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急着加油!7月12日油价或将下跌,92号汽油还能回6元时代吗?

2.怎样控制油耗

3.保险/油价最新动作 近期有车一族该知道的新福利

别急着加油!7月12日油价或将下跌,92号汽油还能回6元时代吗?

热门话题油价飞涨-油价 暴涨

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反复波动。 我们国家的成品油市场已经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从2022年年初至今,国内成品油在“曲线波动”中向前发展着,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12轮的宏观调节,其中有10轮属于上涨态势。

现在已经有不少大中型城市的成品油价格开始有了松动,民众也非常关心油价调整后的整体方向。终于好消息来了:2022年7月12日开始, 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将进行下调,92号汽油或将跌至6块一升 。这个消息是否确切?我们一起来看!

在2022年上半年之中,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始终处在高位。 在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后,其实也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其中“原油产能供应不足”成为了所有矛盾的核心,受疫情的影响从2019年开始原油产量逐渐走低,所以直接导致了供应不足。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转型,开始着手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产品,从本质上说都属于化石燃料,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为了将能源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很多国家力推新能源产业,宏观控制原油产品的价格。

上半年居高不下的油价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压力,但好消息来了:油价终于要下跌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最近的各类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过程中, 将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作为了调控重点,调整之后分别为每吨320元和310元

那么为什么成品油的价格开始下跌?有专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根本原因是国际油价缓慢下降 。随着国际上主要产油国产出原油数量的增加,国际成品油价格开始稳步下降,这也直接影响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

目前国际原油商品的价格变动率为4.75个百分点 ,虽然变动并不是很多,但足以对全球原油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一些国家会根据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进而对本国国内原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以便稳定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今年的第13次油价调整当中,有不少人都希望成品油价格能下降5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对于广大车主自然是好事,按照这样的降幅加满一箱汽油的价格就较以往节约了20多元钱,如果再能继续下调,那也将惠及到更多人群。

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这个经济学最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虽然国际成品油的产能在从6月份开始已经有了回升,但是市场仍旧存在较大的缺口,所以即便价格有了松动但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仍旧处于较高位置。

不少原油出产国都对油价进行了调控,有些区域的降幅甚至达到了10%左右。 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期待,认为国内的油价也会下调10%甚至更多,但国内的 社会 经济情况与国外有着较大差别,国内油价的下调比例不会太大。

原油开采和生产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产品的附加值并不会太低。无论产油国如何降低产品价格,他们都会保证一定的盈利,所以价格下降永远都是小幅度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当然也是如此, 92#汽油价格将跌至6块一升很是渺茫

国际成品油价格反复波动,这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新闻。 诸多原油消费大国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优化。2022年上半年至今,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的调整,效果都十分明显。

怎样控制油耗

如何保养能省油——

多余的东西会增加汽车的负重,从而也就增加油耗,所以,要记住经常清理后备厢。经常洗车和给车打蜡也可以省油。因为经常洗车和给车打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

车主沈先生告诉笔者,他开越野车就是喜欢驾驶的感觉,现在油价又涨,他的油钱也“油”涨船高。因此,他不得不控制一下成本,“实在是顶不住油价上涨,我把越野车上可以拆的都拆了,拆了前杠、后杠、侧杠,甚至连备胎也卸了。”他无奈地表示。

按照汽车保养和维修手册上推荐的方法做—一辆维护保养良好的汽车开起来才更省油,污浊不堪的火花塞,肮脏的空滤或堵塞的滤清器会降低燃油经济性。让胎压保持适当的水平—如果胎压过低将会较费油,因此需要经常检查胎压。符合规定要求的胎压可以降低油耗3.3个百分点……

一辆汽车能否节油,除了与驾驶员驾驶习惯有关外,汽车本身技术状况的好坏也是节油的关键,而技术状况的好坏与车辆的保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车主在平时的驾车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定期维护爱车的习惯。

建议车主早上或傍晚天气凉快时尽量少开空调,开空调的情况下,普通家用轿车一般耗油要多1-2L/100km。同时注意保证正常的胎压,胎压过高会增加爆胎的危险,要尽量保持正常的胎压值范围,尽量减少车内载物,减少耗油量。

专家指出,汽车在出厂前往往就已经铺设过保护地毯,再铺上地胶等于是多此一举。更何况一套地胶重达20-30斤,将增加车辆的负重,油耗自然也就上来了。专家建议:用防滑脚垫代替地胶,脚垫轻薄也就8-10斤左右,这样一来比使用地胶时车的载重压力减少了一半还多……

提醒:优质机油是节油基础

燃油燃烧不充分或发动机部件磨损都会造成燃油的浪费。优质机油可减少汽车内部件摩擦、提高燃油效率,将油耗降到最低。因为机油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润滑,优质机油能在启动瞬间快速到达各金属部件表面,减少互相摩擦。定期更换三滤有助节油

三滤包括机滤、汽滤、空滤,它们的职责是过滤油液、空气,防止其中的杂质进入发动机造成磨损,并提高发动机的作业效率。但三滤老化、变脏后会堵塞油路,阻碍正常进气,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直接的后果就是发动机动力降低,油耗增加。因此定期更换三滤是十分必要的。

伪劣汽油的危害

汽油是车辆的生命,伪劣汽油不仅破坏环境,而且将对车辆造成严重危害。具体表现为:

1、堵塞燃油系统。伪劣汽油杂质超标,当发动机运转时,劣质汽油充满供油系统,油泵滤网、汽油滤清器、喷油嘴这些有小孔或起滤清作用的部件很容易被劣质汽油中的杂质堵塞,造成供油不畅,发动机功能下降。

2、积炭。汽油中的杂质一般都以胶质的形态存在汽油中,即使它们通过了滤清装置,也会在进气门、进气道、汽缸内淤积,天长日久形成坚硬的积炭,它对汽油有吸附作用,会造成混合气稀,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更严重的是胶质粘住气门,活塞上行时与未回位的气门相撞,造成发动机毁坏。

3、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失效。含有杂质的汽油不能充分燃烧,直接造成排气不畅,尾气不合格,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加速无力,总体经济性能差,而且费油。

如果加油后出现加速坐车,急轰油回火,转速不稳,爆震等现象,就应考虑可能是伪劣汽油在从中作祟。(章霆)

加油需注意

油箱液面不能过低

油箱经常不加满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司机常常只加小半箱油,临近耗尽时再加油。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由于油箱中的燃油泵上部经常得不到燃油冷却,容易发热烧损;燃油临近用尽时,燃油泵有时吸不到油,工作十分吃力,发动机不易启动,驾驶员得反复多次启动,造成燃油泵线端触点发热烧蚀。如果更换一只燃油泵需好几百元,用这种方法控制用油实在是因小失大。燃油加注不能过多

加油时,油箱已经加满,而且从加油口可以看见油面,但是有时为了凑足整数或希望加入更多的汽油,就按压加油口内左侧白色的排气阀而继续加油,使汽油加到了油箱的通气管内,当车辆行驶时,油箱内温度升高,油箱无法通气,导致汽油泄漏,此时如果打开油箱盖汽油会往外喷,非常危险。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当使用到油表显示还剩下不到1/4的汽油时加油,每次加油加到油表的2/3-4/5即可。

4大省油误区

油价飞涨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油价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之说虽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乏根据。因此,节油成了汽车厂家和用户共同关注的话题。

误区一:空挡滑行省油

许多车主在下坡或者减速时,习惯挂空挡滑行,以为让汽车空挡滑行会更省油。这不仅被交通法规明令禁止,对于电喷发动机的轿车来说也并不省油。大多数电喷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具有减速减油或断油功能,所以电喷车高速带挡滑行时才会更省油,放空挡反而更加费油。

误区二:低速高挡省油

很多人认为低挡高速肯定费油,低速高挡肯定省油。任何一款车都有经济时速,在这个速度行驶时最省油,低于这个速度或高于这个速度油耗就会上升,低过一定的速度后,油耗会大幅度上升。还有许多初学者直到发动机转数超过规定很多后才加挡,这会造成燃油浪费。

误区三:低挡行驶省油

低挡行驶会消耗更多能量,所以在驾驶手动变速器的车时,在车速稳定下来以后应及时换成高挡。同时保持一定速度的匀速行驶最为经济。如果猛踩油门使发动机以不必要的高速运转无疑也会加大油耗。

误区四:改装节油产品省

节油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可以评价产品的节油效果,许多厂商发动机自身就有节油装置,改装后节油效果反而会不好,因此在使用这类产品时要注意产品说明,掌握用法和用量,一些添加剂使用多了也会对汽车有害。(晨风)

油价飞涨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油价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之说虽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乏根据。因此,节油成了汽车厂家和用户共同关注的话题。日前,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的东风雪铁龙汽车训练营在上海正式开营。东风雪铁龙聘请专业培训师夏苏先生详解私车用户如何安全驾驶及相关节油技巧,并揭示了四大省油误区。 误区一:空挡滑行省油许多车主在下坡或者减速时,习惯挂空挡滑行,以为让汽车空挡滑行会更省油。这不仅被交通法规明令禁止,对于电喷发动机的轿车来说也并不省油。大多数电喷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具有减速减油或断油功能,所以电喷车高速带挡滑行时才会更省油,放空挡反而更加费油。 误区二:低速高挡省油很多人认为低挡高速肯定费油,低速高挡肯定省油。任何一款车都有经济时速,在这个速度行驶时最省油,低于这个速度或高于这个速度油耗就会上升,低过一定的速度后,油耗会大幅度上升。还有许多初学者直到发动机转数超过规定很多后才加挡,这会造成燃油浪费。 误区三:低挡行驶省油低挡行驶会消耗更多能量,所以在驾驶手动变速器的车时,在车速稳定下来以后应及时换成高挡。同时保持一定速度的匀速行驶最为经济。如果猛踩油门使发动机以不必要的高速运转无疑也会加大油耗。 误区四:改装节油产品省节油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可以评价产品的节油效果,许多厂商发动机自身就有节油装置,改装后节油效果反而会不好,因此在使用这类产品时要注意产品说明,掌握用法和用量,一些添加剂使用多了也会对汽车有害。

10种方法防降低开车成本 控制油耗最重要

1.避免驾车闲逛。你可以这样来考虑:当你驾驶汽车无目的的闲逛时,每加仑汽油行驶的距离为零。早上发动汽车以后要尽快上路,而不是让它在原地预热,因为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要比在呆在原地热得更快。

2.平稳驾车。保持汽车的平稳运行可以使燃油得到充分利用,而频繁改变车速会导致燃油的浪费,要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车,据研究,使燃油能最充分燃烧的速度是每小时

25到60英里(1英里合1609米),平稳驾驶不仅可以节省汽油,还能延长发动机、传感器和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3.减少空气阻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有50%的能量用在克服空气阻力上,因此不要在车顶上放置任何可以增加阻力的东西,如果有空调,就最好不要开窗子,因为开着的窗户同样会给汽车带来额外的阻力。

4.减少熄火次数。冷的发动机运转效率最低,不仅会耗费更多汽油,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因此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冷启动。

5.用普通汽油。不要错误地认为燃油越高级发动机运行得越好,大多数汽车在设计上都适用普通汽油,除非特别指定使用某种汽油,一般情况下使用普通汽油就足够了。

6.适时更换机油。大多数机油销售商都会推荐每3000英里就更换一次机油,而事实上一般汽车每行驶7500英里更换一次就足够了,可以根据汽车说明书上推荐的时间来进行更换。

7.注意汽车的保养。处在不正常状态的发动机可以降低10%-20%的燃烧效率,阻塞的空气过滤器也会让你多消耗10%的汽油,因此,一旦发现汽车有异常的声音、气味或者震动,应立即进行检查和维护。

8.不要墨守成规。当对汽车进行定期保养时,选择合适的维修点,厂家指定的维修点往往要价要高一些,而其他一些能提供同样服务的维修点却能便宜不少,因此要视汽车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商。

9.注意检查轮胎。充气不足的轮胎可以更多地消耗燃油,还会缩短自身的使用寿命,因此,最好每月检查一次轮胎压力。

10.恰当购买保险。选择价格最优惠的保险公司,最好是每年或每两年重新考察一次保险市场行情,以便及时调整购保策略。

保险/油价最新动作 近期有车一族该知道的新福利

疫情之下,消费者对新车的关注度其实也在逐渐降温,当然,随着整体市场的复苏也会迎来好转,但就目前这个形势来看,相比买车问题,用车问题可能才是消费者当下关注的重点。

今天,我们就最近和我们用车相关的几个热门话题做一个简单汇总,看看都有哪些新的政策调整或是全新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用车。

油价调整窗再次开启,价格或不变

3月17日24时,我国国内成品油迎来大幅下调,其中,92号汽油重回"5元时代",差不多回到了两年前的水平。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3月31日24时再度开启。

值得一说的是,就近几个交易日的的动作来看,国际油价已经出现反弹,这其实也是油价回升的信号。但国际油价在前期跌幅过大,再加上原油需求还未改善以及经济环境依旧不佳,所以近几日的小幅反弹并不会对国内油价造成太大影响,从长远来看,国际油价之后很可能会再次出现下跌。

也就是说,面对在月底即将开启的油价调整窗,国内成品油价格很可能会继续保持上次的调整,我们会延续"5元时代"的水平。

4月1日上海全面推行车险电子保单

对部分地区的车友来说,电子保单可能并不陌生,之前是试点也好,已经正式实施也罢,其实很多地区的车友已经享受到了电子保单带来的利好。这不,目前正式推行车险电子保单的地区又多一城,4月1日起,上海将全面实施车险电子保单。

2019年5月,上海地区开始试行车险电子保单,伴随着"线上化、电子化"的车险业务,上海市也做到了"三免":保险标志免粘贴、车管业务免提交、纸质保单免携带。

全面实施车险电子保单后,保险公司将不再主动提供纸质车险保单。投保成功,保险公司将通过短信和邮件向投保人推送电子保单下载链接。承保公司还通过官网、APP、官微等渠道为投保人提供车险电子保单的查询、下载、验真服务。

当然,如果客户提出需要车险纸质保单的,各车险经营公司依旧会提供。

相比部分地区来讲,上海市在电子保单业务方面的推行确实慢了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市在电子保单层面的正式推进,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新政策的利好。不过嘛,我想问的是,电子保单不用打印了,车检标也不用贴了,什么时候能取消年检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