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当前国际油价的看法

2.为什么纽约油价持续上涨

3.2019年1月30号纽约油价上涨情况如何

4.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一桶,国内的油价是否会有所下跌?

5.石油天然气的市场现状

请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当前国际油价的看法

外国油价现状分析_国内外油价

经济学中关于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国际上对于石油的持续的需求,使得石油的需求一直很大,而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的主要石油出产地在中东地区,这个地区又是战争不断的地区,比如伊拉克地区和伊朗地区,不能持续的供应石油,使得石油的供给方面的缺口很大,同时石油输出组织APEC对于石油的供应加以限制,以及国际上对于石油的价格预期的持续上涨也是的石油价格持续走高

为什么纽约油价持续上涨

国内多家石油公司和相关机构在分析完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产油国之间的政治博弈、页岩油开采成本等等因素。

上涨原因:

一方面是国际方面,一个是国内方面,还有我国原油现状是进口国而不是出口国,也就是说国家需求大于供应。

一、国际方面

1、中东地区长期的,大量的油田被迫减产或停产,原油供应不足等等直接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下波动,加上加上油价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突破60美元每桶,并且有持续上涨的趋势。

2、国际原油一般也是由美国一手操纵的,而中国并没有定价权。在石油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恶意控制油价,已经成为美国打击对手的手段。而现在的中国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

二、国内方面

1、石油的垄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都是中字头,但是又不能亏本赚买卖,所以提升部分价格,价格越高赚的钱越多。

2、税太高,我国油价税款里面有0.83%的地方教育附加税,1.24%的教育附加税,1.75%的企业所得税,2.89%的城建税,14.53%的增值税,26.81%的消费税,而汽油的税收占了一升成品油价格中的48.05%,也就是说真正成品油的成本只占到了成品油总价的51.95%(如果油价是10块,税收占了4.85元,而真正的油价才是5.19元)。

3、如果油价太低,会直接影响到新能源产业,比如电动汽车,本身就贵,要是油价再低一点,大家都去买汽油车了,这样谁还去买新能源车。

2019年1月30号纽约油价上涨情况如何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上涨2.54%,每桶收于53.31美元

其中92#汽油上涨0.08元/升、95#汽油上涨0.09元/升、0#柴油上涨0.09元/升,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已于1月14日24时正式开启。 按照油箱50L来估算,加满一箱92#汽油将多花4元。

油价上调的主要因素与国际油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去年的12月27日起,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WTI最高涨幅达到2.67%,而布伦特最高涨幅达到2.06%。以1月7日为例,WTI原油价格上调1.17%,报价48.5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上调0.47%,报价57.33美元/桶。

回顾去年国内油价的调整情况,总共调整25次,其中上调13次、下调11次、搁浅1次,总体来说涨跌幅较为均衡,并出现油价“四连涨”、“五连涨”以及“五连跌”的持续局面。对于民众而言,油价的持续上涨或下跌都将带来一定的“用车压力”,并对未来油价抱以谨慎态度

去年第四季度,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个别石油原产国宣布大幅减产,以防止石油供过于求而导致的石油价格下跌。去年12月份,沙特带头减产42-1065万桶/日,伊朗、叙利亚紧随其后分别减产12-292万桶/日、11-100万桶/日。通过一系列减产措施,将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推高,但增幅较为缓和。

美国总统曾在推特表示:“沙特阿拉伯和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要削减石油产量,希望沙特能稳定原油供应量,避免油价大幅上涨”。

倘若油价维持现状,这对原油产国来说并非完全有利。相反,美国可能在短期内加增产油量,来应对持续上涨的国际原油价格。2019年1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下调1美元,收于每桶51.59美元,但本次美国油价下跌并不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油价的上涨趋势。

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一桶,国内的油价是否会有所下跌?

国际油价的下跌,势必带来国内油价的同步下跌,只是基于稳定经济形势的格调,国内油价并不会大幅度下跌,发改委对油价的基本掌控,用于调整国内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大宗物料的价格,背后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油价的价格趋势跟随国际油价走向,幅度基本会有所限制。

国际油价的下跌,是经济衰退的基本反映

油价一直是反映经济水平的一大重点指标,毕竟石油是稀有能源,更是西方国家纷争的源头,掌握了油价,自然占据了优势。随着西方货币政策的紧缩,尤其是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以至于全球经济都有所影响,货币政策明显在紧缩,经济的衰退显而易见,油价下跌就是最好的反映。

国内油价的基本掌控,是多方面情况考虑的结果

国际油价的大幅度下跌,可国内油价的下跌幅度却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国家的基本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国内油价一旦大幅度下降,势必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影响国家环保事业的进度。再者,油价过于便宜,对于道路交通,以及基本的交通安全都会影响,增加城市交通压力,不利于人们的绿色出行。

维系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政策干预是很有必要的手段

国内石油无非是来自中石油或者中石化,发改委对于油价的管控,进一步维系企业的基本生存,更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石油作为不了再生能源,更是国家提倡节约限制的资源之一,价格控制是基本手段。

国际油价下跌已成事实,可国内油价大方向依旧会下跌,只是下跌的幅度会在国家的基本掌控下,跌到一定标准,国内油价就会趋于稳定了,看似油价的变化,背后对国内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的市场现状

2011年底,国际油价仍将处于高位,给基础化工行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2012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欧债危机成为首要风险因素,世界石油供需将趋于宽松。国际油价总体将低于2011年水平,预计WTI油价为90-100美元/桶,布伦特油价为105美元/桶,两者价差将有所缩小。影响国际油价的主导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元走势以及中东地缘政治形势。短期来看,伊朗局势的持续升温造成了这一波国际油价的走高,但从中长期来看,主导国际油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经济发展增速,2012年欧洲经济艰难运行,美国经济艰难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全球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的概率较大,所以油价较难超过2011年的水平。但受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以及中东局势的复杂演进,国际油价预计仍将在高位运行。油价的高位运行对于上游石油开采相关企业偏利好,对于下游的基础化工企业来说,在需求端低迷的情况下,成本端的挤压更使企业雪上加霜。

2012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总额再创新高,在2011年12%的基础上,再增长10%,达到5980亿美元,增幅连续三年超过10%,勘探开发热点仍将是深水、非常规油气和LNG。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在中国将更加受到重视,主要由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11年石油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5%,中国巨大的油气需求迫使政府和企业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石油方面,2011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深海领域的拓展;天然气方面,在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又加大了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及各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对强调了加大对相关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未来十二五时期,将是我们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2004年来,石油天然气消费快速上升,中国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2002年以来国内油气勘探和开采行业资本性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 通过对原油和天然气投资资金的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行业研究小组预计中国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左右。

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8万亿立方米,仅占世界天然气探明总储量的1.5%。2000-2010十年间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复合增长率为7.2%,而同期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3.5%,储量增长同样落后于需求的增速,造成我国天然气储量开采比持续下降到2010年的29.0年,远低于同期世界58.6年的平均水平。

2012年以来,面对国内有限的增产,我国天然气供应依然需要通过大量进口天然气来满足。2012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天然气1278.2万吨,同比增长30.6%,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667.0万吨,同比增长28.9%;进口气态天然气611.2万吨,同比增长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