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台后,究竟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影响?

2.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谁有实权?

3.最后六年能做什么

上台后,究竟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影响?

普京目前油价多少-最近活动

上台以后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还是挺大的,首先上台以后,让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上台以后也是让俄罗斯的经济越来越好,要知道从上台以后,俄罗斯的GDP每年增长大概要达到6.9%左右。而且在上台以后,俄罗斯也是成为了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

在之前俄罗斯的总统是叶利钦,这个总统为俄罗斯做的贡献并不是特别的多,当时的俄罗斯问题特别的多,比如说油价下跌的特别厉害,而且当时的俄罗斯经济也是下滑的比较厉害。而且当时的俄罗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不是特别的多,很多俄罗斯的民众根本就看不到自己国家的未来,但是上台以后就改变了这一切。

在上台以后,直接控制了俄罗斯的很多超级富豪,因为在苏联解体了之后,很多的富豪直接掌握了石油,还有一些天然气的资源源头。而在控制了这些人以后,俄罗斯的经济才逐步的开始恢复。而且在上台了以后还举行了很多的活动,比如说俄罗斯举办了冬奥会,举办这些活动也是提高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其次自己还开展了科技的研发,正是因为做出了这些贡献,所以才会让现在的俄罗斯军事力量特别的强。经过20年的努力,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属于一个超级的大国,而且现在俄罗斯人也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一切都是要归功于。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谁有实权?

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方面来说才比较清楚

首先,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浓厚的强权色彩和专制传统的国家。在叶利钦时代制定了俄罗斯宪法规定了一个非常强大和集中的总统权利,一些政治学者分析认为俄罗斯的总统的权利要比大四倍。在这种体制之下,政府总理是一个主管国家经济和内部事务的技术性官僚,因此从苏联时代开始历任总理都是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也就有了叶利钦三年之内换五个总理的荒诞历史。但是,俄罗斯的政权历史确随着一个人出任总理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人就是大帝。

其次,为了维护俄罗斯宪法的尊严,在全民支持的情况下没有谋求连任,但是他为卸任之后的权利延续做好的铺垫。这个铺垫有三个程序 1、领导统一俄罗斯党参加国家杜马选举 2、指定一个绝对忠于自己的接班人 3、出任政府总理 而这些安排都取得了轻而易举的胜利,因为俄罗斯人民对于的绝对支持和热爱。在梅德韦杰夫当选之后,出任了俄罗斯总理并且担任了俄罗斯最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由于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中占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这就意味是总理除了行政权之外又拥有了立法权。这意味着在俄罗斯有着最高发言权,意味着梅德韦杰夫跟相左的政策不能得到实施,意味着不符合意志的制度不可能获得批准,意味着俄罗斯总统不能罢免总理而总理可以弹劾总统。

在卸任之前已经为自己出任总理做了准备,比如在总统和总理的权利分配方面。将其担任总统时期的每周一次的跟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的联席会议(这个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会议,由国家电视台进行直播)而转变成由总理主持的政府主席团会议,总统被排除在外;并且将原来属于总统的对于地方行政长官和联邦共和国首长的任命权转移到总理,这样就牢牢的把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利,因此俄罗斯的政治中心从克里姆林宫转移到政府的白宫。

再次,梅德韦杰夫作为的绝对心腹和得力助手,凭借的支持当选总统,而他也是路线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俄罗斯的政治动画形容的那样:是脑,而梅德韦杰夫是手。因此虽然两个人的位置进行互换,但是他们的关系和工作的实质没有变化。也可以说是在总理的位置上做总统的事,梅德韦杰夫在总统的位置上做总理的事。

总理的权利究竟有多大?很多媒体把他们称为梅普组合,但是确立的内阁名单和半年多来俄罗斯的梅普的实际权利运作清晰的显示,其实俄罗斯根本就没有所谓双头鹰政治,俄罗斯的现在和过去而且有绝大多数的可能在未来只有一个权利核心那就是。而恰恰是在出任总理之后,俄罗斯的集权政治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的权利也达到了巅峰,甚至说超过了其担任总统的八年。因为不仅正式的出任了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而统一俄罗斯党现在在俄罗斯一家独大的事实正在确立。现在的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反对派,而俄罗斯甚至认为只要有统一俄罗斯党有,那么其他的政党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对于俄罗斯权利中心的人事任命上,更是清楚的显示了大权独揽的现实。总理的内阁团队可以说是克里姆林宫的精英尽出,而且设立了前所未有的七名副总理的豪华团队。过去八年在身边出谋划策的重要幕僚全部随着来到政府办公楼白宫,而这个过去八年围绕在身边的俄罗斯最有权利的精英团队由过去的政策制定者变成了执行者,使得他们的自身和他们的老板的权利更加扩大,俄罗斯政权更加稳固。而从克里姆林宫带出一些人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人,这些人就是总统最重要的幕僚和俄罗斯政治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位置总统办公厅。和梅德韦杰夫一样是心腹的索比亚宁和苏尔科夫分别担任总统办公厅的主任和副主任。而就是在苏尔科夫的推动下,梅德韦杰夫在就认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就提出了延长总统和杜马议员任期的宪法修正案,而这个更是被认为是重返克里姆林宫十四号楼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强力部门一直都是俄罗斯政治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力量,而出身于强力部门的更是获得其的绝对忠诚。梅德韦杰夫就任后,俄罗斯强力部门的最高领导国家安全会议秘书依然由的心腹帕特鲁舍夫担任。在现在的俄罗斯权利中心,全部的成员都是绝对的系成员。这更是符合了出任总理的初衷,因为俄罗斯的弱势总理的命运决定了经济改革的落后和国内事务的效率较低,而梅德韦杰夫和都表示未来四年俄罗斯中心是国内事务,出任总理和执政团队的确立可以大大提到政府的决策力和执政效率,因此这也可以说是的: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般俄罗斯的治国宏图当中的一个重要一环。对于俄罗斯来所,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是毕竟梅德韦杰夫是现在俄罗斯名义上总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外代表俄罗斯,履行俄罗斯国家元首的职责。另外在国内事务当中,他去年曾经大力提倡反腐,但是最终他的反腐败提案并没有获得议会的支持,最后通过的法案也是面目全非。显然,梅德韦杰夫对于俄罗斯核心事务的控制力非常有限。

最后六年能做什么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截至当地时间今早九点,在俄罗斯总统选举已统计的99.83%的选票中,现任总统的得票率为76.66%,赢得总统选举。

表示,俄罗斯将努力应对所有挑战,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也愿与世界各国积极发展关系,并由此开启解决国际问题的新进程。

对而言,尽管这样的高支持率值得高兴和欣慰,但肩上的重任让他丝毫不能懈怠。目前最重要的,莫过于落实他数日前在总统国情咨文中制定的政策,以不辜负俄罗斯民众对他的期望。

在的第四个任期内,近忧远虑仍在。

能否办好世界杯足球赛?

总统选举后的第一个大事件是6月即将开始的世界杯足球赛。

作为影响力不输奥运会的体育赛事,世界杯足球赛对俄罗斯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办好世界杯足球赛,不仅可以展示国家实力,也可以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然而,每逢俄罗斯办体育赛事,似乎总是很难与政治无关。无论是1980年遭到抵制的莫斯科夏奥会,还是已经结束却依然饱受争议的2014年索契冬奥会,原本单纯的体育盛会都被政治因素蒙上一层阴影。

▲ 2月9日,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俄罗斯运动员举奥林匹克五环旗亮相。

从今年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上,俄罗斯运动员只能以奥运代表队成员出场的情况来看,围绕体育本身的风波仍然未能平息,而政治因素仍有可能造成干扰。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跌入冷战以来的谷底,期待特朗普上台以获得松绑的俄罗斯,不仅没能迎来关系的缓和,连制裁也未获松动。在俄美关系仍旧紧张的背景下,抵制俄罗斯世界杯和取消俄罗斯举办权的声音始终未曾断过。

▲ 据英国《泰晤士报》10日报道,英国内阁大臣们已经讨论了不派出政府官员出席俄罗斯世界杯,甚至有撤回整支英格兰足球队的可能。一位国防部内部人士对《泰晤士报》表示:“抵制世界杯绝对是选项之一。”

在最近的俄英外交风波中,英国政府已经威胁英格兰队有可能拒绝参加俄罗斯世界杯。所以世界杯给俄罗斯带来的挑战随着开赛临近而进入关键期。

首先,能邀请到多少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世界杯开幕式,绝不仅仅关乎俄罗斯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必须珍惜这次主场外交的宝贵机会。

2014年冬奥会,共计44位国家元首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2014年世界杯,巴西也邀请了二十余位元首出席开幕式。考虑到世界杯参赛国有限和俄罗斯此刻的外交环境,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俄罗斯究竟能否把握住这次世界杯的良机开展主场外交,是围绕世界杯问题面临的首要挑战。

另一个挑战是世界杯本身,赛事服务、安保、配套的旅游服务等都考验着俄罗斯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比如可否防止足球流氓闹事,就足以让俄罗斯绷紧神经。

如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问题依然是最为头疼的难题。

自2014年卢布和油价双暴跌引发经济困境以来,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经济发展,然而受外部制裁、油价疲软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并没有走出疲态。

官方2月17日公布的数据认为俄罗斯经济2017年增长1.5%,已经走出衰退。然而这仅仅表明俄罗斯经济趋于稳定,与政府的目标和百姓的期待实际上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对来说,开启新的总统任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现他曾经许下的诺言,带领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

俄罗斯经济一直饱受诟病,扭曲的经济结构问题持续多年未曾有真的改变,俄罗斯也非常清楚问题所在,但改革要推进起来却并不容易。如果说本世纪最初十年,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依靠油价的高位运行,那么这第二个十年里,俄罗斯则失去了幸运的眷顾,并且从科技发展和供需比的中长期趋势来看,油价很难重回高位。在缺少外部助推力的情况下,俄罗斯需要练好内功,但经济结构的改变谈何容易。

虽然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还有很多空间,同东亚和亚太国家的合作空间也同样巨大,俄罗斯还采取了许多向东看的政策措施,但收效依然不明显。

经济不见起色不仅使俄罗斯作为金砖国家的色彩逐渐黯淡,而且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差距也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在即将开启的六年新任期内,俄罗斯经济可否保持稳定甚至迎来显著增长,留给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惯用的战略手段可否持续有效?

在即将结束的这个任期里,受制于经济困境,很难让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其所期待的大国影响。

为了维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摸索出替代性的战略手段并逐渐运用成熟,这就是在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使用最优势的力量,通过以小博大来实现国家利益。

2015年出兵叙利亚就体现了对这一战略手段的成熟运用。俄罗斯自身国力的不足及短板,使其难以在全球治理和国际问题的各个领域发挥大国作用,但俄罗斯在地区热点问题上集中投入,运用其最具优势性的军事能力在关键节点上集中发力,不仅获得了自身国家利益,也使国际社会重视俄罗斯的作用和影响。

然而,只靠“一招鲜”,或许很难“吃遍天下”。如果经济不能回到正轨并为国力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那么的这一战略手段将很难保证持续有效。

对俄罗斯而言,战略守势并不在备选菜单中,但虚弱的国力在冷战后已经成为俄罗斯发挥大国影响的掣肘因素。

一时获得的地区优势,或许可以让俄罗斯在同美国的战略竞争中赢得分数,但很难让俄罗斯持续屹立于大国竞争的舞台。且目前看来,俄美关系、俄欧关系很难出现大的转变,这无疑也将限制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所以,在惯用的战略手段难以持续奏效时,可能面临无牌可打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