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生营养价值有哪些?哪类人不适合经常进食花生呢?

2.湖北特色美食

3.精油到底是指什么?精油有什么功效

4.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口约多少万

5.湖北人有什么饮食习惯?偏重哪些肉类和蔬菜?

花生营养价值有哪些?哪类人不适合经常进食花生呢?

湖北金襄花食用油价格_勉县金花油脂30斤装多少钱

花生的营养成分

1.花生带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提升记忆力,耐老化,减缓脑作用衰落,滋养肌肤。

2.花生中有一种成分是可以协助大家止血方法的;花生红衣服,也就是外皮上的鲜红色物件,止血方法功能是很高的哦。

3.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胆固醇的功效,用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血压高和心肌梗塞。

4.花生中富含一种生物活性成分白黎芦醇可以预防恶性肿瘤类病症,与此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防止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有机化学预防剂。

5.花生结缔组织中的可溶化学纤维被身体消化时,会像海棉一样消化吸收液态和别的成分,随后胀大成胶布体随排泄物排出来身体之外,进而降低重金属在身体的囤积和所形成的毒副作用功效,降低大肠癌产生的机遇。

不可以吃花生的群体

1、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而致的病症,患者均有高尿酸。因为高脂肪饮食搭配会降低血尿酸排出来,加剧病况,因此痛风亚急性发病期要空腹花生,痛风减轻期也只有适当进餐。

2、胆囊切除者

有胃炎,尤其对胆襄行施摘除手术治疗者,都应禁吃花生米。由于花生的人体脂肪必须非常的胆汁去消化吸收它,胆病患者的胆襄没法排出来需要的胆汁,胆囊切除者几乎断决了胆汁的来源于,要消化吸收花生的人体脂肪,就务必提升肝部代谢胆汁的压力,因此,吃花生又会危害肝脏的功能。

3、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肠胃炎患者

该类患者多有漫性腹疼、拉肚子或消化不好等病症,饮食搭配上宜少食多餐、口味淡低油。花生米不但植物油脂多,并且硬、不容易消化吸收,在胃的消化过程中,会磨擦溃烂疮疤而加剧胃疼,乃至会促进演疡而流血。花生米中带有50%植物油脂,它有润肠通便导泻的功效,进食花生后,会更为重拉肚子,不利病情好转,更危害人体恢复。

湖北特色美食

1.热干面

热干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通常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卤水汁、生抽为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热干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热干面更是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还被中国旅游协会评定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称号等。

2.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是湖北武汉人早点的主要食品之一,豆皮是湖北传统的乡土风味,也是民间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的,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其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皮薄软润爽口,滋味鲜美,含有虾、菇、肉香,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曾一举夺得过中国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金鼎奖”。三鲜豆皮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

3.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是湖北武汉著名的小吃,属于苏式汤包,是百年老字号四季美汤包馆招牌美食。四季美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不仅为武汉人所喜爱,而且在全国也颇有名气。四季美汤包与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小桃园煨的各种鸡汤并称武汉四大小吃,四季美汤包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还被中国旅游协会评定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称号等。

4.东坡饼

东坡饼,又名空心饼、千层饼,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命名的,是湖北地区特色传统美食小吃之一。关于“东坡饼”名称的由来,充满了人文色彩,相传与苏东坡有关,是苏东坡贬黄州时常过江求食之物,并因而得名。东坡饼不但包含着奇特的饮食文化,还蕴藏着浓郁的乡情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东坡饼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

5.云梦鱼面

云梦鱼面是湖北地区的特色传统名吃之一,也是是湖北省云梦县的地方传统特色面食,用面粉及青鱼、鲤鱼(或草鱼)鱼肉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切出来的面条,色白丝细,故又称“银丝鱼面”。煮熟的面条鱼香浓郁,风味独特、鲜而不腻。因为营养丰富,食之易于消化吸收,并具有温补益气的作用,被人们美誉为“长寿面”。云梦鱼面有两种吃法,一种是面条做成后即时煮熟,加上佐料,即可进食;另一种是面条做成后晒干包装起来,可以长期贮存,吃时煮熟即可。云梦鱼面作为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早已驰名遐迩,更是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6.襄阳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是襄阳著名的特色小吃,它的特点是这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油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牛肉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吃时,撮一把放入搭勺,伸进沸水中冒热,然后加上熬好的牛肉、牛杂,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肉面时,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或是襄北豆奶,惬意而舒服。襄阳牛肉面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

7.面窝

面窝是武汉美食之一,也是武汉特有的传统小吃,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也有百年历史。面窝的食用既可以单独成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为热干面,清酒/蛋酒,米粉或者汤面的搭配食品。面窝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

8.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传统的风味小吃,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价格低廉,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蜂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1958年,亲临孝感视察工作时,品尝了孝感米酒后称赞“味好酒美”。

9.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地方传统名点之一,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的,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回味悠长和具有浓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独特风味名扬湖北,畅销全国。黄石港饼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2011年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美食。

10.咸宁桂花糕

咸宁桂花糕是湖北荆门的传统糕点,也是湖北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是一种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糕点。其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老幼妇女均宜食用,是馈赠亲友、自奉之佳品。湖北咸宁桂花糕的特点是配料独特,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倍受人们的喜欢。

精油到底是指什么?精油有什么功效

熏衣草:熏衣草能肩负起很多重要的任务,用起来也方便。它是自然的杀菌、消毒剂,具有抗忧郁、镇定和解毒的功能,可促进康复,预防伤疤,它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伤口的细胞经过它的刺激后,会加速再生,帮助身体恢复。 茶树:茶树的抗菌作用比石炭酸强过百倍,然而它对人类却不具任何的毒性!它具用抗、抗菌的特性,效果显著,因此能被用在多种病症上。例如金钱癣、晒伤、面疱、香港脚、牙疼、脓漏以及其他的毛病。 薄荷:它是一种绝佳的消化剂,能帮助呼吸系统的循环,而且还是硝烟、抗菌剂。由于具有这些特性,薄荷是用来医治下列毛病的最佳精油:消化不良、胀气、口臭、流行冒、黏膜发炎、静脉曲张、头痛、偏头痛、皮肤刺激、风湿、牙痛、疲劳等。薄荷还能让老鼠、跳蚤和蚂蚁退避三舍呢! 洋甘菊:洋甘菊的精油有好几种,德国洋甘菊最是出类拔萃,由于富含天蓝油胫,其美丽的深蓝色,更显出它的特别;罗马洋甘菊也丝毫不逊色,尤其合适用来治疗紧张及失眠。不过,有一种摩洛哥洋甘菊Chamomlie Maroc(Ormenis multicaulis)却不是真的洋甘菊,不能当作药用。洋甘菊可以用来治疗包括晒伤在内的灼伤、手癣、气喘、面疱、花粉热、痢疾、扭伤、反胃、发烧以及进上、忧郁等症状。 尤加利:尤加利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精油,用途繁多而且有效。夏天它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凉爽,冬天它能帮助御寒。其具有防炎、防腐、抗虫、利尿、止痛和除臭的功效。它治疗咳嗽和感冒的特效一直为人所称道,在治疗膀胱炎、念珠菌、糖尿病和晒伤的效果也是同样的好,同时它也是兽医的好帮手,可以把它当作除虫剂来使用。 天竺葵:它能让冻疮很快的消退,用作护肤时,我们的皮肤看起来会很有光泽,最重要的是,它能治疗子宫内膜异立,并对月经问题、糖尿病、血液问题和喉咙发炎、滋补神经是很好的,天竺葵对癌症的帮助也非常大,最基本的,它可以协助病人放松心情,减轻病痛。 迷迭香:迷迭香能国振奋我们的身心,因此很适合在早上淋浴时使用,其具有治疗肌肉扭伤、关节眼、风湿、忧郁、疲劳、记忆力衰退、偏头痛、咳嗽、流行冒、糖尿病和其他的毛病,同时它也是护发,治疗面疱和蜂窝组织炎的良方,能够帮助美容。 百里香:抗过滤毒、驱虫、抗军以及利尿是它的显著功能,但在使用时可要小心,如果使用太多会刺激甲状腺和淋巴系统。在还没被稀释前,千万别把它擦在皮肤上。 柠檬:柠檬对淋巴系统而言,它有滋补的作用;对消化系统则具有激励的功效。它能帮助你减肥,消除蜂窝组织炎并防止皱纹。由于它能够加强复方精油的功效,因此在调油剂里可以发挥很大的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芳香物质用于医药并加以系统研究的国家之一,中医自古就有“芳香开窍”的理论,并在临床上万能地运用。有资料表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熟悉并运用芳香药物治病,名医扁鹊、华陀等都有用芳香物质——麝香等让病人“起死回生”的本领。明朝时民间已盛行用芳香(精油)植物治疗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 土耳其民间自古以来利用玫瑰及其产品用于医治皮肤病、肠胃病、眼病、呼吸道病、妇科病等。 古希腊和罗马人也知道使用一些新鲜或干燥的芳香植物,使人镇静、止痛或者兴奋精神。 欧洲民间在古代就用酒花枕来治疗失眠症。 同中医学一样,芳香植物和精油很早以前就在希布克拉底斯医学和阿由尔贝达等传统医学中被大量使用着。希腊时代传说中的香料“麦厄菜翁香”据说可以治“任何炎症”,认为“温木孛的花精对消化不良有效,葡萄叶子做的香料可用于净化精神,白堇做的香料对胃有益”。古希腊医师们把各种芳香物质作为药来使用,依靠芳香物质薰蒸便是他们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17、18世纪精油的蒸馏技术大为进步,是精油大量用于医药、化妆的时代。19世纪中叶开始,精油与药用植物一样,是不被人们当作治疗药物的时代,可是科学进步反过来又证明了精油的医疗效果。巴黎巴斯德研究所襄布鲁等人的研究报道:鼻疽和黄热病的细菌,使用芳香油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杀灭。据报道最有效的是:肉桂油、麝香草油、苦艾油、马鞭草油、薰衣草油、广藿香油、当归油、杜杉油、白檀油、柏木油等。 法国医生金·华涅以体液病理学说作为根据,在治疗中用精油,并且以几种精油形成中心治疗物质,治愈是依靠激发肌体本身的治愈力来达到的。 贝莱彻的著作将药物芳香疗法置于有根据的位置,解除了公众对精油疗效的疑虑。因为早期的“精油和芳香植物治病”基本上都建立在经验之上,有些经验不能完全被证实。在对精油抗微生物有效性的广泛作用进行分类中,贝莱彻引进了香气指数,它是将精油在一大批临床病例中抗不同微生物中等有效性测量数平均而得,按香气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牛至油、百里香油、肉桂油、丁香油、白千层油、玫瑰油、松木油、小茴香油、薰衣草油、香桃木油。这些都是常用于治疗疾病的天然精油,其中牛至油的香气指数值为0.873,香桃木油为0.250,表明牛至油的综合杀(抑)菌能力最强也最有效。 单单用古希腊的体液病理学说和抗微生物作用来解释精油作为未来的全能药物是不够的。中医学说认为不论何种疾病,都要循着“扶正祛邪”、“固体培元”的途径,标本兼治,不可一味偏重局部、而忽略了人体原有正常协作与防卫机序的维护与恢复。从最近古十几年来对精油治病菌的研究成果看,各种动植物提取出来的精油(包括树脂、浸膏等)除了广谱的抗病菌作用、止痛作用、解毒作用、愈创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及内分泌作用、促进血行作用、调整血压作用、健胃整肠作用及各种直接的治疗作用和激发肌体本身的治愈力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精油治疗过程中,从鼻子进入大脑的香气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最高司令部”,使得大脑及时调动全身的防御和自卫体系,扑灭病症,达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并使人体长期处于周围环境协调的平衡的状态中,用于疗病的精油本身无毒无害,用量又极少,而且起作用后立即被人体排除,无任何残留毒性且能清除“宿便”(日本医学界认为人在摄取食物维生时免不了会在体内积存一些体内毒素,称为“宿便”,是影响人体健康、生病和不能享受长寿的根源,如能将它清除,人便不会得病,活到理论上的125-175岁,报道过许多植物精油都能清除“宿便”),这才是精油将成为未来“万能药物”的真正原因

满意请纳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口约多少万

人口:约36.8万人

人口密度:112人/km2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边陲。地处东经109°29'-110 °8',北纬31° 32'-32° 22'。东与本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旬阳、平利、镇坪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最高海拔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拔马家河乡烂泥湾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

竹溪,西周属古庸国。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灭庸,置上庸县。西汉高帝五年(前206年)析上庸地,置武陵县,隶汉中郡,此为竹溪建治之始。南朝梁,改武陵县为新丰县。北朝西魏,改新丰为上庸。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省上庸入竹山。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析竹山尹店社复置为县,以境内竹溪河定名“竹溪县”,属郧阳府。1949年竹溪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改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竹溪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人民合并,竹溪县隶属十堰市人民。

自然条件

竹溪县境内山峦叠峰,河谷幽深,最高海拔二千七百四十米,最低海拔二百七十六米,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左右,无霜期二百三十八天,日照时数一千八百小时,日照系数百分之四十,年降雨量一千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适度的鲜明立体气候特征,十分适宜魔芋喜温怕晒、喜湿怕渍的生长特性。据区划统计,竹溪县适宜种植面积近20万亩。

竹溪县境内山峦叠峰,河谷幽深,最高海拔二千七百四十米,最低海拔二百七十六米,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左右,无霜期二百三十八天,日照时数一千八百小时,日照系数百分之四十,年降雨量一千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适度的鲜明立体气候特征,十分适宜魔芋喜温怕晒、喜湿怕渍的生长特性。据区划统计,竹溪县适宜种植面积近20万亩。

人口

全县总人口36.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43万人,男性19.49人,女性16.8万人,劳动力12.82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9人。

土地

国土总面积32.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284公顷,占8.3%;林地面积224681公顷,占68.2%;草地面积24153公顷,占7.3%;水面积13743公顷,占4.2%,其他36283公顷,占12%。

矿产

竹溪县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金属矿有铜、铁、锰、铝、锌、沙金等;非金属矿有煤炭、板石、古生物化石、花岗石、石棉、磷、硫磺、石灰石等。

水利

县境内有竹溪河、汇湾河、万江河三大水系。全县有河流191条,年平均径流量22.5亿立方米。

主要物产

主要农作物有苞谷、小麦、水稻、红薯、洋芋、油菜、芝麻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黑熊、獐、鹿、麂、野猪、果子狸,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树种42科84属110多种,其中珍贵树种有珙桐、冷杉、银杏、樟树、楠木等;中药材有300多种,主要有金钗、黄连、当归、三木、天麻、党参、枸杞等。

魔芋:属天南科多年生球茎植物,魔芋精粉被称为"东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医药、化工原料,远销东南亚各国。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乌兰巴托荣获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双竹"牌魔芋面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99中国国际农业览会优质奖,竹溪县被授予"魔芋之乡"称号。全县种植魔芋面积达到2.8万亩,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系列食品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

茶叶:唐朝,竹溪茶叶被武后封为"梅子贡茶"。现有茶园面积4.8万亩,年产量100万斤。龙王垭茶场生产的"青龙剑"茶、"箭牌"箭茶、特级"龙峰"茶,先后获得新加坡国际金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湖北省农牧厅特等奖。1999年,龙峰茶被列为湖北十大名茶之一。

板石:竹溪板石十分丰富,总储量11亿立方米。全县现已开矿点27个,生产灰、黑、绿、紫4种28个规格型号的板石产品,年加工产量10万平方米,石材色泽丰润,纹理清晰,抗酸、抗风化,防腐性能强,为国际国内抢手的建筑装饰材料,被湖北省外贸部门指定为出口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瓦沧玉:竹溪境内瓦沧乡的古生物大理石形成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留系群,是一种国内外少见的珍稀石材品种,矿石含海百合茎、海胆、苔藓虫、珊瑚、层孔虫等海底生物化石,其花纹徇丽,图案新颖,色调古朴典雅,化石含量达70%以上,是理想的工艺品和高级建筑材料,经鄂西北地质钻探调查,储量为1589万立方米,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标湖森林公园

黄连:竹溪鸡爪黄连为黄连中的珍品,1956年就被院授予"黄连之乡"锦旗,年产黄连150吨,质量上乘。

大木漆:竹溪大木溪"漆好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挑起见如勾",是中国五大名漆之一,在中国农业展览馆被标为中国国漆。竹溪从50年代就被列为全国出口生漆基地县,曾被国家授予"优质漆先进县"称号。现有漆林面积2510多公顷,年产量35吨。

绞股蓝:现有基地500亩,年产量可达20吨。委员陈俊生题词"让绞股蓝造福于人类",1994年,荣获新加坡国际金奖。

猕猴桃:被称为"百果之王"。营养价值极高,1994年"凤冠"牌猕猴桃荣获新加坡国际金奖,年产量500多吨。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竹溪县辖7个镇、8个乡。共有4个居委会、293个村委会。

城关镇 镇驻西关,人口31332人,面积37.1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西关、十字街、仿古街、建设路、观音阁、东风、守金店、新胜、水寨、后坝、廖家河、温泉沟、日进、新民、大峪沟、烧田坝、郭家梁、瓦罐窑。

蒋家堰镇 镇驻蒋家堰,人口35816人,面积123.1平方千米。辖31个村委会:蒋家堰、踩新桥、颜家街、芦沟口、富强、猫子沟、枫树岭、郑家沟、黄土岭、小坝子、黑沟、新生、中原、莲花、龙堰、东桥、西桥、黄石头、岳王庙、土城子、蔓荆沟、秋沟、徐家沟、关垭子、洞沟河、大东沟、碾盘沟、黑龙洞、花屋院、瓦米子沟、龙阳。

中峰镇 镇驻青草坪,人口35816人,面积88.5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青草坪、邓家坝、双河口、庙儿沟、小南沟、同庆沟、樟扒沟、长岭、中梁子、煤炭沟、鹰咀石、彭峪沟、灌沟、花桥寺、松树沟、狄峪沟、朝阳坡、中峰观、大南沟、汤家坝、、柏杨树桠、刘家湾、甘家岭。

水坪镇 镇驻水坪街,人口49410人,面积202.9平方千米。辖36个村委会:水坪街、洞子沟、纪家山、杜家沟、大仙峪、小河边、康家岭、沙坝、船形寨、黑虎岭、东沟、大石门、黄龙、漫液、金铜岭、夏家湾、向家汇、油坊梁、板桶梁、阎家坝、刘家河、田垭、梧叶沟、店子沟、独松寺、红石岩、八宝山、洛家河、塔儿湾、麻河塘、茶亭、魏家湾、黄田湾、梨树湾、锅厂湾、张家河。

县河镇 镇驻县河铺,人口23000人,面积153.5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峰香坝、小田坝、龙堰河、柏腊树垭、花石沟、富溪沟、安家沟、青山、红丰、先裕、明家湾、大路沟、任家沟、明家祠、惠家沟、大塘溪沟、黄沙、三转湾、、水田坝、募缘。

丰溪镇 镇驻丰溪街,人口15988人,面积380.8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丰溪、周家坝、凉桥子、铺子岭、界梁、五里垭、洞滨口、高子河、下坝、大坪、正沟、辽叶、纸坊沟、三坪、桃花山、西米河、朝阳。

泉溪镇 镇驻泉源,人口16799人,面积302.2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泉源、塘家坪、黄柏溪、马家坝、瓦房沟、成佳河、斑竹、大木场、石板河、双桥铺、刘家坪、坝溪河、红岩沟。

龙坝乡 乡驻吴家坝,人口187人,面积147.4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吴坝、大扒沟、红庙、砖峪沟、廖家岭、瓦楼沟、龙家坝、余家凸、草场坝、肖家边、朱家坡、岩屋沟、芦峰、关家沟、汪家坪、孟家湾、油坊河、荆竹园。

新洲乡 乡驻大凸,人口25133人,面积194.1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板凳岭、观音堂、孟家渠、杨家湾、三盛院、烂泥湾、黄家湾、白云寺、云霄观、兰花、吴家湾、张家坝、谭口河、鲁滩坝、紫金洞、鲁溪沟、洄洋、凡停、双龙、贺家湾、金盆、白岩。

兵营乡 乡驻兵营口,人口16298人,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兵营口、赵家河、算盘山、顺风雨、楠柴沟、四条沟、罗汉湾、富溪河、晒金坪、登高、金鸡沟、小泉河、黄家铺、木瓜坪、银杏、麻湾、双湾。

鄂坪乡 乡驻九湾村锅厂,人口20590人,面积202.1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罗汉垭、西湾、三同、下鄂坪、堰青、上高桥、青云、梓桐垭、谢家塔、上鄂坪、界牌沟、磨子沟、岷峪、张湾、东湾、小汇、唐家畈、大河湾。

汇湾乡 乡驻小河口,人口20590人,面积251.5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小河口、土地梁、秦坪、溜口、青岩沟、发裕、老屋场、长滩、船丰、象丰、龙井、白果、燕丰、荣誉。

天宝乡 乡驻蔡家坝,人口22672人,面积288.8平方千米。辖28个村委会:蔡坝、蒿坝、双河、百花、关夫垭、大寒、建丰、白鸡垭、兰池、取宝洞、冶铁沟、葛洞口、星光、茅草坪、高桥、锦原、云台观、龙滩、老庄子、炬光、杨家坪、熊皮沟、栗子坪、将军沟、小桂、光华、大东、孔雀。

桃源乡 乡驻羊角洞,人口10830人,面积452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羊角洞、两河口、古峰、渣渔河、柳树坪、中坝、核桃源、茂古坪、甘沟子、姚家坪、厚河、杨寺庙。

向坝乡 乡驻向家坝,人口10380人,面积310.4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向家坝、五峰、金竹园、高泉、岔河、裕丰、胜丰、二坪、花柳凸。

竹溪风景

竹溪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物点20余处,遗址12处;古墓、墓群19处,寨堡3处。著名文物有《鲁班经》、东坡砚台、汉代陶制和尚棺等。境内峰奇峡幽、风景秀丽。其主要的风景名胜有:

1、十八里长峡:位于竹溪县南部双桥乡,与重庆的巫溪县交界。 这里,峡虽窄长而不失其雄伟,谷虽深幽而不失其灵秀,长峡两岩群山起伏,峰峦林立,2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49座,最高的葱坪主峰海拔2740米,最低的海拔也在860米以上。十八里长峡距长江“小三峡”70公里,因峡长18华里而得“十八里长峡”之名,峡内古木参天,终日云雾缭绕,谷底清流奔泻,山间瀑布飞倾。其温和的气候,适度的降雨,使长峡成为多种植物的理想繁衍场所,是鄂西北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此峡自古迄今的封闭,使长峡成了绝无仅有的原始自然景观胜地。该峡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拥有原始森林2万多亩,植物132科591种,各类珍奇动物90余种,物产金钗、石米等几百种名贵药材,是珍稀的动植物基因库。进入长峡风景区,只见千山叠翠,楠木参天,盘石而立。悬崖绝壁高耸入云,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49座,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860米,终年云雾缭绕、气势磅礴。看绝壁,似倚天长剑、似玉女婷立、似佛神观天,使人心旷神怡,又感神秘莫测。

2、楚长城遗址: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庸以后,为争霸北上创造条件,以脊作界,修筑庞大的防御工程,与天然屏障连接一体,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洋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经有关考古专家多次考证,认为此法筑城垒壁,可谓世界一大奇迹。1987年6月21日《湖北日报》称:“竹溪境内楚长城遗址的发现,将陕西、河南边境考察的结果连贯起来了,填补了中间一段空白,形成了较完整的楚长城体系”。竹溪境内全长180多公里。现在竹溪境内尚有四处遗迹。第一处在蒋家堰的关垭子,是湖北通往陕西的门户,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处在中峰的柳林垭;第三处在中峰的王家沟;第四处在竹溪、竹山两县交界的铁铜寨。

3、标湖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部9公里标湖林场境内,总面积1884公顷,有偏头山、标湖、孔家包、龙泉洞、三包等五个风景区。公园以寿林风光为主,有仿古式宾馆"巴山客舍",峰奇水秀,涧深谷幽,崖峻壁峭,仅自然景观、景点就有40多处,风景十分优美。人文古迹较多,传说神秘动人,尤以偏头山、祖师庙及隐真洞等最负盛名。山林景色四季秀丽,气候宜人,动植物极为丰富,交通便利,居住环境好,是观光旅游、度、避署、疗养、的理想场所。

4、皇木摩崖诗刻:明嘉庆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皇帝为修故宫,下令湖北光华知县廖希夔伐楠木,百求不得。廖知县历经艰险,终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得。遂在高0.7米、宽0.8米的峭壁上镌诗三首:"皇木,入此幽谷,求此不得,于焉踯躅;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出;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图巩矣"。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碑文字迹虽受风化,仍很清晰。昔日皇木遗址,如今新生长的楠木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摩崖诗被竹溪县人民列为文物保护点,慈孝沟也被列为竹溪县珍贵的楠木保护区。

历史人物

竹溪山峻而人不俗,地避而才不疏,历代优秀人才辈出。明朝有官至兵科都给事、被朝廷敕封文林郎的徐成楚和官至陇西按察使副使的欧阳照;清朝有官至永定河道东河总督、被朝廷诰封荣禄大夫的李逢亭,有参与商订中俄东北通商条约、官至黑龙江交涉局总办的李儒懋。

近现代著名人物有:

何恐,竹溪县城关镇人,1917年考入湖北外国语学校。经过 “五四”运动的洗礼,1922年由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0。1923年任全国学联湖北理事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武昌地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兼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1927年任0湖北省委青年部秘书,后任省委秘书长,威振武汉三镇。曾回竹溪组织革命活动。1930年9月在武汉被-。何恐的弟弟何馥荪、何立人追随其哥从事革命活动,先后献身革命事业,被称为“何氏三烈”。

汤镛,曾任上海市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和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副院长等职。

明骥,任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教授兼俄文系主任和俄国语文学研究所所长,被授予乌克兰基辅大学荣誉博士。

孟德声,东海大学(台湾)政治系教授,台湾统派组织--中国统一联盟的顾问。

关孟起,曾任中科院-。

李文鑫,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副校长。

历史

关垭子战役:关垭子是湖北省竹溪县与陕西省平利县交界地。此处崇山峻岭、峭壁悬崖、气势宏伟、地形险要,是华中地区进入大西南地区的军事要地。1949年7月第二野战军十九路军与-六十九军在此展开激战,全歼守敌六十九军一四四师大部、一三五师四零三团的全部,俘敌一四四师师长符连蓬以下1366人,打死打伤敌军782人,第二次收复陕西省平利县城,打开我军西进的大门。

竹溪的历史

湖北省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县境版图3307平方公里,辖七镇八乡,总人口36万。

竹溪西周属古庸国。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庸率群蛮叛楚,8月楚伐庸,楚人、巴人、秦人灭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竹溪为上庸县属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地置为武陵县,隶属汉中郡,此为竹溪建县之始,治所在今竹溪县城东。南朝梁,置为新丰县。北朝西魏,置为上庸县。北朝周,置为孔阳县。隋朝,置为上庸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置为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而定名.属郧阳府。

1949年5月竹溪县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竹溪县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竹溪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人民合并为十堰市人民,竹溪县隶属十堰市人民。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竹溪县上榜。

2020年10月9日,生态环境部授予竹溪县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竹溪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5月8日,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名单出炉,竹溪县榜上有名。

2020年5月8日,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出炉,竹溪县榜上有名。

2020年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竹溪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3月,竹溪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西片区)。

2017年2月21日,竹溪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湖北人有什么饮食习惯?偏重哪些肉类和蔬菜?

湖北人饮食习惯可以参考鄂菜特点:传统鄂菜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由武汉、荆州和黄州三种地方风味菜组成,包括荆南、襄阳、鄂州和汉沔四大流派。武汉菜花色品种较多,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造型,尤其是煨汤技术有独到之处。荆州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各种蒸菜更具特色,芡薄味清,讲究保持原味。黄州菜擅长烧、炒,汁浓味重,富有乡村特色。荆南菜活跃在荆江河曲,包括宜昌、江陵、洪湖等地,擅长烧炖野味和小水产。襄阳风味盛行于汉水流域,包括光化、樊城、随州等地,以肉禽菜品为主,精通烘扒熘炒。鄂州风味波及鄂东南丘陵,包括黄冈、浠水、咸宁等地,以加工粮豆蔬果见长,主副食的搭配是其特色。汉沔风味植根于古云梦大泽,包括汉口、沔阳、孝感等地,以烧烹大水产和煨汤著称。

个人感觉湖北人在饮食上口味比较重,咸鲜、麻辣都是湖北人比较喜欢的口味。偏重的肉类主要有鱼类、牛肉。一般湖北人如果连续一个月没有吃鱼感觉很不爽,我的一个同事到新疆半年回来后就天天吃鱼要把原来在新疆吃不到的补回来。近年来牛肉粉与牛骨头也大受湖北人喜爱,还有虾蟹也是湖北人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