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月 14 日油价再次上涨,你还开得起车吗?

2.石油为什么只上不下?

3.“涨”声四起!油价连涨,食用油、饲料、面粉也上涨,涨了多少?

4.为什么今年以来物价上涨的速度比往年更快?

6 月 14 日油价再次上涨,你还开得起车吗?

今年油价同比去年_今年油价同比去年涨幅

开不起车了!

不得不说,高油价让许多司机体会到了油价增涨产生的工作压力。

前不久,我觉得在油价增涨前把它注满。激动地去给油,到了加气站,加油员漫不经心的说:“92号汽油没有了,可以加95号汽油了!”我当初确实很无奈,让我觉得扔下我的车开回去。

近日,见到油少了,去给油。我期待有折扣优惠,可是给油工坚定不移地说并没有折扣优惠。嗯,我确实不可以在承受了。

因此,我随意问了一句:每升?8元8.8分!坚信很多人喜爱88这一数据,但不期待它是油价。真怀念过去,那时候油价四五块钱,我能始终爱惜。

大家都知道,现阶段油价已经是2022年第九次增涨,92号油已经提升9元价位。很多人对油价没有什么觉得。要我以上海为例子。一辆汽车的均值容积几乎是70升。今年初一满箱油385元上下,如今630元,贵了245元。

这245元针对本人危害也许并不大,可是石油是世界电力能源,这代表着本人的物流成本是64%,贷款利息低的货运物流交通运输业的燃料成本费是64%,那么我国选购石油的费用会提升64%。

2020年两桶油总计收益约4万亿。假如市场销售率是60%,只是两桶油就将提升这儿的油价交易2.4万亿。当然,这一部分费用会逐渐分担到各个领域和每一个人的身上。

由此可见,油价增涨决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上下游原料的增涨,腐蚀了许多公司的盈利。如今石油增涨当然会腐蚀普通百姓的盈利。她们买一样的物品,可是日常生活成本费没了。

所有人也不应当取笑新能源电动车或汽柴油车辆。终究在高油价时期,谁也不可以无愧于心。

讲了这么多,我国的原油进口的是商品期货的大宗贸易。尽管有最大和最少的区段,可是你买卖的情况下基本上是高的。油价降了,你以前买的油仍在炼油厂,乃至还没交货。提炼出完后就该进去。石油价格又高涨了。实际上和铁矿石进口一样,决策权没有在手上。

石油为什么只上不下?

高攀的油价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变得恐慌。全世界居民为此焦虑不安、政府警惕地面对工会的罢工、政党忙于修改竞选纲领,以适应选民的愤怒情绪。

自1973年以来,油价再次主宰着世界的走向。

关于油价震荡背后的那些密不透风的铁幕正在一叶一叶地被推开,全世界正在审视着那些鲜为人知的、改变他们生活点点滴滴的黑幕和细节。

油价的共和党行情

200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有着深厚人脉关系的乔治.W.布什在与民主党人戈尔的竞选中赢得了总统大选,布什胜选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来自德州能源巨头和商宠大的助选资金。于是,胜选后的布什的第一道题便是如何回报那些慷慨解囊的财团。

来自石油巨头阿里伯顿公司的董事切尼主宰了白宫的油价政策。就在两位入主白宫不到 时间后,一场赤裸裸的争夺伊拉克石油资源的战争开始了,在各种充满谎言的外衣的包装下,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已进行了长达6年的战争,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了6倍。高企的油价给德州的能源巨头带来滚滚财源,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营业润从6年前的300亿美元猛增到2000多亿美元。美国石油公司拿走了伊拉克大部份的油田开采权,切尼大老板甚至准备将阿里伯克公司的总部迁入这个目前仍然战火纷飞的国家。油价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几乎是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唯一理由。

在长达六年的油价上涨过程中,几乎没有过真正的调整。最显著的一次调整发生在2006年8月,在随后半年的时间里,油价从83美元一桶迅速下跌到53美元一桶,跌幅达36%。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震荡,共和党油价行情在此期间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2006年8月前后,正是美国中期选举如火如荼之时,民调显示,共和党的高油价政策使得选民一边倒地抛弃共和党,共和党选情十分吃紧。在这紧要关头,布什政府突然宣布严查石油交易市场的黑幕交易。实际上,布什政府对这一类交易可说是了如指掌,在中期选举选情突然吃紧的时候,共和党政府不得不忍痛割爱,抓出一个典型来治理油价,当然,任何他们不可能舍弃德州的石油大鳄,在这时候,英国的BP公司成了替罪羊。

事情的导火索发生在2006年这一天,BP公司突然宣布位于阿拉斯加的石油输道因发生爆炸而关闭,这导致当日原油期货出现暴涨行情,达到了阶段性高点,引起世界的恐慌。BP公司此举激怒了正为选情吃紧而苦恼的美国共和党政府,导致布什政府随即对其展开调查。经调查显示,BP公司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多次无故停工检修位于德州的炼油厂,导致油价波动,而公司却通过期货市场来暗中谋利,他们在其中的交易中获利不菲。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美国政府最终对BP公司处以巨额罚款,起到杀鸡敬猴的效果,而使得油价进行了几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

然而,即使走出这一轮调整,也无力挽救共和党的中期选举,他们最终在选举中输掉了议会中的大多数席位,将国会控制权拱受让给了民主党人。

然而,这一惨痛的教训并不能使布什政府悬崖勒马,毕竟,高油价是共和党所代表的那部份石油巨头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油价60美元下方几乎没做停留就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在随后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油价从50多美元直接拉升到最高135美元一桶。

当然,共和党政府没有忘记在接下的日子里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今年的总统选举。如果油价任其疯涨下去,那么意味着接下来的总统选举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可能输得比中期选举还要惨得多。

在这一点上,布什政府算是讲政治的。就在油价问鼎135美元后的第二天,政府方面再次如法炮治,再次祭出了监管大旗,宣布对石油期货市场的内幕行为进行调查,油价闻讯大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跌,接着,监管当局再次放言,要对出现异常波动的棉花期货也进行调查,进而扩张到所有的商品期货品种。

新的监管行动已经对原油期货价格产生巨大影响,油价一周来持续回落,虽然还不能确定135美元是否就是油价中期的顶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持续六年多的油价共和党行情行情结束。

四大投行为何能为所欲为?

油价上涨自然有基本面的因素,耳熟能详的理由是全球需求的不断上升和供给的相对不足,但是,另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原油期货市场的种种交易行为已经将这种基本面数倍地放大,对于油价的疯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你到现在还在谈论所谓的基本面,那实在是太愚蠢了。”能源市场咨询公司的马克.刘易斯透英国广播公司向观众如是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当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国际基金业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商品期货品种之上,过去的一年,大约有超过2600亿美元的投机基金涌入了商品期货市场,与商品牛市场初期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近20倍。而这2600亿美元的投机资金,斩获了5万亿美元利润,其中有至少一半的资金转战在原油期货品种上。

对冲基金和社保基金由于做多商品期货而使其勉强度过次贷危机的难关。美国那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在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不为人知的是,高盛、花旗、JP摩根、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正是他们,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紧接一浪的油价上涨。

要在短期遏制油价上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这四大金刚的交易调查入手!

早在2006年,当时还处于60美元低位的时候,美国联邦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就着手对原油期货交易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大量买入期货合约是油价走高的主要推手。

这份报告同时也揭示出美国衍生品交易监管存在着惊天的黑洞。一般来说,美国原油期货在常规交易所(regulated exchanges)的交易受到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严格监管,但是,调查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大宗的合约交易正在转移到了期货OTC市场的电子交易市场,我们中国期货界俗称为亚洲电子盘交易市场。常规的场内交易市场是美国的主流交易市场,有常规开市和收市的交易时间限制,而亚洲电子盘交易是满足那些不能那些与美国常规市场进行同步交易的全球各地的交易者,这种电子盘交易在常规市场交易结束后仍然连续进行交易,并且在常规场内市场开市前结束交易,这样两个市场组成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市场。

2000年美国安然事件爆发以后,美国通过了一个商品期货的现代化法案,要求CFTC对期货市场交易的所有交易行为密切监管,保留其一切交易记录和交易文档,防止市场的操控行为。然而,一个巨大的漏洞在于,此监管行为将OTC电子交易市场排除在监管范围之外,于是,这一漏洞给了华尔街大投资们为所欲为的巨大空间,最近一年多来,这些投行利用这个市场进行违法交易,但丝毫不被CFTC察觉和知晓,而且以后也不可能被完全调查清楚,因为,这个市场不会保留他们的交易文件。

谎言的破灭

早些时候,高盛公司向全世界抛出了油价200美元一桶的预言。投资银行的仓位永远是决定其立场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一般的投机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十分直得警觉的信号。

问题是,高盛们要以轻易地列举出油价攀升的一百个理由,就象他们惯常所做的那样,但是,他们的理由越充分,其距离彻头彻尾的谬误就不远了。

尽管美国的原油库存在一直下降(这是期货交易商做多的主要理由之一),但是汽油库存却达到1993年以来的最高值。2008年一季度,世界石油产量相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2.5%,而同期全球石油消费量只增加了2%,据花旗的分师析预测,二季度全球产量将有3.3%的增长,三季度增长率将会同比超过4%,而全球的需求增长在未来的六个月内只会增长1.6%。

事实上,在一些国家,需求呈现下降的趋势。美国商品期货公司Sempra Metals统计显示,美国人在2008年一月份的汽油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而事实上,美国汽油产品消费的减少从去年七月份就已经开始了,耐人寻味的是,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世界原油期货价格开始了陡直上升的行情。即使是被指拉动需求的主要力量的中国,其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也从10%的年增长率下降到了6%。另外,在这段时间里,世界石油剩余产能已从几年前每天150万桶上升到每天300万桶。

需求在减少,供给在增加,而油价在猛烈攀升,高盛们的预测不攻自破。但是石油家还会有新的说辞,埃克森美孚的CEO雷克斯.迪乐森于是一沽脑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弱市美元能及地缘政治的不稳定。

不可否认,油价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全球绝大部份的石油期货合约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自从2002年以来,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贬值了超过30%,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产品理应上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3年9月以来,国际油价上升了400%,同期,全球需求只上升了8%。

毫无疑问,是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造就了油价的疯涨。

游戏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上周,索罗斯来到了美国国会山,为油价的泡沫和非理性作证。这个被东南亚国家视为祸水的人,这次替全世界大胆地说出了事实的真相:机构投资者对于石油市场的预测是不诚实的,对于经济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

“涨”声四起!油价连涨,食用油、饲料、面粉也上涨,涨了多少?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2022年的市场“涨”声一片。

近日油价又涨了,这已经是今年第5次上涨了,并创下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纪录

关于油价的上涨,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一度逼近了140美元/桶的大关,虽然随后出现了回落,但是短期来看,原油市场的供给紧张以及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短期内油价大概率仍会高位震荡。

除了油价连涨外,还有一些产品的价格也悄悄上涨了。

首先涨幅比较明显的就是食用油。

事实上,食用油的上涨延续了2021年全年。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在内的多种植物油的价格在2021年同比上涨了65.8%,跑赢了原油50%的涨幅。

到了2022年,仍然上涨不断。

例如,自俄乌冲突发生后,北京新发地的豆油价格从240元/箱(4桶5升)涨到了270元,而河南郑州批发市场,2月底时20升的大豆油还是190元/桶,而到现在已经涨到了220元-225元/桶。

食用油的上涨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

短期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市场动荡。

数据显示,俄乌两国葵花籽油的产量合计占到了全球产量的近60%,而出口则占到全球的78%。

虽然菜籽油并不是主流的食用油产品,但是冲突爆发后,原油价格上涨,两国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出口受阻,于是国际市场转向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从而使得这两种产品需求大增。

说到大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三大主粮供给十分充足,但是大豆是一个短板,我们的大豆对外依赖度很高,近5年的平均依赖值都在85%以上。

另一方面,受之前疫情等影响,国际大豆的价格已然飙升,使得我们进口大豆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也推高了豆油的价格。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煎炒烹炸样样俱全,日用油的消费也有明显上涨。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从1996年的不足8公斤,到2014年时已上涨为24公斤,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成本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自然推升价格不断上涨。

其次,是饲料价格频频上涨。

玉米和大豆一直被称作是“饲料双王”,而今年以来,这“双王”的涨幅都不低。

而原本小麦去年在饲用替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今年的小麦价格频频上涨,已然超过了玉米。

所以整体来说,饲料成本被大幅推升。

虽然猪价频频下跌,但是产能却仍然高企,这也意味着对饲料的需求有着庞大的基础。

再加上俄乌冲突对全球大豆市场的扰乱,以及南美洲严重的干旱使得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多个大豆主产国纷纷减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豆粕价格创下10年来的新高。

并且从目前来看,4月之前国内的供给依旧偏紧,豆粕的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而在原料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饲料价格仍然有上涨的空间。

第三是面粉也悄悄上涨了。

近期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以25公斤的面粉为例,其价格也从之前的85元上涨到了100元以上。

而面粉价格的上涨主要和小麦的上涨有关。

今年以来,小麦价格可谓是一飞冲天,不仅突破了1.6元/斤的大关,甚至一度逼近了1.7元/斤,这在小麦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而小麦价格的上涨也受多重因素影响:

一是去年黄淮地区遭遇了强降雨天气,使得小麦冬播出现延迟,并且部分地区的小麦长势偏弱。

而去年小麦在饲料替代领域已经消耗了不少库存,因此市场普遍对今年的小麦看涨情绪较高。

二是受通胀以及化肥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种植成本明显增加,也导致整个粮价的底部有所抬升。

三是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市场看涨情绪进一步升高。

随着小麦价格的走高,终端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不过鉴于小麦是口粮,在国家稳定的调控政策下,其上涨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地缘政治冲突只是一个突发的因素,但其影响却比较深远,尤其是它可能会改变全球粮食的供给格局。

除了俄乌冲突外,原本就高企的通胀一直挥之不去,在此影响下,农产品价格难免出现波动。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为什么今年以来物价上涨的速度比往年更快?

物价上涨,在我们以往的概念里往往与通胀所绑定。但这一次,我们要警惕的是通缩。

2020年以来,代表市场上有多少钱的M2,增速长期保持在8%以上,今年2月末,M2余额高达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创近7年新高。去年11月末,央行释放了约5000亿元的流动性,3月17日央行再次降准。

市场上的钱是不少,但是2月我国CPI跌落到了1%,目前已经出现了通缩的苗头。

首先,机票酒店等商品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影响尤为明显。

第二,有些商品的原材料和成本涨价,其价格自然随之提升。就拿矿泉水来说,去年国际油价维持高位,使得对PET(一种塑料材质)采购成本变高,加上纸箱、标签、收缩膜等包装材料成本,导致2022年上半年农夫山泉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 60.9% 下降至 59.3%,上游成本的上涨,瓶装水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第三,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人对于物价的感知是不同的。人们感受到物品涨价的来源更多是吃穿住行这几个方面,而我国CPI则由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这八大类构成。今年酒店餐饮行业是涨价了,但是汽车、电子产品等商品却面临着降价依旧销量不高的情况,在这些方面,人们目前的需求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