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私人加油站那的油好-鹤壁陈家湾加油站油价
1.陈家湾村的历史介绍
2.陈家湾村的近代情况
3.鹤壁煤田(7)
4.陈家湾村的武术之乡
5.陈家湾社区位于哪里
陈家湾村的历史介绍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的军事行动。朱元璋晚年时,太子朱标和朱棣的两个哥哥先后去世,因此朱棣在军事实力和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后,朱棣的侄子继位,即建文帝。由于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朱棣于是发动靖难之役,由北京起兵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朱棣当上皇帝后不久,为解除北方军事势力对明朝的威胁,屡次御驾北征。当年陈管三作为北征部队的一名武官,随朱棣北上征讨。
北方平定后,陈管三随军返乡经过鹤壁时留了下来,在陈家湾村开荒耕种,开办粉坊,教授武艺。后来,陈管三娶妻生子,由于他身怀武艺,而且在家乡浙江时擅长制粉,便将制粉技术和一身的武艺传授给后人,从此,陈家湾的武术以及凉粉、豆腐逐渐远近闻名,至今不衰。
陈家湾村的近代情况
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年代,鹤壁市民必须凭票才能买到陈家湾的豆腐、粉条和粉皮,陈家湾的民间武术队也曾多次代表鹤壁到各地参加表演和比赛,屡获殊荣。
陈兴灿是陈管三的第十六世孙,他曾主持了1997年《陈氏家谱》的编纂。据陈兴灿介绍,始祖陈管三落户鹤壁600年来,陈氏后世子孙已过万人,生活在陈家湾村的6000余村民中,大部分都是陈氏后代。
鹤壁煤田(7)
分布于汤阴、淇县、卫辉和鹤壁诸县、市区境内,北至安阳煤田的王家岭煤矿,南至卫辉市陈召村的鹤壁煤田。属石炭二叠纪煤田,可采煤4层,主要为瘦煤、贫煤、无烟煤,并有少量焦煤。
在鹤壁有宋代的煤矿遗址,有一座竖井井口,4条古巷道,全长500余米。在陈家庄矿西南约3公里处有1456年(明景泰年间)开采的煤窑遗迹。
1916年,瑞典人新常富所著《河南之煤田及煤矿矿业》,记述了汤阴有鹤壁集煤田,估计烟煤及无烟煤约有储量1.3520亿吨。
1936年9月,曹世禄、孟昭彝对汤阴、汲县等县进行地质矿产调查。
1940年,日本侵华军派北开发株式会社勘测队在鹤壁煤矿打2个钻孔,均在孔深200米处见煤,煤层厚均为6米。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3年平原省工业厅探矿队在鹤一、二号竖井与西天矿附近共钻探21孔,均钻至大煤终孔。自苏联专家到汉口检查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的工作,指出鹤壁所有钻孔需要打过下夹煤组为止,对下夹煤的勘探才引起重视。因杨家庄井田打下夹煤钻孔只占全部钻孔的46%,致使下夹煤组的勘探程度不够。
1954年,河南省工业厅编写了《鹤壁一矿地质报告》。
1954年4月组建鹤壁钻探队,8月改为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鹤壁分队(主管技术员路平),于1955年6月30日编写了《杨家庄井田地质精查报告》。
1955年7月,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鹤壁分队改称一二七地质勘探队(队技术负责工程师路平),于12月30日编写了《教场井田地质精查报告》;1956年3月31日编《杨家庄地质精查报告修改补充资料》;4月编写了《梁峪井田地质精查报告》;9月13日编写了《罗村井田地质精查报告》,储量计算仅大煤一层,为难选瘦煤,计储量3238万吨;1956年还编写了《鹤壁二矿区梁峪井田补充资料》;10月30日编写了《鹤壁矿区陈家湾勘探区地质精查报告》;1957年还编写了《汲县、辉县间陈照区地质普查报告》;1958年6月30日编写了《鹤壁矿区鹿淇勘探区地质精查报告》;(1962年复审认为需进行勘探);8月编写了《鹤壁矿区小寺湾勘探区地质报告》(1962年复审认为需进行补充勘探);9月编写了《吴家门勘探区:二号、三号井田地质精查报告》(1962年复审认为,二号井田属详查,三号井田属普查均需重新进行勘探)。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三队(技术负责张文域),于1958年12月编写了《鹤壁煤矿区五里间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1963年复审降为找矿报告)、《东鲁仙区普查报告》、《鹤壁外围煤田远景勘探总结报告》;于1959年4月编写了《鹤壁煤田后营地质精查报告》(1962年复审降为晋查找矿报告);6月编写了《鹤壁煤田鹤壁煤矿庙口井田地质精查报告》(1962年复审降为普查报告);9月编写了《龙宫勘探区普查报告》(1963年复审降为找矿阶段)、《陈家湾井田深部地质补充报告》。
因地质构造不清,豆马庄一号井于1964年初停止基建,二号井于二季度暂时封闭矿井,三号井因见断层中途报废。为此,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五勘探队(主管工程师张文域)重新进行豆马庄的勘探,于1964年11月编写了《豆马庄一号及二号井田区地质勘探最终报告》;于1965年9月30日编写了《大吕寨勘探区地质勘探最终报告》。
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五勘探队,于1966年6月30日编写了《盆场—许家沟勘探区地质精查报告》;12月编写了《鹤壁煤田一矿井田、二矿井田及贾家区补充勘探总结》;于1967年3月30日编写了《鹤壁煤田红旗勘探区地质总结》。
1968年6月30日,一二五勘探队焦殿选等编写了《大李庄—山彪镇找矿区地质总结》、《鹤壁煤田外围找矿区地质总结》。
1968年11月,中南煤田地质局物探普查队(技术负责李忠利)编写了《浚县—滑县地区地震普查找矿总结》,记述测区西北部及中部无煤系地层存在;测区东南部推断有石炭二叠系存在。
1980年11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测队(队主任工程师张镇)编写了《安阳—鹤壁矿区深部地震勘探报告》。
1981年8月,鹤壁矿务局地测处(技术负责齐宗贤)和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三队(技术负责奚周根)合编了《冷泉井田煤矿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同年10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测队编写了《鹤壁矿区东部外围丰庄地区地震普查找矿总结报告》,推断可能有局部地段保存有煤系地层,但埋藏较深。
1984年10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三队(副总工程师毕汝全)编写了《鹤壁煤田龙宫勘探区详查勘探地质报告》。
截至1991年底,共探明煤炭储量12.64亿吨,保有储量10.73亿吨。鹤壁矿务局已利用可供建井的井田14处,已建成鹤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矿,柴厂矿、大吕寨矿、淇县庙口煤矿、卫辉东陈召矿、张六沟矿。年产原煤700万吨以上。
陈家湾村的武术之乡
尚武之风浓厚
陈家湾人依靠粉坊起家,但他们更愿意以“武术世家”自称。说到陈家湾的武术,村民用一句老话进行了概括:“上至八十三,下至刚会站,都学陈管三。”说的就是陈家湾人的尚武之风。
武学状况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四五个大人正带领一群孩子在陈氏祠堂前的空地上操练武术。据村民介绍,村里常年开办武术学校,免费教授武术,大家都很愿意学,有学太极拳、九节鞭、流星锤的,有学杨家枪、罗家枪、秦琼锏的,也有学马武双刀和关公大刀的。村民说,相比之下,村里人对陈式通背拳更有兴趣,就像温县陈家沟人喜爱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陈式太极拳一样。
陈式通背拳
是历代陈家湾人根据传统套路不断探索、创新,自成一体的一套独特的武术套路。陈秉义几十年来一直在村里义务担任武术教练,他告诉记者,传统的通背拳虽然刚劲有力,但舒展不足,且套路生硬,动作不连贯,应变也不够灵活,陈式通背拳摈弃了这些弊端,使拳法变得舒展大方,虚实分明,刚柔相济,套路更为系统化、规范化和整体化,这样一来,大家学起来更容易。
经历
陈秉义说,陈家湾人数百年来崇尚习武,一方面是因为始祖陈管三是武士出身,更主要的是与他们祖祖辈辈开办粉坊有关。陈家湾人历代靠制粉为生,外出卖粉常常要往返数百里路程,遇上兵荒马乱或自然灾害的年景,路上常有土匪出没,村民经常遭遇袭击。据说在1888年,村里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骡子和一头驴到宜沟卖粉,走到鹿楼乡后营村附近时遇到30多个土匪打劫,父子二人虽说练就了一身功夫,无奈对方人多势众,只好丢下牲口逃跑,被土匪追打时还都受了重伤,其中一人被土匪砍掉了一只胳膊,牲口和货物全部被抢。此外,从前村里有很多人靠经营粉坊发了家,有些土匪甚至明目张胆进村抢劫。所以,为了防匪自卫,陈家湾人从小就开始习武,渐渐形成了人人习武的风气,进而远近闻名,此后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是陈家湾人,便不再受他人欺负,就连外村人出门时也总爱谎称自己是陈家湾人。
祖训
关于习武,陈管三给后人留下一条祖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现在看来,这条祖训在陈家湾已经不再适用了。陈秉义说,从前练武主要是为了自卫,当下练武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武术,主要是用来健身的,所以他们村的武术学校,学员不分男女,也不分本族外姓,只要爱好武术,随时可以学习。
名传千里
陈家湾人世代习武,为陈家湾赢得了“武术之乡”的称号。村民告诉记者,鹤壁建市后,陈家湾民间武术队曾多次代表鹤壁到外地表演和比赛,这些年也常有武林人士来村里观摩学习陈式通背拳,切磋技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林小子》筹拍期间,剧组人员还专程到陈家湾挑选武术演员,他们观看了陈家湾人的武术表演后赞不绝口。67岁的陈秉义老人由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成绩突出,1984年曾获得“河南省武术发掘贡献奖”。
陈家湾社区位于哪里
陈家湾社区是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汤河街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60300400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603。邮政编码为456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92,车牌号码为豫F。陈家湾社区与汤河街三巷社区、奔流街六巷社区、奔流街二巷社区、一孔桥社区、南岸社区、火车站社区、人民路社区、新村社区相邻。
陈家湾社区附近有石林军事会议旧址、盘石头水库、鹤壁李家大院、鹿楼冶铁遗址、枫岭公园、鹤壁白龙庙等旅游景点。有无核蜜枣等特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