省

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2、吉林省

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3、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鸡西市、佳木斯、鹤岗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

4、内蒙古和河北部分

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昆都仑区和承德市、秦皇岛市。

东北城市的主要分布情况:

1、黑龙江简称黑。全省总面积约45.4万平方千米。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合计1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65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合计12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哈尔滨。

2、吉林省简称吉。全省总面积约18.74万平方千米。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合计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0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合计6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长春市。

3、辽宁省简称辽。全省总面积约14.57万平方千米。辖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合计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会沈阳市。

吉林省2017年城市排名

2017年吉林GDP总量15288.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20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据悉,2017年吉林GDP增长目标为7%左右,GDP增速距离目标还差1.7个百分点。2017年黑龙江GDP总量16199.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2016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2017年吉林省城市GDP排名如下图:

2017年吉林省经济排名:

Top01长春市 6530.03亿元

长春是近海沿边开放城市,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城市有关优惠政策。根据国务院批复,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以长春市、吉林市和图们江一带为核心,横贯中蒙大通道,向外辐射东北经济区、大图们江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区。

Top02吉林市 2302.82亿元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吉林市东部山区素有“林海”之称。也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故乡,其中人参和鹿茸产量居全国之首。

Top03松原市 18.40亿元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素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 之美誉。享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中国东北十大魅力城市等殊荣 。

Top04四平市 1230.32亿元

四平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通向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城市和必经之路,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是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主要支点城市。四平也被誉为吉林省的“南大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首批成长型创业之城,东北三大粮仓之一。

Top05辽源市 722.11亿元

辽源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国内袜业也是最大项目的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在辽源正式开工建设,成为“中国棉袜之乡”。以其浓郁的东北黑土地文化,亦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二人转)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琵琶之乡等美誉。

Top06延边州 927.58亿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通常简称延边州或延边,延边是满族及其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清朝的“龙兴之地”,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

Top07通化市 909.49亿元

通化市是吉林省东南部中心城市,是东北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享有“中国医药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钢铁城”美誉。

Top08白城市 708.77亿元

白城市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是全国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示范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产。

Top09白山市 705.33亿元

白山市是东北东部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白山市境内著名旅游景点主要有长白山天池、杨靖宇将军陵园。

扩展资料:

2017年,吉林全省经济顶住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态势基本平稳。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28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29.21亿元、7012.85亿元和684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9%和7.5%。三次产业比重为9.3∶45.9∶44.8。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首次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

吉林统计信息网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乌拉特中旗概况

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分区属内蒙古西部单元区,是东西纬向构造的一部分。已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的五台群、马尼图群。中元古界的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温都尔庙群。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下二迭统。中生界下中上侏罗统、下上白垩统。新生界的下上第三系、第四系下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缺失三迭系各统。

境内已知出露的岩石,就大类而言,有岩浆岩类(即火成岩)的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伟晶岩、辉绿岩、辉长岩、杆栏岩、各种脉岩等;沉积岩类(水成岩)的泥岩、砂岩、灰岩、砂砾岩、砾岩、泥灰岩、页岩等;变质岩类(包括火成岩、水成岩的变质者)的片麻岩、石英岩、片岩、次生石英岩、角岩等。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属两个一级构造单位,即以川井——桑根达来中生代拗陷南缘为界,其北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其南为华北地台。因受各期构造运动影响,加之多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波及,地质构造严重破坏,地层有些缺失,产生褶皱、折曲甚至倒转、破碎,导致各种有工业价值矿床的生成和赋存。

总体地质构造出现有作近东西向的6个次级的纬向地质构造单元,由北而南依次为:

蒙古向斜南翼超基性岩带 处于北部边陲与蒙古国接壤处,即索伦山一带,属蒙古向斜南翼的一部分。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远在二迭纪之后浸入到距地表较浅部的含铬矿液的岩浆岩——超基性岩裸露地表,并继续接受风化、破碎、残积、流失,形成铬铁矿和次生淋滤的菱镁矿(已经地质勘探证实)。

川井—桑根达来拗陷带 处于蒙古向斜南翼与哈达特山褶皱带之间,属中生代形成,现在继续接受沉积的下降地区,是一个沉积物厚达1.5~2.5千米的近东西向的拗陷区,东西长达150公里之多,南北宽20~30公里,向西北延伸到巴音杭盖境内。据大量勘查资料得知,此带中深部赋存大量的褐煤和少量的烟煤,深部有石油、天然气,也有锰、铁等矿。

哈达特山褶皱带 位于川井—桑根达来拗陷带南侧,为岩浆岩出露较好的地段,主要是花岗岩、伟晶岩、玄武安山岩、花岗片麻岩等。其中有各期的伟晶岩作脉状浸入在各种地层之中。其间含有云母、水晶、铍、钽、铌矿,还有宝玉石类的碧玺、海兰、紫牙乌、锂辉石、黄玉等。在玄武岩气孔中蕴藏有质地良好的冰洲石、玛瑙等矿。此带低谷冲沟或阶地中储有品位高、质量好的砂金和重砂矿物。

呼勒斯太—温更洼隆区 是一北东东——南西西向的山间洼隆区,属继续下降并接受沉积的地区。主要地层为侏罗、白垩纪的砂岩、砾岩、砂砾岩及泥灰岩,上覆第三、第四纪砂砾层,粉砂岩泥土层。在侏罗纪地层中见有烟煤、焦煤和石煤。由于中生代构造破坏作用,局部地层和煤层被破坏的支离破碎。此洼隆区东端向东基底接头,经巴音哈太、楚鲁图、石哈河的白云鄂博群、五台群地层,呈山间准平原和山间丘陵作东西向展布。在漫长的各种地质作用下,这一带有星罗棋布的磁铁矿、褐铁矿、砂金等矿产。其中第三纪喷发的玄武岩区内储有各色玛瑙、壁玉和髓石、冰洲石等。

狼山—查斯太山褶皱带 西起狼山、中经德岭山、东到查斯太山,展布于固查(固阳—查索沟)公路乌拉特中旗段北侧,其东段和乌拉山西段隔乌梁素海相望。地质构造、地层变化、沉积建造均较复杂,地形切割较强烈,相对高差大,是以中山——低山为主的东西向褶皱带(其西段因受旋扭构造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狼山变成弧形作北东、南西向延伸到市辖域境外),主要由渣尔泰群、乌拉山群的狼山、增隆昌、刘洪湾、阿古鲁沟等组组成的炭质板岩、灰岩、云英片岩、石英岩、绢云母片岩、千枚岩及各期浸入的花岗岩、伟晶岩、石英脉、火山沉积岩等。

山前断裂带 位于狼山——查斯太山褶皱带南侧的山前平原区,是内蒙古西部区山前深大断裂带的一部分,是继续接受沉积的下降地区(北部属上升区)。据测知,此深大断裂的基底以上沉积建造总厚度在4500米以上,由砂岩、砂砾岩、泥灰岩、细砂质的粉砂岩、砂土腐殖质土层等组成。仅第四纪的砂土腐殖质土层厚度也在1000米以上。此带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和锂矿、沼气、草煤、粘土矿等。北部褶皱带南缘和本断裂带北缘接触带上有数以百计的下降泉出露,局部泉群出露集流成溪而致成河,形成宝贵的灌溉资源。此带因是深大断裂区,所以也是地震易发区。

地貌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由阴山山脉东西走向的二狼山、乌梁素太山、查斯太山分割成南北不同的自然地貌,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过渡变化。具体以固查公路为界,可分南部山前准平原区和北部高原区。

山前准平原区 由山前洪积扇与河套冲积平原组成,其南与河套沉积平原相接,其北以北部山区南麓为界,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低北高,中间低,呈东西长120多公里,南北5~10公里宽的狭长地带,海拔1020—1048米。

北部高原区 包括高原低山区、高原丘陵区、山间盆地区、中低山区。高原低山区,即东起查斯太山,中经乌梁素太山,西止二狼山一带,海拔高度为1609~1700米,最高峰温更山1893米,山体是南陡北缓。高原丘陵区,系指石哈河镇中北部,海拔高度为1400~1600米。山间洼地区,系指川井苏木北部、巴音杭盖、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北部(褐煤、石油赋存区),海拔高度是1150~1350米,最高索伦山为1393米。中低山区,系指川井苏木南部,温更苏木北部、巴音杭盖、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南部一带的低山区,海拔高度为1450~1590米之间。

气候乌拉特中旗深居大陆,远离海洋,地处高原,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具有高原寒暑剧变的特点,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表现为四季分明,夏季短促;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温和凉爽,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冬季漫长,持续5个月(11月-次年3月),冬春少雨雪,夏季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气温:年平均气温3.0-6.8℃,南部山前6.0-6.8℃,海流图为4.5℃,东部石哈河地区3℃,北部乌兰苏木3.7℃。南北气温相差3.8℃,东西气温相差0.6-1.5℃。全旗各地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为38.7℃,平均气温为19.8-23.4℃,冬季极端最低-39.4℃。

降水:由于地形复杂,地域辽阔,各地区降水差异很大。全旗年平均降水量在115-250毫米,南部、东部偏多,北部、西部偏少。东部石哈河地区降水量最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37.5-250.6毫米,最少的是川井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为115-140毫米。山前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6-189毫米,海流图地区为200.9毫米。

日照:乌拉特中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98-32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73%。阴山以南为3097.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3%;后山东南部山旱区日照时数为3130-321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72%;北部牧区3215-32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73%。全年各月日照变化以12月最少为207-216小时,5月份最多为311-33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4-9月)光照时数达1732-1809小时,占全年的55%-56%。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气候过程和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农作物生长季节(4-9月)太阳辐射量为93.3-98.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3%-65%。海流图年辐射量合计151.08千卡/平方厘米,太阳总辐射与全国各地比较,小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大于其它地区,不论在全国、全区来讲,光能资源是很丰富的。

风:乌拉特中旗风能资源较丰富,在国内仅次于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内蒙古自治区风能最佳区和佳区。一年中平均≥8米/秒的时数,北部为2382小时,占全年的27.2%,中部为871小时,占全年的93%。乌拉特中旗历年平均大风(风速≥17.0米/秒,8级)日数为28-74天,最多的年份为60-129天,最少4-34天,春季大风日数为15-26天,占全年的35-53%。

灾害:危害乌拉特中旗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干热风、霜冻、大风、沙尘暴、白毛风、白灾、寒潮等。 地表水 乌拉特中旗地表水以狼山山地丘陵与乌兰察布高原交接处为分水岭,划为两个水系。山脉南侧为黄河水系,北侧为内陆河水系。属黄河水系的乌拉特中旗流域面积是10875.612平方公里,大小山沟45条,主要河流6条,由于地面坡度大,沟谷河系较为发育,河床迂回曲折,所以旗内大部分中小型水库修建在各大河谷下游处,是山前农业的主要水源。旗内河谷径流主要是降雨形成,各地径流受降雨左右,趋势与降雨的地带性分布一致。黄河流域地表径流深为4—1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5973.4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模数5492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属内陆河水系的乌拉特中旗流域面积是12121.778平方公里,主要河流8条,降水为河流唯一水来源,径流年际及年内变化主要受降雨影响。内陆河地区地表径流深在3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631.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模数为1345.8立方米/年·平方公里。

地下水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因地而异,特点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山前黄灌区以内陆河流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含水层连续分布,蕴藏量丰富。水层岩性以中粗砂、砂砾石为主,厚度一般在30—70米,水位埋深10米。大部分地区矿化度小于2克/升。宏丰乡以南,乌梁素太乡南局部地区矿化度大于2克/升。补给方式主要靠引黄灌溉和山洪水入渗。阴山地区,新忽热、石哈河一带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含水层主要为花岗风化壳及裂隙破碎带及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层状裂隙水、风化壳深度一般在30米以内,构成裂隙可达40—147米,水位埋深一般小于10米。大部分水质较好。此外也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分布呈杈状沟,水位埋深1—5米,矿化度小于2克/升。乌拉特高平原,主要是川井、桑根达来和海流图等地分布第三白垩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以砾岩、砂砾岩、泥质沙岩、沙质泥岩为主,厚度一般30—40米,顶板埋深40—80米,静止水位10—30米。另外也有第四系孔隙水。矿化度多在1—2克/升之间。巴音杭盖、乌兰北部和桑根达来东北部矿化度大于2克/升。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

土壤植被 据1985年全旗土壤普查资料,全旗土壤类型有灌淤土、风沙土、盐土、草甸土、栗钙土、棕钙土6个土类。

一、灌淤土类:灌淤土类是乌拉特中旗引黄灌区的主要土类,面积40402.01公顷,按其盐渍化程度的不同,分为草甸灌淤土和盐化灌淤土2个亚类。其中草甸灌淤土占该土类的79.57%,为6个土属39个土种,面积32146.67公顷。

二、风沙土类:属幼年土类,按其受风蚀强度的不同而分为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和固定风沙土3个亚类,3个土属,3个土种。面积为10398.37公顷,主要分布在灌区沿山洪积扇外沿地带。

三、盐土:分为草甸盐土和沼泽盐土2个亚类、6个土属、82个土种,面积为48931.15公顷,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形低洼、排水不畅和排干沟两侧,其中以草甸盐土亚类为主,分5个土属81个土种,面积为488.15公顷,占盐土土类面积99.36%,呈大片的盐渍荒地,沼泽盐土仅在乌加河零星分布,面积67.0公顷。

四、草甸土类:零散分布在沿河阶地和部分盐渍化荒地,面积为4590.56公顷,根据含盐量的不同,又分为草甸土和盐化草甸土,面积分别为3.46万公顷和13万公顷。

五、栗钙土类:属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山丘陵区,是山旱区土壤的主要类型,面积为515473.33公顷,分3个亚类。

1.淡栗钙土亚类,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山丘陵区,面积为450840.00公顷,所占比例最大,呈连续分布状,占该土类面积87.46%。

2.草甸栗钙土亚类,分布在山间低平地及沟谷阶地等较为低平的地形部位上,呈零星分布状,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3—5米之间,面积为10466.67公顷,占该土类面积2.03%,是山旱区主要的耕地和牧区饲料地。

3.粗骨栗钙土亚类,是发育在各种基岩残积,坡积母质上的幼年土,面积为54166.67公顷,占该土类面积10.57%,属极难利用的土类。

六、棕钙土类:是全旗第一大土类,属地带性土壤,是牧区土壤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呼勒斯太苏木、温更镇的北部和西部,巴音杭盖、川井、乌兰苏木的大部,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北部,面积1689797.35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73.16%。棕钙土类分4个亚类。

1.棕钙土亚类,分布于荒漠草原的东边,呈东北、西南状分布,面积为1076653.33公顷,占棕钙土类面积的63.7%。

2.淡棕钙土亚类,分布于棕钙土亚类的西北部,主要分布在呼勒斯太、巴音杭盖、川井苏木北部,乌兰苏木北部和巴音苏木北部。面积为483357.35公顷,占棕钙土类面积28.60%。

3.草甸棕钙土亚类,零星分布在牧区丘间洼地、河谷阶地低缓处,因受地下水份的影响而形成半水成土壤,面积为56680.0公顷,占棕钙土类面积3.35%。

4.粗骨棕钙土亚类,分布于西南部、西北部的山地丘陵区,面积为73106.67公顷,占棕钙土类面积的4.33%。

乌拉特中旗地处半荒漠地带,以荒漠草原为主体。天然草场植被稀疏、低矮,以多年生小灌木及多年生丛生草为主。境内西、北部多为柠条、生猪毛藜,东部多为针茅、无芒隐子草、泠蒿。70年代以来,经引种、驯化、选育,培育出宜种植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有沙打旺、草木樨、紫花苜蓿、苏丹草,玉米等品种。

矿产资源 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都很发育,形成多种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有70种,其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51种,开发利用和准备开发利用的40种。初步探明矿产地326处,其中较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5处,矿点及矿化点297处;具有矿产储量的矿床、矿点87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506亿元以上。

煤矿 境内煤矿有烟煤、褐煤两种。烟煤产在温更镇所在地及周边一带,总储量4500万吨,经多年开发保有储量4150万吨,发热量5750~7150卡/千克。主要矿山企业有温明矿业公司、温更煤矿等,年产量22—25万吨。褐煤主要产在西起巴音杭盖苏木中北部,中经乌兰、巴音苏木,东到桑根达来白彦花一带,远景储量100亿吨以上,现作进一步勘查;另有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煤矿,褐煤储量1.5亿吨,发热量3200~5300卡/千克。

石油 境内石油产地巴音杭盖苏木中北部凹陷区,自1976年本旗矿管站刘墨榆发现为异常区后,先后有大庆油田、华北油田等队进行勘查。1993年由中原油田西北勘探开发处开始勘探、开发,探明资源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3.09亿吨以上,现有出油井86眼,年产原油4.1万吨,预计年产原油可达90万吨,形成中型油田。此石油凹陷区,向西可扩展到乌拉特后旗境内,向东可扩展到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境内。

铁矿 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总储量8347万吨,保有储量8105万吨,分磁铁、赤铁、褐铁、镜铁4种,以磁铁、赤铁为主,褐铁次之,镜铁极少。磁铁、褐铁矿分布在石哈河、新忽热、巴音哈太、巴音杭盖等地,以石哈河为多。矿床和矿点星罗棋布,较大的矿床是后石拉哈达、乌兰此老、麻格乃、东大旗、西河磁铁矿,扎板沟、阿贵少、德羊胜褐铁矿,平均品位磁铁18—35%,褐铁40—45%。赤铁矿分布在德岭山、巴音杭盖等地,较大的矿床有西德岭山、扎格乌素、东加干、其热根尚德等,平均品位45—48.5%。镜铁矿产于巴音杭盖苏木查干乌素。

铬铁矿 境内铬铁矿位居全国第二位,产在中蒙国境线以南,西起巴音杭盖苏木东加干,东到桑根达来苏木阿布格的超基性岩带上,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4公里。因其成因(溶离型)所限,矿点零星分布,且在0~500米之间均有矿体。主要集中在西起西索仑山,东到阿布格一带,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2—4公里。勘探储量38万吨,经多年断续开采,现保有储量20万吨,品位12—41%。年产量徘徊在0.5万吨左右。

黄金矿 境内黄金矿可分原生金矿和次生金矿两大类,分别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火山岩型和砂金型、砾岩金型、冰水堆积型各三种。除山前准平原耕、荒地未发现金矿外,北部丘陵、沟谷、阶地金矿、矿点遍布。原生金的石英脉型金矿产在巴音杭盖苏木图古日格,伊肯查干,乌兰苏木铜口山、索木图,石哈河镇油房壕、白四盘,新忽热苏木长山壕,呼勒斯太苏木角格泥沟等处。原生金的火山岩型金矿产在石哈河镇牛永泰沟。次生金的砂金、砾岩金矿产在乌兰苏木东查汗哈达、金山圪旦,石哈河镇哈尼河、东西印壕、老龙湾、白山壕、西大旗,新忽热苏木浩尧尔胡同、高勒图等处。次生金的冰水堆积矿产于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南部。黄金资源储量187吨以上,保有储量143吨左右。原生金品位1—15克/吨,火山岩型金矿品位0.3—5克/吨,砂金品位0.5—8克/立方米。年产量58~475千克。

铅锌硫铁矿 境内铅锌硫铁矿位于自治区第三位,是一个多金属矿床。具有工业价值的产地有两处,石哈河镇甲胜盘和呼勒斯太苏木对门山。探明储量:铅金属量23.4万吨,锌金属量218万吨,硫铁矿石量4853万吨。品位是:铅1.35%,锌3.95%,硫22.9%。现开发利用的为甲胜盘铅锌硫铁矿,年处理产矿石量45万吨以上。

菱镁矿 菱镁矿产在北部超基性岩风化带,赋存部位0—60米,与浅部铬铁矿伴生,呈窝状、不规则团块状零星分布。地质储量600万吨以上,保有储量530吨。原矿(MgC2O3)平均品位42—45%,熟料(Mgo)平均品位80—85%。赋存范围与铬铁矿一致,主要矿山有索仑山、土克木、阿布格等,年采原矿量4.2万吨。

石墨矿 境内有晶质石墨矿、非晶质石墨矿两种。晶质石墨矿产于新忽热苏木铁面此老、德布斯格、巴音温都尔,呼勒斯太苏木呼勒斯太沟、前达门沟、烂不残沟、敖云乌拉等地,地质储量680万吨,保有储量680万吨,平均品位5.03—6.38%,正准备开采。非晶质石墨矿主要产在红旗店东、西山,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2—3公里范围内。赋存矿体主要有9条,多数已开采,深在 200米以下。地质储量530万吨,保有储量230万吨,平均品位60—90%。现有采矿企业10户以上,年产量2.7—3.2万吨。

火山沉积岩 火山沉积岩矿产包括珍珠岩、沸石、澎润土、金矿4种。金矿产于石哈河镇牛永泰沟,前已提及。沸石、澎润土二者伴生,产在新忽热苏木所在地、石哈河镇小白彦花,储量4亿吨以上,尚未开采利用。珍珠岩产于石哈河镇蔡家圪卜,储量3600万吨以上,经多年开采保有储量2600万吨。

高档石材矿 境内有质量较好的石材原料矿。红色花岗岩产于乌梁素太乡、乌加河镇北山、巴音哈太苏木等地,辉长岩、闪长岩、角岩等产于红旗店东西山,硅化石英角砾岩和石英板岩产于巴音杭盖苏木图呼勒、伊肯查干。大致储量:花岗岩250万立方米,辉长岩、闪长岩50万立方米,角岩12万立方米,石英板岩5万方米,硅化石英角砾岩7万立方米。各种石材原料都曾开采或正在开采中。

宝玉石矿 境内宝玉石矿主要产在乌兰苏木西起沙布代庙、中经角力格太、东到狮子头,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伟晶岩田中。巴音哈太苏木北部、新忽热苏木北部也是宝玉石的赋存区。这些地区的宝玉石有碧玺、海兰、锂辉石、黄玉、玛瑙、紫牙乌、水晶等,以碧玺、海兰、水晶为主,开发利用已达20年以上。

铬英玉矿 此为新型矿种,由铬离子浸染成淡白色、淡绿色次生石英岩,具有结构致密、结晶细、块度大等特点,适于制作美工工艺品。产地集中在甲胜盘铅锌硫铁矿区东南山上,储量100万立方米以上,曾有企业开采,保有储量98万立方米。 乌拉特中旗所辖总土地面积343799.8亩,其中农用地33659585.2亩,占总土地面积97.2%;建设用地144358.5亩,占总土地面积0.4%;未利用地839856.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4%。农用地中,耕地1051223.5亩,占农用地面积3.1%;园地1219.4亩,占农用地面积0.0036%;林地179626.4亩,占农用地面积0.53%;牧草地32278411亩,占农用地面积的95.9%;其它农用地149106.8亩,占农用地面积0.44%。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6842.7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0%;交通用地39062.7亩,占建设地面积的27%;水利设施用地18512.6亩,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3%。牧草地是全旗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乌拉特中旗主体用地类型。利用地布局是耕地集中连片,主要集中在山前河套灌区和后山旱作农业区两大片,占全旗耕地面积的98%,牧区只有零星的饲草料地。区域间的差异大,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场,是乌拉特中旗的主体经济区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则是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全旗土地面积大,土地类型多样,适宜农、牧、林业的综合发展。全旗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大,耕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全旗有宜农荒地资源1.6万公顷,有宜林荒地2.0万公顷,98%分布在山前灌区,在国家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工投劳和引资转包开发下,使全旗耕地面积新增.7公顷。全旗人均土地面积15.87公顷(折238亩),人均耕地面积0.54公顷(折8.15亩),牧区畜均占有草场面积1.28公顷(折19.2亩),随着人口增加和各种非农牧用地的增加,人均耕地、畜均草场数量逐年下降,保护土地资源应引起全旗各族人民的高度重视。

水资源据2004年内蒙古水事监理中心测定评价:水资源总量59461.5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345.53万立方米,地下水29115.6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9803.65万立方米/年,地表水可利用量3575.02万立方米/年。现状用水量28666.04立方米万/年,其中,城镇生活用水139.24万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818.73万立方米,农业用水27602.2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05.81万立方米。 乌拉特中旗草场面积大,草原资源丰富,全旗可利用草场2198033.5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95.1%。以荒漠草原为主体的天然草场划分为12类32组86个草场型。

森林资源乌拉特中旗森林植被为荒漠化草原类型,以旱生植被为主。实有林面积151124.3公顷,分天然林和人工林两部分。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狼山、查石太山、哈太山地区和北部牧区,面积为90296公顷,林种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林,树种有杜松、山榆、山柳、叉枝圆柏、梭梭等。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和山旱区,牧区次之,总面积60828.3公顷,其中林分面积9218.8公顷,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树种为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等;经济林面积147.6公顷,树种为果树、枸杞等;人工疏林面积4318公顷,树种为杨树、榆树、柳树及其他;人工灌木林面积14937公顷,树种为梭梭、柠条等;未成林地面积31325公顷,林种为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此外,还有四旁树折合881.9公顷,苗圃地239公顷。森林覆被率5.08%。人工林活立木总蓄积839228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759749立方米,平均每公顷82.4立方米;疏林蓄积50619.3立方米,平均每公顷11.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28859.7立方米,平均每公顷32.7立方米。

植物资源据1981年草原普查资料,全旗野生种子植物有67科255属426种。其中有饲用价值的植物有42科150属289种,其中禾本科牧草居饲用植物的首位,有29属58种,其次是菊科,有20属49种,具有引种价值的12种5科7属。有药用价值的植物186种,主要有麻黄、山大黄、马齿苋、银柴胡、王不留行、角茴香、蒙古扁桃、甘草、地丁、远志、锁阳、菟丝子、知母、天仙子、地黄、车前子、沙参、菌陈、薄公英、苍耳、薄草、秦艽、苁蓉、紫草等。

野生动物资源据初步调查统计,全旗范围内生存的野生动物有:野驴、石羊、黄羊、团羊、青羊、狼、土豹子、狐狸、野鸡、石鸡、鹌鹑、野鸭、地脯、捞鱼鹳、喜鹊、乌鸦、老鹰、猫头鹰、老雕、灰鹤、天鹅、野兔、兔狲、獾子、猞猁、刺猬、黄鼠、松鼠、蛇等。

旅游资源乌拉特中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期以来,北方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境内现存阴山岩画、赵长城、秦长城、汉受降城、高阙塞石筑城遗址遗迹等。全旗地域辽阔,境内山地、丘陵、高平原具有多种地貌类型,景观差异明显。阴山山脉以南是富庶的河套平原,以北是广袤的草原,不同的地貌,不同的动植物种群为观光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希热庙、蒙古大营、甘其毛道口岸、海力索旅游点、巴仁宝力格旅游度假村等。

吉林省最穷的三个市

吉林,地处中国东北中部,东北亚地理中心,因清初建吉林乌拉城而得名,简称“吉”,省会长春,原省会吉林市。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是东北三省之一。但是你知道吉林最穷的三个城市是哪吗?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辽河东部和华发河上游,辽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青铜器时代有人类活动,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清朝被变成皇家的“盛京围场”,辽源是我国第一个人工驯养梅花鹿的地方,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最大的袜业项目东北袜业纺织产业园在辽源正式开工建设,成为“中国棉袜之乡”,但辽源GDP仅为772.1亿元。

白城是吉林省管辖的地级市,它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以西,科尔沁草原以东,总面积260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03.2万,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城市、全国节水型井灌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四大农业开发区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之一,人均耕地、草原、适宜林地、水面和芦苇面积均居全省首位,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风能资源和多种矿产资源,但GDP仅为708.8亿元。

白山,白山市是吉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吉林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接壤;北与吉林毗连;南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 白山市是东北东部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但白山市的GDP只有705.33亿元。

东北有哪些城市?

有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绥化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等。

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东北,古称冀青二州、营平二州、辽东、辽海、关外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东北”一词,起源较早。

东北山区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矿产资源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