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粮油_河南商丘米面油价格最新
1.河南什么小吃最好吃?
2.河南人早餐一般吃什么?
3.商丘有什么特色小吃?
4.商丘特产是什么?
5.方便面厂家
6.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河南什么小吃最好吃?
1 烩面
烩面是河南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
2 五香兔肉
是河南开封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野味。许多外地游客品尝后都会赞不绝口。此菜色泽红亮,肉质软烂,卤制精良,工艺独特,香味扑鼻,无草腥味,咸香发脆留味绵长。一般选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制作。
3 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特色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道口烧鸡,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
4 逍遥镇胡辣汤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胡辣汤主要起源于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和漯河市舞阳县北...。
5 濮阳大肉壮馍
壮馍,壮者也。有民谚为证“上面烘,下面烧,女人吃了不撒娇,男爷们吃了好杠腰”。壮馍是干粮中巨无霸,其“味”之香、其“劲”之足,非亲口品尝,难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而且香在口里,美在心里。
6 花生糕
花生糕是河南省开封地区地方传统名特产。花生糕是古代宫廷膳食,源于宋朝,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600余年,流传至今。花生糕以精选花生仁为主料,辅以白糖、饴糖等,经过熬糖、拨糖、垫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
7 开封小笼灌汤包
开封小笼灌汤包是河南省开封市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黄继善。现有国营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著名风味面点。小笼灌汤包皮薄馅大,灌汤流油,成品出笼后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去像菊花,小巧玲玲。开封人吃灌汤包子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8 馓子
馓子是河南很常见的一种油炸食品,很细很长,焦黄酥脆,格外馋人。河南南的馓子俗称“细馓子”,说来颇有历史:“细馓子系钟兴和所创制。钟在历下区钟楼寺街为摊商,制售馓子三十余年,技艺精良,有独特风味,甚为消费者所喜爱。”(《中国名吃谱》)如此看来,馓子在河南已有不短的时间。以前,由于生活水平较低,馓子并非是谁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贫苦人家很少舍得买馓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馓子会当作一件很大的事,不像现在拿着就吃,而是有着约定俗成的程式。这程式就是要与马蹄烧饼配套夹着吃,或放在甜沫或粥内泡着吃。
9 油馍头
油馍头是河南地方汉族传统面食小吃,有的叫面托 有的叫老鸹头。搭配胡辣汤最好。
10 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正宗“肘子”,唯有“宋记”。宋记“太康肘子”唯一正宗。创始人为宋友华先生,故品牌名为“宋记”。
河南人早餐一般吃什么?
作为一个吃货,而且是河南的吃货,哈哈,下面由我来介绍吧!
早餐必吃的:
1:牛肉汤
2:羊肉汤
3:驴肉汤
4:丸子汤
5:胡辣汤
6:豆腐脑
大家好,我是乡乡小厨,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和其他地区的热爱 美食 的人们一样,河南人的早餐也是相当丰富的。对于“河南人早餐一般吃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早餐可以分为在家吃和在外面吃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下,吃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当然用的概括起来河南人的早餐就是馍,菜和汤的模式。
在外面吃早餐
现在餐饮也发现很快,特别是早餐行业,早餐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并且价格也不贵,适合工薪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在外面吃早餐,经常吃的早餐品种有胡辣汤,水煎包,豆腐脑,油条,油饼,火烧夹凉粉,菜馍,小笼包等等。种类太多,我选三个有代表性的来说。
一.胡辣汤
说到河南特色早餐首先得提胡辣汤,这个在别人看起来粘糊糊,没有卖相的汤是河南人早餐的最爱,胡辣汤门派众多,最有名的要数逍遥派和北舞渡派了,咱们以逍遥派为例,逍遥派牛肉胡辣汤里面有木耳,黄花菜,面筋,熟牛肉,十几种香料打粉后,经过长时间的熬制,各种食材和调料调味,最后做出一锅暖心暖胃,驱寒健脾的胡辣汤,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喝一碗胡辣汤,一整天都觉的暖暖的。
二.水煎包
水煎包是由发面制作的面团,一般有两种馅,韭菜粉条豆腐的和猪肉粉条两种,包好的包子放在大平底锅里定型,浇上面粉水,出锅时挨着底部的包子有一层脆脆的冰花,非常好吃。水煎包很便宜,一块钱四个,一碗胡辣汤四个水煎包就能吃饱。
三.火烧夹菜
火烧夹菜是我老家特有的一种吃法,火烧有的地方也叫烧饼,发面做成的,夹的菜也有很多选择,有炒凉粉,土豆丝,绿豆芽,海带丝,粉丝,辣椒圈等等,可以自行选择搭配,在铁板上加热后,加入芝麻酱,辣椒油,然后夹在火烧里,非常实在,再来一杯豆浆,标准的馍菜汤搭配。
在家吃的早餐一.馍
河南人早餐里馍包括馒头,包子,烙的油馍,烙馍,火烧(烧饼)等等,在我们老家,几乎家家的女主人都会制作烙馍,烙馍卷菜吃起来镇是太美了,这些馍一般都是自己家里做的,也有从外面买回来的,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自己家里做的馍好吃。
二.菜
早餐的菜都比较简单,可以是一碟咸菜,芥菜丝,萝卜干,榨菜;也可以是一个炒菜,炒绿豆芽,炒土豆丝,炒鸡蛋啥的,当然,地域不同,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三.汤
河南人早餐中的汤一般包括大米粥,小米粥,稀饭,八宝粥,豆浆,米糊等等,自己家里熬的,等把馍菜汤做好了,早餐也就准备齐全了,可以吃了。糊涂是河南人对玉米糁做的粥的独特叫法。
写在最后
河南早餐 美食 种类太多,然篇幅有限,只能说个大概,如果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帮忙补充。但是河南早餐总的来说就是馍,菜,汤,万变不离其宗。
河南夏邑农民路过 俺这边都是水煎包+sa汤 县城基本上是一块钱两三个 乡下一块钱3-5个 俺村上至今都是一块钱五个 sa汤一块钱一碗 一般饭量三块钱吃类饱饱类 常年在外 一回家就恨不得天天吃
摘自网络
吃馍喝汤,河南老乡。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一个事实:河南人爱喝汤。而河南大部分地区,早晚餐都习惯上是馍、菜、汤三样,就是馒头,炒菜,汤或者是粥。在家里做饭早餐馒头包子或者油条,喝点面汤豆浆或者牛奶。晚上煮点稀饭或者小米粥。
要是出去吃的话,那选择就多啦。大部分河南人早餐都喜欢喝胡辣汤,就着油馍头或者水煎包、千层饼。开封人更爱喝羊肉汤,丸子汤。洛阳人和南阳人爱喝牛肉汤。商丘部分区域 喜欢喝sa汤配水煎包。当然也有很多人的口味就很随意了,豆浆、豆腐脑、两掺怎么爽怎么来,自己喜欢怎么吃那就怎么吃。不过再怎么变化,河南人喜欢汤的感觉那就犹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深入骨髓的。
当然现在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了。很多年轻人的口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上起来去喝杯咖啡来个面包,或者在家里泡点燕麦片和牛奶一起喝的也不在少数。作为一个南阳人,我早餐的最爱却是牛肉汤,冬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下肚,清香沁人心脾,暖胃暖身的同时,也会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如果有时间来到河南,来到南阳来做客,一定要尝试一下牛肉汤的醇香和鲜美。(xc)
看那么多朋友都说什么羊牛肉汤、胡辣汤等,其实都是瞎扯,那都是掏钱买着吃的。真正占据河南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才不会经常(更别说天天)吃这些。玉米糁煮红薯或者面疙瘩汤加上白馒头,再加上自己地里的时令菜才是河南人的早餐最爱!
我是河南人,我们家生活在豫西南一带。我们这里的早餐是标准的“馍、菜、汤”模式。这也是普通人家最常见的早餐。馍,就是大家常说的“馍头”,我们口语叫“馍”(mo,二声)。由于地域的关系,河南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所以我们多以面食为主,馒头就是其中之一。河南人爱吃馒头,就如同南方人爱吃米饭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种地域性的饮食习惯。
菜,主要就是自己种的绿色有机蔬菜。尤其是夏季,凉拌个黄瓜或是清炒个豆角等,简单 健康 又下饭,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
比如,我们今天早上就是吃的凉拌黄瓜。在自家菜园子摘一根黄瓜和青椒,再准备一颗洋葱。黄瓜、洋葱去皮,切块,再搭配一颗青椒,放适量盐和香油搅拌均匀,一份夏日的解暑小菜就做好了。虽然,简朴,但也不失有营养。
汤,是河南人稀饭的另一种叫法。早上的稀饭有很多种,比如:玉米糁、大米粥、小米粥、绿豆粥、面水汤等等,可以不时的变换。
比如,我们家昨天早上喝的是小米粥,今天早上就是喝的玉米糁绿豆稀饭。
当然,也不全局限于此。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有很多上班赶时间的人士会选择在外面的早餐店用餐。比如,胡辣汤、水煎包、热干面、牛肉汤、油条等等早餐都是河南老乡的心头所爱。河南人早餐般吃什么?
我是河南省洛阳市人,我们这里早餐多是以“汤”类为主。
甜汤,多是在家里做,这里的“甜汤”并不是指放的有糖,而是用面粉、小米、大米煮出来的粥(我们洛阳人爱把各种粥也称为“汤”,如大米汤、小米汤);
咸汤,那肯定是放的有盐,河南省十八地市都有的咸汤是“胡辣汤”,“胡辣汤”在全河南省是第一早餐,接下来咸汤还有豆腐脑、牛肉汤、羊肉汤、米线,信阳那边早上还会吃“热干面”,还有别的种类的早餐!
根据地区的不同,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河南省也不例外。
我们河南省排名第一的早餐一定是“胡辣汤”。
胡辣汤,中原名小吃,主料有:熟牛肉、骨汤、面筋、面粉、粉条、黄花菜、木耳、胡椒粉等。
从我小时候起,我都挺喜欢喝胡辣汤。早餐卖胡椒汤的店铺往往只租一间门面房,早上六点前后做好一大锅胡辣汤,然后开始炸油条、做水煎包,还会配有豆腐脑、茶鸡蛋。因为只有一间门面房,室内很少能放下桌椅,桌椅往往都摆放在店门口,下雨天有大篷子。这些年随着人们对就餐环境的要求,很多胡辣汤馆是在室内,室内装修挺好,胡辣汤价格也会贵一些。“女士、孩子、学生”是最喜欢胡辣汤的人群,如果他们觉得“辣”,还可以加入豆腐脑(我们洛阳市是这样的,不知道外地有没有),我们爱称之为“两掺”。
在我们河南省,很多地方都有牛肉汤或羊肉汤,我们洛阳市也不例外。在我们洛阳市,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等大小汤馆有2000多家,很多洛阳人的早餐都是从一碗汤开始的。对了,在我们洛阳市喝汤,“添汤”是免费的。油漩馍、烧饼、饼丝、锅盔等,是这类汤的最佳拍档。
如果不愿意早上吃咸饭,包子、稀饭的饭店也很多。专门卖稀饭的早餐铺,稀饭的种类很多,大米粥、小米粥、红米粥、绿豆粥、八宝粥、黑米粥、豆浆等都有,这类早餐铺往往配是的蒸包,鲜肉包、牛肉包、三鲜包、豆沙包、雪菜包、酱汁豆腐包,还会配有茶鸡蛋、鹌鹑蛋等,并且所有的粥都可以用塑料杯封口打包带走。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河南省内早餐没有吃面的习惯,今年5月份去信阳后,我才发现,信阳人早餐喜欢吃热干面,小碗3元、中碗4元、大碗5元,并且我总觉得比武汉热干面还好吃。
在我们洛阳市,如果不在饭店里吃早餐,就会在家里自己做饭,早上做饭往往是白面汤(小麦粉)、黄面汤(玉米面),也有的家庭喜欢打豆浆,买几根油条、几个烧饼或一些水煎包,炒个绿豆芽、土豆丝或配个小咸菜,舒舒服服吃顿早餐!
我是河南人,河南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同,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胡辣汤”,全省的每个地市都有。
我是洛阳人,我的早餐一般是:牛肉汤、羊肉汤、水煎包、包子稀饭、豆浆油条,如果是在家里吃早餐,就是玉米面汤、白面汤、大米汤、小米汤等等!
胡辣汤,油条,包子…馍菜汤……总之,汤是少不了的,面汤,小米汤,胡辣汤…
作为豫东地区的一员,尽管大学毕业在外有13年了,这么多年了,当地农村的饮食没有什么变化。早上,基本都是做一些大米粥,热上几个馒头,凉拌菜或炒个菜,菜因四季变化不同,夏天多是时令菜,冬天菜能少一些,多为秋储菜和集市超市购买的容易存放的菜。有时候也会炖上一锅,够两天吃的。很多时候蛋类或时令菜更多一些,农村人有自己的院子和土地,自给自足。中午饭多是面条类,汤面,卤面,蒸菜拌面,饺子等,汤类少一些。汤类主要是自己活点面,配上西红柿,粉条,时令蔬菜,,花生米等等。很香,味道很美。晚上的时候和早上差不多,有时候会有中午的剩饭,或故意剩下的,晚上就不做饭了。当然,这里面农村人会根据日常的劳作来尽量满足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和饮食。农忙的时候会尽量压缩做饭的时间去饭店买点烩面,拌菜或砂锅等,劳累了一天,农村人会喝上点白酒,啤酒会放在冰箱里冷藏一下,没有冰箱的会放在自来水里冰一下,这个时候变蛋是啤酒必不可少的东西!他们有时候会把啤酒当饮料来解渴。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饮食也有变化,但河南人的淳朴憨厚,勤劳能干的品质还在!愿我大河南的人民幸福安康!
商丘有什么特色小吃?
烧饼,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 清油、碱面、糖等为原 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
葱油饼,主要用料为面粉和葱花,口味香咸。中国福建,山东、东北、河北等地都有该小吃分布,是街头、夜市的常见食品。
胡辣汤,的主要制作材料有胡辣汤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汤、面筋、面粉、粉条、黄花菜、木耳等。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
油茶,口感滑腻油润,略感糊口,且酥油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深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油茶除了香,还有提神、消食健胃、驱湿避瘴、驱寒治感冒等功效!
哨子汤,食用时,在碗里浇上特制的牛肉精哨子和辣椒油,其味鲜美可口、不腥不膻、香而不腻、余味绵长。 因喝时要放在嘴边吹一下,所以称作“哨子汤。
商丘特产是什么?
虞城贾寨的豆腐干,景家麻花等是当地很有特色的名吃。 “铁锅蛋” 冉家五香糟鱼 许家汤圆 虾子烧素 郭村烧鸡 松月牌白糖豆腐乳 古宋牌酱包瓜 魏庄麻糖 景家麻片 鸡爪麻花 虞城黑京果 麻花庄麻花 贾寨豆腐干 商丘水激馍 豫东宾馆小烧饼 宁陵杠子馍 司庄腐竹 “铁锅蛋” “铁锅蛋”是豫菜菜系很有特色的一道菜,其是用特制的铁锅盖放火上烧红。鸡蛋打入碗内,搅匀,放入火腿丁、荸荠丁、虾子和海米、味精、料酒、盐水,铁锅放在小火上,将大油注入蛋浆中,并用勺慢慢搅动,防止蛋浆抓锅。 待蛋浆八成熟时,用火钩挂住烧红的铁锅盖盖在铁锅上,利用盖子睥高温,将蛋浆烤凝结,暄起。使蛋浆糨皮发亮,呈红**。其味美,色泽红黄,油润明亮,鲜嫩软香,回味无穷。 一九三五年五月八日,鲁迅先生邀胡风及耳耶夫妇夜饭梁园吃的就是这道菜。 冉家五香糟鱼 冉家五香糟鱼是夏邑县老城里冉献东祖传制作,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 五香糟鱼选择夏邑城湖特产200 克左右重的肥嫩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 其色金黄微带赤,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鱼肉鲜美营养高。热吃不腻,凉吃不腥,实为宴席美肴、佐餐佳品。 许家汤圆 许家汤圆是古城商丘著名餐馆三盛馆制作的一种风味独特的远宵。 因餐馆是由许树复和他的两个师兄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创办的,至今仍由许家第三代传人许明林掌灶,故称“许家汤圆”。 许家汤圆主要以糯米和适量的黍子面制成,外皮雪白,熟后晶莹如玉,馅心以白糖、蜂蜜和多种果料制成。品种繁多,各具风味,人称“蜜汁八宝远宵”。 许家汤圆10分钟便可煮熟,绵软粘而利口,其味蜜甜,水果味浓,久食不腻,是商丘著名风味食品。 虾子烧素 虾子烧素是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晚清时,老厨师关合清每次招待饮差大臣都以虾子烧素拿手。民国时,厨师陈思荣、陈思明将上菜的烹调技术推进一步,并由官府菜推广为市肆菜。 虾子烧素的主要原料是面筋、虾子,畏料有鸡皮、香菇、银耳、鸡鸭汤等。 制作方法是:用温油将面筋炸透,撕成块状,然后加入虾子、鸡皮、香菇、银耳、鸡鸭汤,用文火煨汤收汁。 虾子烧素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汤 夏邑 ,是河南风味小吃中的名膳之一。 郭村烧鸡 郭村烧鸡是商丘县传统名菜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该产品的特点是:香味扑鼻、色佳味美,肉质嫩白,形体完整、烂而不腻,回味悠长,如趁热时提鸡两腿于盘上,轻轻一抖,即肉骨脱离,肉落入盘中。 50年代孟家烧鸡制作人孟昭行曾两次出席河南省科技技术交流会,被省命名为“烧鸡能手”、“烧鸡技师”。 松月牌白糖豆腐乳 松月牌白糖豆腐乳商丘县酿造厂生产的松月牌白糖豆腐乳,是归德府大有丰酱园的著名特产。 创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创业人李大有,字丰年,当时酱园生产兴隆。到18世纪,该酱园师傅孟春发,苦心钻研酱菜技术,在原工艺基础上,吸取南北技术特点,改进操作,独创一格,“大有丰”就此名扬四海。 白糖豆腐乳色泽金黄微赤,腐块匀称整齐,质地细腻,香气浓郁,软硬适中,不腐不烂,咸淡适口,味道鲜美。是开胃增食,馈赠关友的佳品。 古宋牌酱包瓜 古宋牌酱包瓜 商丘市酱菜厂生产的古宋牌酱包瓜,做工精细,制法考究,以妞瓜为皮,内装花生仁、杏仁、鹿角、胚蓝、陈皮、姜丝等十几种名细小菜。 成品造形美观,油光发亮,呈酱褐色。食用时每瓜切2-3刀,成荷花瓣形,摊放盘中,瓜心如花心,酱褐、金黄、墨绿相交强,五光十色,各味俱全。 魏庄麻糖 魏庄麻糖是商丘县双八镇的传统特产。迄今已有200多年生产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 此麻糖用优质大米、白糖、芝麻、麦芽为原料,操作工艺是:大米蒸馏,加入糖的催化酶,榨出糖汁,经熬制、拉制、切割,辅之芝麻、白面而成。麻糖粗细均匀,长短一致,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僵硬,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景家麻片 景家麻片是虞城县传统名产,为陈店集景姓人家祖传,现已传至七代子孙景连河之手。据《虞城县志》记载,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为贡品。 景家麻片选料精良,制作精细。用上等精粉、小麻香油、白糖及其它优质原料制作而成。特点是雪亮透明,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老少咸宜。年被选入《中国工商企业名录》,被省轻工系统评为优质产品。 鸡爪麻花 鸡爪麻花因形似鸡爪而得名,是柘城县安平集名产,清朝雍正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原是王氏祖辈以此为业,传至王安平一辈时,因乏嗣无后,方传此技于好友周大江,至今周家已传四代100余年。 鸡爪麻花成品嫩黄、油光透亮、 香脆酥焦、风味独特。存放半月仍酥脆如故;浸放在开水里十几分钟,仍香酥不减,依如新出;折下一股可当纸枚点火吸烟,如一股接一股地点着,一根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路。 虞城黑京果 虞城黑京果 又名大蜜京。以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为原料,江米经粉碎、发酵,加入配料,油炸制成墨京果。具有酥甜可口、入口溶化、甜而不厌、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清朝嘉订年间曾被列为贡品。 麻花庄麻花 麻花庄麻花为民权特产,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朝初期, 张氏家族于民权县镇南一公里定居,以炸麻花为生,因其麻花制作精细,有酥、香、脆的独特风味,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并将张氏居住之地取名为“麻花庄”。 有人曾作试验:将麻花庄麻花放在塑料袋内贮藏一冬春后,色、香、味、脆均不变。人们将其特点概括为:“吃着香嘣嘣,夜里能点灯,掉在地上全粉碎,放在室内香气生。” 贾寨豆腐干 虞城县贾寨豆腐干已有200多年生产历史, 清末曾被列为贡品。产品以优质黄豆作干料,辅料有八角、花椒、草果、凉姜、桂皮、丁香等10余种。 将着色的腐块挤压出水,放入鸡汤锅里蒸煮而成。豆腐干为正方形薄块,色泽黑红,红而透明,黑而发亮,五香味浓,咸而不涩,香而不厌 商丘水激馍 商丘水激馍原名水浸馍,发源于商丘古城归德府,创于何朝何代已不可考。相传明代阁老沈鲤(商丘县人)每次招待宾客,必要家张的水激馍上桌。 水激馍的主要原料是硬面馒头,制作方法是将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干后放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捞出后疾速放入提前备好的稀糖汁中,经二三秒钟后捞出,成品色泽鲜艳,外焦里浓,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豫东宾馆小烧饼 豫东宾馆小烧饼原为归德名产,清名厨师王义玺始创,距今已有100 多年历史。商丘豫东宾馆厨师张玉祥,是王义玺的徒弟,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小烧饼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所以人称“豫东宾馆小烧饼”。 小烧饼分甜、咸、荤、素4个大类,共20多个品种甜的、素的以枣泥、山楂、玫瑰、豆沙、红糖、白糖等为料;咸的、荤的以荤油、火腿、板鸭、鸡子、牛肉、羊肉、鱼等为馅。成品直径约8厘米,呈金**,进口甜,吃着酥,外僬里浓,味道鲜美。 宁陵杠子馍 宁陵杠子馍是宁陵县东街久享盛誉的食品。杠子馍味道纯正,软硬适口,色泽漂亮,火候讲究。这种馍用开水一泡,暄如蛋糕,用汤匙一压即成糊状,酷似牛乳加糖,可代替牛奶喂小孩,故又称“牛奶馍”。 司庄腐竹 夏邑县城东郊司庄生产的腐竹,是司庄的独特产品,距今已有 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专供地方官府享用,并作为上贡礼品。 司庄腐竹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加工精制而成。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等,其色泽金黄透明,韧性好,耐贮运,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为健身优质食品。享有“超级植物肉”之美称。 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商丘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品尝颇具古风的菜肴和小吃也就成了许多游客来商丘的目的之一。 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几千年了,也许当年作为烹饪鼻祖伊尹所创立的烹饪技艺和菜肴在别处已经失传了,今天也只有在它的原创地商丘还可以吃到,还可以品味到来自远古的滋味。商丘菜法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大气磅礴,与现今市面上风行的某些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餐饮烹饪之风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足以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
方便面厂家
单位: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开发区第五大街20号
电话:25325954
邮编:300457
产品:方便面
单位:河南省中原工贸公司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
电话:8011274
邮编:
产品:方便面
单位:广州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二横路
电话:82230331
邮编:51076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山东龙丰集团公司
地址:山东省龙口市城关镇环城北路10号
电话:8517869
邮编:265701
产品:方便面主食品
单位:珠海市华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斗门县平沙三路3号
电话:7751333
邮编:519055
产品:方便面
单位:汕头市金园区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龙眼北路10号
电话:83065
邮编:515041
产品:方便主食品
单位:珠海市华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阜新分公司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矿工路北段18号
电话:2822588
邮编:1230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统一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县沙河镇西沙屯百葛路口东500米
电话:646442
邮编:102206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中外合资镇江泰兴隆快餐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金山街24号
电话:56253
邮编:212002
产品:方便面
单位:天津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塘沽区三槐路88号
电话:25303820
邮编:300450
产品:专用粉
单位:广州南联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南联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大楼
电话:86578901
邮编:510406
产品:机上餐食
单位: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经济开发区
电话:3891886
邮编:430040
产品:油炸方便面
单位:上海味丹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松江县320国道2号桥
电话:57602088
邮编:201611
产品:方便面
单位:无锡中萃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无锡市南长街602号
电话:5752024
邮编:214023
产品:中萃面
单位:扬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洼字街二畔铺居委会1号
电话:7245255
邮编:225003
产品:八宝粥
单位: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青阳路
电话: 305877
邮编:2153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泰兴隆(澄海)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市外砂镇龙头工业区
电话:5790248
邮编:515823
产品:方使面
单位:北京美厨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周庄子前泥洼4号
电话:63831816
邮编:100071
产品:方便面
单位:湖北省宜昌县三峡食品工业公司
地址:湖北宜昌县鸦鹊岭镇车站路14号
电话:841146
邮编:443113
产品:方便面
单位:亳州市古井镇井中集团
地址:安徽省阜阳地区亳州市古井镇古井村民委员会
电话:5571678
邮编:236826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蔬菜食品速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十里河村
电话:67712221
邮编:100021
产品:速冻食品
单位:山西省国营康美食品厂
地址:山西省临猗县西郊
电话:4022725
邮编:0441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广州百事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窖镇敦和路57号
电话:84208188
邮编:510300
产品:方便主食品
单位:宏发食品(泉州)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南安市水头大盈
电话:6932888
邮编:362342
产品:方便面
单位:比奥德(惠州)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惠阳水口龙湖南大道317号
电话:2303168
邮编:516005
产品:速食面
单位:扬州亲亲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洼子街二畔铺1号
电话:7245255
邮编:225003
产品:八宝粥
单位:上海东福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光复西路789号
电话:62441625
邮编:200063
产品:方便面
单位:成都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天府镇台商工业区
电话:725888
邮编:611137
产品:方便主食品业
单位:郑州城工业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刘胡垌马寨经济开发区
电话:7901953
邮编:450064
产品:方便面
单位:岐山华侨食品厂
地址:陕西岐山县蔡家坡镇
电话:851614
邮编:722405
产品:方便面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华龙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乡莲子村
电话:
邮编:055350
产品:方变面
单位:珠海市岐山清真食品厂
地址: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水寨村
电话: 861815
邮编:722405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上海富洋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1446号
电话:62580722
邮编:200040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上海益民食品四厂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1432号
电话:62552603
邮编:20004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厦门华光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区将军祠202号
电话:2022214
邮编:361004
产品:方便面
单位:兖州市永丰方便面厂
地址: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永丰村
电话:3412487
邮编:2720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杭州爱使口可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清泰门外始板桥直街159号
电话:6064143
邮编:310016
产品:方便面
单位:湖北宜泰快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宜昌市沙河村
电话: 737668
邮编:443002
产品:方便面
单位:大连美龙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镇
电话:6650590
邮编:116033
产品:方便面
单位:陕西宝鸡毅武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宝鸡县虢镇镇东堡村
电话:612299
邮编:7213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石家庄市全顺利食品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诸福屯
电话:8024328
邮编:0508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普宁市尚品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石牌工业区
电话:2761249
邮编:515339
产品:方便面
单位:天津杨记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跃进路
电话:24396886
邮编:3003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连云港金五调味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东海县牛山镇
电话:7213793
邮编:2223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糖果食品厂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城区镇莞城镇星耀坊5号
电话:2227731
邮编:5117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市八达岭食品厂
地址:北京市延庆县延庆镇石河营村
电话:69104866
邮编:1021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珠海华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分公司
地址:河南驻马店市金桥开发区
电话:2932516
邮编:4630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焦作市方便面厂
地址:河南焦作市博爱县磨头乡
电话:8695888
邮编:454492
产品:方便面
单位:扬州第一食品集团公司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立新路24号
电话:7242516
邮编:225003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市密云县粮食局佳乐食品厂
地址:北京密云城关行宫
电话:69944547
邮编:1015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珠海市金海岸永南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三灶管理区金海岸食品工业城
电话:7764138
邮编:519040
产品:方便面
单位:陕西省城固县东方精制食品厂
地址:陕西省汉中地区城固县城关镇东方红村西环一路110号
电话:7212084
邮编:7232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东福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25号
电话:62016937
邮编:100083
产品:方便面
单位:河南木兰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商丘地区虞城县城关镇货场西路
电话: 41127
邮编:4763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温县饼业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焦作市温县黄庄乡黄庄村
电话:6592184
邮编:454893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三河市龙丰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
电话:3312988
邮编:101601
产品:方便面
单位:新丰食品公司
地址:广东省增城市太平洋工业区18号
电话:82766254
邮编:51134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市西苑粮油食品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丁1号
电话:62854780
邮编:100094
产品:方便面
单位:华丰集团牡丹江分公司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铁岭镇
电话:6332885
邮编:157014
产品:方便面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方便面厂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新华南路164号
电话:3178837
邮编:054001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中山富乐食品厂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兰山办事处
电话:8291625
邮编:276005
产品:方便面
单位:广州市白云米面制品厂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328号
电话:86624288
邮编:5104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绿得福建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镇鼓四村
电话: 3622105
邮编:350014
产品:八宝粥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鸿业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镇
电话:7212249
邮编:2766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河北邯郸武安市粮油食品加工厂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中师路北头
电话:
邮编:056300
产品:卫生油
单位: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分厂
地址:上海市吴翟路三号桥
电话:62200525
邮编:201106
产品:肉蓉面
单位:濮阳县文南方便面厂
地址:河南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镇
电话:
邮编:457071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临沂市副食品总厂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东段酒厂西侧4号
电话:8222400
邮编:276002
产品:方便面
单位:名人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宿县地区宿州市淮海南路
电话:3032568
邮编:234000
产品:八宝粥
单位:蓬莱市华胜食品加工厂
地址: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潮水四村
电话:5811245
邮编:265617
产品:食品加工
单位:青岛泉林食品厂
地址: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南铺子
电话:4011135
邮编:273206
产品:油炸方便面
单位:重庆东福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黄泥湾
电话:7869388
邮编:631147
产品:方便面(方便主食品业)
单位:禹州市城关镇御史坊街京御食品厂
地址:河南省禹州市城关镇御史坊
电话:8188731
邮编:461670
产品:方便面
单位:北京瑞达急冻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西口
电话:65005777
邮编:100025
产品:速冻食品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中州食品厂
地址:河南焦作市温县温泉镇新建街
电话:6192095
邮编:454850
产品:方便面
单位:麻糖工业公司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新街府前街
电话:2824850
邮编:432121
产品:麻糖
单位:姜堰市康禾食品厂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姜堰市淤溪镇淤溪村
电话:8792023
邮编:225513
产品:油炸方便面
单位:韶关市粮油食品厂
地址:广东省韶关市北江区十里亭
电话:8852391
邮编:512031
产品:快食面
单位:扬州西马克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江都市江都镇
电话:6553750
邮编:225200
产品:固体饮料
单位:上海华元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松江县张泽镇北2公里
电话:57881888
邮编:201608
产品:方便粥
单位:深圳市鹏城实业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田贝四路12号
电话:5611761
邮编:518020
产品:方便面
单位:新乡市亨利食品公司
地址:河南新乡县朗公庙乡朗公庙村
电话:
邮编:453700
产品:方便面制造
单位:中山市富乐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岗头路52号
电话:2252401
邮编:528415
产品:方便面
单位:沛县金维食品厂
地址:江苏省沛县沛城镇泗水居委会
电话:
邮编:2216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辽河超丰粮油食品工业集团公司
地址: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城郊乡谷家村
电话:3686753
邮编:124000
产品:方便面
单位:上海华源食品二分厂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朱路1378号
电话:64101557
邮编:200237
产品:方便面
单位:青岛三养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湛流干路
电话:88211
邮编:266101
产品:方便面
单位:青州市粮油储运公司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潍坊青州市尧王山西路93号
电话:3222842
邮编:262500
产品:面包
单位:福建东福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福清市海口镇山下村
电话:5567238
邮编:350313
产品:方便面
单位:南京天宝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汉中门外凤凰街47号
电话:6619037
邮编:210029
产品:方便面
。。。。。
不只有厂家名称,还有电话地址。怎么样,有用么?呵呵。。
中国最好吃的牛肉面在哪里?
文字:魏水华 邹恬怡
头图:Pixabay
东亚和南亚的民族,有许多历史共性。
比如,都有不吃牛肉的历史。
虽然不吃牛肉的原因各异,但无论是日本源自皇权的禁肉令,还是印度源于宗教的牛为神灵,本质上来说,都与中国人不吃作为生产资料的耕牛是同样的归因。
是的,中国人骨子里不信神,也不信皇权,所以中国古代禁食牛肉的法令,从一开始就把理由解释得明白通透。
反过来说,牛肉这么好吃的东西,在中国如此爱吃的国度,也从没真正断绝过。宰杀老、病、残疾牛虽然一直是合法的营生,但在那个并没有食材溯源体系的时代,成为盘中熟物后,也就无从考证牛肉的由来。《水浒传》里绿林好汉们“二斤牛肉、一壶好酒”,颇能代表中国古代游走在皇法边缘的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
同样,中国古代很长的时间中,也并未将小麦制品视作上得厅堂的好物。
西晋文人束皙,写过一篇《饼赋》,罗列了许多面食,他说:春天不冷不热,适合吃“曼头”(馒头);夏天酷热的时候,适合吃“薄壮”(可能是凉面皮);秋天降温了,最好吃“起溲”(发面饼);隆冬天寒地冻,那就是“汤饼”(面片)最好了。而“牢丸”(汤团)是面食里最好的,因为一年四季都好吃。
这些面食,有的是从遥远的异域传来,有的则是从社会下层自发形成,总之,都和伟大传统无关。
所以,牛肉与面条的相遇,天然就带着一股发端于江湖的草莽之气,它凝聚了市井的喧嚣与人间的烟火。在中国美食的谱系中,如果说刀鱼、鲥鱼、湖蟹等淡水鱼鲜,代表了精英阶层的舌尖审美,是文人们口口称颂的雅馔;那么牛肉面,则是平民阶层中最具旺盛生命力、最能反映地域风物的离离春草。
No:1?壹
从宏观角度来看,牛肉面并非中国土生的食品,今天我们吃到的牛肉面,大抵有两大源流,西食东渐,与海上舶来。
与中国人在正规宴席上习惯饭菜分开不同。中亚的饮食大多是主食与配菜装在一起:各种烤肉、酱汁和蔬菜被放在垫着馕的盘子里,或者将藏红花、洋葱、鸡肉和长粒米饭炒成一碗……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卖相不佳、鱼龙混杂,只能作为无产阶级果腹的东西,却是伊斯兰社会中上得档次的美食。
从汉朝开始,这些西方的吃法,以及原产于中亚的小麦,就陆续开始传入中原,并自下而上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饮食。黄河流域的面食文化,中原地区以牛羊为主要肉食的风俗逐渐形成。
东汉宫廷里就已有专门制作汤饼的“汤官”。魏文帝曹丕曾经怀疑,何晏的面白如玉,是在脸上涂了脂粉。于是,文帝传何晏入宫,赏赐一碗汤饼。看着何晏吃得满头大汗,面色由白转红再转白,他才相信何晏是真的肤白。
这种西食东渐,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李世民“”的威名,以及包容开放的国家政策,让包括诗仙李白在内的大量中亚人,经由河西走廊,在天水、兰州中转后,慕名来到了唐帝国的中枢核心:长安。
这些中亚人,带来了白水煮牛羊肉的饮食习惯,也带来了各式各样面食的吃法。很快的,在食物上充满创造力的中国人改良了中亚人用牛羊肉汤煮面饼、面片的吃法,形成了更易入味的细长条状面食——也就是后来的面条。
在北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提到:“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索,在汉语中意指条状物,这大概是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面条。
巧合的是,几乎同时代,在小麦向更西方传播的路上,意大利人发明了Anclle Hair(天使的发丝),也就是后来我们吃到的意大利细面。
同样的条状小麦制品、同样的易入味特性,可见爱好美食的人们,常常有惊人的审美相似。
No:2?贰
明代之后,南稻北麦的作物分布,已经完全成型,“南人饭米,北人饭面”的结构日趋固化。同时,随着面条在国家范围内的流传,“面”这个词日益成为面条的代称,而非它的本意,小麦面粉。
对于盛产文人士子的南方来说,面条沦为点缀生活的情调,而非填肚子的道具,所以面条的配菜,也努力往吃不饱肚子的水产、鲜蔬上靠。李渔饶有兴趣地记述了他的用鱼肉干、虾米、鲜笋、芝麻、花椒等做的“八珍面”,袁枚也曾兴致勃勃地谈起他用鸡汤、鳗鱼、虾汁和蘑菇汁做的小面点。
而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则依然保留了用牛羊肉汤配面条,以求填饱肚子的风俗。不同的是,以河南烩面为代表的羊肉面大行其道的时候,因为国家明令禁止宰杀耕牛,牛肉面只存在于不为人知的暗面,以及回民为代表的穆斯林饮食中。
1840年,英国人用战争打开了大清的国门;十年后,美国人以黑船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东亚的民族第一次发现,原来千年来视为禁忌的牛肉,居然是欧洲人强身健体的营养品。
但民族性格,又一次让两国在牛肉面的历史上上分道扬镳:日本人推行全盘西化,明治天皇带头吃牛肉、喝牛奶,以增强体质。其后百年的进程中,还培育出了肌间脂肪含量极高的和牛。此外受中式面条影响,发明出了以骨汤为基础的日式拉面。
但中国人却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吃牛这件事上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战争后半个多世纪,清汤牛肉面的招牌才出现在兰州街头。
这大概是中国人偷偷吃牛肉数千年来,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在闹市上公开挂出牛肉面的字号。
No:3?叁
汉族从来就是一个后来居上的民族,牛肉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自从兰州第一碗牛肉面成为口口相传的著名小吃,并被唐鲁孙为代表的精英阶层文人们撰文称颂之后,各地基于本土的烹饪手法和饮食口味,都做出了有地方特色的牛肉面。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牛肉面,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内销转出口”,影响了我们的邻国和全世界。
20世纪40年代,越南阮氏王朝覆灭,百姓出于对封建王朝的叛逆,开始在皇都顺化食用牛肉。来自中国广西、贵州一带的移民又带去了牛肉面和牛肉粉的制作技艺,两厢结合之下,发明出了越南人引以为国粹的顺化牛肉面(Bun bo Hue)。
70年代,重庆华侨李北祺以“牛肉面大王”为招牌,在加州地区开设牛肉面连锁店,这是迄今为止除了熊猫快餐之外,在美国最成功的中餐连锁品牌。且相比于口味怪异的左宗棠鸡、炒杂碎,牛肉面算是在美国能吃到的最平民、最地道的中餐之一。以至于后来,“加州李先生牛肉面”居然有底气回国,在北上广开设分店,堪称连锁中餐的旗帜。
70年代末,日本企业和台湾企业合资,仿效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清公司的泡面产品,以台湾牛肉面为底味、加入日式拉面的配菜,创制出了“康师傅”品牌和旗下第一代网红泡面——红烧牛肉面。一举在整个东亚地区击败了日清豚骨面,也开创了后来无数牛肉口味方便面的先河。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而言之,中国牛肉面以因地制宜的选材、便捷的制作过程和丰富绵长的口味,成为最具文化包容性和世界影响力的中餐。
那么,完整的中国牛肉面图谱,究竟是怎样的?
甘肃:兰州牛肉面
| 牛肉面开山鼻祖 |
传说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面汤要清,萝卜要白,香菜要绿,辣椒要红,面条要黄)的制作标准,是一位名叫陈维精的河北秀才发明的。
陈维精的回族徒弟马六七,把制作标准带到兰州,并由后辈马保子在兰州发扬光大。
本质上,兰州拉面发迹的故事,与肯德基如出一辙:哈兰·山德士上校是印第安纳人,却千里迢迢跑去盐湖城卖肯塔基州炸鸡。原因无它:肯塔基州作为南方蓄奴州,确实有吃炸鸡的文化传统。
兰州也有类似的特质:自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一直是西食东渐的中转站;元以后大量回民的聚居,让牛肉面有了民族基础;晚清的汉族文人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制作标准,就好像是肯德基总结出的炸鸡制作标准,如一管催化剂,把食品从风物上升到了品牌。
直到今天,兰州牛肉面依然是中国牛肉面最具特色的强势地域标志职一。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既能找到关中平原的优质小麦粉,又能轻松获得来自藏、疆边区的优质牛肉。
蓬灰泡水合面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蓬草烧成灰之后,带有碱性,能固化面粉内的蛋白质,让面条更劲道。本质上,蓬灰面和南方吃的碱面、做烘焙加的小苏打是一个作用。
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不用切得飞薄的肉片,而是牛肉粒,这与市面上多数青海化隆牛肉面不同。肉粒酥烂而不绵软,非常考验师傅煮肉的功力;如果要额外加一碗肉,牛肉片才会登场。
因为临近关中,与陕西类似的油泼辣子也在兰州牛肉面中不可或缺,但与关中平原的嗜辣不同,兰州牛肉面油泼辣子的最高境界是“只香不辣”,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保留了中亚的食俗。
四川:内江牛肉面
| 传承正宗川味 |
史学家普遍认为,台湾牛肉面与四川牛肉面有师承关系,但许多台湾人去了成都寻找“正宗牛肉面”后,都无功而返。
台湾作家逯耀东曾经写道:“(在成都)去寻觅地道的川味牛肉面。穿街过巷两个小时,竟无所获。最后吃了两盘夫妻肺片与一碗钟水饺,拎了一斤郫县豆瓣酱回来。”
其实,如果来到距离成都不到200公里的内江,才会发现,真正的川味牛肉面原来在这里。
细面重碱、宽汤红油、牛肉入口即化,是内江牛肉面的几大特色。和兰州的蓬灰面类似,面条多加碱,一般店家都用一口大锅烧水,滚开以后把细长的面条扔进去,用长长的竹筷划拉开来,煮1分多钟就捞起,以保证面条的口感筋道。
牛肉臊子也是选用市场上的新鲜牛肉,佐以各家的秘制香料烧制而成。牛肉切块后,先经热油爆香、再加香料炖煮,经过长时间炖煮的牛肉块口感软烂,香味入骨,闻之让人欲罢不能。
出锅时,配上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醋等调味料,面条筋道,牛肉酥软入味,油辣子带着微微的焦香,辅以青翠欲滴的青菜叶子或香菜——还有最后一道秘诀:每碗面的汤底加少许猪油,让面条入口更柔、面汤更香。
张大千是内江人,他晚年移居台湾,常常在在台北的家中摩耶精舍里,亲手做牛肉面招待客人。尝过老画家手艺的演员郭小庄回忆:“张大千的牛肉面做的非常好,他做牛肉分两种,一个是红烧牛肉面,一个是清炖牛肉面。”郭小庄平时为了保持身材吃的很少,面对牛肉面却禁不住诱惑,一口气吃下了三大碗。
张大千曾经旅居甘肃,临摹敦煌壁画四年之久,他做的清汤牛肉面,恐怕就是当时从甘肃师傅手上偷师得来;而他的红烧牛肉面,则应该是正宗的家乡味道了。
湖北:襄阳牛肉面
| 反映文化交融 |
牛肉面是文化交融对冲的产物,一般说来,文化越多元包容的地方,就越能孕育好吃的牛肉面。兰州是,襄阳也是。
这座中部小城南通江汉,东接汉口、信阳,北上中原、洛阳,西去长安、汉中,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这地理位置,使得襄阳文化拥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比如饮食,就跳出了“南米北面”的框架——襄阳人既可以每天捧起一碗面当主食,亦可以就着菜下白米饭吃的不亦乐乎。
襄阳牛肉面是火爆的红汤,滋味麻、辣、鲜、香,比之内江牛肉面有过而无不及。一碗各种香料炖的老卤是其中精华。除了牛肉外,还有牛肠、牛肚、牛肝,所有配菜,都要在卤中熬45分钟以上,熬到牛油溢出,汤头醇厚。再加上豆芽、香菜,滋味俱全。
襄阳牛肉面的标准吃法,还要加上一枚生蒜,配上一碗黄酒。嚼一口蒜,喝一口酒,一碗热辣辣的牛肉面才能爽爽落落地下肚。
外地人到襄阳,总带着大啖一碗牛肉面的决心,但最后常常“不小心”被辣的涕泪直流,一边瞄着隔壁桌吃的飞快的姑娘,一边望望眼前红火热辣的牛肉面和黄酒,甘拜下风。
安徽:淮南牛肉汤
| 南甜北咸均沾 |
淮南地区最出名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牛肉汤。
当地吃牛肉的历史,与湖北襄阳颇多相似。作为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民国北伐战争期间,战乱不断的地方,郡县废弛,民族和食物的融合就尤为激烈频繁。而目无王法地吃牛肉,也是很早就在这块地区流传的风俗。
作为南北交汇之地,淮南牛肉汤把“南甜北咸”的滋味表达无虞。
一般店家都会提供甜汤与咸汤两种口味可供选择,咸汤的调味颇似兰州牛肉面的汤头,用香料加牛肉炖出的清汤,清爽鲜美,牛肉要用肥一些的,以其厚重和汤的清爽形成滋味的层次;
甜汤则是不加盐的,用牛骨熬出浓厚的汤汁,下一丁点糖,突出骨汤本身的鲜甜,这又是很南方的做法了。
汤里的牛肉很是手撕的,纤维毕现,咬起来口感扎实,绝非普通的切片牛肉可以媲美,充满了中原地区粗犷的张力。
其实,同为中原黄泛区的黄淮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牛肉汤,比如洛阳、商丘、宿州等地。但唯有最南的淮南,是以粉丝和豆皮丝作为牛肉汤中的主食。
毫无疑问,它已经颇具南方牛肉面的形态了。
湖南:常德牛肉粉
| 又油又香的湘味 |
湖南常德是著名的米粉产区,用当地常德香米做的米粉,带着轻微的发酵香味,圆而细长,有着不输台湾新竹米粉的品质。
湘菜重油,对于口味清淡的人来说,也许会嫌其腻味。但作为米面的佐料,却滋味刚好。湖南人把米面的佐料称为“油码”,形容其油润多汁。
常德街头常见的小吃,就是把米粉加开水烫熟,加上肉丝、三鲜、炸酱、菌油、蹄花、排骨、鸡丁、鳝鱼等油码。而其中最高级、最著名者,莫过于牛肉。
常德津市是南方最著名的回民聚居地之一,据说雍正年间就有北方的回族部落来此落籍。回民好吃牛肉面,到了多产大米少产面的南方,便因地制宜将米粉入牛肉汤,这就是常德牛肉粉的雏形。
再后来,回民们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盛产的山楂、枙子、灵香草等南方香料,与牛排、牛筋、牛杂一起熬煮老卤。
熬倒油水分离,吃的时候,一勺牛油、一勺老汤,再根据食客的要求加入牛的各种部位,最后再来一颗卤汤里浸透的卤蛋,一点香菜花生,就是一份地道的常德早餐。
广东:潮州牛肉面
| 客家人独有的讲究 |
南岭以南,自古就是远离中原文明的化外之地。所以在南方客家人的餐桌上,牛肉有着远超北方的重要地位。
南方以山地居多,因此饲养黄牛、水牛非常普遍,客家人因地制宜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还发展出肉源地道、入味独到、工艺精到、工序老道的“四道功”,只要有客家人生活的地方,总能找到牛肉丸、牛杂汤、牛肉打边炉等等各种各样的牛食。
当然,也包括牛肉面。
潮州的牛肉面和牛肉粿条,既非清汤、也非红汤,而是用牛骨汤、沙茶酱、白胡椒调制出的浊汤,咸鲜微辣,带着芝麻花生的油润、鱼露虾酱的鲜味和豉油的甜味。
主要的配菜一般有三种,现切的吊龙肉,用开水烫到半熟,鲜嫩滑口;炖倒酥烂的牛腩肉,绵软入味;店家自治的牛肉丸,Q弹爽口。如果是熟客,又有特殊要求,店家也能提供胸口油、脖仁等特殊部位的牛肉。
总而言之,讲究。
南方米多面少,所以默认会用粿条来配牛肉。但其实,潮汕酥面才是牛肉面的最佳拍档。所谓酥面,近似于广州的竹升面,将面团用人力压到极其紧实,再切成发丝般细长。“酥”在潮汕方言里有筋道的意思,可见其口感。
贵州:花溪牛肉粉
| 一勺直击灵魂的酸汤 |
如果用一种味道概括云贵高原的食物,酸,当仁不让。
花溪牛肉粉的最大特色,当然也是开胃的酸味。
米粉用的是蒸汽粗粉,爽滑,不用嚼,就能滑落食道。汤是用带骨牛肉熬的,颜色乳白,有一层厚厚的牛油,加了辣椒,色泽红艳。
牛肉并不酥烂,相反,还有嚼劲,与米粉的爽滑形成强烈对冲。
泡在汤里的酸莲花白是整碗牛肉粉的灵魂。莲花白是贵州人对包菜的俗称——长得像莲花,颜色白。所谓酸,是类似于韩国泡菜的发酵,云贵高原独特的恒温湿热气候,让当地的发酵蔬菜制作有着迥异外地的浓厚酸味,为了防虫防坏,还要在莲花白里加入大量辣椒。
这种带着酸辣味的汤汁,赋予了牛肉汤独一无二的口感,米粉的滑、牛肉的韧、莲花白的脆,互为因果,米粉汤酸、辣,带着让人欲罢不能的微臭,可以类比广西的螺蛳粉。
外地吃到的花溪牛肉粉,往往是满碗红油,找不到酸莲花白。尝一口,只有辣味,没有酸味。虽然失之毫厘,却差之千里。
台湾:眷村牛肉面
| 集大成的质感 |
在台湾,牛肉面从二十多块钱的街边小吃到上千元一碗的“元首牛肉面”,种类应有尽有,而且几乎每一家都有独特的做法。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牛肉面,半个月都很难吃到重样的。
但实质上,解放之前的台湾,很少吃牛肉,也不吃面条,因为台湾本地产水稻,面粉不是他们的主食。
眷村牛肉面的横空出世,带有一种“集大成”的质感——这碗面里,有各地的味道,是国家牛肉面地理最当之无愧的句点。
台湾学者普遍认为,第一代赴台,居住在眷村的大陆移民,按照川味小吃红汤牛肉的做法,又参照了山东人汤面加肉的吃法,发明了这种以四川豆瓣酱为底味的红烧牛肉面。所以,当年台湾很多大饭店的厨子,都会吹嘘自己在山东籍军阀孙传芳手下做过事,学了一身炖牛肉的本事。
10年代后,台湾开放牛肉进口,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肉,快速代替了本地口感硬价格贵的黄牛肉和水牛肉。特别是美国的牛肉罐头,开盖就能浇在牛肉面上,滋味、卖相都相当不错,给予了台湾牛肉面相当程度的产业化发展基础。
后来的加州牛肉面、温哥华牛肉面,都是华侨受台湾牛肉面的做法启发,带到西半球。
如果说兰州牛肉面的重点是面条和汤底,要不是碍于名字,那一点高冷的牛肉都可以不出镜。那么台湾牛肉面正好相反:面条口感或许马马虎虎,但用牛骨烹制并加入风味酱料的醇香面汤,配上酥烂入味的牛腱子肉,几乎让你忘记碗里平平无奇的面条。
马英九回忆过他初中跟同学一起吃牛肉面的情景。面碗大、分量足,“大家吃面就像埋在脸盆里洗脸。”
是的,不论台湾自身的文化发展得多么小清新小文艺,在捧起牛肉面的时候,来自大陆先辈们的豪迈,又重新回到每个人身上。正如台湾学者焦桐所说:“牛肉面本来是历史的偶然,而如今已经成了台北的饮食乡愁。”
END
白岩松说,他在国外出差很长时间回来,下了飞机居然没先回家,而是直奔他最喜欢的那家牛肉面店。
“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下去,出了一身汗,这才觉得到家了。所谓爱国,原来是爱家门口的那碗牛肉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