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经济大萧条时,最保值的是房子还是黄金?

2.油价如何影响金价?

3.为何金银价下跌去换美元

4.翻译一段粤语,感激

5.如何学习经济学

6.请问1929的经济大萧条对中华民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7.油价,股价,金价的关系

发生经济大萧条时,最保值的是房子还是黄金?

美国大萧条时期金价走势_美国大萧条 金本位

黄金,不管是房子还是黄金,都是维持生存的附加产品。即使你购买大量黄金,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很难变现,但是在灾难过后,可以变现换得资金,使得自己的事业发展有资金支持。

而房子的本质作用是人们居住的“窝”而已,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大家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目标。而在经济差的时候,甚至是大萧条时期,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命。此种情况下,房子的价值就大大缩水。拥有几套房子,不如拥有黄金或者几车粮食管用。

扩展资料

房子够住就好,不要多买,更不能负债去炒房。有剩余的钱可以购入适当的 黄金,黄金比房子更有价值,并且没有使用年限,全球通用。想带到哪儿去都可以。也有经济方面的专家认为,经济大萧条时期,最保值的并不是黄金和房子,也不是债券,而是粮食。

按正常的逻辑来说,经济越萧条,柴米油盐酱醋茶无疑就越保值,这一定的。但是,如果你大量的囤积这些商品,是有极大风险的。比如储存风险,这些东西难以长久存放,所以粮食虽然保值,但也不适合大量投资。

油价如何影响金价?

一般来说石油和黄金价格走势大致相同,股市则和它们相反。石油和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商品,分别代表能源和财富,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来代表其价值。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意味着能源供给的不足,因为地球资源的稀缺性,必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使股市下跌。撤出股市或期市的资金会流进有着真正保值增值意义的黄金市场,造成黄金上涨。

另一方面,石油和黄金同以美元显示价值,油价上涨是美元贬值的象征,黄金同样会因为美元贬值显得更加贵重。当然也有例外,如经济大萧条时期,出于对能源需求的减少,原油价值可能会跟随股市下跌,反之亦然。但黄金走势和股市相反的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为何金银价下跌去换美元

咋还用两个帐号问同一个问题?

首先国际上的黄金标价单位就是美元。黄金在现有世界环境下的价值不会大幅度变化,这是必然的。但是美元的浮动确实人人可知的。那么国际上黄金的价格幅度很大程度是美元的浮动表象。金价下,美元上,金价下,美元上。当然也不排除市场上对这两种“商品”的信心导致投资取向波动带来的差异。美元归根结底就是张绿色的纸。

还有:

“大家都知道美国为了减少债务不得不使货币贬值,”这是谁说的?我真想问问。因为债务问题?那些债他们会还么,最终不还是对冲贸易差额。美元贬值不单单是债务的问题。

印钞就能延缓萧条?谁说的?货币的超量供应是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按照美国的产业结构,也就是打打“强心针”而已,最后是国际上来消化这些不良压力。

这回黄金价格的波动,是受前些日子obama的新政策的影响,大家都想趁这个机会炒一下美元,结果美元的价值就上来了,就显示成黄金价格下跌。

翻译一段粤语,感激

(道琼指数渐渐接近真实水平)

3月9日(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向分析界所作调查结果:对今年第一季标普五百纯利估计是负33.1%( 1月1日估计负12.5%)。最差是耐用品消费业负99%、材料业负43%、金融负37%、能源负29%、电讯负21%、科技负21%、工业负21%;反映前景仍在恶化。

去年日本GDP下降12.1%、美国收缩6.2%、欧罗区收缩1.5%。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向二十五位经济学家查询的结果是,估计今年第一季全球GDP收缩2.5%,第二季收缩0.4%。全球经济进入萎缩期(或GDP负增长),只有少数例外(例如中国、印度等)。美国、欧洲同日本GDP正以年率2%的速度萎缩,让过去二十五年迅速膨胀的虚拟金融评估值以年率20%速度萎缩。去杠杆化压力下,道指已渐渐接近较真实水平(6000点),但是不是这次熊市的底呢?木宰羊。因熊市是容许超卖出现的。自1932年低潮至今美股有多年升幅,但自2007年11月至今已不见了50%。二十世纪美国经历四次泡沫,第一次1901年、第二次1929年、第三次1966年、第四次2000年。踏入二十一世纪2007年11月,另一泡沫亦爆破,标普五百指数P/E由2000年的三十八倍回落到目前的十二倍,巴郡股价已重返2003年水平,因去年第四季纯利下降96%;巴非特买入的两间爱尔兰银行股份更跌价89%,巴非特神话已告一段落。

根据价值投资法鼻祖格拉咸的计算方法,目前标普五百P/E是十三点二倍,过去三次大熊市(1929至32年、1973-74年及1981-82年)见底时P/E都在十倍之下,即未来标普五百指数仍可再跌27%。未来标普五百的P/E会不会见八倍?哈佛教授RobertBarro估计,萧条出现的机会已高达三分一。前副财长德龙(BradfordDeLong)认为,美国今年年底失业率见10%以上的机会甚大,而且萧条威胁在加强中。麻省理工教授PeterTemin认为,经济下跌速度在加快中。参考历史:1929年9月至1932年6月道指跌幅86%,P/E由二十二倍回落至十点七倍;1937年3月至1942年4月道指回落60%,P/E由二十八倍回落到十三点四倍。这次标普五百指数由2007年10月至今已回落56%,P/E由二十二点四倍跌至十三点四倍(历史上美股P/E最低是1982年8月,P/E八点五倍),已系历史上第三大跌幅,是否会成为第二大(即跌幅超过60%)?要年久点才知。淡市莫估底,今天需要的是耐性。在大萧条期,由于银行纷纷破产,人们只有将存款由银行提出购买黄金,令金价在三十年代上升。这次不同,因联储局已从三十年代事件吸取教训,不断向银行注资及购买「有毒债券」,最差结果是将银行国有化,但存款户仍安全。上述策略1998年起日本政府采用,现在大部分国家已采用此法,就是银行股将十分危险(面对国有化威胁),但银行存款十分安全(由政府保证),此乃2008年3月至今金价炒不起的理由。相信这次经济没有Doom只有Gloom,担心美国将一如日本进入「失落世代」;未来经济只是糟糕,而非坏透。

如何学习经济学

大家对经济感兴趣,觉得好开心啊……父辈们觉得我们经济系都是虚拟的,不靠谱%>_<%

经济学和金融学是有区别的。Economy和Finance,后者里面包含财务分析、会计、各种报表分析和公司财务管理;经济学则是运用各种数学等其他的工具,去分析和计算微观、宏观的经济问题。

1,学经济学必须学好两门基础课程:微积分和统计学。了解基础即可,国内把这两门学科妖魔化,弄得死难死难的但是严重脱离实际。

微积分能做到两次求导,算是基本要求;统计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例如如何查正态分布表,知道什么叫做小概率时间,诸如此类。学会用excel和spss这些软件的基础。

2,具备经济学常识。也就是经济学基础,分为微观和宏观。现在主流经济学无非就是克鲁格曼,或者曼昆的经济学教材。我本人学的是曼昆的。除了这俩个哥们,McHill出版社也请了几个名教授,他们倾向于古典经济学派。

这个也真的就是一些经济学常识,微观从机会成本到知道交易的重要性等等;宏观知道什么叫周期,什么叫菲尔普斯定律云云。

3,学经济学基础的同时,了解一下什么是货币银行学。知道银行怎么来的,了解中国的银行架构,知道什么叫银行同业拆息等等,都是一些基础常识。

4,学习基础会计。学一些基本报表、会计原理。认识很多大陆学生闹不明白debt 和 credit来来回回地折腾。其实学习英文课本,不要去扣那些大陆教材的字眼会比较好。就说debt和credit这个最简单最基础的……在古希腊语里面,他俩就是“左”和“右”的意思,我的钱到了你的钱包里,自然就是一出一入嘛~~看到很多大陆名校的实习生,贷方、借方的各种绕来绕去……

5,经济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也就是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在介绍历史的基础上,加上微积分、统计基础去分析与学习各种计量模型。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例如给你一个城市过去三年市中心等各区域的房价,分析趋势与原因。同时计量也算是论文的必备工具。

6,公司财务管理基础。这门课和中级会计很像,但是更趋于实际一些。最好和中级会计一起学习。计算未来价值、过去价值,债券、股价,一个公司的股价为什么会涨?会跌?都是这门课解答的。

7,中级会计,就是会计2,不但要认识报表,还会做和写报表。在过程中肯定就会涉及到公司的价值、市值、债券、股票等等,再往下就是高级会计了。

8,中级微观。运用计量、微积分等工具,去分析微观经济的驱动力,什么因素会导致微观经济的变化。也就是经济体里面那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与个体经济活动。

9,中级宏观,要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到每一个阶段,什么促使经济发生了变化。例如金融海啸、经济大萧条。各种经济学派的前因后果,学会什么叫做经济周期,等等。

往下就不细说了,什么组织行为学、中级公司财管管理、工业研究管理等等。

以上学科,结合实体经济,例如为什么黄金会涨:

a,供需关系(微观基础),黄金是作为保值的特殊产品进行交易,买进黄金更多会因为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或者作为实体经济对冲盘(货币银行学)。当全球经济进入萧条时,排除外因的假设下,对黄金的需求会增多,金价涨。反之亦然。

b,对冲盘操盘(宏观基础),当美国量化宽松的时候,试图刺激生产与出口,增加就业,但是这就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危机(菲尔普斯定律)。美国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三度量化宽松大量资本涌入美国(公司财务基础),纳斯达克天天是历史新高。但是,一旦调整期结束,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外加企业重组结束(中级会计),资金外流,黄金作为对冲盘会猛涨——这也就是报刊杂志天天报道的“未来金价和美国经济走势成反比”的因素之一。

c,石油与黄金的资金流向观察。石油也是非常稀有的资源之一,但是买卖石油一般都是期货买卖。当制裁伊朗的时候,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石油与黄金同时上涨!!!现金流大量流向期货市场,接下来呢?石油还在涨,你说金价是不是就下跌了?(计量经济学)

发现没有?!刚才介绍的时候大量地提及英文书籍和西方教育。切记!!!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西方的学问,强烈要求与建议买英文原版书籍!!!特别是学习微积分、统计这些超级基础、简单课程时用英语,难点变成了英语。四个月下来,你的词汇量会激增的!!!再往下学习会计和经济学基础的时候,就好像看小说一样了。特别是曼昆的课本,出了名的深入浅出。等要学习中级会计和微观、宏观等专业课的时候,你的英语也就彻底无障碍了。

不管是BEC、CFA还是ACCA、HKiCPA,亦或是任何相关的考试,清一色英语考试。想学好经济学,英语可以从基础学科到高级学科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个是必须度过的难关!(忘记和鄙视损人不利己的四六级吧!)

对于创业,就一句话。2分靠能力,8分靠关系!不是那种富二代官二代的关系,而是自己的情商EQ的培养。团队精神、社会实践、积极的心态以及需要磨练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个过程不会好受的……但是一步踏过去了,回头看就觉得小菜一碟。保持良好的公关关系,天天挂着微笑待人,这些才是创业的基础。

学经济,我还记得系主任在我第一节课上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实关心。

总而言之,刚才说的基础学习的过程中脱离不开实际。这也是学经济的核心。

洋洋洒洒几百字,希望能帮助你!

请问1929的经济大萧条对中华民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1929-1931年,大萧条中,西方国家物价和工业产出急剧下降,但是中国的物价和产出都保持了持续增长

看图和资料

.全球媒体和市场都在担心未来会出现大萧条,而根据我们的全球博弈阶段论框架,全球只会出现短暂的大萧条,未来的全球经济更类似70年代的滞胀。因为1929年当时导致大萧条的金本位、央行和政府迟滞反应,以及国际孤立主义都不复存在。顶 点 财 经

2.特别是我们认为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避免经济大萧条。1929年的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3.1929-1931年,大萧条中,西方国家物价和工业产出急剧下降(图1、2),但是中国的物价和产出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图3、4)。

4.当时的旧中国财政政策基本无所作为,回顾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银本位(中国是当时世界唯一的银本位大国)和竞争性银行体系而实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表1)使得中国在大萧条期间货币供给始终没有减少,银行危机也没有普遍发生,最终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个大萧条时期表现良好。

5.1931年之后,西方国家逐渐退出金本位制,并且其推出的先后顺序也决定该国摆脱货币紧缩的顺序,从而决定了该国经济复苏的顺序。摇钱树下看摇钱术

6.目前,中国政府保持了谨慎的心态对待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有充足的财政保障,而且货币政策也非常灵活,同时开始大力通过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来刺激内需,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来促成产业升级,我们认为经过本次经济调整,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未来潜力仍然非常大。摇钱树下教你摇钱术

一、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顶点 财经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萧条通过金本位的传导,逐渐蔓延到其他主要西方国家,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开始,以美、英、法、德为代表的金本位国家物价和产出都急剧并且持续下跌。

自1929年至1931年,中国上海、天津和广州三个代表性城市的批发物价却都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国的平均物价上升了25 %左右,显示出这几年出现了轻微的通货膨胀。工业产出在大萧条期间也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并且在1929年至1931年危机最严重的3年,工业产值增长率甚至出现了增加,表现出了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走势。

二、白银本位乃大萧条时期

中国繁荣之主因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到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已经非常高。在如此高的经济开放度下,中国经济怎样度过上世纪30年代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中国经济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走势呢?

考察大萧条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我们会发现,在该时期,当主要西方国家纷纷恢复到金本位时(英国于1925年、法国于1928年恢复金本位,到1929年,除了一些拉美和亚洲国家,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加入了金本位集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银本位的大国,使得自己一定程度上隔离于世界经济的萧条之外,并且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由于银在金本位国家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因此总体物价的下跌也包括银在内,表5的数据显示,银价在1929年开始连续四年下跌,其价值几乎跌去了一半(从85.14跌到45.12)。

银价的跌落从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第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第二是信用的扩张。由于中国是银本位国家,银价相对于金价的下降,其作用相当于中国货币的汇率相对于金本位国家的一次贬值,按照金价衡量的中国产品价格比从前更加便宜,从而有利于中国的净出口。如图6显示,中国的外汇指数从1929年至1931年大幅贬值,与此相对应,虽然西方国家大萧条导致需求锐减,但中国的出口额下降的很少,下降幅度比世界出口要小的多。顶点财经

图3至图6的数据显示,中国从1929至1931年的世界银价下跌中受益,但1929至1931年银本位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暂繁荣在1931年秋天逆转,这一年的9月英镑脱离金本位,1932年日元脱离金本位,接着是日本和一些国家的货币相继贬值,特别是日元贬值了40 %,其结果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半数以上国家的汇率急剧上涨,图6显示的外汇指数在1931年以后有一个大的攀升,银价在1932年以后也从下降的趋势转为上升,汇率升值的结果是中国出口贸易1931年后急剧下降,从9亿多元猛降到5.6亿元。同时,西方国家退出金本位制的先后顺序也决定该国摆脱货币紧缩的顺序,从而决定了该国经济复苏的顺序。美国1933年退出,其出口在1933开始就出现好转,法国最晚,直到1936年才退出,因此,其出口到1935年末仍然没有反转

1933年,美国脱离金本位,使中国的汇率上升更加严峻,美联储放弃金本位后,将货币准备金改为“金三银一”的比例,为了达到这一比例,美国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白银,使得白银价格大幅度上升,中国白银开始流失,这一措施对于大萧条期间的中国经济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如图5,从1932年开始,白银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说明了中国对外贸易变为逆差。美国收购白银的政策使得白银价格暴涨,银价从1932-1933年的低水平涨到1935年中期的最高峰,上升了2.5倍左右。汇率上升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出口在1931之后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白银流失造成通货紧缩,进而使得中国的农业产出大幅下降,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许多家庭的破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白银购买计划促成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成功。

为了抑制白银出口造成的通货紧缩,中国国民政府在1935年进行了货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实行法币本位。货币改革扩大了货币的流通量,使得中国经济最终摆脱了通货紧缩,1936年主要谷物收成的价值达法币56亿元,比1933年至1935年的平均产值高出17亿元,几乎增加了45%。

三、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萧条治理摇钱术:曝光主力最新操作动向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世界上很多国家主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走出经济萧条,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财政政策基本上无所作为。虽然也实行了赤字财政,但中国政府能够调动的财源不多。关税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大约占到总数的一半,盐税占1/4左右。财政开支主要用于军事和债务,如图10,在1927至1936年间,军费、债务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基本上在70%以上。军事上的巨大开支阻碍了政府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之中。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经济走出萧条,开始反转的任务就落在了货币政策上。

表1给出了中国1930至1936年期间货币供给的情况。由表1可见,在1930至1932年间,银币持续增长,如前文所述,这是白银相对于黄金贬值后白银从国外流入的结果。1932年以后的银币则完全相反,其不断减少的存量说明了西方国家脱离金本位和汇率贬值以及美国的白银收购造成中国的白银外流。铜币的趋势也是不断减少的,但在整个大萧条期间总的幅度并不大。在总货币的构成中,与前面两项不同的是,在整个大萧条期间,纸币和银行存款则处于不断上升之中,由于1935年之前,中国是银本位,因此纸币数量比较稳定,但银行存款仍在上升,这使得中国的货币供给不断增长,这也正是图4显示的工业生产始终没有下降的原因。中国货币供给中的重要部分银行存款的增长,则根源于中国竞争性的银行体系。这个包括政府银行、私营银行和钱庄以及外国银行的银行体系在大萧条期间的存款和发放纸币使得中的货币增长不断增长,造成了中国事实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1932年白银流出后的大萧条造成的紧缩主要局限在中国农村,农村经济凋敝以后,内地的资金往城市集中,反而促进了银行存款的增加。

货币扩张既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形成,这些都使1929—1936年期间中国的工业生产处于不断增长之中。

表2比较了大萧条期间中美英法四国货币发行情况,中国在整个期间M1货币一直是处于增长的,其他国家则都有下降的年份。具体说来,下降的时间与其脱离金本位的时间是一致的,英国于1931年脱离金本位,美国于1933年脱离金本位,它们的货币供给都在这一年转为正的增长,法国一直到1936年才离开金本位,因此在整个萧条期间,其货币始终是紧缩的,这是法国经济在萧条中衰退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回顾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我们发现基于银本位和竞争性银行体系而实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在大萧条期间货币供给始终没有减少,银行危机也没有普遍发生,最终使得中国经济在整个大萧条时期表现良好。

油价,股价,金价的关系

一般来说石油和黄金价格走势大致相同,股市则和它们相反。石油和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商品,分别代表能源和财富,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来代表其价值。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意味着能源供给的不足,因为地球资源的稀缺性,必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使股市下跌。撤出股市或期市的资金会流进有着真正保值增值意义的黄金市场,造成黄金上涨。

另一方面,石油和黄金同以美元显示价值,油价上涨是美元贬值的象征,黄金同样会因为美元贬值显得更加贵重。当然也有例外,如经济大萧条时期,出于对能源需求的减少,原油价值可能会跟随股市下跌,反之亦然。但黄金走势和股市相反的情况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