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立木类似典故

2.商鞅南门立木讲了一件什么事?

3.商鞅南门立木言而有信 说到做到的理解和想法200字以上

商鞅立木类似典故

南门立木阅读题_南门立木赏金价格

吕不韦《一字千金》

吕不韦一字千金和商鞅南门立木,意思都是言出必行,给了赏金。

秦朝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领导下主张变法,于是对着一个三丈高的木头承诺如果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就奖励十两,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相信会轻松的得到赏金,于是商鞅便把赏金提高到了50两,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这时一个人就把它搬到北门,商鞅果然赏金50两,于是人们纷纷相信了他,商鞅因此也在百姓面前树立起了威信。

商鞅南门立木讲了一件什么事?

因为当时的朝廷朝令夕改,在百姓心里没什么威信,商鞅为了自己的变法,就要改变这一现状,他在南门立了一块大木头,说谁把木头扛到北门就给金子,很多人都不相信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都在观望。有一个人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就真的 给了他金子。从此百姓都觉得商鞅说话算数,他的变法得到了拥护,也改变了朝廷在百姓心中的诚信形象 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商鞅南门立木言而有信 说到做到的理解和想法200字以上

理解:

商鞅为了让秦国能顺利变法,必须在百姓中树立信誉。于是他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两,终于,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因而取得了变法成功,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从这,我们可以感受到,诚信是一种美德,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根本,作为高高在上的执政者,只有带头诚信守法、严格执法、并且做到赏罚分明,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相信这永远会是一句至理名言。

想法: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 ,相信从古至今会一直是我们中华名族最为优秀的传统。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地做到言而有信,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这个社会也许才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真正的和谐社会。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由于商鞅废除井田等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阶层对土地等具有的垄断特权,因而便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但是商鞅并没有被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所吓倒,他认为法律的制定,并不只是用来制裁老百姓的,自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而主张首先惩办了那两位唆使太子违抗新法的老师。 而商鞅此举,也确实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作用。人们看到,就连太子的老师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于是再也不敢抱有任何侥幸的心理了。经过商鞅的这番努力,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其实,现在商业中也常常使用商鞅南门立木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一类的方式来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