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详细介绍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

2.当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4.中石化、中石油的价格比民营加油站高很多,这是为什么?

详细介绍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

为什么中石油价格高-中石油价格升高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油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了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导致油价上涨。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也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势的不稳定,石油生产国可能会出现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从而导致油价上涨。

三、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也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货币贬值,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收入会减少,从而导致油价上涨。

四、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价格也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石油生产国可能会出现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从而导致油价上涨。

五、石油储备

石油储备也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石油储备的减少,石油供应量会减少,从而导致油价上涨。

六、石油需求

石油需求也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石油需求的增加,石油供应量会减少,从而导致油价上涨。

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上述只是其中的一些原因。经济增长、政治因素、货币贬值、天然气价格、石油储备和石油需求都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控制油价上涨,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努力改善经济环境,稳定势,提高货币价值,控制天然气价格,增加石油储备,减少石油需求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油价上涨,维护经济稳定。

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经济增长、政治因素、货币贬值、天然气价格、石油储备和石油需求等方面入手,努力改善经济环境,稳定势,提高货币价值,控制天然气价格,增加石油储备,减少石油需求等,从而有效地控制油价上涨,维护经济稳定。

当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不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和促进石油资源的节约,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应该说,近期世界石油价格平均水平是温和上涨,并非暴涨。对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全球共有200种以上的原油品种,由于品质、产地不同等因素,其价格也是不同的。

近期石油价格暴涨是石油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结果。其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轻质油品——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

第二,世界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但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增长有限,主要来自高硫重质原油产量的增长。欧佩克(OPEC)及其他石油生产国近期增产的原油绝大部分是高硫重质原油。我们判断国际原油未来的趋势是,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将裹足不前,而高硫重质原油的产量将大幅增长。

第三,过去十年,全球炼油工业投资不足导致目前加工能力短缺,尤其是二次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导致炼油厂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急增,而对高硫重质原油的需求有限,造成低硫轻质原油和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全球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猛增,促使其标杆原油系得克萨斯轻质原油的期货价格暴涨。由于低硫轻质原油增产潜力有限及二次加工能力难以短期内提高,这种状况将会持续数年。这种状况导致世界炼油工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够加工高硫重质原油的炼油厂利润会大幅上升,而二次加工能力不足的炼油厂将会出现严重的亏损。这种情况将会促使全球范围加大在炼油工业上的投资,尤其是在扩大二次加工能力上 。

第四,欧佩克寡头垄断。欧佩克有11个成员国,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因此,长期以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一直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近几年来,虽然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但这些国家石油出口量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来与欧佩克抗衡。欧佩克在饱尝1998年国际市场油价暴跌之苦后,面对当前全球石油市场的大好形势,必然要加强对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以获取最大利益。从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欧佩克先后三次宣布减产,以防止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而这几次宣布减产都使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升,2月10日宣布的减产消息更使油价涨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第五,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依赖性过大,使石油需求弹性减小。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促进了石油产品市场需要强劲增长,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使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依赖性增大。石油第一消费大国美国去年经济也开始复苏,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并导致其库存水平不断下降,一季度其商业原油库存降到20多年来的新低点,目前美国原油库存比五年平均数低2000多万桶,低于美国石油理事会认定的2.7亿桶的"最低库存运作点"。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使需求弹性减弱,因此当油价大幅上涨时,石油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回落。

第六,主要产油地区势不稳定。伊拉克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石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伊拉克会迅速恢复生产并增加出口,从而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但到目前为止,伊拉克石油生产与出口设施仍然经常遭到武装分子的破坏,其石油出口量距战前的每天200万桶还有很大差距,而国际市场也没有出现因伊拉克恢复出口而导致油价大幅下滑的局面。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第五大产油国,每天向美国出口170万桶石油,占美石油进口总量的15%。由于委内瑞拉政局动荡,委美关系持续恶化,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再警告美国不要干涉其内政,否则将切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查韦斯的表态显然助长了油价的上扬。另外,3月11日的西班牙爆炸事件和3月22日的以军暗杀亚辛事件使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为油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石油价格水平上升,是石油价值回归的体现。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对其消费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供给趋势是越来越少。因此,其价值将越来越高。尽管勘探和开采技术进一步提高,将会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新油源供开采。但是开采难度的增加将会使开采成本增高,进而会促使原油价格升高。例如北美地区原油的平均开采成本从1999年的5美元/桶上升到了11美元/桶,欧洲则从11美元上升到18美元。虽然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巨大,但新油田的开采成本将会比10年前提高100%。因此,除非世界经济衰退或革命性地发现新的替代能源,石油价格上升的趋势很难改变。考虑到轻质原油将持续供不应求,及冬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将会居高不下,异常的寒冷天气及炼油厂发生停产事故等因素都可能会刺激其价格冲上60美元/桶。依据有关权威的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可供消费170年,在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面临石油供应短缺,但消费者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是难以改变的发展趋势 。

中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涨价时与国际接轨、降价时讲中国国情”,这话是针对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国内油价却迟迟不降说的,但挨批的石油石化企业也是一脸委屈:国际油价虽然降了,可国内油价还是比国际油价低得多啊,我们的炼油企业还是在亏损啊!

石油巨头的抱怨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但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事实: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国内的价格都大大低于其他石油消费大国。让我们比较一下上周北京和伦敦97号无铅汽油的价格:北京是5.42元人民币/升,伦敦0.9英镑(合人民币14元)。英国的油价与德法比荷意等欧盟国家相当。美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欧盟,但也比中国高出20%左右。

按照常理,东西卖的便宜,企业的利润就不应该很高。奇怪的是,国内石油公司的利润率反而高过欧美同行,比如2005年中石油的利润率是26.2%,埃克森美孚的利润率只有10.6%。这一差距不可能用成本控制或技术先进等因素来解释,仅举一个指标,中石油的员工数量十倍于埃克森美孚,运营成本怎么可能比后者低?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低价下的高利润呢?奥秘之一是税收,欧美石油公司要向政府交纳高额税赋,政府则将税款用于公共服务。让我们比较一下英国和中国燃油价格中的税率,英国油价中税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中国是30%左右。资源税一项,中国公司每吨是14-30元人民币,只有海外同行的几十分之一(美国公司超过130美元/吨)。这些少交的税款,就变成了国内石油巨头的利润。可以说,税赋的差距是国内石油行业获得暴利的决定性因素。

奥秘之二是国内公司可以用原油环节的利润来弥补炼油环节的薄利或亏损。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开采炼油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各业务板块间可以交叉补贴。成品油价格国内确实低于国外,但原油价格国内却高于国外。比如8月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折合人民币约4133元/吨,国内大庆原油价格则是4493元/吨。

国内石油巨头的高利润还得益于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2000年左右中石油中石化曾经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竞争场面,双方为了争夺油站针锋相对,各显神通。但最近几年他们视垄断为正常,常常公开开会议论提价,制定行业准则,使得中国的石油市场几乎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系的天下。没有竞争压力,自然就没有降价的压力。

所以一方面是跟国际相比我们的油价低,有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油价而言中国的石油行业已经是暴利了,如果再涨价,岂不是推波助澜?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资源价格改革和原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来解决。中国目前的油价并非一个市场的产物,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逐步让市场来决定石油的价格,政府的调控手段应由直接定价转向以税收为主的间接调控。比如通过资源税来调节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公司的生产行为,促使他们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而酝酿已久的燃油税应从需求方面调控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减少非理性消费及浪费。

如果采用市场定价,中国油价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因为中国石油储量有限,石油消费却高速增长,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风能、太阳能在20年内又难以挑战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消费主体地位。

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实在应当反省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有过西方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发达国家的富人和中国的富人生活状态差不多,但中国的富人更具有炫耀性,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更厉害。发达国家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从油价这个方面来说,富人可以买车,但你要买很贵的油来缴税,周一至周五进城还得交拥堵费,国家利用这笔税费来治理环境,来让穷人也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所以,中国的油价到底是高是低,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言蔽之的问题

中石化、中石油的价格比民营加油站高很多,这是为什么?

1、运营成本低。

相比两桶油家大业大而言,目前很多民营加油站的规模相对都比较小,甚至有一些民营加油站只有一个网点,所以人员比较精简,人员开支相对比较少。而两桶油规模庞大,机构臃肿,另外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各方面比较高,所以光是人工成本开支就是很大一笔成本。除此之外,两桶油的油基本上都是由自己冶炼,自己运输,自己储藏,自己零售,这里面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存储成本都比较高昂。而民营加油站运输环节就比较少,很多加油站都直接从两桶油或者一些地方炼油厂进货,然后直接运到加油网点中间可以节省很多环节的成本。

2、市场竞争激烈。

民营加油站的油之所以比两桶油便宜,倒不是说因为民营加油站有良心,而是因为市场竞争倒逼的结果。目前我国有很多油站,既有三桶油,也有一些民营油站,还有一些外资油站,很多地方都是1、2公里就有一个油站,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市场环境之下,如果民营加油站定价比两桶油还要高,或者跟两桶油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优势,毕竟民营油站的品牌影响力没法跟两桶油相比。这时候民营加油站想要从市场当中分到一块蛋糕,就必须通过降价甚至大幅降价来吸引客户,这样才能谋取生存的空间。

看到民营加油站的油比两桶油便宜一两块钱,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一分钱一分货,民营油价这么便宜,是不是因为油有问题,所以才卖得这么低?加这些油之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我们不排除市场上有一些民营加油站之所以便宜,确实跟油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很多民营加油站的油都是从一些地方炼油厂进货的,不同的地方炼油厂因为技术不一样,管理不一样,结果导致油质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差别。

目前有一些小的地方炼油厂的油质确实没法跟两桶油相比,之前我曾经对比过,比如同样是跑高速,两桶油百公里耗油只需要7升左右, 而民营加油站的百公里耗油却达到7.5升左右。另外在动力方面两桶油的动力明显要比一些民营加油站的动力更足,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都更倾向于在两桶油加油,虽然贵一点,但是动力更足,油耗也更低一点。但是大多数民营油站的油其实没有什么问题,跟两桶油并没有什么区别。目前有很多民营油站的油其实就是从两桶油的炼油厂进货的,他们跟两桶油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加上民营油站的本身运营成本比较低,所以他们定价比较低而已。

另外就算一些民营油站的油是从一些地方炼油厂进货的,但只要这些地方炼油厂技术过关,它的油质跟两桶油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从很多网友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网友长期在这些民营加油站加油,并没有看到明显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大家所说的积碳或者其他问题。所以这些比较便宜的民营加油站是否值得信赖,大家一定要根据油价的实际情况来判定,假如有一些人长期在这些民营油站加油,从来没有发现问题,那我觉得这些民营油站的油质是有保障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加。但是如果大家在一些民营加油站加油之后发现,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明显感觉到动力不足,而且油耗更高,那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