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6

2.矿产勘查融资类型

3.黄金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4.请问黄金除了做首饰还有其他什么特别的用途吗?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他决定国家的财力?

5.全球固体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及供需形势

 矿业经济和矿产品贸易6

秘鲁金价下跌了吗-秘鲁 黄金

1.矿业经济

玻利维亚是一个传统的矿业生产和出口国。几百年来,矿业为其主要经济命脉。玻利维亚矿业生产历史悠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了金、银、铜、锡矿的开采,并掌握了用铜或铜锡合金制造器皿、用具和武器以及用金、银制成装饰品的技术。自1545年波托西省塞罗里科(CERRO RICO)银矿被开发以来,玻成为西班牙在美洲无数次探险中被发现的唯一“黄金之国”。银产量当时在世界上占首位。玻以其丰富的银矿自然也成为西班牙在美洲重点掠夺对象国。殖民统治末期,金、银的产量大大减少。玻独立后,矿业生产以锡、铜、铅、锌、硫磺、铋等为主,后又增加了钨、锑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银的生产也有恢复。这期间,美国和英国资本相继渗进玻,逐步控制了玻的矿业生产,其中主要的是美国资本。至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美国控制的三大公司几乎占有了玻全部的锡矿。

进入20世纪,玻利维亚锡和锑矿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二次大战前,玻锡产量在西方世界一直处于首位,二次大战中,由于亚洲产锡国卷入战事,玻锡作为战略物资,身价倍增,玻的国际地位也有提高。战后,国际市场锡的需求量减少,加上其他产锡国生产发展,美国利用战略储备锡操纵锡价等原因,使玻锡生产不断下降,市场日益萎缩。

1995年,帕斯埃斯登索罗领导的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之后,帕斯将美资矿业公司收归国有,成立了国营矿业公司,国家加强了对矿业的控制,但也允许中、小型私人矿业公司或矿业合作社的存在。多年来,国营矿业公司一直控制着玻矿业生产的70%左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7年数字表明,矿产品的开发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4%,其中矿业占1/4(5.6%),石油和天然气占1/6(3.7%)。1997年矿业和采石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了6.8亿美元(按1990年水平)产值。1997年矿业和采石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1998年增加到48%。

(1)锡矿

玻锡曾是矿业的拳头产品,长期起着经济支柱的作用。锡的生产和出口在玻利维亚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拉丁美洲锡产量占世界的19%,玻利维亚、巴西、秘鲁和阿根廷是主要生产国。1979年前,锡产量保持在3万吨左右,占西方世界五分之一,居第二位。1979年后,产量连年下降,1979年为2.8万吨,1985年为1.6万吨,1996年为1.5万吨,1997年为1.4万吨,1998年进一步下降到1.054万吨,1999年只有1.02万吨,居世界矿山锡产量第五位。由于国际市场上锡价下跌,直接导致玻许多锡矿山倒闭。1997年精炼锡产量达1.69万吨,1998年大幅减少,降为1.11万吨。

(2)银矿

玻利维亚银产量水平不高,仅排世界第9或10位,1998年和1999年矿山银产量分别为402吨和422吨,占世界矿山银产量的2.5%。但由于该国的银矿床不仅矿床规模大,而且开采成本非常低,使得银成为玻利维亚很有竞争力的主要出口金属之一,1997年和1998年分别出口创汇6100万美元和7200万美元,占该国主要金属矿产出口值的16%。

(3)锑矿

玻利维亚的锑储量较丰富,有150多个脉状矿体,矿脉除含锑外,尚伴生金、锡沙等,单个矿脉不大(原约0.6~0.9m),点多且集中,主要产在锡矿带内。锑矿多由私人公司小规模开采。1975-1977年玻利维亚锑矿产量高达1.6万~1.7万吨/年,1978-1982年降到1.3万~1.5万吨/年,1983年以来,锑产量已由近1万吨逐渐下降到1999年的3342吨。该国最大的锑企业为文托(Vinto)锡锑冶炼厂,目前文托冶炼厂由于没有找到买主仍在运营,其生产的精矿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目前玻利维亚已由出口矿石和精锑改为主要出口氧化锑。1995年和1996年分别出口氧化锑为4525吨和4550吨,分别占锑总出口量的92.4%和96.4%;1997年和1998年分别出口氧化锑为4915吨和3725吨,分别占锑总出口量的97.3%和99.5%。主要出口英国、美国、比利时。1998年出口英国为2098吨,出口美国为1168吨,出口比利时为425吨。玻利维亚锑采矿业的私有化行动继续阻碍着锑矿生产。1999年玻利维亚锑矿山产量为3300吨,比1998年下降30.0%。Empresa Minera Unificada公司的Chilcobia矿山从年初开始仅以12000吨锑精矿的速度进行着生产,但其为了履行与国有的Vinto锡锑冶炼厂签订的合同,不得不动用其矿石储备。Cia Minera Salinas公司仍在进行少量的锑开采活动,但是1999年初仅能按100吨/月的速度供应Vinto锡锑冶炼厂原料。

(4)钨矿

钨矿亦是玻利维亚传统生产和出口产品。70年代以来,直至1984年,钨矿产量一直在2000多吨的水平上徘徊,仅次于加拿大和南朝鲜,居西方世界第3位。钨矿主要是由中型企业生产,其产量约占全国钨产量的一半。90年代以来,玻利维亚钨矿产量已下降到500~600吨的水平,1998年产量627吨,次于奥地利和葡萄牙,居西方世界第3位。1998年钨品出口创汇250万美元,美国为玻利维亚的最大进口国。1999年,玻利维亚钨矿产量进一步下降到334吨。

(5)锌矿

圣克里斯托巴尔银矿的开发使玻利维亚成为世界重要的锌矿生产国。1996年玻利维亚矿锌产量为14.50万吨,1997年增加到15.45万吨,1998年产量略有下降,为15.07万吨(占世界总计2%)。

2.矿产品进出口

玻矿产品90%以上供出口。80年代,玻矿出口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呈下降的势头。1980年,矿产品出口总额还在6.4亿美元以上,1986年已不足2亿美元。矿产品出口在全部出口额中的百分比,1985年为39.2%,1986年为33.2%,低于天然气出口(占55%以上)。所有矿产品出口中,锡仍占首位,1980年出口2.39亿美元(占矿产品出口总额37%左右),1986年为9.6亿美元(占矿产品出口总额49%左右),90年代,玻矿出口收益有回升,但仍低于80年代的水平。1997年和1998年矿产品出口总额分别达5.2亿美元和4.5亿美元。在所有矿产品出口中,以锌为首位,1997年和1998年出口分别为2.0亿美元和1.5亿美元;其次是锡,1997年和1998年锡的出口量分别为1.24万吨和1.04万吨,创汇额分别达1.4亿美元和1.37亿美元。

矿产品传统的出口对象国家是美国、英国、西德。90年代,玻矿出口对象仍是以美国、西欧为主,其次是拉美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阿根廷、比利时、智利、德国、秘鲁等。矿产品出口在玻出口总额中的比例按国别统计为:美国13.5%,英国5.9%;西德5.0%,其余均不足2%。

表16 玻利维亚主要矿产的产量和出口收益

1998年玻利维亚主要矿产的产量和出口收益如下表16。表16中的数字显示出,尽管1998年贵金属的产量有所上升,但有色金属的产量却出现了下跌。这些趋势反映出玻利维亚大部分矿产品的国际价格在这一年出现下降。虽然与1997年相比,1998年银的价格平均上涨了13%,但在年末却开始下跌。锌价的下降(仅为1997年价格的78%)准确地反映在1998年的出口收入上;铅(85%)的状况基本与此相同。相比之下,1998年锡的价格上涨及下降的幅度都达21%,其平均价格基本与1997年持平。金的价格虽然下降了12%,但由于位于Santa Cruz的Purquio Norte矿的投产使得产量有所增加,所以出口收入下降不大。

玻利维亚的矿业传统地被分为国有部门、合作采矿和手工采矿者、商业矿山。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改革,这种三分法正逐渐不能适应矿业统计的需要。国有的玻利维亚矿业公司(Corporacion Minera de Bolivia简称Comibol)1985年产值占玻利维亚矿业总产值的51%,但到1998年这一比重却下降到了5.4%。以前的国有Comibol矿山或者与私营企业重组成为合资企业,或者转让给合作开采企业,只有瓦努尼(Huanuni)锡矿和科尔奎里(Colquiri)锌-锡矿例外。

Comibol将成为一个控股公司,通过出租许可证给他人和由他人经营来获取利润(要出售该公司的矿山需要对国家的宪法进行修改)。该公司一直试图将剩余的两个矿山作为附属矿山归并到它的另一资产——Vinto冶炼厂这样一个一揽子资本化解决方案中,以便从这两个矿山的经济、社会重担下解脱出来。作为Vinto冶炼厂的原料来源之一,Colquiri在1998年给政府造成了300万美元的亏损,Comibol正努力缩减目前多达230人的雇员队伍。

Huanuni的状况同样很危险。总的来说,Comibol公司在1998年亏损了500万美元。其资产还包括位于东南的Mutun铁矿以及Cerro Rico银矿。

在产量和就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合作采矿者和所谓的小矿主,其中有许多使用Comibol许可证的合作者在早期的矿山关闭后纷纷转让采矿许可证。1998年,玻利维亚35%的矿业产值来源于合作采矿者和小矿主,他们占玻利维亚锌产量的30%,银产量的38%,锑产量的42%,金产量的16%,锡产量的25%和铅产量的19%。这一领域的业主数量正急剧减少。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玻利维亚有842个合作采矿者和500个小矿山。绝大部分小矿山集中在贫瘠的Andean高原上,历史上有名的矿业区Potosi和Oruro现已沦为最贫穷的地区。

事实上近年来所有的矿业投资都集中在商业产值,1998年该部门的产量增长了6.1%,占玻利维亚矿业总产值的60%,分别占锑的56%,黄金的84%,银的55%,铅的78%和锌的66%,雇用了约4000名工人,所支付的工资是其它私营部门的两倍。

玻利维亚现代矿业的标志是在Oruro北部Kori Kollo的Inti Raymi(Battle山金矿的88%)项目。1998年该矿山磨矿770万吨,金的品位为2.23克/吨(0.065盎司/吨),回收金336000盎司,银968000盎司。1998年金价为307美元/盎司,而1997年则为322美元/盎司。随着黄金价格在1991年中期降至250美元,某些开发活动已延期。

第二个重要的开发项目位于Uyuni东南和Potosi西南这个高而贫瘠县的圣克里斯托巴尔(San Cristobal)。自1994年以来这里的Apex银矿公司一直试图取得包括古老的Todos矿在内的所有权(Properties)。由于这里发现了极重要的银、锌和铅矿床,且具有进行大规模露天开发采矿的潜力,有人预言它将使玻恢复其在世界银市场中的地位。

1998年,Golden Eagle Internation宣布了其在Cangalli(La Paz南部)的有关黄金的重要发现,储量为640万盎司。另一个重要的矿产地Don Mario金铜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业已完成。该矿山采用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的方式,以氰化流程这一常规处理方法可望回收90%的金。

从拉巴斯省发源的几乎每条河流都有砂金的成矿条件,不少私人或小型公司在该地区淘金。据报导,目前在玻矿业公司注册的以开采砂金为主的矿业合作社近400个。另外,在与玻、巴西交界处的马德拉河玻方一侧,以及圣克鲁斯和贝尼省的部分河流里也有金砂。岩金在玻也有一定规模的开采。但是限于能力,玻无法探明金矿的储量,更无法控制金矿生产,很多黄金被走私出境或被别国(如巴西)非法采走。采金者多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采取瞒产私分和采富弃贫的办法,使国家资源遭到很大破坏。

矿产勘查融资类型

一、种子资本

种子资本是指在规模勘查前期就投入的资本,是最早进入勘查领域的风险投资,有的甚至称为前风险投资。因进入勘查最早,风险最大,潜在收益也最大,是一种权益资本。可以说,种子资本为的是孵化地质学家头脑中的一个找矿理念或找矿设想。利用种子资本,做了进一步的采样、地质调查和研究后,当找矿线索进一步明朗,再转化为规模勘查。

在矿产勘查领域,可表现为私募股权基金 (PE) 。即以私募形式,对非上市公司的权益性投资。在勘查阶段,是种子期或初创期的投资。在投资初期,就考虑了未来的退出机制。现在国内已形成了一批境外勘查的 PE 基金,例如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就拟组建境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种子资本单个项目的规模很小,从其名称来看,它是做 “种子”的,不是 “吃”的,因此数量不大。勘查前期的种子资本,一般来说,可能只有几十万美元,这是一种投资的试探行为。种子投资对投资对象的鉴别至关重要,要有相当的眼力来判断,勘查地质学家的找矿设想有没有价值。根据他的经验、能力和敬业精神,来决定种子资本的投放。境外矿产勘查的种子资本,主要来自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基金,或来自个人或多个人联合的风险投资基金,又称天使基金。

举一个种子资本投资成功的实例。地质学家、独立找矿人菲甫克 (Chuck Fipke) 在分析对比了加拿大西北地区的湖区地质条件后,通过近 10 年的探索,形成了在该区寻找金刚石矿的 “疯狂想法”。1990 年4 月,菲甫克用掉了他的 “最后一块加元”,租了一架直升机,来到耶洛奈夫以北 300 千米的一个无名湖畔,沿着冰川追索,在一个非常寒冷的日子里,穿过冰层,终于发现了指示矿物——镁铝榴石,证实了有可能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筒。迪亚麦特 (Dia Met) 投资公司董事长独具慧眼,赏识这个 “疯狂想法”,向这位杰出的勘查地质学家提供了 80 万加元种子资本。有了这宝贵的种子资本,菲甫克可以继续开展寻找金刚石的探索。这个“疯狂想法”最后被证实了,在波因特湖底找到了金伯利岩筒。BHP 公司跟进,投入大规模勘查,找到了 Diavik 等金刚石矿床。迪亚麦特风险投资公司股票的价格上升了 100 多倍,菲甫克也得到矿权 10%的权益。到 2003 年,加拿大已产金刚石 1 130 万克拉,产值17. 7 亿加元。从来不产金刚石的加拿大,现在排在俄罗斯、博茨瓦纳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金刚石生产国。勘查的种子资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获得了大丰收。

二、上市融资

上市融资,是初级勘查公司在矿产勘查资本市场获得勘查资金的主渠道。初级矿产勘查公司通过上市融资,可以取得矿产勘查的高回报,吸引分散的市场资金。初级勘查公司的股票在初始上市时,因为公司的探矿权仅是一个含有找矿潜力和设想的靶区,探矿权的价值不高,所以此时初级勘查公司的股票价格不高,一般为0. 3 ~ 0. 4 加元 / 股。一旦勘查有新发现,股价会迅速上涨; 一旦发现可以赢利的大矿,股价会几倍、几十倍或成百倍地上涨。这种资本的高成长性,吸引了大量投资机构和中小股民投资,将社会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矿产的风险勘查。从某种意义上说,矿产勘查业外人士,购买初级勘查公司的股票,就好像是进了一个 “矿产勘查”。西方国家的投资有大量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和股民。

上市融资给了风险投资者退出的路径。从矿产勘查,经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到矿山建设,再到矿山生产还本赢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要10 年以上。矿产勘查投资者一般不可能从草根勘查阶段开始投资,等到找到矿,开发获利后才得到回报。投资一个未上市的矿产勘查私公司,还要不断地投入,对于投资矿产勘查,不是一个投资方式好的选项。大多数找矿项目是失败的,股价会有所下降,若不打算继续投资,勘查投资者可以适时退出,不会血本无归。投资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是风险勘查投资者的“金降落伞”。但投资到一个未上市的矿产勘查私公司,风险大得多,许多投资是彻底失败,血本无归。对于广大的矿产勘查投资者来说,需要一个有保障的投资退出机制,在矿产勘查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刻,可以通过退出来实现投资效益和回避风险。矿产勘查投资,能在勘查的任何阶段顺畅地退出勘查运作,是矿产勘查投资得以顺利、连续运行的关键。

虽然上市融资可以得到借贷难以得到的宝贵的风险勘查资金,但也会给初级勘查公司带来不少麻烦,因此有些有资金来源的初级勘查私公司,并不急于上市融资。准备招股书、和股票承销商谈判、每季度的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审计、信息披露、内部交易报告、大量的文件工作量,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繁琐的会议,这些工作对于行政资源匮乏的初级勘查公司是沉重的负担。有位初级矿产勘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笔者讲,他的 50% 的时间要用到上述工作中。另外,上市初级勘查公司必须及时披露找矿信息,在矿业秩序不好的国家和地区,会给初级勘查公司带来麻烦。金属价格的波动、证券市场的起伏,也会给初级勘查公司的运作带来一些影响。

三、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为了再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对于进入方,则是参与境外矿产勘查的一种运作方式。定向增发是非公开地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由于许多初级勘查公司上市后,发行的股票并未出售,定向增发常常是存量发行。已发行股票的初级勘查公司经一定时期后,发行股售完或为扩充股本筹资,则是增量发行的定向增发。初级勘查公司总是倾向于在找矿形势好、股票价值与市场被市场价格高估时实施定向增发计划。若因勘查资金无法继续支持勘查计划,在股票价格不好时或在市场价格低于股票价值时,不得已实施增发,这对公司原有股东无异于是一次盘剥,对矿产勘查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投资信心都是一种打击。

定向增发不超过总股本的 10%,可以不经过证监会的批准,还可以连续增发一次,简单易行。例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私募方式,定向投资加拿大锌业金属公司 Canada ZincMetal Corp. ,获得 1 150 万股 (每股含 0. 5 股期权) ,占该公司总股本的 13%。意味着加拿大锌业金属公司筹得 489 万加元勘查资金,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则获得了进入加拿大 BC 省 Akie 铅锌矿运作的机会。

一个初级勘查公司,能否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吸引投资,D.Casey 提出了 8P 标准: ① People (人才) 。初级勘查公司的团队是否专业、敬业,过去是否有成就。② Property (资产) 。对初级勘查公司而言,就是公司探矿权的质量。③ Financing (现金状况及融资需求) 。④ Paper (管理层拥有股票) 。拥有越多,工作越上心。⑤ Promotion (业务的推进力) 。董事长或总经理应当是一位勘查商务的有力推手。⑥ Politics (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 。⑦ Push (紧迫性) 。是否是赚钱的好时机。⑧ Price (价格) 。把握好金属价格起伏态势,开展融资。

四、合资勘查

合资勘查实质上是初级勘查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对于进入方,则是一种运作方式。拥有探矿权的初级勘查公司,一般来说在投入矿产勘查以后,以具有找矿潜力探矿权的部分权益,对价换取另一个投资者的现金投入,成立新的法人或非法人的合作或合资公司,继续进行矿产勘查。关于合资勘查的融资性质和运作方式,将在第五章 境外矿产勘查运作中作进一步的论述。

五、出售项目

初级勘查公司一般都有几个勘查项目,当公司可供勘查的现金存量不多时,有的公司会出售其中的某个项目,换取现金,维持其他项目的勘查运作。有出高价的项目买家时,只要不是旗舰项目,公司有可能出售某个项目。例如,加拿大初级勘查公司 CarderoResources Corp. ,在 墨 西 哥、秘鲁、阿 根 廷 拥有 8 个勘查项目。2009 年 5 月 21 日,将在秘鲁的邦沟铁矿 (Pampa De Pongo) 100%的权益,以 1 亿美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山东南金兆集团,由买家继续勘查。

六、发行债券

发行债券是指发行人以借贷资金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投资人要约发行,代表一定债权和兑付条件的债券的法律行为。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可以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来进行融资。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其好处在于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少,资金成本也不太高。用这种融资手段,一般在预可行性研究以后进行。

七、抵押贷款

由于矿产勘查属于高风险投资,在勘查阶段现金流为负值,难以评估投入、产出,因此在勘查阶段难以以贷款的方式获得勘查资金。如果在勘查中,已发现了品位厚度较好的矿体,进入了可行性研究阶段,控制了一定数量的资源量/储量,有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生产成本、投资回收期等基本参数后,这类矿权,有可能得到抵押贷款。因为已发现可能开发的矿床,探矿权已经升值,风险已经减小。对于初级勘查公司,固定资产和现金资产很有限,主要资产是探矿权资产。在上述情况下,以探矿权作抵押,有可能贷到继续勘查的资金。

八、自有资金

因为矿产勘查的高风险,除了像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英美公司、巴厘克公司、纽蒙特公司、淡水河谷公司等大型跨国矿业公司以外,一般矿业公司都不用自有资金开展矿产勘查。初级勘查公司则没有能力用自有资金开展矿产勘查。在财务运作上,有的国家允许将勘查费作为公司的长期投资处理,分年度摊销抵扣所得税。

在境外开展矿产勘查,如果用自有资金,从勘查做到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大致相当于国内的预查、普查、详查、勘探,把所有的勘查风险都由自己担起来,或寄希望于国家支持,是违背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市场规律的,所需的资金量大,也是不经济的。打算到境外勘查矿产的企业和地勘单位,可用少量自有资金,对上市的初级勘查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或在海外上市,再利用这些平台筹资,推进境外勘查持续发展。用辛苦挣来的有限的自有资金,在缺乏退出路径的情况下,投入到境外勘查的高风险环境中,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项。

九、“借金还金”

“借金还金”是为金矿勘查开发融资的一种产品借贷方法。商业银行对黄金勘查项目进行评估以后,将银行储备的黄金 “借”给初级勘查公司或矿业公司。例如一家商业银行将 10 000 盎司黄金借给一家初级勘查公司,实际上是按借出时的金价,借出等值的现金,以金价 400 美元/盎司计,实际借出 400 万美元现金,用于黄金勘查开发。到期归还 10 000 盎司黄金实物。“借金还金”的利率不高,一般在 1% ~2%,或零利率。到期若金价上扬,则商业银行赢利; 若金价下跌,则有利于勘查公司。这取决于双方对黄金价格长期走势的预测。在 2006 年,以 600 ~ 900 美元/盎司的价位,通过“借金还金”获得黄金勘查贷款的初级勘查公司,若在 2011 年还金,这时的金价为 1 500 美元/盎司左右,则意味着 “借金”的矿业公司付出了高额的利息。在近年金价飙升的市场环境中,没有公司愿意用 “借金还金”的方式来融资勘查。

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最大限度减少股东权益被稀释,考虑到金属价格的周期性,在矿产勘查开发不同阶段的融资方法是有差别的。定向增发和建立合资企业的融资方式,可以贯穿勘查、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的各个阶段。出售项目,最好是在预可行性研究以后,根据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数据,可以定出一个有一定精度的价格。发行债券一般放在矿山建设之前,需要大量资金的阶段。

黄金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黄金的供应

(一)黄金的存储量

2006年世界已开采出的黄金大约有15万吨,每年大约以2%的速度增加。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黄金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9年和39年。

南非占世界查明黄金资源量和储量基础的50%,占世界储量的38%;美国占世界查明资源量的12%,占世界储量基础的8%,世界储量的12%。除南非和美国外,主要的黄金资源国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个黄金生产国中,美洲的产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国14%);非洲占28%(其中南非22%);亚太地区29%(其中澳大利亚占13%,中国占7%)。

中国已发现金矿床(点)7148处,已探明的1232处,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生金矿床204处。根据中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预测潜在储量15000吨。全国除重庆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探明的资源。东部是至今探明金矿资源/储量相对集中的地区。其中,岩金保有储量最高的是山东,截止1998年保有资源储量567吨,其次是陕西(205吨)、河南(203吨)、贵州(149吨)。

(二)黄金的产量

世界黄金市场的供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界各产金国的新产金;前苏联国家向世界市场售出的黄金;回收的再生黄金;一些国家官方机构,如央行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私人抛售的黄金。

1、矿产金的生产

矿产金的生产是黄金供应的主要来源,近十年世界矿产黄金的总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2500吨上下,但地区的产量变化较大。非洲、北美洲、大洋洲黄金产量呈下降趋势,而拉丁美洲、亚洲的产量逐渐上升。年产100吨以上的国家有南非、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秘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

2006年世界黄金产量2471.1吨。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世界金矿产量下降了3%,是10年来的最低水平。2006年我国黄金产量240.08吨,同比增长7.15%,成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

表1:1996-2006年世界矿产金产量及各大洲产量分布(单位: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世界2375.32527.52574.12602.22618.52645.02612.42620.22491.62550.52471.1欧洲28.527.227.324.319.519.820.519.419.819.019.5北美洲494.0533.5530.3499.8510.2491.9446.9421.3388.8381.8355.8拉丁美洲307.9316.0337.6381.4377.7374.7392.4406.1412.8461.7496.3亚洲385.1395.9444.9457.0467.8524.1511.2540.9508.0567.7522.2非洲623.7672.8666.5661.3647.3638.3656.6628.7578.5546.8530.0大洋洲305.6329.3323.6315.9311.7299.4279.4296.4272.3276.5255.9独联体230.4252.8243.9262.5284.3296.8305.4307.4311.5296.9291.3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

表2:1996-2006年主要产金国矿产金产量(单位:吨)国家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南非494.6527.0496.9476.5454.0417.3418.9398.3363.3315.1291.8澳大利亚289.5313.2310.1299.5296.4285.0266.0283.4258.1263.0244.5美国329.3362.0366.0341.9355.2334.5298.7280.8260.3262.3251.8中国158.5162.8165.2162.8172.2192.8201.9210.6217.3229.8247.2秘鲁64.874.892.1128.5132.6134.0157.3171.6173.2207.8203.3俄罗斯132.8138.0127.3138.4154.3165.1180.6182.4181.6175.4172.8印度尼西亚92.5101.6139.1151.5139.7182.9157.9163.7114.2166.4114.1加拿大164.7171.5164.3157.9155.0157.4148.2140.5128.5119.5104.0乌滋别克斯坦78.381.780.488.187.583.482.680.083.779.378.5巴布亚新几内亚54.149.163.265.076.468.165.168.674.569.260.4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

近五年来,我国黄金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黄金的生产主要来自三方面:黄金企业矿产金、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产金、黄金冶炼企业产金。

中国黄金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福建、辽宁和陕西等5个地区。2005年,以上地区的总产量占全国黄金产量的58.3%。产量最大的山东省占全国产量的25.18%。

2、再生金的生产

再生金是指通过回收旧首饰及其他含金产品重新提炼的金。再生金产量与金价高低成正相关关系。

再生金产量主要来自于制造用金量高的地区,如印度次大陆、北美、欧洲、亚洲,是再生金主要产地。2005年,世界再生金产量886.1吨,较2004年增长1.5%。其中印度次大陆再生金产量下降12%,欧洲增长了14%。前者原因可能在于印度消费者对金的需求带有一定的刚性,金价在一定范围内上涨,仍“惜售”旧金首饰。而后者则由于金价的上涨及首饰供应量加大所致。2006年,世界再生金产量1107.6吨,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25%。

表3:1996-2006年世界经加工的再生金产量及各大洲产量分布(单位: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世界643.6630.61104.9614.9616.4712.9841.1943.9849.4886.11107.6欧洲66.660.651.653.762.263.879.688.082.594.6134.5北美洲62.859.455.955.458.163.369.073.367.665.488.5拉丁美洲23.118.718.720.719.621.829.131.732.431.241.5中东234.8180.3190.1199.5199.9258.9324.3338.3286.6324.3436.1东亚102.2203.5662.7151.9143.0160.8158.2203.4194.4197.8229.9非洲12.311.311.311.912.313.614.116.516.317.729.6大洋洲2.52.12.12.12.22.22.62.62.41.92.0独联体17.216.016.017.517.018.018.923.222.523.323.7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

表4:1996-2006年主要国家经加工的再生金产量(单位:吨)国家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印度110.070.079.082.079.083.0112.0127.0107.094.080.0沙特93.060.361.263.060.867.088.094.084.092.5133.1埃及29.730.029.332.034.047.6105.098.071.372.777.0土耳其53.048.352.056.056.092.460.064.062.067.782.5印尼14.537.0205.038.036.057.040.771.863.867.071.9美国58.254.851.551.053.658.563.067.662.260.481.0意大利30.025.017.020.024.624.537.042.838.146.758.9中国17.020.022.026.024.022.027.428.534.741.744.6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

3、官方机构售金

各国央行出售黄金是黄金市场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006年官方净售金328吨,年同比大幅下降了51%。这种总体上的大幅下降,是由于CBGA签约国大幅减少售金数量,以及其他地区的国家转向净购买。

表5:1996-2006年官方净售金量(单位: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406397412464471520547617469674328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

(三)黄金的生产成本

黄金的生产成本影响黄金的供应量。在黄金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黄金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减少生产企业的盈利。如果成本上升过快,企业无法转移成本,导致企业亏损,企业则会减少黄金的产出。

在所有重要的产金国,按美元计算的现金成本都在增长。2006年,世界年平均现金成本每盎司比上年增长了45美元,同比增长了17%,达到317美元/盎司,总成本(包括折旧)大幅上涨至401美元/盎司。折旧费每盎司增长了16美元,涨至84美元/盎司。北美生产成本增长最多,美国现金成本暴涨了80美元/盎司,而加拿大增长了66美元/盎司。成本膨胀更多地发生在南非,年同比平均增长了19美元/盎司。

表6:主要产金国历年生产成本变化(单位:美元/盎司)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南非现金成本304303248236221196179295354363381总成本344342273266240214194315395415459澳大利亚现金成本292256204207190175187225264282327总成本363331264265245226250291326359433美国现金成本239215185175180189206216250278357总成本305287259243245257271276314338430加拿大现金成本227227190192193176182208196258323总成本289296261267260235247277274332433其他现金成本228217190167158153163225198221268总成本305293251255221219229279263294348世界现金成本268250207196187176180224252271317总成本327315261257240228233277313339401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

表7:2006年世界黄金产量最大的15家公司排名产量(吨)200620052005200613巴利克加拿大169.8268.82

1纽蒙特美国199.7184.932安格鲁阿山提黄金南非191.8175.344金田南非130.6126.356Harmony南非80.572.967NavoiMMC**乌兹别克斯坦5958.275FreeportMcMoRan美国86.853.9812Goldcorp加拿大35.352.798Buenaventura秘鲁56.448.11011Newcrest澳大利亚44.447.71110Kinross**加拿大48.4431213Polyus俄罗斯33.537.8139RioTinto英国53.731.21415Lihir澳大利亚15.520.21516IAMGOLD加拿大13.920

*因统计口径差异,不包括中国的公司

**Estimate

来源:公司reports;GFMS

数据来源: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GFMS)黄金年鉴2007

黄金市场的黄金供给主要有三种性质。第一是经常性供给,来自世界主要产金国,此类供给是稳定的。第二是诱发性供给,这是由于其他因素刺激导致的供给,主要是金价上扬致使囤金者获利抛售,或使黄金矿山加速开采。第三是调节性供给,这是一种阶段性不规则的供给。如产油国因油价低迷,会因收入不足而抛售一些黄金。

表8:1996-2006年世界黄金供应(单位: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矿产金23752527257426022618264526122620249225502471官方售金279326363477479520547617469674328再生金64463111056156167138419448498861108净生产者对冲14250497506-------净投资者减持*83229--32333-----总供应量35234217413942004017389440004181384441113906

数据来源:《黄金年鉴2007》,*为预估数值

请问黄金除了做首饰还有其他什么特别的用途吗?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他决定国家的财力?

原因如下:

1、受黄金的物理特性所决定 黄金是一种带有**光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的贵金属,是金属王国中最珍贵、最罕有的金属之一。黄金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它的熔点高,达摄氏l064.43度,“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黄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为19.31克/立方厘米,手感沉甸,直径仅为46毫米的纯金球,其重量就有1000克;韧性和延展性好,1盎司黄金可以拉成50里长的金丝,黄金可碾成厚度为0.001毫米透绿色的金箔,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黄金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但不如铂、汞、铅、银四种金属导电性强;黄金抗氧化能力非常强,单质黄金的物理稳定性非常好,所以自然界存在黄金单质;黄金易被磨成粉状,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纯黄金能够反射出艳丽的**,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或灰白色。当黄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黄金在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咖啡色,若将黄金打造成薄薄的金箔时,对着光亮处看黄金是发绿色的。

2、受生产与现状所决定 目前,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在下降。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比较稳定。 据科学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1万多吨。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仅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截止2005年,人类采掘出的黄金不过12.5万吨,约占总储量的六亿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3、受投资属性所决定 黄金投资主要分为实物黄金、黄金T+D、纸黄金、现货黄金、国际现货黄金(俗称伦敦金)、期货黄金、黄金预付款,这7种比较流行的黄金投资形式。

它具有如下好处:①能够对抗通货膨胀。最近几十年,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遍国家都受此问题的困扰。货币价值贬值,货币的购买力日渐降低,钱变得不值钱了。在一些极端的情况,国家的货币通货膨胀严重,钞票就会变得如同废纸一般。黄金本身属于贵重商品,金价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也就是黄金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损失,保证了投资者的资产不会被通货膨胀侵蚀。②卓越的避险功能。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即使遭遇经济危机,黄金的价格仍能维持不变甚至稳步上升,保持了资产的价值。而随着黄金矿藏的不断开采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黄金变得更加稀有,增强了自身的避险属性。③市场难以被操控。地区性的股票市场,人为操纵大市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黄金市场属于全球性市场,没有任何个人或财团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操控全球黄金市场,因此黄金价格能够一直保持在反映实际供求关系的水平。黄金的价格全球统一,没有交易商的报价敢偏离实际范围,因为一旦报出偏离的价格,全球就会有大量的投资者进行无风险套利。由于黄金市场无法被人为操纵,投资者在价格公平度方面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④不易崩盘。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有发生崩盘的风险,一旦崩盘,投资者将血本无归。黄金是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目前已开采的总量超过地球蕴藏量的一半,未来黄金供给量只会越来越少,使得黄金价格趋势一直上升,即使中间时有波动,长期而言,黄金价格仍然是一路看好。1944年黄金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如今黄金价格已超过每盎司1700美元,期间黄金价格趋势持续上升,投资黄金不会像投资股票和房地产那样会遭遇市场崩盘的情形。⑤可24小时交易。黄金不是专属于某个国家的交易品种,而是全球通行的交易产品。因此当一个国家的黄金市场休市时,地球对面另一个国家的黄金市场正在开市,由于全球各地的交易时间练成一线(如下图所示),24小时内黄金都有活跃的报价,因此可以随时进行交易。当股票市场收市后,黄金投资者仍能捕捉各种投资机会进行交易操作,可以把世界每一分钟的变动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

全球固体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及供需形势

一、矿产勘查不断取得进展,矿产资源需求保证程度逐步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矿业发展几起几落,许多国家对矿产勘查还是给予了较高重视,新探明了大量矿产资源。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除铅、钾盐、萤石为负增长,铁、锰、锡、天然碱没有变化外,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石油、天然气、金、银、铂族金属、钴、镍、铬、稀土金属、金刚石、重晶石、石墨等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长显著。

近年新发现和储量扩大的非燃料矿产多集中在贵金属、贱金属和金刚石等矿产上。在金矿方面,加拿大、美国、秘鲁、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坦桑尼亚、马里、土耳其、罗马尼亚、爱尔兰、埃及、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日本、蒙古、伊朗等国家都有许多重要发现。例如,在智利和阿根廷边界上发现的帕斯卡大-拉马金银矿含金达532t,银17371t;秘鲁亚纳科查金矿金资源量已扩大到1340t,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澳大利亚的“超大金矿坑”估计资源量达870t。这些发现中,部分是原有矿山储量和资源量的扩大,大部分是在已知矿山的外围发现的。截至2002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2500t,比2001年下降15%,储量基础为89000t,比2001年增长14.1%。2002年世界黄金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9年和39年。世界黄金资源总量估计为10万t,其中15%~20%为其他金属矿床中的共生-伴生资源。南非约占世界资源的一半,美国占9%。

在银矿勘查方面,玻利维亚、加拿大、阿根廷、秘鲁和墨西哥等国家近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玻利维亚圣克里斯托巴尔特大型银矿床的发现,通过1998年后期钻探,已获矿石储量2.59亿t,含银 62.2×10-6,锌 1.57%,铅 0.55%,即含银 16110t,锌 406.6万t,铅142.5万t,该矿床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露采银矿之一。还有阿根廷近年发现的贝拉德罗金银矿,总资源量达2.2亿t,含有银5050t,金265t。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02年世界银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t和52万t,与2001年相比,储量减少了3.6%,储量基础增加20.9%。按2002年银矿山产量17796.6t计,世界现有银的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15年和29年。

铂族金属矿床是近年国外矿产勘查的一个新的重点矿种,有不少新的发现,在加拿大、美国、南非、芬兰和俄罗斯都发现了有意义的铂族金属矿床。截至2002年底,世界铂族金属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71000t和80000t,南非铂族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世界铂族金属资源量估计在10万t以上,主要产于南非的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

在铜矿方面,对斑岩铜矿的勘查较多。在智利、秘鲁、赞比亚、巴基斯坦、伊朗、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蒙古等国家,由于进一步的工作,一些已探明矿区的铜储量有较大增长。如智利北部1996年草根勘探发现的斯潘塞矿床,露采范围的储量已增至4亿t,铜品位1%。2003年3月,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宣布在蒙古发现了巨大的奥尤陶勒盖(Oya Tolgoi)斑岩铜矿,已获推测资源量24亿t,含铜1464万t,金336t。2002年世界铜储量为48000万t,储量基础为95000万t,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41.2%、46.2%。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2002年世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t,深海底和海山区的锰结核及锰结壳中的铜资源量为7亿t。2002年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占陆地铜资源量的30%和59%,说明全球铜的勘查潜力仍较大。

在铅锌矿方面,以沉积岩中喷气沉积型和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为主,勘查成果中以已知矿床的扩大为突出点,如伊朗迈赫迪耶正德矿床,已获铅锌金属1220万t。全球大陆已知铅锌资源除南极洲外,其他5大洲约50余个国家均有分布。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02年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有15亿t,铅储量为6800万t,储量基础为14000万t;锌资源量有19亿t,锌储量20000万t,锌储量基础为45000万t。铅储量比20世纪90年代初减少了200万t,储量基础增加了2000万t;锌储量和储量基础各比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5600万t和15500万t。

金刚石勘查继续受到重视,2002年、2003年其勘查费用占固体矿产勘查总预算费用的13.5%和14.6%。加拿大、南部非洲、西非、坦桑尼亚、赞比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北欧、巴西、法属圭亚那、印度、印度尼西亚、格陵兰和美国等均在进行金刚石勘查工作。其中,加拿大的金刚石勘查工作仍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最重要的勘探发现是赞比亚地质勘探局在北方省和东方省的结合部探明了一个储量极为丰富的巨型钻石矿,其规模超过了世界第一大矿——刚果(金)东南部的姆布吉马伊工业金刚石矿。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2002年世界工业级金刚石储量为5.8亿克拉,储量基础为12亿克拉,宝石级(包括近宝石级)金刚石储量基础为3亿克拉。

总体来看,世界上大多数矿产资源的需求保证程度在不断提高,除煤、锰、铜、铅、钒、锑、萤石和金刚石等少数矿产外,世界绝大多数主要矿产的静态储量基础寿命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铬铁矿、镍、钴、钨、铋、铂族之素、铝土矿、汞、硫、重晶石、石墨和菱镁矿等矿产储量基础寿命明显提高(表1-1)。但是,不同国家矿产资源需求保证程度差别仍较大。发达国家主要矿产的静态储量寿命多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矿产的储量保证程度较低。在燃料矿产方面,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静态储量寿命只有10年,而世界平均为45年;发达国家天然气静态储量寿命也只有15年,而世界平均为65年。在非燃料矿产方面,经合组织国家的锰、铬铁矿、镍、钴、铜、金、硫、磷矿等多数主要矿产静态储量寿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铁矿石、铅、锌、银、高岭土、天然碱等少数主要矿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矿业的全球化和矿产勘查与开发的科技进步,以及坚持不懈的超前地质勘探工作,最近10年来全球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或储量基础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1-2)。按照目前世界矿产开采水平,现有多数矿产的证实储量可保证开采20~40年,某些矿种的保证年限还要长得多(如石油为40年,天然气近60年,煤200多年),如果加上预测资源,保证年限还会大大增加。

表1-1 世界矿产资源静态储量基础寿命(年①)变化

注:①储量基础/矿产产量;②石油、天然气为估计的证实储量;③煤为可采探明储量。本表1981年的数据引自《国外矿产年评1995~1996》;1992、2002年的数据是分别根据《国外矿产年评1992》和《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2~2003》(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编著)的数据所计算的。

二、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起伏变化

全球矿产品供需和市场贸易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20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对矿产品需求缩减,矿产品价格低廉,成本增高,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矿业私有化。进入90年代中期后,世界矿产品供需和市场贸易保持正常的发展态势,矿产品供应、需求和贸易全面增长,多数矿产品创历史最高水平,市场活跃,价格较为坚挺,世界矿产品市场进一步回升,扭转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疲软的状况。一些主要的矿产品生产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矿业产值均有所上升,投资环境好的发展中的矿产生产国,其矿产值增幅更大;同时,一些传统的大的矿产消费中心,包括西欧、日本和北美,虽然其正在向后工业化信息社会转型,但由于前几年经济软着陆的实现及出现经济复苏的势头,其矿产品消费量有稳定上升的趋势,而那些新兴的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其矿产品需求量的增幅更大。

表1-2 世界主要矿产储量10年变化

注:①储量或储量基础丰富,无统计数据。数据引自《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1-2002》,国土资源部信息巾心编著,地质出版社,2003。

1995年,世界有色金属矿产品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库存减少,铅锌等一些矿产品供不应求,有色金属矿产品价格经过两年的大幅度上涨后,1996年开始明显回落。进入1996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趋于疲软,价格下跌。全年铝、铜、铅、锌、镍、锡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价格平均下跌11%,接近1994年年初的水平,年度跌幅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铝也是勘查投资排名第一的国家,投资金额为4.71亿美元,占10%、铜22.8%、铅6.8%、锌1.2%、镍19%、锡8%。而国际黄金市场1995年平稳,1996年供过于求。1997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暴跌至1979年以来的最低点的282美元/盎司,对整个金属矿产工业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受市场供过于求,以及重要进口地区——亚太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贱金属价格继续全面下跌,在1996年平均下跌11%的基础上,又平均下跌10%,跌至1994年初金属矿产品涨价以来的最低点。但是,贵金属银和铂族金属在此期间却供需两旺。银产量自1995年起不断回升,1997年增长30%。

1999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走上了复苏的轨道,全球对矿产品需求明显增长,带动了许多重要矿产品产量的增长。国际矿产品市场也由前两年的供过于求逐步向供求基本平衡过渡。由于需求增长,有色金属的价格普遍回升,镍价大幅度上涨了30.6%。贵金属中,金价大幅动荡,由年初的每盎司278美元下跌至250美元左右,创20年来最低。致使同年9月欧洲15家中央银行发表联合声明,重申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承诺5年内每年黄金出售不超过400t,并且不再扩大黄金租赁、黄金期货和黄金期权的使用范围。于是黄金在不到3周时间内最高涨幅达到32%,这样的情况15年未见。此后,黄金受获利回吐的压力开始下跌。1999年由于受俄罗斯限制铂族金属出口和各国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世界铂族金属市场供应紧张,铂、钯、铑价格均大幅上涨。2000年铂族金属价格继续大幅攀升,世界有色金属市场的需求继续增长,铜、铝等过剩的局面明显好转,镍、锌等则继续短缺。在此情况下,除铅和银供应过剩,价格下降外,其他有色金属价格普遍大幅度上升,镍价继续上升了43.0%。

2001年,世界经济遭受了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打击,世界贸易流量急剧缩减,矿产品市场需求增长也明显放慢,导致许多重要矿产品产量下降或增长速度减慢(表1-3),国际矿产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世界矿产品贸易增长速度仍高于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增长速度(表1-4)。世界主要有色金属消费国的需求普遍下降。其中铜消费下降2.6%,铝消费下降2.4%,锡消费下降3.4%。铅、锌、镍消费分别增长4.6%、2.5%、1.8%(表1-5)。2001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求状况见表1-6,铅是2001年市场惟一看好的有色金属,除铅短缺外,其余金属品种均过剩,其中铜过剩60万t。铜、铝、锌、锡、镍等库存消费比均高于正常水平。世界有色金属价格除铅外均大幅下滑,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报道,LME三个月期货铜价在2001年11月降至1986年以来的新低1336美元/t。国际市场锡价在2001年9月跌至28年以来的最低价位——3600美元/t。铅则全球供应短缺,价格不断回升。2001年尽管矿产金产量增长,但由于投资者出售实金数量减少和空头销售相对缺少,世界黄金总供应量再次下降2.6%,为5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期黄金总需求量小幅下降了2.6%。全年黄金供求基本平衡,全年平均价仅为271.04美元/盎司,成为自1978年以来的最低年平均价。受工业需求疲软的冲击,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连续第三年下降,铂族金属价格普遍下跌。

表1-3 世界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资料来源:(1)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2,2003,2004;(2)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 2003;(3)Minerals Year-book,2001,2002;(4)Mining Annual Review,2002,2003;(5)Engineering and Mining Journal 2001,2002,2003;(6)Industrial Mineral,2001,2002,2003;(7)Oil and Gas Journal,2000,2001,2002。

表1-4 世界部分矿产品进出口量

资料来源:(1)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3;(2)Mining Annual Review,2001,2002,2003;(3)Coal Information,2001,2002,2003;(4)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2,2003,2004;(5)BP Amoco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2;June 2003;(6)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2~2003,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表1-5 世界部分矿产品消费量

资料来源:(1)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2,2003,2004;(2)World 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3;(3)Engineering and Mining Journal,2002,2003;(4)Mining Annual Review,2001,2002;(5)Industrial Mineral,2002,2003;(6)Minerals Yearbook,2002;(7)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3;(8)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2~2003,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表1-6 2003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求状况 单位:万t

注: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2)》和《World Metal Statistics》资料计算。

2002年世界经济呈缓慢回升态势,美国经济呈低速增长,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缓慢复苏,东亚国家经济迅速回升,俄罗斯和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也呈良好发展势头。2002年全年世界贸易自第二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03年,在亚洲和美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世界矿产品贸易增长了4.5%,世界矿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6%,达到7.3万亿美元,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增长了40%,达到412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3位;同期矿产品出口额增加了35%,达到4384亿美元,仅次于德国、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4位。在此大好形势下,国际矿产品市场需求形势也全面好于2002年。

在此影响下,世界有色金属市场发生了重大转折。多数有色金属结束了长达数年的价格下滑、市场低迷的局面,有色金属开采冶炼业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世界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均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供求关系有了极大改善,一些矿产品的库存开始减少。以铝为例,世界经济的好转促进了铝消费量的增加。据《World Metal Statistics》统计,2002年世界原铝消费量为2533.11万t,2003年为2741.44万t,同比增加8.22%,净增消费量208.33万t。2003年中国的原铝消费量净增了106.54万t,因此世界原铝消费量的增长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同期西方的消费量只增长了74.18万t。由此可以看出,2003年世界原铝的消费主要还是靠中国的增长来拉动的。再以铜为例,2002年矿山产量大幅度减产以及铜价低迷导致铜原料供应紧张,铜精矿产量下降,2003年也仅微幅增长。2003年世界铜消费量为1560.86万t,比2002年增长4.14%。世界主要铜消费国(地区)中,除了中国大幅度增长(中国台湾下降了3.96%)以外,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均消费增长,而美国下降了4.3%。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个主要铜消费地区来看,亚洲大幅增长6.5%,欧洲小幅增长0.8%,而北美洲则下降了4.8%。与2002年一样,2003年中国仍然是拉动世界铜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世界经济的回升带动铜消费的增长,全年供求关系呈供不应求状态,全年铜价走势呈稳步大幅上涨态势。铝、镍、锡、铅和锌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2003年均经历了与铜类似的过程,期货镍的价格在2003年年底达到15年来从没有达到的高度;锡和铅的价格也创出了8年的新高;表现最差的铝和锌,价格至少回到了2001年初的水平(图1-1)。

与世界矿产品供需形势稍有不同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明显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一些重要的大宗支柱性矿产的产量和消费量快速直线上升。例如,铁矿石,1990年成品矿产量为8600万t,2003年增加到了1.35亿t,而消费量则从1990年的1亿t左右上升到了2.81亿t。铜的矿山产量1990年为30万t,2003年增到58万t,消费量由1990年的73万t上升到了2003年的321万t。氧化铝折合成金属铝的产量,1990年为70多万t,2003年达300万t,消费量由1990年的70多万t上升到了2003年的548万t。我国大宗支柱性矿产消费量的巨大增长,对国际矿产品市场起了拉动作用,仅 2003年就净进口铁矿石 1.48亿t,铜(铜精矿、精铜和废铜合计)225万t,铝(氧化铝折合金属铝)270万t。如此巨大的进口量曾一度引起国际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图1-1 1989~2003年世界金矿山生产量与金的年平均现货价格

(引自Metals Economics Group:Strategic Report,May/June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