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化与俄罗斯联手开发己油是利好吗

2.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3.俄罗斯与欧佩克闹“离婚”,美国页岩油为何躺枪?

中石化与俄罗斯联手开发己油是利好吗

中俄协议60美元油价_中俄2700亿石油协议

是利好。

中石化表示,已与俄油签订了《共同开发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石化有权收购俄油所属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East Siberian Oil and Gas Company,ESOGC)和秋明油气公司(Tyumenneftegaz)这两家公司49%的股份。两家公司分别拥有鲁斯科耶油气田(Russkoye)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Yurubcheno-Tokhomskoye)的开发许可证。

“中石化与俄方的合作颇有经验,”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乾表示,王玉普在担任董事长后很重视与俄罗斯的合作,“俄罗斯对中国的资金、技术和产能等有所需求,也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根据俄油官网介绍,鲁斯科耶油气田储量约为4亿吨原油,逾850亿立方米天然气,目前油气年产量约370万吨。此前,该油田由英国石油(下称BP)和俄油的合资企业俄罗斯秋明英国石油控股公司(TNK-BP)开发。

2013年初,BP向俄油出售了所持TNK-BP公司50%的股份,回报是171.2亿美元和俄油12.84%的股权。

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储量约3亿桶,2017年计划投产,到2019年将达到500万吨/年的产能。

上述协议所涉两座油气田均位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重点经营地区,共同开发致密油气藏将有助于双方共同降低项目运营风险。合作也将在资金、技术和施工能力等各方面提升项目实力。

中石化在俄罗斯一直都有业务。此前,中石化和俄油在乌德穆尔特石油项目(Udmurtneft)及远东地区的萨哈林3号项目(Sakhalin-3)上有过合作。

乌德穆尔特石油项目位于伏尔加-乌拉尔地区。2006年,中石化以35亿美元收购了该项目49%的股权。今年6月17日,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调研了乌德穆尔特石油项目。

尽管中俄能源互补性强,但能源合作却一直“好事多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石化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石化在俄罗斯的以往的业务“进展不是很顺畅”。

“鲁斯科耶等几个大型油气田,中石化和俄罗斯已达成一致,在即将签协议时,俄罗斯国家杜马突然通过法案,规定战略性资产不得对外国国家石油公司开放。”该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回忆,中俄天然气合作也因为气价存在分歧,谈判长达二十年。

从经济效益来看,这些合作项目“一直没有大突破,盈利空间小,有些项目还处在非盈利状态”,他说。

油价处于高位时,俄罗斯作为资源国家,面对国外投资者较为保守,政策苛刻。如今态度有所转变,较之前更为积极开放,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俄罗斯迫于形势。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分析称,油价暴跌加上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缺乏资金、人才、技术,60%的石油装备靠进口。但在制裁之下,俄罗斯买不起、甚至买不到关键性的钻井和压裂设备,在油气等能源发展方面急需寻找合作伙伴。

“俄罗斯越来越明白东线的重要性。位于东线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同时具备资金、人才和技术。”张抗说。

“中俄油气合作,对中石化拓展海外业务有所助益。”上述不具名人士称,在当前形势下,俄罗斯在外资企业投资的政策方面有所松动,“但不要抱太大期望”,他说,在油价低迷时,和俄罗斯合作开发油气项目,就经济性而言可能不如直接购买原油划算。

根据中石化介绍,双方下一步将设立联合技术工作组,确定最终投资方案,敲定最终协议文本。

该项交易的最终结果还将取决于一系列标准条件及相关国家部门的审批。

9月3日,中石化还和俄罗斯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公司西布尔集团(Sibur)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石化[微博]将购买西布尔股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两家公司未公布股权交易规模和金额。

路透社援引一名接近西布尔公司股东的知情人士称,中石化可能收购西布尔逾10%的股权。收购后,该公司董事长Leonid Mikhelson仍是西布尔最大股东。

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表示,西布尔的资源石化一体化发展方向,与中石化的主营业务有很高契合度。双方持续的伙伴关系将协助中石化确保多元化石化产品的长期来源。

刘乾介绍,西布尔是俄罗斯最大的全产业链石化企业,与中石化类似,都在各自国内的石化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前述匿名人士认为,油价低迷,炼化业务较勘探开采业务来说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中石化与西布尔合作,有助于完善上下游一体化。

刘乾推测,西布尔所指的新项目可能是该公司最大的投资项目西西伯利亚石化项目。根据该公司官网介绍,这一项目投资金额约95亿美元,计划在托波利斯克建成年产150万吨乙烯和50万吨聚丙烯的装置。

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在G20峰会期间,进行石油减产谈判会议,但是和3月初的谈判一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都将坚持自己的增产计划,沙特同时将继续自己低于25美元每桶的销售价格不变。

由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都不打算在石油价格战中退让,美国原油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原油需求继续保持当前的低位,而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依然增产,那么三个月内,全球原油将无处可储存,势必将下跌,尽管国际原油市场乱象横飞,但对于中方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当今油价暴跌之际多进口国际原油,不仅能省去极大的一笔成本,而且还可顺带做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受谈判破裂影响,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俄罗斯与欧佩克闹“离婚”,美国页岩油为何躺枪?

昨晚上刚刚写了分析文章,这里简单分析。

向看一张:图中蓝色为沙特,灰色为美国,黑色为俄罗斯!美国事实上在页岩油技术基础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油产国。

之前俄罗斯就说过:即使将油价再下跌40%也能够接受!其实句话应该这样理解:

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OPEC+一味地减产来保价,未来的原油市场就会让美国抢占份额,这样做就是“饮鸩止渴”!

(1)既然如此,俄罗斯选择:疫情确实影响了国际原油,我俄罗斯也愿意延续之前的减产协议,如果新的协议能够在一个合理区间也可以接受!但是你们OPEC却要加大减产量,但总有一个减产额度啊!

现阶段OPEC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已经在执行的是今年1月1日起减产210万桶/日的协议,其中包括沙特的额外自愿减产。大多数市场观察人士普遍都认为首先这条已经存在的2019年12月通过的减产协议应该是会得到继续的延长(比如延长到2020年底),在这一点上,OPEC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产油国之间已经在会议前达成了共识!

(2)俄罗斯之前已经透露出来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国组成的OPEC+的联合技术委员会考虑将原油产量再削减100万桶/日,并且认为减产多至100万桶/日的提议将足以平衡石油市场,并将油价推升至每桶60美元。

(3)其实OPEC发起的价格战压低国际油价对页岩油技术发达的美国是一个大挑战!

我们可以看看数据:2008年7月,布伦特原油和美国WTI原油的价格一度暴涨 到147美元/桶,2011年至2014年,美布价格也长期处于100美元/桶价位运行。而从2014年9月份,OPEC发动原油价格战,国际油价开始断崖式下跌。2016年1月份,价格一度下跌到27.1美元/桶,OPEC包括现在的OPEC+想要挤压美国页岩油的决心十分坚决。

但是,经历了2015年缠斗之后,所有的OPEC成员发现,好像对美国没有太大的作用。

(4)事实果然如此吗?不是!页岩油成本太大导致投资集团信心不足!

造成成本增加而盈利不足的原因主要:

用水成本不断上升。按照媒体报道,目前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开采所采用的技术是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这种开采方法对水的需求非常大。据二叠纪生产商的数据分析,现在平均压裂作业需消耗1300万加仑(4900万升)的水,两年内耗水量已经增长了40%。2019年二叠纪盆地的水费已经暴涨17%至140亿美元,这是北美生产商2018年用水力压裂砂的费用的3倍多。另外,取水和废水处理的成本在每桶50美分至4美元之间,在此前油价跌破40美元/桶的情况下,这对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来说将是一笔高难以承担的高昂费用。

用水成本上升,而国际油价下下跌,自然美国会放缓页岩油生产了!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家应该在大街上也会看到:新能源 汽车 的高速发展,对于传统油气能源需求也在下降。虽然这个新能源 汽车 现在还没有太成熟,但是对于传统能源驱动的影响会一步步加大的!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俄罗斯直接可以拒绝沙特,拒绝跟OPEC谈,但OPEC根本无法拒绝俄罗斯,后续看情况,应该要么延期,要么就是继续再紧急开会!

欧佩克+维也纳会议,没能达成继续减产保价的协议;俄罗斯表示,4月1日起不再受减产约束。这条重大新闻,让油价迅速下跌10%,市场一片哀嚎。

沙特提出在原来减产额度之上再增加减产数量,遭到俄罗斯反对(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是+);俄罗斯建议把现在的减产计划维持到年底也没有得到支持。所以,会议是不欢而散。

我曾经突发奇想,欧佩克可能解体。在页岩油革命之后,美国从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彻底扭转了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全行业面临供过于求的现实。谁再鼓吹控制碳排放发展新能源,预计越发没有市场。 美国页岩油革命是石油过剩的始作俑者。

去产能之下,欧佩克怎么能够团结?石油经济已经是他们的 社会 结构一部分,哪个国家降低产量都会造成 社会 结构紊乱。我们可以继续观察欧佩克,可能真的可以看到他们各自谋生。

俄罗斯因为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大合同等优势,比欧佩克相对好一些,国内人气旺是有道理的。油价将继续下跌,暂时看不到支撑位。页岩油成本毕竟偏高,低油价会更难过。

先说结论:本次油价暴跌,在于减产协议未达成,市场供大于求,美国页岩油作为原油的替代品,在原油价格下跌时,也会受到影响造成下跌。

美国页岩油增产空间大,对原油市场响应迅速。目前,美国原油产量全球排名第一。2018年美国页岩油产量达650万桶/天,贡献了美国原油总产量59%的份额。页岩油短期供应爆发力取决于库存井数量,截至2019年9月,美国48州库存井7794口,为 历史 较高水平。根据EIA预测,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会达到1309万桶/天,比2019年产量增长约80万桶/天,是不容小视的边际供应量。此外,页岩油气井开发周期一般只需3-6个月。根据以往,在油价远低于页岩油成本的时候,新井产量衰减较快,美国页岩油可实现迅速减产;当油价高于页岩油成本的时候,启动库存井,美国页岩油可实现迅速增产。美国页岩油气的开采生产灵活度高,能够对原油市场形成快速响应。

也正由于美国页岩油的产量惊人,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更严重了。

其实很多人觉得这次油价大跌,是美国想打击俄罗斯和伊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油价大跌,美国反而最受伤。

沙特、俄罗斯、美国,都是主要产油国。美国是石油净出口国,但同时美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又会传导致美国的服务业,所以美国的利益诉求是油价在一个合理区间波动,这个区间是50-70美元,如果油价太高,会推升美国的核心通胀,带来滞胀的风险,但如果油价太低,会让美国的石油产业巨亏。

这是因为美国的石油主要面页岩油,在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极度宽松的QE计划注入流动性,度过了危机,之后美国页岩油革命的成功,帮助美国重新走上了经济扩张之路。

此次俄罗斯与欧佩克本来是要协商减产的,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不佳,对石油的需求下滑,导致国际油价跌跌不休,欧佩克成员想通过减产的方式来改善供求关系,从而拉动油价上涨。这也是过去欧佩克惯用的方式。

但是俄罗斯并不同意减产,其实俄罗斯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欧佩克成员国一味的通过减产来拉抬油价,实际上无法改变油价的需求。但是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已经不光由欧佩克掌控,美国已经有足够的原油储备,而且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发达,可以持续的开采石油。

这意味着,油价上涨后,最受益的是美国。因为油价虽然涨了,但欧佩克成员国都是减产的,并不会明显的获益。而美国并没有减产,依然提供充足的供应,那么国际石油的市场份额就被美国抢走了,再这样下去,以后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就完全掌控在美国手里了。

因此,俄罗斯不同意减产,此次欧佩克减产协议谈崩了。紧接着就是沙特发飚了,大幅增加了其出口石油的折扣,并宣布下个月产量将远超1000万桶/日,甚至可能达到1200万桶/日的记录高位。,这一举动带来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在3月9日,WTI和布伦特原油盘中最大跌幅均超过30%,WTI原油最低跌至27.35美元的价格。

国际油价大跌,美国反而受到了冲击,因为美国有发达的页岩油,正在不断抢占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但页岩油的开采成本较高,需要50美元以上才能赚钱。我们看看全球各国生产一桶油的成本各自是多少。

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各主要国家生产一桶油的成本为:英国52.5美元,巴西48.8美元,美国36.2美元,中国29.9美元,委内瑞拉23.5美元,俄罗斯17.2美元,伊朗12.6美元,伊拉克10.7美元,沙特9.9美元,科威特8.5美元。

从数据可以看到,当国际油价跌到30美元的水平,页岩油就会开采得越多亏得越多,美国页岩油产业就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美国油价不降,必然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失去全球石油的定价权。

所以特朗普真慌了,3月9日下午,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朗普悄悄要求沙特停止油价战。

美国页岩油此次受影响并没有打枪一说。

第一,虽然只是美国没有参与到谈判中,但他却是石油供应市场中的一份子。所以尽管它是在俄罗斯与俄罗斯之间进行的,但是谈判结果会影响到所有的石油供应者,甚至也会影响到所有的石油需求方。

第二,俄罗斯和欧佩克谈崩,主要考虑问题也是美国的页岩油。因为俄罗斯,欧佩克和美国都是石油供应方。而减产只限制了俄罗斯和欧佩克的产量。如果此时只是俄罗斯和欧菲克减产,那么减仓谈判结果达成后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美国。我想俄罗斯是能看出这个结果的。所以他们不同意减产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三,俄罗斯这次与欧佩克谈崩,可能也是有意而为之的。因为美国之前搅黄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北溪2号石油项目,导致俄罗斯损失巨大。这一次因为欧美疫情爆发导致美国现在也很难受,所以俄罗斯也是在此时看准的机会故意谈崩石油减产计划让美国更加难受。这个也是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这个时候让美国好受了,那么以后美国只能让自己更难受。

第四,欧佩克,特别是沙特,早就对美国的页岩油有打压的想法。因为在前面几年就有沙特疯狂降价来打击美国的页岩油产量,但是最终却以失败收场。这一次沙特主动降价,可谓一石二鸟。既可以逼着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前继续进行减产谈判,又可以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所以他们会很积极的去降价。

综合以上几点,个人觉得美国此次页岩油受到降价影响并非躺枪。是各方争斗必然的结果。

最近由于沙特阿拉伯力推进一步减产遭到俄罗斯的抵制,在3月6号维也纳举行了欧佩克扩大减产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结果导致全球石油股价全线下挫。现在国际油价暴跌,实际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代表着整个国际石油价格控制体系遭受到严重的挫败,现在沙特等国家立足石油减产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石油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为 汽车 提供动力,还能提供很多的材料,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口罩的组成部分喷绒布就是石油化工的一个产品,如果没有石油的话,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口罩都没有办法发挥应该有的作用。

现在伊朗等国正在爆发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欧洲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所以沙特的这种做法会抬高口罩和医疗防护服的价格,俄罗斯是自然不会同意的,因为伊朗在某种程度上是俄罗斯的盟友,欧洲各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也很广泛。所以说沙特的这种做法有着心怀不轨的行为,当然沙特是和美国有着利益关系,减产之后抬高石油价格,非常有利于美国的页岩气石油销售。

现在美国已经成了一个石油输出国,主要是页岩气石油产量非常大,但是美国的页岩气石油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因此如果抬高石油的价格,让普通的石油和美国的页岩气石油处在同一价格水平上,那么这无疑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利益。俄罗斯拒绝减少输出石油,美国的页岩气是由自然是没有竞争力的。

当然现在石油国输出组织大多都是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和这个石油突出国组织有点不协调,但俄罗斯也是一个世界能源出口大国,为了顾及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盟友的利益应该不会像沙特等国妥协。

此次欧佩克+会议没有达成减产协议,引发原油期货价格暴跌10%左右,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拒绝进一步减产。

那美国页岩油为什么也会躺枪?理由很简单:

1、当今能源市场,主要以原油、页岩油等主。从目前的能源市场经构发展来看,页岩油的份额并不大,2018年,欧佩克原油的市场份额约为41%,俄罗斯原油的市场份额约为13%,沙特原油的市场份额约为13%,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约为15%。 全球还是以原油为主要能源,既然原油价格暴跌 ,页岩油价格没有理由不受到伤害。

2、欧佩克产油国经济结构大多比较单一脆弱,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疫情危机冲击短期基本面雪上加霜,欧佩克产油国为了提振油价,平衡财政,不得不采取限产措施。可俄罗斯经济也不太好,原油经济也是其GDP和财政的主要来源,进一步减产对其经济和财政也会带来较大影响。

由于页岩油是当前原油市场的重要补充,欧佩克减产,并不能防止页岩油填充市场和叙利亚原油供应因素, 各经济体利益冲突,导致一损俱损,有何不可以

3、美国页岩油资源丰富,技术可采储量约为580亿桶,位列全球第一。但是,开采成本并不低,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构成:

全美国六大主要页岩油生产企业的成本测试数据:

美国这6家公司覆盖Permian、EagleFord、Bakken这三个最重要的页岩油气生产地区,2018年页岩油气生产企业油价 平衡点为50美元/桶左右

上周五国际原油重挫。WTI原油主力合约收跌报41.55美元/桶,跌幅近10%,创2016年8月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布油跌幅近9%,报45.50美元/桶,刷新2017年6月以来低点。 美原油价格收41.57美元,暴跌9.43%

美国页岩油躺枪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