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黄金都是按件数卖吗?

2.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3.金价油价猪肉价都大跌了,全球的通胀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4.所谓:黄金不贬值 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5.请问关于我国古代金银和银票的转换。

6.由于货币贬值人们损失的财富到什么地方去了?

现在的黄金都是按件数卖吗?

黄金和猪肉价格的关系-猪肉和金价的关系

不是,有区别的,一般黄金首饰还是按照首饰金克计价。只有3D硬黄金按照件卖。

3D硬金其实说的是一种新的黄金工艺,这种工艺简单地来说就是把黄金混合其他例子熔解为高温电铸液,然后喷铸在模具上,冷却后融化模具,形成一种中空的、立体的黄金饰品。这样的铸造过程工艺附加值会比较大。

首先就是黄金本身硬度的提升,3D金的硬度相当于18K金的硬度,以往的足金首饰往往不耐磨,硬度低,只能做成扁平的首饰,3D硬金是黄金首饰的一种突破,可以制造形状更加复杂、细致精巧、硬度高、抗磨性强的高纯度黄金产品。

3D硬金提升了黄金的首饰性能,却牺牲了黄金作为货币的一种功能---保值,3D硬金首饰不会想千足金那样主要按克重收费,而是按件收费,而且每件的工艺附加值很高,而在回收的时候这种工艺附加值会消失,由于工艺的原因还会导致回收难度加大,会使回收价值再次降低。

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很多人都讨论过吧.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19两银子.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金价油价猪肉价都大跌了,全球的通胀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美国和欧洲货币发行量比较多的国家来说,通货膨胀的程度是比较严重的,对于中国来说货币的发行量比较少,所以通货膨胀并不是太严重。

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是拥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的,在以前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每一个国家基本上都在通过发行货币来样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在经过了两年的发展之后,通货膨胀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美国的通货膨胀是比较厉害的。

通货膨胀只有靠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才能够抵消的,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当然了,这是美国的状况。美国的很多波斯通,老百姓的收入不但没有增长,而且在不断的下降,但是很多美国不同的老板现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已经明显的发现美国的商品已经出现了价格的上涨。

通货膨胀和货币发行量有直接的关系。

货币发行量越严重的国家通货膨胀是越严重的,从目前世界上的通货膨胀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美国的意强和通货膨胀都是最严重的,正是因为疫情的严重,所以才会导致美国发行大量的货币,最终导致美国的通货膨胀最为严重。

绝大部分的商品都已经出现了涨价。

虽然我们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并不是太多,但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商品都已经出现了价格的上涨,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了,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也是存在的,而且CPI指数也在一路的上涨。

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在发展,而且其他国家在印发大量货币的同时,也会影响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我们国家已经加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而且国内的经济和全世界的经济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通货膨胀也自然而然。

所谓:黄金不贬值 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黄金是世界通用的实物货币

简单来说吧:

譬如现在1块钱1条鱼

十年后由于通货膨胀,那时候十块钱等于十年前的一块钱,那么在那个时候就是

10块钱1条鱼了。也就是说鱼的价值不受通货膨胀影响,只受鱼的数量影响,如果十年后鱼的数量比十年前多,那么可能鱼的价钱低于10块钱,相反,如果十年后鱼的数量比十年前少的话,那么可能鱼的价钱要高于10块钱了。

但目前的形式就是,黄金是不可再生资源,很人由于会长时间持有黄金首饰等物品而导致市场上可交易的黄金会不断减少,也就是供不应求,所以黄金不会贬值的,你买了黄金立刻又卖出去之所以亏,是基于短暂时间内委买和委卖价格不同造成的,于黄金本身无关,任务金融工具买了立刻卖出去都会亏的,因为你要付佣金嘛。但长期来说黄金价格会不断上升,就目前美元形式来说,贬值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黄金价格持续上涨是一个不二的事实。

请问关于我国古代金银和银票的转换。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吧.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某某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 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由于货币贬值人们损失的财富到什么地方去了?

朋友们好,这个问题提的好。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明确解答:无论货币怎么通胀,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自然不会烟消云散,实际上是一种转移。

第一,通货膨胀人们的财富转移到了,少数人,和团体手中。

例如:张三,手里垄断着一种菜,每斤卖5毛,人们每天必须买一斤。

忽然有一天货币印多了,钱毛了。张三的菜就涨到了一元,其他人,来买菜,和以往比,一块当5毛花。表面上财富是转移到了张三手里。

特别是在一些具有,刚性需求的行业,例如:水,电,气,烟草,医疗,卫生教育等等,比较明显。

小结:财富逐渐集中转移到少部分人手里。

实际上是转移到了印钱的手里:拿纸换东西。

第二,财富大量外流:

1,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有能力的,会在第一时间,想办法把财富,转移到稳定的地区。主要的手段是购买黄金,外汇,投资置业,等。

2,由于通货膨胀,进行国际贸易或者进口商品,要用更多的钱来兑换国际结算货币和黄金,国家财富流逝,在同国家之间转移。比如铁矿石上涨,

大量的财富,就转移了。

小结:用这些方法实际上是把财富锁定转移了。

综上所述:实际上财富并不会消失。通货膨胀,总体而言是由于纸钞印刷,引起货币和商品总量之间的不平衡,而显得物价相对上涨。

这个时候,物资,性需求的服务等,仍然保持了它的价值,但是,持有纸币的这一部分人,

财富就被转移走了。

下边我分析一下个人的理念与看法,叫你我大家你明确这个道理。

你的鸡,我吃了,你的钱,不好意思,蒸发了。

第三只眼看金融危机:几万亿美元到底蒸发给了谁?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颠簸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

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

钱在银行里。很简单,你的钱本来是存在银行里的,银行要付给你利息。现在你把钱拿出来炒股,钱还是在银行里,只不过通过了券商的交易系统而已,都在银行里存着,不过是发生一些账户的内部变动,如果你把整个中国的银行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的话,你会发现,整体银行的资金没有任何变化。不同的是,以前这几万亿资金是存款要付利息,现在这些钱变成了股票款,不用付那么高的利息。(当然,不排除有些外国的股票贩子如QFII提现兑换跑路,这个比例是很少的)。

打个比喻: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里,张三养鸡卖给村委会,10年积累了1万块,存放在村委会,村委会拿去放高利贷。实质上,这一万块相当于村委会欠了张三的钱,每年还要付利息。现在村委会将村里的鱼塘上市,张三1万块存款拿出来入股,每股10元。实际上钱还在村委会放着,村委会只是给了张三一个简单的电子凭证代表他们持有各1000股鱼塘股票。然后,各村委会联合起来策划,称鱼塘金融危机爆发了,鱼塘股票大跌,每股只剩下每股1元,张三市值蒸发了9000元。现在你可以看到,相对于整个山村,鱼塘没有变化,张三的钱蒸发了9000块,而村委会的从欠张三1万块(存款),变成了只欠1000块(股市价值可兑现)。

整个山村的钱并没有减少,经济不受影响,而张三的钱就突然少了9000块。张三10年白忙了。

这是从物质不灭的角度来看这个股市的问题。钱是绝对不会凭空消失的。所以,中国的股市股民的钱并没有“蒸发”,反而是银行的支出减少很多,股市大跌,其实对是不透明的国有银行最大的利好。

同样的道理,美国的金融危机,号称损失几十万亿美元,有很多经济学家政客叫嚣美国完了,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赢家云云,都是胡扯。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美国的钱蒸发了吗?没有,物质不灭,金钱也不灭,只是通过某种形式变了名目而已。一场金融危机不可能把一个发达国家的整个经济摧垮,反而会变成美国挟持世界的筹码。反正美国人通过发行大量美元,已经买进了别的国家真正的实物产品,如鞋袜石油等等。美元到了中国等国成了外汇,本来中国也可以通过2万亿的外汇买入美国的实物的,那美国肯定不愿意,那好,就策划一场金融危机,将这些美元全部贬值蒸发,这个时候,中国就变成了张三,美国就变成了村委会。

全球的美元到底到蒸发到哪里去了?

答案就是,在美联储等资本机构的全球帐户里换了名目。

你的鸡,我吃了,你的钱,不好意思,蒸发了。

超发的货币不会消失,水涨船高,逐渐转移到优质核心资产上,具体表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生活必须品等价格上涨,如果你手中没有这些资产,存款缩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中底层的老百姓为每一次危机买单,富者恒富,穷者更穷,更古不变的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通胀更隐蔽,欺骗性,表现在吃饭的成本增加的不多,误以为通胀水平不高,等明白过来,进入更高的阶层已无法企及。

货币贬值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

一,钱不值钱了,买不到什么东西!用经济术语表示就是购买力下降,货币超发。更专业一点的经济名词就是流通性过剩。

那么老百姓的钱最终到哪儿去了呢?告诉你答案:最终99%己经到了印钞票的手上,也就是银行啦。剩下1%的利润当然是被参与流通的生意人或大卖家和炒盘手的口袋里。

经济是个最复杂的东西,事实上,连经济学家也不能全部明白经济的所有现象。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货币贬值一定是老百姓手中的钱多了,并且增加了就业机会,这是肯定的。但是,货币贬值又会使手中的钱不值钱后卖不到商品,使货币购买力下降。

再简单说,货币贬值就是商品短缺造成的。市场上货物不够多,供应不充足,那么商家势必要通过高物价来抑制一部份人不再消费此类商品,而消费得起的消费者又得多花费钱财。

如这一年来的猪肉价格高涨就是例子。

既然如此,国家可不可少发货币呢?少发货币就是“银根紧缩”,这一般是在经济过热才会实施的手段之一。

少发货币,又会让失业人口增多,造成百姓减少工资性收入,那么后果就是更加无钱去购买商品,所以,货币升值是每个国家最不常用的经济手段。

(美国就一直要求中国货币升值)

相对而言,适度的货币宽松制度是最好的经济杠杆行为。

二,货币贬值,会加快物质快速流通,老百姓为了降低货币贬值的风险,通常就会去把存在银行中的钱取出来去购买抵制货币贬值的商品来抵御经济风险。

如有人会去购卖硬通货黄金和房子。但是购买黄金和房产并不一定真正能抗去风险,一旦货币升值,那么金价和房价又将会下跌,也会损失惨重。

有经济学家就曾说过: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商品真正具有绝对的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都只是相对的。

三,可以肯定地说,货币贬值是未来经济生活的必然趋势。为什么?因为一旦货币升值,就会造成经济流通不畅,使市场交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还会造成更多的失业人口,不利于消费升级,所以,温和的货币贬值制度是合理的经济手段。

简单说,温和的货币贬值经济制度,每个人才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性而言,注意!注意!再说一遍,请注意!只有不断工作才是我们抵御通货膨胀的唯一的经济手段!

至于网上有人说,个人存款100万,一年后你将损失93654元的论断,变成存款一年,100万成了96万多块钱,普通人听听就好了,这只是相对购买力而言的。如果你通过工作而不把银行的100万取出来花费,那么,你银行里的本金100万连同利息还是会不断增加的,绝不会出现存款100万在15年之后居然会一分钱不剩而倒欠银行的笑话故事。

仅供参考,谢谢阅读,欢迎探讨评论。

比喻猪没人养,好快是一百元一斤,羊肉是、一百二元钱一斤,牛肉是一百四十元一斤,工资必须跟着物质,就是产不出吃货才使货币贬值,工资必须跟着货币涨,劳苦大众有劳没获,如果有也是你争我夺,为了保命,还大打出手,现在去市场只要有,实在的少的可怜,在农村都像强盗一样,城市更加不可想象了,和平还没一世纪,究竟一切去那里去了,还讥笑一个朝代不满三百年,照这样计算到三百万,猪肉是一万元一斤,也许是人吃人现在贫富距离是多远了,富的更富,贫穷的更加贫穷。

货币贬值,人们损失的财富基本上被各行各业的垄断组织变相掠夺了!

民国后期四大家族就是:人为的刻意的货币贬值,致使广大民众的财富流入四大家族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