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柴油价格-2020年安徽柴油价格
1.安庆市477厂法律顾问工资多少?
2.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
3.安庆有哪些央企和国企
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怎么样?
5.曾为长江五虎之一的安庆是如何衰落的?
安庆市477厂法律顾问工资多少?
12000到30000元。安庆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477厂)始建于1960年,法律顾问的工资则有12000到30000元。具体工资要看自己的水平与阅历,来开工资。法律顾问,是指解答法律询问,提供法律帮助的专门人员。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引进日本大发柴油机公司许可证专利的DK-28、DK-26、DK-20、DL-20、PS-26H、DS-18A系列“安庆-大发”柴油机和DPX445分离机、DPF560大型分离机、DPF500浓缩机、DRR400胶乳机等分离机系列产品以及船用厨房设备、电控柜等产品。柴油机产品生产能力为600台/年,现已整机销售达1500余台。柴油机产品满足国内各大船厂、远洋公司、海运局及有关单位的需求,除广泛用于船用主机、船舶电站、陆用电站外,还随众多出口船远销国外,并有单机销往日本、英国、意大利,产销率达100%,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分离机产品生产能力为200台套/年,现已销售2000余台,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东南亚国家,产销率达98%,市场占有率达30%。柴油机与分离机为我公司两大支柱产品,为公司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适应国家提出的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发展思路及中船集团公司“五三一”发展目标,公司在安庆市经济开发区投资新建安庆大发柴油机生产基地,于2005年8月18日开工建设。新基地占地面积265亩,2008年完成一期工程,新增投资1.6亿元,年产400台柴油机,销售收入7亿元;2009年完成二期工程,新增投资2.8亿元,年产600台,销售收入10亿元;最终建成年产800台至1000台,销售收入将达15~20亿元。
公司采取技术引进和自行研制相结合,研制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使我公司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生产的柴油机、分离机技术水平均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产的柴油机能满足CCS、LR、ABS、 NK、BV、DNV、GL等世界各船级社的规范要求。
公司2003年到2008年,短短五年多时间,销售收入由2003年的3700万元到2008年公司实现柴油机出厂402台,销售收入6.8亿元,利税达1.6亿元。
公司秉承“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本着“坚持质量第一,制造优质产品,全面服务顾客,创建安柴品牌”的质量方针,竭诚为社会服务,为客户服务。
安庆有哪些央企和国企
中国船舶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石化。
1、中国船舶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始建于1960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中小缸径中速柴油机制造基地和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保障基地,具有年产600台柴油机生产能力。公司于1981年开始引进日本大发柴油机制造技术,生产“安庆大发”DK、DC、DE系列船用柴油机及发电机组。产品广泛用于船用主机、船用发电机组、海工装备、电力推进系统、船舶电站、陆用电站等。
2、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皖投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公司生产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居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生产的工业产品出口到南美洲、非洲、澳洲和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众多国家,出口额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其氰化钾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替代进口产品。是一家技术含量很高的企业。
3、安庆石化:中国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始建于1974年7月。作为安徽省最大的中央直属生产企业、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经过40余年的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现有员工5000多人,年营业收入近500亿元、实现税费超100亿元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热电联合企业。中国石化安庆石化公司拥有年综合加工能力800万吨的炼油装置,日处理煤2000吨的壳牌粉煤气化装置,以及年产33万吨合成氨、21万吨丙烯腈等主要生产装置70余套。是安庆市乃至安徽省的经济支柱企业之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怎么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是2000-03-24在安徽省安庆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高花亭。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800713982868M,企业法人刘晓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石油炼制(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硫磺、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丙烯等)、氢氰酸、丙烯腈、液氨、苯乙烯、乙腈、二氧化碳、氧、氩、氮气生产销售,石油混合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焦油生产、销售。石油化工化肥、化纤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运;粉煤灰销售;石油焦生产、销售;技术及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码头经营、在港区内从事货物装卸经营、港口机械、设施、设备租赁、维修业务经营、船舶港口服务业务经营。(以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27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曾为长江五虎之一的安庆是如何衰落的?
安庆市是我的故乡,看到这个问答题后,我思绪万千,不得不参与这个问题的回答。 安庆市的没落让人非常唏嘘,本身安庆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基础,可偏偏安徽的省会后来选择了合肥市。这种城市级别的落差,迅速让安庆没落为一个四线小城市,且常年不受到省里的主导者的重视。
曾经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齐名的“长江五虎”,现在变成了“四虎”。南京到武汉的长江黄金水道本来路过安庆港,水路航运发达。但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铁、动车的通车,长江水路客运停止通航,安庆就变成了皖西南遗忘的角落。
黄梅戏的曲调悠扬清丽,安庆城市的没落,使得文化影响力也大大降低。
现在人们提到安徽,主要想到的就是皖南山水、徽派民居,以及合肥的几个科教场所了。对比江苏曾经的省会镇江市,虽然城市管辖面积小,但发展程度非常高,这一点让很多安庆人感到无奈。 下面本人把安庆市的衰落归纳以下原因:
1,安庆是因战争而建造的城市,不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成果。安庆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破光山(今河南潢川县之地),而沿边多警。知府黄干在舒州旧址(今潜山县梅城)建“城安庆以备战守”。
2,综观 历史 的长河,安庆因为是府治、省会而兴,安庆也由失去府治、因失去省会城市而衰。
3,安庆地理位置偏居一隅,位于皖西南一地,没有芜湖那样好的区位,使得同样是沿江名城的芜湖率先得到了发展机会,而安庆却又一次错过了。
4,城市地域划分的失误。安庆市的城市规模只有那么大,却要管辖三区、七个县(市),原来还是八个的,后因枞阳县划给铜陵市管辖。而这所属七个县(市)中,就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
5,安徽的发展滞后也拖累安庆的发展。安庆与蚌埠的发展是安徽现代发展思路的一个缩影,省会北移、政策履变、思路不清、举措失当是安徽现代衰败的内在原因。
6,城市外围的交通发展滞后(安庆失去被重视的地位,根源在与省会地位的转移)京福高铁不走安庆,铜陵的大桥比安庆早了十年,合九线不走安庆北,安庆的宁安高铁于2015年才通车。
7,安庆文化推广不利。作为安庆市文化名片的“黄梅戏”,曾经在90年代红火过一段时间,现在也慢慢的不在那么有名,安庆市有一段时间举办过黄梅戏艺术节,主要是为招商服务,实际的文化推广并没有看到过什么招商的效果。
长江五虎之说应该是在太平天国之前的事了!所以那是过去就不要说了,个人从一个外地来宜的人来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吧。
首先:政治地位的变迁!
这个我个人认为是主因吧,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变迁,坊间传闻很多,毕竟只是传闻,所以过究没有任何意义。从省会的迁出,是安庆变化的转折点。为什么是主因呢?首先中国各个省份的发展模式都是优先发展省会的,资源的倾斜这个自不必多说。所以,省会地位变迁后,安徽在全国的地位本来就不高,因此安庆能得到的发展自然更少。其次,省会变迁后,领导层的发展重心肯定是一穷二白的合肥城,导致历届班子头脑里也只有一穷二白的省城,再加上隔壁江苏南京的强大,合肥的赶超欲更强!优先发展合肥的理念短期没有可能改变,所以,其他城市的没落只是迟早的事。
其次, 历史 文化的影响
安庆自从政治地位变迁后,太多人心里都是难以承受的,这个地方厚重的 历史 文化,孕育的都是知书达理的后人,重文轻商思想是主流。在省会迁出后,这些受过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的人,心里很不平衡,开始郁郁寡欢,感觉天塌了一般,没有了斗志!就如同最近的枞阳被划出安庆一般,网名和当地老百姓把他说成了屈辱一般的事件,能够看出这边人的一些思想观念。具体可以去网上搜索相关言论。其实,区划本就是国家的事,任何区划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准,没有人说罗岭必须属于桐城而不能划归安庆,也没人可以说宿松一定就是安庆管辖不能由省里直管,所以浓重的文化氛围的反作用就是不会变通。太板!不能与时俱进。
最后,氛围
来安庆定居两年了,感觉最深的就是这里发展氛围不够,从领导班子到普通老百姓,都没有那种积极的进取氛围。领导班子贪图安逸,不想有更多作为,普通老百姓不知自省,沉迷过去的虚荣!在这里能看到最多的无非两件事:唱黄梅戏、室走错路都能看到,论坛贴吧里自我悲悯、说骂别人打压天天可见!坊间的传闻,比真实的事实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如同一楼说的石化科大的选择,省会的搬迁,政府的刻意打压等等不绝于耳,在佩服网名的想象力的同时,感叹市区人民的无知短视!相反,7县现在的发展水平已经在最近几年赶上并有超过市区的势头!
曾经有个外地的业务员过来推销,说了一句:我们大安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怎么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还不如县城?当然这个说法只是他的感受,跟我写的回答一样并不十分准确,但是确实是事实,如果安庆的领导班子和他的人民自身不反省,打压可能是最好的托辞!
在安庆这些年感受到的,安庆人很多的拥有:
1.莫名的优越感:不知从何而来?
2.很浓的惰性、不思进取:安庆一直最火的行业是餐饮 娱乐 ,太多拿着2500的工资在大排档、烧烤店喝着啤酒吹着牛的,太多不上班就带娃然后天天泡在室的嫂子们,太多……
3.工厂招工难、企业人员流失大:有天冷天热不上班的,有职业中专一定要做文职的。
4.制造业一直很少,地产 娱乐 商贸一堆,实体经济太差。
5.……
衰落是必然,希望慢慢改善吧……
第一主要是省会迁出、把文化工业经济都带走了,啥也没给安庆留;第二安徽集全省之力发展合肥、振兴皖北、限制安庆这个安徽人应该都知道;最后我想如果是独秀天下省会绝对不会搬、那安庆现在的发展恳定要比合肥强。
安庆的长江五虎之说,只有安庆人经常说,外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流传。所谓长江五虎,安庆历来和上海南京武汉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就以建国前来说,安庆城区人口10万都不到,能和上海南京比吗?和现在的经济特区一样,五大经济特区,汕头能和深圳比吗?安庆的崛起只有清朝一代,但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惨烈的安庆一战,打了两年多,把安庆打残了。另外安庆这个城市偏居于安徽西部一隅,省内别的地市到安庆相对不方便。
规划的有点看不懂,西门一带是石化厂,污染不多说,南面是长江,东面又有造纸厂、电厂,以至于香水百合小区都能闻到异味,北面的集贤关,采掘、石材雕刻、水泥厂行业, 历史 悠久,就连火葬场离居民点同样是那么近。 我们老百姓看不懂什么衰落,只认为,西门已经有石化公司了,为什么后来这些有污染的企业不能放在西门呢?为何每个区都有污染企业?我想至少给我们留一个美丽、勉强宜居的东门,隔离开,要比现在舒服的多吧现在我们搬家总结经验,跟着市政府走,政府在哪条路,那绿化一定是非常好的,搬过去,离近一点,起码呼吸多一点的新鲜空气吧。
我记得安庆解放初期有一家纳税大户叫长江烟厂。不多久就被合肥掠去。如今给合肥创选产值多少亿。凡是安庆有什么优势产业都给掠到合肥。而省计划什么大项目合肥独吞。你想安庆和其他市能发展得起来吗
安庆的衰落一般老百姓很难说透彻。 历史 上辉煌就是因为省会在安庆。现在安庆的发展落后了,支柱产业太少,交通欠发达,南北走向大动脉早点进入高铁时代更好。安庆的经济发展问题,改革开放问题,没有大手笔规划和投入,这座小城就要拖沿江滚动发展的后腿了。
安庆长江大桥。
长江五虎城市是指上海、南京、安庆、武汉、重庆,这是近代以来的所形成的概念。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安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辉煌的过往,是长江沿线的主要工商业城市,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科学家徐寿在安庆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以安庆内军械所为标志的近代武器工业都云集于此;与其他四个城市相当,要么是直辖市、要么是省会,而安庆是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在当时的 历史 条件下,以长江水运为依托的交通发达;也是军事重镇,安庆号称“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长江安庆上游的北面是大别山系,一直逶迤至江边,同时长江的南面就是鄱阳湖水系,南北两面陆地都因山水阻隔,东西之间或长江中下游之间的交通必然要经过安庆,以至于在宋朝时某一位达官贵人就判定过,曰:此地宜城,安庆的别称宜城就这样而来。
本文的问题是安庆怎么衰落的,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成安庆为何没有得到发展,我们以建国为时间点,那时的长江五虎基本上在一个水平线上,差距没有今天这样大,我们来分析安庆为何没有发展起来,列个一二三出来:
1、省会迁移,失去政治中心地位。自1667年江南省分治,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将省府争取到自己的家乡,安庆在近代的发展包括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上文已有表述,只因安庆的确偏于安徽西南一隅,在特定的时势下,安徽省将省会迁往合肥,失去了安徽政治中心地位;
2、没有形成交通中心。长江横亘东西,在水运为依托的年代,安徽境内形成了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一串珍珠链城市,安庆的光泽被分散。在沟通南北的陆路运输上,安庆也没有抓住机会,安庆的铁路直到世纪之交才修通了合肥--安庆线,没有打通江南和江北的铁路交通,皖赣铁路抛开安庆修向芜湖,京九铁路由于九江江面上有 历史 上未完工的铁路桥桩而走九江过江,相对于合肥向九江方向的铁路而言,安庆这一段又形成了“盲肠”,没有大交通为支撑的城市是无法成为经济中心的。纵然,安庆的经济基础相当不错,以安庆石化为代表的化工工业,以活塞环、船用柴油机为标志的运输机械工业,一旦交通跟不上,经济发展就没有根基,成为浮萍。
3、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机会没有抓住一个。改革开放后,一波又一波的经济浪潮涌动,安庆也曾努力跟上步伐、跟上潮流,但从来都没有形成一个大格局,没有把安庆放在一个大棋盘上做活“棋眼”,没有构筑成大交通网络,没有将安庆的人文优势、文化优势通过交通网络的构筑形成区位优势,虽然努力地招商引资,没有交通脉络就无法带动资本的流动。至今都没有形成南北铁路交通,东西方向的铁路运输至今也没有贯通,从长江三角洲方向向西,南京方向来的客运到安庆就截至,货运到铜陵就终止。
4、悲惨的是,在往后的一段时期,安庆仍然不会有起色,原因还是交通卡脖子。至于有些人说,安庆受底下八个县拖累,都是将方向搞反了,从来都是中心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作为城市的莲花宝座,以至于无法吸附枞阳,导致枞阳被切割。
只写这么多吧,我是枞阳人,没有激情写了。枞阳外切,安庆的血脉被外力斩断,看安庆一天天沦陷,非常难受,虽然我从内心中自认为我是安庆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安庆人,虽十余年不在家乡,但还是很爱家乡,首先学点 历史 都知道安庆曾是安徽省省会,是长江五虎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有些片幅,出过很多名人,诞生过很多第一,民国时安庆作为南京的西大门当时也是省会自然知道些,后因莫种原因搬到合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没什么了,安庆当然就不好发展了,当时还有个大概什么口号意思是集全省之力发展合肥,限制安庆,振兴皖北,还怎么发展,到九一年合肥gdp才超过安庆,合肥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个人觉得和上面领导,政策有关系,安庆要发展快又好只有上面有人政策好才行,安庆虽轮为四线城市,安庆还是很适合宜居的,安庆人民还是积极向上的,衰落我觉得谈不上,安庆还是在发展的,安庆gdp还是省内前三的,只是发展太慢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