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磷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松香拔鸭毛?

3.洗衣膏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膏状的?

4.石灰岩简介及详细资料

5.张克忠的个人经历

磷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重庆化工甘油价格行情_重庆化工甘油价格行情走势

磷酸是制取各种工业和农业用磷制品的基础原料,目前国内外磷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热法”和“湿法”两种。二者相比较,湿法磷酸的工艺特点是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质量较差,且对磷矿的品位和杂质含量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上制备工业磷酸主要采用湿法,我国湿法磷酸主要用于生产农业用化肥。热法磷酸的工艺特点是产品质量好,但价格较贵,而且属高能耗技术,电力能源在热法磷酸总的制造链中权重达60%。随着能源短缺日趋严重,电价节节攀升,热法磷酸的价格也随之上涨,造成以其为原料的磷化工产品逐渐丧失市场竞争能力。在这种形势下,磷酸工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以期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热法磷酸采用两步燃烧水合技术 热法磷酸工艺即以电热法生产的黄磷为原料,经过燃烧水合而制成含量85%的磷酸。对于热法磷酸生产中热能的回收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进行过试验研究,但未取得很大的进展,更未实现工业化生产。80年代后期,德国有较大规模的该类装置投入运行。近年我国云南省也有一套规模较小的装置投入试运行。 带有热能回收装置的热法磷酸生产工艺通常采用两步法,即磷的燃烧和P2O5的水合分别在两个设备内进行。其中,P2O5水合设备与传统的水化塔相似;燃磷设备内设置换热管,以回收磷的燃烧热并副产蒸汽。燃磷设备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既防止换热管被高温P2O5气体腐蚀,又能提供良好的传热条件。各国专利技术都是通过控制工艺条件,使换热管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磷化物来加以保护。原德国赫司特集团对其一步法7万t/a H3PO4装置进行了改造,即在原燃烧水化塔前面增设一个塔,专供燃磷使用,原有的燃烧水化塔则改为单纯的水化塔,两塔的顶部以管道相连接,把燃磷塔产生的含磷气体导入水化塔进行水化。磷燃烧塔内钢管表面没有任何防腐衬里,而是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来防止钢管被腐蚀。 我国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合作,对热法磷酸的热能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两步法,即磷的燃烧和P2O5的水化分别在两个塔内进行。实际上燃磷塔也是热能回收装置,相当于一台余热锅炉,回收的热能用来生产0.8MPa的蒸汽。其中热能回收装置采用膜式换热器结构,以提高热能的回收效率并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空间。该工艺已于2001年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验收鉴定,首套1.5万t/a热法磷酸装置的热能回收工业化装置于2006年在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运行。 大型湿法磷酸进入工业级磷酸行业 湿法磷酸工艺即由磷矿石经过无机酸(主要是硫酸或盐酸)分解,先制得肥料用粗磷酸,再经各种步骤净化除杂,最后浓缩制成纯度与热法工艺相当的工业级磷酸。目前主要的净化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结晶法、溶剂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具有所得产品纯度高、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能耗低、原料消耗少、生产能力大、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与连续化,而且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优点,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溶剂萃取法已成为国外净化湿法磷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已正式采用溶剂萃取法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 由于我国磷矿资源绝大部分是高杂质含量的中、低品位磷矿,给湿法磷酸净化带来困难。10多年来,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开展了湿法磷酸净化的研究工作,但迄今尚未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萃取剂价格昂贵、回收困难,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四川大学和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该工艺包括预处理、脱硫、过滤分离、萃取、深脱硫、洗涤、反萃和浓缩等过程,工艺特点有:①在预处理阶段设置一个脱硫脱氟缓冲槽,在萃取槽和洗涤槽中间设置一个精脱硫除铁槽;②萃取、洗涤和反萃过程均在旋转振动筛板塔中进行;③在洗涤塔与反萃塔之间设置一个降乳化槽。该工艺磷酸净化率为70%~80%,磷的总得率99%,溶剂消耗量6kg/t。 窑法磷酸正式投入工业化运行 窑法磷酸工艺即在回转窑中用煤气加热低品位磷矿石粉,进行还原氧化反应,由循环酸吸收转窑窑气制备工业磷酸。我国窑法磷酸从1988年开始试验研究,2005年3月湖北三新磷酸有限公司先后对含磷25%、20%、18%、15%、12%、9%等品级的磷矿进行了小试和中试,取得了成功,磷的还原率达到90%。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又建成了1万t/a的工业磷酸CDK装置。 窑法磷酸新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它可以使用高杂质含量的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出优质的高浓度磷酸;当磷矿中SiO2含量较高时,P2O5含量可低至17%;制得的磷酸质量和浓度可以达到或接近热法磷酸。另外,该工艺由于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热,显著降低了生产能耗。而且该工艺可以采用煤为燃料,使产品成本相对低廉。据估算,窑法磷酸产品成本介于热法和湿法磷酸之间。与湿法磷酸相比,它不受磷矿品位和杂质含量的限制,也不受硫资源的限制;与热法相比,它大大降低生产能耗,而且能够避免采用昂贵的电能。因此,该工艺十分符合我国的磷资源特点,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盐酸法制磷酸新工艺走出实验室 一直以来制约磷矿产业发展的瓶颈——中低品位矿利用技术难题终于被破解。武汉市化工研究院承担的湖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造工业磷酸新工艺(简称“盐酸法”)中试装置,于2006年8月底一次性试车成功,生产出的肥料级磷酸和工业级磷酸,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这意味着经过多年努力,“盐酸法”终于走出实验室,向工业化生产迈出一大步。 “盐酸法”可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制造工业磷酸,不需要选矿,能节约大量电能、燃煤和硫资源。该法适用于任何品位的磷矿石,P2O5的总回收率可达93%以上。 建议现有热法磷酸工艺采用两步法,以回收热能,降低生产成本。湿法磷酸的精制技术需进一步提高,降低工业级湿法商品磷酸及磷酸盐的生产成本,并以精制湿法磷酸替代部分热法磷酸,特别是食品级磷酸。 生产的方法很多的,要看生产条件,当地环境和现阶段的时市场供求

松香拔鸭毛?

松香褪毛危害大

昨日,四川省食品添加剂协会的薛民乐告诉记者,松香和沥青都不是食品加工原料和加工助剂,松香是主要用于油漆、造纸、橡胶等工业的化工原料,绝对不能食用的,因而松香也未被列入国家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加工助剂名单中。据他介绍,除去毛发可以通过生产工艺的环境加以控制,要使用松香才能脱毛的肯定与水温的控制不当有关。

记者了解到,褪毛用的木松香本身对人体毒性不大,但回锅重复使用,含有铅等重金属和有毒化合物,会污染禽畜肉,对人体的毒性很大。

特别是松香在氧化后产生的过氧化物会严重损害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同时松香在高温情况下还会发生氨解反应,产生大量氨气,损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污染周围环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松香混在禽畜肉中,烹调时一般会散发出苦味,消费者可以通过嗅觉加以判断。

洗衣膏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膏状的?

洗衣膏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种半固体洗涤剂,它的发展趋势,有代替洗衣粉的可能,因它有使用方便,不用水浸,去污力强,应用面广等优点,再是生产投资少,工艺简单,生产中无粉尘出现,最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投产。

它的主要原料活性物和助剂与洗衣粉基本相同。其区别加防凝固剂和润湿剂等。

今把原料介绍,生产配方、制作工艺分述如下:

一、原料介绍 

(一)烷基苯磺酸钠: (A、 B、S)是洗衣膏的主要成份 性能比较全面,它的色泽,

流动性及在水中的泡沫,乳化润湿,去污等能力较好, 目前生产的有精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最好,粗品质量较差,脱油烷基苯磺酸钠质量适中,一般都选用精晶做原料,若实在购不到时,可用液体烷基苯代替,数量上多加些也可。

生产厂家:北京曙光化工厂、徐州合成洗涤剂厂、上海合成洗涤剂厂、南洋烷基苯厂、北京永定门宋格庄东南窑洗涤剂厂。 

(二) 十二烷基硫酸钠

它是白色或**粉末,易溶于水, 1%的水溶夜pH值为911,对弱酸,碱和硬水的作用稳定,发泡性与化学稳定性好,去污力较差。

生产厂家;京西中化工厂,南京合成洗涤剂厂,北京永定门外宋格庄东南窑洗涤刊厂。 (三) 三聚磷酸钠(又称五钠)也称三磷酸钠。百色晶体或结晶体粉末,六水物有吸湿

性,易溶于水,水溶液pH二9,它的作用是:能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结合力很强的化合物避免钙镁离子对洗涤剂去污力的干扰,还能提高污物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在织物上,它还有防止结块作用,本身也有去污力。

生产厂家:成都洗衣粉厂,涂州化工厂,山东腾县化工厂,武汉无机盐厂,大连化工实验厂,张家口东方红化工厂,山西太原磷肥厂,蚌埠化工厂。

(四)硫酸钠(无水的为元明粉,有结晶水的称芒销)。在洗衣膏中作为助剂,有去污、疏松和防止结块作用,配制时不要加过量,以免久存后出现晶粒,影响质量。

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很多,举下几例:四川建新化工厂,山西运城解州化工厂,北京有机化工厂,大连染料厂,上海东海化工厂等等。

(五)硅酸钠(俗称泡花碱和水玻璃),它有固体和液体(叫水玻璃)两种,制洗衣膏时用它的液体,在洗衣膏中为助洗剂,并起到使原料的相互协调作用,对洗衣膏的悬浮、胶溶、泡沫稳定有良好的作用。

生产厂家:重庆东风化工厂、石家庄化工五厂,山西运城盐化三厂、山东昌乐磷肥厂南

京无机化工厂,上海星火化工厂,北京红星化工厂,内蒙古包头泡花碱厂等。

(六)碳酸钠(纯碱),它能将脂肪污物皂化而除去,并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促边泡沫的生成作用,但纯碱不能用量过大,避免刺激皮肤和损伤丝毛及类蛋白质纤维织物的强度,过量时只用于洗棉、麻织物,若与泡花碱共用,可降低织物强度的损害。 

生产厂家很多,当地市场都能购到,或到化工原料商店采购。

(七)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是抗沉淀剂,其作用是防止污垢沉积于织物上,并起到保持织物的柔软性和稳定泡沫作用。

购买处,向当地化工原料商店,化工原料公司或化工原料供应站询购。

(八)食盐或尿素以及酒精不做介绍,因是些通用物资。 

二、生产配方 

原 料      数 量

烷墓苯磺酸钠    20—26

十二烷基硫酸钠   5—6 

三聚磷酸钠     10—15

羧甲基纤维素钠   1.0 

水玻璃(Be56)    10—15

碳酸钠(纯碱)     4.0

硫酸钠(无水)     4—5

尿素或食盐(精品)   2.0

酒精(96%)      1—2

水分        余量(或加水至100)

三、、生产工艺过程 

(一)生产用具: 

配制槽(或用缸)   1口

搅拌器      1架

三滚磨研机    1台

(二)生产操作:

在带搅拌器的配制槽中,先加入约配料总量的32份水,再加入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搅拌下,蒸汽加热升温55℃一60℃,完全溶化后,依次加入尿素或食盐(一定要用精盐)和酒精,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玻璃,再加入三聚磷傲钠,碳酸钠和硫酸钠,搅拌均匀后,冷却,出料送入机械研磨(三滚磨研机或磨浆机),以增加膏体的稳定性,即为成品。塑料袋包装出售。 

(三)说明:(1)本配方用的食盐为精盐先用小盐水溶解,加入量要多些,以4—5为宜,制成的膏体久存免凝固。 

(2)硫酸钠应少加,否则久存出现晶体。

(3)水玻璃液体的要多加些,以10—20为宜。

(4)另外在冬季配入少量乙二醇或甘油更好。

四、质量要求

对洗农膏的质量要求:产品粘稠、细腻、均匀而稳定,长期存放或气温变化,小产生分

层、结晶、结块、或变成流体的变质状态,在低温下不裂变等要求。

石灰岩简介及详细资料

岩石分类 石灰岩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鲕粒状灰岩、豹皮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石灰岩是烧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炼铁和炼钢的熔剂。

岩石结构

石灰岩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结构分类

灰泥含量/%

颗粒含量/%

颗粒

品粒

生物格架

内碎屑

生物

鲕粒

团块

粪粒

Ⅰ颗粒灰泥石灰岩

Ⅰ1颗粒石灰岩

10

25

50

75

90

90

75

50

25

10

内碎屑石灰岩

生物石灰岩

鲕粒石灰岩

团块石灰岩

粪粒石灰岩

Ⅱ结晶石灰岩

Ⅰ2含灰泥颗粒

石灰岩

含灰泥内碎屑石灰岩

含灰泥生物石灰岩

含灰泥鲕粒石灰岩

含灰泥团块石灰岩

含灰泥粪粒石灰岩

Ⅰ3灰泥质颗粒石灰岩

灰泥质内碎屑石灰岩

灰泥质生物石灰岩

灰泥质鲕粒石灰岩

灰泥质团块石灰岩

灰泥质粪粒石灰岩

Ⅰ4颗粒质灰泥石灰岩

内碎屑质灰泥石灰岩

生物质灰泥石灰岩

鲕粒质灰泥石灰岩

团块质灰泥石灰岩

粪粒质泥质石灰岩

Ⅰ5含颗粒灰泥石灰岩

含内碎屑灰泥石灰岩

含生物灰泥石灰岩

含鲕粒灰泥石灰岩

含鲕粒灰泥石灰岩

含粪粒泥质石灰岩

Ⅰ6灰泥石灰岩

灰泥石灰岩

(据华东石油学院)

岩石分布

由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些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岩。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分布相当广泛,岩性均一,易于开采加工,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建筑材料。

特别是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因中奥陶世海侵达到最 *** ,普遍沉积了层厚而质纯的石灰岩,为具有工业价值的水泥原料及治金工业原料。

形成过程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溶解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一般情况下一升含二氧化碳的水,可溶解大约50毫克的碳酸钙。

石灰岩

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的岩石,称为石灰岩。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占50%以上)还有一些粘土、粉砂等杂质。绝大多数石灰岩的形成与生物作用有关,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石灰岩有珊瑚石灰岩、介壳石灰岩,藻类石灰岩等,总称生物石灰岩。由水溶液中的碳酸钙(CaCO3)经化学沉淀而成的石灰岩,称为化学石灰岩。如普通石灰岩、矽质石灰岩等。

岩石类型

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按其沉积地区,石灰岩又分为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以前者居多;按其成因,石灰岩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三种类型;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灰岩可分为矽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三种。资源分布情况:中国石灰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水泥、溶剂和化工用的石灰岩矿床已达八百余处。产地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可在工业区附近就地取材。

石灰岩

石灰岩矿产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各个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都有分布,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以水泥用石灰岩为例,东北、华北地区的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是极其重要的层位,中南、华东、西南地区多用石炭、二叠、三叠系石灰岩,西北、西藏地区一般多用志留、泥盆系石灰岩,华东、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的奥陶纪石灰岩也是水泥原料的重要层位。

矿石性质

1. 矿石的矿物组成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镁矿和其他碳酸盐矿物,还混有其他一些杂质。其中的镁呈白灰石及菱镁矿出现,氧化矽为游离状的石英,石髓及蛋白石分布在岩石内,氧化铝同氧化矽化合成矽酸铝(粘土、长石、云母);铁的化合物呈碳酸盐(菱镁矿)、硫铁矿(黄铁矿)、游离的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及氢氧化物(含水针铁矿)存在;此外还有海绿石,个别类型的石灰岩中还有煤、地沥青等有机质和石膏、硬石膏等硫酸盐,以及磷和钙的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以及锶、钡、锰、钛、氟等化合物,但含量很低。

石灰岩

2、石灰岩的性质

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磨光性和很好的胶结性能,不溶于水,易溶于饱和硫酸,能和各种强酸发生反应并形成相应的钙盐,同时放出CO2。石灰岩煅烧至900℃以上(一般为1000~1300℃)时分解转化为石灰(CaO),放出CO2。生石灰遇水潮解,立即形成熟石灰[Ca(OH)2],熟石灰溶于水后可调浆,在空气中易硬化。

工艺特性

石灰具有导热性、坚固性、吸水性、不透气性、隔音性、磨光性、很好的胶结性能以及可加工性等优良的性能,既可直接利用原矿,也可深加工套用。

主要用途

石灰岩在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建筑、农业及其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钢铁和水泥工业的发展,石灰岩的重要性必将进一步增强。

质量标准

对石灰岩的质量要求,视用途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冶金、化学工业和其它的特殊工业部门对石灰岩纯度的要求比建筑工业和农业高,我国除冶金工业用石灰岩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D60001-85外,其它行业均未制定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而由各套用部门自行制定有关标准。建材工业用石灰岩产品质量要求

石灰岩

(1)水泥工业:用于水泥生产的石灰质原料,质量要求列于表7。对非晶质石灰岩,其粒度要求为30~80mm。

(2) 玻璃工业:一般来说,根据玻璃质量要求不同而选用CaO含量不同的石灰岩,但要求所选用的石灰岩为非晶质且成份稳定。

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技术方法及工艺流程我国石灰岩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大,质量较好。因而我国较大的石灰岩矿山都采用洗矿-破碎-分级方法处理石灰岩矿石,以除去地表泥土、砂石、粘性泥团对砂石的污染。对于品位较低的石灰岩或矿石性质差异大的石灰岩,国外有些国家采用浮选法或光电选矿方法。如用浮选法进行石灰岩和石英与铁的分离等;用浮选法或光电选矿法进行石灰岩和白云石与菱镁矿的分离等。

开发现状

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石灰岩

石灰石用途很广,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主要用于:(1)在建筑工业中用来生产水泥和烧制石灰;(2)冶金工业用作熔剂;(3)化学工业中用来制碱、漂白粉及肥料等;(4)食品工业中用作澄清剂;(5)农业中用来改良土壤;(6)在塑胶工业中用作填料;(7)在涂料工业中广泛用于做各种建筑涂料;(8)在造纸工业中用作碱性填料;(9)在橡胶工业中用作橡胶的基本填料;(10)在环保工业中用作吸附剂。

重质碳酸钙是以天然方解石、石灰石和白垩为原料,以机械粉碎达到一定细度的产品,其生产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国外已获得重大进展的湿法磨粉工艺在我国仍是空白;在用石灰石生产轻质碳酸钙的工艺中,在轻钙产品的粒径与晶形控制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今后必须进一步发展石灰石的深加工工业,拓宽套用领域,加强综合利用,使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趋势

石灰石是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农业等部门的重要工业原料。随着钢铁和水泥工业的发展,对石灰石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水泥产量庞大,即每年需开采用于水泥制品的石灰石要千亿吨以上。预测到2020年,全国水泥产量将达到3亿吨,这将需要开采更多的石灰石作原料。此外,冶金、化工等方面对石灰石的需求也很大。因此,石灰石工业的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为了使石灰石产品具有更大的增值效益,开拓石灰石深加工产品也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

石凳 开发生产 石灰

石灰岩煅烧至温度1000~1300°C时,可将CaCO3中的CO2排出,制成生石灰。生石灰为白色固体,耐火难溶,遇水放热吸水生成熟石灰,石灰水饱和溶液呈碱性,易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商业上分为高钙石灰(CaO≥90%),钙质石灰(CaO≥85%),镁钙石灰(MgO≥10%)和高镁石灰(MgO≥25%)四类。

熟石灰

即氢氧化钙(消石灰)

a.分子式:Ca(OH)2

石佛

b.相对分子质量:74.08

c.性质:细腻的白色粉末。密度 2.24g/cm。加热至580°C失水成为氧化钙,在空气中吸收CO2而变为碳酸钙。溶于酸、甘油、难溶于水,不溶于醇。

d.用途:用于制药、橡胶、石油工业添加剂和软化水用等。用于石油工业添加在润滑油中,可防止结焦、油泥沉积、中和防腐。

e.主要原料及规格:石灰石(CaCO3)≥98%

f.制法及工艺流程:石灰消化法是将石灰石在煅烧窑煅烧成氧化钙后,以精选、加水消化,再经净化、干燥及过筛,得氢氧化钙产品。其反应式如下:

CaCO3=CaO+CO2(高温) CaO+H2O=Ca(OH)2

工艺流程如下:

石灰石、焦炭→焙烧→精选→加水消化→沉淀→分离→干燥→过筛→包装→氢氧化钙

氧化钙

a.分子式:CaO

b.相对分子质量:56.08

c.性质:白色无定形粉未。密度3.25~3.38g/cm。熔点2580°C。沸点2850°C。在空气中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与水作用(称为"消化")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生成物呈强碱性)。溶于酸、不溶于醇。

d.用途:氧化钙用于钢铁、农药、医药、非铁金属、肥料、制革、制氢氧化钙,实验室氨气的干燥和醇脱水等。

e.主要原料及规格:盐酸(HCl)35%;碳酸钙(CaCO3)98%。

f.制法及工艺流程:碳酸钙煅烧法是先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用氨水中和、过滤、加入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经脱水、干燥煅烧而得。其反应式如下:CaCO3+2HCl→CaCl2+CO2+H2O

CaCl2+2NH4OH→Ca(OH)2+2NH4Cl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CaCO3→CaO+CO2

工艺流程如下,

碳酸钙加盐酸→酸解→加氨水中和→静置沉淀→过滤→加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钙脱水→干燥→煅烧→筛选→包装→氧化钙

轻质碳酸钙

a.分子式:CaCO3

b.相对分子质量:100.08

c.性质:白色粉未,无臭无味,密度:方解石型2.711g/cm,霞石型2.93g/cm。溶点(110大气压)1289°C。难溶于水、醇,微溶于含有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可溶于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热反应。

石灰岩

d.用途:主要用作橡胶、塑胶、造纸等行业的填料,也用作涂料、油墨的填料。还用于牙膏、电焊条、有机合成、冶金、玻璃、石棉、油毛毡等生产。还是工业废水的中和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制酸剂、酸中毒的解毒剂。

主要反应式:Ca(OH)2+CO2→CaCO3+H2O

生产厂家:四川重庆松山化工厂、贵州安顺玻璃化工厂、云南昆明化工厂、甘肃兰州白银区化工厂、河南焦作化工三厂、河南密县化工厂、湖南衡阳第三化工厂、上海新江化工厂、上海碳酸钙厂、江苏宜兴石灰厂、浙江吴兴菱湖化工厂、安徽安庆化工原料厂、山东张店湖田化工厂、山东淄博罗村化工厂、北京矿石材料厂、河北唐山东矿化工厂和辽宁本溪石灰化工厂等。

重质碳酸钙

(俗称单飞粉、双飞粉、三飞粉、四飞粉)

a.分子式:CaCO3

b.相对分子质量:100.08

c.性质:白色粉未,无臭、无味。露置空气中无变化,密度2.71g/cm。溶点1339°C。几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微溶解,不溶于醇。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加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d.用途:按粉碎细度的不同,工业上分为四种不同规格:单飞、双飞、三飞、四飞,分别用于各工业部门。

单飞粉:用于生产无水氯化钙,是重铬酸钠生产的辅助原料,玻璃及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此外,也用于建筑材料和家禽饲料等。

双飞粉:是生产无水氯化钙和玻璃等的原料、橡胶和油漆的白色填料,以及建筑材料等。

三飞粉:用作塑胶、涂料及油漆的填料。

四飞粉:用作电线绝缘层之填料、橡胶模压制品以及沥青制油毡之填料。

e.主要原料及规格:石灰石(CaCO3)≥90%

f.制法及工艺流程:粉碎法是将含CaCO3在90%以上的石灰经粉碎、分级、分离而制得的产品。工艺流程为:

石灰石→粉碎→分级→镟风分离→重质碳酸钙生产厂家

山东青岛化肥厂和上海石粉厂等。

藏品信息

中国地质博物馆藏品信息:

中国地质博物馆石灰岩藏品(一)

描述 :中国本溪桥头小黄柏峪的石灰岩(Limestone)的标本照片。灰色;粒屑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收藏单位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石灰岩藏品(二)

描述: 中国云都的石灰岩(Limestone)的标本照片 灰色;粒屑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收藏单位: 中国地质博物馆

张克忠的个人经历

张克忠,生于天津。父亲早丧,他与母亲住在家境并不宽裕的外祖父家,母亲靠做些女红含辛茹 苦地抚养儿子。张克忠不负母亲的希望,小学毕业后考入南开中 学。酷爱人才的张伯苓校长非常器重这个聪明过人又非常勤奋的学生,特批准他免费就读,又由于他长于数学,破格特许张克忠当 寒暑假数学补习班的教师,这样小小年纪的张克忠既是“南中”的学生又是“南中”的教师。张校长开通的政策终于使这个后来的化 学英才没有因家贫而辍学。

张克忠中学毕业后,正处于草创阶段的南开大学尚不具备招收数理科学生的条件,张克忠只好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但很快 南开大学设立数理科系,张克忠重新报考,成为南开大学最早的文 理混合班学生,得以再续与南开的情缘。

同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董事长简氏兄弟设立简氏奖学金,以资助国内大学生赴美深造。只有大学一年级的张克忠本无资格报 考这项面向毕业生的考试,而一向爱才如命的张伯苓校长亲自跑 到简氏基本招考机构力荐张克忠。有伯乐,焉能没有千里马。张克忠被破格允许参加考试,年龄最小、学历最浅的他竟脱颖而出,名列第一名。1923年,张克忠得到简氏资助赴美留学,并且进入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在美国也是一门新兴学科的化学工程学。从此,他一生的生命指针便指向了化工。

学院中被人们戏称为化工“鼻祖”的著名教授路易士(W.K.Lewis)非常惊讶于张克忠这样一个来自科学落后的国度的学生竟 有着这样好的数理化功底和英文水平,亲任张克忠的导师。

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终于使张克忠在五年后戴上了博士的桂冠。1928年,麻省理工学院在授予张克忠 科学博士学学位的同时,出版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扩散原理》一书。此书立刻轰动了美国科学界,一向不被看重的中国人竟令美国科学界大长见识,“扩散原理”被定名为“张氏定理”。那年张克忠只有二十四岁。

张克忠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以惊人速度学完一般需八九年才能完成的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生的全部课程和实验,写出了高水平的博士论文。论文提出的扩散原理,是他研究精馏过程机理,将原基本扩散方程积分,结合实验数据,对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作定量分析得到的成果。这一扩散原理很有指导意义,被称为“张氏扩散原理”,至今仍被沿用。1928年,张克忠以优异成绩成为在该院获得化学工程科学博士的第一个中国人。导师路易斯对张克忠的成就和才能极为赞赏,执意要他留下作助手,但张克忠怀着为祖国培养化学工程人才和振兴化学工业的强烈愿望,毅然离美归国,回到母校南开大学。

路易士教授执意把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张克忠留在麻省理工学院,先后三次为他安排职位。一面是工作生活条件都优越的美国,一面是科学上还是一片荒芜的贫困的祖国。出于一片赤子丹心,张克忠选择了后者,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导师的好意,返回祖国.

就在张克忠回国的前夕,他曾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后来的化工学家张洪流促膝长谈。他向张洪沅谈到在拥有广阔海陆资源 的中国,发展化学工业是一条可行的富国之路。张克忠还谈到他 非常敬重张伯苓这位爱国的教育家,非常热爱南开,为了报答恩师 的知遇之恩和母校的培养,他决定接受南开大学的聘请去任教,尽 管当时南大由于要自募经费,资金有限,能给他的薪金与国内同等 学校相比相差较大。张克忠甚至还说动了张洪流学成归国后也来 南开,因为那里大有“用武之地”。

张伯苓的理想是把南开办成国人公认的名牌大学,而当时,南开与清华、北大这些知名大学相比,无论是在教授阵容、设备条件还是在经济力量方面都相差甚远,怎样办出自己的特色呢?张校长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教育本来就是要培养有用人才,研究也应切合国计民生,于是他决定抓住“应用”二字下功夫。

长于应用化学的张克忠的归来,无疑使张校长如久旱逢甘霖 般兴奋,难怪当时一些先生们开玩笑地对张克忠说:“张校长从麻 省理工学院得到了及时雨。”张克忠一向非常赞同麻省理工学院” 理论与实际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办学方针,这本身就与张 校长的想法一拍即合。张克忠确实是张伯苓的“及时雨”,而张克忠回到南大也是如鱼得水,马上大干起来。

张克忠受聘于南开大学时年仅25岁,是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他首先积极创建化工系和工学院。1931年8月,化工系成立,他立即延聘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博士张洪沅教授,以及高少白教授、蒋子瞻研究员、伉铁隽讲师等来校,分别讲授化工原理、化工计算、定量分析等课程。张克忠亲自讲授工业化学。他还每年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如化学分析,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张克忠是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为活跃学术交流,张克忠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的同仁创办的《化学工程》杂志于1934年起在天津出版,他担任经理、编辑。文章用英文发表。每年4期,为1卷。这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化工类高水平学术刊物,颇受化工界同行重视。

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化工系相继建立起来,恰恰符合了“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方针”。张克忠也身兼应化所所长和化工系系主任之职。

在《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章程》上这样写道:“本所目的,在研究我国工商业实际上之问题,利用南开大学之设备,辅助我国工商界改善其出口之质量,俾收学与社会合作之实效。”张克忠强调“科研与生产并举”,应化所进行的研究课题并非取自书本用之“象牙塔”,而是直接接受各工厂的委托搞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常说“要把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当时应化所所采取的科研与生产直接对接的方式无疑是最快的转化方式了。

草创时期的应化所十分简陋,设在当年教职员宿舍的锅炉房附近,只有几间低矮的小平房,屋里是式样各异的旧桌子和几条长板凳。随着科研与委托业务的发展,旧址实在不敷应用才搬到了 当时南大的理科教学楼——思源堂中的一间大教室。人员也非常精简,全所人员最多时不过十五个,其中包括著名的化学家邱宗岳、杨石先和高长庚(字少白)教授,与张克忠“海外盟誓”的张洪流回来后担任副所长兼研究部主任。虽然条件差,人员少,但大家却都精神饱满,工作效率也很高。张克忠更是以身作则,每日不分八小时内外,也没有假日这类观念,把教学之外的全部精力都投人了应化所。

人们常说,应用化学研究所与何廉教授主办的经济研究所是张伯苓的两颗掌上明珠。事实上,应化所也确是为南大增辉不少。

1933年6月,应用化学研究所接受了天津利中硫酸厂的设计、建设和投产任务。至1934年5月,试车成功,运转良好。这个厂年产3万吨硫酸,总耗资仅13万元。此前厂方曾想委托外商承包,要价25万元,还需另付外籍工程师和焊工生活费。两者相比,节约投资10余万元。硫酸厂的建成,大长了中国化工科技人员的志气,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1932年到1936年,应用化学研究所先后接受分析化验样品共约300多个。有的对原有分析方法作了改进,如锰矿石中锰含量的分析。还帮助企业研究解决了不少生产难题,如茶油硬化、蜂蜜脱臭、草帽辫漂白、印刷制版胶、自行车链发蓝剂、手电筒反光镜等。该所还仿制了金属磨光皂、油墨、复写纸、制革发光水、浆纱粉、辣酱油等产品;自行试制成功了酒精、硬脂酸、油酸、甘油、钾皂、黄铅粉、红铅粉等。这些虽然都只能小量生产,但对缓解市场需要,抵制洋货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当年的应化所报告书中可见,在1932年到1936年五年间,应化所共接受委托分析化验样品323个。其中,美国的《化学文摘》曾摘录了应化所研究人员对Goutel氏的煤发热值计算方程式的修正以及对锰矿石内含锰量的分析方法的改进两项研究工作的 要点。为了抵制洋货,应化所还仿制了一些轻工业产品。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生产难题,应化所还派人亲自送技术上门,可谓“传授到家”。

在应化所的委托工作中,有一件事值得特书一笔,那就是天津 利中公司硫酸厂的设计和建筑。天津利中公司原本想让外商包建一座日产三吨的硫酸厂,外商开的价是设备费25万元加上负担一名工程师每天15美元和两名焊工每人每日5美元的工资,而当时利中公司所能筹集的资金总额不过20万元。在此种情况下,利中酸厂的发起人赵雁秋与吴印塘两先生慕名找到了应化所。张克忠 欣然同意,并和张洪沅、蒋子瞻二位挑起了这个重担。从1933年6月开始投入设计到1934年5月酸厂试车成功,公司只花费了13万元投资,酸厂就建成投产,各项包工指标都超过了外商。原来想捞些“油水”的外商除了叹惜外,也只有叹服了。利中酸厂的建立无疑给天津制酸工业奠定了基础,也让中国化工科技人员大长了志气,应化所在1934年报告中记录了这件事并得出结论:“中国问题可由国人自行解决”,“中国工程师未必不如外人也”。

大大小小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委托应化所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在30年代中期,张克忠的应化所可谓“买卖兴隆”了。应化所赚到 一些资金,又用于扩充设备和支持进一步研究。“以所养所”,张克 忠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以校养校”,手头桔据的张伯苓应该微笑了.

应化所与化工系本来就是相得益彰,化工系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实践场所,而一些优秀的学生也成为这里的技术力量;后来天津市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伉铁镌在应化所成立时只有大学二年级,但 也加入了所里的分析研究工作。

化工系虽办起来了,但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工程学,国内没有现成的教材,开始张克忠与张洪沅二人翻译国外教材。后来二人干脆与浙江大学的一些教授们开始自编教材,数易寒暑,中国化工学者自撰的化工教科书出版了。

此外,张克忠还会同各地同行对化工名词进行重新审定和编译,改变了中国化工名词都是“舶来品”的局面。 正在张克忠的一所一系欣欣向荣的时候,1937年走近了……

1937年7月29日午夜一点,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炮轰天津城,而炮轰目标之一就是南开大学。张克忠苦心经营的应化所与化工系也遭轰炸,南开蒙难,他未在现场,而是在南京协助范旭东、侯德榜扩建硫酸钮厂。留守的高少白教授与伉铁镌冒着炮火抢救出了许多的设备,随后,他们携带着这些设备随南开迁往西南后方。

张克忠虽然与妻子、母亲、二儿子在重庆团圆,而大儿子张松 寿却因兵荒马乱罹病不得治疗而夭折了。承受着丧子之悲的张克 忠没有消沉,在重庆重建应化所和化工系,他终日忙碌奔波,不遗余力地与困难斗争,还创办了小规模的工厂——南开化工厂。化工厂最初的情况是不错的。

但是国难当头,科研困难可想而知。烧碱、硫酸一类最普通的化学药品也得从香港进口。仪器则多半只能购用本地伪造的,这些仪器欠灵敏,实验误差大得惊人。那时只能是有哪些药品,就做哪些研究,有什么设备,就开展什么工作。张克忠纵有雄心壮志, 终究化为无声的叹惜!化工厂关闭了,应化所也停止活动,张伯苓的掌上明珠就此失落了。

在此之前,同样是时局的影响,张克忠协助范旭东、侯德榜进行的永利宁厂扩建工程也受阻。张克忠慨叹:永利沽厂(同为范,侯所开)生产碱,在东南亚仅次于日本。范、侯请先生此次倾尽心 血扩建永利宁厂(在南京)发展硫酸5亚的生产,这样有了酸碱一对翅膀,中国的化工可望展翅高飞了。但是终于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天不遂人愿。

国难当头,张克忠原本想办好一系一所并在南开办一个中国 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想破灭了。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感到大敌当前,身为七尺男儿,即使不能亲赴沙场抗外侮,也应追随爱国的实业家范、侯诸前辈为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化学工业做一番事业。张克忠走出书斋,开始办工厂搞技术,可惜这条路一样不顺利。

天府之国的四川 地,地下宝藏丰富,范、侯以及张克忠等人 在四川的老龙坝、五通桥一带打盐井,并创办了永利川厂。在当时,技术落后的中国的制盐业仍是使用卤水经浓缩而后制成盐的笨办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永利川厂想采用德国的专利“察安 法”,于是派侯德榜、张克忠等去德国。在柏林的谈判桌上,趾高气扬的洋人百般刁难,竟至提出用这一专利生产出的产品不准到“中国以外的东三省去卖”,在他们的眼里东三省已不是中国领土。侯德榜怒不可遏,当即正告德方:东三省是中国的领土,我们的产品当然要销售到东三省去!洽谈就此破裂。

张克忠认为,德国之行虽然没有买回察安专利,但是买回了比之更为宝贵的教训。一个民族不御外侮,根本无所谓富强,弱国无外交,弱国连与外国人进行平起平坐交易的权力也没有。中国人要富强首先要靠自己。

侯德榜可谓与张克忠心有戚戚焉,他向化工界同行呼吁:“黄头发、蓝眼珠的人能够搞出来的东西,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一定也要搞出来!”侯德榜卧薪尝胆,苦斗三年,共进行五百多次试验, 创出了震惊中外化工界的

“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国外专利的垄断, 化工界同仁无不为之振奋”。

这一时期,张克忠出任昆明化工厂厂长,在别人眼里这或许是大材小用,而他却甘心情愿,或许他觉得那里可以诞生中国化工业腾飞的“双翼”。事实上张克忠正是这样做的:他亲自设计改造旧有的设备,生产出了硫酸;在缺乏先进设备的情况下,经过一番努力,土洋结合,生产出了小批量的纯碱及食用碱。也许个人的命运、事业的成功总是与国运联系在一起的,日本侵略者很快加强对西南的封锁,昆明遭到轰炸,张克忠向往的发展已成为海市蜃楼。

抗战八年,张克忠屡次拼搏虽取得了不少成果,却屡次陷入无可奈何之境。好在他从未放弃过,几次三番从头做起,痴心不改地做着祖国化工事业的腾飞之梦,但不知好梦何时圆?

45年8月抗战胜利了,欢天喜地的张克忠带着一批精良的技术骨干同赴青岛接收敌伪化工厂,八年的抗战结束了,该是重整河山的时候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共有11个化工厂产品投放市场,而当一切才有起色的时候,内战爆发了。1946年底宋子文派人与张克忠谈判,想给张克忠一个经理之类的职位,实际目的是想囊括这十几家化工厂。张克忠无力与宋子文“斗法”,最终挥泪放弃了青岛的工厂。

本来笃信科学的人是不该讲缘分的可说来也奇怪涨克忠自从进入南开中学以来,事业发展最辉煌的时刻都是在南开渡过的, 他与南开有着解不开的情缘。

1947年,也就是南大复校不久,张克忠回来了,担任工学院院 长兼化工系主任并重建应化所。

此时张克忠教授上“工业化学”课,并亲自利用业余时间编写该课程的教材,《无机工业化学》与《有机工业化学》两书相继出版了。

张克忠是位严师。据当时张克忠的学生现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姚玉英回忆:“张先生常常是还没讲课就考试,使大家非常紧张,上他的课之前必须预习,而考完试之后,他又会根据考试中 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一来大家记忆非常深刻 …… 他的考试非常难,有一次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及格。同学们都怕他。……一次我做实验时,用电炉加热,由于想去拿一些东西, 只离开了片刻。正巧被张先生看到,他狠批了我一顿,因为接操作规程是不允许的。百分之一的疏漏都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大家虽怕他,却谁也不得不折服于他在学术上的严谨……张先生的家长作风很严重,在我毕业前夕,他根本就不与我仔细谈谈,征求一下我的意见,而只是对我说一句‘你留校’,也就替我决定了我的命运。”话虽如此说,姚玉英如果不是出于对老师的一片敬畏之情,想离开学校也并非难事,张克忠的三个字决定了她的大半生。

其实,张克忠也是一位“慈师”。张克忠是在恩师张伯苓的帮助下才没有被贫困压服而得以完成学业的,张克忠对于贫困的学生也有着一份特殊感情。现南开大学化学系的申泮文教授以及天大化工系前主任张建侯教授等人都在不同时期接受过张克忠的帮助。

政治风云变幻,张克忠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1947年下半年,老朋友杨公庶想拉他去台湾办公工厂经营,张克忠永远无法忘记青岛十几家工厂被宋子文吞并那段伤心的经历,他果断回答了杨公庶:为、国民政府去殉葬,我是绝对不干的。并且劝杨也不要去。张克忠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在由上海回天津的途中,晕倒在飞机上,经

急救脱离了险情,但高血压却就此扎下了致命的病根。

很快,天津局势紧张起来,学校成立了“安全委员会”以做好护校工作张克忠也是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张克忠与工学院师生齐心合力,在最后的黑暗中,保护了应化所、工学院各系,迎来了天津的黎明。

解放初期的日子里,张克忠接受着新中国温暖阳光的照耀。 南开的校友关心张克忠和发展化工的问题。他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并应邀列席最高国务会议。 在与会的第一天,张克忠感到自己尚未为新中国做出值得称道的贡献,不愿在指定的席位上人座,而是选了个不显眼的末席坐下来,想不到周总理很快发现了他,并且走过来,微笑着拉起他走到毛主席身边,介绍道:“这是张克忠,子丹教授。”毛主席竟早就对他有所了解,见到他仿佛见到老朋友一样高兴。毛主席说:新中国要富强,就要发展科学,发展化学工业,你们任重道远啊!张克忠激动不已,感到那个二十几年来不断做着的祖国化工腾飞的梦已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