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_江苏扬州最新金价
1.中国的屈辱史及资料
2.著名古代徽商名人
3.我现在在温洲中山公园离黄金回收店还有多远
4.周扶九的人物简介
中国的屈辱史及资料
一、靖康之变:“”的翻版
靖康之变,一个极其富强的宋王朝,突然崩盘,绝大多数人尚未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迅速跌落至谷底。这其中既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靖康之难到底是谁造成的祸害,这个话题在南宋以后一直都很热门。
靖康之耻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之变”也是古代汉人统治天下的历史里最让人感到羞耻的一个历史事件。
二、第一次被外族统治:1279年南宋灭亡
1234年,金国被蒙古所灭。次年,蒙古人挥兵南下,但被宋军阻击在长江北岸。1267年,登上大汗宝座的忽必烈再次率精兵卷土重来。
1273年,襄阳失守。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南宋都城杭州。1279年3月19日,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在广东崖山被蒙古军队包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自杀。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三、***被俘的最大耻辱: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
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
四、辫子引发的血案:公元1645年清军血洗扬州
1645年5月初,清军逼近扬州。晚明将领史可法拒绝了清军要求他投降的最后期限。5月13日,清军开始攻城。20日,扬州沦陷。史可法最后被残忍。清军随后开始在扬州城内大肆杀戳,在10天内的中,有将近80万人死在清军的屠刀之下!
五、1840年英国远征军发动鸦片战争
十九世纪初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1839年6月,排除万难,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引起英国人的震怒。1840年6月,由45艘战舰和5000名士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气势汹汹进入中国东南沿海,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还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百度百科-靖康之变
百度百科-土木之变
百度百科-清初屠城事件
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著名古代徽商名人
1、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
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2、汪应庚
汪应庚 ,原籍安徽歙县潜口村(现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康熙十九年-乾隆七年),字上章,号云谷,工诗及书法,后住扬州。雍正间,成为扬州雄资百万之盐商。
在扬州出资修平山堂、栖灵寺、五烈祠等。雍正九年起,海啸成灾,连续三年洲民仳离,他慷慨解囊,出银五万,运米数万石救灾,设药局治病除疫,共救治九万余人,授光禄少卿。在歙城修“徽州学宫”,在潜口建石坊,是《平山揽胜志》的编辑者。
3、江春
江春(1720——1789)字颖长,号鹤亭,又号广达(行盐的旗号为“广达”),安徽省徽州府歙县江村外村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八月诰授江春为光禄大夫,正一品,并赏戴孔雀翎,时谓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同业中无不以为至荣焉”。
清代著名的客居江苏扬州的徽商巨富,为清乾隆时期“扬州八大商”之首。因其“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奇迹,而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
江春一生经营商业,任总商达52年之久。乾隆皇帝在两淮盐运使离京拜见时说“江广达人老成,可与咨商”。能得到皇上的如此评价,可见当时江春的地位之高。
据《扬州画舫录》所记,江春任总商四十年,先后蒙乾隆赏赐“内务府奉宸苑卿布政使”,正一品“光禄大夫”等衔。
1789年,江春在贫困潦倒中黯然辞世,江春晚年家业衰败,关键原因是长年接待皇帝下江南的铺张靡费和无穷无尽的报效捐输。
4、汪廷璋
汪廷璋,(生卒年不详)清代盐商。徽州(今属安徽)人。业盐世家。其曾祖汪镳即侨居扬州,业盐两淮。
承祖业家资日渐扩大,财富积聚至千万以上,甲第为淮南之冠,扬州城中建有多处园林别业。
熟悉盐法,办事干练,于输饷、捐赈、兴工等卓有成绩,得清廷优遇。高宗六次南巡,参与接驾,被赐参加高曼行宫的御宴,授奉宸苑职衔。
5、胡开文
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因师从徽州休宁汪启茂,因而是休宁派墨匠后起之秀。
先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胡开文墨店”,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开文得到迅猛发展,除休宁胡开文墨庄、屯溪首起胡开文老店外,先后在歙县、扬州、杭州、上海、汉口、长沙、九江、安庆、南京等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
其经营范围几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支独秀之势。后代均延用此老字号。
百度百科——徽商
我现在在温洲中山公园离黄金回收店还有多远
很高兴为您解答,百度一下,《深圳全进金行黄金回收》,在温州地区比较正规的,按国际金价收购,很靠谱,还能上门回收,不扣损耗,也无折旧费,他们报多少就能拿到手里多少,我嫁妆800多克就是卖给他们的,个人感觉比较诚信的商家!
今日黄金饰品出厂价288/克,黄金回收价格272/克,黄金板料价格275.5/克
以下是他们给我的黄金回收知识,您也可以看看!
黄金价格包含:黄金原料价(相当于国际金价)+包装费+加工费+金店利润(包括房租、人工、品牌、税费等费用)
黄金首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包装费+加工费+设计费,包括房租、人工、税费等费用!回收时这些费用是不可能回收的!
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回收价,就是能拿到手上的价钱,也就是结算价,我们报的回收价就是结算价。不是每一家报的回收价,都是您所理解的“回收价”!回收价报的多高都是浮云,重要的是您实际能拿到多少,对不对?报高价吸引客户的,不是扣损耗,就是扣折旧费,扣秤,选对商家,才是正道,您说对吗!
别人的价格:310单价X0.8损耗-10折旧=238元实际单价,所以别贪心,报实价的良心商家272也比310的结算起来也要高,望采纳,谢谢!
使用两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以下文字,可以使您避免吃亏
黄金回收篇:
1,为什么有人报的回收价等于或者高于国际金价,你们报的回收价要比他们低十几块钱呢?
亲,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回收价,就是能拿到手上的价钱,也就是结算价,我们报的回收价就是结算价。不是每一家报的回收价,都是您所理解的“回收价”!回收价报的多高都是浮云,重要的是您实际能拿到多少,对不对?,虚假报高价的不是扣您折旧费,就是折您金子,扣您称,选对商家,您才避免受骗!
借鉴一位客户的总结:乱报高价的都是耍流氓!亲,有没有秒懂?!不要被高价蒙蔽了眼睛!
亲,您可以要求商家上门回收,试一试不就知道真相啦?
2,我的首饰是周大福、周生生等大品牌,价格不能再高些吗?
亲,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的金首饰,也是由黄金材料制成的,回收环节只考虑原材料价值,不考虑原本的品牌价值。
3,我的首饰还是全新的,一天都没有戴过,价格不能再高些吗?
亲,首饰进入回收环节时,只考虑原材料价值,原来是否佩戴过以及佩戴时间长短,不影响本身的原材料价值,戴了十年与一天没戴的回收价一样。
4,买首饰的票据找不到了,会不会影响到回收价格?
亲,首饰本身的原材料价值决定首饰的回收价格,与其他因素无关,不过较好还是找到票据比较好,这样更能知悉首饰的详细信息,更能保障您的权益。
5.典当行和金店的回收价格为什么比较低?
贵金属公司专业做黄金铂金白金等回收,黄金板料买卖,列如;‘’深圳全进金行‘’也就更加专业,回收价格也更高。典当行和金店是无法测定您的黄金成色的,所以压低价收,典当行和金店回收来的黄金也是卖给贵金属公司,贵金属公司进行提纯,提纯过后变成黄金原料,然后卖给首饰加工厂,所以贵金属公司回收的话价格就比较有优势,正规的贵金属公司有光谱仪检测黄金的成色,典当行和普通金店则没有!
6.我在商场买的首饰380一克回收价格怎么这么低?
首饰价格包含:黄金原料价(相当于国际金价)+包装费+加工费+金店利润(包括房租、人工、品牌、税费等费用)
而回收价回收的只是黄金它本身的价值,即原料价,也可以称为国际金价,而国际金价每天都在变动,所以,黄金回收价也随国际金价的波动而变化。
周扶九的人物简介
江右商周扶九:勤奋拼搏、勇于开拓成富可敌国的中国首富—从25张盐票到5000万两白银
1831年周扶九出生于江西吉安庐陵县(吉安县)高塘乡,四岁周扶九丧父。扶九只读了几年私塾,16岁由伯父举荐前往同村人在湖南湘潭开的绸布店当学徒。这家绸布号生意涉及广东、安徽、浙江等省。周扶九在绸布号期间深受店主赏识,学徒未满,就联系业务、跑采购、催账收款。由于他吃苦肯干,人又机智,得到先生和老板的赏识。三年学徒期满,便当上了先生,22岁时又被店主派往广州当庄客。
正当周扶九扶摇直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直逼广东、湖南等地。店主要扶九抓紧收回债款,有钱收钱,无钱用值钱的实物折抵。当时,食盐经营实行“票法”,运销食盐均由官府发给税后盐票,盐商凭盐票运销,第票可运销食盐800至2000斤。盐商不仅可以凭票做食盐买卖,也可将盐票卖与他人经销食盐,因此,谁手中的盐票多就可发大财。但太平天国革命事起后,盐票身价大跌,每票只值20两银子,因此,周扶九在收债款时,便收了25张盐票。岂料盐票身价一跌再跌,直到一文不值,成了废纸。店说不认帐,扣除他的薪水抵偿损失,25张盐票也归周扶九所有。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复行票法,盐票也越来越值钱了。
周扶九回到老家,以摆摊维持生计。这时,盐票身价一涨再涨,一票可值四、五百两银子。一天,他在老婆的针线篓里发现了那25张盐票,原来他老婆打扫房间时发现床脚下的盐票,却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顺手放在针线篓里的。周扶九喜出望外,将盐票出租给盐商,从此便财运亨通,生意越做越大。这正是:收盐票招祸,失盐票得福。因此,周扶九靠25张盐票致富发家。
周扶九发家后不仅继续做盐票诉生意民,同时将积累起来的资本在长沙、常德等地开设钱庄,这样,当时取易赚钱的盐、钱两业他都有了。不到20年时间,除长沙、常德外,武汉、扬州、镇江、徐州、南昌、九江、赣州、吉安、上海、南京、芜湖、湘潭等等都有他的钱庄,据说汉口有一条街都是他的财产,称为“汉口一条街。”后来他坐镇上海,各地的钱庄、盐号均委派自己的亲信当庄乏味(经理)。他在委任各地的经理时有三个积极条件,一是办事稳重,诚实可靠;二是在他的店铺服务时间较久,至少5年以上;三是和他有这样或那样的渊源关系。所以他的庄号经理中,吉安县人占大多数。
正当周扶九生活走上正轨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绸布号考虑到战乱便要求周扶九赶紧收回外欠的债款,无钱用值钱的实物折抵也行。当时,食盐经营实行“票法”,一张盐票可运销食盐400至1000公斤。因此,盐票就是财富。但太平天国运动事起后,盐票身价大跌,周扶九收债款时收的25张盐票身价一跌再跌,成了一叠废纸。店主随即对周扶九收来抵债的盐票不予认账,并以扣除周扶九薪水的方式来抵偿自己的损失。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盐票越来越值钱了,一张盐票可值五百两银子以上。一天,周扶九无意间在老婆的针线篓里发现了那25张遗望的盐票,周扶九失而复得盐票后喜出望外,当即便将盐票卖给盐商,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财富。从此,周扶九依靠这第一桶金发家,生意越做越大。
周扶九凭着盐票发家后,举家迁往扬州,并开办了盐号和钱庄,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扬州最大的盐商。他既经营盐的运销,又从事盐的产收,其盐店、盐垣分布通、泰各场。泰属草堰场全部为商垣,由大小37家垣商控制着1035副煎盐垣灶,周扶九是扬州最大盐商。清末民初,因海势东迁,淮南盐业衰落,废灶兴垦大势所趋。周扶九敦请南通张謇筹组草堰场大丰盐垦公司。周扶九在一次发起人谈话会上说:“敝处与刘府(刘梯青)首先提倡,兹承诸君认股赞助,无任欢迎。”大丰盐垦公司成立时,周扶九说:“敝处除以垣产入股外,自当酌认若干(股)。”他说到做到,不仅一次将垣产作价43万元入股外,还投入10余万元现金认购若干股。大丰盐垦公司定额股金200万元,周扶九一人入股的垣产加现金就高达53万余元,占整个公司投资总额的1/4以上。这对大丰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大贡献。像周扶九这样的开明盐商,在两淮是独一无二的。
辛亥革命时,苏北动荡不安,周扶九移家上海,作久住之计。那时,上海商业中心在四马路、棋盘街一带;后来的南京路、北京路,当年还是郊野地区,地价很便宜。周扶九在虹庙一带买入许多地产。等到南京路成为上海商业中心,周扶九手中的地产都是寸金地。
光绪末年,周扶九是由传统的生意转移到新兴产业的,由扬州转移到新兴工商业城市上海。周扶九又举家离开扬州,来到上海,在虹庙一带买下大量地皮,等到南京路成为商业中心时,周扶九又发了一笔大财。周扶九还在汉口、南昌、九江、吉安等地购置大量房产,吉安市有几条街上的房屋为周扶九所建。周扶九在投资大量地皮的同时,周扶九进入上海的黄金买卖,资产扩大五倍,成为上海滩黄金巨子。
周扶九举家迁往上海时已年过花甲,但他仍然在生意场上拼搏,地产、黄金生意之外,他还与清朝状元张骞合资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南通纱厂。周扶九与张勋合作创办了江西首家“九江华丰纱厂”,后改为“久兴纱厂”。到了暮年,他还雄心勃勃,与民国初的江西省陶家瑶合股投资兴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周扶九在上海后,已是富可敌国,资产达5000万两白银,周扶九的生意保持终生不败。
清末民初,扬州流传萧家的盐,周家的钱,说的是江西吉安的两个巨富撑起扬州半边天。当年在扬州曾流行一句话:“周家的钱,萧家的盐”。这里所说的“周”指的是民国时期的巨贾周扶九,“萧”指的是与周扶九同时代的扬州盐商萧云甫。人们将“萧”“周”并称,可见萧的家产同样也是巨大的。在许多文章中,萧云甫被描述成扬州盐业最后的大佬。在萧云甫等人之后,扬州的盐业帝国走向黄昏。
周扶九初始在同乡在湖南一家开的钱庄当学徒,后从经营盐业起步,进而又从事金融业、房地产业、纺织业等近代实业,先后在南昌、武汉、镇江、南通、长沙、常德、徐州、扬州等地开设钱庄、盐号、商店、工厂、公司等足有数十家之多。关于周扶九在全国各地经营过程中,究竟留下多少房产、田地?周扶九六个儿子,十一个孙子、孙女谁也说不清。到1950仅他其中一个儿媳存有一张地契就有三万亩棉花地。到1966年初,最后发放公管房屋定息时,当年仅他其中一个孙儿媳一房拿到一个季度的定息就是二万四千元,故有人称周扶九的家产富可敌国。周扶九去世后其原因有四:第一,其子孙商业才华远逊周扶九。第二,业务范围遍及南方数省,周扶九家业继承人鞭长莫及。下属经理人员营私舞弊,财气散失。第二,时局动荡,军阀混战,军阀借款、要款纷纷相逼,蒙受损失。第三,儿孙挥霍浪费,家门不幸,屡遭劫难。周氏后人在上海居多,亦有在台湾、香港。
古人云:“不求金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周扶九凭25张盐票起家,经营几十年,积千万家财,娶有一妻三妾,生有6个少公子。大少、二少虽均婚配,但都早逝,三少从小夭折,四少周徽阁虽任河南捐班侯补道,但未曾到任,五少周锡藩做过七品小京官,但为以巴结肃亲王,加上嫖赌,先后耗费家财100万元。只有六少周黻卿佐理商务,但才能比周扶九差远了,五岁的独生子被人绑票,因而忧郁成疾,过早地离开人世。周扶九的6个儿子有3个夭折或早逝,剩下的3个无建业之志,周扶九逝世后儿子挥金如土,周扶九一世英雄,富可敌国。可惜英雄无后,儿孙商业才华远逊周扶九,无人接替发展周家事业。
“你不在江湖多年,江湖上还有你的传说。”扬州盐商中,周扶九始终是个话题人物,正史中有记,野史中有录,口碑中有传。
光绪末年,每岸线东移,盐产量不断下降。周扶九转移经营方向,把兴趣投向了垦殖业。和另一盐商刘梯青邀请南通实业家张謇到草堰场组建:“大丰盐垦有限公司”,成为最大股东,开垦盐田,种植棉花。大大推进了大丰地区的植棉事业的发展。清末民初,因海势东迁等原因,淮南盐业衰落,废灶兴垦大势所趋。在南通张謇的影响下,周扶九积极主张废灶兴垦。民国6年(1917),周扶九和另一个垣商刘梯青敦请张謇筹组泰属草堰场大丰盐垦公司,他将所有垣产荡地作价入股外,还投入十余万元现金。大丰盐垦公司定额股金为二百万元,周扶九的全部垣产荡地折价入股,再加上现金股额高达五十三余万元,占整个公司投资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周扶九在一次发起人谈话会上说:“敝处与刘府(刘梯青)首先提倡,兹承诸君认股赞助,无任欢迎。”大丰盐垦公司成立时,周扶九说:“敝处除以垣产入股外,自当酌认若干(股)。”他说到做到,不仅一次将垣产作价43万元入股外,还投入10余万元现金认购若干股。大丰盐垦公司定额股金200万元,周扶九一人入股的垣产加现金就高达53万余元,占整个公司投资总额的1/4以上。这对大丰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大贡献。像周扶九这样的开明盐商,在两淮是独一无二的。大丰公司总面积约七百平方公里,规划面积7.47万公顷,划为35个区,其规模为淮南各盐垦公司之冠。大丰公司的出现与周扶九的实力雄厚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周扶九还看中了上海的黄金买卖,跻身于上海金融市场。由于实力雄厚,低价买进,待价而沽,往往获得暴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风波迭起,金价大跌,很多商人大抛黄金,弄得倾家荡产。周扶九反其道行之,调动大批资金,大批买进。不久,大战结束,金价猛胀三、四倍,周扶九发了一笔大财。实际上,周扶九在此时的上海金融市场上,已是一个黄金巨头。
周扶九此时已年过花甲,仍然在生意场上冲杀拼搏;他与清朝状元张謇合资创办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南通纱厂,“辫帅”张勋复辟失败,下野回到江西,周扶九又与他合作创办了江西首家九江“华丰纱厂”,后改为“久兴纱厂”。到了暮年,他还雄心勃勃,与民国初的江西陶家瑶合股投资兴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
周扶九为何如此发财,原因有四:
1.“颗粒归仓”,盐务有关的业务全由自己掌握,包括盐田、盐船、盐号、钱庒等,全部利润归已。
2.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如开垦盐田,办纺纱厂,做地产。
3.敢于拼搏,运气特佳。如上海的黄金生意,运气好的周扶九发了大财,运气不好的程霖生倾家荡产。
4.生活俭朴,珍视所得每一文钱,聚沙成塔。
周扶九去世后,其家财逐渐败落,其原因有:
第一,时政变故,国家控制盐业,其它行业受到各方面竞争冲击,其子孙商业才华远逊周扶九。
第二,业务范围遍及南方数省,周扶九家业继承人鞭长莫及。下属经理人员营私舞弊,财气散失。
第三,时局动荡,战乱不息,税费、军费摊派沉重,耗损巨大。
第四,儿孙挥霍浪费,家门不幸,屡遭劫难,财失人亡。
周扶九 (1831--1920)名鹃鹏,字泽鹏,号凌云,江西吉安庐陵县(吉安县)高塘乡人,近代中国扬州最大盐商、上海滩地皮大王、上海滩黄金巨子、近代中国实业家,其资产达5000万两白银,是富可敌国的中国首富。
1831年周扶九出生于江西吉安庐陵县(吉安县)高塘乡,四岁周扶九丧父。扶九只读了几年私塾,16岁由伯父举荐前往同乡在湖南湘潭周永孚笔墨店当学徒。这家绸布号生意涉及安徽、浙江等省。周扶九在绸布号期间深受店主赏识,学徒未满,就联系业务、跑采购、催账收款。
正当周扶九生活走上正轨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绸布号考虑到战乱便要求周扶九赶紧收回外欠的债款,无钱用值钱的实物折抵也行。当时,食盐经营实行“票法”,一张盐票可运销食盐400至1000公斤。因此,盐票就是财富。但太平天国运动事起后,盐票身价大跌,周扶九收债款时收的25张盐票身价一跌再跌,成了一叠废纸。店主随即对周扶九收来抵债的盐票不予认账,并以扣除周扶九薪水的方式来抵偿自己的损失。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盐票越来越值钱了,一张盐票可值五百两银子以上。一天,周扶九无意间在老婆的针线篓里发现了那25张遗望的盐票,周扶九失而复得盐票后喜出望外,当即便将盐票卖给盐商,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财富。从此,周扶九依靠这第一桶金发家,生意越做越大。
周扶九凭着盐票发家后,举家迁往扬州,并开办了盐号和钱庄,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扬州最大的盐商。光绪末年,周扶九又举家离开扬州,来到上海,在虹庙一带买下大量地皮,等到南京路成为商业中心时,周扶九又发了一笔大财。周扶九还在汉口、南昌、九江、吉安等地购置大量房产,吉安市有几条街上的房屋为周扶九所建。周扶九在投资大量地皮的同时,周扶九进入上海的黄金买卖,资产扩大五倍,成为上海滩黄金巨子。
周扶九举家迁往上海时已年过花甲,但他仍然在生意场上拼搏,地产、黄金生意之外,他还与清朝状元张骞合资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南通纱厂。周扶九与张勋合作创办了江西首家“九江华丰纱厂”,后改为“久兴纱厂”。到了暮年,他还雄心勃勃,与民国初的江西省陶家瑶合股投资兴建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周扶九在上海后,已是富可敌国,资产达5000万两白银,周扶九的生意保持终生不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