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刚刚,又一个国家的货币崩溃了,到底是怎么了

2.最新国际油价

3.苏伊士运河通航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不将河道挖宽一点,挖深一点?

4.政治五篇新闻

5.埃及2013年局势的性质是什么?

刚刚,又一个国家的货币崩溃了,到底是怎么了

埃及油价便宜多少_埃及汽油价格

11月3日下午3点左右,一个大消息瞬间传遍全球:埃及政府宣布放弃对汇率的控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

今天外币兑换埃镑的牌价已经全部更新,其中美元央行规定的买入价是13.10埃镑,卖出价是13.50埃镑,贬值幅度66%。央行允许在交易时有上下10%的浮动,更大的浮动需要央行批准。几周以来不断讨论的埃镑浮动实施了,狼真的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说白了,就是埃及政府快撑不住了!他们通过“允许汇率自由浮动”的方式,让汇率的价和官方价格对接。

目前,官方汇率是8.88,也就是说:1美元可以兑换8.88元埃及镑。但在“”上1美元兑换的埃及镑达到16.11。宣布“自由化”汇率后,埃及镑兑美元将一次性贬值至13,贬值幅度近50%!

其实,埃及政府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官方汇率和上的汇率相差巨大,企业和个人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去兑换便宜的美元,转手到上,就是100%的利润。而埃及的外汇储备,只有可怜的165亿美元左右,根本禁不起折腾。

埃及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众所周知,自2011年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陷入困境,除了资本外流,本币也大幅贬值。

埃及经济有四大支柱:旅游业、石油化工、侨汇和苏伊士运河通行费。

近几年,因为埃及的政局不稳定,旅游业遭受重创。2015年少收61亿美元,2016年预计会少收35亿美元。

再加上目前全球航运业衰退、油价低迷,全球失业率上升,这些又让埃及的运河通行费、石油石化行业和侨汇收入全面下滑。所以,埃及经济就毫无悬念地衰落下来。

更悲催的是,埃及95%的国土都是沙漠,就5%的地方可以用于耕种和居住。埃及人还崇尚多子多福,爱生,出生率极高。就尼罗河谷这巴掌大的地方,要养将近1亿多的人口,这使得埃及成了个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

从商品、药品到燃料、机械组建等,全部都依靠进口。所以国际经济市场的风吹草动,对埃及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

埃及的外汇储备自2011年的360亿美元至今已少了一半,2月末余额为165亿美元,约只能覆盖3个多月的进口支付。随着外汇储备的下降,埃及不得不为诸如小麦与药品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买单。年初,几笔出口到埃及的小麦交易被暂停,因为交易商延迟收到埃及政府出具的付款担保。更雪上加霜的是,埃及天然气控股公司因错过了与两个供应商的合约期限,交易也被取消。

多轮悲剧轮番上演,给中国敲响一记警钟!

此次,埃及货币的新一轮崩溃,再加上之前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悲惨经历,给中国敲响了一记警钟!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市场将会危机重重!

11月8日,美国大选将揭晓最后的谜底!如果特朗普真的上台了,兑现他迅速大幅加息的承诺,那么,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将会上演,一场历史上少有的金融风暴,就会袭来!在这场大风暴中,大部分的国家都难独善其身,一些身子板弱的小国家还可能遭遇重创。

除此之外,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举行议息会议,美元大概率将进行第二次加息。到那个时候,全球美元将会同时涌向美国,可能会有更多国家的货币面临崩盘。

所以说,货币和金融,真的是非常残酷、冰冷的东西。它们会让一个市场,甚至是一个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让几十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一夜回到解放前!

当然,中国的国力和埃及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几乎是埃及的200倍。人民币未来对美元汇率可能会继续小幅贬值,但这种贬值是可控的。一定意义上讲,人民币自主可控的适度贬值,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是好事!所以,不用过于为人民币担心。

但,在世界经济这个腥风血雨的战场上,中国更要居安思危,以他国的遭遇为鉴,不骄不躁,未雨绸缪,全方位做好各种应对的准备!

最新国际油价

截至今天12月14日早晨收盘:美国轻质原油WTI报价71.29美元/桶,下跌0.53%,布伦特原油报价74.39美元/桶,下跌1.01%。调整后的江苏92号汽油价格为6.99元/升,辽宁92号汽油调整后的价格为6.99元/升,油价调整后的山东为6.99元/升;今天上海的国六0#柴油售价6.67元/升;今天国六92#汽油售价7.10元/升;今天的上海国六95#汽油售价7.55元/升;

海南油价:海南国六0柴油今日6.86元/升;海南国六92汽油今天售价为8.25元/升;海南国六95汽油今天售价为8.78元/升;海南国六98#今日汽油价格9.90元/升;湖南油价:长沙国六0#柴油调后售价6.84元/升;长沙国六92#汽油调后售价7.09/上升;长沙国六95#汽油调后售价7.54元/升;长沙国六98#汽油调后售价8.34元/升。

1、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2、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古埃及、古巴比伦人在很早以前已开采利用石油。“石油”这个中文名称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3、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不过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区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开采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为化工业的原料。实际上,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

苏伊士运河通航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不将河道挖宽一点,挖深一点?

你好,好多人疑惑:西奈半岛一马平川,机械化推进也不慢,苏伊士运河挖宽挖深简直轻而易举,这些年埃及人是不是太懒了,否则也不会出现当下大堵船的盛况。

一、网上说法:扩宽拓深要花很多钱,意味着过河费涨价,得不偿失啊

目前苏伊士运河的问题的确是水深不够,当年的船舶为了能通过运河必须造成吃水浅的特种船。然而这类船只在大洋中抗波能力极弱,越大越容易出事故,越大速度和形状正常的船只的差距就会越大。

如果埃及人选择再拓宽又得花很多钱,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说,这些钱需要从过河费中收回,意味着又要涨价了,如果价格再升高,可能会导致很多船走只好真的走好望角了。

如此算来,埃及人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去拓宽拓深,似乎毫无动力可言。

二、回顾 历史 :苏伊士运河是怎么挖的?

有人问:苏伊士运河可以双向通行吗?这个问题要看时间,在2016年以后是没有问题的,但在2016年以前就很遗憾了。何况该运河竣工于1869年,在那样一个年代,面对即便在今天看来也相当浩大的工程,能够挖出一条单向航道已属不易。

此前从欧洲进入印度洋的所有船只都必须绕行南非好望角,遥远路途不仅增加航行不确定性,贸易成本也是一项巨大压力。185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开工,惊人的工程量需要无数人手,很多当地穷苦的埃及人成为苏伊士运河劳工,而运河公司分配给工人们的劳动量是繁重的,但付给的薪资却极其微薄。

当时卫生条件恶劣,1863年和1865年工地先后爆发伤寒等疾病,工人成批死亡,而运河公司甚至连搬运尸体的人都找不到。在这样情况下,运河依旧在1869年宣布完工,除去许多意想不到的政治和技术问题,单是工程造价就高达1860万镑,超过最初预算两倍多。工程完工后,河面宽度在280米至345米之间,这样的宽度并排放两艘货轮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编队航行的话就存在很大隐患。

因此,鉴于苏伊士运河通行规则,编队发船是唯一选择,即便在复线开通后,船舶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依然是成批编队通过。

不过2016年后,苏伊士运河东侧再度修建起一条并列的运河,从此双向二车道的轮船可以互不干扰地相向行驶了,可惜好巧不巧,这次被长赐轮堵住的就是单车道部分。

三、既然埃及再度修建,这次被长赐轮堵住的是单车道,为何竟然还没有拓宽?

苏伊士运河开通至今已经经过多轮拓宽、疏浚,不过,由于只有一个航道,它一直没能实现同时双向通行,南下的船只能排队航行到运河中部的抛锚大苦湖等待,等北上的船也来到大苦湖之后,两只船队交汇之后才能继续前进。

为什么埃及方面当年不把南部那37公里也开挖成双车道呢?

后来,航运业对“双车道”的反应其实也不是特别强烈,因为大家都担心埃及会把这笔建设成本转化成运河通过的费用摊到自己头上。实际上埃及也是这么干的。但涨价也得有个限度,因为苏伊士运河毕竟不是唯一的选择,这也就造成了苏伊士运河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拓宽拓深的真正原因。

我是一名远洋海轮船员,曾经多次经过苏伊士运河。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过一次苏伊士运河是按船舶的吨位进行收费的,我们船的载重量是20万吨,过一次需要缴纳30万美金,苏伊士运河每天的大概有60艘船舶通过,一天的收入也就是1800万美金。所以苏伊士运河也称为了埃及的“摇钱树”,即便埃及整个国家不劳动,单靠运河收入也足以养活一个国家的人口。这也是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在 历史 上多次被西方列强争夺的原因。

第一:我在去年五月份开船经过了苏伊士运河。到达运河锚地不仅要排队,还要申请埃及的引航员上船协助,并且对于大型的商船必须要依靠拖轮的协助。截止到今天苏伊士运河依旧是单航道,每次只能通过一艘船。如果把航道加宽,来往的船舶增多,在航道里面更容易产生拥堵,来来往往的拖轮,也加大了船舶的危险性。就类似于我们平常过独木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相对比较安全,在桥头指挥得当的话,通行效率比较高。但是突然独木桥变成了一条小路,来来往往的拖轮增加,再加上船舶想要刹车,随时停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并排通行两条船也会造成巨大的航行隐患。与其这样,还不如单航道的通行效率高。

第二:苏伊士运河的军事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假如拓宽河道,西方很多国家乃至于埃及自己也是坚决不允许的。 历史 上有多个国家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而大打出手。就比如现在的“长赐号”集装箱货轮,一条船在河道里搁浅,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船舶都被迫堵塞。这足以说明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位置多么重要。简直是咽喉要道。如果发生战争,埃及在封闭苏伊士运河,或者在运河里面沉入巨轮,这个情况下,任何军舰和航母都是无法通过的。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由于苏伊士运河比较狭窄,很好被控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海上优势。一旦运河加宽,就达不到这个效果了。所以他们不愿意把运河加宽。就是为了国家安全和治海优势。

第三:目前苏伊士运河的归属国是埃及。埃及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国内的资源相对比较匮乏, 科技 水平比较落后。国土面积大部分为沙漠。属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苏伊士运河全长193公里,对运河进行加宽无疑是一个特别巨大的工程。并且单纯的加宽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必须要满足大型船舶的吃水深度,这也就设计到船舶的加深。

目前这种大型的工程船只有我国以及西方的某些国家才有。埃及即便是想加宽加深,自己的 科技 力量似乎还不能独立完成。另外运河加快后,要时刻考虑到潮汐的问题,因为潮涨潮落,时间久了泥水回填,运河深度不够,更容易造成船舶搁浅。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考虑分析,苏伊士运河都不能被重新加宽加深。

目前苏伊士运河因为“长赐号”的搁浅已经堵塞几天的时间了,对埃及方面造成的损伤也高达亿万美金。另外对全球各国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运河还迟迟没有通航,全球的经济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油价上涨。因为我国的石油资源很多都在靠进口,苏伊士运河堵塞,油轮被困,时间长了石油资源缺乏,自然油价也会上升。

目前苏伊士运河里面的搁浅船舶还在进一步的救援中,但是最新消息,船首部由于搁浅比较严重,出现了钢板断裂漏水的现状,船上人员正在抓紧进行抽水工作。其实在苏伊士运河里面船舶搁浅还是非常危险的,对于救援人员来说也说一个极大的考验,如果救援失败导致船舶倾覆,虽然并不能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整个河道基本上就堵死了。到那个时候再找打捞船进行打捞,可就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了。另外船上还有两万多个集装箱呢!所以救援工作一定要慎重。

我曾经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感觉和我们长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比我们长江的水要清,比我们长江要短。但是两岸的情况就和我们的长江差不多。

关于苏伊士运河为什么不加宽,不加深。你们还有其他的看法吗?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近日,因为“长赐”号大型集装箱船抛锚苏伊士运河,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苏伊士运河,何时能恢复通航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有相关机构统计,因为运河堵塞,全世界贸易每天至少损失20亿人民币,不过这一数字的准确性待评估。当前可以确定的是,苏伊士运河所处的埃及,依靠运河通行费每年收入大概是56亿美元,所以运河每阻塞一周,埃及的损失就高达一亿美金,很多人不免会问,埃及为什么早不拓宽苏伊士运河,既能应对突发情况,又能增加通行费收入。

原因有两个,第一地形不符合,如果单纯修建运河,那技术并不复杂,即便埃及自身建设不了,也可以外包给国外企业,就像1859年那般,苏伊士运河由英国牵头历时10年完成。早在2015年苏伊士运河就进行了新建,但新线路仅限于大苦湖以北,大苦湖至苏伊士湾这一部分没有合适的地方,如果在原有运河西侧修建,那要穿越苏伊士居住区,拆迁成本巨大,而在西侧修建,又超出了大苦湖的承接范围,所以埃及新建苏伊士运河时,只新建了北侧。

第二个原因是成本,说白了也就是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虽然埃及依靠苏伊士运河每年可收取巨额通行费,但有相关调查机构做出过统计,即便苏伊士运河全线再拓宽一倍,埃及的收入也不会翻番,因为世界船只贸易量基本是固定的,并不会随着苏伊士运河的拓宽而增加,平均每天50多艘的量已经处在持平状态,毕竟相比于世界航路而言,苏伊士运河只是很小的一段距离,远洋船只大部分时间在公海航行,因此埃及不会单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而耗费巨资再建一条。

最后, 要是再建一条运河收益巨大,埃及早就建设了,根本没必要等到现在,因为早在2004年,苏伊士运河就发生过油轮搁浅事件,当时苏伊士运河中断了3天时间,但并没有看到埃及有意向在南侧再建。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就西方的施工速度来说干个三五年太正常不过了,不说苏伊士运河的股东不同意,就是那些做远洋贸易的欧洲国家都绝对不同意长期封闭航道

苏伊士运河占据世界海洋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十二,如果扩宽短期内是不能继续通航的,远洋货轮就只能绕路走好望角,这一绕就是数千海里,运费增加物价就会水涨船高!

人家都有大数据的,为啥要将河道挖宽挖深?这就像你开家饭店,24小时爆满,排队多好。非得扩大经营增加成本干啥呢?24小时的生意12个小时做完了。空的时间不就浪费成本了嘛

工程的改造量巨大,目前航运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目前来进行升级改造,那么好多船只,要继续绕好旺角,费用会大大的增加。

亏本的生意没人做,埃及人又不是傻瓜,他们觉得合算就拓宽,不合算就不动手。有人提到各种工程修建的难度,这其实都不是问题,只要钱到位都好办。退一万步来说,真的埃及人没能耐,可以花钱请“世界基建狂魔”开拔,我们中国人能行……

话说,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由法国人在1858年启动开凿。到1869年通航之后,英国人眼红插手埃及事务,他们利用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的财政危机,在1875年成功控制住苏伊士运河。

英国人一旦掌控局面,就开始第1波的拓宽工程,让苏伊士运河宽度增加到365米。 随着通行量的增加,英国人是名利双收,不仅每年的过路费不少,还能通过运河加强全球殖民地的关联。因此,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河道的后续工程一直在做,因为这符合掌控者的利益。

二战后,埃及政府把苏伊士运河收回国有,让英国、法国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结果,导致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最后英法两国在国际压力下撤军。

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被迫关闭,一直到1975年复航。 紧接着,第2波的运河扩宽工程启动,第一期工程在1980年完工。 这时候,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的最大吃水深度增至53英尺,20万吨的船只可半载通行,37万吨的船只可空载通行。

这条运河太赚钱,埃及人根本停不下来,他们继续拓宽、挖深河道。到2006年,运河已经加深至62英尺,并装上电子追踪和监控系统。当然,伴随着的是运河过境费的“水涨船高”,如1978年是5.13亿美元,到2004年已经翻到32.9亿美元,近些年的每入已经超过50亿美元。

埃及政府收钱很欢乐,那些承运商也不是没对策,他们根据苏伊士运河“量身打造”船只。后者是商人思维,采用规模效益的策略,你埃及政府有多大规模的运河,我们就订购多大规模的船只。

1968年,世界上第1艘超级巨型油轮(ULCC)诞生,总载量达到25万吨。而在1979年,有史以来最大的油轮“海上巨人号”被日本投入使用,总载量超过55.5万吨。每天通过运河的船只数量有限,埃及人一算账发现,“拓宽运河的成本”与“完工后的收益”并不是很合算。

所以,埃及人并不积极动工拓宽运河,现在就是最好的收益状态。 不过有时候也挺尴尬,像今年3月23日,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船“长赐号”,在运河搁浅造成航道堵塞,还是形象说明苏伊士运河需要下一波的工程。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从这里通过的船只就有1.8万艘,而埃及是所有国,每年可以从苏伊士运河获得数十亿美元的通行费,2020年埃及苏伊士运河实现56.1亿美元的收入。那么,苏伊士运河每年给埃及带来这么大的经济效益,埃及为何不把河道挖深一点,挖宽一些呢?

其实,苏伊士运河是先后经历过多次加宽加深的,自从1869年开通以来,通过该通道来往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船只就络绎不绝,而埃及也因此得到了很高的经济回报。

苏伊士运河从开通之初,到现在也就一百多年时间,从最初的每年400多艘船通过,发展到现在的1.8万艘,这条河道沟通了亚欧非之间的人文交流和经济交流。

建造之初,苏伊士运河只是一条深8米,宽22米的运河,只能通过载重量小的小型船只,大一点的船通过都会搁浅,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航道宽度不够,所以只能是单向通行,如果有船只正在通过运河,那么后来的船只只能在港口排队等候,所以效率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把河道加宽加深,能够双向通行,那么效率一定更大,每年也为埃及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巨额收入。

不过,由于是单向通行,运河的各种原因,在运河史上也有多次货轮搁浅,甚至发生撞船事故,对苏伊士运河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增加运河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埃及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后期,都在增加对苏伊士运河的扩建,在深度和宽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苏伊士运河也成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波斯地区石油潜力巨大不断被开采,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货轮油轮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在此巨大利益的影响下,埃及政府几乎每一年都在想方设法将河道凿宽凿深,目的就是从中获取财富,因为每一年全球至少1/4的石油都是从这里经过的。

这么好的机会,埃及政府当然不会错过,到了2006年的时候,运河已经可以通过22万吨级的船舶,水深也超过了22米。

到了2014年,埃及政府又再次提出对苏伊士运河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能够双向通行的航道,截至目前,该航道的扩建工程已经竣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这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钱还需要技术啊,不是随便一个国家都有咱们的造岛神器的。这种工程对埃及这样的国家来说有点强人所难了,毕竟开挖运河都不是埃及搞得,只是后来收归国有了

政治五篇新闻

1泰国和柬埔寨交火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新华社消息,柬埔寨首相洪森9日在金边表示,最近柬埔寨和泰国之间发生的不是“军事冲突”,而是“真正的战争”。柬方不再与泰方就两国边境纠纷举行双边会谈,而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此召开紧急会议加以解决。

洪森说,他已经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了电话。联合国安理会将于2月14日开会讨论柬泰边境冲突问题。

爆发冲突的起因为泰国政府官员8日指责柬埔寨军方利用柏威夏寺为军事基地,以这处世界文化遗产为“盾牌”,向泰国一侧开火。而柬埔寨则发表声明称,:“柬埔寨强烈谴责这种诽谤性言论……柏威夏寺内没有任何柬埔寨士兵。”

本月4日至7日,柬泰两国军队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接连爆发了4次武装冲突,双方都动用了火箭炮和大炮等重型武器,至少造成双方数十人伤亡。

截至9日下午,柬埔寨和泰国在柏威夏寺南北两侧继续陈兵,但没有交火。

依照双方最新发布数字,自本月4日以来,交火致使3名泰国士兵和8名柬埔寨士兵死亡,34名泰国人和55名柬埔寨人受伤,。随后多个国家发出旅游提示,对本国公民去两国旅游做出了安全警告。

2埃及骚乱对油价的影响

回顾一下十天来埃及国内局势的演变和油价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1月28日,随着埃及国内的示威活动愈演愈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开罗街头部署军力,并对几个城市实施宵禁,而在这一天NYMEX的WTI的3月合约结算价上涨了3.7美元/桶,是一年多来的最大涨幅。而第二天,埃及骚乱升级,导致至少51人死亡,该日WTI的价格再度大幅攀升,重新回到了90美元的上方,布伦特原油的3月合约更是继2008年10月以来首次突破了100美元的关口。进入2月份后,由于穆巴拉克的妥协,宣称不寻求连任,埃及政府与反对派展开对话,埃及的局面逐步趋稳,而油价也随之回落。

3中国华北大面积受干旱的影响。

对于这一波粮食价格的上涨,业内人士认为是受到多种因素叠加的推动。“最主要的是北方大旱导致市场投资者担心冬小麦可能出现减产。”广州期货研究部副总经理罗强表示。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截至2月9日,北方八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

“2、3月是小麦的返青期,这一过程中水分是否充足将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因此市场对北方八省的干旱显得尤为关注。”罗强表示。

据悉,这两年国内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有着不小的难度。因为天气等原因澳大利亚农业大规模的减产和损失已成定局。而美国自去年起开始利用玉米提炼生物燃料,通过巨额的补贴政策,抬高粮食价格,也引发了国际粮价的节节攀升。版权信息:本文来源于合肥房地产交易网, 。

只能想到三个了,看了你的题才觉得,我能力太有限了。

埃及2013年局势的性质是什么?

简单的表述是,埃及一半粮食靠进口,外汇不足粮食就会涨价,涨价老百姓就闹,越闹外汇越少,外汇越少就越缺钱进口粮食,粮食越少老百姓就越闹。

最最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埃及人口大幅增长,远的就不说了,从2006年到现在,人口增长了15%!穆巴拉克试图控制生育但很失败,但穆巴拉克下台后,再也没人提控制生育的事情了。

人多,埃及土地又不够,所以埃及人的主粮小麦,自给率大约是一半,剩下的靠进口。另一方面,埃及政府出于政治考虑,长期搞粮食和油价补贴,粮价和油价非常低。经济好的时候搞补贴容易,经济不好人口又大量增加,再搞补贴就难了,于是埃及粮价在金融危机后大幅上涨,年轻人又找不到工作,于是就乱了。

但兄弟会上台后,显然也没能让埃及人民练就辟谷的神功,所以穆尔西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一直想取消粮价和油价的补贴,老百姓自然不干啊,于是就更乱了。

财政为啥困难呢,扳扳指头,埃及主要外汇来源如下:运河过路费,在外国打工的埃及人的汇款,石油天然气出口,还有就是旅游。

过路费已经涨了,但不能涨太多,否则人家就绕行好望角了。

外国打工汇款呢,三大来源,利比亚欧洲和沙特,利比亚国内大乱后来自利比亚的汇款已经基本归零,欧洲经济低迷来自欧洲的汇款自然也不怎么样,于是汇款也没啥指望。

石油天然气出口,埃及本来产量就不高,在人口压力下已经成了净进口国,而且油田已经开始老化,只会越来越少。更要命的是,埃及不会炼油(世界上n多石油出口国成品油都不能自给,比如老美制裁伊朗就是不卖给你成品油),廉价的把原油卖出去,再高价进口汽油柴油,所以石油出口这项生意,表面上是赚,实际是大亏的。

旅游更不用说,完了。

工业呢,穆巴拉克在台上时都没发展起来,大量进口义乌的小商品奇瑞的汽车长城的皮卡等,如今这么闹腾工业能发展就怪了。

所以埃及经济还有啥指望,没指望就没外汇,没外汇就没钱进口小麦和汽油,没小麦和汽油老百姓就更要闹,越闹就越赚不到外汇,整个一个恶性循环。只要埃及继续乱下去,不管民主还是独裁,都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