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硅钢发展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2.中国工程院2005年新当选院士

3.山西百强企业2007名单

4.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怎么样?

5.阳泉市属于哪个市

高硅钢发展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太原粉末冶金价格_附近粉末冶金厂

1高硅钢的特点概述

高硅钢一般是指含4.5 wt % - 6.7 wt %的Si-Fe合金,通用的高硅钢为6.5%

Si-Fe。6.5wt%高硅钢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铁损等优异性能的软磁合金,6.5%

Si高硅钢的电阻率p=82μΩ×cm,比3 wt% Si硅钢约高一倍(3 wt% Si硅钢ρ=48 μΩ×cm),饱和磁感Bs=1.80T,相对于3 wt%Si硅钢较低(3 wt%Si硅钢为Bs=2.03 T),磁致伸缩系数λs凡近似为零,磁各向异性常数K1比3 wt%Si硅钢约低40%。高硅钢的磁性特点是高频下铁损明显降低,最大磁导率伽高和矫顽力Ho低。正因为具有低铁损、高磁导率和低磁致伸缩系数等优异的软磁性能,所以高硅钢在高性能发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特别是微型电器部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然而,高硅钢的室温脆性大、加工性能差,很难釆用常规(铸造轧制)工艺制备薄板和带材,严重影响了该合金广泛的应用。

2硅钢研宄的现状

2.1高硅钢的发展现状

1953年日本NKK钢铁公司田中悟等采用一次大压下率冷轧、退火后明显的提高了含碳0. 05%、硅2. 94%,铝0. 02%。氮0. 0062%钢板中{110} <001>织构的取向度,且其磁性能也随之提升。由此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用AlN为抑制剂的一次大压下率轧制工艺可以制备出磁性高于普通取向硅钢的板材。因此,NKK公司于1961年在引进了美国Armco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使用A1N和MnS混合作为抑制剂来制备高取向硅钢。直到1964年NKK才使用该工艺成功试制了高磁感取向硅钢,后被命名为Hi-B钢,但由于对该工艺的研究仍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其所制备的Hi-B钢磁性还极不稳定。与此同时,D. Brown等通过试验证明6. 5% Si-Fe单晶体铁损比普通的3% Si-Fe单晶体要低0. 2W/Kg,磁致伸缩也约为3%Si-Fe单晶体的1/10,磁各向异性约降低1/3。 1965年,DJ. Burr通过拉伸试验测得5% Si-Fe的伸长率为1%~2%。随后,其有对加入Ni的5%Si-Fe的钢板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钢中加入Ni明显的提高了钢的伸长率,如加入6%的Ni使得伸长率提高9%,加入7.5%的Ni使得伸长率提高20%。1966年,T. IShizaka等采用70%压下率在600℃-750℃对6.5%S i硅钢进行热轧,随后对其进行剪边处理后冷轧可使其从1mm轧到0. 3mm厚。至此,所生产的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基本稳定,其铁损约下降到0.

05W/Kg。由此,研究者们开始着手致力于对6.5%Si制造过程简便化、经济化以及易操作化的研究。?

1978年,日本N. Tsuya和K.I. Arai采用急冷制带法制备出0. 03-0.1 mm厚的6.5%Si-Fe合金薄带。同年,日本川崎公司采用此工艺进行了试生产,但至今也未得到大规模化的生产。随后由此工艺制备的6.5%的Si-Fe合金、Sendust合金以及各种Fe3S i基合金等也纷纷涌现。1978年国内王东等人采用快速凝固法成功制备出6.5%Si-Fe铸态极薄带,此薄带电阻率极高且磁致伸缩接近为零,然而这些都仅限于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要由此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还很难。?

1980年前后,俄罗斯研究者们采用三轧法(热轧、温轧、冷轧)工艺制备高硅钢,但此法由于工艺过于复杂,耗时较长为得到真正的实行。1988年,日本NKK公司高田芳一、阿部正弘等人用CVD法成功由实验制得6.5%Si高硅钢。随后,日本研究者们对此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改进,于1993年NKK正式建成了一条用于制备厚为0.1~0.5mm、宽400mm月产量可达100吨的连续生产线。其后,随着电气元件高频化的发展,NKK公司在1995年后又开始开发名为JNEX-Core和JNHF-Core的高硅钢板,此两种硅钢板的成功制备不仅提高了高硅钢的可加工性能也大大降低了涡流损耗和噪音污染问题。

2.2对6.5%Si高硅钢的应用现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列举如下:

1)日本用0.35mm厚的6.5wt%高硅钢片制作高速高频电机铁芯获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其与普通3.56.5wt%硅钢制作的铁芯相比,在正弦波驱动和非正弦波驱动时,电机效率均显著提高,铁损分别降低了35%和43%;

2)美国、欧盟已经在汽车GPS系统开关电源用电感滤波器中应用6.5wt%高硅钢制备的环形铁芯;

3)日本用6.5wt%硅钢取代3wt%取向硅钢用于8kHz电焊机中,铁芯重量由7.5kg减轻到3kg;

4)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在全世界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PRIUS用升压转换反应堆上使用了6.5wt%高硅钢;

5)欧洲用0.50mm厚的6.5wt%高硅钢带材作为变压器的铁芯与普通3.5wt%硅钢相比,在频率为50Hz的工作环境下,噪音降低了6dB;

6) NKK用6.5wt%高硅钢片制作的重量30kg模拟音频变压器与牌号Z7H取向硅钢制的变压器相比,在B=1T时工作噪音降低了21dB,工作铁损降低约40%。?

2.3国内硅钢行业的发展?

国内硅钢行业的起步落后于世界领先国家近半个世纪,直到1952年才由太原钢铁厂第一次制备出含硅量约为1%-2%的低硅钢板,并于1954年投入生产。与此同时,钢铁研究院与太原钢铁厂联手试制热轧高硅钢板,将硅含量由原本的1%~2%提升到3%~40%左右,两年后投入生产。1960~1978年上海矽钢片厂对传统的热轧硅钢板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并最终确立了热轧后快冷的制备工艺。由此工艺制备出的高硅钢的质量和产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且磁性也超过了欧美国家前期所制备的类似水平的硅钢。?

1957年,钢铁研究院采用两次冷轧和缓慢升温后极速退火的方式试制了{110}

<001>织构的3%S i取向硅钢。但由于当时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者们并未意识到MnS和A1N等抑制剂以及轧制工序的重要作用,由该工艺制备的硅钢板磁性一直得不到稳定。1959年太钢和鞍钢几乎同时开始生产高取向硅钢,但合格率和成材率相对较低。1964年,钢铁研究院在抑制剂作用下进行连续炉退火、加隔离剂、炉内退火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后进一步增强了硅钢的磁性和稳定性。?

1974年武钢购买了日本NKK专利技术并达成了年生产11个牌号冷轧硅钢约6.8万吨的协议,并于1981年生产了4%S i高硅钢。1983年,钢铁研究院用武钢生产的0.20-0.35mm厚取向硅钢,经酸洗后再冷轧和退火的新工艺进行生产,其成材率显著提升且制造成本下降。?

然而,面对着国外钢铁行业的蒸蒸日上,近年来国内硅钢行业却发展极为缓慢。尽管国内研究者们也对6.5%Si高硅钢进行了一些相应的研究,但收效甚微,截至目前为止,国内硅钢行业中像宝钢这样的龙头企业都还没有实施甚至是设计出一套完善的制备6.5%S i高硅钢的工艺过程,预建成制备高硅钢的生产线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为了适应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紧随国内现代化的发展,国内钢铁行业要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拥有一套自己的比较完善的制备6. 5%S i高硅钢的工艺路线及其生产线,这也将影响国内电工钢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3 6.5%Si高硅钢的性能

3.1物理性质

3.2磁特性

硅钢是由体心立方的a铁(a-Fe )固溶体构成的铁素体钢,在三个主晶向上磁化特性不同:[100]方向为易磁化晶向,[110]方向为次易磁化方向,[111]方向为难磁化晶向,这种磁化特性称为磁各向异性。大量生产的硅钢片就是通过对变形再结晶组织进行轧制,使其产生平面织构,大多数晶粒的{110}必面平行于轧面,<100>方向平行于轧向,而<100>方向正是铁的易磁化方向。6.5wt%高硅钢的磁滞伸缩系数比其它的软磁材料要低、铁损约为无取向硅钢的1/2,磁滞伸缩系数约为无取向硅钢的1/25。在400Hz时,6.5wt%高硅钢的铁损要比取向硅钢小,磁滞伸缩系数约为取向硅钢的1/16。许多因素显著影响6.5wt%高硅钢合金的磁性能,如合金中的杂质、微合金元素、晶体织构、有序转变、晶粒尺寸、内应力和钢板厚度等,这些因素之间也是有一定关联的,因此掌握这些因素就能有效地改进或控制6.5wt%高硅钢的磁性能。

3.3 6.5%Si高硅钢的脆性机理

6.5% Si高硅钢合金的脆性机理与金属间化合物关系密切,其脆性的主要来源是合金中存在的有序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机理很复杂,表征上分沿晶断裂、穿晶断裂和准解理断裂三类;从本征上分为本征脆性和环境脆性。造成金属间化合物本征脆性的主要原因有:金属独立滑移系数不足、高的P-N力、对应低解理应力、交滑移困难和晶界脆性。

6.5wt%高硅钢的环境脆性是指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导致合金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根据环境脆性的机理,陈国良院士和G.T.Liu指出,如果在合金设计时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可以降低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脆性,提高合金的塑性:

1)亚化学计量比成分:控制金属间化合物中活性元素的含量(如Fe3Si中的Si),使其具有较低的晶界脆性和环境脆性;

2)硼元素(B)的作用:对于晶界强度较低的金属间化合物,适量加入B元素可以有效提高晶界结合强度,从而降低环境脆性导致的晶界失效,并降低氢原子沿晶界的扩散;

3)减少表面反应的可能: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可以降低表面吸附反应的速率,表面的预氧化或者涂层也可以有效减弱环境脆性;

4)改善显微组织:通过热处理工艺改变晶粒形状,减少强度较低的大角度晶界。

4 6.5%Si高硅钢薄板的制备方法

由于6.5 wt%高硅钢合金的室温脆性,用传统的冷轧方法难以制备成薄板。随着制备工艺的发展,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沉积扩散技术;(2)快速冷凝技术;(3)粉末压延技术;(4)轧制技术等。制备技术的开发、完善以及能否经济高效地生产是6.5wt%高硅钢走向商业应用的关键,由于轧制法具有经济高效、易于推广等优点,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4.1沉积扩散技术

4.1.1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法)

CVD法是目前6.5wt%高硅钢板材制备方面最为突出和成熟的技术之一,其工艺分三部分:(1)普通轧制法生产出含Si约3.1 wt%的硅钢片;(2)硅钢片表面和硅化物(SiCI4)间的高温化学反应使其表面产生Si富集;(3)薄板在1100℃下进行长时间扩散退火,使表面的硅扩散到中心生成整体含硅6.5wt%的硅钢片。

?CVD技术的核心是:将含Si约3.1 wt%的硅钢片在无氧化气氛( SiCl45%-35%, N2或稀有气体)保护条件下加热至1020-1200℃进行反应,生成Fe3Si沉积在硅钢片表面,热解成活性Si原子,再进行气体保护下的平整轧制,以消除Si原子沉积带来的凹凸不平。

尽管CVD技术在制备6.5wt%高硅钢薄带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沉积和渗硅过程均在高温下进行(最高达1320℃ ),设备要求高、能耗大;

(2)依靠SiCl4腐蚀硅钢片形成Fe3Si沉积,导致其表面产生腐蚀坑洼,要后续平整,工序繁琐;

(3)沉积形成的Fe3Si扩散时会形成Kirkendall空洞,沉积后Si浓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后续工序成材率降低;

(4)产生废气FeCl2,既污染环境又造成Fe的流失;

(5)目前生产的6.5wt%高硅钢均为无取向硅钢。

4.1.2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工艺(EB-PVD法)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EB-PVD)是一种能制备传统轧制工艺难以制备的大尺寸、厚度可调板材的先进工艺,其原理包括三个方面:(1)电子束通过磁场或电场聚焦在蒸发源锭料上使材料熔化;(2)在真空的低气压环境中,蒸发源在熔池上方气化,气相原子从熔池表面以直线运动到基片表面形成沉积层;(3)沉积完后冷却,剥离沉积层得到板材;其制备6.5 wt%高硅钢工艺简图如图2所示。

用EB-PVD法制备6.5wt%高硅钢,其优点是可精确控制沉积层厚度、工艺重复性好,可避免基板和涂层间的氧化和污染、有利于环保;其缺点是设备价格昂贵、制备成本高、难以工业化生产。

4.1.3溶盐电沉积工艺

熔盐电沉积法制备6.5wt%高硅钢的工艺简图如图3所示,其工作原理大致分为四点:(1)选用LiF,NaF,KF×2H20、Na2SiF6熔盐体系;(2)在温度大于750℃的条件下使Na2SiF6完全熔化并混合均匀,以Si含量<3.1 wt%的硅钢为阴极,石墨为阳极;(3)在直流电作用下Si不断在阴极沉积,并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向机体内部扩散,发生反应:3Si+Fe——FeSi;(4)在1050℃下扩散退火。

此工艺的优点是由于体系中没有水,溶盐电沉积在阳极电位获得的氧的电位更正,在阴极电位获得的氧的电位更负;缺点是溶盐电解使得电解质溶液容易挥发氧化、耗电量大。

4.2快速冷凝技术

4.2.1快速凝固制备工艺

近年来,快速凝固技术在金属材料制备加工领域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6.5wt%高硅钢薄带己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其生产设备示意图如图4所示。快速凝固法生产6.5wt%高硅钢薄带主要有三个优点:①合金晶粒组织细密,②制造工艺简单,③避开了6.5wt%高硅钢的本征脆性;主要缺点是工艺参数适用范围窄、生产容易断带、难以控制、板形质量差、成品率低等。

4.2.1喷射成形制备工艺

喷射成型法是一种涉及粉末冶金、金属雾化、快速冷却和非平衡凝固等多领域的新型材料制备技术,其原理是将经气体雾化的液态金属熔滴沉积到一定的接收器上,直接制成一定形状的产品。喷射成形技术制备6.5wt%高硅钢是以工业纯铁和工业纯硅为原料,其设备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优点是避开了高硅钢在轧制过程中的脆性区,能够获得比较薄的板带;缺点是制备的高硅钢致密度低、合金在宽度和厚度上受到限制,并且在厚度方向上难以控制材料的均匀性。

4.3粉末压延技术

粉末压延法是将粉末通过漏斗喂入一对旋转轧辊之间使其压实成连续带坯的方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①原料中的铁粉和硅粉易被氧化,影响后续的烧结;②原料颗粒细小、表面积大,导致颗粒之间分散性差、很难均匀混合烧结后坯料致密度不均匀;③车L制后厚度偏差大,板形难以精确控制。

4.4轧制法

轧制法包括冷轧轧制法和特殊轧制法(包括温控轧制法和包套轧制法)。轧制法制备高硅取向硅钢,即采取与制备3%Si取向硅钢相同的方一法,通过抑制剂及二次再结晶,制备出强Goes织构的高硅钢板。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对高硅钢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改变高硅钢薄板的晶粒尺寸一与织沟、同对控制高硅钢的有序化移度,可以降低铁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采用轧制法大批量生产取向高硅钢及生产装备的报道,轧制法制备取向高硅钢技术仅在专利上提到,距离产业化推广仍有很大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5结论与展望

6.5wt%高硅钢具有磁致伸缩系数接近零、磁导率大、矫顽力低和铁损低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降低高频电器的能源损耗、噪音污染等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合金自身显著的低温脆性严重影响了该材料的广泛应用。明确6.5wt%高硅钢的脆性本质和塑性变形机制,井在制备和成形加工过程中对该合金的不足施加积极的避免和有效的控制,所以研究开发一种流程短、效率高的制备加工方法,是实现6.5wt%高硅钢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熵合金的发展,研究表明合理的设计高熵合金不但可以在提高材料强度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将高硅钢的制备和高熵合金的特点相结合可以合理的避免高硅钢的低温脆性问题进而顺利的制备出高硅钢。

参考文献

[1] 安治国,侯环宇.高硅硅钢片制备工艺进展[J1.南方金属,2012, 4: 13-30.

[2] 李慧. Fe-6.5wt%Si合金中有序相的形成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5.

[3] 付华栋.高硅电工钢带材组织结构精确控制高效制备加工基础研究犷[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2

[4] 刘璐.高硅钢磁性能优化研究犷[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3.

[5] 蔡宗英,张莉霞,李运刚.电化学还原法制备Fe-6.5%Si薄板[J]。湿法冶金,2005.24(2):83-87.

[6] 福佳.熔盐电化学法制备Fe-6.5wt%Si合金的研究[D] .唐山:河北理工大学,2009.

[7] 李运刚,梁精龙,李慧,等.渗硅制备Fe-6.5wt%Si硅钢表面Fe-Si,过渡梯度层的特性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 9(4):714-719.

[8] 李慧,梁永锋,贺睿琦,等。快速凝固Fe-6.5wt%Si合金有序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明.金属学报,2013, 49(11):1452-1456.

[9] 贺睿奇.快速凝固制备Fe-6.5wt%Si合金薄带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2.

[10] 秦镜. 辄制法制备低铁损高磁感高珪钢及其涂层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5.?

[11] 王旭. CVD法制备高硅钢的工艺过程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12] 姬帅. 6.5wt%高硅钢薄板复合技术制备研究[D].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5.

中国工程院2005年新当选院士

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的规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自今年1月初全面启动以来,经过提名、遴选、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主席团讨论审议,报请批准,2005年中国工程院8个学部共评选出50名新院士。

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各渠道提名526名有效候选人,经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产生了50名新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7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7人,医药卫生工程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3人。这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04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二级学科覆盖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77%。

50名新当选院士分布在24个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全国性公司、解放军四总部和5个省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46个工程技术研究、教学、设计、建造、运行、生产、管理单位。新当选的院士分别来自于教育部(14人),科学院(1人),所属其他部委(9人),国资委管理企业(12人),军队(6人),省、直辖市、自治区(7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人)。除教育部系统的14人外,其他部委、各省市所属高校有9位当选。

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65岁以下的27人,占新当选人数的54%;60岁以下的16人,占新当选人数的32%;50岁以下的5人,占新当选人数的10%;年龄最小的40岁;新当选4位女院士。

今年外籍院士增选,通过院士提名、主席团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和全体院士选举等程序产生了6名新的外籍院士。

本次院士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达到704名,此外有外籍院士32名

回答者:匿名 12-14 15:02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尹泽勇 60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六○八所

卢秉恒 60 西安交通大学

苏哲子 69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哈尔滨北方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陈予恕 74 天津大学

范本尧 6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钟志华 42 湖南大学

徐德民 67 西北工业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方滨兴 44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刘韵洁 62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陈 鲸 64 总参谋部第五十七研究所

黄培康 69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戴 浩 59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王一德 66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王国栋 62 东北大学

吴以成 5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陈丙珍(女) 69 清华大学

赵振业 67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徐南平 44 南京工业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安继刚 67 清华大学

余贻鑫 68 天津大学

张信威 67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陈念念 63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理化工程研究院

闻雪友 6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袁士义 48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康玉柱 6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

童晓光 70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王 浩 5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许其凤 69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孙伟(女) 69 东南大学

沈祖炎 70 同济大学

林元培 6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梁文灏 63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程泰宁 69 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丁一汇 66 国家气候中心

尹伟伦 59 北京林业大学

朱英国 65 武汉大学

刘秀梵 64 扬州大学

郝吉明 58 清华大学

程顺和 6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雷霁霖 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医药卫生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王红阳(女) 53 第二军医大学

李兰娟(女) 57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伯礼 57 天津中医学院

陈君石 7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范上达 53 香港大学

周宏灏 66 中南大学

曹雪涛 40 第二军医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3人)

姓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王基铭 6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孙永福 64 铁道部

沈荣骏 68 总装备部

中国工程院2005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姓 名 国籍 年龄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

华迪斯乌夫·霍信斯基

W.Wlosinski 波兰 73 机械工程 波兰科学院、

波兰华沙理工大学

亚历克·布鲁斯

Alec N Broers 英国 66 电子学 英国皇家工程院

威廉·沃尔夫

Wm.A.Wulf 美国 65 计算机 美国国家工程院

尤里·古里亚耶夫

Yuri V.Gulyaev 俄罗斯 69 信息与电子 俄罗斯科学院、

俄罗斯工程科学院

刘锦川

Chain-Tsuan Liu 美国 67 材料科学与工程 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

金属与陶瓷部

大村智

SATOSHI OMURA 日本 69 药学 北里大学

北里生命科学研究所

数学物理学部(共9人)

王诗宬 52 数学 北京大学

王恩哥 48 凝聚态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佘振苏 42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张裕恒 6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肇西 64 理论物理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陈和生 58 粒子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郑泉水 44 力学 清华大学

俞昌旋 63 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彭实戈 57 数学 山东大学

化学部(共10人)

冯守华 49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刘淑莹(女) 62 分析化学、质谱学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江 雷 40 无机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吴云东 47 理论有机化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杨忠志 64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姚建年 51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陈 懿 72 化学(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

高 濂 59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麻生明 39 有机化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颜德岳 6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11人)

方精云 45 生态学 北京大学

王正敏 69 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王宪(女) 50 生理学 北京大学

吴清玉 53 心血管外科 清华大学

张东才 62 生物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肖传国 49 外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陈香美(女) 54 内科学(肾脏病学) 中国总医院

贺 林 51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隋森芳 60 生物物理 清华大学

蒋华良 40 药物设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薛勇彪 42 植物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学部(共9人)

万天丰 67 地质学、构造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吕达仁 65 大气物理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杨元喜 48 大地测量 西安测绘研究所

陈 骏 50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姚檀栋 50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赵思雄 64 大气科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钱永甫 66 气象学 南京大学

舒德干 59 古生物学及进化论 西北大学

魏奉思 63 空间物理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7人)

王永仲 60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

包为民 45 制导与控制 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

许宁生 47 光电材料与技术 中山大学

何积丰 6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曹希仁 59 控制系统理论 香港科技大学

黄民强 44 信息通讯 总参谋部第五十八研究所

谭铁牛 41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技术科学部(共10人)

于起峰 47 实验力学、精密光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王中光 69 材料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张 文 64 旋转机械动力学 复旦大学

林家浩 63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陈祖煜 62 水利水电、土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陈振华 59 粉末冶金、金属材料 湖南大学

都有为 68 磁性材料 南京大学

顾逸东 58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薛其坤 41 材料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

魏炳波 41 材料科学 西北工业大学

山西百强企业2007名单

排名 法人单位名称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1 全年营业收入合计 年末从业人员合计_总计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23350896 40783

2 山西省电力公司 电力供应 16633819 29746

3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开采和洗选 12014662 84513

4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原煤 8016800 60774

5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 煤炭开采 7969544 9623

6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 原煤 6914291 69077

7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6614250 10500

8 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6127509 15611

9 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煤炭生产 4908391 24903

10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氧化铝 4395927 11840

11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 原煤 4212640 34815

12 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 钢铁生产 4181068 4242

13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原煤 3422754 36348

14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 3215934 635

15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开采 2817410 30605

16 山西宇晋钢铁有限公司 线材 2783383 3496

17 山西中阳钢厂 线材 2724175 4728

18 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 钢铁生产 2554639 7099

19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焦炭 2532947 12357

20 大同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开采加工 2501350 19032

21 山西宏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钢材 2465660 1181

22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部) 原煤 2321462 26030

23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焦炭 2247355 4738

24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起重设备 2223560 8920

25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焦炭 2140319 7047

26 晋西机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军工 1909680 6885

27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无机盐 1750000 9929

28 山西美锦煤气化公司 焦炭 1705190 2913

29 山西省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 1677575 1736

30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无烟煤 1671081 15964

31 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铜精矿 1538829 13583

32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细纱机 1535529 4659

33 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硝酸磷肥 1535438 7490

34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白酒制造 1533160 7665

35 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铝 1512843 4857

36 山西常平集团有限公司 钢坯 1500151 4500

37 山西新大钢铁有限公司 钢垭 1379174 3013

38 长信钢铁有限公司 钢铁冶炼 1364889 1800

39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发电厂 发电 1346135 2348

40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焦炭 1310254 2834

41 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尿素 1283669 5192

42 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漳泽发电厂 电力生产业 1267285 2068

43 山西省电力公司神头第二发电厂 火力发电 1246164 2023

44 三佳煤化有限公司 治金焦 1215000 5800

45 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焦炭 1181403 5096

46 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卷烟 1119228 1534

47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 1113649 2823

48 山西省潞城市潞宝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焦炭 1094317 2350

49 山西晋能集团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电力 1077609 1926

50 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古交有限公司 炼焦 1062147 1212

51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新造电力机车 1047140 5810

52 神头第一发电厂 火力发电 1030440 3157

53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 发电 998696 2610

54 太原市宝晋钢铁有限公司 钢材 997640 950

55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洗涤剂 971094 5236

56 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变速箱总称 949434 1395

57 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河津发电厂 火力发电 927162 626

58 山西振兴集团有限公司 铝锭 921765 3580

59 太原市梗阳实业有限公司 焦化 846624 1600

60 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电机 变流装置 821035 5243

61 山西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熔用铝锭 820370 1438

62 山西省孝义市楼东俊安煤气化有限公司 焦炭 783111 1000

63 山西太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 781890 1076

64 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焦炭 766458 1300

65 山西兆丰铝冶有限公司 铝锭 750260 1196

66 天脊集团晋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氨 749117 2162

67 中国北车集团太原机车车辆厂 新造货车 742023 4955

68 山西恒康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乳制品加工 722092 800

69 交口县天马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钢材、钢丕 717140 880

70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 发电量 702466 2319

71 保德县桥头煤矿 原煤 686584 399

72 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铵 666998 2851

73 山西闻喜银光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金属镁 653241 5761

74 太原市东盛焦化有限公司 焦炭 649190 900

75 山西省华信开发区宇进铸造冶炼有限公司 钢坯 640455 727

76 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 精煤 639022 3400

77 山西海姿焦化有限公司 焦碳 638895 488

78 沁和能源有限公司 煤炭 622838 3935

79 长治市长宁钢铁有限公司 生铁 621036 800

80 霍州市中冶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焦炭 607984 556

81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 原煤 606592 4010

82 清华机械厂 电站设备 602682 3135

83 双喜轮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生产 601003 2385

84 襄汾县星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生铁 593445 1138

85 长治市瑞达焦业有限公司 冶金焦 587954 525

86 黎城县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精矿粉 582183 2939

87 洪洞县龙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洗精煤 581731 630

88 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 洗精煤 574971 2128

89 山西介休安泰焦化有限公司 焦炭 570000 176

90 山西省介休市茂胜煤化有限公司 机焦 569665 1700

91 同翔金属镁有限公司 镁冶炼 564451 1200

92 洪洞县远中焦化有限公司 焦炭 561194 880

93 山西省晋中万邦工贸有限公司 高碳烙铁 554135 368

94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生铁 548245 1200

95 汾西机器厂 发电机 545365 3100

96 孝义市金岩电力煤化工有限公司 焦炭 544318 960

97 山西大唐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热力、电力生产销售 544184 378

98 山西三联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焦炭 543070 1880

99 临汾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 冶金焦 535861 833

100 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铁合金冶炼 521652 1008

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怎么样?

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是1979-10-08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太钢二钢厂区)。

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108630168895Y,企业法人吕贵铭,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的经营范围是:金属焊接、锻造、普通货运、备件制造、机加工、喷枪制造、除尘泥综合利用;金属设备、粉末冶金及冶金专用设备制造;耐水材料制品、耐火材料预制件的加工;电气维修、路灯电器安装、活动水口、刷模机、保温帽的修理;劳务(为钢厂区提供劳务服务)、钢包修砌、标准链条及非标准链条加工;化工产品(不含危化品)、钢材、环保产品的销售;环保设备的制造及安装;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及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31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太原钢城企业公司第二金属结构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阳泉市属于哪个市

阳泉市不属于哪个市,阳泉市属于山西省,是山西省的地级市。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平定、盂县两县及城、矿、郊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面积4559平方公里,人口141.44万人。是中国***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誉为“中共第一城”。

阳泉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相距均为100公里,一重一轻两大城市对阳泉经济互辅性极强。阳泉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具有承东接西、双向支撑的战略地位。

阳泉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在半径 500公里内,分布着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及省会太原、郑州、济南等城市,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是京津塘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幅射的重要通道。

扩展资料:

阳泉市地处沁水煤田东北部,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质量高等优点。阳泉矿区含煤面积183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73亿吨,其中阳泉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含煤面积105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2亿吨。

阳泉矿区煤种70%以上为低硫低灰优质无烟煤,灰分10-20%,含硫0.5-0.7%,发热量8000大卡/千克以上。

全市有煤矿53座,原煤产量5373.3万吨。主要产品有:洗中块、洗小块、洗精煤、末煤、高炉喷吹煤等品种。

主要销往冀、鲁、苏、沪等全国16个省市,并出口巴西、日本、韩国、比利时等国。近年来,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阳泉煤炭工业大力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整合煤炭资源,积极推动煤电铝一体化和煤化工,借助煤炭资源加快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阳泉境内铝矾土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保有资源储量7.1亿吨。依托丰富的资源,阳泉市铝产业蓬勃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等为主导产品的铝产业链。

全市依托煤炭和电力优势,将以发展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箔、板带、盘条、合金棒等系列化产品为主导,走加工增值之路,实施资产整合、资本重组和产权改革。

未来几年,氧化铝将形成年产120万吨的生产规模,电解铝将形成年产50万吨的生产规模,使铝工业成为全市重要的优势产业。

阳泉市具有良好的火电开发条件,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距东部最近的一个城市,是输电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共有发电企业6家,总装机容量280.3万千瓦。

主要有山西阳光发电有限公司(4×32万千瓦)、山西河坡发电有限公司(2×35万千瓦)和阳煤集团兆丰煤矸石电厂(3×13.5万千瓦)、南煤龙川煤矸石电厂(2×13.5万千瓦)等发电企业,未来将形成7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

光伏发电方面,全市现已建成并网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19.68万千瓦,包括盂县牛村镇晋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10万千瓦项目、盂县西烟镇中广核1.5万千瓦项目、阳泉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万千瓦项目、平定东方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5万千瓦项目;

各县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18万千瓦;总规模达22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的规划已通过国家能源局批复,目前已实现并网100万千瓦。

风力发电方面全市已建成并网总装机容量达11.78万千瓦,包括中广核盂县风电一期工程4.95万千瓦、二期4.83万千瓦、三期2万千瓦项目。

阳泉铝矾土以其储量大、品位高、杂质少、埋藏浅、易开采而著称,境内已探明的铝矾土保有储量7.1亿吨,氧化铝含量在65%以上,仅次于世界铝矾土王国圭亚那,是国内主要的铝矾土基地之一。

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阳泉下千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西圣火炉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除满足国内各大钢铁企业需求外,还远销世界各地,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

阳泉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交织,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比八达岭长城早150年建成的中山国古长城固关,有千古绝唱春秋时期赵氏孤儿藏身之处所在的藏山,有历代文人学者隐居治学的冠山书院,有近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故居,有我国古建筑的瑰宝林里关王庙,

有水温达80度、“高温氡泉甲天下”的梁家寨温泉,有“太行第一溶洞”玉皇洞,还有以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纪念碑(馆)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

另外还有正在不断完善和开发的大汖古村、药林寺森林公园、北方罕见的大溶洞--万花洞、玉花洞等。目前,我市成型且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有16家,其中AAAA级景区4家,AAA级景区3家,AA级景区3家。

阳泉是山西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多年来也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政策给阳泉经济注入活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70年的建设,逐步形成煤炭、电力工业为支柱,电解铝、耐火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水泥、阀门、粉末冶金、聚氯乙烯等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体系, 产品多达2400余种,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比较雄厚的技术力量。

阳泉铁路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石太铁路、朔黄铁路(山西朔州神池至河北黄骅港)横贯东西,阳涉(阳泉至河北涉县)、阳盂铁路纵衔南北,石太高速客运专线的顺利运行,

大大缩短了阳泉与周边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西至太原、东至石家庄仅需30分钟,至首都北京仅需2小时,阳泉现已成为连接京、津、唐、豫、冀、晋的重要铁路枢纽;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307、207国道及太旧、阳五、京昆、新中高速公路在市区交叉,西至太原、东至石家庄各只需1小时,与首都北京也仅4小时车程,并以此为骨架,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辐射所辖县区、乡镇及邻近省、市的纵横交错的交通格局。

阳泉空中交通也十分便利,距太原和石家庄机场均为100公里,市内设有若干民航售票处,购票、发货都很方便。

阳泉市水资源储量丰富,总量为14.8亿立方米。东部娘子关泉域是我市工业和居民用水主要水源。当前,阳泉市日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日,实际需求量约为10万立方米/日,尚有10万立方米/日富余量。另外,阳泉市已建有14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

境内北部有滹沱河、龙华河流经我市,做为第二水源正在开发中。平定、盂县、娘子关镇等县级、镇级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水资源供应可以满足我市不断增长的城市建设和工业项目建设需求。

阳泉市人民政府—山西省阳泉市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