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俄国的油价_美国和俄罗斯原油
1.美国当初花多少钱买了阿拉斯加?
2.美国的阿拉斯加是殖民地还是购买来的?
3.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4.美国的页岩气到底什么情况?
5.俄方警告禁俄石油将引起灾难性后果,这个灾难性后果是什么呢?
美国当初花多少钱买了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成为美国领土的过程非常滑稽。19世纪初,世世代代居住在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国人接连进行了两次战争,最终被火力强大的俄国人征服。但是,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不挣钱的土地。他把买主锁定在美国人的身上。
由于担心美国对购买阿拉斯加不感兴趣,俄国花了10万美元收买美国一些新闻记者和政客,试图通过他们来游说美国政府。1867年3月,俄国派官员到美国洽谈出售阿拉斯加问题。当时,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是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他在同俄国谈判时,开始出价500万美元,后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同俄国在一夜之间达成了购买协议,并且急不可待地于第二天凌晨在协议书上正式签字。终于,美国以绝对低廉的价格买到了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岛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
当时在美国,只有少数渔民希望得到出入阿拉斯加海港的权利,一部分加利福尼亚商人谋求在那里从事毛皮贸易的特权,而多数人对阿拉斯加一无所知。西沃德签订购买阿拉斯加协议后,立即在国内引起一阵反对声,说阿拉斯加是“西沃德的冰箱”,批评这是“一笔糟糕的交易”,“一个异乎寻常的错误。”西沃德被国内舆论骂得躲在家里许多天。
精明的西沃德还是坚持不懈地争取到了国会的支持。1867年4月和7月,参众两院分别以多数票通过了这项协议。现在看来,美国人的确应该感谢西沃德这位政治家的远见。据估计,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亿桶原油,现在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升高,它的身价肯定不止这个数字。俄国人一定为当初这个鲁莽的决定悔断了肠。
美国的阿拉斯加是殖民地还是购买来的?
购买的。阿拉斯加是1867年美国政府从沙皇俄国手上购买的。
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约17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美面积的18%,也就是说,阿拉斯加州拥有美国六分之一的土地。这片广袤国土中的绝大部分(约152万平方公里)是1867年美国政府从沙皇俄国手上购买的,当时的售价是720万美元(约合现在的1.19亿美元),每平方公里售价4.74美元。阿拉斯加购买案使得美国领土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大大扩展,同时也中止了俄国政府向北美寻求势力范围的努力。
早在18世纪初俄国探险家就在阿拉斯加活动,沙皇俄国对向东方扩展一直有着很强的兴趣,并设立了阿拉斯加属地。但由于阿拉斯加距离俄国的中心地带太远,加之天寒地冻,人烟稀少,因此在阿拉斯加定居的俄国殖民者从来没有超过3000人。
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不但改变了欧洲列强间的势力格局,也使得俄国的财政越发吃紧。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与英国关系渐趋恶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担心一旦与英国交战,英国很可能以他们在北美的殖民地为基地,侵吞阿拉斯加,因此决定出售这片属地,并有意在英国与美国之间挑起竞价战,希望卖个好价钱。然而想不到的是,英国人对购买阿拉斯加并没有多少兴趣,更不要说出高价了;而美国政府则面临着联邦分裂、内战兴起的威胁,暂时还没有迫切的需求购买远离美国本土的边远荒地。
19世纪60年代中,沙俄政府财政面临危机,原因是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大败于英法列强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落后的农奴制早已不合时宜,因此于1861年发动农奴制改革。为了配合改革的需要,俄国政府向当时欧洲最富有的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大举借款,年息五厘;眼看到了还本付息时期,沙皇还拿不出足够的钱,因此有人建议沙皇卖掉所有不必要的资产,包括阿拉斯加以筹措资金,阿拉斯加出售之议便重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此时南北战争已经结束,美国便成为俄国出售阿拉斯加的首选。沙皇选择将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还有更深一层的战略考虑,即阻断英国吞并阿拉斯加、觊觎西伯利亚的可能。
1867年亚历山大二世下令俄国驻美大使斯多克尔男爵(Eduard de Stoeckl)与美国政府接洽商讨出售阿拉斯加的可能性,斯多克尔男爵在美国政界有许多朋友,其中包括国务卿威廉·西沃德(William H. Seward)。斯多克尔在劝说美国购买阿拉斯加属地时,特别指出如果美国将阿拉斯加买下,俄国今后将集中注重东西伯利亚、特别是阿穆尔河地区的开发(阿穆尔河连接俄中两国,流经中国地区的称为黑龙江),这样就可避免由于美国将来在北美地区的版图扩张时与俄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巧得是,美国方面参加谈判的主角是国务卿西沃德,西沃德不但是斯多克尔男爵的好友,也是热心美国版图扩张的政治家,经过近一个月的周旋,1867年3月30日谈判成功,两国政府代表在交易协定上签字;4月9日参议院投票批准协议、5月28日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在协议上签字,完成所有法律手续。10月18日美、俄两国政府在阿拉斯加举行了转交仪式,美国国旗在阿拉斯加升起,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领土的一部分,而这一天后来也就成为阿拉斯加的节日,称为“阿拉斯加日”。阿拉斯加归入美国后,一直由联邦政府不同部门管理,直到1959年才作为一个州加入联邦,在50个州中是倒数第二个加入联邦的州。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美国购买阿拉斯加堪称历史上国与国之间最合算的一笔土地交易,但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人并不这样认为,反对这笔交易的人,坚称它是“西沃德的愚蠢”,直到30年后的1896年在阿拉斯加附近的加拿大地区发现了金矿,人们才认识到购买阿拉斯加的意义。现在,阿拉斯加以石油、天然气、矿藏等丰富自然资源以及渔业、旅游业著称,也是美国连接亚洲大陆的陆地桥梁。
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并不是我们不想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而是俄罗斯不想把石油都出口给我们。
谁说我们不在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和沙特两个国家一直都在争夺我国第一原油出口国的地位,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内,两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换上一换,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就是为了争相向中国出口石油,而我国为什么不在只是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俄罗斯石油是便宜,那是对欧洲来说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有些不解,都说俄罗斯石油便宜,而且俄罗斯和我国关系友好,怎么可能卖给别人便宜,卖给我们贵呢。这是因为地理原因决定的。
首先,俄罗斯的油田主要分布在第二巴库和第三巴库。第二巴库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旧称,是仅次于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有800处油田,500处气田,储油区绵延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公里。
目前该油田年产量为1.2到1.5亿吨之间,占俄罗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同时该地区原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特别发达,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达到了1.5亿吨,输油管道在其内部纵横交错。
这么一个石油发达的地区,却主要位于欧洲平原,因为气候温暖且石油位置浅,开采起来自然轻松便宜,所以供给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价格也不高,但这里到我们中国太远,同时输油管道要穿过寒冷的西伯利亚需要加热,因此成本就上来了。
其次,俄罗斯供应给东亚石油的主要产地为第三巴库,也叫做秋明油田,它位于西西伯利亚中部和北部地区,远景石油储量估计为400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产地。
但我们听到西伯利亚就知道,这里气候寒冷,加上原油储量位置深,开采成本高,因此价格并没有那么便宜。而且西伯利亚地处寒冷地区,冻土让我们无法修炼输油管道,而且漫长的官方运送原油还需要加热做保温,用来防止石油凝固,因此成本太高,多数都采用游轮运输的方式。
以2020年为例,我国在俄罗斯共进口原油8357万吨,通过俄罗斯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共输送了3000万吨,剩余的5375万吨的石油,主要通过火车和游轮的方式进行运输。
火车属于陆路运输的方式,一列火车能够运送4200吨原油,分为两个途径,其一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到我国的满洲里,其二是哈萨克斯坦到我国阿拉山口。
轮船运输原油属于海运,需要经过白令海峡,这里常年海面冰封,大型运输船还需要让破冰船疏通航道,因此成本也高。
这么一看,石油不便宜,运送过来成本也不低,我国在俄罗斯购买石油其实并不是十分合适,但依然支持俄国石油,这也体现了两国友好关系。
?第二,蛋不能投在一个篮子里我国自古就有典故,叫做良禽择木,形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俄罗斯虽然同我国关系友好,而且石油相对来说价格还算中肯,但石油属于战略储备,不可能全部交由一个国家进口,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大,仅从一个国家进口也不现实,加上还有这么两个原因,决定我国不能在一个国家进口。
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的石油质量一般。衡量石油质量的指标是API和硫。API表示的是石油密度,密度越高说明含水量和含盐量就越低,原油的品质就越高,而硫对于金属是有腐蚀的,原油中硫含量高了,还需要经过除硫工艺,多浪费一到环节,自然成本也会高。俄罗斯的原油对于沙特来说,品质差一些,而且价格和沙特差不多,因此并不会只进口俄罗斯的。
原因之二就是我国对于石油需求量太大,每年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如果单独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进口,一旦运送石油的线路发生故障,那么短时间会很快造成石油储备量危机,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从多个途径进口石油是分担危机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在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巴西,安哥拉,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美国,挪威都有进口石油,上面这个排序是根据进口石油量多少而排序的,可见我国“蛋并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2020年,我国全国石油消费总量为7.02亿吨,而我国石油产量只有2亿吨左右,其余5亿吨都需要进口,缺口很大,单从一个方面进口原油也不切实际,所以要“四面撒网”才对。
?第三,想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也不同意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人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不想多卖我们石油?但实际上,俄罗斯也需要分担风险,并不能把能源出口只依赖我们一个国家,作为俄经济命脉,一旦石油出口出现问题,经济肯定受阻。
因此,在我国提出“安大线”的时候,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把石油管线修建到“泰纳线”上。安大线是一条从俄罗斯安热罗苏真斯克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线,但在俄罗斯泰舍特地区就改道去了纳霍德卡,运送到这里以后,石油不仅可以出口到我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总结综上所述,不管是我们进口石油,还是石油出口国,都在谋求一个多元化的方针,多家进口,多家出口,才能保证竞争力!
美国的页岩气到底什么情况?
美国探明的可开采页岩气的储量约1275万亿立方英尺。页岩油在全速开采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完成自给。(中国储量更大,但开采也更难)
页岩气开采技术从上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应用,但真正蓬勃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美国因为页岩气产气量大增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了,俄国自然也明白。
因为美俄两国对峙历史悠久,美国的能源进口基本不依赖俄国,而是和波斯湾诸国比较密切。所以乌克兰闹事和页岩气生产关系应该不大。
您不妨注意一下最近油价暴跌的问题,刚出现油价下降、卢布贬值的时候曾经有人就提出这可能是欧盟和俄国两大能源集团故意为之,借以打压美国新崛起的页岩气工业的。最近又有新闻称美国有页岩气、油公司因开始进入破产模式。从结果来看,当时的分析不无道理。
俄方警告禁俄石油将引起灾难性后果,这个灾难性后果是什么呢?
俄方警告禁俄石油将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这个灾难性的后果就是油价可能会变成每桶300美元,从而激起民愤。
一、禁俄石油的后果
俄罗斯的石油发展是非常好的,并且天然气也有不错的前途,而有不少国家都宣布禁止俄罗斯的石油,俄罗斯方也表示如果要禁止石油,很有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后果。因为禁止石油后,那么世界各地的石油可能会变得非常少,而现在开车是离不开石油的,并且一些机器的运转也需要石油来支撑。俄罗斯的石油占世界石油市场第3位,也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足以可见俄罗斯的石油是非常丰富的,一旦禁止俄罗斯的石油,那么世界上仅有的石油也会非常的稀缺物,以稀为贵,所以油价会上涨。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来说,油价上涨很有可能会开不起车,那么各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并且会引起人哄抢石油。俄罗斯的石油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些人如果禁止俄罗斯的石油,就只能说是自食其果。
二、为什么要禁止俄罗斯石油?
这个事情要从俄乌的矛盾说起,乌克兰要加入北约,而北约是美国当老大,所以一旦乌克兰加入了北约,那么俄罗斯就会受到一些损害,为了避免让自己的国家受到危害,俄罗斯就和乌克兰开启了战争。美国为了让俄罗斯失败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治愈俄罗斯,其中一个就是禁止俄罗斯的石油,以为这样能够让俄罗斯低头。小编认为这完全是一些莫须有的制裁,俄罗斯是石油的供给国,并不是承受国,所以这些制裁对于俄罗斯来说完全没有太大的作用。
最后,在没有禁止俄罗斯石油前一桶石油是80美元,一旦禁止了俄罗斯石油,那么价格就会变得非常高,老百姓肯定不愿意,所以会让老百姓非常愤怒。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