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油价便宜_如何应对油价下跌
1.节约汽油的办法
2.如何保护我国石油进口安全
3.油价九连涨后首次下调,这次油价下调的原因是啥?
节约汽油的办法
省油法宝 very good
再看看我的!!
驾车省油10大诀窍
1.在启动和刹车时轻踩踏板,
不要用力过猛。
2.切勿忽视汽车保养。不洁净的空气滤清器和油滤清器、磨损的火花塞以及有问题的排放控制系统都可能增加耗油量。为了保持汽车的最佳性能,最好每行驶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并检查过滤器。
3.注意保养轮胎,轮胎压力过低不但危险而且会损害发动机,轮胎偏移或磨损过度都可能使油耗增加。
4.使用汽车生产商推荐型号的汽油。
5.合理使用车内空调。在炎热的天气里,最好把汽车停在树阴下;上车后,先打开车窗几分钟。
6.减少后备箱中存放的物品。
7.合理计划出行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
8.合理计划出行路线。
9.注意行驶速度。一般来说,行驶速度在每小时88.5公里时最省油,速度增加到每小时105公里时,油耗会增加15%,而每小时110至120公里时则会增加25%。
10.早晨加油。早晨的气温相对较低,汽油的密度更大,因此同样的价格可能会让你加油时多得到一点点汽油。
另外注意!!
油箱要加满!!当然可以留几升的空间。
油箱经常不加满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车主常常只加小半箱油,临近耗尽时再加油。其实这样做会使油箱中的燃油泵上部经常得不到燃油冷却,容易发热烧损。更换一只燃油泵需好几百元,用这种方法控制用油实在是因小失大。
另外奉上
养车13种不必要的花费
开车的人都知道,车是要“三分修、七分养”,自己的汽车自己爱,养护固然不能让汽车永葆青春,但恰当使用也会让汽车免受“亚健康”困扰。不过在保养汽车中,你是否会弄巧成拙,不仅浪费了不少的金钱,更严重的情况是损坏了爱车。或许下边这几点是你需要注意的。
1.不要过于追求高价油
目前,市场上多种不同标号的汽油,汽油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对于汽车的保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广州地区使用高标号汽油的汽车只占总数的23%,大多数车主选择价格便宜的低标号汽油,而在北京,有65%的汽车使用高标号汽油。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俗称敲缸)外,还会连锁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正常寿命。但许多车主并不清楚,并不是汽油标号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该加高标号汽油。
其实,汽油标号只是标定汽油抗爆能力的参数,它与汽油是否清洁和是否省油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汽油标号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该加高标号汽油。加什么油要遵循说明书上的用油标准,使汽车发动机压缩比系数与汽油抗爆系数要相适应,不能用价格衡量(压缩比这个指标一般可以在汽车说明书中查到,汽车生产厂也会在油箱盖内侧标注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
压缩比 汽油标号
7.5~8.0 90#
8.0~8.5 90#~93#
8.5~9.5 93#~95#
9.5~10 95#~98#
2.润滑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除了汽油外,润滑油是有车一族的另一大开销。汽车行驶5000公里基本上就需要更换了。作为汽车最重要的保护品之一,选用品质优良的润滑油可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减少磨损,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使用经济性。
不过现在润滑油的品牌越来越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于是,有不少车主干脆手一挥:就选进口的,还得是最贵的。很多车主在挑选润滑油时都认为,润滑油级别(标号)越高越好;越是名牌越好。其实这样大可不必。进口油的价格比国产名牌要贵30%~40%,比起一般国产油更是要贵一倍还多。所以一味花高价追求名牌也十分没有必要。
选择润滑油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没必要在要求较低的发动机上使用过高级别的润滑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润滑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上。诸如像夏利、桑塔纳这样大众化的轿车,使用国产普通润滑油足以,没必要非得用进口高档润滑油,要根据车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量力而行”。
3.不要采用经销商而非制造商的维修日程
汽车保养周期是指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用车初期主要是正常保养,费用相对较低;当车辆使用一定年限或行驶一定里程后就会进入维修期,费用就相对高一些。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不仅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能使您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不过在决定汽车保养周期时,应参照汽车制造厂推荐的保养周期,结合汽车自身的技术状况和实际使用条件,对保养周期要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一些定点维修经销商推荐的维修周期你可要仔细斟酌一下,毕竟经销商也是要赚钱的。一般汽车技术状况良好的新车,可适当延长保养周期;而汽车技术状况较差,或运用条件恶劣,则应适当缩短保养周期。
4.自己动手更换简单部件
空气过滤器和雨刷都是汽车必不可少的辅助配件,空气过滤器是空气进入发动机要经过的第一道“关卡”,其作用是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与杂质,保持流入引擎内的空气都比较洁净,而雨刷则增强了车主雨季出行的安全性。
一般汽车的空气过滤器在2万公里要换一次,1万公里进行一下检查,雨刷需要每六个月至一年更换一次。可以说,空气过滤器和雨刷是车中价格最低廉的部件了,二者的检查与更换都很简单,专门去一次维修站点浪费时间和金钱实在是不值得。
5.注意你的油箱要加满
油箱经常不加满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车主常常只加小半箱油,临近耗尽时再加油。其实这样做会使油箱中的燃油泵上部经常得不到燃油冷却,容易发热烧损。更换一只燃油泵需好几百元,用这种方法控制用油实在是因小失大。
6.洗车打蜡每月进行一次就足够了
夏天就要来临,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对汽车的漆面具有腐蚀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汽车的漆面造成损害,所以这个季节要多给汽车打蜡、封釉,给汽车的漆面多一些爱护。
不过,过度洗车打蜡反而会让车漆亮度逐渐褪化,若不是必需,建议您每月清洗一次 也就足够了,打蜡时要选用去污力偏向中性的清洁剂以及不含研磨剂成分的车蜡。
7.不要购买“超额保险”和“不足额保险”
许多车主在购买车险时,经常会购买“超额保险”和“不足额保险”。超额保险,即保险限额高于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如购买一辆价值12万元的轿车,购买价格为15万,投保了金额30万元的盗窃险,若发生全损,获得的赔偿也只能是12万元。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即被保险人只能在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得到相应的补偿,而不能因为购买保险从中获取超出保险标的价值的收益。
另外,不足额保险,则是投保限额低于保险标的实际价值,这种情况会“按比例赔付”,仍如上例,若今年投保限额为5万元,比实际价值低7万元,在发生全损时,只会赔偿5/7乘以实际损失7万,即只会赔付5万元(注:上面说明均按照已购买不计免赔特约险)。
8.要更换你的滤清器
要时常注意对汽车的滤油器进行清洁。不要小看它,它直接影响你的爱车耗油情况。在汽车内燃机使用过程中,灰尘等杂质将不断混入机油中,同时空气及燃烧的废气对机油的氧化作用,会使机油逐渐产生胶质或者油泥,这不仅会加速零件的磨损,而且易造成油路堵塞。所以要定期地对汽车的滤清器进行清洁。
目前大多数轿车发动机使用的是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这种滤清器是不可拆洗的一次性滤清器,当更换润滑油时必须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否则会影响润滑油的质量。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周期,一般是5000公里。滤清器有进出油口箭头标记,更换时切勿装反。
9.轮胎充气不当
校正胎压是安全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环。胎压过低会导致不正常磨损或轮胎内部损伤胎压,过高则会使得轮胎及轮圈较易受到不平路面的冲击而变形,甚至会导致爆胎。胎压必须定期检查,除了备胎以外,其他的轮胎最少要两个星期检查一次,而胎压的检查必须是在轮胎冷却的情形下进行,否则高温会使胎压升高,量起来不准。如何判断轮胎是否处于冷却状态呢?很简单,只要是停止行驶1小时以上即可,切勿以快速剧烈的方式给轮胎降温。冷胎压必须符合轮胎制造公司针对不同车辆、不同轮胎以及不同的用途所定的标准。最后别忘了经常检查一下番胎压力是否正常。
10.长时间原地热车,费油还毁发动机
提起“热车”,也许大多数司机都会不屑一顾。热车谁不会啊?有人认为“热车的时间越长,对发动机越好!”殊不知这样热车不但费油还毁发动机。
原地热车本来是件有利于汽车发动机的好事情,特别是在冬季外界气温低,就更有必 要对车辆进行热车。有些老司机,上车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抬离合给油就走,说是在行走中热车,但“行进间热车”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汽车引擎发动时的“热车”,是很有讲究的。汽车启动后不能马上行驶,因为刚启动的汽车怠速相当高,正确的做法是让车在自然怠速的情况下直至水温开始上升,怠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出发。心急的车主不要以为踩油门可以让预热时间缩短,相反,这样做不仅费油,对发动机的损害也是极大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如果是没有出磨合期的新车,更要注意热车的方法,不然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
11.雨天也要洗车
雨天洗车不仅是因为车脏,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车漆。雨天还是要洗车的,那些注意养车的车主会经常洗车,这样便可以去除黏附在车漆表面上的尘土、柏油、树脂等,保持漆面光滑。如果再将一层油性保护膜打在漆面上,还可防止雨水直接腐蚀漆面。而且最好是自己动手洗车,长期坚持自己动手洗车,的确可以节省不少的花销。
12.进口轮胎不一定适用
汽车在行驶中,实际上就交给了四个轮胎。不过在购买各种品牌的进口轮胎之时,有些人难免进入购买的误区。许多消费者出于心理因素,更愿意选择原装进口的轮胎。其实,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讲,价格过高不说,而且还不一定适用。适合国外路况的轮胎在北京可能就难有上佳表现。
其实很多大品牌在国内合资厂生产的轮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对轮胎有所改进,从而使轮胎更适合国内路况,而且价格也会与原装进口有很大的差别。
13.换防冻液2年一次已足够
当天气转凉,一旦冷空气来临气温骤降,很有可能影响汽车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这时就要及时放掉水箱中的自来水改用防冻液。如果您的车一直在使用防冻液,则不必立刻更换。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为2年,一般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为2~3年或是行驶3~4万公里。有的防冻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添加剂析出造成的,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需要提醒的是,更换防冻液前别忘清洗发动机冷却系统。
如何保护我国石油进口安全
1.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石油安全预警和价格调控机制。从1998年6月和2000年7月开始,国家分别放开了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统一定价,实行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并轨。由于石油价格的刚性传递,在利益机制驱动和投机因素作用下,国内石油进口出现了“高价多进口,低价少进口”的怪现象,同时随国际油价频繁变动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大幅波动,也使国内的石油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的正常运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为了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政府必须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石油市场的走势,综合运用价格、税收、储备等手段建立石油安全紧急应对和预警机制;建立能够有效稳定成品油市场价格的调控机制。根据各国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分析来看,尽管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但因各国的税负不同,各国的成品油市场零售价格仍存在较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税负在汽油零售价中所占比例为60-70%,在柴油中为50-60%。而我国汽油的税负为23%、柴油为18%[4]。即使实行了税费改革增加燃料税也只能将税负提高到45%和41%。相比而言我国税负在成品油零售价中所占的比例就比较小。因此借鉴国外成品油定价的有益做法,政府可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在零售环节增加一个税率可调的税种。当国际油价较低时按高税率征税;当国际油价较高时按低税率征税,以缓解国际油价剧烈变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同时完善石油进口贸易体制,系统设计各项进出口政策,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以保证国家对石油贸易的有效调控。
2、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构建多元化石油进口新格局。中国和美国同为全球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近年来美国从本国石油安全考虑,为保证稳定的石油供应、分散石油进口风险,在积极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实行了多元化进口战略。2003年美国从中东进口石油所占其进口总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23%下降为20.3%,而从非OPEC国家进口的石油却达到了平均707.9万桶/日,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57.8%,从其周边国家加拿大、委内瑞拉、墨西哥等进口的石油量也已占总进口的45.9%。目前美国从全球30多个国家进口石油,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格局已初步新形成。相对而言,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格局还尚未形成。主要依靠中东和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现状不仅导致了所谓的“中东原油溢价”,也是我国的石油进口面临巨大风险。因此从长远及战略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东作为世界石油富集区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一个重要市场,但是我们必须实行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战略,努力开辟新的石油供应地,降低对中东石油的过分依赖。主要包括:促进石油进口来源地区和国家的多元化。积极发展与中亚、俄罗斯和非洲的战略石油合作伙伴关系,增加从周边国家的石油进口;积极推动贸易方式的多元化。改变目前石油进口过分依赖现货采购的现状,逐步实现由现货采购为主向长期贸易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运输方式的多元。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亚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集区,里海被预测为“第二个波斯湾”,俄罗斯油气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世界4.7%的石油储量。近几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前苏联地区的石油出口前景更是被专家和各国政府看好。由于我国与上述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该地区又是我国目前唯一不经过远洋海运就能够确保的石油供应来源,所以不论是从资源潜力还是地缘关系上看,中亚和俄罗斯都应该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及石油供应基地。我们一定要积极推动俄罗斯到大庆的原油管线、中俄韩天然气管线、哈萨克斯坦到新疆原油管道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石油运输网络,最终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
3、积极参与全球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建立稳定的国外石油供应基地。。我国石油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石油资源的不足和短缺将是一个长期必须面对的事实。所以除了直接从国外进口石油以外,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鼓励和扶持国内石油企业到国外去参与石油勘探和开发,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渠道。
境外油气资源富集区主要包括北美、南美北部、西伯利亚、里海、中东、东南亚、北海、非洲等。我们一定要在外交、军事、外贸及金融政策支持下,鼓励国有石油公司,尤其是3大石油石化公司,借鉴国外大石油公司境外找油的经验,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境外资源勘探开发战略,重点扩大和巩固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苏丹、委内瑞拉、印尼等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争取在10--20年的时间里在海外形成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油生产基地,到2010年拿到3000万吨份额油和300亿m3以上的天然气;到2020年力争达到5000万吨份额油。
4、实施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同时由于我国一二产量比重较高,制造业产品大量出口,使我国的石油消费强度一直偏高。而能源利用效率低是加剧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节能一直是美国能源政策的战略重点。我国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要化解石油进口风险、保证石油安全也必须大力推进节能战略的实施。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一是加快节能立法,尽快出台国家《节约能源法》,如美国的《能源政策与能源法》(EPCA)、英国的《能源法》,同时从税收、价格、投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节约用油、拒绝和防止无效低效用油;二是调整产业构,压缩高油耗产业,淘汰高油耗设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节油型产品,其重点是工业、交通和建筑部门。三是要减少石油开采、加工过程中的石油浪费,提高油气的综合回收率,减少油田低效原油的用量,同时扩大石化企业的装置规模,提高原油利用率;四是要调整能源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例。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推进煤气化、煤液化进程,积极开发利用燃料电池;鼓励应用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强度。
5、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确保国内石油供应安全。石油战略储备是防止石油供应中断,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还处于空白状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有的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石油消费大国。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应当包括两类,一是政府储备,二是企业储备。政府储备应以原油为主,并主要储存进口原油,企业储备品种要按照生产与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只规定储备量,而不规定品种;就石油储备的目标而言,我国石油储备规模2005年应按35天消费量和2010年按50天消费量设定,储备规模分别为2500吨和4500吨。
在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抓紧制定诸如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以便在必要时发挥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安全、稳定油价、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作用。
油价九连涨后首次下调,这次油价下调的原因是啥?
油价九连涨后首次下调,这次油价下调的原因是国家为了保持市场的稳定:
1、 任何一个物品的价格都与国家的调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宏观调控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2、 油价价格下调,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的事情。
3、 开发一些新资源,取代石油的开采,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任何资源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这样才能够对我们的资源有一定的保护。油价的上调和下调对我们消费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市场的需求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一、 国家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物品的价格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更好的全国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掌握和调控,让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用的起物品。油价的价格国家都一直都在关注,市场的需求量也是国家一直都在控制的,只要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福利同时国家也能保证我们的使用量,这样的调控是非常好的。任何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是能够有利于我们消费者的需求。
二、 油价下调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满足我们日常需求的同时,我们还能付出较少的经济成本,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期待的一件事情。消费者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超市里面的物品打折降价,这样他们可以花更少的钱来购买更多的产品。价格的下降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
三、 开发可利用资源在任何时候,我们国家都应该开采一些可利用资源。这样可以减少我们一次性资源的耗用,让我们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最好的发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护我们的可用资源,这种资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一种资源的开采到上市,中间都需要很多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优化我们的开采方式和数量,让我们的资源在最有限的时候,得到最好的利用。这样对我们的国家的资源是一种好的保护,也是对我们的资源的一种合理的利用。
油价的下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要用的且好的事情,希望国家能够更好的进行调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