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2.今日印度经济实力究竟如何,会有一天超越中国吗

3.现在国际原油价格都跌倒每桶70几美元啦,我过的汽油为什么还不降价啊

4.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印度油价降价了吗今天-印度的油价

第一、受疫情影响,需求端急速下跌引起油价下跌压力。

我们都知道,整个全球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大地区,合计占比全球原油进口的94.9%,据统计其中2018年,亚太各国原油进口总量12.12亿吨,占比全球石油进口量的53.6%,各国平均原油对外依存度71.5%。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5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20.5%,全球第一,原油对外依存度72.5%。 2.美国 2018年,美国原油进口3.86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7.1%,全球第二,原油对外依存度42.0%。 3.印度 2018年,印度原油进口2.28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0.1%,全球第三,原油对外依存度95.4%。 4.日本 2018年,日本原油进口1.51百万吨油当量,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6.7%,全球第四,原油对外依存度82.8%。

目前由于疫情影响,据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大幅下滑,引起产油国库存增大,其它国家目前一样受疫情蔓延引起需求下降的情况。需求下降,油价自然有降价压力。

第二、产油国寻求减产保价未果引擎恐慌情绪蔓延。

上周五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在与俄罗斯的原油减产谈判宣告破裂,周一沙特报复性调低原油价格,导致原油价格继上周五大跌约10%后再次大跌超30%,日内最低价格触及31.38美元,引发全球对地缘政治及经济下行风险担忧再度升级。

其实这个是由于非理性引起的恐慌情绪蔓延叠加了原油的大幅下跌趋势,加剧了暴跌。

第三、做空机构累累发出悲观预期及做空言论。

记得华尔街的大鳄是最为凶猛的做空力量,如果大家还记得每次经济危机来临总有一些大鳄通过做空赚得盘满钵满。

上个星期多家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将从现在的45美元左右,跌到20美元左右,甚至会跌到10美元左右,没想到暴跌来得如此之快!紧紧过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就跌到了30美元,简直就是闪崩模式!

2020年的原油价格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原油价格从年初的最高的65.65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腰斩不止。最低跌到了27.34美元,总之就是恐怖来形容了。

此时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2014年油价崩盘的噩梦是否会重演。众所周知,当时沙特和俄罗斯与从未参与限产协议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争夺市场份额,大幅增产导致价格下降,当时的销售收入已不足以覆盖页岩油的成本,逼迫许多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走向破产,在2015年末和2016年初跌到了25美元水平。

不过,之后页岩油却靠着借债活了下来。欧佩克之后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时至今日,原油世界还在为当年沙特的决定买单。

当然作为原油进口大国的我们而已,量化擒牛认为油价暴跌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外汇储备啊,加上原油价格暴跌有利于RMB国际化,美元不再那么牛哄哄了。

今日印度经济实力究竟如何,会有一天超越中国吗

今日印度经济实力究竟如何,会有一天超越中国吗?

印度

已非吴下阿蒙

很少叫嚣中国应马上开火的人少有功夫去认真思考印度国防部长那句“今日印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的真正含义。不少人喜欢把中印关系描绘为“龙象之争”,中国龙早已腾飞,但大象其实也正在起舞。

1.

>>>经济增速世界领先

全球自07年底爆发次贷危机经济滑坡以来,复苏一直缓慢,而中国与印度的GDP增长率远高于美欧的增长率。而印度的经济增速,虽然在去年第三季度后有所回落,但从趋势上来看,自2015年起已经追上中国。

2.

>>>外资加速流入印度

据世界银行数据,近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已展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近年来的税改将解决过去令外商十分头痛的错综复杂的税制,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外资投资印度的热情。

3.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莫迪政府上台后大力加大基础建设支出,主要投入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光纤网络等领域。印度财政支出中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占比大幅提升。印度2016年财政支出预算中,基建支出占比将提升至 39.64%。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印度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清扫了这个障碍,将能创造一个人人渴望的投资环境。

4.

>>>推动制造业全面崛起

印度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较为落后。但在全球制造业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印度受益于劳动力供给充分,工资低廉等条件,具有成本优势。

联合国《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今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测增速为2.7%。对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测为1.9%,欧洲为1.8%,中国为6.5%,而对印度经济增速的预测为7.7%,而且,印度这个经济增速,大概率能维持多年,甚至加速。

飞速增长

内外因素双重作用

当前印度经济表现“靓丽”,既有锐意改革的内部因素影响,也有国际经济环境的外部作用。

一、政府积极推进改革、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印政府撤销计划委员会,成立更为灵活的“国家转型委员会”,吸收各邦首席部长加入,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沟通,调动地方积极性,利于改革推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对国防、铁路、零售、保险、建筑、传媒、民航、种植业等领域外国直接投资限制。印政府积极推动商品和服务税法案,统一全国税制,改善目前各自为政的局面。总理莫迪还借出访大力推介“印度制造”,吸引对印投资。

二、国际油价低迷使印度经济从中受益。与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不同,印度为石油进口大国,国内七成以上原油依赖进口。随着国际油价走低,印度进口支出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缩小。但这是一种一次性的获益,它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难以长久。

超过中国?

玩弄数字的“GDP”戏法

虽然近年印度发展迅速,但短期内实在难以追平中国三十多年领先积累的发展成果。去年,印度报道第四季度GDP增长率为7%,这让西方媒体为找到了下一个世界经济引擎而弹冠相庆。从数字上看印度的增长率超过了中国,但这与其说是印度经济增长领跑全球,不如说是一场玩弄数字的GDP戏法。

GDP对应的是一国或者地区所有有效经济活动的总和,统计起来难免有错漏,一点统计误差就会被放大。2015年初,印度政府曾直接调整统计方法,将2014财年的增长率从4.7%上调至6.9%。印度GDP总量只相当于中国1/5,按总量没法跟中国相提并论,只有在增长率上还能想点办法——只要加点小调整,把6%调整成7%,就能说经济增长率超过中国,宣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增速最高,前景一片大好!

中国和印度,自1980年以来的实际GDP增长历史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1.4万亿美元(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5万亿美元(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经济体完全没有可比性。中国经济是印度的5倍还多,按人均来算,中国的富裕程度也是印度的5倍。

如果印度的经济增速为7.5%,那么其人均经济产出会增加129美元。相应地,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为6.3%,其人均经济产出会增加520美元。按人均绝对价值计算,印度要想超过中国其经济增速需要超过30%。我们假设印度的经济能以7.5%的速率持续增长,中国以6.3%的速度持续增长,那么从现在算起,印度需要127年的时间才能在人均经济产出增长上开始超过中国。

印度

是下一个超级大国吗?

在很多西方媒体眼里,印度已然是下一个中国了。

优势

与中国相比,印度确有一些发展优势:一是印度有大量讲英语的技术人才。印度科学技术人才库位居世界前列,且薪酬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印度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奠定优良基础。二是印度经济增长将受益于“人口红利”。与中国社会的老龄化不同,印度人口构成较为年轻,约33%人口低于14岁,只有5%在65岁以上。印度的赡养比率逐年降低,有望从2005年的50%降至2020年的47%,进而降至2025年的44%。每年有大量劳动力进入市场,使印度发展从中受益。此外,与中国公司相比,印度的公司治理模式国际化水平高、资本回报率高,而且印度资本市场较透明,运作状况良好。比较强大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也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印度有1200万净人口加入劳动力大军

制约

以此预言印度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则为时过早。在经历了数年高速增长后,印经济发展面临供给瓶颈,基础设施落后,劳动法过于苛刻,税收混乱等问题掣肘国内外投资。根据来自“经济学人智库”的数据,印度2012/2013-2015/2016年均固定资本形成率(投资率)仅为3.3%,明显低于2003/2004-2011/2012财年的12.6%。

1.

>>>民主制度or民粹主义?

西方世界及其机构比起中国更加青睐于印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追寻的是西方民主。然而印度选民缺乏经济方面的教育,这就使得印度***易于推行民粹主义的经济政策,进而扰乱了印度的自由化进程。国家利益常常让位于某些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很多急需的改革因利益集团的反对而陷入停滞。民粹主义的氛围下尤其盛行特殊利益。在过去20 年间,印度实行了多种政策以提供价格低廉的食品、免费的电力以及补贴贷款……它们给整个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2.

>>>腐败的官僚制度

人们经常会强调印度的的制度机构,认为这是印度优于中国的原因。现实是,在过去的70年中,印度已经系统化地破坏了英国留下来的制度机构。今天印度的司法、立法和行政机构与过去比起来已经不具可比性了。由于印度的部落制度和集权主义的趋势,这些机构已经变异了。中印两国都饱受腐败问题的困扰,但印度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比中国更严重,对效率的削弱性更强。错综复杂的规章制度,严重的官僚主义,令人感觉如坠雾中。

3.

>>>人口红利or人口负担?

从人口年龄组成情况来看,印度看起来似乎处在了一个很有利的位置上。但是这却可能会成为一个负担,因为印度大部分年轻人不具备技能,无法参与进现代经济。每年,印度有1200万净人口加入劳动力大军,但是印度的失业率仍在增长。多数人缺乏产生财富的能力,这带来的结果是犯罪率在上升。

4.

>>>国内政治因素

目前,印度亟需推进经济改革,改善营商环境。但由于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在联邦院不占多数席位,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商品和服务税法案、土地征用法修正案停滞不前,新近推出的《破产法》法案正接受议会委员会审查、前途未卜。为增加席位数,印度人民党努力筹划邦议会选举,却在2015年的德里和比哈尔邦议会选举中接连失败。短期内,印度人民党难在联邦院占据多数席位,为改革蒙上阴影。

虽然目前“印度威胁论”过于危言耸听,但我们也不能被铺天盖地矮化印度的消息洗脑。印度虽穷但不弱,它的地理位置,它的面积人口,它的大国雄心,决定了它的一举一动必将对我们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我们一直用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看待印度,一定会失去了解我们这个并不友好的庞大邻居的机会。望采纳

现在国际原油价格都跌倒每桶70几美元啦,我过的汽油为什么还不降价啊

石油购买都是期货,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你这批原油购买了以后,运输回国然后炼化周期比较长,一般一个多月最快可,所以不可能期货市场价格一变动,最终用户手里的价格也变动。

国家为了扶持出口经济,能源电力等等都是刻意压低价格的,中国的油价还是较低的。我们的近邻韩国12人民币 日本14人民币 印度14人民币

就按照70美金 7.3筒是一吨 按照6.3元换一美金 70*6,3*7.3=3219.3人民币一吨

炼油能出40-50% 这是最理想的 汽油的密度是0.73 汽油实际上才能出15%左右

就按照全部出汽油 40% 400KG

3219.3/ 400公斤是547.9.5升==5.88元/升 这个至少加上2块钱的运输和炼化费用 就是7.88

实际上还有别的费用 所以进口原油炼化都是赔本的,主要是依靠国产的原油来平衡成本

目前国产1.8亿吨进口2.5亿吨

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国际油价下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看,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具体如下:

1、从积极面看

1)国际油价下降首先会降低能源成本,促进制造业复苏与发展,从而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2)低油价会刺激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增加,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和储备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从消极面看

短期内国际油价急剧下降会使全球市场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预期和市场需求预期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复苏进程。例如在全球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看空原油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预期降低会直接影响全球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而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势预期变差会引发各国产业界对未来增长信心不足,进而削减投资,减缓经济复苏进程。

由此而形成的低油价格局,将令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经济遭遇严峻挑战。股市震荡加剧,财政压力加大,而如果超低油价一直持续下去,很多产油国将面临致命压力,同时,也会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

扩展资料

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

油价暴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供需不平衡是重要原因之一。原油通常与经济运行紧密相关。由于产油国受到国际政治影响不断地调整产量,使得原油价格受到供需两方面的扰动。而此次备受市场瞩目的OPEC+会议最终意外“谈崩”,沙特表示,如有需要将增产,这对于当前“神经紧张”的油市来说,可谓是重重一击。

就需求端而言,疫情的暴发,使大量航班取消,不少企业停产,旅游业陷入萧条,全球经济活动节奏显著放缓,原油需求也随之大幅下滑,从而造成石油市场疲软,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就供给端而言,“降价+增产”是油价暴跌的导火索。原油重挫,首先是受到了需求塌方带来的压力。随后,各产油国为了自保,打破了过去脆弱的减产协议,其中沙特等国甚至选择增产来保障自己的财政收入。这就意味着原油市场出现了需求塌方、供应增加的双杀局面,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罕见性的下跌。

为了稳定国际油价,以沙特为首的OPEC计划采取“限产保价”措施。此前的石油减产协议将在今年的3月底到期,业界人士普遍推测近期将签订新的协议。其方案是将现有210万桶/日减产计划延长至2020年底,同时,额外减产15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左右。在额外减产计划方面,OPEC成员国削减100万桶/日,非OPEC成员国则削减50万桶/日。

但这一方案没有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产油国的支持。随着谈判破裂,沙特打出了“降价+增产”的“组合拳”,一举震惊了国际能源与金融市场。在展示其国际原油市场“独特地位”时,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也让沙特率先尝到了油价下跌的滋味。

人民网—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油市寒冬已至?

人民网—国际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