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农历11月金价_2020年十一月份黄金多少钱一克
1.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
2.冬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3.谁知道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
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97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枪手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计划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然而,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
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然而,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冬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2022年冬月初一是11月24日,这天正好是感恩节。
十一月称“冬月”,是因为农历历法中规定,冬至这个节气一定要在十一月里出现,如果不是就需要设置闰月来调整。
这是因为早在黄帝时期,人们就以冬至为“岁首”,也就是新年。据《史记》记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朔旦的意思就是新年,或者元旦。
十一月因为有了冬至而被称为冬月,后世民间“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便源于此。
《礼记》中还把冬月称为“畅月”,东汉经学家郑玄解释“畅,犹充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加了注释说,冬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意思是农历的十一月份,天气不降、地气不升,时节闭藏,万物都应该休养生息、积蓄能量,以待来春萌生和发展,所以冬月也被称为“龙潜月”,冬季要“潜龙在渊”休养蓄力,来春才能“飞龙在天”。
农谚中讲“冬月初一晴,谷米一般平;冬月初一下,谷米黄金价”,如果冬月初一是晴天的话,就预示来年田中庄稼收成好,谷米价格平平;如果下雨庄稼容易歉收,谷米价格跟黄金一样贵。
谁知道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
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几种因素解析
1.黄金供需关系
金价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黄金的产量大幅增加,金价会受到影响而回落。但如果出现矿工长时间的罢工等原因使产量停止增加,金价就会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升值。此外,新采金技术的应用、新矿的发现,均令黄金的供给增加,表现在价格上当然会令金价下跌。一个地方也可能出现投资黄金的风习,例如在日本出现的黄金投资热潮,需大为增加,同时也导致了价格的节节攀升。
对于黄金走势的基本分析有许多方面,当我们在利用这些因素是,就应当考虑到它们各自作用的强度到底有多大。找到每个因素的主次地位和影响时间段,来进行最佳的投资决策。
黄金的基本分析在时间段上分为短期(通常是三个月)因素,和长期因素。我们对于其影响作用要分别对待。
2、美元走势
美元虽然没有黄金那样的稳定,但是它比黄金的流动性要好得多。因此,美元被认为是第一类的钱,黄金是第二类。当国际政局紧张不明朗时,人们都会因预期金价会上涨而购入黄金。但是最多的人保留在自己手中的货币其实时美元。假如国家在战乱时期需要从它国购买武器或者其它用品,也会沽空手中的黄金,来换取美元。因此,在政局不稳定时期美元未必会升,还要看美元的走势。简单的说,美元强黄金就弱;黄金强美元就弱。
通常投资人士才储蓄保本时,取黄金就会舍美元,取美元就会舍黄金。黄金虽然本身不是法定货币,但始终有其价值,不会贬值成废铁。若美元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大,人们自然会追逐美元。相反,当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越弱时,黄金价格就会越强。
总结:美元强黄金就弱;黄金强美元就弱。
3.战乱及政局震荡时期
战争和政局震荡时期,经济的发展会收到很大的限制。任何当地的货币,都由于可能会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时,黄金的重要性就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了。由于黄金具有公认的特性,为国际公认的交易媒介,在这种时刻,人们都会 把目标投向黄金。对黄金的抢购,也必然会造成金价的上升。
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共同的制约。比如,在89至92年间,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的政治动荡和零星战乱,但金价却没有因此而上升。原因就是当时人人持有美金,舍弃黄金。故投资者不可机械的套用战乱因素来预测金价,还要考虑美元等其它因素。
4.黄金与国际原油价格关系
石油价格
黄金本身是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美国通涨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涨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总结:原油强黄金强,原油弱黄金弱
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这种货币就愈缺乏吸引力。如果美国和世界主要地区的物价指数保持平稳,持有现金也不会贬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相反,如果通涨剧烈,持有现金根本没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赶不上物价的暴升。人们就会采购黄金,因为此时黄金的理论价格会随通涨而上升。西方主要国家的通涨越高,以黄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世界金价亦会越高。其中,美国的通涨率最容易左右黄金的变动。而一些较小国家,如智力、乌拉圭等,每年的通涨最高能达到400倍,却对金价毫无影响。
5.黄金与央行动态
投资黄金不会获得利息,其投资的获利全凭价格上升。在利率偏低时,衡量之下,投资黄金会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利率升高时,收取利息会更加吸引人,无利息黄金的投资价值就会下降,既然黄金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那就不如放在银行收取利息更加稳定可靠。特别是美国的利息升高时,美元会被大量的吸纳,金价势必受挫。
利率与黄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本国利息较高,就要考虑一下丧失利息收入去买黄金是否值得。
6.消费因素
饰金需求
a.占黄金需求比例为75%左右,分额最大
b.2005年增长5%,为2736吨
c.传统饰金消费大国为印度,沙特,阿联酋,中国,土耳其等
对价格的影响:对价格的影响巨大, ,呈现季节性与周期性,通常第一及第四季度,饰金需求增长明显.
例子:每年印度的婚庆及宗教节日,中国的农历新年,西方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对饰金的需求都较其他时间增多.
印度是全球黄金最大的消费国。在2005年,印度的珠宝需求占全球黄金珠宝总需求的22%,占总零售净投资(金币和金条)的35%。
7.国际黄金基金持仓量 如世界最大的
黄金基金组织EFTs
EFTs自2003年面市以来,已吸引上千亿的资金流入黄金市场.成为近几年金价大幅上涨最直接的动力.
简析: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跟踪“标的指数”变化,既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又可以通过一级市场用一篮子证券进行创设和置换的基金品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对ETF的定义是“投资目标是获得与标的指数回报率类同的一类投资公司”。 2003年,世界上第一只黄金ETF基金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上市。2004年是黄金ETF大发展的一年,三只黄金ETF相继设立,并成就了目前黄金ETF市场的巨无霸——SPDR Gold Shares基金(纽交所代码GLD,下文简称:SPDR),该基金高峰时期持有黄金超过1134吨,此后黄金ETF产品在全球引发了认购热潮,并一度被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直接促进了2004年后黄金价格的走牛。目前全球共有十只黄金ETF基金产品,分别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和南非等国上市交易。目前大多国内的投资者还不能参与。
2007年8月1日,SPDR大幅增持10.16吨黄金达到506.69吨的持有量,正式突破500吨,当日国际金价上涨3.10美元/盎司;至8月31日,SPDR持仓量为515.44吨,当月共增持18.91吨,国际金价上涨9.30美元/盎司。其后:2007年9月,SPDR持金量增加62.59吨,国际金价上涨70.30美元/盎司;2008年2月,增持7.46吨,金价大涨48.40美元;2008年4月,减持61.59吨,金价下跌41.80美元/盎司。
然而,由于影响金价走势的因素,不仅仅是黄金ETF的持仓变化,还包括美元走势、原油价格、地缘势、黄金供求等。因此,例外的情况也存在:2007年11月,SPDR增持4.12吨,由于原油下跌的拖累,国际金价下跌13.70美元/盎司;2008年3月,SPDR增持2.6吨,金价大跌58.0美元/盎司。
近年来,ETF持仓量一直不断增加,创出新高,国际金价也随之屡创新高,2008年9月24日,ETF持仓量为724吨,当时国际金价约为890美元/盎司,2010年6月ETF持仓量达到1286吨,国际金价上涨至1210美元/盎司。ETF持仓量增加约为555吨,增幅约为76.6%,国际金价上涨320美元/盎司,涨幅约为40%。
8.世界各国、机构黄金储备情况
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国家官方黄金储备资料看,黄金仍是许多国家官方金融战略储备的主体。现在全世界各国公布的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2700吨,约等于目前全世界黄金年产量的13倍。其中官方黄金储备1000吨以上的国家和组织有: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中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这些国家和组织中,美国的黄金储备最多,为8135吨,占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24.9%。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黄金储备达百吨以上的有32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及非洲国家只占少数;黄金储备不足10吨的国家、地区或组织共有47个,基本上都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总量只占美国黄金储备的1.43%。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也多,这说明黄金储备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
9.工业需求
a.主要在电子工业需求与牙医需求,占黄金总需求的10%左右
b. 受工业行业限制,变动平稳,对金价影响小
c. 2005年同比平稳增长2%,为419吨
对价格的影响:与经济景气度相关,受行业本身限制
例子:2001-2006年,世界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电子工业,及航天等高端也发展迅速,工业对黄金的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简析:作为五金之王,黄金是少有的化学、物理、电子性能优异的金属,应用领域非常广,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部门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类生活日用品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日本黄金年消费量在160吨左右,其中工业用金就达100吨,我国目前每年工业用金却不足10吨。黄金还可以用于日用品,如镀金钟表、皮带扣、打火机、钢笔等。钟表王国瑞士国度不大,但其饰品业每年用金量达40吨左右,其中95%都用在制表业上。日本仅一家手表厂一年消耗金盐就达1吨,相当于消耗黄金680公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镀用金前景也会十分广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