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

2.北极的油气资源争端在哪里?

3.油价年内第11次上调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

美国油价飙升_2025美国油价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9月,中国原油净进口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中国原油日均消费量为1076×104桶,日均产量为446×104桶,净进口量为日均630×104桶;美国原油日均消费量为1852×104桶,日均产量为1228×104桶,净进口量为日均624×104桶。并且预测,从2013年9月份以后,直到2014年年底,未来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超过美国将成为常态。而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资源成本不定,风险增加。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1年间,表2-10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2-3)。

表2-10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2000年进口量由5.1294×108桶提高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2-3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中国海关网海关统计,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表2-11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从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2-11)。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的机会,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图2-4)。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图2-3)。由此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的规律。但是又有一些特殊点:2000至2002年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有所减少;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但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一直快速增加。这是因为2009年中国进入了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的注油期,因此石油进口量只会升不会降。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与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图2-4)。

图2-4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采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总之,从全球范围来看,常规石油产量在下降,而能源消费需求在上升,油价将会不断地上涨。有人认为“未来10年,全球需要增加相当于4个沙特阿拉伯或10个北海的产量才能维持目前的供给水平”[41]。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其2013年度长期能源预测报告中预测,天然气消费在2025年前后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常用燃料,到2040年将增长65%[50]。这对于石油能源产品市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北极的油气资源争端在哪里?

据俄罗斯和挪威等国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原油储量大概为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被确认的世界原油储量的1/4;北极地区天然气的储量估计为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北极油田的开发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原油供需结构。

另外,根据2008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评估报告估算,北极总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达4121亿桶石油当量,其中78%是天然气或天然气水合物。未开发的北极碳氢化合物大都位于西西伯利亚盆地和东巴伦支海盆地,它们占北极未开发资源的47%,其中94%是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保守估计,北极拥有的世界未开发传统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约占世界全部未开发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2%,其中天然气约占30%,石油约占13%,天然气水合物约占20%。不过,北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分配并不均衡,估计欧亚约占总资源量的63%,北美约占总资源量的36%。欧亚的资源基础主要是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占欧亚总油气资源的88%。

大型北极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始于俄罗斯和美国。1962年俄罗斯探明了塔佐夫斯克油田。1967年美国探明了位于阿拉斯加州北部的普拉德霍湾油田,该油田拥有136亿桶可采石油储量,是北极地区已经开发的最主要石油项目。目前,在北极圈内,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已经发现了大约61个大型石油和天然气田,其中15个尚未投产。

一、北极圈的争夺

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均可把其海岸线200英里以内的水域当作专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英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陆架远到足够名正言顺地对北极提出主权诉求。

在北极圈内有8个国家有领土和领海: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俄罗斯。按照该海洋公约,任何国家想要在北极地区认领区内某部分资源的所有权,必须要在加入公约10年之内提供证据。俄罗斯的期限是2009年,加拿大是2013年,而丹麦是2014年。

截至2010年共计159个国家加入了《公约》。美国作为世界上海洋强国之一,积极参与了有关的谈判并签署了《公约》的第十一部分执行协定和渔业种群协定,但一直未加入《公约》。

目前各国在北极的争端,主要集中在北冰洋中部附近一块相当大的国际公共海域,俄罗斯正在论证北极点附近的这片海床属于俄罗斯的大陆架,但其证据还不十分充分。

2007年年底俄罗斯在北极4300米深的海底插旗,向世人表明一轮海洋争夺战已经拉开帷幕。

俄罗斯在北冰洋海底插上本国国旗之后,加拿大、美国、丹麦等国也迅速展开了北极之旅。

这些最近突然增加的北极行动,在公开的表态中都被说成是几年前就已计划好的,并且是纯粹的“科学考察”,与俄罗斯插国旗无关。

对于这样一块“雪藏的宝地”,各国都希望成为它的主人,俄罗斯第一个动手了。

俄罗斯这次去北极,我们分析这张牌是试探性的,试探各国的态度,能源加军事,期望以这两大支柱支撑俄罗斯的复兴。

美国这边,俄罗斯的插旗行为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1957年。当时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国内一片震惊与恐慌。

美国发言人汤姆·凯西迅速作出反应:“我不太清楚他们在海床上放了一面金属旗子,一面橡胶旗子,或是一张床单,无论如何,这种做法都没有法律地位和效果。”

加拿大外交部长麦凯表态:“这不是15世纪,你不能随便走到一个地方,插上一面旗子,然后就说这是你的地盘了。”

2008年8月6日,满载着美国科学家的海岸警卫队快艇出发了,他们将测绘确定阿拉斯加北部大陆架延伸的范围。

同一时间,加拿大总理哈珀亲自带队,展开为期3天的北极之旅。哈珀宣布将在北极建立新的深水港和军事训练基地,并宣称“北极主权的首要原则就是利用它,否则将失去它”。

丹麦科考队动身了,他们将试图证明北极2000多千米长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丹麦王国名下的格陵兰岛的大陆架延伸部分。而俄罗斯和加拿大曾宣称,该海岭是自己领土的大陆架延伸。

瑞典也宣布不久将把一艘动力很强的破冰船开到北极点,停在那里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

对北极领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过一轮争夺,当时英国、俄罗斯、丹麦、挪威等国都想进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这些国家在1921年召开斯匹次卑尔根会议,签订条约,决定该地区的领土主权归挪威,但其他签署条约的国家有权利在这个地区进行非军事活动,如采矿、渔业、科学调查等。中国也是缔约国之一。

冷战时期,苏联在北极曾建立31个冰漂浮站,进行水文、气象调查,以及海底测量,“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监听美国方面的各种活动”。

对北极的争夺,不限于北极圈内的国家,圈外国家近年在北极的活动也非常频繁。

德国、英国的破冰船每年都去北极考察。日本没有派出破冰船,但它的海洋调查船每年会和美国、加拿大联合对北极进行考察。

法国、意大利、韩国都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了考察站。中国的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也于2004年7月在这个群岛上建成。

严寒的北极过去只是探险者的圣地。可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海冰退却,北极资源开采的成本在降低。通常的说法是,全世界大约有25%的油气资源隐藏在北极,北极因而有“第二个中东”之称。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路,也有望成为未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黄金通道。

争夺“第二个中东”的新一轮激战由此打响。2008年8月23日,俄罗斯世界海洋地质和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维克多·波谢洛夫宣布,对从北冰洋底提取的土壤标本的初步研究表明,北冰洋大陆架是俄罗斯领土。这一科考成果使俄罗斯更有可能在200海里经济区之外再得到120万平方千米的北冰洋领土,从而拥有蕴藏于此处的90亿~100亿吨油气资源专属开发权。

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业务中心。目前中国对北极的介入比较有限,仅限于科学考察,研究的范围也主要是气候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开展过对于北极资源的具体调查。

而一些北极圈国家凭借地利之便,对北极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工作早已展开。挪威对巴伦支海的石油已进行过系统的勘探,按照它的时间表,到2025年左右就可以实现对欧洲石油的供应,“它是将北极的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来供应欧洲的”。

美国阿拉斯加以北的大陆坡除了自1968年以来,出产了140亿桶的原油外,同时还能够产生大量的地热资源。俄罗斯在巴伦支海和喀拉海的勘探也已展开多年。

还有拉普捷夫海、西西伯利亚海、东西伯利亚海等油气资源也很丰富,但具体勘探工作还没有开展。

二、俄罗斯边缘海域沉积盆地的油气潜力

如图11-2所示,俄罗斯周边海域的面积为620万平方千米,水深为200~300米的大陆架面积为420万平方千米,这些面积90%以上为油气远景区(为陆地远景面积的2/3)。其中200万平方千米面积属北极西部(巴伦支海、喀拉海),100万平方千米属北极东部(拉普杰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80万平方千米属远东海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南部海域(亚速海—黑海盆地和里海盆地的一小部分)及加里宁格勒周围波罗的海海域的一小部分共为10万平方千米。俄罗斯周缘海域潜在的可采烃石油当量储量为900亿~1000亿吨,北极西部港湾区占上述总量的60%~70%。天然气预测储量与石油相比占优势,石油所占比重不超过15%~20%。

图11-2 俄罗斯地理图

濒临北极的西西伯利亚油气区是世界第二大油气富集区,又名“秋明油气区”,为俄罗斯最大的油气区和世界著名油气区之一。主要在秋明州和托木斯克州,部分延伸到鄂木斯克及新西伯利亚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油气远景区面积160万平方千米。50年代后期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已探明的油气田250多个,原油探明储量48亿吨,天然气25.2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半数以上。油田主要分布在鄂毕河中游沼泽区,主要有:萨莫特洛尔、乌斯季—巴雷克、普拉夫金斯克、马蒙托夫、西苏尔古特、苏维埃、费奥多罗夫等。天然气多分布于北极圈地区,特大型气田有:乌连戈伊、扬堡、扎波利亚尔内、梅德韦日耶、波利亚尔内等。萨莫特洛尔和乌连戈伊是俄罗斯最大的油气田。60年代初、中期大规模开采。1984年产原油3.78亿吨,天然气3310亿立方米,分别占同年苏联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的61.7%和56.4%。建有多条大口径输油、输气管道通往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俄罗斯欧洲部分、东欧及西欧各国。

三、北极的开发难度

北极油田的储量既然那么大,为什么对它的开发却没有什么进展呢?

一是对北极油田的储量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测定。世界石油资源权威评估机构美国地质勘探局称,由于北极的油田是在厚厚冰层的覆盖之下,无法进行地质探矿,因此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所以没有公布储量数据。但美国能源信息署和欧盟的一些专家则认为,北极地区即使保守地估算,原油储量也有1000亿~2000亿桶。

二是北极严酷的气候条件。北极地区不仅严寒,而且冬天在极夜的情况下一片漆黑,根本无法进行作业。还有撞上巨大冰山的危险,油田的开发成本相当高。据有关专家的推定,原油的生产成本将达到一桶30美元,与中东地区一桶3美元的成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1998年虽然计划过从巴伦支海的油田通过具有破冰功能的油轮将原油运输到摩尔曼斯克,但由于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原油价格骤跌至一桶11美元,计划被迫搁浅。

但是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使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油价达到一桶70美元之后,即使伴随着风险,生产成本高,但仍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芬兰、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和俄罗斯、挪威等已经开始推进一项被称为ARCOP的计划,着手解决油田开发和原油输送问题。该项计划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计划实施之初受到过原油价格低迷的影响,但现在价格的上涨等于吹来了顺风,技术上和成本核算上都使生产和输送成为可能。在日本意识到北极油田的重要性之前,在辽阔的北冰洋上,围绕原油开发而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高纬度地区海底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成本更低、具有破冰能力的30万吨级油轮的建造,能够抵御冰山撞击的坚固的原油生产平台的建设,直接在北冰洋上将天然气液化并用运载能力15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运输天然气等,这些新技术的确立都给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希望。

新技术的开发加上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北极油田的开发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原油供需结构。向欧盟国家大举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对欧洲经济具有绝对影响能力的俄罗斯,将借助北极油田的开发进一步提高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北极,一个美丽的冰雪世界,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能源世界,冰封下的“黑色宝藏”诱惑着周边的各国,蠢蠢欲动。但是对北极的开发潜在的巨大威胁是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北极对地球气候的调节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若对于进行石油开采必将产生很大破坏,因此,宝藏的取得应首先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甚至为了保护环境而让宝藏永存地下。

油价年内第11次上调

6月14日,国内油价将迎来今年的“第11轮”调整,您准备好了吗?

我准备好了,因为从目前国际原油变化率的观察来看,6月14日国内成品油大概率会上涨,而且涨幅应该不小。在本轮成品油调整周期内,截至6月9日的第8个观察日,国际原油变化率大约是6.8%,对应的国内成品油调整幅度大约是320元左右每吨,相当于每升汽油要上涨0.24元以上。

在5月30日成品油调整之后,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92号汽油已经达到9元以上,即便便宜的地方也基本上达到8.8元以上。这意味着,如果6月14日国内成品油继续上涨0.2元以上,那国内92号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对于油价的上涨,其实大家已经变得麻木了。进入2022年以来,实际上我国成品油已经上调11次,其中第1次是在2021年12月31日24点调整,但真正调整时间是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

在这11次油价调整当中,上调的次数是10次,下调的次数是一次,如果6月14日继续上调,这意味着进入2022年以来,油价将会出现11次上调一次下跌的格局。经历这次上调之后,和2021年年末相比,国内成品油累计涨幅有可能达到3000元左右,相当于每升汽油上涨了2.25元左右,这个涨幅还是非常明显的,相当于加满50升的汽油要多出100多块钱。

对于油价的上涨,其实大家也无能为力,毕竟目前我国的成品油调整是跟国际原油挂钩的,当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幅度比较大的时候,国内成品油调整幅度也会比较大。而进入2022年以来,因为受到一些特殊国际事件的影响,国际原油一路不断上涨,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国际原油还只有75美元左右,而目前已经飙到123美元左右,涨幅超过60%,这也是直接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重要原因。

在成品油大幅上调的背景下,大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要么继续坚持使用高油价,要么选择其他出路。比如在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之下,对那些公共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开车上班了,可以通过搭公交或者地铁的方式去上班,这样既环保又可以省下油钱,一举两得。另外对那些准备买车的人来说,面对高油价,很多人都被吓退了,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转向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各方面比较完善的城市,很多人都更倾向于买新能源汽车。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两年时间,在油价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越来越高,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而且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走势来看,尽管4月份整体销量比较低迷,但不排除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400万辆以上,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以上。只不过新能源汽车只适合在城市里面短期通行,如果有长途出行需求,买新能源汽车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都比较短,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都低于600万公里,更关键是,目前很多小地方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如果轻易购买新能源汽车,万一在半路没电了,那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当然,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属于高位,是因为受到一些特殊国际事件的影响,我相信未来随着冲突事件的缓和,再加上全球纷纷加息的背景之下,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回落,到时说不定原油价格会有所下跌。

油价将迎年内第11轮调整,油价为什么一直涨价?

对于众多的燃油车车主来说,油价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所苦恼的,毕竟当油价便宜的时候大家自然也就有了更加松动的生活资金可以调配到其他地方使用,而当油价上涨的时候就让不少燃油车车主有了怨言,看着油价正在不断的上涨,也让我们的家庭开支方面需要进行重新分配,在加油方面需要花费的资金也就更多,生活开支也只能够是节省下来了。

对于燃油车车主来说油价问题的确是和自己的生活成本挂钩,至此油价也成为了不少家庭关注点之一,而油价即将迎来年内第11轮的价格调整,那么油价为什么会出现持续性的上涨呢?

油价的持续性上涨和疫情有着重要的关系,在疫情的情况之下,有不少的员工都因为被病毒感染的问题而在医院进行治疗当中,至此在开采石油的行业当中也就损失了不少熟练的员工,开采速度也会有所下降,在没有多余的人手进行石油的开采工作之下,开采速度不断下降,也导致了产能在下降当中,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也就会使得石油价格在不断的上涨,也导致年内石油价格迎来了第11轮的调整,这对于燃油车车主来说确实是一个担忧的问题。

其次就是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所导致了油价价格正在上涨,国际局势在变化当中,也使得我们看到了石油的重要性,也对于国际局势来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作为石油开采的企业来说,在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提升石油价格最好的机会,至此石油的价格也就会一涨再涨,让众多的商家不得不进行购买,国际局势从侧面也刺激着石油的价格,这才导致了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油价14日将迎年内第11轮调整,这一次油价会上升还是下降?

燃油车主们再次迎来车价的劲爆消息,在6月14日24时,油价将迎来2022年的第11轮调整,预计价格持续上涨。甚至还有车主预测,照着当前九涨一跌的趋势来看,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油价迎来10元时代。

可能对于不开车的群体来讲并没有明显的感觉,单价涨幅并不是太大,又能贵多少呢?但如果仔细一算的话,你就会明白,大多数家用车的油箱容量一般都在55升,按照当前的9连涨的累计,现在小车加满一箱的话要比2022年初多花费90元左右。想想年后到现在也只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受疫情管控的影响,甚至还有人被管控在家零收入。但是短短三个月,一箱油的价格却比原先上涨了90多元,大货车更是不得了。如此对比压力显而易见。甚至还有车主苦笑调侃一箱油,在原基础上多出的钱可以买辆自行车了。

本来在大多数车主心中,9块已经达到顶峰,但是没有想到眼看还有可能突破10元大关,突破车主的心理极限,这也难怪车主们破防。不过如此一来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原本还计划2022年购买燃油车的消费者可能此时也会更加谨慎,毕竟油价的上涨会打乱很多人的买车计划。一般的家用车即使不算加油费用,每年还需要耗费1万元左右去保养。再加上油价频繁调度,确实会令人闹心。

尽管电动车当前的充电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寒冷天气,续航力不足,让不少车主望而却步。但按照当前油价的趋势,可能未来还会向上。究竟如何选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在这里也提醒车主们一定要在6月14日之前把车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