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东的发展优势

2.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3.蒙东的发展状况

4.哈尔滨有哪些大企业

蒙东的发展优势

蒙东石油价格最新消息_蒙东煤矿集团公司

区位优势

东部盟市与毗邻的辽吉黑共同组成东北四省区,资源丰富,与辽吉黑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规划范围,共同形成《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系会议制度》,有利于加快东部盟市发展。赤峰和通辽还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组成部分。东部盟市接壤俄、蒙,是东北经济区向北开放优势最为明显的区域,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等18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处于我国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直接、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上,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二连浩特口岸北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隔界相望,是我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也是首批批准的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随着我国加强俄蒙合作政策的实施,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优势

东部盟市矿产资源富集,特别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霍林河、陈旗等2个储量超百亿吨的大型煤田,十亿吨至百亿吨的煤田6个,煤层浅、开发成本低。而且大量的褐煤不宜长距离运输,适宜就地转化为电和煤化工产品,同时东部盟市水资源充沛,地域辽阔,未利用荒地、半荒漠化土地较多,具有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和煤电化一体化基地的得天独厚优势。

近年来,经过初步地质勘察,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已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根据现有地质成果分析,该区域可划分四个各具特色、北东向延伸、相互平行的成矿亚带,是寻找铜、铅、锌等多金属和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极好地段。加强地质勘察有望上升为国家层面构建国家级的有色金属基地。另外,东部盟市还有金、银、铂等贵金属矿产,铁、铬、锰等金属矿,以及石油、萤石、水晶石、玛瑙等非金属矿产。呼伦贝尔市的宝山玛瑙矿储量达2775吨,居全国第一;通辽市天然硅砂储量约为550亿吨,为我国最大的铸造砂和玻璃生产用砂基地;赤峰市是全国著名的黄金产地。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的优势

蒙东地区是我国少有的纯天然、无污染绿色农牧林产品产地,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绿色宝库,是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之地。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上原生植被保存最好的天然草原之一;西辽河平原和嫩江平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大兴安岭有10多万平方公里林地,是全国最大的林区,林产品资源十分丰富。2004年,蒙东地区粮食产量达到1001.4万吨,占全区的61%,肉类总产量达到126万吨,占全区的62.4%,奶产量157.1万吨,占全区的31.3%。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农牧林资源,涌现出了草原兴发、塞飞亚、科尔沁牛业、蒙牛、伊利、雀巢等龙头企业及知名产品,为满足东北三省对绿色农畜产品的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俄罗斯、蒙古食品需求很大,东部盟市可以加快发展对俄、蒙的食品工业。

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蒙东地区是旅游源富集地区,不论是草原、林海、河流、湖泊、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历史悠久的兴隆洼、红山、富河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和辽文化,浓郁的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民俗,俄罗斯、蒙古异域风情以及世界上原生植被保存最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温泉群及火山地质遗迹、科尔沁沙地大青沟、莫尔道嘎原始林区、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满洲里口岸景区驰名海内外。

为什么今年煤炭价格这么贵?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事件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蒙东的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

近年来,蒙东地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电等国家“瓶颈”产业及农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总量

2004年,内蒙古蒙东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为1060. 76亿元,占内蒙古生产总值的35. 5%,比上年增长20.8%;固定资产投资610.1亿元,增长53.5%;地方财政收入61.53亿元,增长37.6%;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4年与2000年相比,蒙东地区分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2.6:30.3:37.1变为27.1: 35.2: 37.7,二、三产业分别提高4.9个和0.6个百分点,一产业降低5.5个百分点。与全区三次产业的比例对比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内蒙古高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内蒙古低1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内蒙古高5.5个百分点。虽然近几年蒙东地区有一些企业如草原兴发、科尔沁乳业、海拉尔啤酒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但蒙东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就业结构来看,2000-2004年,蒙东地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由493.18万人增加到549.09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由60.4:13.4: 26.2变为57.5:11.8:30.7,一、二产业从业人员分别降低2.9个和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4.5个百分点。

2004年至2008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5个盟市 的 生 产 总 值 占 全 区 的 比 重 从3 5 .5 %下 降 到31 .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从25 .1%下降到23 .6%,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区平均水平的比例也有所下降,2004年东部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区平均水平的84 .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区平均水平的97.5%,到2008年分别下降为80 .5%和95 .2%。目前,东部盟市人均G D P和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66 .7%和48%。2008年,内蒙古26个G D P过百亿元的旗县区中,东部盟市只有7个,30个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旗县区中,东部盟市只有7家。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04年,蒙东地区公路运输线路总长度为4.20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80万公里,分别占内蒙古的55.3%和56.4%,分别比上年增长0.6%和1.1%;城镇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2188.74公里,液化石油气供气量4.54亿立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长度达1354.49公里。拥有邮电局所914(处),比上年减少9处。

区域开发程度

蒙东地区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相邻,与俄罗斯、蒙古两国接壤,有漫长的边境线,是东北辽吉黑与广大的内蒙古地区联系的纽带,是东北经济区通往俄罗斯、蒙古及欧洲的通道,对于拓宽东北经济区对外开放渠道将起到重要的作用。2004年蒙东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 2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出口2. 62亿美元,比2000年下降9%。2004年,蒙东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达到7000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1. 19倍;外贸依存度由2000年的19. 8%下降至2004年的15. 8%a在目前全区对外开放的16个口岸中,绝大部分集中在蒙东地区,年过货能力超过830万吨。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2004年,蒙东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68. 48亿元,比2000年增长63. 8%,年平均增长13.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分别达到310.31亿元和41.35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倍和1.13倍。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5元,比2000年增加214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11元,比2000年增加57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a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实现同步增长。2004年,蒙东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5084元,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达到1679元,年平均分别比增长13%和5. 5%0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和39,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比2000年降低1. 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比2000年降低2. 6个百分点。在吃、穿等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休闲娱乐、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等高层次的消费占全区居民消费的比重也在稳步提高。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蒙东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8. 04平方米和18. 53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3平方米和3. 2平方米。

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2004年蒙东地区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40. 29亿元,比2000年增长3. 05倍,年平均增长41. 9%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70. 2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103. 0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0. 39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 5 9倍、5. 5倍和60. 8%0地方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 55亿元,比2000年增长25. 2%,年均增长5. 8%;地方财政支出208. 14亿元,比2000年增长1. 5 3倍,年均增长26. 1%。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蒙东地区工业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该地区采矿业、电力、制造业比例由2000年的28. 8: 19. 6: 51. 6变为26.2: 19.5: 54.3, 2003年蒙东地区采矿业、电力的比例分别高于全区9. 8个和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来看,2003年蒙东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冶金、电力、农畜产品加工业分别达到17. 12亿元、9. 75亿元、16. 56亿元、27. 19亿元和48. 7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3%, 12%, 7%, 19.5%和34. 9%。

蒙东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 5%。人均GDP为8983.6元。

社会事业发展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文化大区建设全面启动,科教、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蒙东地区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分别达51个、55个和20个。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蒙东地区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经费支出达到3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2004年,蒙东地区地方性财政教育经费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拥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普通中学1041所。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2004年,蒙东地区地方财政科技科技经费支出总额6453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到2004年末,蒙东地区卫生机构数达到225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数达30333个;蒙东地区医院、卫生院的病床数达到3.33万张,蒙东地区有执业医师2.04万人,占全区职业医师总数的49.5%。

哈尔滨有哪些大企业

1.黑龙江省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龙煤控股集团),是2008年4月28日,由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组建的省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其前身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整体变更为拟上市的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有资产总额529.59亿元。公司直接管理的单位27个,其中直属地(市)级供电企业14个,控股一家水力发电企业,施工、修造、科研、设计、培训等单位12个,管理70个县级农电企业,代管农垦和部分森工供电企业。

3.黑龙江省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大荒商贸集团,是黑龙江垦区经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综合经营能力突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其核心企业北大荒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哈尔滨市中山路64号。

4.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三集团)是国家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是以大豆加工为主导,集国际贸易、资本运营为一体的大型大豆经营加工企业集团。

5.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是由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 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 项发展沿革而来。创业之初,荒烟百里,满目疮痍,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拼搏,“三大动力”声名远播,蔚为大观

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经中油集团重组改制后,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黑龙江地区的成品油销售机构,主要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以及小商品销售业务。

扩展资料: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龙煤控股集团),是2008年4月28日,由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组建的省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其前身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整体变更为拟上市的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龙煤股份公司经营煤炭生产、煤炭洗选加工及销售、电力生产,煤矿专用铁路运输、煤炭焦化及煤炭深加工,以及煤炭生产销售企业相关物资的采购和内部供应。注册资本628453万元。

龙煤股份公司一直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坚持以煤为主,坚持延伸煤电、煤化工(包括煤焦)、煤建材等产业链。

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年煤炭总产量过亿吨,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经济板块共同发展,资源掌控和开发能力、煤炭生产和转化能力、投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市场调控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的“精而优、大而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成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主力企业,东北(蒙东)地区的核心煤炭企业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为繁荣区域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龙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