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 兼评为啥黄金会涨

2.黄金突然暴跌,黄金抛售潮真的来临了吗?接下来是涨还是跌?

3.黄金暴跌意味着什么?

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 兼评为啥黄金会涨

超级央行日来袭-超级央行最新金价消息

今年以来,全球一片哀鸿遍野,美日欧股市跌幅普遍在10-20%,A股跌幅超过20%,但是有两大资产表现特别亮眼,一个是黄金,一个是日元,以美元来衡量,黄金今年上涨了16%,日元上涨了6%。

我们在节前2月5日的点评报告《假如美国不加息,谁最受益?》中明确指出,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美国加息延后是安慰剂而非兴奋剂,最受益的资产是黄金,“换美金不如买黄金”!而在此前1月份报告《为什么总是亏钱》中,也明确提出来在中国应该“买黄金”。问题是,为啥它们会涨、别的资产基本都在跌呢?我们为什么会对黄金这么有信心呢?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看似突兀,其实都有着必然的逻辑,而本文的核心是试图理解货币的价值,去发现货币升贬背后的规律,以及对投资的启示。

一、货币的价值由供需决定、日元和黄金的供给没有大幅增加

黄金和日元其实是最近几年不太受待见的两类资产,黄金自从11年见顶以后价格几乎腰斩了一半,而且自从美联储加息喊话以来,几乎每喊必跌,在15年末一度跌至1000美元/盎司左右。

而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灭了20多年,日本的明星企业索尼连年亏损,夏普也可能会更名改姓,在多年的停滞增长之后,大家对日本经济也失去了关注的兴趣。

但单纯就货币而言,其实黄金和日元都是长期上涨。

我们知道世界货币体系最早是金本位制,后来进入到央行主导的纸币时代,英镑和美元先后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目前在全球占霸主地位的美元最早也是和黄金挂钩的,而且在20世纪一直挂钩了70年,到1971年实在撑不住才由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

在1971年时黄金兑美元是41美元/盎司左右,而最新价格是1200美元/盎司,过去的50年大约上涨了30倍。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利息的话,黄金绝对是长期最保值的货币,因为它兑美元也一直在升值。

再来看日元,1970年代时1美元可以换300日元,但目前1美元只能换110日元左右,也就是过去的50年日元大约涨了3倍。

而无论日元还是黄金,作为货币而言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多年来供给几乎没有大幅增加。

首先来看黄金,其唯一的来源就是金矿的生产。1900年时全球黄金的年产量是300多吨,而到2015年大约上升到3000吨,过去100年的年产量增加了10倍左右,好像增加了不少,但是平均到每年其实只增加2%左右。

如果把黄金看做一种货币的话,其实黄金产量就相当于每年新增的货币,而真正决定货币价值的应该是货币总量,也就是黄金的总存量。

在2015年时,全球黄金总存量大约是16万吨左右,当年3000吨产量相当于存量的2%,而过去100年的黄金产量的大致增加速度也就在1-2%左右,平均4、50年左右才翻一番。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1966年全球黄金的总存量大约是7.6万吨,而到现在大约上升到16万吨,过去50年只增加了一倍。

再来看日元,在197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广义货币M3大约是100万亿日元,而最新的2015年大约是1200万亿日元,过去的50年增加了10倍左右,貌似比黄金的供应增加要多很多,但是在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以后,从1990年到现在日本的广义货币M3几乎没有任何增加。

最后来看美元,在7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广义货币M2总量是6000亿美元,到最新的2015年末上升到12万亿美元,过去50年翻了20倍,比日本多一倍,比黄金多了10倍,这也就意味着单纯就供给而言,美元供应的增加远远超过日元和黄金,因而日元和黄金相对于美元的长期上涨至少是有供给约束支撑的。

二、货币超发会导致贬值

历史上,所有的货币崩盘都与货币超发有关。

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委内瑞拉最近用36架飞机从国外的印钞公司进口钞票,其货币玻利瓦尔在“Dollartoday”的最新价格是1美元兑1000玻利瓦尔左右,而官方的标价是1美元兑6.3玻利瓦尔。

而委内瑞拉货币贬值的原因就在于货币超发,其广义货币M3在14年初只有1万亿玻利瓦尔,而到15年末已经超过4万亿玻利瓦尔,过去两年翻了4倍。而在1976年委内瑞拉货币总量只有4000万玻利瓦尔,过去40年其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万倍。这也难怪其政府会在2008年发行新货币,强行规定1新玻利瓦尔等于1000旧玻利瓦尔,因为货币实在是印得太多了。

另外一个案例是津巴布韦,我以前一个老同事韩总曾经送给我一张津巴布韦的货币,1后面印了多少了零我都数不清了,因为津巴布韦的货币都是以亿甚至万亿来计价,看似大家都是亿万富豪,其实都是一文不值,因为在2009年以后,津巴布韦宣布所有货币全部作废,不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以美元等作为法定货币。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一战后的德国,由于一战战败,德国需要支付大幅战争赔款,但是税收收入又不够,只得开动了印钞机,1919年马克发行量是500亿,到1921年上升到1220亿,1922年开始失控,当年货币发行量达到12950亿,而1923年高达496585000万亿,最终德国发行了新马克,以1新马克等于4.2万亿旧马克的比率回收了已经崩溃的旧货币,无数德国家庭数代累计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如果大家研究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货币超发的案例不胜枚举,包括40年代的匈牙利、民国政府、70年代的智利、阿根廷、80年代的秘鲁、90年代的阿根廷、安哥拉、南斯拉夫、俄罗斯、白俄罗斯等都发生过货币超发并导致货币大幅贬值。

三、货币可以衡量价值

在经济学上,货币主要有五大功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可以衡量商品的价值、可以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可以用于商品交易的支付、可以当做财富的储藏手段、部分强势货币可以用于国际商品的交换等。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衡量商品的价值。

我们知道人类经济本质是商品经济,伴随着商品的交换也就产生了货币,最初大家都选择黄金或者白银当做货币。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技的大幅进步,商品生产越来越多,而黄金数量有限不够用了,所以开始进入纸币时代。

以美国经济为例,把物价变化剔除以后,其2015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900年的40倍,这意味着货币至少要增长40倍才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否则的话商品价格就必须下降,而这也是在金本位时代经常发生通缩的原因,因为钱不够用了。

但是从货币来看,美国2015年的广义货币M2是12万亿美金,1900年只有66亿美金,这100多年增加了1800倍,部分原因在于物价的上升,以衡量物价总水平的GDP平减指数来衡量,2015年的美国物价比1900年上涨了22倍,再加上经济总量增加了40倍,所以货币供应量至少需要增加880倍才能够满足经济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这和货币供应量最终增加的1800倍已经相差不远了。

再以中国为例来衡量,把1978年当做100的话,2015年的GDP实际总量大约是3000,增加了30倍,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增加了6倍,也就是说商品数量和价格总计增加了180倍。但从货币角度来看,197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大约为1500亿人民币,到2015年增加到139万亿人民币,增加了940倍,远超了180倍的经济和物价增长需要。

四、货币不创造价值

如果货币超发了,能够创造价值吗?答案其实是一目了然,是不可能的。

以当时的魏玛共和国为例,1923年的货币超发了那么多,但是当年的工业生产只有1913年的54%。委内瑞拉最近两年货币增长了4倍,但是GDP已经连续两年萎缩。

再来看美国,08年以后美国启动了3次QE,成功地保住了货币增速,金融危机后7年内美国货币年均增速在6.5%左右,与过去100年的平均增速相当。但是从经济增长而言,过去7年美国GDP年均增速仅为1.4%,远低于过去100年3.4%的平均增速,这也意味着过去7年美国的货币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而是超出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在日本泡沫经济沸腾的80年代,年均货币增速达到10%,远超6%的历史平均增速,但是GDP增速只有4.4%,与过去历史上4.2%的平均增速相当,这意味着当时日本的货币增速也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而以中国为例,同样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在09年启动了4万亿,其效果是当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达到了27.7%,09-15年的货币平均增速维持在16.5%,与过去20年基本相当,但是过去7年中国GDP年均增速只有8%,远低于过去20年10%的平均增速。从年度来看,过去5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在14%左右,但是2011年时的GDP增速还有10%左右,而到了2015年GDP增速只有6.9%,说明我们虽然保住了稳定的货币增速,但是保不住经济增速。

五、货币超发会产生各种泡沫

如果货币超发,而经济又没能同步增长,那么一定会体现为价格的上涨,体现为各种泡沫。

大家最熟悉的是物价上涨。

比如说魏玛共和国、民国时期、包括津巴布韦等等,都发生过背着一袋子钱、只能买一粒米的故事,因为物价涨疯了、可能隔一天就会涨一倍。

在世界经济史上,70年代是著名的滞胀时代,那10年的美国货币总量增加了2.5倍,但是经济总量只增加了40%,所以10年之内的物价也大致翻了一倍。

另外一种就是资产价格的上涨。

比如大家在wind上看委内瑞拉的股市,几乎每年涨幅都牛冠全球,在2012年的时候只有100点,现在是接近15000点,涨了150倍。

还有当时的魏玛共和国,以马克衡量的股市在1923年涨了数亿倍。

这些是显而易见的泡沫。

还有一些泡沫当时不明显,但事后影响深远。

比如日本泡沫经济的80年代,股市最多的时候涨了6倍,全国地价涨了1倍、6大都市的商业地价也涨了6倍,均远超同期经济增速,结果后来泡沫经济破灭,股市、房市20多年没涨,最多的时候也都是跌掉了80%,经济也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美国96年以后的货币增速持续超过经济增速,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泡沫。最早是在2000年产生了科网股泡沫,纳斯达克指数在5年之内涨了4倍,后来在3年之内最多跌掉了80%;然后又产生了地产泡沫、全国房价在03-07年涨了27%、其中东部地区涨幅接近40%,之后泡沫破灭,房价大概跌了20%,之后就产生了次贷危机、席卷全球;

六、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股市下跌

就在假日期间,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数次发生重挫,著名的网络股linkedin一天之内跌掉了将近一半,纳指目前的4300点相对于15年5200的高点已经跌掉了接近20%。

Linkedin暴跌的原因是公布业绩不达预期,而这其实是普遍现象。因为过去7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涨了3倍,道指涨了2倍多,但是实际经济大约增长了10%,算上物价上涨以后的名义经济总量大约增长了20%,金融资产涨幅远超经济增长,大量的股票价格上涨并非是业绩增长,或是靠低利率时代低价发债回购股票、做高股息率,或是靠着美丽动听的故事来支撑,但现在因为美国加息钱少了都做不下去了,所以大家会担心出现新一轮的科网股泡沫破灭。

而欧洲和日本股市的下跌同样让人瞠目结舌,大家开玩笑说以前都怪中国、现在都知道不全是咱的错了吧,其实也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头有关。

日本股市过去3年涨了一倍,但是同期的实际GDP大约增长了2%、名义GDP大约增长了5%,股市涨幅远超经济增长。

在欧洲也有类似的问题,德国股市在金融危机以后上涨了1倍,但是同期的实际GDP大约增长了6%、名义GDP大约增长了18%,股市涨幅也远超经济增长。

而这一次欧洲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是德国金融巨头德银的业绩大幅亏损,其15年亏损了68亿欧元,是0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以致于市场担心其发行的CoCo债券利息不能偿还。而德银巨亏的原因除了此前Libor操纵案的巨额罚款之外,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其盈利依赖于交易业务,而交易业务依赖于金融市场行情,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七、对货币政策的反思,金融不是炼金术

QE最早被日本所发明,但是在日本实施的这十多年中,经济并没有任何改善,而且资本市场也长期低迷,偶尔反弹也只是回光返照。而过去20年日本的股市几乎没有增长,原因在于其GDP没有任何增长,所以金融市场就几乎没有任何表现。

我们曾经统计过美国股市过去100年的涨幅,平均大约在6%左右,和6%的GDP名义增速大致相当,也就是说长期看金融市场如实反映了经济增长情况。

即便是德国魏玛时期的股市,由于货币的疯狂超发,以马克衡量的股市涨了数亿倍,但以美元衡量的股市其实是在下跌,如实反映了经济的萎缩。

因此,历史表明金融市场不是炼金术,而是实体经济的映射,因而只有在实体经济繁荣的支撑下,金融市场的繁荣才可以持续。

在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乏善可陈,而金融市场一片兴旺发达,其主要功臣是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繁荣远超实体经济,其实也意味着泡沫在酝酿,风险在积聚。

而始于15年12月的美联储加息,其实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大家发现其实市场一直在赚货币泡沫的钱,而现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了拐点,所以大家很难再赚货币放水的钱,因此就可能会亏钱甚至亏大钱。

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已经对货币放水产生依赖,所以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反应,因此大家希望央行再次放水,比如目前美国的期货市场已经预计美联储2016年不会再加息,甚至还有可能会再降息。

而对于央行而言,短期放水之下,如果经济和股市都能转好,其实是皆大欢喜,所以也愿意配合,比如日本央行立即开始紧急行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2月份最新的国会证词中,也坦承最近的经济在放缓,国际和金融形势的动荡对经济不利,如果经济持续低于预期,那么加息的路径和幅度也会比大家预想的要低,所以也给了市场一剂安慰。

但美联储毕竟有着管理经济和金融市场100多年的经验,深知长期宽松货币政策的危害,因此耶伦在证词中也屡次提及,当前低通胀主要源于低油价、但这些因素迟早会消退,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强劲、物价迟早会起来,而加息太晚的话,一旦经济过热可能会引发急剧的紧缩,这对经济的伤害更大。所以耶伦的讲话其实是模棱两可,也提到如果经济好于预期,那么加息的幅度也会比预期要快。

这意味着美国再次启动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是极小概率事件,未来只是加息紧缩在节奏上的区别,因而加息延后对于全球而言只是安慰剂而绝非兴奋剂。

八、对中国的启示:短期黄金保值、长期唯有改革

在07年以前,中国过去30年的货币增速大约是每年16%,而同期GDP实际增速大约每年10%,算上物价以后的GDP名义增速大约16%,与货币增速基本相当,所以货币增速如实地反映了经济进步和物价上涨,在资本市场上并没有显著的泡沫出现。

但是从08年开始,中国的货币增速依然维持在每年16%左右,而同期GDP实际增速下降到8%,GDP名义增速也只有11%左右,很显然货币增速明显超过了经济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这个时候其实就产生了资产泡沫的温床。

比如A股中涨幅最大的创业板,过去3年的最大涨幅达到了6倍,但是同期盈利增长不到1倍,所以平均估值一度超过100倍pe。而A股中的主板也在15年最多涨了1倍,同期没有任何盈利的支撑,完全体现为估值的提升。

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房价上涨,15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房价的涨幅都在30%以上,大家都以位置好、服务配套齐全、移民多来解释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但是这些优点在07年以前也都存在,为啥现在的房价涨的比当时还要快呢?

其实也是和股市一样的解释,07年以前货币主要给经济用,所以没有太多溢出,而从08年开始货币超发、远超经济需要,所以房地产作为最能吸纳货币的资产也最为受益,尤其是三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日本来看,在泡沫经济时代确实六大都市涨得最多,但是泡沫破灭以后一样不少跌,所以一线并不是上涨的代名词。

因此不论是股票还是房地产,如果作为金融资产来衡量,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实还是要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化,所以涨多了就是泡沫。

而这个泡沫首先体现为货币的泡沫、带来贬值压力。比如以货币供应量M2来衡量,07年时美国M2是7.3万亿美金,中国是5.5万亿美金,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7.4,而目前美国的M2是12万亿美金,而中国的M2已经达到21万亿美金,而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6.6,所以简单比较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货币超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贬值压力。

所以央行会在年前最后一天发报告,特地写专题坦承,降准会增加贬值压力,言外之意就是货币超发会导致汇率贬值,反过来理解,如果想保住人民币的价值、缓解贬值压力,其实就不能大幅降准、也就意味着国内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告一段落了。

而16年以来的股市下跌,其实就是对宽松货币政策延后的反映,因为经济不好,A股一直在赚货币放水的钱。现在央行迫于贬值压力不想放水,那么大家就赚不到钱,甚至容易亏钱。而股市在经历大幅下跌之后,其实风险也在大幅释放,尤其央行的货币政策只是宽松的延后而非转向,所以看上去并非无可救药,只是无论从经济复苏还是宽松加码来看,短期找不到趋势性上涨的理由而已。

其实目前最需要担心的是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和股市其实是一样的逻辑,都和经济货币密切相关,只不过房地产的周期更长、影响面更大。我们其实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央行不再大幅放水,房价会怎么样?难道一线城市的房价会永远涨吗,万一下跌会怎么样呢?

所以我们才会推荐大家买黄金,而且是在年初就开始推荐。因为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过去的资产大多是升值的,因为受益于货币放水。但是现在水放得太多以后,汇率出现了贬值压力,所以未来要么汇率贬值,要么不再放水、资产价格难涨,不管哪种情况其实都意味着财富的受损,这个时候其实首要的任务不是财富增值、而是保值。而且在外汇管制加强的背景下,换美金并不现实,而且还给政府添乱,而美金也有印钞的问题,还不如买黄金,也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换美金不如买黄金”!

黄金本身不创造价值,因此黄金的作用是保值而非增值,如果经济有稳定增长,黄金肯定跑不过有息资产。所以长期来看,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国债、股票都显著跑赢了黄金,从国内来看,1990年时的金价大概70元/克,现在涨到260元/克,其实涨幅也远比不上股市和房地产。

但是风水轮流转,其实全球过去几年经济已经没啥增长了,本来对黄金有利,但是央行的放水让大家感觉金融市场的繁荣,以为经济和盈利也很好,又把黄金狠狠地杀了一把,现在发现实体经济还是不行,而金融市场泡沫化以后要还债,所以黄金短期的保值功能特别突出。

而对于房子和股票等金融资产,历史的启示是其上涨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就意味着在人口红利、城镇化、出口等传统红利衰竭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货币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所以政府提出来供给侧改革,虽然会有短期阵痛,其实也是希望降低货币依赖、下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来提高效率,而只有经济好了,金融资产才有长期繁荣的希望。

黄金突然暴跌,黄金抛售潮真的来临了吗?接下来是涨还是跌?

金价走低,现货黄金一度跌逾1%,日高回落逾20美元至1721.45美元/盎司;因投资者获利了结,且在刺激措施和全球经济出现积极迹象的情况下,交易员们青睐风险资产。

黄金暴跌20美元

原因一:

由于对各大经济体放松新冠病毒停摆措施的乐观情绪高涨,美股在本周却依然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标普500指数周二收高,较3月份的近期低点已反弹超过40%。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在过去七个交易日中有六日收涨。

尽管美国国内动荡仍在加剧,但对经济重启的乐观情绪盖过了这一担忧,市场焦点仍是在新冠疫情下的经济复苏。与此同时,虽然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忧虑,但最新消息显示,中美贸易局势没有出现恶化迹象。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企业本周一仍购买了至少三船至少有18万吨的美国大豆,并将在10月或11月装运。这些因素叠加提振了市场风险情绪,促使资金从美元资产中涌出而流入股市。对经济重启的乐观情绪持续存在,股市持续上涨体现了这一点,在这种前提下,很容易理解黄金可能略显脆弱。

原因二:

有数据显示,COMEX最活跃黄金期货合约在北京时间23:28-23:30三分钟内成交量为5543手,交易合约总价值超9.5亿美元。因为投资者获利逃出,黄金迎来大跌20个点左右。

当然了,由于近期市场避险因素较多,不能就以少量资本获利而断言黄金要续跌了,因为近期而言,对疫情二次爆发的不确定性,还有中美局势,美抗议活动的,美元持续走低,都为黄金多头提供避险动能。

与此同时,本周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誓言要?立刻?终结各大城市的,该消息给避险黄金带来了一些支撑,令黄金隔夜跌势受限。

美国越演越烈, 特朗普政途凶险?

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在警方执法过程中死亡导致全美各地爆发激烈抗议。政府为了镇压抗议活动,展开了宵禁措施。

据报道,这是纽约市首次实施宵禁,宵禁时间从23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宵禁期间,除必要工作者外禁止外出。

同时,针对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动,特朗普1日首次就此发表全国讲话,称暴力抗议活动是?国内恐怖行为?,在不能平息骚乱和暴力冲突的州,他将动用军队。

为什么这个总统总喜欢以暴制暴?

按照一些美国人的说法,一方面,这是因为特朗普个性;另一方面,不排除更大的政治算计。

第一,特朗普一直将自己打造成硬汉,现在硬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勃然大怒。情绪化的总统,难免有情绪化的表现,一定要去教堂门口站一站,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必须看到,支持特朗普的,不少是白左势力,特朗普现在也是进退两难,反正黑人不大可能支持他;但向示威者屈服,他口中的?沉默的大多数?可能也会放弃他。

第三,也不排除一些美国人的推测,如果美国陷入更大的动荡,乃至内战,对特朗普来说,其实更中下怀,战时总统连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毕竟,最新几乎所有民调都显示,两大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落后于,如果现在马上大选,那特朗普几乎必输无疑。

根据机构调查,超过55%的美国人不赞成特朗普在弗洛伊德去世后对抗议活动的处理方式,其中有40%的人表示?强烈?不赞成。CNN的一名分析人员撰文称,在今年5月全美国40多个民意调查中,都领先于特朗普,而且的领先优势也十分显著,平均超过特朗普6个百分点。

所以,结果也就很简单:如果服软,特朗普肯定输;如果强硬,说不准还有翻盘的希望。

但一国总统,执政期间发生这么严重的种族歧视事件,随后引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全国性骚乱,以至于自己都被迫进入白宫掩体,也别提新冠肺炎死亡10万人了,特朗普就足以载入史册了。

但美国,最糟糕的可能还未到来。

展望本交易日,接下来市场重点关注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变动和4月耐用品订单终值等数据,与此同时,加拿大央行(BOC)将公布利率决定,行长波洛兹将迎谢幕秀。如果美国ADP就业数据依旧未能显现明显好转迹象,则美元将遭受进一步打压,黄金则可能趁势飙涨,反之亦然。

小非农如约登场,美国就业市场能否出现曙光?今天最重磅的数据,当然要数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市场预期为减少900万,前值为减少2023.6万。在经历了4月份的断崖式下跌后,相信市场对于这份ADP就业报告不会有多大期盼了。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美国企业裁员的速度和力度是否放缓,以及大部分因疫情而关闭的零售商店会否重新开门。针对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美银在其最新报告中作出了解读。其中,住宿与餐饮服务行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5月可能出现250万人失业,三个月累积失业人口将达930万。此外,在零售贸易、医疗保健及社会救助行业、管理及支持服务、艺术、娱乐消遣行业以及公共管理行业,都有超过50万的失业人数。至于小非农公布后的市场行情,数据预计对美股影响寥寥,汇市反倒可能出现异动。美元连日下挫,让市场感到困惑。有分析认为,避险资金已经越来越多地流入黄金、白银和美债市场,美元吸引力正在下降。如果就业数据再爆雷,美指可能应声大跌,黄金则会获利上行。

一大风险正在靠近。。。

回顾3月的那次价差异常,一个天大的秘密被揭露......黄金期现价差异常的事故刚刚过去2个月,黄金似乎已经从震惊中恢复过来。随着黄金涨势渐稳,在套利热情的驱使下,大批黄金正被源源不断地运往纽约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为COMEX)。然而,近日黄金期现价差似乎又有了扩大之兆。在回顾了3月那场事故后,一个可怕的猜想似乎越来越可能成真?恐怕运再多的黄金过来也无法阻止价差的再次?裂开?。不仅如此,有迹象显示,如今已有一部分银行率先逃离现场......

在过去两个月,约有550吨的实物黄金从全球疯狂涌入美国,并存在了COMEX黄金期货的交割仓库里,COMEX的黄金库存飙升至创纪录的2600万盎司。

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单是这550吨净增量就足以在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中排在第11位!

图:COMEX的实物黄金库存在过去2个月暴增了550吨

为什么会发生?

传统上,期金交易大多数都以现金结算,很少实物交割。这次史无前例的实物黄金大转移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了?

最表面的原因是期金价格和现货黄金出现了少有的价差。这种价差为套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图:黄金期现货的价差在这一波走势中,最高一度扩大至约75美元/盎司

所谓的黄金期现套利,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因为纽约期金每盎司比现货黄金高出70美元(这个数字用作举例说明),所以就可以在纽约期货市场上卖出一份期货合约,然后再在市场上买到相应的100盎司实物黄金(纽约期金一手合约为100盎司),运到纽约等待交割,就可以赚到无风险的(70美元-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利润。

这种价差的长期存在,刺激了市场的套利行为,让?市场的力量?在全世界疯狂寻找实物黄金,并将其运到美国。

在这一简单的现象和解释背后,还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究的?现象?:1. 套利的利润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总要有人为其买单,谁是买单的人?2.6月交割的黄金期货合约在对现货持续大幅升水之后,在临近交割日时突然大幅对现货贴水近20美元,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期货市场上简单来看只有两个因素:多头和空头。套利者明显是期货市场上的空头?卖空合约来锁定其与购买实物黄金时的价差。所以简单来说,为期货空头提供利润来源的,就是期货多头。

那谁又是纽约黄金期货市场上的超级多头?答案是:在美国的银行。

据最新的市场消息:汇丰、摩根大通等这些利用黄金期货对冲现货黄金风险的银行,不再愿意持有大规模的纽约黄金期货头寸了。因为大幅度的期现货价差,导致银行的期金持仓账面亏损数千万美元,汇丰曾经一天内就浮亏2亿美元。

为什么银行会是期金的多头?

这里举两个例子大家就容易理解了:一方面,银行需要满足客户对实物黄金的需求,在客户下单的时候,银行就需要通过期货市场先锁定价格。在此前期现黄金价格差距非常小,通常不足1美元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对客户报价的溢价和交易手续费等方式覆盖所有成本,并实现盈利;另一方面,银行本身有黄金融资的业务,在黄金融资交易中,银行是黄金借出方,所以需要通过期货市场多头来?对冲?这部分头寸。

而银行是Comex黄金期货最大的用户群,约占所有Comex期货的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到了期货结算日临近的时候,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升水反转成贴水,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整个期货交易是零和博弈(若算上交易手续费等就是负和博弈):多头赢的钱就是空头输的钱;反之空头赢的钱就是多头输的钱,到最后池子里钱的总数是不变的。既然套利空头已经通过买现货卖期货锁定了赢的钱,到最后参与交割的多头一定会出现账面亏损?参与交割的多头在该合约上输的钱,就体现在合约临近交割日或到交割日时,期货价格对现货的贴水。

未来如何演变

首先,期金对现货维持大幅升水情况,让银行在期金交易上出现了亏损,可能会让银行尽量削减不必要的黄金多头头寸,如停做黄金融资业务。实际上,自期金市场开始?见证历史?以来,很多银行已经减少了Comex期金交易,因担心期货与现货的价差可能再度扩大。而据消息人士称,有些银行有意将未平仓的期金减少50%-75%。

这样一来的结果可能是多头减少,套利空头的空单压制金价,并让超级升水消失。短期内金价可能会因此承压。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过程,实际情况还要密切关注Comex实物黄金库存的变化情况:如果库存持续累积,说明实物交割的需求低于供给,多数多头的需求不是获得实物黄金,而仅仅是为了博弈未来价格会更高,那期金短期突然向下调整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因为这些多头持有黄金的目的是?投机性?的,最终不是为了持有实物黄金,而是换回更多法币。

除非出现全方位的系统性崩溃,所谓的?黄金投资?在99.999%的时间里的最终宿命是换回法币,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和时机问题。

事实就在眼前,大银行们正在逃离COMEX,部分央行的表现变得心虚,这一切举动就像给市场无声的警告?如果还是没人愿意兜底,黄金价差将再次?裂开?。

黄金暴跌意味着什么?

黄金暴跌意味着什么,黄金暴跌意味着金融大鳄们又可以多赚一些了。

意味着我们一些不了解行情的投资客可能又爆仓了。意味着多了解市场,多了解金融

多思考问题是多么重要!!!!

简单分析分析原因如下

1)澳大利亚率先和中国签订了货币直接兑换的条约,注意不是货币互换,是货币直接兑换。法国已经发出橄榄枝,英国一直在这方面很积极。

人民币在这几年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已经很明显地威胁到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和欧元完全不同,一旦人民币成为气候,

则美元今后将大受打压。

2)处于保值的目的,各国央行都在买入黄金,其中尤其以俄罗斯、韩国最为积极,其中隐含的内容是对美元的不信任,相对而言,美元的配置就在减少。所以美国必然要行动了。不过一些大的投机机构他们的力量也不可以小觑,例如高盛,摩根斯坦利这类的大机构不断唱空黄金也是原因,美国需要进行打压大宗商品,并使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做空资源国。教训一下澳大利亚以及卖油的俄罗斯。

4)继续攻击欧元。在塞浦路斯没有来得及卖出黄金之前,让塞浦路斯的黄金直接缩水,9吨的黄金,现在就成了4.3亿,直接缩水将近一亿美元。

从而让塞浦路斯通过卖出黄金的计划直接破产。

5)比特币的出现其实也是对美元的挑衅。同时美国国内,也一直存在着废弃美元另用他币的现象,要保证美元的强势地位,必须拉升美元。

6)经过了几年的狂跌,美元指数现在应该暴涨。但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仅仅在去年的QE3和QE4的勉强支撑下,有所好转,因此美元指数上涨乏力。

7)黄金进过了几年的拉升,多头也耗的差不多了,再往上拉已经很吃力了,是获利的时候了。除此之外,没有人能有什么理由,让黄金在短短几天之内下跌200多美元

如果楼主是研究股票那么现在也可以研究外汇黄金了,和股票不同,比较炒外汇炒黄金不是单向的,他是双向跌涨都可以盈利,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可以申请一个模拟试试看,学习很重要,这些基础的知识都可以自己模拟学习和总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