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跌为什么股票会涨_猪肉价跌了油价却涨了
1.“三喜临门”,养猪户迎来3个好消息,养殖业春天来了?
2.猪“跌”,肉“坚挺”,蛋价“反弹”,油价“新变化”,咋了?
3.鸡价3天涨1元,猪价降至“新低”,羊价跌了不起,油价“又涨了”
4.猪肉跌破14元,有地区鞭炮解禁,油价恐再上涨,什么情况?
5.我国物价上涨的导火线是什么?
“三喜临门”,养猪户迎来3个好消息,养殖业春天来了?
曾经,猪肉的价格达到了一斤几十块钱,猪肉成为了“吃不起”的食物,但是最近两年,猪肉的价格就出现了一路下滑的情况,与以往相比看,可以说是发生了暴跌,以前的50多块钱一斤,变成了现在的8块钱一斤,甚至有些地方猪肉价格已经跌倒了6块钱左右,价格下降了,许多人购买的时候便宜了,但是对于养猪户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将会尽快得到相应的改善,个人认为,养猪户的春天很快就可以到来了。
一、猪价飞涨
对于养猪户来说,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生猪出栏,生猪出栏的价格直接决定了养猪户的收入,3月23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价格达到了11.8元一公斤,在市场上,猪肉的价格均有一定的涨幅情况,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的价格都已经突破了6块钱一斤,虽然绝对价格并不高,但是出现猪肉价格出现涨幅,猪肉行情出现回暖的情况,我国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猪肉价格每公斤上涨了0.3元左右,这也给许多养猪户带去了希望。
另外,由于猪肉价格整体低廉,超市打折时甚至会出现5块钱左右的情况,这让很多准备养猪的农户放弃了这一想法,而根据市场规律来看,猪肉的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养猪户变少时,这也意味着生猪出栏的数量少,也就造成了市场上猪肉少,但是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大致不变,形成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猪肉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了。
二、玉米价格下跌
对养猪户来说,养猪的主要支出成本就是猪饲料,2022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疲软,再加上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直接造成了粮食价格上涨,油价大幅上涨,从而粮食运输成本增加,直接造成了猪饲料的价格上涨。
另外,由于受到了倒春寒的影响,玉米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猪饲料中的主要成分,玉米价格也在上涨。
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能得到改善,气温回升,玉米难以储存,价格必然会回落。
目前来看,每吨玉米的降幅,最多可达到50块钱一吨,有些地方的玉米报价已经从3.08元一公斤,回落到3块钱一公斤。
从粮食整体价格来看,虽然粮食价格还会上涨,但是本年度第二轮政策性库存粮食将进行定向销售,此举将增加粮食的供应,猪饲料的供应,造成粮食价格下跌,猪饲料价格下降。
除了饲料成本支出和生猪出栏的收入,养猪户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疾病问题,毕竟一旦发生猪瘟的情况,养猪户不仅仅会增加养猪的成本,还很有可能会面临被迫清栏的情况,养猪户也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三、非洲猪瘟疫苗
目前,养猪场为了防控非瘟的出现,养猪场每周要至少进行两次消毒措施,并且对于任何进入养猪场,养猪区域的外来人员和车辆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消毒。
这对养猪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成本支出,如果将这些费用平摊,每头猪的养殖成本将额外增加2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接下来,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善,根据新闻报道,预防非瘟的药物“国猪灭瘟灵1号”已经通过了相关的授权,如果这款药物能够顺利上市的话,不仅可以预防非瘟情况,还可以大幅度消杀蓝耳病毒,并且还能减少其他生猪疾病情况的发生,减少生猪的死亡率。
对于养猪户来说,这款药物到可以直接减少养猪成本的支出,从消杀次数上来说,由此前的一个星期两次,变成一个月三次,从消杀的费用来说,从以前的每头猪20元消杀成本,降低到每头猪4元的消杀成本。
总的来说,这两年来的生猪的价格偏低,对于许多养猪户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灾难,辛辛苦苦一年的付出,最后很有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
但是从未来的走势,养猪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猪肉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养猪户毛利润的上升,饲料价格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养猪成本的降低,养猪户的净利润获得了提升。
再加上预防非瘟药物的出现,将大大降低养猪的风险性和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会降低在预防疾病方面的成本。
这三件事,对养猪户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猪“跌”,肉“坚挺”,蛋价“反弹”,油价“新变化”,咋了?
近期,肉市、蛋价及油价新变化,猪价持续下跌,局部破10元,而肉价保持18元以上的价格;鸡蛋在价格回调后,又迎来再次的“上涨潮”,油价自“3连跌”后,市场又迎来新消息,下一轮价格早知道。
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后续会怎样?下面一起探讨:
1、猪跌,肉类市场居高不下
在猪价连续下跌的同时,猪肉的价格一直保持高价,猪价12元以上,猪肉18元以上。
如今猪价9连跌,而猪肉纹丝不动,价格依然保持18元以上的高价。
猪肉市场也是没谁了。
从各类肉类食品统计来看,猪肉批发价格在15元以上,下跌2.2%;牛肉38.45元每斤,价格稳定;羊肉价格在33.21元每斤,价格稳定。
综合以上,个人认为,当前猪价下跌走势,但是整体大跌的幅度较小,最近有业内认为,当前的猪价不具备再次大涨的基础,在7月市场压栏惜售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迎来下调,市场反应正常,而在后续随着猪肉临近节日,消费旺季及开学季的到来,各种有利因素的情况下,猪肉价格会保持价格稳定,在猪肉价格的带领下生猪市场也会在10元每斤左右,持续下跌概率较小。
2、蛋价反弹,2连涨
最近的鸡蛋价格跌跌涨涨震荡起伏,但是迎来“2连涨”,从全国最新的鸡蛋价格来看,全国各地鸡蛋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北方及中部地区的价格更是势不可挡。
根据各个地区的报价来看,北京蛋价单日上涨0.6毛,批发价格维持在4.62元每斤;山西上涨1毛,主流批发价5元每斤;湖北地区上涨1毛,主流批发在4.7元每斤;河南短期上涨0.5至0.7毛,主流批发价格在4.95元每斤;山东地区每斤上涨1毛,主流价格在4.8至5元每斤。
从此次的鸡蛋价格快速反弹来看,首先是天气因素的影响,在3伏天的到来,鸡蛋产能下跌,市场供应减少。
其次,立秋季节将至,鸡蛋市场消费拉动。
再有在高价猪肉的影响下,很多人转向鸡蛋的市场消费。
以上仅仅是对各地批发价格的分析,当前的市场零售价格已经超过5元每斤,后续鸡蛋上涨空间有限,养殖户还是谨慎补栏。
3、油价调整后,下一个周期性下跌?
之前小编跟大家一起谈论了油价,在7月26日迎来下调,每吨汽油下跌300元,柴油下跌290元,每升节省0.3元左右。
从市场最新的油价来看,92号汽油价格在8.5元每升,95汽油在9.1元每升左右,98汽油在10.33元每升,0号柴油价格在8元每升左右。
此次的油价下调是今年的第四次下调,在14轮的油价调整中,主要呈现“10涨4跌”的状态,对于市场消费端来说,燃油价格下跌,市场消费的压力减少,每升有可节省13元左右。
对于后续大家比较关心的是8月6日新的一轮油价会怎样变化?是否会继续下跌。
根据相关市场来看,下一轮油价可能下跌幅度有限,价格每吨不足50元,油价再次下跌停滞,但至少没有上涨。
后续还需要看未来的国家油价变化,不少网友感叹,希望油价能重返“7元时代”。
针对当前肉价“坚挺”,蛋价“反弹”,油价会进一步“下调”?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鸡价3天涨1元,猪价降至“新低”,羊价跌了不起,油价“又涨了”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各地“阳康”人数的增多,消费市场有所恢复,鸡价、猪价、羊价等都有不同的变化。
其中鸡价3天涨了1元,快大类、中速类和慢速类国鸡全线上涨,生猪价格降至“新低”,羊价依旧低迷不前,养殖户亏损加剧。
汽油价格也进入上行“新通道”。
一、鸡价三天涨一元
据报道,快大类国鸡在12月底触底之后近日整体快速拉升,3天涨幅超过1元,全国均价涨至5.77元。
中速类国鸡涨至6.09元,重回盈亏平衡点。
慢速类国鸡平均价格涨至7.28元。
国鸡价格的触底回弹,一是因为随着各地感染高峰的结束,“阳康”人员逐渐增多,各地消费整体向好,拉动价格的回升。
而是中速类、快大类国鸡跌至成本线以下,养殖端亏损加剧,头部企业为了扭亏为盈,把握住消费好转的机会拉涨鸡价。
三是因为阳康人员返岗之后,屠宰企业的生产陆续恢复,带动养殖端的销售和鸡价的提升。
四是元旦到来和春节临近,市场家禽交易量环比上涨。
不过,对于后续鸡价,业内普遍并不看好。
有机构表示,目前市场上鸡源供应依旧偏多,虽然部分地区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但是更多的地区还未进入高峰,预想中的报复性消费难以出现,刚刚拉升的鸡价仍有回调的风险。
活禽批发市场负责人表示,预计肉鸡消费市场需要等到感染高峰期结束之后,企业复工,学生开学才会恢复,鸡价的彻底反转需要等到2023年的3月,甚至清明节。
广东鸡苗销售企业负责人同样表示,考虑到疫情余波的影响,市场还要将之前积压的产能消耗掉,鸡价的好转需要等到2023年3月。
二、猪价降至“新低”
猪价在经历了最近几天的回调之后,之前的涨幅不仅已经完全“回吐”,甚至降到了新低。
全国生猪均价降至8.225元,具体到各个地区,其中华东区猪价降至7.9-8.7元,华中区猪价降至7.7-8.4元,华南区猪价降至8.1-9.7元,华北区猪价降至7.7-8.3元,东北区猪价降至7.408元,西南区猪价降至7.3-8.4元。
猪价的持续回落,离不开这么几个逻辑:
1、各地疫情放开之后,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市场生猪消费需求不增反减。
2、养殖端大肥仍有存栏,随着春节的临近,养殖端出猪意愿增强,猪价承压。
3、腌腊需求结束,消费支撑力减弱。
4、居家人员增多,居民收入受影响,消费者囊中羞涩,猪肉消费不及预期。
据猪贩子介绍,当前屠宰企业大肥计划较少,市场标猪也不缺,目前标猪的价格在8-8.2元,大肥价格在7.2-7.3元,大肥和标猪的价格差在1元钱左右,说明市场并不缺大肥,预计短期猪价还将会继续回落。
对于2023年猪价,有机构分析认为,当前猪价的持续低迷,有助于刺激养殖端加速出猪,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能的进一步恢复,春节之后的第二季度,各地阳康人员增多,市场有望出现疫情稳定之后的报复性消费,叠加学生开学,企业复工,猪价有希望一改往年的低迷状态而迎来上涨行情。
到了三季度,猪肉消费继续向好,叠加三季度对应的母猪产能是当前的低迷状态,猪价有希望进一步上涨。
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猪价有希望好于2022年猪价。
三、羊价跌了不起
据统计,当前河北唐县小尾寒羊串12/斤,细毛羊串12.3元/斤,新民羊12.6/斤,河南安阳绵羊淘汰母羊11元/斤,山东盐窝小尾寒羊串12.1元/斤,细毛羊串12元/斤,新民羊13.3/斤。
安徽涡阳育肥湖羊16元/斤。
今年的活羊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整体要低8-10元/斤,羊价低迷,一跌不起,一是因为之前养羊利润相对较高,市场上羊的产能大幅提升,羊肉供应处于高位。
二是因为当前的羊肉价格依旧在四五十一斤,而猪肉价格仅十六七元一斤,猪肉价格优势明显,羊肉消费受到冲击。
三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终端餐饮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羊价支撑力有限。
从目前的供需情况来看,春节之前羊价供需关系难变,羊价上涨难度较大。
不过春节之后,羊肉消费有希望随着企业复工,以及各地疫情感染高峰结束后出现的报复性消费的刺激下,明显上涨,原本业内预计的5、6月份羊价回暖有希望提前到2023年的3、4月份。
四、油价“又涨了”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油价要上涨的新闻报道,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1月3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开启2023年的首次调整,而且是“出师不利”,第一次调整就将会迎来上涨。
据机构测算,截至12月30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均价为79.46美元/桶,综合变化率为3.51%,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将会上调240元/吨。
油价的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
1、临近年末,各地感染高峰陆续结束,返乡人员增多,汽油需求向好。
2、美国宣布回购战略石油储备。
3、极端天气影响美国石油产量。
4、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但多个市场机构认为,2023年初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和经济衰退,将会给2023年初的油价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大家也不要对2023年油价抱有太大的希望,从目前的市场来看,2023年油价大概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猪肉跌破14元,有地区鞭炮解禁,油价恐再上涨,什么情况?
猪肉降价是除了屠宰场和养猪户之外人之众望所归,最近半年时间猪肉价格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受全国生猪产能恢复,近期猪肉消费低迷的影响,近期猪肉价格一路回落,目前猪肉价格已经跌破14元了。
过年燃放鞭炮是我国多年的一项老传统,最近几年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各地相继禁燃鞭炮,不过近日传来好消息,有地区鞭炮解禁了。
再就是连续三次下调,92号汽油价格回归7元,95号汽油价格也降至8元左右之后,油价恐怕再次上涨。
猪肉跌破14元
最新消息显示,截至到12月21日14:00,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相比昨天下降了1.7%,来到了13.9元/斤左右,其实12月20日的降幅更大,达到了2.2%。
猪肉价格能够跌破14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生猪产能的恢复,据报道,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5次召开生猪企业代表座谈会、部门协调会等会议,要求切实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金融方面,为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提供点对点金融服务,给予规模化猪场贷款贴息。
今年6月份,农业农村部印发了《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方案,让生猪价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减少猪周期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影响,猪价稳定之后,不仅可以让养殖户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还能让居民吃到相对合理价格的猪肉。
如果说生猪产能恢复是肉价下降的基础,那么猪肉消费低迷就是猪肉降价的催化剂。
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居家办公和生活,商超、菜市场、饭店、餐馆等地方的客流量大幅减少,不仅影响了餐饮消费,也影响了居民的日常消费。
另外,学生提前放假,农民工提前返乡,工厂停工又减少了猪肉的集中采购。
腌腊在天气的影响下,启动较晚,又在疫情的影响下,提前结束。
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导致了当前猪肉消费甚至比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前还要低迷。
春节之前,生猪价格大概率持续低迷运行,主要有如下几个逻辑:
1、当前市场标猪供应相对宽松,屠企开机率不高,猪价难涨。
2、部分地区市场上还有20%-40%的大肥积压在市场上,而随着春节时间的临近,留给这部分大肥的时间不多了。
3、地方储备肉的持续投放。
4、腌腊的需求情况可以反馈春节利好的情况,预计春节利好对猪价支撑力有限。
5、养殖端挺价惜售心态崩塌,反而有恐慌性抛售行为。
生猪价格持续回落,猪肉价格自然是易跌难涨,随着猪价的回落,猪肉批发价格有希望进入12元、13元,猪肉零售价格有希望进入15元之内。
有地区鞭炮解禁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的一个重要传统,“爆竹声声辞旧岁”,在一声声的爆竹声中忘却上一年的不愉快,用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开启一年新的生活。
但是最近几年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同时也是保护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从2014年至今,全国共有138个城市陆续推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以前那个通宵劈哩叭啦的除夕夜就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今年疫情的解封,人们渴望迎接新年,也渴望用爆竹“炸去”这三年疫情以来的不顺利,渴望鞭炮燃放的解禁,甚至有媒体翻出了去年的文章“炒冷饭”,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评论区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网友都是支持解禁鞭炮燃放的。
可以说,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是众望所归。
好消息是,今年已经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山东的东营和滨州两地已经在官网上明确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包括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到正月初五、正月十五这几天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此外浙江省瑞安市也允许当地在大年三十到初三燃放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产生的有害气体确实会污染空气,同时也确实会造成纸张的浪费,也会发生一定的危险,但不能因为它有危害就“一刀切”得禁止,老百姓不求着允许天天燃放,就像上面提到的这几个地区在规定的时间内允许燃放就足以。
这三年大家承载了太多的压力,今年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就是个新的开始,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地区打开这个口子,让大家过个痛快年,以更好地心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油价恐再上涨
最近三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均为下调,而且下调幅度一次比一次大,随着油价的下调,国内92号汽油价格除了海南和西藏之外,已经全面进入“7元时代”,95号汽油价格也降至8元左右,新疆、宁夏、陕西几个低价地区甚至进入7元区间。
不过有个不好的消息是,从12月20日0时开启的新一轮油价调整周期中,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两连涨了,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0.18美元,价格达到了80.71美元/桶,WTI美国原油价格上涨0.11美元,价格达到了76.34美元/桶。
受此影响,机构预测1月3日迎来的“2023年第一调”预计上涨100元/吨。
国际油价的上涨回调,一是因为美国原油库存的减少,二是因为市场对石油需求预期由悲观转为乐观,三是因为美元指数显著走弱,四是因为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让国际对国内原油需求增长充满信心。
我国物价上涨的导火线是什么?
首先油价不断上涨最近已经突破104美金一桶了!再有美元贬值再有食品供应链脱节如猪肉、现在的食用油等等。
我比较同意这个大哥的观点,还有就是我国政府的调控做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人投机倒把,大量囤积各种消耗品.如猪肉,粮油等.使得供求关系日亦加剧.最终导致物价上涨..只是自己的浅薄理解..供你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