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调价窗口2021-原油价格换油价格
1.润滑油基础油分为五类,这五类各有什么区别和优点?
2.为你讲述汽车机油的相关知识
3.全合成壳牌机油的价格很贵吗?
4.车主怎样正确选用机油?
润滑油基础油分为五类,这五类各有什么区别和优点?
润滑油基础油分为I类基础油、II类基础油、III类基础油、IV类基础油、V类基础油五类。
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会受到限制,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V类基础油则主要是其他合成基础油。
区别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的不同:
1、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2、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3、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
4、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
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
5、合成烃类、酯类、硅油、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扩展资料:
酯类油特性:
在一般情况下,油会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一层连续的油膜。这层油膜起着液态润滑的作用——防止金属与金属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
润滑油能否提供液态润滑,取决于能否在两个金属表面上形成不断裂的油膜。当这层油膜在重负的情况下断裂,便会造成阻力和摩擦。
能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这便是酯类油在临界润滑情况下的优胜之处。
参考资料:
为你讲述汽车机油的相关知识
机油被称之为汽车发动机的“血液”,使得发动机能够更好的运作,从而使得汽车能够有更佳的驾驶感。那么大家对于机油的了解都有多少呢?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汽车机油的相关知识。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油的分类:
1、矿物质油: 矿物油基是从原油提炼而得,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气、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后,接着提炼出矿物油基,最后留底的是沥青。矿物油较容易氧化,使用寿命不长。
2、半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是指在合成机油中加入一部分矿物质机油,矿物油和合成机油的比例为4:6。半合成机油的各方面性能要弱于全合成机油,但在价格上具有优势,更换周期略短于全合成机油。
3、全合成机油:机油里只含有PAO或酯类合成物,是一种利用化学的方式人工制成的机油。全合成机油的优点在于清洁度高、流动性强、降温能力好、抗氧化能力出色。
换机油误区:
误解一:机油变黑了就该换油,这种理解并不全面。
对于没有加清静分散剂的润滑油来说,颜色变黑说明了油品出现了变质的现象,但现如今的润滑油一般都会加有清静分解剂,这种清静剂将粘附在活塞上的胶膜和黑色积炭洗涤下来,并分散在油中,减少发动机高温沉淀物的生成,故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容易变黑是正常的现象,并不代表就要换机油了。
误解二:润滑油尽量多加,这是错误的观念。
润滑油量应该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润滑油过多会从气缸与活塞的间隙中窜入燃烧室从而形成积炭。这些积炭会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增加产生爆震的倾向;如落入汽缸会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还会加速污染油品。此外,润滑油过多会增加曲轴连杆的搅拌阻力,使油耗增大。
全合成壳牌机油的价格很贵吗?
我们通常所说全合成油是机油中的高等级油品。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机油,热稳定、抗寒、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和半合成油强得多。
半合成油也是汽车机油的其中一种,是合成油和矿物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润滑油,其性能介于矿物油和全合成油之间。
全合成机油具有稳定性好,持久性好的特点,所以一般而言使用全合成机油的发动机换油周期可以延长到7500-10000公里左右。除了换油周期长,全合成机油的清洁性、抗磨损性能等方面也是其他机油无法比拟的,不仅对发动机的保护效果好,还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很多车主会优先选择全合成机油。
至于品牌方面,我个人更喜欢用壳牌超凡喜力,这个是壳牌喜力里面的高级全合成油,清洁性好是没话说的,要知道清洁性是其他性能表现的基础。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体验就是冷车启动非常快,启动瞬间就能为发动机提供润滑保护,从来没出现过冷启动困难的现象。而且也不像其他的机油需要经常添加机油,挥发非常少,两次保养之间基本不用另外添加机油。
壳牌超凡喜力之所以有这么多优点,应该是因为它运用的pureplus技术,可以将天然气制成纯度高达99.5%的纯净基础油,这样就拥有更强大坚固的分子结构,相比采用传统原油制成的润滑油,它在分子级别的性能更加强大且挥发性更低。所以超凡喜力能够在更长时间内持续发挥强大性能,提供更有力的磨损保护。看官方数据,相比最新行业标准,其抗油降解性都要要高32%,而蒸发性则要低50%。Purepluse的技术运用赋予了超凡喜力优秀的性能表现,或者这也是法拉利、宝马等一些高端品牌指定使用壳牌喜力的全合成机油的原因之一吧。
全合成油的性能好,性价比高,并且车子得到的保护比一般机油好,何乐而不为?具体的还是根据自己车子情况选择。以上仅是我的经验之谈,如有雷同也属正常,毕竟好东西谁用谁知道啊!
车主怎样正确选用机油?
机油是发动机润滑油的简称,分为汽机油和柴机油。发动机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油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因为发动机做功时燃烧室温度高达2500,同时还伴有高压、燃烧振动和零部件之间的互相摩擦,如果没有良好的机油保障,发动机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严重损坏。要想选择合适的机油,首先得了解机油的作用、成分和分类准则等基本知识。
(一)机油的作用
(1)润滑作用:机油能在运动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从而使运动部件彼此之间轻松地滑动,减少摩擦阻力和动力消耗,并减小机件磨损。
(2)冷却作用:机油在发动机中流动时会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使运动机件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烧损。
(3)清洁作用:机油中有清洁剂,它能溶解和清除机油中的黏结物;循环流动的机油还能将摩擦脱落的金属微粒带走,不会对机件造成磨损。
(4)密封作用:机油可填充零部件的间隙,在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构成油膜,起到密封作用,保持气缸压力。
(5)保护作用:机油可以通过密封住水和酸性微粒物质而保护发动机防锈蚀;机油也可减缓零部件间的冲击振动,降低工作噪声。
(二)机油的成分
机油一般是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添加剂有黏度系数改进剂、流点改进剂、抗氧化及抗腐蚀剂、清洁及分散剂、摩擦改进剂、防起泡剂等。机油中掺入的各种添加剂的含量约为10%,占整个机油价格的25%,但它大大改善了机油的性能,是机油当中的重要成分。
添加剂在机油中的作用有:在寒冷天气中有更好的流动性、降低运动机件间的摩擦、防止金属件生锈、防止高温下起泡沫等。
(三)机油的分类
现在国内对机油也采用了美国API性能分类法和SAE黏度分类法。按用途主要分为汽机油、柴机油和二冲程汽机油三大类。机油因其基础油不同又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及全合成油。
(1)按机油的质量等级分类:现在通用的机油质量分级为API标准。API是美国石油协会的缩写,它采用的是机油品质等级评定标准,将润滑油分成汽油机用和柴油机用两大类。汽机油用S表示,如SE、SF、SG、SH、SJ、SL等;柴机油用C表示,如CC、CD、CE、CF、CG、CH等。按字母排列顺序,越靠后的质量等级越高,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另外,当S与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机,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机。
(2)按机油的黏度等级分类:现在通用的机油黏度分级为SAE标准。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它采用的是黏度等级分类法。按照SAE的黏度标准把机油分为0W、5W、10W、15W、20W、25W六个低温黏度等级和20、30、40、50四个高温黏度等级。其中W表示为冬季用的机油,W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低温流动能力的大小,数字越小流动能力越强,而不带W的数字表示在高温下的黏度大小,数字越大机油的黏度越大。
按机油黏度又分为单级油和多级油两类,现在常见的为多级油产品。单级油牌号标记为5W、20W等为冬季用油;20、40等为夏季用油。多级油牌号标记为10W/40、5W/30等,其中10W/40表示既具有SAE10W的低温流动性,又具有SAE40的高温黏度。所以,一般多级机油可以全年通用,能代替多种单级机油。
(四)基础油的分类
机油由基础油与添加剂调制而成,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三种。基础油制造途径有两种,一是由原油经提炼和精制的天然矿物基础油,二是将化工原料经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合成基础油。以矿物基础油与添加剂调制而成的机油称为矿物机油,以合成基础油与添加剂调制而成的称为合成机油。根据合成基础油的调制比例,合成机油又分为全合成机油及半合成机油。
(五)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区别
矿物油的基础油是从原油中提炼而成的,全合成油是以100%合成基础油调制的机油;半合成机油是介于矿物油与全合成油之间,由矿物油及部分的合成油,依据各厂商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油质高于矿物油低于全合成油。
合成油比一般的矿物油具有更高的黏度指数,同样的油类指标,合成油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到,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全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能达到。由于合成机油的抗高温氧化、抗黏稠变化、抗磨损能力更强,随温度转变而产生的黏度变化很小,所以既能在低温环境中流动顺畅,又能在高温环境中保持适当的黏度,对发动机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合成机油提炼纯度高,在发动机持续高温运转下,不易氧化分解产生油泥和积炭,其劣化速度比矿物机油慢50%,使用时效也更长。一般使用矿物机油行驶5000km就得换油,而全合成机油,其换油里程可延至10000?15000km。
(六)多级机油与单级机油的区别
多级机油与单级机油的区别主要在于黏温特性不同。黏温特性的好坏在国际上通用黏度指数来表示,黏度指数值越大,表示油的黏温性能越好。多级机油黏度指数通常都在130以上,而单级机油一般为75?100。
多级机油具有良好的黏度特性,既有利于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又利于低温流动,具有良好的减磨和节能效果。经过试验,各种黏度级号的多级机油在汽车发动机上使用比单级机油要节省燃油1%?3%,而且多级机油属于全天候机油,一年四季均可使用。单级机油分为冬季油和夏季油,在一年中,进入夏季前必须更换夏季机油,进入冬季时须再更换冬季机油。虽然单级机油价格相对便宜,但换油周期短,润滑效果也不如多级机油。
(七)机油黏度对润滑的影响
汽油发动机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冬季与夏季相差几十摄氏度,启动时的油温与大负荷运转时的最高油温相差更大。如果机油黏度过大,流动性和泵输送性差,将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同时启动后机油送到润滑部位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干摩擦,加速机件磨损;机油黏度过低,当油温升高时机油黏度变小,使机件摩擦面形成的油膜很薄,会增加摩擦和磨损。
(八)机油的选择
选择机油的最低标准,就是要按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来确定使用相应质量级别的机油。超过该级别的高级别机油可以替代低级别的机油,而低级别的机油不能替代高级别的机油。
1.汽机油的正确选用
合理选用汽机油主要是根据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以及气候条件等选择不同质量等级和不同黏度等级的机油。
(1)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及附加装置,选用汽机油的质量等级: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越大,越要使用质量等级高的机油。如安装有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对机油的质量等级要求较高。
(2)根据发动机工作的环境温度选择汽机油的黏度等级:冬季寒冷地区应选用黏度小的汽机油,如5W/20;夏季或全年气温较高的地区应选用黏度适当高一些的汽机油,如15W/40机油,一般车型可全年适用。
2.柴机油的正确选用
合理选用柴机油主要是根据发动机的强化系数确定柴机油的质量等级。
(1)柴油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由强化系数K表示,柴油机负荷越大,工作温度也越高,工作强度也越高,工作强度越剧烈,要求使用柴机油的质量等级越高。
(2)根据发动机工作的环境温度选择柴机油的黏度等级:柴机油黏度等级的选择与汽机油一样,要根据使用的环境温度来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