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国际上油价一直在跌,国内的油价却一直上涨

2.油价马上下跌?农民要注意,今年秋天汽、柴油开支要下降!

3.一年不到,油价就大跌了45%,还会不会持续下跌呢?

4.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为什么国际上油价一直在跌,国内的油价却一直上涨

国际油价何时跌落_国际油价下次几号调价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国际的大形式,美国在石油的储量和开采上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上他在国际上的地位比较高,对原油价格有非常大的影响力。随着国际市场上石油资源的紧缺,很多产油国萌生了增加石油产量的想法,然而油价的下跌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由于美国政府对OPEC增加石油产量和人为推动石油价格的行为进行了指责和抨击,自此OPEC就开始着手减少石油的产量,然而被抬高的油价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跌落的。在美国能源部部长的强烈要求下,中东地区的一些产油大国开始逐渐减产,协助OPEC下调油价。

然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却涨起来了,截至目前,我国油价已经历经了七次上调,始终没有下跌的趋势,很多有车一族都抱怨说油价再涨自己都要走着去上班了!然而油价也不是那些加油站能控制的,我们国家的石油价格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统一制定,通过市场上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不断调控石油的价格,为了保证市场上平衡的供求关系,使油价稳定在一定的范围,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还要保证石油企业的利润,平衡了这么多利益关系后才确定的油价;

另一方面,为了控制国内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量,适当的调高油价,这样来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就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新能源汽车,这样既解决了环境问题,也减少了对成品油的需求量。如果一旦国内油价也下跌的话,就会破坏供求关系,给我国的石油单位带来很大的压力。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就是国内油价急剧上涨的原因!

油价马上下跌?农民要注意,今年秋天汽、柴油开支要下降!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八月中旬,对于我们农民来说,随着秋收的日益临近,一年一度的农忙也已经正式开始。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机具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前段时间有很多农民兄弟留言,在8月份国内油价是否还会迎来下调,一路大涨的成品油价格能否迎来下跌?如果你也关心国内油价的变化,今天老道就为大家做一个系统汇报,根据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相关情况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很有可能还会再次迎来暴跌,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油价暴跌,8月15日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老道说:首先谈到油价调整,我们都知道根据我国产品价格管理办法来看,影响油价涨跌的关键因素还是要看原油价格。

在原油价格里边,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涨跌变化尤为关键。

根据老道了解到的相关消息,国际油价在上周五再次迎来下跌,总体跌幅达到2%左右,随着这个信息的发布,也再次为我们预示着在8月23日即将启动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当中,油价迎来下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而且经过连续两次油价调整之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率下跌3.45%,按照这个比例换算得出油价预计的下跌幅度将达到185元每吨,折合每升1.5元左右。

根据我国产品价格调整机制的相关规定,十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进行油价调整,最新一轮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在8月23日、24日开始,而现在距离8月23日还有一周的时间。

老道相信,在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接连下跌的过程中,国内成品油价格还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

现在全球的原油价格会迎来下调,还是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市场对于欧洲和美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显著提高,导致国际油价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开始加速回落。

现在我们了解到,美国原油价格已经从原来的每桶120美元跌落至现在90美元每桶左右。

从现在整个原油市场的情况来说,目前的油价也已经回落至俄乌爆发冲突之前的水平。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在8月23日启动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里,油价迎来下跌不是大问题。

根据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相关报价情况来看,92号汽油价格预测下跌幅度在0.15元每升,最终报价折合8.28元每升;95号汽油价格预测跌幅为0.16元每升,最终报价折合为8.82元每升,零号柴油价格预计跌幅为0.15元每升,最终报价折合8.02元每升,而这样的报价为预测性报价,并不是8月23日最终的油价调整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实际现价。

所以到了8月23日,老道还是会继续为大家带来关于油价调整的最新情况,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一年不到,油价就大跌了45%,还会不会持续下跌呢?

对于有车一族而言,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油价问题了,毕竟之前一段时间油价不断的上涨给很多有车一族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是,现在油价的价格有所回落,在一年时间不到里,油价就已经大大跌落45%左右,这让很多有车一族感觉到特别的欣喜,也让他们感觉到特别的好奇,在油价已经大跌45%的情况下,是否还会持续下跌呢?

根据相关消息报道,明年全球的原油需求量大概是在每日9957万桶,跟今年年度的原油需求量大概是在每日10112万桶。从这个数据中,我们能够很直观的发现其实原油的需求量正在大大的下降,在需求量趋于减少的情况下,油价是很难维持在一个高价水平的,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原油的价格是很有可能还会再次下调的。

之所以会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油价就出现了大跌45%的情况,主要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其实这就相当于是一个经济学的规律问题,当一个商品的物价在持续的上涨时,人们就会因为己身的经济压力而减少对这个商品的需求。当人们的需求量在不断的下降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商品的价格。因为原油的价格在不断的上涨,所以人们对原油的需求量下降,而正是因为人们对原油的需求量下降,所以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下降,这也就是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所共同引导的状态所致。

同时,之前的原油价格出现持续性上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之前国际局势相对动荡所致。当国际局势趋向稳定,市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原油的价格也不会像之前一样出现持续性上涨的情况,而是会有价格上涨,也会有价格回落。

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转眼间,离开油气勘探行业已三年有余。这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起起伏伏,近期受到疫情影响更是令人乍舌的低到10多美元一桶,甚至在过去的4月期货市场中梦幻般跌到负值,真是活久见。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竟然会比水还便宜!原油是否还会回到曾经辉煌的时代(100多美元/桶,巅峰接近150美元/桶)?从事石油勘探开发是否还有好的前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石油人心中都存有这些问题。国际油价的急剧波动,时刻会牵动大家紧张的神经。自己的求学、职业经历也深深地受此影响,有必要扒一扒、扯一扯影响国际油价和石油人的那些来龙去脉。

一、极简国际油价史

让我们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回顾国际原油价格历史(布伦特原油产自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低硫、轻质、品质佳)。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石油主要受西方国家石油公司七姊妹控制,原油价格长期稳定在2美元/桶以下。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涨至12美元/桶,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时快速涨到40美元/桶。

80年代中期,沙特低价出售石油,非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市场需求低迷,油价整体上回落,到1998年底跌至10美元/桶。

1998年金融危机过后,随着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快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大增。原油价格从十几美元一桶,一路高歌猛进涨到2008年接近150美元/桶。话说“爬的高,摔得惨”,紧接着的金融危机,将油价从巅峰快速拉入深渊,不足5个月,跌落至近40美元,如过山车一般。

随后,通过OPEC几次减产保价,各国政府积极救市,经济逐步趋稳,需求回升,油价反弹。殊不知,这期间半路杀出了程咬金——美国页岩油(从生油的泥岩、页岩中压裂采出来的原油)。美国页岩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膘肥体壮了。2011年,美国页岩油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2012年达到1亿吨,2014年达到2亿吨,2018年突破3亿吨(占美国当年原油9亿吨消费量的1/3),俨然成为原油市场的“杠把子”。原油供给大量增加,加上OPEC拒绝减产(意在通过低油价扼杀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布伦特原油于2014年中6月从115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底12月30美元左右。2018年,由于OPEC、俄罗斯的减产,油价曾一度回升突破80美元/桶。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突然肆虐的新冠肺炎,会对原油的需求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生产停摆、运输阻滞,数十亿人居家隔离,天上的飞机稀疏了,地上的道路通畅了……,原油价格也跌到了冰点……,现正缓慢艰难的回升之中。

二、油价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几何?

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来看,本质上仍受供需关系的控制。影响供需关系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产油大国的增减产措施、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技术进步、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的发展等),其他的诸如战争、石油工人大罢工、异常天气、近期的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也会造成油价的急剧波动。

未来的国际油价会如何?

个人愚见,短期内新冠肺炎的影响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萎缩,人们的出行活动大幅减少导致对原油需求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原油的生产不能迅速减少(原油生产不是水龙头出水那样可随开随关),市场上原油供大于求的状况持续加大。后续随着各国生产的恢复,尤其是中国逐步取得抗疫的胜利,生产经济活动正迅速恢复,会加大马力将耽误的生产追回,原油的需求将逐步回升。相信疫情过去后,油价会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会冲到一定的高位。

中长期看,油价应该会回到五六十、六七十美元/桶的合理范围,这是符合多方利益的。即使OPEC通过价格战逼迫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退出(目前已有公司破产),但这将是暂时的,因为谁也无法忍受长期的成本价或亏本出售原油。就算是产油成本极低的中东各国如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生产一桶原油成本在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也难以为继。毕竟,以上诸国的财政、经济高度依赖原油出口,一向挥金如土的壕们因油价过低、收入减少而去吃土,是万万不能的。必定会通过适当减产,好让油价回到相对高点的位置,维持较好的财政状况。一旦油价回归较高水平,页岩油也就很快恢复繁荣,并且越来越顽强(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

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环保政策的趋严、各种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会挤压煤炭、石油等碳高排放能源消费的空间。当前及较长一段时期内,尽管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耗比例将逐步降低,但绝对消耗量仍将缓慢增加。毕竟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等国经济仍在较快发展,对能源的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需求,2018年中印两国石油消费量增长占据全球增长的2/3。其他东南亚、非洲国家的GDP增长近几年表现也比较抢眼(如果没有水分的话)。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发展中国家石油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

……

原油价格过低,不全是好事。油价过低,除了对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带来沉重影响外,还会对已经发展势头良好的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严重的打击,遏制其发展。而清洁能源是将来我们降低甚至摆脱原油高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们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已成当务之急。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三、对上游石油人的影响

好了,我们来看看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上游(勘探开发)石油人的影响吧。

曾经,怀着那份热爱,自己报了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印象中,那些高耸的井架、庞大的平台、如网的管道、机器的轰鸣,加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式的豪(教)言(育)壮(宣)语(传),很能让人热血澎湃。的确,你会感到这个行当搞的都是战天斗地的大事情,瞬间觉得很“荣光”。

十几年前,油价高涨红遍天,勘探开发如火如荼,石油主干专业(地质、物探、石油工程、储运等)的毕业生异常的抢手。就业根本不愁,愁的是该去哪家。大家找工作就是凑一个简历,去百货大楼淘一件穿起来人模人样的廉价西服,就静候三大油招聘军团的到来。主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往往1比几,甚至1比10。在供不应求的关系下,主干专业的学生可带非石油类通用专业的男女朋友一同签约。优秀的甚至听说可以一带三(不限男女朋友);还听说有玩游戏挂了几门课的同学,在招聘会快结束时冲进体育馆,把证明自己是主干专业的学生证往招聘官面前一扔,也能签约。那时,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走在路上都是春风得意、洋洋洒洒,用走路带风形容也不为过。多少通用专业学生梦想着转入石油主干专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来,原油价格的惨淡、人员的饱和,三大油已不再组团进校招聘,和众多其他公司一样,采用网投、测评、择优组织面试,需求数量也大幅减少。学生们必须要下苦功夫,极尽展现自身才华,才有可能获得青睐,谋得一个岗位。部分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要么转到通用专业和各种考证,要么在外找寻互联网、金融行业实习机会,为转行提前准备。那些光鲜亮丽的石油外企已纷纷撤出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大厂成了学生们的理想雇主,趋之如骛。

职场中的上游石油人日子也不好过。各油气公司纷纷资产重组、削减支出、优化人员,部分人员被迫离开上游行业。国企虽然不裁员,但课题项目明显减少了很多,很多人闲了下来。外资油服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更是项目大量减少,收入、利润大幅下滑,不断裁减人员。

相比传统行业的步履维艰,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迅速崛起,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些新兴技术也逐渐不断地融入到传统行业,促使传统行业不断提升效率,迎来再次发展的机会。油气勘探开发也不例外,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可视化技术(VR)、精准压裂、智能化海底工厂等,改变着传统的勘探开发认识和手段,“数字油田”、“智慧油田”的建设方兴未艾。认识的转变很关键,这个行业有时太过于注重经验,依靠惯性选择,历经了低油价的“洗礼”,想必会更加热情地接纳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正如在校生们的求职由过去的“等、靠、要”,到如今的“闯、干、拼”,正是一个积极的改变。

……

这是一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只是油气勘探开发,无论哪个行业,唯有迎接它、适应它,提前做好准备,或许才会有凤凰涅槃。毕竟,时代的快车停靠时间很短,隆隆驶离后,没人愿意还留在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