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币是一般等价物吗

2.简述货币的发展过程

3.一百多年前金币的价值?

4.如果美国给降级,黄金还会继续大涨吗

5.银本位和金本位的区别?

6.年全球矿产勘查趋势分析报告

7.《白银资本》中对于金银货币与资本的流动是如何展现的?大致分为几个路径?

纸币是一般等价物吗

墨西哥金价是多少_墨西哥金币图片及价格

不是。

1, 纸币作为法定的货币符号,代替货币,所以可以实行流通手段等,但它不是商品,不准买卖,没有价值,纸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货币的价值无关,不是一般等价物, 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它的作用是有一定的代替作用,是国家为了方便等原因,强制赋予它的职能。

2, 货币(Currency,CCY)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货币制度

1, 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2, 银本位

1)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2)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纪末,随着白银铸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白银价值不断降低,金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波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外,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3, 复本位

1) 同时规定黄金和白银为货币单位基础的本位叫做复本位。实行复本位实际上是同时实行金本位和银本位。复本位的优点是:由于货币单位以两种贵金属为基础,复本位货币价值比金本位或银本位的货币更加稳定。如果金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金本位;如果银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银本位。而复本位的主要问题是:它有时成为金本位,有时成为银本位,难以起到双重本位的作用。

2) 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亦称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对称是单本位制,即银本位制或金本位制。英、美、法等国在确立金本位以前均曾在 18~19世纪长期用复本位制。

4, 不兑现本位

不把贵金属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并且规定纸币不兑换贵金属的本位叫做不兑现本位,又称为信用本位。按照这种本位制,人们可以用一种纸币兑换另一种纸币,但不能兑换贵金属。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金本位或银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它的贵金属存量,而贵金属存量又取决于贵金属的勘探和开情况,所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在不兑换本位制条件下,可以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不兑现本位制更有利于对经济的调节。

5, 纸币本位

面值为100元的人民币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都是纸币本位制。

简述货币的发展过程

中国使用货币已有四千年历史,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_(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商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二十八品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

东魏:沿永安五铢;

北齐:常平五铢;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钱(背面有文字的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汉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兑现的信用凭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17.元代的货币

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银铸币:银铸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态有银锭、银元宝等。战争后清为对付西方银元流入,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铸造光绪元宝,又称“龙洋”,分单龙和双龙,另外还有光绪帝半身像银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

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在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由于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三种不同的法定货币,大陆地区使用人民币,港澳地区因为实行一国两制,香港法定货币是港元,澳门则是澳门元;此二者并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

扩展资料:

货币分类标准

方法1

以发行者来分类,可分为公钱(法定货币)、私营货币和区域货币(社区货币)。公钱一般说来由来发行,当它存在的时候,一般说来占主导地位。私钱和区域货币则由非机构来发行。

按材资来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物品作为货币。可分为贝壳、珠子、棍子、金属货币(参见商品货币)、纸币以及数字货币。就性质来分,可分为真实货币和虚拟货币。

方法2

以物易物 定义:本身有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使用时间:古代 缺点:过程费时、不易达成交易、无保障、不易携带

商品货币 定义:本身具有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缺点:沉重、易碎、无保障、不易携带

法定货币(强制货币) 定义:以法令强制规定(任何人皆不得拒绝)其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值)

塑胶货币 定义:不属于货币的一种,仅为延迟支付的工具

本位:

1,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2,银本位

用白银做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

到了19世纪末,随着白银铸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白银价值不断降低,金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波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除了中国以外,各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3,复本位

同时规定黄金和白银为货币单位基础的本位叫做复本位。实行复本位实际上是同时实行金本位和银本位。复本位的优点是:由于货币单位以两种贵金属为基础,复本位货币价值比金本位或银本位的货币更加稳定。

如果金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金本位;如果银价上涨,复本位的变化小于银本位。而复本位的主要问题是:它有时成为金本位,有时成为银本位,难以起到双重本位的作用。

复本位制亦称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同时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比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对称是单本位制,即银本位制或金本位制。英、美、法等国在确立金本位以前均曾在 18~19世纪长期用复本位制。

4,不兑现本位

不把贵金属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并且规定纸币不兑换贵金属的本位叫做不兑现本位,又称为信用本位。按照这种本位制,人们可以用一种纸币兑换另一种纸币,但不能兑换贵金属。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金本位或银本位制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它的贵金属存量,而贵金属存量又取决于贵金属的勘探和开情况,所以货币供给量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不兑换本位制条件下,可以决定货币供给量。因此,不兑现本位制更有利于对经济的调节。

5,纸币本位

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

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

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都是纸币本位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货币

一百多年前金币的价值?

左起第一枚是美国陆军(US ARMY)的纪念章,

第二枚1865年One Doubloon的金币,没有正面不好判断,这种金币西班牙,墨西哥,秘鲁和新格林娜达都有发行。

第三枚是钻戒公司20周年的纪念章。

第二枚应该有些价值,要看了另外一面才可以判断,其余两枚不是金币,没有什么价值。

========================================================

这种属于趣味品的币章就要看喜欢的人了。如果专门收集此类的朋友可能会出价高些,毕竟不是传统藏品(邮票钱币类)没有统一价格。关键是买卖双方的心理价位了,如果第二枚不是臆造币,而是真币,可以值300-500块,另外两枚章没有什么收藏意义。

如果美国给降级,黄金还会继续大涨吗

在我们欢度第一个法定中秋节期时,欧美市场却因次贷危机的升级而经历着不平凡的周末。

消息面上主要有五大看点:

首先,美联储联合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金救市。

9月14日联合美国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金,用来为存在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市场的流动性。

这十家银行巨头分别是: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以及瑞银集团(UBS )等。

此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纽约联储Saumil Parikh主持召开了为期3天的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次700亿美元平准基金措施的出台,让市场猜测,美联储很可能还将有进一步的措施,包括降低利率等,来阻止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此次救市措施出台前,巴克莱银行和美国银行刚刚宣布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后者在上周短短一周内股价剧挫77%,濒临破产。此外,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收购了同样泥足深陷的华尔街著名投行美林。

其次,格老发话,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将诱发全球动荡。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艾伦·格林斯潘14日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直至美国房地产价格稳定下来;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

当被问及美国躲过经济衰退的几率能否超过五成时,格林斯潘回答说,他认为这一几率小于50%。他认为,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正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创,他还预测,将有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倒下,是好是坏就要看当局如何处理,但他认为毋须出手拯救所有机构。

再次,9月14日晚间,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收购有着94年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

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以换股方式收购美林证券,该收购价比美林上周五的收盘价溢价70%,但仅有美林股价峰值的三成。

消息人士透露,美林证券是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压力之下被迫出售的,因为美联储担心美林将成为雷曼兄弟公司之后的又一个次贷危机牺牲品。而在美国银行之前,美林证券曾与摩根士丹利进行过接触。但是,由于摩根士丹利需要时间对美林进行评估,而美林则希望尽快达成协议,双方的谈判无果而终。

第四,AIG请求美联储400亿美元过桥,化解评级降级危机。

9月15日,华盛顿电讯,美国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正向美联储申请400亿美元短期,以避免评级调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上周称,由于AIG短期内面临资金困难,有可能将其信用级别下调一至三个级别。评级下调意味着AIG融资成本升高,并需追加融资抵押品,这将迫使其进一步筹资。信贷评级下降将会容许交易合约对手取回资金,如果交易合约对手取回资金,美国国际集团(AIG)可能只可生存48至72小时。

美国最大保险公司AIG将于15日公布业务改组,其中可能包括出售飞机租赁等一系列传统盈利业务。次贷危机爆发以来,AIG受信贷违约掉期等业务损失惨重拖累,AIG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已高达250亿美元,在其他业务上的亏损也累计达到150亿美元。上周AIG股价大跌45%,仅12日一天股价就跌去30%。

最后,雷曼兄弟破产申请显示负债6130亿美元。

9月15日,纽约电讯,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产申请显示其目前负债超过6000亿美元。该行现有总计6130亿美元的负债,而其总资产为6390亿美元。

该行向纽约南区联邦破产法院提交的申请显示其有超过10万个债权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团(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后者是雷曼大约1380亿美元的高级债券(资讯,行情)的契约受托人。Bank of New York还被列为第二和第三大债权人,对120亿美元的高级债务和50亿美元的初级次顺位债务拥有索偿权。

这份破产申请还显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个股东。

具体到我们关心的主要欧美交易品种:

一、美原油期价跌至7个月以来最低点。

因有迹象显示飓风艾克(Ike)可能未对墨西哥湾沿岸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害,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面临破产以及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同意收购美林(Merrill Lynch & Co Inc)的消息引发对金融业混乱的担忧加剧。北京时间9月16日19:36,纽约商业(NYMEX)的电子盘交易中,10月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最高下跌7.05美元,至每桶94.13美元,跌幅7%,是自2月14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 Australian Bank)商品分析师Gerard Burg称,跌幅已经缩窄,因为墨西哥湾仍有大量设备停产且炼厂仍受到威胁,市场在做出下一步行动前正在等待关于损失状况的更多消息。

他称,市场还将关注雷曼兄弟的问题,因这可能导致经济前景暗淡,能源消费走软。

艾克13日进入休斯顿能源重地,导致美国四分之一的石油和燃料油(资讯,行情)生产中断以及大片区域停电。石油公司14日紧急前往离岸石油平台及沿岸炼厂,检查损失情况。

紧急事务官员和石油报告表明,飓风对基础设施的破坏甚小或是并不严重,这预示着未来数日生产有望很快恢复。但企业警告称近期可能出现供应问题。

美国14日表示,飓风过后,向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和Placid Oil这两家炼厂借出总计30.9万桶战略原油。

雪弗龙(Chevron Corp)在声明中称,其自身以及其他公司未来几天可能不会维持正常原油供应。壳牌石油公司(Shell Oil)表示,其位于德州Deer Park的日产量33.2万桶的合资炼厂受飓风破坏需要检修。

另外,尼日利亚最主要的武装集团在与该国安全部队进行两天的枪战后,14日宣布在尼日尔三角洲开始“石油战争”。

二、美股七月低点难保。

进入9月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均出现十分明显的遇阻回落态势,股指波动幅度有所加大,始于7月中旬的反弹通道也被破坏,这次反弹由此宣告结束。美股上周后半段虽企稳回升,但周二大阴线却极具杀伤力,中期均线下行的阻压也相当清晰,加之本周一消息面偏空,美股大幅低开并下探7月低点的可能也就更大一些。

Commerzban分析师彼得-迪克森(Peter Dixon)指出,这有可能导致银行在美国经济已然非常脆弱之际“囤积流动性”。有人说黎明前的时分最为黑暗,但是目前投资者还不知道黎明什么时候到来。

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理查德-贝尔斯登(Richard Bernstein)指出,目前称市场已经触底还为时尚早。他表示,“虽然许多人认为上周末是全球金融危机触底的信号,但我们仍然相信,在一段时期内全球金融市场还将经历重大整合。”

三、贵金属方面,黄金保值避险属性得到偏爱。

周一早间,贵金属反弹主要是受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和空头回补等因素影响,纽约商品12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12日止跌反弹。每盎司比前一交易日大涨19美元,收于764.50美元,涨幅为2.5%。12日,在原油价格表现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美元汇率大幅下跌成为刺激金价走强的主要推动力。美国商务部当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的零售额出乎意料地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降,降幅为0.3%。受此影响,美元汇率在连续上涨之后出现大幅回落,至黄金期货场内交易收盘时,美元兑欧元汇率已从11日晚些时候的1.40美元附近急跌至1.4185美元,创下近5个月来的最大跌幅,这重新激发了市场对黄金保值避险属性的偏爱。本周暂于756.00与808.00间上落,向上须上破808阻力,走势才回稳并上望819阻力。至于白银方面,跟随商品货币全线反弹,估计美元受压资金再入贵金属,短线暂于10.60至11.50间上落,预期进一步跌至10.40/00区才有支持,重要阻力在11.80;投资者须关注美元汇率走势,国际石油价格以及国际上重大政治,经济将影响黄金走势。市场瞬息万变,宜顺势而行,地缘政治因素亦将为金价带来不稳定,市况将配合消息快速上落,及贵金属的波幅甚广,切勿盲目投资恐造成极大损失,宜设好止损及止赚位置

银本位和金本位的区别?

银本位和金本位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的货币本位制。

2、内容不同

金本位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

3、意义不同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的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金。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现实过度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扩展资料:

金本位的特点

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的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5、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本位

年全球矿产勘查趋势分析报告

PDAC(加拿大)与金属经济组织共同为2005年PDAC年会的代表们提供了一份关于世界勘查趋势的专门报告。PDAC利用金属经济组织的联合勘查战略(CES)作为获得世界勘查趋势的基本工具。CES被公认为全世界勘查、矿、统计信息的最重要来源。

简要地说,CES研究的是世界范围内矿公司的非铁矿产勘查活动。报告第一部分提供了一个对10年来勘查支出趋势的总结,同时还分析了按不同区域、不同目标、不同勘查阶段划分的勘查资金分布情况。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每个公司的勘查预算以及,目标和勘查的进程方面的细分项目。对每个公司当前的勘查、策略和最先进的勘查工程进行详细的剖析。这个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公司里那些没有勘查经费但是也非常重要的勘查工程,它们寻找资金或是合资。

与CES签署的包括最主要的矿业公司、国家和省、矿业服务和设备公司以及财政机构。矿业公司通过CES去衡量其勘查,发展人才竞争、制作战略。以和矿业公司相似的方式安排国家勘查预算,同时也分析发展矿产政策的趋势。矿业服务和设备公司也据此完成市场和战略趋势的分析,同时也转移到新兴的市场、目标特殊的客户,并且进行人才竞争。财政组织通常用CES作投资决策分析的支撑。

一、2004年世界勘查预算概况

全世界的勘查预算从19年反弹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金属经济组织第15版CES的报告,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性非铁金属勘查预算已经连续两年上升,反弹到比1998年的勘查预算数略高的一个水平。2004年38亿的预算总数比2003年增长了58%,为勘查预算低谷期2002年总数的2倍。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世界范围内的非铁矿产勘查预算稳步增长,到19年达到了最大值52亿美元。从那以后,这一数据连续5年下跌,并到2002年达到了12年来的最低点19亿美元,下跌的幅度高达63%。然而从2002年起,勘查预算开始持续增长,反弹到一个比1998年预算的37亿美元微高的水平。2004年,金属经济组织分析了1138个公司的勘查预算,总共为35亿美元,涵盖了世界上95%的非铁金属商业勘查活动。如果加上另外的5%,2004年的勘查预算总共有38亿美元,是2002年勘查预算的两倍。

在2003年勘查预算数从谷底反弹前,高级矿业公司勘查预算的缩减,公司合并的负面影响,以及大量初级勘查公司投资的减少共同导致了勘查预算连续5年下降,从19年的45.7亿美元的峰值一直降到了2002年的17.3亿美元,整体下跌幅度几乎达到了63%。2003年,全世界的勘查预算最初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下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高级矿业公司勘查预算的增加,他们认识到了大量兼并初级勘探公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新增勘探项目和可供开发项目已逐渐减少,使公司的发展缺乏后劲,因而增加了初级勘查的费用;另一个原因是在近几年金价持续上升和投资兴趣增强的背景下,初级勘探公司在2001、2002年连续两年大幅度加大了勘查投资力度。随着2003年底和2004年初金价的上涨和其他矿产品价格的走强,高级矿业公司的勘查预算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和初级矿业公司也获得了更多的可利用资金,继续推进了2004年世界勘查支出的增长。

二、初级勘查公司勘查预算在2004年翻倍

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预算在2004年增长了103%,达到了15.8亿美元,几乎占了所有勘查预算总增长的60%,这是初级勘查公司勘查预算在2002年增长2%,2003年增长25%的基础上,连续第三年增长。初级勘查公司勘查预算几乎占了2004年勘查总支出的45%,超过了过去几年33%的平均占有比例,并且第一次超过了40%(自19年勘查支出高峰期以来)。

三、世界非铁金属勘查预算情况(1994~2004年)

目前初级勘查公司勘查预算的复苏从很大程度上说是受商品价格的驱动,因为从2001年年底开始的金价的复苏和后来的2003年年底的其他商品价格的复苏促进了投资者对矿行业的青睐。另外,在此时间段初期的网络市场的崩溃,释放了以往从矿业流失的资金,也是一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刺激了相关部门的投资增长,大量的资金流向初级勘查公司,促使了更多部门增加必要资金重新开始进行勘探,也极大激励了过去两年的矿业公司的股票初始发行活动。加拿大勘查税收的激励措施(流通和全流通股票激励政策)也极大促进了初级勘查公司勘查支出的大幅增加。自从全流通股票激励政策被延伸到2005年,可以预期加拿大矿业公司在近期内能保障稳定的资金。正在进行的使加拿大全流通股票激励政策永久化的游说,以及在澳大利亚出现的类似的激励活动,都将为促进初级勘查公司进行勘查活动提供若干年的强有力的支持。

表1 世界非铁金属勘查预算表(1994~2004年)

四、近期的并购活动对勘查投资的负面影响有所减轻

从1993年起,金属经济组织的黄金和贱金属交易服务机构开始报道和分析全世界范围内所有重要的非铁金属项目和公司交易情况。从19年到2002年随着勘查支出的减少,黄金和贱金属的平均年交易额徘徊在80亿美元左右,在2001达到了14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然而在2002年下降到了50亿美元左右。从那时起,黄金和贱金属的交易额在过去的2年里基本保持在70亿美元左右。

回顾过去几年矿业公司兼并所带来的影响,我们会发现,被兼并公司的大部分预算在之后的几年中随之消失了,而存活下来的公司,尽管合并使得公司的勘查投资得到了扩展,但勘查预算则要么保持不变,要么大大被缩减。企业合并后日常管理费用的减少会带来成本的节约,这当然会使得存活下来公司的勘查预算减少,我们的分析表明过去几年公司并购后勘查支出的下降是导致勘查项目减少的主要原因。

从19年到2003年,38家非常重要的矿和勘探公司的转让,至少累计减少了4.33亿美元的有效勘查支出。矿业公司的兼并对19年以后的每一年的勘查活动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兼并高峰期的2000年和2001年就累计减少了2.46亿美元的有效勘查支出,占了2000~2002年间全部勘查减少量的40%。

尽管一般的购置价值比2002年的最低点有所增长,但大公司的兼并已经从2001年的高峰持续缓和。虽然2000年和2001年的兼并活动是直接由高级矿业公司的成长战略所驱动,但已存在着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取得对南非授权代理处的所有权,被高级公司剥夺,所有权项目实行招投标等。随着购置价值从2002年的最低点开始增长,矿业公司的兼并率已经从高峰期回落。因此,兼并在过去的两年里对勘探的负面作用有所减弱一预期2005年将延续这种趋势。

尽管几个拥有巨额勘探预算的大公司仍在进行着兼并的竞争,但因为这些兼并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因此,并不会给2005年的整体勘查预算分配造成太大影响。即使这3家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会合并,这种影响最早也要到2006年才能显现。而且如果维持当前的产业环境,他们各自每年勘查预算的相当一部分也会在新的合并后的公司中保留。

五、拉丁美洲继续主导勘查投资

图1表述了2004年1138家公司的35.5亿美元勘查预算的区域分布情况,被调查的公司年勘查支出连续两年增长。按美元计,本年度内勘查预算在世界其他地区范围内增长幅度很大,增长了几乎3.04亿美元,主导因素是在俄罗斯、蒙古和中国的勘查预算大幅增长所致;拉丁美洲增长了2.56亿美元,主导因素是在秘鲁、墨西哥的勘查预算大幅增长所致;加拿大增长了2.26亿美元。

图1 2003~2004年世界非金属勘查预算地域划分

由于在秘鲁和墨西哥勘查预算的增长,拉丁美洲仍然是最热门的勘查地,这使得其在本年度内领先于位于第2位的加拿大7600万美元还多,而这一数值在2003年还只是4600万美元。非洲仍然处于第3位,已经在2003年第一次超越了澳大利亚,世界其他地区内勘查预算实质性的增长(包含欧洲、中东和大部分的亚洲大陆)是由于俄罗斯、蒙古和中国快速的增长所导致的,使它成为区域第4位,超过了澳大利亚,使之成为第5位。在逐渐的下滑之前,从1994年到2001年澳大利亚稳居于第2的位置,直到加拿大第一次取代它的位置。美国、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仍然处于第6位和第7位的位置,从2001年开始他们分别站稳了各自的位置。在美国,对于勘查有着多重规章制度的限制,并且矿产勘查本身会对环境产生强烈的扰动,尽管如此,美国的勘查还是显示出了令人惊奇的力量,这又尤以内华达州和阿拉斯加州不断增长的勘查活动最为突出;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开发利用的不确定性和持续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这使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的增长一直停滞不前。

图2 2004年处于前10位的国家的勘查预算

图2表示的是2004年勘查预算在前10位国家的分布,这10个国家的预算总额占了全球预算总额的72%(几乎25.4亿美元),这与过去5年中70%~73%的百分比例很相近。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居于前3位,但加拿大继续扩展与他们的差距。其次是秘鲁,去年成为南非的首位,位于第4位。墨西哥和俄罗斯在巴西之前,位于第6位和第7位,智利下降到了第9位。蒙古、加拿大的Lvanhoe矿业公司2004年7800万美元的预算占了其国家勘查总预算的79%,在去年挤入了前10的行列。在10年中第一次从前10名中挤走了阿根廷。值得一提的是,大量的勘查活动涌入中国,使其勘查支出从2003年的1900万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8600万美元,增长了350%,位于第11位。

六、黄金勘查支出占据半壁江山

图3表示了2004年1138家公司的35.5亿美元的勘查预算按矿种的分配情况。黄金一向比其他的金属更能吸引勘查投资,并在2004年达到了总预算支出的50%。黄金勘查预算支出在2004年增长了68%,将近18亿美元,但仍然低于19年的最高点(30亿美元,占总预算的65%时)。在过去3年中,世界范围内涉矿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元的疲软、持续上升的美国财政赤字以及生产商的囤积都促使了黄金价格的走强,同时也催生并支持了与黄金密切相关的勘查费用的增加。随着黄金价格的强势和投资者高昂的兴趣,预计当前黄金勘查增长的趋势在2005年还将继续延续。

图3 2003~2004年世界非铁金属勘查预算按勘查目标分类

随着铜、镍、锌价格上升到历史较高水平,贱金属的预算支出在过去两年也有相当增长。2004年,贱金属的勘查预算总共为9.37亿美元,比2003年的总数增长了60%,主要是由于铜的勘查预算大幅增长所致。尽管勘查预算持续两年上涨,2004年投入贱金属勘查的预算仍然比19年的高峰12亿美元下降了23%。

钻石的勘查预算在2004年上涨了47%,达到了4.71亿美元,低于所有矿种勘查预算的平均增长水平(62%);然而,由于过去两年美元贬值的带动,以美元计的钻石勘查预算已经达到了一个最高点。自从在加拿大的西北部的膏脂湖(Lae de Gras)地区发现了伊卡蒂(Ekati)钻矿,钻石勘查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着旺盛势头。在吸引钻石勘查投资方面,加拿大已经成为非洲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白金的勘查预算在2004年增长得很少,只增长了18%,而2003年增长了54%。同时PGM的勘查在所有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从2003年的6%下降到了4%。白金的价格在200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并且白金的传统替代物黄金和钯也逐渐脱离出来,按各自的市场需求作出反应。在铂这方面,由于需求的持续增长与缓慢的供给导致了连续5年的供给不足。

其他矿种勘查的预算(主要如银、矿砂、钴和工业矿物)在2004年都出现了最大的增长,从2003年的1.03亿美元上升到了2004年的2.22亿美元,上升了114%。从占总的勘查预算的百分比来看,其他矿种勘查的预算从2003年的5%上升到了2004年的6%。

七、矿企勘查集中于后期勘查

图4说明了2004年35.5亿美元勘查预算按不同勘查阶段的分配情况。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若按美元计算,每年这3个勘查阶段的勘查预算大体遵循了世界范围内预算的整体趋势,3个阶段的勘查预算在2004年都呈现持续增长。然而,草根勘查阶段预算增长41%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后期勘查增长86%和矿区勘查增长81%的步伐。2004年后期勘查和矿区勘查预算的增长已经被预料到,但是草根勘查阶段的增长幅度有些惊人。

矿区勘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大公司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在矿区附近进行勘查,以期找到新矿,增加新储量,并且利用现有的设施去找矿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被当前的金属价格和其他全球的因素所激励,不同级别的公司都十分重视他们项目的后期勘查。另外,一些以前不具备经济开条件的勘查项目(在商品价格最低迷的时期被暂时搁置),现在也被拿出来重新评估,以希望能够满足短期开发的需要。先前这样的工程大多是由于品位低、冶炼技术复杂和其他技术障碍而被放弃。虽然一些这样的项目在如今变成了可经济利用项目,但是技术问题仍然存在。如果这些项目仅仅是基于高的金属价格而重新开发,那么在价格有所降低时,可行性仍然是十分脆弱的。

图4 2003~2004年世界非铁金属勘查预算按阶段划分

从1998年到2002年普查阶段勘查支出的急剧减少,是近几年新发现矿产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经济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弥补,使先前一些不经济开的项目变成了经济可项目,由此减少了新项目的上马,这在短期内似乎不会对全球矿产品产出情况产生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高成本和隐蔽性的存在,低成本项目的发现将对矿业长期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八、金属经济组织预期勘查预算在2005年将继续上升

尽管金属的价格预期在近期内的变化可能从当前的价格下降,但是总量较低和缺乏新开项目的上马,以及中国需求的持续高涨,贱金属勘查活动有充分理由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另外,大多数的分析家认为美元在近期内将继续保持疲软,再加上世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黄金价格应该继续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如果金属的价格在此次价格周期循环中保持高位,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支出将会继续增加。同时一些初级勘查公司已经花费了大量去年项目所融集的资金,已经开始补充2005年的勘查项目所需资金。另外,我们预期,在全球勘查的热点地区,如原苏联、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中东地区,在今年将继续保持勘探火热的势头。虽然在2005年我们难以期望大矿业公司增加其勘查预算,但是我们预期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能够继续增加勘查支出,或许增长幅度能达到15%~25%。

许多因素能够影响全球勘查预算,金属的价格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如果金属的价格多年都保持在高位,如果勘查公司能够继续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我们将预期世界勘查预算支出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保持稳定。对世界勘查热点地区的兴趣,再加上加拿大全部通过股票的激励政策成为永久性的可能,以及在澳大利亚推出类似激励政策的潜在可能性,将会保障初级勘查公司勘查活动在连续几年中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尽管如此,如果没有一系列重大的新勘查项目的成功,即使金属的价格仍然很高,也很难再让投资者继续为勘查提供资金。

此外,如果金属矿产的价格变动与大众所期望的相反,并且在短期内显著降低。那么,将大大降低投资者的利益和热情,从而将使得世界范围内勘查领域的投资急剧减少。尽管大的矿业公司在经济低迷期还将会继续缩减勘查预算,但是当金属价格下降时大的矿业公司也一样会减少勘查预算支出。

《白银资本》中对于金银货币与资本的流动是如何展现的?大致分为几个路径?

《白银资本》中论述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逐渐活跃起来,欧洲人开始往返于各大陆各国家之间,通过商品与货币的贸易将世界各地的金银都集中到了欧洲,逐渐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远东贸易大致有以下几个路径:

1、用开往中国的商船转运欧洲或墨西哥出口的白银。美洲白银矿藏的开为欧洲带来了巨额的白银货币财富,白银作为贵金属,被作为货币时是一般商品的等价物,但在未投入市场前,它也只是天然贵金属,未被赋予价格的意义。货币的增加使得欧洲的购买力上升,欧洲急于将白银投入市场流通换取货物,以实现它的经济价值。

2、在中国用白银交换商品和黄金,再将这些东西输入印度。金银的比价在各地因供求关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世界白银的增加使得银价下跌,而中国暂时还未收影响,银价较贵。在此情况下,用白银在中国换取黄金和货物就十分划算,欧洲人利用差价在中国以低价换回了高价货物,并进行了下一步的贸易。印度喜爱黄金,金价相对较高,印度商品丰富,欧洲人用中国的黄金与货物在印度进行买卖,又利用金银比价的差额在中间赚取巨额的利润。

3、用所得收入再购入运回欧洲的货物。在世界市场上航行一圈,欧洲人利用世界金银比价差额赚的盆满钵满,巨额的利润使得欧洲的财富不断积累,世界的财富在欧洲汇聚。货币的增加支撑和刺激着有效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刺激着供给,必须要有生产能力或者生产效率的提高才能满足这种增加。欧洲的购买力大大增加,在此基础上欧洲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