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油涨价与国际石油跌价

2.为什么发改委把油价一直升高?不是和世界接轨吗?

3.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4.跌破俄乌冲突前水平,油价到底怎么了?

5.请教有关金融危机时期油价低的问题

中石油涨价与国际石油跌价

油价是否还会跌价_油价是否还会跌价呢

一直以来中国石油价格都是由国家补贴,所以中国石油价格一直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现在国家采取石油价格与世界接轨的政策,逐渐放开石油价格,国家逐渐取消补贴,所以我国石油价格在一路攀升。又由于中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由于国内石油价格升高,必然导致石油消费的减少,石油使用减少了,所以引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

为什么发改委把油价一直升高?不是和世界接轨吗?

国家发改委前天晚上发出“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指出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和航空煤油出厂价格。 半夜鸡叫使得北京市93号汽油涨至每升6.37元。此次调价前,美国普通汽油的周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加仑2.524美元,按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6.83计算,折合人民币每升4.56元。这样算来,北京汽油价格目前比美国普通汽油平均每升高出1.81元。 油价上涨受益的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上市公司。他们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垄断企业,不仅在油价上大获其利,而且还可以用成本过高、亏损等字眼每年从国家手中得到巨额补贴。这次的油价涨的有点离谱了。与其说是与国际接轨,不如说有点穷凶极恶。蓝猫曾经去过泰国,日本等地,那里倒是真的和国际接轨。油价时常会变,有一天早晨出去游玩时路过一个加油站,不经意注意了一下油价,下午回来路过再看一下,油价已经出现变动。而国内很多东西,大多都是涨价容易跌价难,一旦某种物价涨上去后就很难跌下去,百姓只能默默地去忍受这一切。一般涨价都会有听证会,其实很多听证会只是走过场罢了。很多东西,诸如旅游景点门票之类的,其实听证不听证的都一样,大多都是以原定的价格执行,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每升高出1.81元,这是什么概念?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汽油的产量,再去乘一下1.81元,保准就是天文数字,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原油期货30日在创下8个月新高后大幅下跌,纽约商业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下跌了1.60美元,收报每桶69.89美元。这次国内油价却上涨至国际油价每桶140美元时的最高水平,这不由得让人感到震惊。 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可是最近石油价格一直在68~72美元附近徘徊(纽约原油期货走势见下表),汽油涨至每升6.37元,也不知道发改委是用什么计算方法算出来的。暂且不说国内劳动人民的收入是以人民币计算,美国是以美元计算。同样每月3千元的收入,其中的消费能力和差价就不用再说了。这汽油涨价除了石油产业是利好以外,其实对国家经济以及个人的消费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首先面对涨价的就是那些私家车,就说上海吧,这二年来,每月发放牌照在6千辆左右,这还不包括很多人为了避免昂贵的牌照费用,选择江浙二地的牌照。如今我们单位里也有了很多私家车,有些人并不是因为收入增加而去购车,而是因为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住房越搬越远,上班越来越不方便选择以车代步。汽油涨价使得这些原本收入不高的人群无形中又增加了一笔开支。 当今国家正在振兴汽车经济,汽油不断涨价将使得即将购车的人们采取观望的态度。汽车是一种消费升级品,只有当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会去购买,孰不知目前中国财富人群仍然处在金字塔型状态,平头百姓的收入仍在金字塔的底层,油价飞涨又怎能来拉动百姓的消费。 全国无数辆出租车面临汽油的涨价,那些司机的收入将会大打折扣,国家补贴毕竟还是有限度的,假如出租车一旦涨价,公交车一定会跟着涨,火车票当然也不能不涨,飞机票也一定会涨,而建立在中国的油价比美国还贵的基础上的涨价,难免有可能引起社会震动。 其次随着汽柴油涨价,全国各个企业的车辆用油费用也跟着暴涨,用油企业的成本也将逐级攀高。如今随着科技的发达,很少工业企业不用油的。汽柴油费的上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增加使得利润被压缩,利润被压缩后使得职工的收入不能增加或者减少,职工的收入得不到增加使得消费不能增长,百姓的消费得不到增长又怎样来拉动内需?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油价的过分上涨对国家的经济不利,对百姓更不利。

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我国成品油定价方法主要采取成本加成的方法,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石油市场竞争充分,主要采取的是市场定价法。

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原料成本(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原油价格)、炼化成本利润、政府相关部门征收的税费、贸易商及加油站的成本利润等。

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中,原料成本大约占30%, 48%左右为各种税费,炼油厂成本加利润大约占到8%,剩余部分为贸易商及加油站的营运成本和利润。

我国成品油的税费占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德国这个比例为57%,韩国为52%。当然,美国大约在30%左右,导致美国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最大的国家。高税费一方面是为了抑制石油的消费,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成品油大部分用于交通领域,因而高税费也是为了提供足够、稳定的公路维护与建设资金,以解决公路维护与建设筹资的问题。

我国成品油定价受国家管控,采取"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逐月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并设置了上下限, 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者少提;低于40美元的时候,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这便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天花板价”和“地板价”。

因此,这就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接连暴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

跌破俄乌冲突前水平,油价到底怎么了?

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回了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但是此次石油跌价的状态只能够短时间之内维持而已。

石油作为工业的命脉,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石油。但是石油并不是无限量的,地球的石油储备,已经完全探明。一旦地球的石油储备使用完毕之后,那么人类只能够重新开发新的自然矿产资源。因此,石油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以来都是在不断的波动当中。但是总体上来讲,石油价格长期以来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石油价格跌回了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

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我们可以得知,石油价格已经基本上跌回了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很多人也在网络上猜测,石油价格的暴跌是不是意味着俄乌冲突,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与外界有着很大因素。虽然战争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但是战争也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而已。

美国的政策介入。

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之所以会下跌,完全是因为美国政府的介入。美国政府为了改善石油价格过高的现状,于是特地下令要求国内的石油生产企业必须增加石油的产量。从此达到扩大石油产量并且向外出口的目的,要明白当市场上的供大于求时,那么所有物品的价格必然会呈现下跌的趋势。

不可能会长期持续。

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呈现暴跌的趋势并不会长时间持续。因为石油价格下跌,是由于美国政策的调整。但是美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作为美国的石油生产大企业,是不会长时间增加石油产量的。虽然能够扩大出口量,但是对于石油企业总体的经济有一定的受损。

请教有关金融危机时期油价低的问题

你要明白油价前期被爆炒的原因

1.美元贬值

2.世界经济繁荣,需求增加

现在两个都因素逆转了,投机资金撤离,不炒了,甚至是大量炒低,因为期货炒低也可以赚钱,所以欧佩克的减产在目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就好像,炒高的时候,欧佩克增产,也无法抑制油价的

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炒作的人不看好油价,不炒了,而实际需求又不是紧张的无法满足,欧佩克无法左右油价,从来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