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料油,成品油有什么区别?其中汽油柴油是包括在哪种油里?

2.低硫燃油淡季旺季

3.世界三大石油报价体系是什么?大连油是以什么报价为基础?

4.请问燃料油、原料油有什么区别

5.轻质燃料油国家标准

6.什么是重油,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7.新能源燃油是什么?

8.燃料油的定义和其主要指标。

9.欧盟宣布对俄能源制裁!“聊胜于无”?

燃料油,成品油有什么区别?其中汽油柴油是包括在哪种油里?

欧洲燃料油价格表_欧洲燃油标号

在炼油行业内所谓的燃料油,是指一类专门用作各种类型工业燃烧设备(包括锅炉等)燃料的油品,它并不包括汽油和轻柴油。燃料油有好多品种,有的黏度较小,有的相当黏稠,但是就其多数而言,基本属于比较黏稠的重质燃料。生产此类重质燃料油的主要原料是原油经过常压和减压蒸馏后留下的渣油。根据用途可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成品油指汽油和柴油。区别可以说是在用途和提炼的顺序。

一般来说,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较轻的组分总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燃料油( Fuel Oil)作为成品油的一部分,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因此被叫做重油,渣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粘度适中,燃料性能好,发热量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较多。(简单来说就是汽油、柴油在原油里面先被提炼出来,然后是燃料油)

汽油柴油是包括在原油(俗称石油)里面的。

低硫燃油淡季旺季

9至10月是燃料油的传统淡季,11及12月是低硫燃料油的传统消费旺季。目前亚洲区域内高硫燃料油处于盈余状态,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俄高硫燃油受政策影响,原本以出口欧洲的高硫燃料油只能以打折方式冲入亚洲市场,叠加亚洲炼厂高硫出厂率保持稳定,9至10月是燃料油的传统淡季。11及12月是低硫燃料油的传统消费旺季,需求主要来自航运端(集装箱市场)和日韩的冬季发电需求。

世界三大石油报价体系是什么?大连油是以什么报价为基础?

国际国内原油成品油的市场作价机制

原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是对各个国家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商品。世界原油贸易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游戏规则已相当完善。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原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地区的标准油为基准作价。按4个主要地域划分,主要有以下5种作价公式:

1、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WESTTEXASINTERMEDIUM)。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售往美国的原油都以它为基准油作价。其主要交易方式为NYMEX交易所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此外,还有场外交易。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是目前世界上商品期货中成交量最大的一种。由于该合约良好的流动性以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被看作是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基准价之一。该期货交割地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这里也是美国石油现货市场的交割地。

2、英国北海轻质原油BRENT。世界原油贸易中约有80%的原油以它为基准油作价,主要包括的地区有: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东国家如也门等。

3、阿联酋含硫原油DUBAI。从中东产油国生产或从中东销售往亚洲的原油都以它为基准油作价。其主要交易方式是场外交易或与其他标准油的价差交易。

4、远东市场分两种方式:

马来西亚轻质原油TAPIS。它是在东南亚代表轻质原油价格的典型原油,东南亚的轻质原油大部分以它为基准油作价。其主要交易方式是与其他标准油的价差交易。

印度尼西亚官方价ICP。以这种方式作价的主要有印尼原油以及远东地区部分国家的部分原油,如越南的白虎、中国的大庆等。

相对来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发展历史较原油市场短,作价方式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大成品油市场,即欧洲的荷兰鹿特丹、美国的纽约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市场,各地区的成品油国际贸易都主要以该地区的市场价格为基准作价。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因此燃料油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对2001-2003年间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和新加坡燃料油现货市场180CST高硫燃料油的价格走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的价格相关性高达94.09%。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和演变,现在许多原油长期贸易合同均采用公式计算法,即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其基本公式为:P=A+D。其中:P为原油结算价格,A为基准价,D为升贴水

其中参照价格并不是某种原油某个具体时间的具体成交价,而是与成交前后一段时间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某报价机构的报价相联系而计算出来的价格。有些原油使用某个报价体系中对该种原油的报价,经公式处理后作为基准价;有些原油由于没有报价等原因则要挂靠其它原油的报价。

石油定价参照的油种叫基准油。不同贸易地区所选基准油不同。出口到欧洲或从欧洲出口,基本是选布伦特油(Brent);北美主要选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中东出口欧洲参照布伦特油,出口北美参照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出口远东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中东和亚太地区经常把"基准油"和"价格指数"相结合定价,并都很重视升贴水。

(1)欧洲原油。

在欧洲,北海布伦特原油市场发展比较早而且比较完善,布伦特原油既有现货市场,又有期货市场。该地区市场发育比较成熟,英国北海轻质原油Brent已经成为该地区原油交易和向该地区出口原油的基准油,即交易原油基本上都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主要包括的地区有: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东国家如也门等。其主要交易方式为IPE交易所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此外,其他衍生物在场外交易。

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可分为两种:即期布伦特现货价(DatedBrent)和远期布伦特现货价(15daygrent)。前者为指定时间范围内指定船货的价格;后者为指定交货月份,但具体交货时间未确定的船货价格,其具体交货时间需由卖方至少提前15天通知买方。在长期合同中参照即期布伦特原油价格定价(DatedBrent十升贴水)的主要原油有:

1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

2利比亚安纳原油、布提夫勒原油、布雷加原油、锡代尔原油、塞里尔原油、锡尔提加原油和祖韦提奈原油。

3尼日利亚邦尼轻油、邦尼中油、布拉斯河原油、埃斯克拉沃斯原油、福卡多斯原油、彭宁顿原油、伊博多原油。

4沙特阿拉伯向欧洲出口的阿拉伯轻油、阿拉伯中油、阿拉伯重油和贝里超轻油。

5叙利亚轻油和苏韦迪耶原油。

6也门马里卜轻油和马西拉原油。

参照远期布伦特原油价格定价的原油主要为埃及的6种出口原油。

(2)北美原油。

与欧洲原油市场一样,美国和加拿大原油市场也已比较成熟。其主要交易方式为NYMEX交易所交易,价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成交非常活跃;此外,还有场外交易。在该地区交易或向该地区出口的部分原油定价主要参照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WestTexasIntermedium),如厄瓜多尔出口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的原油、沙特阿拉伯向美国出口的阿拉伯轻油、阿拉伯中油、阿拉伯重油和贝里超轻油。

(3)中东原油。

中东地区原油主要出口北美、西欧和远东地区。其定价中参照的基准原油一般取决于其原油的出口市场。中东产油国出口油定价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其基准油挂钩的定价方式。另一类是出口国自己公布价格指数,石油界称为"官方销售价格指数"("官价",OSP)。阿曼石油矿产部公布的原油价格指数为MPM,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公布的价格指数为QGPC(包括卡塔尔陆上和海上原油价格),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为ADNOC价格指数(包括上查昆油、下查昆油、穆尔班油、乌姆舍夫油)。这些价格指数每月公布一次,均为追溯性价格。

MPM价格指数的计算程序是:

1计算某种原油价格上月的平均数;

2计算5个最大用户成交价的平均价;

3计算某种原油报价的平均价;

4计算以上三种平均价的平均价;

5将4的结果提交阿曼石油矿产部,作为MPM指数的决策参考价;

6阿曼石油矿产部公布MPM指数。

QGPC和ADNOC价格指数基本参考MPM指数来确定。官价指数是1986年欧佩克放弃固定价格之后才出现的,目前亚洲市场的许多石油现货交易与OSP价格挂钩。从OSP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以上三种价格指数受所在国政府的影响较大,包括政府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参照基准油定价的中东国家也区分不同市场。一般来说,对于出口北美地区的原油,则参照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定价,对于出口欧洲的原油则参照北海布伦特原油定价,对于出口远东地区的原油则参照阿曼和迪拜原油的价格定价。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国家在参照原油的选择上,所有市场只用一种参照原油,但对不同市场则选用不同的升贴水。科威特对出口上述三种市场的原油,其参照定价原油都为阿拉伯中质油,但其对阿拉伯中质油的升贴水则不同。

(4)亚太原油。

在亚洲地区除普氏、阿格斯石油报价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OSP指数以及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对各国原油定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油长期销售合同中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以印尼某种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或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另一种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调整价。如越南的白虎油,其计价公式为印尼米纳斯原油的亚洲原油价格指数加上或减去调整价。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原油,其计价公式则以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为基础。我国大庆出口原油的计价则以印尼米纳斯原油和辛塔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和亚洲石油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为基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出口原油既参考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也参考OSP价格指数。

A.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

亚洲石油价格指数1985年4月开始报油品价格指数,1986年1月份开始报原油价格指数。该价格指数每周公布一次,报价基地为香港,报价系统由贸易公司SeapacServices进行管理和维护,数据处理由会计公司KPMGPeatMarwick在香港的办公室负责。指数公布时间为每周四的中午12:00时。参与原油价格评估的成员目前约有30个,但其具体身份不详。

各成员需要在每周的星期四之前将其对该周原油价格水平的估价提交指数数据处理公司。现阶段该指数中共有21种原油。各种原油价格计算方法如下:

1各成员分别按10美分的差价提出其价格幅度估计,如:15.30?15.40美元/桶;

2将各成员价格水平幅度中的低限进行简单平均,计算样本标准偏差;

3剔除低限与样本均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一个样本标准偏差的价格估计;

4计算剩余价格估计值的平均值,即为该种原油的亚洲石油价格指数。

B.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

假定某种原油的名称为X,那么该种原油的月度印尼原油价格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5种原油(阿联酋迪拜原油、澳大利亚吉普斯兰原油、印度米纳斯原油、阿曼原油和马来西亚塔皮斯原油)亚洲石油价格指数值的简单平均值;

2计算X原油亚洲石油价格指数与(1)项52周的平均值的价差;如果X原油没有亚洲石油价格指数,则商定石油价差;

3将上述5种原油亚洲石油价格指数的月度平均值与(2)相加;

4计算X原油普氏(Platt's)和瑞木(Rim)的报价平均值;

5计算上述最后两项平均值,即为X原油的印尼原油价格指数。

有的原油结算价的作价公式同时包括APPI和ICP两种指数所报的价格,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塔皮斯原油的作价公式为:

(APPI×30%+Platt's×30%+Reuters×20%

+Telerate×20%)+升贴水

调整后的作价公式为:

(APPI×50%十Platt's×50%)十升贴水

C.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

远东石油价格指数的报价时间为早上5:45-8:00,在这段时间内,该指数的"石油报价组"将有关原油和油品价格通过计算机网络转给路透社新加坡公司处理,指数价格为报价的简单平均。该价格的协调和管理机构是新加坡的一家咨询公司--"石油贸易公司"(OilTradeAssociate)。如果报价组成员超过规定时间报价,其价格数据的处理方式为:如果价格比已报价格的最低或最高价低或高25%,报价无效;如果价格不属于上述情况,则价格作为计算指数的数据处理。该指数的报价组成员共有36家公司。

应该注意的是,原油价格构成和水平与交货方式相关。按照国际惯例,如按FOB价格交货,则由买方负担交割点之后的运费和其他相关费用。按C+F或CIF价交货,则由卖方支付到达指定交割点之前的运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在贸易双方确定原油定价公式时,交货方式是主要考虑因素。

大连油是以美油为报价基础

请问燃料油、原料油有什么区别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沥青质多)

原料油是指经过过滤或者说是提纯将沥青祛除后准备进入石化领域加工的油。(无沥青)

补充: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同时原料油不等同于原油,原油是指从地底被开采出来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装桶的石油。

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解释。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C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也可是馏分燃料油。

轻质燃料油国家标准

轻质燃料油国家标准:

1、美国:美国燃料油标准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和美国燃料与石油产品协会(ASTM)制定,常用标准如ASTMD396和ASTMD975。

2、欧洲:欧洲对于燃料油的标准由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和欧洲石油工业协会(EUROPIA)制定,常用标准如EN590和EN14214。

3、中国:中国燃料油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A)制定,常用标准如GB/T19147和GB/T252-2000。所以,以上是轻质燃料油国家标准。

什么是重油,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重油”的基本情况

1、什么是重油?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按照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重油叫做可持久性油类,顾名思义,这种油就比较粘稠,难挥发。所以一旦上了岸,它是很难清除的。另外这种油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比起非持久性油来,要严重得多。比如它进入海水以后,因为比较粘稠,如果海鸟的羽毛沾了这些油,就影响海鸟不能够觅食,不能够飞行,同时海鸟在梳理羽毛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有害的油吞食到肚子里,造成海鸟的死亡.还有一些鱼类,特别是幼鱼和海洋浮游生物受到重油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到了海边的沙滩以后,这种油就粘在沙滩上,非常难清理。有关专家表示,对付油污染可以调用围油栏、吸油毡和化油剂等必要的溢油应急设施。由于油的粘附力强,养殖户在油污染来时可以用稻草、麻绳等物品来进行围油和回收油。

2、重油--21世纪的重要能源

摘要:在过去的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t,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世界重油的资源量十分巨大,原始重油地质储量约为8630亿t,若采收率为15%,重油可采储量为1233亿t。

其中委内瑞拉的超重油和加拿大的沥青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仅为已探明储量,真正的重油资源可能更多。1996年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5亿t,重油产量为2.9亿t,约占总产量的5%-10%。其中加拿大的重油产量为4500万t,美国的产量为3000万t,其余的产量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在委内瑞拉,边际资源私有化后,国家宣布了许多重大的重油项目。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公布了2O0亿美元的Orinoco沥青砂开发项目,今后几年内的六个合成原油项目可使年产量达3500万t,到2010年,重油将占其石油总产量的40%。1992年加拿大西部的液态烃产量的40%以上来自重油和油砂。印度尼西亚的Duri油田是世界上的最大采用蒸汽驱动开发的油田。重油除了粘度高外,其硫含量、金属含量、酸含量和氮含量也较高,应研究如何开发的问题。

过去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这种传统原油发现容易、开发成本低。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t,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气产量达每年3.4万亿立方米,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

1.重油资源及其分布:

重油的资源量十分巨大,原始重油地质储量约为8630亿t,若采收率为15%,重油可采储量为1233亿t。其中委内瑞拉的超重油和加拿大的沥青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仅为已探明储量,真正的重油资源可能更多。

1996年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5亿t,重油产量为2.9亿t,约占总产量的5%-10%。其中加拿大的重油产量为4500万t,美国的产量为3000万t,其余的产量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

2.世界范围的重油开发活动:

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边际资源私有化后,国家宣布了许多重大的重油项目。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公布了2O0亿美元的Orinoco沥青砂开发项目,今后几年内的六个合成原油项目可使年产量达3500万t,到2010年重油将占其石油总产量的40%。Petrozuata公司计划投资24亿美元,主要依靠水平井技术开采15-20亿桶9度API原油。道达尔公司也计划投资27亿美元依靠钻水平井使年产量增至1000万t。

加拿大--1992年加拿大西部的液态烃产量的40%以上来自重油和油砂。阿尔伯达油砂的原始重油地质储量至少有2329亿t,基本上未开发,最终开采量估计为411亿t,Syncrude公司几年前就开始了投资约42亿美元的10年计划,到2007年-2010年间产量达2400万t。此外,壳牌加拿大公司、Broken Hill控股公司和Suncor公司也正在进行大规模地面开采项目。据阿尔伯达省能源部估计,到2005年,产量将达7500万t,到2010年重油和沥青产量约占其石油总产量的75%,已公布的油砂项目投资达140亿美元。

美国--在加利福尼亚,一些大生产商进行联合,以提高重油的市场份额。加利福尼亚已开采多年的重油油田采用热采提高采收率,产量很高。San Joaquin地区是加利福尼亚重油活动的焦点,它包括了Kern River、Midway Sunset、Coalinga等大型油田。谢夫隆等许多作业公司,通过实施项目热力管理,成功地使成本大大降低,该项目需要的投资小,特别适于应用。90年代中期,谢夫隆公司通过热力管理,优化了蒸汽注入,使注入量减少了30%,成本从每桶7美元降到4美元。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Duri油田是世界上的最大采用蒸汽驱动开发的油田。谢夫隆公司在Duri油田的作业中进行了热管理项目,在维持净产量的同时,降低了燃料油的消耗和蒸汽注入量,同时使用了地震数据确定蒸汽移动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管理和采收率。

3.技术挑战:

重油除了粘度高外,其硫含量、金属含量、酸含量和氮含量也较高,因此提出了一些特殊的研究开发问题。在开采阶段,重油需要成本很高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管输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流速,需要提高泵能,同时要加热管线并加入稀释剂;改质时,重油通常需要特殊的脱硫和加气处理,重油中的镍和钒使催化剂受污染的机会增加,高比例的常压渣油需要更多的转化设备,将其改质成运输燃料。

重油开发中普遍使用的技术是在储层中降低重油粘度,提高温度,使粘度降低以提高产量和采收率。最近几年,水平井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降低了开发成本。针对重油,正在开发一些先进的上游技术,如使用多分支水平井从每口井中获得更多的产量、蒸汽辅

3、重油——下世纪重要能源

石油工业堪称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人类年复一年地开采石油,常规原油的可采储量仅剩1500亿吨,而目前全球原油年产量己达30亿吨,如此算来,常规油的枯竭之日己不十分遥远。很多人甚至预期,到2010年人类就将买不到便宜的石油。所幸的是,大自然还给人类留下了另一个机会——重油和沥青砂。这种储量高达4000亿吨的烃类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重油是一种比重超过0.93的稠油,黏度大,含有大量的氮、硫、蜡质以及金属,基本不流动,而沥青砂则更是不能流动。开采时,有的需要向地热,比如注入蒸汽、热水,或者一些烃类物质将其溶解,增加其流动性,有的则是采用类似挖掘煤炭的方法。由于重油的勘探、开发、炼制技术比较复杂,资金投入大,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重油工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然而,面对21世纪常规油资源趋于减少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从长远出发,正孜孜不倦地研究新技术开发重油,使人类广泛利用这种资源的可能性不断增强。

近20年来,全球重油工业的发展速度比常规油快,重油和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目前的近1亿吨。委内瑞拉是重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人们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其日产重油量可达120万桶;加拿大目前的油砂日产量达50万桶;欧洲北海的重油日产量达14万桶;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重油工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年产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重油储量很大,但由于油藏分布于海上,或在地面2000米以下,现在还难以大量开采利用。

比较常规油、重油和天然气这三大类烃类资源的状况,可以看到重油的前景是最好的,因为它的储量是年产出量的几千倍,而常规油的这个指标只有50倍。天然气在全球的分布和利用程度很不平衡,在很多国家它占所利用能源的比重非常之小。据美国能源部的预测,世界常规油产量将在20年内达到高峰,然后出现递减。随之而来的资源短缺加上油价攀升,将标志着非常规资源投入工业化生产,这就是重油和沥青砂,它们可能构成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供给的一半以上。谢夫隆石油公司总裁兰尼尔预计,下个世纪全球重油资源量可能被证实为超过6万亿吨。由此可见,重油工业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当前,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和世界经济影响,对油价十分敏感的重油工业处境十分艰难,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将重油和沥青砂充分应用于产业发展,同时又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的环境,也成为世界石油界面临的一项共同课题。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重油及沥青砂国际会议上,来自联合国和2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52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围绕“重油——21世纪的重要能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联合国培训研究署重油及沥青砂开发中心己承担起促进重油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它利用其网络促进技术转让和全世界对技术专长的共享。

21世纪能否全面实现重油的价值将取决于国际能源市场、重油资源量以及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三个方面。人们目前亟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在低油价条件下走出重油开发利用的新路子;二是针对重油开发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全球环境要求的开发方案。近年来,重油和沥青砂作业的环境和技术改进有了一些进展,包括将矿区原油燃料发生蒸汽改为更有效更清洁的可燃气发生蒸汽;减少开采和改质作业中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采用高效隔热油管将高干度蒸汽送入地层;利用水平井钻井技术使地面占地少于直井,从而减少环境破坏;利用流度控制剂更有效地将蒸汽流导向未驱扫区,减少污水产量,等等。本世纪石油技术已有的成果和从60年代以来对重油和沥青砂开采的实践,己为这一重要资源的扩大开发和利用准备了必要的技术手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重油及沥青砂作为全球能源的替代资源走向世界舞台,已是大势所趋。

4、我国重油工业现状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第七届重油及沥青砂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稠油热采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发现70多个稠油油田,总地质储量约12亿立方米,年产量达1300万吨,已累计生产逾亿吨。

重油及沥青砂资源是世界上的重要能源,目前全球可采储量约4000亿吨,是常规原油可采储量1500亿吨的2.7倍。随着常规石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减少,重油正在成为下世纪人类的重要能源。经过20年的努力,全球重油工业有着比常规油更快的发展速度,重油、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近亿吨,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陆上稠油及沥青砂资源分布很广,约占石油资源量的20%,其产量已占世界的1/10。自1982年在辽河油田高升油藏采用注蒸汽吞吐开采试验成功以来,我国的稠油开采技术发展很快,蒸汽吞吐方法已成为稠油开采的主要技术,热采量到 1997年稳定在1100万吨水平上,热采井数达到9000口,加上常规冷采产量,占陆上原油总产量的9%。全国稠油产量主要来自辽河、新疆、胜利、河南4个油田,投入开发的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据了解,这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召开,主要是十几年来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重油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开始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稠油专家刘文章在谈到国内重油工业发展的现状时指出,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热采工程技术已成熟配套,对各种类型油藏,尤其是对深层、多油层、非均质严重的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我国稠油技术将会得到更大发展,主要方向:一是普通稠油油藏将逐步由蒸汽吞吐转入二次热采,提高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二是特、超稠油将采用多种水平井热采技术来增加产量;三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复杂条件下的稠油油藏的开发水平。

新能源燃油是什么?

事实上所谓新能源燃油,无非就是传说中的所谓“醇基油”、“碳氢油”之类的产物。

说白了,它们无非都是甲醇混合燃料。就是在甲醇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改性添加剂、稳定剂之类的化学物质。

甲醇、乙醇、其他各类杂醇的混合物其实都可以算新能源燃油。但把这些东西商业化,然后冠以新的名称,还打上所谓的专利产品去推销,就很有问题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此类产品,更多是缴纳智商税。

燃料油的定义和其主要指标。

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C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亦称Heavy Fuel Oil)也可是馏分燃料油(Heating Oil)。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自然属性--------

燃料油广泛用于电厂发电、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粘度

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对于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经预热,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后进入燃烧器以使在喷嘴处易于喷散雾化。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C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C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中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C、100°C)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C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CST是Centisto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在石油的组分中除碳、氢外,硫是第三个主要组分,虽然在含量上远低于前两者,但是其含量仍然

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与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后者通常高达3.5%甚至4.5%或

以上。另外还有低蜡油(Low Sulfur Waxy Residual缩写LSWR),含蜡量高有高倾点(如40至50°C)。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是高硫燃料油(HSFO)。

密度

为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砘/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C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

闪点

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其特点是火焰一

闪即灭,达到闪点温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可燃蒸气以维持持续的燃烧,仅当其再行受热而达到另一更高的温度时,一旦与火源相遇方构成持续燃烧,此时的温

度称燃点或着火点(Fire Point或Ignition

Point)。虽然如此,但闪点已足以表征一油品着火燃烧的危险程度,习惯上也正是根据闪点对危险品进行分级。显然闪点愈低愈危险,愈高愈安全。

水分

它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此外,它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灰分

它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欧盟宣布对俄能源制裁!“聊胜于无”?

在各国争吵了数月后,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终于出炉。

12月2日,欧盟各国政府同意对俄罗斯海运石油设定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并建立调整机制,将上限保持在较市场价低5%的水平。对比来看,上周G7最初提议的价格上限是每桶65-70美元,没有调整机制。

欧盟文件还显示,价格上限将在明年1月中旬进行审查,此后每两个月审查一次,评估该计划的运作情况,并应对石油市场因此可能出现的“动荡”。

如果接下来欧盟和G7能够达成一致,对俄罗斯海运原油的价格上限将于12月5日启动,取代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原油的直接禁令,保障全球石油供应。

整体而言,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对俄罗斯影响并不大,基本上和俄罗斯石油的折扣价相差无几,60美元石油价格上限基本上算是“聊胜于无”。

从国际油价波澜不惊的走势也能看出价格上限的鸡肋之处。12月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83%,收于每桶81.22美元;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0%,收于每桶86.88美元。12月2日国际油价跌幅也不大。

石油价格上限影响有限

在执行价格上限后,欧盟和G7将禁止航运、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处理俄罗斯原油货物,除非销售价格不高于规定的价格。由于世界上主要的航运和保险公司都在G7国家,价格上限将使俄罗斯很难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石油。

价格上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是通过限价压缩俄罗斯的石油营收,另外也要保证俄罗斯继续向世界供应原油,但把握好平衡并不容易。低油价上限存在搅动市场、引发俄罗斯报复、推高价格和运费的风险,而高油价上限则可能收效甚微。

因此不少欧盟国家的官员也对价格上限的意义提出了质疑,在平衡欧洲各国和G7国家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价格上限无法定得太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制裁已经成为仪式性的举措。

根据俄罗斯的数据,60美元/桶的提议仅略低于目前乌拉尔原油的价格,乌拉尔原油交易价格基本一直低于布伦特原油价格逾20美元/桶,这也意味着目前的价格上限对俄罗斯影响并不大。知名市场定价公司ArgusMedia的数据显示,本周在普里莫尔斯克港,乌拉尔原油价格甚至一度跌至每桶45.31美元。

在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看来,2月底俄罗斯宣布特别军事行动后,引发美欧大规模制裁。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信息署曾预计制裁将导致下半年俄罗斯产量减少150万-300万桶/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截至10月底俄罗斯原油产量仅下降约20万桶/日,出口更是增至三年高位,对欧洲出口减量几乎全部转移至亚洲。

从俄乌冲突升级后,原先运往欧洲的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便开始逐渐转向亚洲,印度便是其中的典型。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全球最大炼油厂的运营商印度信实工业正在抢购俄罗斯精炼燃料油,并且罕见采购俄石脑油。

今年9月至10月,印度进口了约41万吨俄罗斯石脑油,其中信实从俄罗斯鲁戈港、图阿普谢港和新罗西斯克港接收了约15万吨石脑油。对比来看,信实在整个2020年和2021年都未曾购买俄罗斯石脑油。在截至2019年的四年里,信实每年进口的俄罗斯石脑油量也极其少。

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舍近求远”的行为自然也会导致运费飙涨。越来越多的油轮所有者规避相关贸易,俄罗斯原油的运输成本正在大幅飙升,来自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一些全球顶级油轮所有者将停止为俄罗斯生产的原油提供航运和其他服务。

船舶经纪商数据显示,在12月5日欧盟最新俄油制裁生效后,从波罗的海至印度的运费将达到约1500万美元,即每桶20美元,而之前大约为900万美元。但有一点目前尚不清楚,如果乌拉尔原油价格低于价格上限,波罗的海至印度的运费是否仍会维持在1500万美元的高位。

桂晨曦认为,2023年需重点关注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制裁是否按原计划持续实施,以及对俄罗斯供应的实际影响。俄罗斯是否能如今年继续维持产量,亦或者选择主动减产挺价,将导致供需平衡和油价预期做出较大调整。

供应端前景难料

相比逐渐放缓的需求,油市供应端的不确定性更大。

本周早些时候,市场几乎一度确信欧佩克+将在12月4日的会议上宣布进一步减产,但随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欧佩克+会议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市场上又传出欧佩克+可能维持产量不变,原油需求前景好转、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Perry对记者表示,价格上限对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影响尚未完全明朗,疫情下的需求前景也存在变数,欧佩克+12月4日是否会进一步减产仍不确定,估计会“见机行事”。如果欧佩克+保持产量政策不变,但中国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仍将会上涨。

桂晨曦认为,在需求增速逐渐放缓情形下,如果欧佩克继续通过产量调节来对冲需求变量,从而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可能使油价维持高位震荡。

需要注意的是,欧佩克+上月已经大幅减产。10月5日,沙特主导的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从11月开始实施200万桶/日的石油减产。在达成新协议后,欧佩克上月减产幅度达到2020年以来最大。一项调查显示,11月欧佩克原油供应减少105万桶/日,日均产量为2879万桶。沙特日产量下降47万桶至1044万桶/日,科威特和阿联酋也大幅减产。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产量却意外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内,俄罗斯11月石油产量升至八个月高点,达到1090万桶/日。

目前油市供给端仍存在一些问题,美国和欧洲的取暖用油更是尤其紧张。随着冬季临近,油价不确定性加剧,政府正在考虑动用更多的取暖油和原油储备。白宫正在考虑是否呼吁国会提高取暖油储备上限,可能会提高一倍,建立额外的储备,以便政府在供应收紧或油价再次上涨时释放这些储备。

美国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近期情况有所改善,但行业拥有的燃料库存仍低于平均水平,政府继续与业内接触,要求他们增加燃料库存,政府继续与立法者和行业合作,找出能够帮助美国消费者的所有选项。”

与此呼应的是,美国能源信息署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大降1258万桶,创2019年6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炼厂加工量增长是一大关键原因。

展望未来,桂晨曦预测,2023年相对确定的是经济增速放缓,或导致油品需求压力仍大,而地缘政治对原油供应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如果出现地缘冲突扩大、俄罗斯主动减产、欧佩克超量减产等情形,可能导致油价额外上行。如果出现欧盟取消制裁、伊核协议达成、欧佩克大幅增产等情形,可能导致油价额外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