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油价 暴跌-国际油价大跌囤油
1.国际原油一路走低和油价下跌反应了那些经济道理
2.“保油价逻辑”的背后 意欲何为
3.什么叫“囤油”现象?
4.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国际原油一路走低和油价下跌反应了那些经济道理
我个人觉得油价还会继续下跌,首先油价的涨幅取决于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这里可能存在期货市场对石油的囤积及大量新油田的开发,但!这不是绝对,这些消息的发出取决于消息发布媒体背后的控制者,也许是一个国家,也许是几个大的利益团体等等,掌控媒体舆论导向,控制原油及石油市场供需渠道等等。我想谁也不会亏钱还要继续去采油对吧,现在的状态就是采一桶就亏半桶,但是各产油国及石油组织并没有削减产量,您不觉得奇怪么?大家想想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就知道了,因为就目前为止由美元来进行石油交易者是行业规则,但,在石油产地大国中只有俄罗斯是圈子外的国家,并且国家主要经济来源及GDP支撑点为石油及天然气。结合前期俄罗斯攻打克里米亚及对美国,日本的强硬态度,让我觉得这就是回到了美国对付前苏联的老路上,搞垮经济为主,军事压制为辅的国家政策罢了。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保油价逻辑”的背后 意欲何为
国际原油价格自今年以连续下跌,最近的一次已经让油价跌至2008年后的新低,与高点相比跌幅达40%。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汽车消费者盼望国内油价与世界接轨,同样下调价格是众望所归,也正因此日前发改委放话“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规定,暂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才引发众怒,其提出的“因环保原因保持油价”更成为舆论抨击的焦点。
笔者认为“因环保原因保持油价”在逻辑上根本无法说通。
首先,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到是底是谁,目前仍无定论。“阅兵蓝”等量好天气产生的根本因素在于关停大量使用煤炭的企业,汽车“限行”所起到的作用与之相比相当有限,如果发改委坚持“因环保保油价”,至少拿出一个站得住脚的数据来证明。
其次,退一步讲,即使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雾霾的罪重要因素,那么油品质量是否也要进行考量?目前石油产品是国家垄断经营,油品质量如何自然该垄断部门来负责,提高油品质量与环保效果密切相关,发改委为何不能督促相关部门、企业提高油品质量?
再次,汽车消费者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是刚需,今年以来国内油价有过下调,既然发改委认为“保油价”可以减少油品消耗,那么是否也有数据显示高价位时油品消耗与降价后的油品消耗有明显的差别?
国内石油价格一直与国际未能完全接轨,而油品质量与国际平均水准是否存在差距、如果存在差距,国内消费者支出如此高的用车成本,难道不该要求这些“取之于民”的费用用在提高油品质量上么?!对此发改委又该作何解释呢?
保垄断国企账面好看呗!
相关新闻显示中国11月原油进口比去年同期增加7.6%。数据显示中国今年截至11月份原油进口增加了8.7%,总进口3亿2百万吨,大约为每天661万桶。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对于国际有家波动,相关部门并非“无动于衷”,市场敏感度相当高,但在囤积如此多的原油之后,国内消费者却并未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收益,这又该作何解释?
有观点认为导致国内油价下跌迟缓一个重要原因是油价暴跌可能招来通缩魅影,从而重挫物价指数。今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乏振,在岁末之时如果出现因油价下跌导致的严重通缩,不仅对宏观经济年度目标完成产生不利影响,更可能为明年经济发展留下阴影。从这一点看,发改委“因环保保油价”极可能是一个托词,更可能成为一只“替罪羔羊”。但问题在于:油价下跌固然有导致物价整体下跌的可能,但这并非就一定导致生产利润的下降——油价下跌降低了物流成本,这本该是生产企业的福音而非噩耗。另一方面,中国物流成本之高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于相关税费过高,如果为了避免通缩,为什么不在相关税费的改革上做些探索?
“让利于民”是本届政府一直倡导的,增值税减半对于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日渐显现,而发改委“因环保保油价”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影响了购置税减半对于汽车消费的利好作用,对于这种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保证“坐收利益”的行为,消费者有权说“不”,而舆论界更有权力问一句:发改委如此行事,意欲何为?!
什么叫“囤油”现象?
储备柴油、燃料油,甚至自建小油库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
(1)由于电力不足,为了维持生产,工厂必须自备柴油发电机,同时储存油料;而且油价看涨,企业大多愿意尽量多储备一些油料。
(2)成品油的价格比生产成本低许多,多储备油料是一件低风险、有赚头的事情,多储备油料的做法演变成囤油的行为。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你指的是今年年初这个油价暴跌吧?!
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从国家大局来说有三大利好:
首先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营还是家庭消费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据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所以,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恢复有利。
再者,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油价出现大跌,可以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样可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会拉低我国原油进口和转化成本,导致成品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至各行业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
最后,国际油价下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的92汽油价格曾达到过8元/升,现在价格只是五块多,相比较下降了20-30%。当然,进口油价下跌,会使很多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相关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样有利于刺激国民消费。
当然,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拉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成本,但是短期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人都会增加汽车出行次数,除了会增加道路堵塞,而且国内成品油质量不佳,大家都增加汽车出行次数,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快速应用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中有升,这才推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油价下跌势必会提高人们购买燃油车的兴趣和需求。新能源车的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呢,综上所述,油价暴跌有好有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经济恢复正常后,油价也会慢慢上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