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价金价查询_国际铜价今日
1.房价那么高,过些年后,危机要是来了。金价,铜价会下跌吗?有什么赚钱机会会出现?
2.2021年,世界将全面进入通胀时代
3.(六)全球矿业发展延续下行态势
4.为什么黄金价下跌会影响铜价下跌?
5.求金融风暴对期权期货的影响(最好是材料,我写论文用,谢谢)
房价那么高,过些年后,危机要是来了。金价,铜价会下跌吗?有什么赚钱机会会出现?
房产不同于,多半不可再生,即使要从废料中再次集也需要更高的成本,尤其是金银的价格,古代金银直接和货币挂钩,由于无央行,所以货币发行都是通缩的,危机如果再次来临价格只会再次上涨。赚钱机会不大,尤其是实业,因为利息较高,货币通缩的缘故,实业经济会很不好做,但是放高利会吃香。
2021年,世界将全面进入通胀时代
随着第二轮疫情的卷土重来,为应对疫情,欧美国家开始实施货币大放水。1月14日还未正式就任的美国第46任总统,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一项刺激法案,总规模达到 1.9万亿美元 。名为 “拯救和恢复两步” 。而2020年12月10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实施 1.85万亿欧元 的经济刺激政策,直至2022年3月。
对此,华尔街毕安科研究公司总裁Jim Bianco认为,“一旦全球央行开始大放水,可能会爆发一连串的经济活动,这将是新一代人经历的第一次高通胀。这是2021年最大的担忧”。
而新一轮大放水也即将启动,据全球领先的节日服务公司Morgan Stanley预测,全球4大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将在2021年大规模加速印钞,高达3.4万亿美元(22万亿人民币)将流入市场。
西方发达国家无限的印钞放水,其他国家肯定不会坐等被收割,所以也会跟着放水,印钞、增发债券、降低利率。因此,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货币市场各国纷纷取货币宽松政策,导致世界金融市场已经呈现出一片大放水的状态。
而对于全球市场来说,大放水的后果必然导致一切商品都会上涨。与印钞模式相对应的暴涨模式也就随之而开启。而印钞的模式一旦开启,其流向就必然遵照市场规律而流动,任何国家的都无法使得放水货币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今年的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受去年疫情的影响,在全球避险趋势的影响下,比特币、金价、欧美股市等都创 历史 新高,全球房价指数也创出2000年以来的新高。由此可以看出,为了防止后疫情时代的通货膨胀、突发等未知问题。全球投资者都在选择自己认为可靠的避险资产。
事实上,从2020年起,通货膨胀就已经开始了,2021年只不过是全球金融市场大放水浪潮的推动下加剧了这一趋势。之所以说2021年必将成为通胀的一年,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处于停摆、消费处于停滞的状态下。物价也能随之大幅下跌。2020年2月开始,物价指数年增率一直走低,5月来到近5年新低点。因为2020年物价指数走低,2021年以此低标为比较基准,计算上会使通胀数字上升。
当疫苗在世界各国普及,人们生活重回正轨,原有的消费需求恢复正常,需求的增加必将带动物价的上涨。
二、由于疫情导致许多企业倒闭或是延迟扩产,在产品供给的减少无法满足暴增的需求,供需平衡再次刺激物价上涨。
三、美联储已表明在未达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达2%且能温和上升前,都不会调升短期利率。因此一旦通货膨胀真正发生,美联储将会放手任其上升,直到上升幅度到达其预期。
因此,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基本上可以断定 今年的通货膨胀已成定局 。
由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均认为今年全球将进入通货膨胀,资金也如潮水般涌入相关抗通胀商品。平衡通膨率的走势,代表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观察近期的美债平衡通膨率可以发现,5-9月间指数上扬是因3-4月期间疫情失控、消费大量减少后的反弹。
但从11月开始,该指数又开始不断上扬。12月7日的5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的美债平衡通膨率都较前一个月上涨10%以上,5年期数据更呈现出19.5%的涨幅。同时,该指数也逼近2019年水平,加深市场对2021年通胀预期,纷纷提前布局。
除美债外,大宗商品和比特币也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抗通胀产品。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大幅上涨,现在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较4月低点成长了近30%,来到了76.63%,几乎回到了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大宗商品中,铜最受投资者看好,因为铜作为重要的基础金属,是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投资者看好明年疫苗问世,经济复苏,各项建设恢复正常,由此对电线电缆的需求必将增加,于是纷纷将资金在铜上。
目前铜价已经在3个月内上涨将近20%,每吨为7823元美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铜价的新高点。与此同时,铜的库存量也在一个月内跌了20%。
美国之所以要保持如此高的财政刺激力度,很重要的背景是,美国政策的重心逐步转向缓解当前其贫富差距、 社会 问题。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失业仍然比较高的局面,美国不惜保持高财政赤字,尽管货币政策易放难收,但政策的重心不仅仅是看GDP产出。
过去,当美国的产出缺口弥合了,也就是说经济回到了潜在增长状态,其政策可能就逐步地退出、收紧、加息,但是,疫情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框架已经逐步改变,即可以容忍更大程度的、更长时间的通货膨胀上升。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政策重心转向了保障中等收入群体的就业,而非只是保产出。由于此次疫情导致中等收入群体受到重大冲击,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所以新才会推出1.9万亿的经济刺激。
全球经济思潮在疫情后发生变化,过去的贸易全球化、 科技 巨头化、企业大型化的趋势或逆转。世界政经思潮似乎趋向于加强对 科技 巨头监管和限制,而非只是尊崇 科技 主导。
另一方面,全球宽松货币易放难收的局面,也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较好的契机,由于RMB债券的回报率明显高于西方经济体,这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而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国内需求侧改革和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改革,预计全球资本流入中国的现象,还会长期持续。
今年可能还有接近1500亿美元的债券与股票流入,未来10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望从现在的2%上升到5%-10%,成为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
1月20日,2020年中国利用外资“成绩单"出炉。商务部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步增长6.2%,规模创 历史 新高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10月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同比下降49%,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甚至下降达75%。
在此背景下,中国 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实现”3提升 “,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总之,面对美联储无底线印钞所带来的全球新一轮通胀,中国已经给出了应对方案,那就是加快形成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去年中国经济从疫情中率先复苏,全年经济增长达到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的客观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发展格局的正确性。
尽管中国未来的发展仍有一些不确定性,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目前正走在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战胜通胀,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六)全球矿业发展延续下行态势
基本判断:全球经济将在2014年缓慢复杂变化,但是全球很多地区的经济仍然较为脆弱,矿业进一步下行,固体勘查投入进一步下滑,矿业公司市值进一步缩水,重要矿产品价格将高位震荡下跌。
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态势,全球矿业转入下行。固体矿产(不包括煤、铁)勘查投入下降超过三成,地勘活动指数持续下行,预计2014年勘查投入将进一步下滑,地勘活动指数将保持下行态势。
矿业公司市值缩水,国内外矿产品价格整体回落。据加拿大和美国证交所数据,2013年底矿业板块110家企业市值与2011年初峰值相比下跌超过四成,预计2014年矿业公司市值将进一步缩水。国内外主要矿产品价格整体回落,并将持续下去,但仍处于相对高位。
原油:持续高油价。国际原油市场上决定价格的供求关系、地缘政治和金融投资等关键因素未发生明显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将持续高位运行。根据《石油情报周刊》对贸易商、投行和机构的调查显示,2014年W T I均价可能达到每桶104.9美元,Brent为110.0美元。年初的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也从侧面印证了相关机构对于油价的预测,大庆现货价格从年初1月3号的101.32美元上涨到3月4日的110.31美元,上涨9%。
煤:震荡下行。2014年1月份,国内煤市场便以“跌势”开局,新年第一天,神华、中煤、同煤集团动力煤挂牌价均大幅跳水40~90元/吨,大同优混煤由年初的615元/吨,跌至3月3日的565元/吨。
目前来看,2014年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煤炭征税方式改革有望启动,2013年11月国办下发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煤炭税从计征价的改革。因此,受需求季节性变化、煤炭行业相关政策的调整、节能环保力度加大以及国内外煤市场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2014年国内煤价将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铁矿石:维持平稳。2014年,我国建筑行业用钢将保持平稳,钢铁需求总量及铁矿石进口量也将与2013年大体持平,国内铁矿石价格难以提升。预计2014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将维持平稳,TSI报价很难超过2013年最高价,预计全年波动空间为110~150美元/吨,大连商品2013年10月18日推出铁矿石期货合约,预计其铁矿石活跃合约价格波动区间为750~1100元/吨。
铜:震荡加剧。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几年是铜矿扩张的高峰时期,供应增加,但是需求却因经济增加放缓而缩减,供需问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铜价走势。同时,在全球库存量持续回落的背景下,铜价下行仍有一定支撑,此外美元企稳走高也给铜价带来较大压力。
另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铜价上升是最大利空,铜价目前走势主要由供需基本面来决定,预计今年铜价波动幅度较大,LME铜价波动区间在6000~7400美元/吨之间。
黄金:震荡下行。2013年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异常剧烈,总体下跌幅度超过25%,随着全球经济重现增长势头,2014年金价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将会继续下探,但跌幅度收窄,其原因是目前金价基本见底,年初的小幅上涨并不能改变金价低位运行的总体趋势。就目前来看,各大投资银行对于2014年黄金价格的预测都不太乐观,其中摩根大通下调2014年黄金价格预估10%,至1263美元/盎司;瑞士联合银行发表评论称,预计2014年黄金均价在1200美元/盎司左右。美银美林预测其均价降至1294美元/盎司,最低跌至1100美元/盎司;德国商业银行预测其价格或跌穿1180美元/盎司。
受益于现货需求的支持,黄金价格会在2014年上半年略有涨势,但其上行幅度有限;下半年,黄金价格将会因为围绕更高的美国国内短期利率的讨论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复苏的迹象而下跌。因此,2014年国际黄金价格走势预期不会太好。
稀土:小幅上扬。2014年1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专题会议,标志着稀土行业将进一步推行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稀土行业新秩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于稀土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其稀缺性,将有可能成为国家收储的目标之一。若2014年一季度国家收储逐步实施,二季度稀土价格将稳中有升,但上升幅度不会太大。
为什么黄金价下跌会影响铜价下跌?
黄金属于贵金属,铜属于大宗商品,两者都属于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会随着各大国货币政策的而受到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会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推高风险资产的价格,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转向那些公认的“避风港”——避险资产。 铜作为大宗商品和战略物资,其价格主要受到金砖四国这些需求强大的市场的影响,以及世界潜在的战争威胁的影响。各国忙于发债刺激经济,战争暂时比较远。金砖国家的经济是否稳健复苏对铜的价格影响最大。 插叙一下: 避险资产的名单中,之前主要是美元和日元。日本由于其坚挺的经常账户盈余、国内的低利息率和日本国债主要为本国人持有的几个要素,为日元带来了避险资产的地位。但是2012年日本的经常账户开始出现赤字,之后野心勃勃的安倍发誓要改变日本连续20年通货紧缩的局面,要使日元贬值,加上日本老龄化、日本负债率过高等现象被投资者逐渐认识到,日元在外汇市场被疯狂地做空,日元失去了避险资产的地位,如今的避险资产,只剩下美元,或者说美国国债。 我在另一个问题金价大跌 是因为市场预期塞浦路斯抛售黄金储备造成的吗?中提到, 现在,市场担心的问题在于3个,一是欧债危机下一个重磅会在哪里爆发,会是西班牙吗?甚至是法国?二是日本债务危机何时爆发?三,也是最重要的,美联储何时开始缩减购债(QE4)?何时结束购债? 的世界普遍弥漫着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泥潭,各国都出现衰退、无就业复苏等迹象,这是一个比谁更不烂,更晚爆发危机的世界,是一场欧元、日元、人民币与美元比谁更晚暴跌的生死时速。谁先死,其它货币就能笑到最后。欧元区陷入困境,日本前途渺茫,中国只知道大搞投资,都是大凶之兆。因此,市场普遍看好美元,美国房地产市场走牛,美元回流;忧心美联储停止QE4,美元回流市场现在是变着法的看跌大宗商品,看涨美元。即使出现波士顿爆炸案,美元依然不改强势。 美元的强势,就是大宗商品的噩梦。黄金连续2个交易日暴跌,从上周五到本周二,从1550跌到最低点的1326,狂泻200多美元,反映的就是外汇市场对大宗商品的担忧——靠QE3预期吹出来的资产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 个人认为,未来的一段时间,美元指数的暴涨可以期待。在外汇市场普遍质疑中国经济复苏的质量的情况下,大宗商品很难走出大牛市,上涨也是暴跌之后的回调。求金融风暴对期权期货的影响(最好是材料,我写论文用,谢谢)
金融界11月6日讯 在过去的10月对所有期货人来说都是无法忘怀的,国际期货“空袭不断”,国内期货更是应声暴跌,出现了全部品种跌停的奇观,“我们正在疯狂平仓”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必要工作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商品期货市场风声鹤唳。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危机给商品期货市场带来的具体影响,以及不同商品应取的应对策略。
一、金融危机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正逐渐从美国本土扩散至全球,包括欧洲大陆、亚太地区、南美地区甚至大洋洲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它对于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各种商品不一而足,但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影响也表现出一些共性。
首先,金融危机爆发的短期内,由于流动性紧缩,信贷市场的紧张程度空前,导致所有的投资市场都遭受资产抛售的压力,商品期货市场的直接反映就是集体暴跌。因为次贷危机导致金融机构信誉下降,从而引发信贷市场整体收缩,直接导致机构减少在商品市场中的头寸,以获得更高资金流动性。资金流失是市场急跌的罪魁祸首。
其次,随着恐慌情绪的蔓延,原有金融体系受到体制性的质疑,令多数市场过度反应,进一步放大了风险,很多品种连续跌停,市场信心无处可觅。信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但此次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金融体系赖以生存的基础。风雨飘摇的华尔街引爆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磅,同时也牵动金融市场脆弱的神经。然而信心打击容易,恢复困难,绝非一日一时之功,市场依然疲弱难振。
再次,实体经济最终必将受到牵连,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将不同程度地打击大宗商品的消费,经济增长的恢复以及市场信心的建立将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当今社会,金融与实业已经难以分割,信贷紧缩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流动性匮乏将降低商品消费,一旦信贷、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已经明确发出了经济放缓的风险预警信号。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目前还未演化成真正的经济危机,但是它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尤其是它发源于房地产市场,那么与之相关联的大宗基础商品市场的复苏必将备受煎熬。
二、商品期货在金融危机下的不同反应
但在这种普跌的格局下,各种商品由于自身的特性和供需决定了其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开放性强的品种受到的牵连和打击大,而国内相对封闭的品种其走势仍然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由于全球经济明显放缓,大宗工业品消费备受打击,尤其是能源化工类产品的价格在此轮暴跌中损失惨重,且后市仍不乐观。此次商品大幅走熊基本是以原油价格跳水领跌的,截至目前原油价格回落幅度已经接近50%。预计在发达国家经济稳定以及中国未来增长模式变得明朗之前,原油及油品期货将难于寻获底部,而相关能源化工类品种弱势难改。
金融危机导致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其中影响路径不外乎两条。首先,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市场恐慌情绪弥漫,作为金融市场组成的一部分,金属市场受到的冲击自然不可避免,系统性风险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打击,直接导致了金属价格的下跌。其次,从更长远更深层次的角度考虑,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将导致全球工业品需求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波跌势当中工业品的跌幅要大于农产品的原因。资金撤离金属期货市场的意志显得较为坚决,在这种情况下金属的供需基本面暂时失效,金属的金融属性特征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本轮经济周期变化中,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是一种必然,中期而言不论是铜价、铝价还是锌价都仍然具备进一步的下跌空间,只是不同品种其下跌空间有所差异。
对于农产品而言,由于大部分为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低,金融危机更多体现在资金层面的影响颇大,但对于商品自身的价值影响较小,最终归根于其自身的供求关系。其中,强麦期货价格,除了取决于政策主导的小麦现货价格的走势外,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期货品种,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当然,从根本上说,现货价格是期货定价的基础,相对于现货市场中硬麦与强麦约100——150元/吨的价格差距而言,经过9月以来行情的大幅回落,期货价格基本得到修正。预期强麦期货价格将在政策与外盘的双重影响下寻求与现货小麦价格的“均衡点”,并随后步入小麦现货稳中攀升的同步轨道。
大豆方面,原油价格回落减少了对豆油作为生物燃料的需求,但对大豆的食用需求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大幅减低,所以相对于其他工业等商品走势,大豆在跌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将重新回到大豆的供需基本面上来考虑。
在多数商品受累于金融危机大幅下挫的过程中,黄金的走势特立独行,这主要是由其特殊的金融属性决定的。近期黄金市场的走势令人难以捉摸,波动的幅度扩展以及多空频繁转换,并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猴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首先,黄金正是唯一一种没有信用风险的投资品,因此信用体制的风险规避似乎除了黄金别无选择。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紧缩仍然未得到缓解,欧元三个月借贷成本仍然在历史高点附近,这就使得各大投资市场上都缺乏资金的推动,黄金期货市场亦不例外。目前黄金期货的基金多头持仓连续下降,净多持仓水平仍未恢复到2007年10月以后的高位水平,显示了基金在金市的做多意愿仍然不强。因此,金价虽然数度冲高,然而战果有限,即便是在全球股市以惊人的幅度崩跌的过程中,黄金亦未能守住900美元水准。
另外,因全球市场遭受恐慌性抛售,引发投资者全线出售资产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黄金自然首当其冲。并且,美元兑欧元上涨,令以其计价的黄金相对于其他国家投资者来说更加昂贵。风险厌恶情绪升温也加速了金市的卖盘。金融危机对黄金带来的影响多空都有,具体的行情走势需要视当时的主导因素来定,而长期来说,由于救市措施带来了美元增发势必埋下通货膨胀的,将来还将引发新的一轮商品价格上涨,那么金价将重获支撑。
三、后市展望与应对策略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会促成商品价格的泡沫清洗,加速商品价格的触底。从长期来看,由于各国尤其是美联储在控制危机的阶段不计代价滥用信用,将为未来种下通货膨胀的祸根,下一轮商品牛市仍将由通胀引爆。在金融风暴延续的阶段,建议投资者顺势而为,控制仓位,同时等待观察整个商品市场触底时刻的到来,我们预计这一过程大约要持续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但我国经济发展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的经济形势整体仍然维持健康的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限。并且国内的农产品期货除大豆以外,其他品种的运行都相对封闭。因此,对于一些受国际价格变化趋势影响有限的品种,我们更多需要考虑国内政策以及内需对它的影响,相信在国家相关扶持农业的政策出台以及宏观调控的指引下,今年年底以及明年我国的相关期货品种将会呈现触底反弹的走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