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油价上涨_最新长沙油价调整表
1.急求:燃油税改革的英文报道
2.肺炎期间中国的景点关闭-火车停运
急求:燃油税改革的英文报道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税收事业发生翻天履地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在回顾三十年来我国税制发展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制改革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完善增值税制度等七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税制改革、机遇与挑战、若干思考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开始了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全国人民努力建设国家,造就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三十年国运昌盛,三十年殷民阜利,税收事业发生翻天履地的变化,作为经济体制配套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税制改革稳步推进,催生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作用日益突出。认真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税制发展变迁,探讨如何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一、简要回顾我国税制改革三十年历程
三十年税制改革经历两大时期、六大变革,实现税收收入总额由1978年的591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49449亿元,年均增幅达2.79倍创世界奇迹,并深刻影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个时期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国营企业全面实行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需要,1994年进行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大规模税制改革。
1978-2007年税收总收入增长变化图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随着改革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9月公布实施。之后,涉及个人利益分配的税收法规相继出台:1985年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集体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奖金税暂行规定;1986年至1988年先后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个人收入调节暂行条例、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规定。1994年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施行,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个人所得税;1999年《个人所得税法》再次修订,对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第三次修订将起征点调整为1600元;2008年3月起将起征点调整为2000元。
(二)涉外税制初步建立。1980年9月公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1981年出台的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极大促进了涉外经济的发展。1980年到1990年,外资从无到有,引资成效初显。十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6.92亿美元,涉外税收收入1980年仅有100万元,1990年达到49.15亿元。1991年7月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以及外国企业实施统一的所得税法。由于所得税负担水平普遍降低,极大地鼓舞了外商的投资热情,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1991年到1993年外资由少变多渐成规模,不仅带来建设资金,还带来先进技术经验,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提高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但一个内外有别的税收双轨制,形成对国民的歧视和对外籍人士的超国民待遇,致使税收不公平。
(三)利改税及工商税制改革。在认真总结国内流转税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1980年在柳州、长沙、青岛、上海等城市进行增值税试点,1983年起实施增值税暂行办法,并对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形成雏形;1984年对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把现行工商税按照性质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等4个税种;对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开征资源税和利润调节税;将国营企业缴纳的固定资产占用费改为固定资产税;恢复征收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集市交易税,开征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建设税,建立起多种税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我国税制建设开始步入新轨道。并相继发布了烧油特别税、牲畜交易税、建筑税、建筑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进出口关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筵席税、印花税、特别消费税、教育附加、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法规,合理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充分发挥税收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四)分税制改革。九十年代初中央政府面临的财力薄弱,使那些需要国家财政投入的国防、基础研究和各方面必需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引发1994年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搭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框架。当年中央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期间全面推行增值税,1993年12月发布了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个暂行条例,形成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制度,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组成,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取消对外资企业征收工商统一税的规定;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制,1993年12月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把原有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为企业所得税;1993年12月发布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开征土地增值税;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将特别消费税、烧油特别税并入消费税,取消产品税、盐税、集市贸易税、牲畜交易税、三个奖金税、工资调节税、两个基金;将屠宰税、筵席税继续征收或停征下放给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明确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适用税种问题;1997年10月实施契税暂行条例,开征契税;2000年10月实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开征车辆购置税;2002年起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全面推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2005年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2004年7月起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改革试点,逐步调整完善了增值税相关制度,2005年又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在中西部部分老工业城市和汶川地震灾区推行消费型增值税,为下一步增值税转型的全面推开积累经验;2006年5月起实施烟叶暂行条例,征收烟叶税;2007年起实施车船税暂行条例,征收车船税,并废止原车辆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和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修改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初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框架,强化税收作为经济杠杆所具有的宏观调控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税制运行十余年发挥出一系列正面效应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一些问题。比如国、地税两套征管机构的税源和运行成本矛盾在逐日堆积,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障碍。
(五)取消农业税。从1983年开始,除农业税外,还根据农业税条例的规定,决定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年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牧区省份则根据授权开征牧业税。至2005年底农业税制实际上包括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三种形式。早在2004年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到2005年底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自2006年起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条例废止,我国有9亿农民依法彻底告别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和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扭转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迈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步伐,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体现在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2006年全国农民共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
(六)两税合并。2008年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现四个统一,即内外资企业适用同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财税环境。税收优惠主要锁定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支持安全生产、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以及自然灾害专项免税优惠政策等方面,体现国家发展政策的转移,即从出口导向转为更重视内需的经济体制,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推动科技加速发展、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更加符合法律规范,更加适应我国税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我国税制改革三十年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深化,我国经济出现诸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就业压力、贫富差距扩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等深层次问题,加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税制改革将面临如下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为税制改革提供重要机遇。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展开,外部规范的市场制度、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新兴信息产业的建立,以及整个经济运行信息化,可以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实现税制进一步优化升级。世界税制改革趋向主要表现为:随着财政状况逐步好转,一些国家加大对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逐步放弃宽税基的原则,结果税收规模下降,宏观税负出现下降趋势;逐步减轻资本的税收负担,对劳动力课征较轻的税收,进而促进就业形势好转;税制结构的变化日益显著,出现所得税所占比重下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下降明显,社会保险税费和一般商品税(主要是增值税)比重上升的趋势;在控制传统税收增长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税的调节和筹资作用,并开征与环境相关的税收。这些因素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外源性生产要素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将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深化我国税制改革创造外部条件。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当前我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益升级优化,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体制机制障碍问题逐步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渐缓解,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基本配套,民生问题持续有效改善,整体国力呈上升之势,加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这些因素既为税制改革提出客观要求,也为税制改革提供重要历史机遇。但是,目前我国税收立法层次较低,授权过多,容易造成政出多门、透明度差、随意性强等问题。现行税制中只有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和企业所得税法是会表决通过的税法,其他税种大都是颁布的暂行条例。税法授权方面存在税法解释长期、大量地授权,甚至有些税法解释实际上是属于行政解释。而且税源结构与收入结构不能同步。近几年税源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总量的16%,第二产业约占51%,第三产业约占33%;而税收收入结构中第一产业只占收入总额的4%,第二产业约占62%,第三产业约占34%。根源在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规模扩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进步过于依赖国外引进,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上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率明显偏低。可见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否进一步优化,也是影响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
(三)税制改革相对滞后,税种设计不尽合理,存在大税种改革不到位、小税种长期排不上位、新税种迟迟不到位现象,税制结构有待完善。一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影响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生产型增值税并未彻底消除重复征税弊端,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比较,土建及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不能抵扣,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不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变,也不有利于企业产品升级和推动经济发展。二是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例失调,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远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2007年流转税、所得税类收入分别为30583.87亿元和12859.91亿元,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1.85%和26%。流转税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双主体税制模式名不符实,形成企业无论盈利与否都要负担税收,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增加出口退税负担,不利于充分发挥直接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三是消费税征收范围过小,调节力度不足。2007年消费税收入仅为2206.82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4.46%,占流转税收入的7.22%,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消费税占流转类收入的比重都在40%以上。应增强选择性流转税对资源性产品、高档奢侈品及烟酒等嗜好品征收,才能够起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四是采用分项计征模式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方法不尽合理,导致在所得类税收中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过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5%~7%的水平,与世界大多数国家逐步放缓企业所得税、注重加强个人所得税的格局不相适应,将不利于发挥税收的收入调节功能。五是资源税税负过轻,环境税、物业税等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意义重大的税种缺乏。目前资源税费体系存在着税费关系不协调、资源税体系不规范、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等问题,资源税制本身也存在着收入规模过小、征税范围较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税收负担过轻等诸多问题,税收调节广度和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率较低。2007年资源税收入仅为261.25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0.53%。资源税收入比重过低不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税、物业税等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税种没有开征,导致税收政策在引导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六是社会保障未实行费改税,对社会保障收入筹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发达国家的税收收入中社会保障税占到30%左右,与个人所得税、流转类税收的比重基本相当,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保障支出迅速增加。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将现行社会保障费改为税,加大征收力度,增加社会保障收支透明度,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七是地方税体系建设滞后,缺少主体税种,不利于地方政府强化支出责任和履行职能的需要;现行税制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我们认为,税制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面临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还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问题,更是涉及到改革开放的持续性问题,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可能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三、深化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深化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防止税收收入出现较大的滑波,又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税制结构,努力提升税收质量和效益;既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又要关注资源能源消耗问题,关注税制改革成本问题。
(一)改革增值税制度,构建有利于长期保持国家整体经济活力的税收机制。建议在东北三省、中西部老工业城市和汶川地震灾区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将生产型增值税全面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并将交通运输、建筑业等部分营业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增值税各环节的减免税优惠,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门槛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以公平税负,减少征管漏洞,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避免增值税制对经济发展的扭曲作用。
(二)进行消费税调整,构建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的税收机制。建议对消费税征收范围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适时调整消费税税目与税率,将普通化妆品、低档白酒等普通消费品逐步从税目中剔除,将别墅、桑拿、赛马、高档皮革制品、高档古玩、高级字画、高级KTV等高档奢侈消费品、资源消费品、不利于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消费品、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级游艇、高尔夫、高级烟酒等高档产品的消费税率。同时要将消费税改在零售环节征收,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进一步增强消费税的收入比重,实现收入分配调节。
(三)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构建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和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税收机制。针对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秩序不够规范,仍有各种各样灰色收入,存在大量不易监管的现金交易,社会信用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建立分类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进一步规范税前各种费用扣除和免税项目,并将遗产继承收入、大额财产捐赠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偶然所得征税范围,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鼓励勤劳致富。针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累进税率存在税档级距过小,税率偏高等问题,减少其对收入分配的逆调节作用,应进一步考虑简化税率档次,采取较为简单的10%、20%、30%和40%四级累进税制,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并扩大各税档之间的级距。同时,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的确定标准应与物价指数挂钩,避免税制经常性的变动,从2009年起将起征点调至5000元,并增加自住住房利息支出扣除、大笔医疗费用扣除、大笔教育费用支出扣除、养老或抚养儿童的费用扣除等项目,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制在促进民生改善上的作用。
(四)推进资源税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税收机制。良好的资源税制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针对资源补偿费征收弹性过大的弊病,应考虑提高资源税的标准,以缓解因资源开采和生产机会不公平所带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科学转变。同时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计税依据,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城市水资源费等并入资源税,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积极构建绿色税制体系目标,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形成。改革现有的消费税制,统筹考虑油价等因素,适时开征燃油税;对环保产业采取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以体现国家的鼓励。
(五)实行社会保障税费改革。建议尽快将社会保障收费改为征收社会保障税,建立起规范和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资金供给系统。同时,社会保障税标准的确定,应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以及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从而选择适当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保障水平、筹资模式和计税依据。
(六)深化分税制改革。在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的基础上,建议重新划分地方与中央的税收分配关系,将增值税分成比例由现行的25%:75%调整各占一半,并规定增量部分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解决民生事业等一系列保障;将出口退税分担比例改为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将企业所得税分成比例调整为中央收入,并由国税部门负责统一管征。
(七)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增强地方税的调节功能。新一轮税制改革不仅要强调地方政府在税制改革中的作用,还要在合理确定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税权,赋予地方收入自主权。对中央统一制定税收条例的地方税种,要考虑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税种的实施细则;对非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其立法权、解释权和征收管理权应完全下放给地方;在确保中央和其他地区利益基础上,允许省级人民政府通过立法程序,并经中央批准,开征新的区域性税种;在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税、共享税及对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地方税的立法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方税主体税种,赋予省级人民政府对地方主体税种税目、税率调整、减免税等税收管理权限。
_______妃
肺炎期间中国的景点关闭-火车停运
由于疫情,国内大部分景点都关闭了。现在,不建议大家出门。打算去旅游的朋友建议放弃旅行。这里是中国关闭的景点列表,以及被叫停的火车的信息。
国内关闭景区
黑龙江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所有旅游景点和滑雪场暂时关闭。
吉林省
截至1月27日,吉林省旅行社(含分社、网点)、A级旅游景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文化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等5681家单位(场所)已全部暂停营业。
辽宁省
沈阳121家A级景区全部关闭,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棋盘山景区、沈阳森林动物园、沈阳植物园、沈阳世博园、东北亚滑雪场等。大连和其他城市的大多数景点也已暂停开放。
内蒙古
1月24日起,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陆续向社会发布关闭公告,临时关闭公共文化场所,原计划春节期间举办的文化活动全部取消或延期。截至1月30日,全部15100个公共文化场所(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文化室等。)全区都关门了。
北京
1月23日,北京宣布取消包括17个庙会在内的4300多项春节假日文化活动;关闭城市文化馆、图书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馆372个,社区村文化室6457个,博物馆183个。
颐和园、北京动物园、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山公园、雍和宫、西什库教堂、海淀堂、广化寺、东岳庙、黄村清真寺、白云寺、首都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美术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恭王府博物馆、潭柘寺景区、戒台寺。故宫、国家博物馆自2008年1月25日起闭馆;国家大剧院将取消2月1日至3月1日的演出及相关活动。
天津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已通知市、区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暂时关闭,所有景区关闭。
河北省
1月24日起,河北停止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各地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群艺馆、剧院、文化站暂时关闭。
山西
大同古都灯会暂时关闭。雁门关景区、五台山景区、黄河壶口瀑布、地质博物馆、临汾博物馆、科技馆、山西博物馆、山西青铜器博物馆、平遥古城等景区暂时关闭,另行通知。
山东(省)
山东部分文化场馆暂时关闭,大型人员聚集活动取消。济南一泉景区、千佛山景区、山东博物馆等景区暂时关闭。泰安、淄博、日照也已发布公告,取消庙会、春节灯会等大型活动。烟台、菏泽等地关闭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
江苏省
截至目前,中山景区、玄武湖景区、莫愁湖景区、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博物馆、南京夫子庙、南京鸡鸣寺、扬州瘦西湖景区、扬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剧博物馆等景区暂时关闭,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安徽省
截至目前,安徽博物馆、安徽图书馆、地质博物馆、杜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合肥科技馆、合肥野生动物园等景区暂时关闭,所有公共活动取消,另行通知。黄山风景区将于2008年1月25日下午3时起关闭,恢复营业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上海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于2008年1月25日起暂时关闭上海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小镇(包括华特迪士尼大剧院)和兴园公园,直至另行通知。
此外,东方明珠塔、东方珠江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渔人码头景区、上海群众艺术馆、顾村公园、贝加郊野公园、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度假酒店等都决定在1月24日或25日出发。上海文化广场、长江剧院、马兰花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决定春节期间推迟演出。
浙江省
杭州:取消2008年春节佛教文化旅游活动;西湖的收费景点和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浙江良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暂时关闭或春节活动取消。
宁波:停止一切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温州:多地暂停大型文化旅游活动。鹿城、龙湾、瓯海、乐清、瑞安等公众聚集的所有景区(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各镇街文化站、人民舞台、文化接力站等已暂停开放。(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湖州:市内文化场馆关闭。
嘉兴:1月24日起,文化场馆关闭。——个城市的所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保单位将关闭。
绍兴:暂停开放禄丰寺等宗教场所。
金华:春节期间,所有文化场馆不对公众开放。
衢州:暂停全市公共文化场所向社会开放。
舟山:春节期间部分文体场馆关闭。
丽水:博物馆暂时不对公众开放。
台州: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暂时不对公众开放。
江西
1月25日起,江西省所有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度假区暂时关闭;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福建省
福建省5A景区全部临时关闭,部分文化旅游活动取消。湄洲岛景区、九里湖景区、龙岩市46个景区(点)、福建省博物馆、福州纪念馆、厦门大学、厦门市工人文化宫、泉州市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南平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宁德市太姥山、庐山、赤溪景区等。在另行通知前不对公众开放。
河南省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暂时关闭。原组织安排的文化活动取消或延期。目前官方显示,河南博物院、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等景区已暂时对公众关闭。
湖北省
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所有申请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自1月27日起暂停办理普通护照、旅行证及港澳台签注。恢复时间会进一步公布。
各单位组织的文艺演出等活动暂停或取消;全省所有公共文化场所暂时关闭;全省所有A级旅游景区将关闭。
湖南
长沙各大景点基本已经关闭,包括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海底世界、长沙方特等。市内其他大部分景区已经关闭,武陵源、张家界、凤凰古城九景、七良洞、南长城等景区也全部关闭。
广东
广东省内所有A级景区全部关停,包括广州长隆、丹霞山、罗浮山、华侨城等知名5A景区。除A级景区外,韶关、佛山、中山、珠海等市的所有旅游点均已关闭,阳江市的玉溪三洞、崆峒岩景区等13家热门非A级景区也已关闭。自2008年1月24日起,惠州大亚湾的所有旅游景点已经停止对公众开放。
广西
全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运营。南宁博物馆、邓纪念馆、南宁动物园、桂林漓江风景区等景区暂时关闭;2008年宾阳火龙节取消。
香港
2月4日零时起,香港暂停罗湖口岸、福田口岸、皇岗口岸、港澳码头的旅检服务。香港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将于26日起关闭。香港迪士尼方面表示,只有度假区内的酒店会照常营业。
澳门
所有计划中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将被取消。
中国台湾地区
还没有消息。
重庆
所有公共文化场所暂时关闭,包括公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A级景区和游船暂停开放。
四川省
A级景区全部关闭。成都、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毕棚沟景区、峨眉山、乐山大佛、稻城亚丁等景区已暂时关闭。
贵州(省)
取消全省各类大型活动。目前,贵州已关闭的景区有贵州博物馆、黄果树景区、龙宫景区、范静山景区、西江千户苗寨龙里景区、织金洞景区、赤水丹霞旅游区、七小拱门景区、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丰丸湖景区。
云南省
春节期间,云南省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取消。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军校、云南解放纪念馆、昆明博物馆、云南美术馆、泸沽湖景区、丽江玉龙雪山、大理古城景区、红河哈尼梯田等多家景区已暂时关闭。
西藏
1月27日起,西藏暂停全区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山西省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安碑林博物馆、韩晶帝阳陵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馆、西安博物馆、华山景区、大唐芙蓉园景区、西安安城墙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秦岭野生动物园等景区已暂时关闭。
宁夏
春节期间所有文化活动将暂停。宁夏沙湖景区、水洞沟景区、镇北堡西部影院、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银川崔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青铜峡黄鹤楼景区、黄鹤滩景区、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黄河外滩湿地公园、西夏风情园、韩美林美术馆等不对公众开放。
甘肃
全省297家博物馆、纪念馆闭馆;103个图书馆和103个文化馆被关闭。包括甘肃省博物馆、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石窟、西千佛洞石窟、嘉峪关关城景区等。
青海
青海省所有A级景区暂停开放。
新疆
新疆多个景区发布停业公告,包括乌鲁木齐尧山大峡谷景区、和睦喀纳斯、新疆白哈巴景区、江布拉克景区、义乌胡杨生态园景区等。
停运列车
铁路
凡1月27日24:00前购买的乘车日期为1月28日0:00至2月26日24:00的车票,可延期至3月25日24:00办理退票;发售火车票的车站进站通道关闭的,自进站通道恢复之日起30日内可以退票;退票必须在购票的车站或出发地办理。办理时继续免收退票费,铁路与意大利保险一并办理。
根据铁路部门的建议,如果购买未退票的纸质车票(
2月29日至2月17日,张家口K5282,邯郸停运;1月30日至2月18日,——次邯郸至张家口的K5284次停运;
3月3日至2月18日,——邯郸K5219/20次停靠北京西;
4月3日至2月18日,北京张家口K5287/8次——停运;
5月3日至2月18日,石家庄——北京K5202/1停运;
6月4日至2月18日,北京西清河城K5227/8次停运;
7月3日至2月18日,石家庄北阳泉K5277/8次停运;
8.2月3日至2月18日,北京——昌黎K5249/50停运;
9月3日至2月18日,北京——秦皇岛K5241/2停运;
10月29日至2月18日,北京临汾K4097次——停运;
1.12月5日至2月18日,昌平北——次赤峰K4769次停运;
2.12月8日、11日、14日、17日赤峰南K4125次,北京——次停运;
3.11月30日至2月14日,北京西洛阳停运3097次;
4.11月28日至2月15日,北京西次成都K4217次停运;
5.11月29日至2月13日,北京——南通K4051次停运;
6.11月29日至2月13日,北京西安庆K4159次停运;
7.11月27日至2月17日,北京西次邯郸K5215次停运;
1.11月28日至2月18日,邯郸——次北京西K5216次停运;
8.11月28日至2月17日,北京西——次邯郸K5211/2次停运;
9.11月28日至2月26日,天津——兰州西K888次停运;
1月28日至2月26日石家庄北K7709/10次、天津——次停运;
1.1月28日至2月26日,天津——深圳东K1622/19次停运;
2.1月28日至2月26日,天津——长沙Z206/7次停运;
3.1月28日至2月23日,天津——洛阳K332停运;
24.2月10日、11日北京南——长春G4851停运;
25.2月11日北京南——次沈阳北G4857次停运;
26.2月10日北京南次长春G4853次停运;
27.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西次郑州东G4613次停运;
28.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西次南阳东G4841次停运;
29.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西次郑州东G4837次停运;
1月29日——汉中,北京西,停运K261次;
31.1月28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665停运;
2.1月28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25停运;
3.1月28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669停运;
34.1月28日至2月8日,天津西西安安北G1711停运;
35.1月30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4017停运;
36.1月29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4035停运;
37.1月30日至2月3日、2月10日至11日,京西次西安安北G4855次停运;
38.1月28日至2月8日,北京西——次郑州K4079次停运。
铁路部门提示:已购买上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在30日内(含当日)办理全额退票。
自2006年1月28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对之前在车站、12306网站等渠道购买的全国铁路车票不再收取退票费,主动变更行程的旅客需退票。购买铁路旅客保险一并办理。由于各地学校开学时间不同,从即时起,退票学生票时不再收取退票费,购买铁路旅客保险一并办理。
自2000年1月30日零时起,香港西九龙站及红_站的口岸将会关闭。因此,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列车跨境运行(包括香港西九龙站与内地之间的高速列车,以及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普速列车)将同时暂停。已经购买跨境车票的旅客,请尽早安排调整行程,退票时免收手续费。
自2月1日起,铁路购票人必须提供每位旅客使用的手机号码,方可购票。大音阶的第三音
自2000年1月30日起,北京至平壤间的K27/K28次旅客列车停运。自2000年1月31日起,平壤至丹东的95/85次旅客列车、满浦至集安的7263/8271次旅客列车停运。
自2000年2月1日起,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间旅客列车K9795/K9796次停运;2008年2月2日起,阿拉木图/努尔苏丹至乌鲁木齐的旅客列车K9797/K9798次临时运行至哈萨克斯坦境内的Dostec站。
2008年1月31日至2008年3月1日,绥芬河至格罗迪耶科沃的402/401次旅客列车、满洲里至后贝加尔/赤塔的653/654次旅客列车停运。
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3月2日,对非蒙古国公民暂停发售北京至莫斯科经乌兰巴托K3次、北京至乌兰巴托K23次、呼和浩特至乌兰巴托4652/4653次、二至乌兰巴托685/681次旅客列车车票。
铁路部门表示,已购买上述国际联运火车票的旅客,自出票日起30日内,可通过原购票渠道退票,免收退票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