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价回暖,尿素再降,玉米、小麦走势有变,油价大逆转,发生了啥

2.国内油价6连涨,两城市已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更香了吗?-

猪价回暖,尿素再降,玉米、小麦走势有变,油价大逆转,发生了啥

云南油价涨价了吗_云南油价高

最近两个月猪价持续大跌,最低的地区已经跌至6.8元,好在近日猪价回暖,黑龙江、辽宁、河南、山东等地的猪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尿素价格还在降,山东、河南、河北均有10-30元/吨的降幅。

粮食价格方面,玉米和小麦都从此前的普降模式变成了稳中小幅回落,也算是给持粮主体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好的是,油价在经历“三连降”之后发生逆转,开始上涨。

猪价回暖

大家都知道,受集团化猪场加速出栏,散养户恐慌性出栏的影响,大肥、标猪、小标猪集中上市,使得市场生猪上市量短时间大幅度增加。

而消费端受到疫情和猪肉价格的双重影响,异常低迷。

猪价在供需两端的巨大压力之下,持续回落。

全国生猪均价一度跌至8.5元左右,相比年内14元的高点,跌幅达到了39.3%。

当前全国均价已经跌至成本线上下,说明有一部分地区的养殖户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低价地区普遍亏损200-300元/头。

亏损之后,养殖端惜售情绪明显增强。

据机构报道,目前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区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普遍不认价,惜售情绪较浓,屠企收猪难度较高。

而南方广东、广西等地的集团报价整体趋稳。

在养殖端的挺价惜售之下,猪价迎来回暖行情,包括山东、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吉林、辽宁等地的猪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的猪价保持稳定。

那接下来猪价能否借此上涨机会全面回弹呢?笔者认为可能性很低。

首先,根据往年的猪价变化规律来看,年前的猪价再不理想,年后都会是继续回落,所以当前压栏的猪还多数都会在年前出,现在留给养殖端年前出栏的时间不多了,也就是养殖端惜售情绪可能挺不了很久。

其次,之前屠宰场计划充足,也积累了一定的库存,他们对高价的认可度短时间难以提升。

最后,猪价低迷的关键是猪肉消费不理想,而影响猪肉消费的因素除了疫情之外,还有偏高的猪肉价格,猪肉价格不降,猪肉消费短时间难以恢复,消费端就难以支撑猪价的持续回暖。

尿素再降

价格系统显示,山东地区尿素价格下调10-30元/吨,中小颗粒出厂报价参考2640-2720元/吨。

河南地区下调20-40元/吨,中小颗粒出厂价参考2650-2680元/吨。

此外,河北地区、安徽地区、江苏地区和湖北地区都有10-30元/吨的降幅不等。

尿素价格的回落,主要有如下几个逻辑:

1、部分地区尿素工厂停机检修之后,陆续复产,尿素日产量增加。

2、交通运输不畅,销区需求难以释放,基层农户的冬储需求受到抑制。

3、复合肥价格小幅震荡,对高价原料接受度有限。

4、尿素工厂新成交订单多以零星小单为主,需求面支撑力度一般。

短期来看,尿素价格缺乏上涨利好,尿素价格还将会以弱势运行为主。

玉米、小麦走势有变

虽然当前玉米和小麦的价格还在回落,但是相比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回落的幅度和范围都有明显的缩小。

其中小麦山东、河北和河南地区全面止跌趋稳,仅江苏个别企业下调0.5分。

玉米山东、华北地区稳中小幅回落,个别企业下调0.5-1分,东北下调明显,部分企业报价下调幅度都在0.5分以上,最大降幅达到了0.25分。

玉米和小麦的下降趋势收紧,一是因为随着二者价格的回落,持粮主体逐渐产生了惜售情绪,尤其是小麦,已经过了集中上量期,多数小麦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而贸易商多在高位建仓,其挺价意愿很强。

二是因为各地感染人数增多,交通运输再次受阻,面粉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到货车辆都有所下降,企业停止压价。

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整体依旧低迷,面粉因为价格相对较高,加上疫情影响餐饮和集中采购,需求短时间难以明显恢复。

玉米价格方面,年前基层农户和贸易商都有变现的需求和习惯,而受猪价低迷的影响,饲料企业备货积极性也不高,叠加前期受到物流运输的影响,基层玉米售粮进度偏慢,供应端的压力仍在。

所以说,玉米和小麦价格止跌算是不错的结果了,想进一步上涨的难度很大。

油价逆转,发生了什么?

最近三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打开后,都是下调价格,三连降之后,国内92号汽油价格已经降至7.6元左右,而95号汽油价格也降至8元左右,一些地区地区甚至进入7元区间。

油价的下跌主要还是因为全球主要央行进一步加息,加上EIA库存数据增长,以及投资者对经济衰退导致的能源需求前景不佳的担忧导致国际油价承压而连续多周回落。

其实上一轮油价调整周期内后面几个工作日,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变现出了上涨的趋势,使得2022年油价最后一调(12月20日24时)的下降幅度不断收紧,最终汽油下调了480元/吨,柴油下调了460元/吨。

受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Keystone石油运输管道仍处于关闭状态且未明确重启时间,以及OPEC与IEA两大机构上调能源需求预期等利好油价因素的影响,新一轮国内油价调整周期开始之后,国际油价就连续上调,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为82.84美元/桶,WTI美国原油价格为78.66美元/桶,相比前一日分别上涨了0.29美元和0.28美元,这也带动了国内油价逆转上调,预计1月3日24时,国内油价会上调170元/吨,折合每升的价格上调0.13-0.15元。

国内油价6连涨,两城市已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更香了吗?-

国际油价如今不断上涨,布伦特原油已经飙升到了151美元一桶,WTI原油也一度超过了115美元的关口,收涨5.21%。 国际油价影响之下,国内的油价自然也不能“幸免” ,截止到3月26日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五轮的调整。

还以为第六轮调整可以“跌一跌”,谁曾想成品油又开始涨价了。

为此心痛的当然是广大燃油车主们, 曾经习以为常的“95加满”如今已经成为了豪言壮语 。很多车友都表示,如果油价继续上涨的话,可能会选择步行或是骑车出行。

截止到3月24日,已经是油价新一轮调整的第五个工作日了。

相比起预计涨幅增加了115元每吨,油价仍然呈现着明晃晃的搁浅状态。

国内的油价到如今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五次调整,每次调整都是大幅度增长,五次的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1块6毛钱。

很多车主都以为第六轮调价了。可能会是年度首次下降, 但没想到的是,成品油居然又开始涨价了。

相关机构表示,2022年3月31日的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的窗口会再次开启。

如果届时国际油价仍然保持在100美元附近,那么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可能会迎来下调 。但是如今的形式已经不是人们所顾忌的那样发展了,国际油价再度飙升,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价格以及快速回升,达到了120美元左右。

国内的车主纷纷叫苦不迭,表示期待的大幅下调已经化为泡影,而且迎来的可能是更深层次的涨价。

全国31个地区的92号汽油价格及排名令人震惊之余又无可奈何:

第一名是海南,每升9.76元;第二名西藏,每升9.51元;第三名,云南。每升8.79元;第四名贵州,每升8.78元;第五名四川,每升8.74元。

之后的城市油价不作列举,但从前五名的油价已经可以看出, 全国油价都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程度,是否为车主所接受还未可知 。而这其中也可以看出,已经有两城市步入“9元时代”。

巴克莱银行预测,2022年石油平均的价格约为77美元,这个数字高于去年每桶73美元的平均价格。这一轮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是最新的开端,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持续下去,很可能会突破2008年的最高点 ,但如果是经济下行之后,可能会再次回到80~100美元之间。

国内油价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那么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最突出的因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各方面对石油的投资趋势。来自不同方面对石油的投资趋向下降,很可能会带来石油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众所周知,任何商品价格的上升都是由于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所导致的,当供给小于需求时,那么自然会被抬高价格,石油也不例外。

在国际市场上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为了避免化石能源一类投资品的投资风险, 银行和线管债券市场对于时候等化石能源的支持力度都有相应的削减现象 ,而相关机构的支持力度下降也将直接影响石油的投资和市场上石油产能的供给情况。

第二,石油旺盛的需求。世界范围内各地区对于石油的需求导致石油价格肯定会趋向高水平区间不断徘徊。 比如美国、沙特、俄罗斯这些石油产油大国的行为将对石油供给和价格情况产生不小的影响。

2020年的疫情对于石油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情况在2021年有所好转和回稳,但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也没有完全消弭不见,各地经济对于石油的需求也是需要一个时间段来恢复的。

第三,清洁能源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在各地区清洁能源都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很多污染程度大传统能源的代替作用不可小觑,但清洁能源对于各类包括石油在内的化石能源价格的长期是循序渐进的。

第四,或者说,由于清洁能源的成本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较低,市场占比也在逐渐地提高。如果这些可再生能源能够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10%~15%,那么化石能源的价格就会很好得到抑制,但这肯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国内油价6连涨,两城市已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更香了吗?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推广, 很多一线城市的出租车都已经换上了新能源,而且很多二、三线城市路上也随处可见“绿色牌照” 。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对新能源的车型外观、提速动力、减耗省钱的方面相当看好,纷纷抛弃了燃油车而选择新能源车。

但同时也有很多老司机朋友们更看重燃油车的持久动力,以及变速箱辅助配置性等等。

那么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 汽车 主要包括纯电动 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 和燃油电动 汽车 等,其实选择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时,优势劣势在买车的前几年是无法做出分别的,很多车型在买车5~8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从成本角度来看,燃油车辆加九二号油价为每升七块钱,百公里油耗为10L,1km折合为五毛钱, 如果行驶100km,那么所要花费的成本是70块钱。

反观新能源车,以荣威为例,100km的耗电量约为16.5L,一次充电行驶大概300km,1km折合为人民币是一毛钱,一次充电大概在30块钱左右。这样的耗费只达到了燃油车油耗的1/3,如果一年形成为1万km, 那么新能源车就要比普通的燃油车辆省下4000块钱左右。

更不用说保养成本。燃油车按照5000km做一次保养来计算,售价在10万~30万的车辆单次保养费在500~1000元不等,每年大概要掏1500块钱左右。

新能源车保养周期约为1万千米做一次,如今国家政策对新能源 汽车 强制要求八年或者15万km做一下三电质保, 这方面保养花费大概在500块左右。

这样看来,如果对燃油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话,选择新能源 汽车 反而是更省钱的决定。

油价的飙升已经是大趋势,近一段时间来恐怕是无法更改了,很多大城市内的车主也纷纷弃车步行,或是乘坐公共 汽车 和地铁等这样的公共交通工具,毕竟“95加满”这样的口号可不是人人都喊得起的。

国际油价的飙升带动国内油价上升,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推广,很多车主也会选择新能源。至于究竟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来出行,还是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爱好。你会选择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