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欧佩克不减产对俄罗斯有利

2.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

3.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为什么说欧佩克不减产对俄罗斯有利

欧佩克减产对原油的影响_欧佩克减产谈判之前油价

当天会见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普亚纳时表示,在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作出不减产决定的情况下,国际油价下跌是正常反应,俄罗斯一开始对此就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他认为,经过这个冬天到201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将逐步稳定。

指出,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召开会议之前,俄罗斯同该组织的相关代表举行了会谈。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不减产对俄罗斯是有利的。任何主要石油生产国都不应为追求石油价格而采取特别措施,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坚持这一原则。

表示,目前世界石油市场和能源市场正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但这对俄罗斯来说不是意外,俄罗斯有能力应对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任何挑战。

欧佩克27日宣布不减产,该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大跌。分析人士指出,低油价给产油国经济和财政带来巨大风险,未来原油市场将通过价格机制寻找供求平衡点。

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

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产

买车以后和买车之前最大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对油价的关注度,普通有车一族最关注的就是油价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后期用车成本,所以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将燃油经济性作为购车指标之一,怕的就是“买得起养不起”。

不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买车不用太过担心油耗,至少油价跌势将是常态。可能会有短暂的回升,但是从大环境来看,油价会越来越便宜。疫情带来的影响现如今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国内车市2月汽车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而与汽车行业息息相关的油价也受到了重创,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急剧下降,过去两个月国际油价一路走跌,达到了近一年多来罕见的低谷。

欧佩克产油国俱乐部周四针对这种现象在维也纳开会,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及其组织中的盟国,根据此前提出的持续到月底的减产计划,再次基础上还计划推行50-60万桶/日的额外减产计划,有望持续到第二季度。

国际原油价格接连遭到重创,价格暴跌,石油原产国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坐不住是情理之中,而减产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油价下滑速度,用以提振油价。但从大环境来看,减产计划对油价的提升作用有限,首先疫情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依旧遏制了石油需求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的需求量来看,每天为825000桶。

而对沙特等产油国来说,石油是最大的经济支柱,为了国家的经济环境,减产不可能长远,所以想要通过减产来刺激油价上涨是不现实的,减产更多意义上只是为了遏制油价暴跌的趋势,维稳下跌的幅度。所以减产计划或许会短暂的刺激油价上调,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至少油价将会呈现下滑的趋势。

当然,现在对每个车主来说,油价涨多还是跌多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把车开出去,疫情时期各行业停工,平时最烦的堵车,现在来看成了平安的另一种信号,平日最讨厌的排队加油洗车,现在也成了一种“享受”。疫情的影响,对各行各业都有不小的冲击,惟愿早日雨过天晴。

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百度文库: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涨至70元/桶,国际石油翻番仅仅花了不到半年;更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价格最高到达127美元/桶,而2012的价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价格的变动速度之快。

那你们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学认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需决定,但是我们发现中东是最大的石油地区,那你们试想一下决定石油价格的主要应该是中东地区了,或者说是欧佩克,可是很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价格的制定权,这还有个数据,2008年12月15号,欧佩克看到当时油价跌到40美元/桶,他们想拉抬油价,就一天联合减产420万桶,减产的当天,油价不涨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真正掌握这个价格控制权的是美国。

那美国又是如何掌握石油价格呢?

我们先看看我们国内要控制价格是怎么样控制的?我们就简单说说,“豆你玩”吧(图解) 第一, 建仓;第二,控制经销商;第三,舆论制造;第四,对敲。

当你明白我们国内炒家控制价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国是怎么样控制石油的,美国同样具备了四个条件,第一,资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东石油出口,甚至许多国家的出口,这方面是比较难做到的。第三,舆论制造。第四,通过期货市场又大赚一笔,在这点上中国,甚至俄罗斯,还有许多大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石油的出口应该是有欧佩克来决定的,可是我们都错了,美国凭借他的霸权主义,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吧,当然是为了石油,但是美国为什么不去打其他国家呢?很大一个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从美国的管理,伊拉克生产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国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储存起来,所以美国就很不爽,找各种借口征服你,让你变得听话。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个大合同,可以有开采权。

但调研后发现,这一切都是美国在后面的主导。过去伊拉克开采油田都是拍卖,拿到之后可以随便开采,然后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自从美国拿下伊拉克之后,不是这样了。中国、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想开采石油的话,必须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后就有美国。怎么合作呢?比如这次中石油去开采,他只给你加工费,壳牌要求7.98美圆一桶,南方拒绝;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圆一桶,南方照样拒绝;最后我们只有以开采一桶2美圆的价格接受。中石油变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说你的利润不可能超过2美圆一桶,几毛钱了不起了。中国虽然拿到了开采权,但是最后等于是以2美圆一桶卖给南方石油公司,他们连开采成本都省了,然后美国再从南方手里卖,至于价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迪拜危机,迪拜危机主要是迪拜还不起债务。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并且是第二大国家,他们关系就是国与省的关系,而阿联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国制造迪拜危机只是项庄舞剑,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个国企叫迪拜世界,在债务危机发生前,它被称为“日不落企业”,在2010年,资产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城市,到处买港口,在国际收购大量股权,但是,这个企业在2008年,总收入才30亿美国,纯利润只有两亿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却借了美国等银行的3000亿美元搞建设项目,并且还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为抵押,最后迪拜的虚假繁荣终于消失,还不起债,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债。从而,美国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也不多讲。

其实还有好多油田都是通过这些方法取得控制权,还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国合作的,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