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8块多还能美团_油价8块多还能美团优惠吗
1.油价上涨滴滴为什么不给司机涨钱
2.7月份油价还会下降吗
3.从美团骑手的收入揭资本血腥的秘密
油价上涨滴滴为什么不给司机涨钱
油价上涨司机的钱跟滴滴公司无关。
一旦按油价调整里程价格,考虑到滴滴还要抽成,实际调价会高于出租车的调价,每提高一次价格,就会损失部分客户(每个客户所能接受的边际效应价格是有出入的),而失去客户量(这个滴滴估值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滴滴来说得不偿失,甚至调价后,由于损失的客户数导致的抽成费比原来还低。
反之,不调整价格,则滴滴对比出租车优势进一步扩大,边际效应扩大,客户数增多,可以收取的抽成更多。总结调价,损失的是滴滴自身的利益,不调价损失的司机的利益,对于滴滴而言,自身的利益才是最为重要的。
油价上涨但打车费用却没涨,导致司机们最近的收入被压缩得厉害。
从试验结果来看,滴滴下架的确对司机和乘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更换新机或车辆注册满八年年限的司机来说,滴滴不会再成为他们的接单首选。
相比司机端,乘客切换打车平台的成本更低,更罔论忠诚度。在接单时间相差无几的前提下,哪个平台的优惠力度大,服务体验更好,乘客就会转向哪里。
通过新摘观察,美团打车优惠力度很大,但运营车辆偏少;高德打车导航的精准性得到了一致认可,接单速度也足够快;首汽约车服务足够标准化,但价格比其他平台高出三倍。花小猪两次取消订单,最终还是靠接入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商才接了单。
7月份油价还会下降吗
国内的
国内油价可能下跌。
国内油价将于8月9日24时开始第15轮调价。市场分析认为,根据近期国际油价走势,本次油价调整搁浅或下调的可能性较大。今年以来,油价已经调整了14次,其中10次上调,4次下调。
河南村镇银行15-25万客户开始提前还款。
8月5日,河南银保监局、河南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根据垫付安排,将于2023年8月8日上午9: 00起对禹州新民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县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进行垫付。
根据公告,表外业务客户本金由单个机构提前支付15万元至25万元(含),15万元(含)以下继续支付。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50亿元政府债券。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新的10年期10亿元人民币债券和额外的2年期40亿元人民币债券。8月10日招标,8月12日结算。
中国银行首款养老理财产品发售。
据悉,中银理财(3354)首款养老理财产品将于2023年8月8日发售。该产品风险等级为R2,申购金额为0.01元,业绩比较基准为5.8%-8%,产品存续期为5年。征集期为8月8日至8月19日,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等城市的身份证客户均可购买。
美团单车“长骑牌”涨价
美团单车8月5日发布公告称,由于硬件和维护成本增加,8月10日23: 00起调整骑行卡价格。公告显示,7天卡优惠价由10元调整为15元;30天卡折扣价由25元调整为35元;90天卡优惠价由60元调整为90元。
芒果TV提高会员价
芒果TV将于8月9日零时起对芒果TV会员和芒果TV全屏会员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后,芒果TV会员包月价格为22元/月,芒果TV全屏会员包月价格为35元/月。
EBay停止运营。
电子商务网站易贝日前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调整运营策略,决定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和店铺的交易功能,关闭易贝用户的注册、登录和充值功能,并于8月12日24336000起关闭网站服务器。EBay已经运营了23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第12届北京国际**节举行
第十二届北京**节将于8月13日至20日举行,主题为“一心一行”。李将担任评委会主席,1450部国内外影片将报名角逐“天坛奖”。其中,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1193部外国**题材丰富,作品优秀。
数据
国内方面,8月10日央行将公布7月M0、M1、M2数据和7月社会融资规模,国家统计局将公布7月CPI、PPI数据。CICC预计,7月份CPI同比将从2.5%升至3.2%,疫情过后核心和服务通胀将温和恢复至1.1%和1.3%。PMI出厂价格隐含的PPI环比可能为-0.8%,同比可能由6.1%放缓至4.6%。
国际方面,8月10日美国、德国将公布7月CPI数据,EIA将发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8月11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8月12日,英国将公布第二季度GDP。
市场
57家公司近1600亿市值解禁。
数据显示,下周(8月8日-8月12日)共有57家公司限售股将陆续解禁,实际解禁股份共计41.21亿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股份市值为1593.2亿元,其中洋河股份、百楚电子、陈静股份、圣泉集团、长园锂业分公司解禁将超100亿元。
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
根据Wind的数据,下周将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
2023年世界5G大会拉开帷幕
8月10日至12日,2023年世界5G大会将在线上线下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次大会以“构建5G生态,促进共创共赢”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5G发展的最新成果和观点。
东北亚海洋经济创新与发展论坛将举行。
东北亚海洋经济创新与发展论坛暨2022中国海洋经济论坛定于8月9日至11日在烟台举行。
本届论坛以“新动能、新空间、新发展”为主题,主要围绕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水产种业及深海养殖、海洋生态经济、海洋金融等领域展开。
2023年第六届丝博会延期。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原定于2023年7月8日至12日在陕西省Xi市举行,将于2023年8月14日至18日举行,地点相同。
新发行/股票/股票
下周将发行11只新股。8月8日,三维股份、惠诚股份、鲁维光电、熵基科技、仪电天下发行;8月9日,鼎极德、盛通能源、博纳影业、农心科技发布;8月10日,UIH医疗发布;8月11日,由迪奥威发布。这11只新股累计发行数量共计约8.74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230.4亿元。
此外,下周一(8月8日)将有4只新股首次上市,分别是海泰新能、工大科亚、紫剑电子和石梅科技。
国际的
p>韩国、尼泊尔外长分别访华
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邀请,韩国外长朴振、尼泊尔外长卡德加将于8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肯尼亚举行总统大选
肯尼亚8月9日举行总统大选,55岁的副总统威廉?鲁托和77岁的资深反对派领袖拉伊拉?奥廷加在民意调查中领先。2017年的肯尼亚总统大选结果曾出现争议,导致肯尼亚国内局势紧张。
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暂停日元交易
莫斯科交易所发布消息称,该交易所为了避免结算出现风险和困难,自8月8日起将暂停日元交易。之前完成的交易以及在2023年8月5日之前完成交易的义务将照常履行。
新赛季意甲联赛开赛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问答:社融数据和股市关系 社融规模对股市的影响是正面的,即社融规模增加对股票构成利好,社融规模的减少对股票造成利空。一般来说,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等数据的增加是反应了社会金融的发展,所以这暗示着蓬勃的企业发展,因而社融规模对股市是一种利好,此时投资者可以看多经济基本面改善而带来的股市机会。一般来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社融规模这样的数据则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所以当M2增速以及信贷社融开始出现明显扩张时,往往预示着宏观经济的拐点会提前到来。简而言之,则是市场预期的经济回暖表现,将可能会加快到来。对此,我们此时的操作往往可以大胆进场,接着这波良机实现自身的财富增长。股票市场在经验走势上会一定程度锚定以社融为代表的广义流动性。比如我们观测2018-2020年,包含一轮完整的收缩和扩张期,大的节奏上还都是比较吻合的。这一特征背后的底层逻辑包括三点,一是股票市场流动性来源于广义流动性;二是融资又会作用于经济,广义流动性是景气度的领先/同步指标;三是广义流动性会通过影响风险溢价来影响估值。传统分析框架认为,在流动性领域,对股票影响最大的是广义流动性,尤其是社融和M1,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股票买卖时点。一方面是因为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是企业/居民/非银机构,他们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来源于它们的存款,而它们的存款是银行放贷/投资信用债、信托公司或广义基金投资金融资产的结果。当社融扩张时,企业/居民存款扩张,能投资股票的资金更充裕,股市流动性可能偏宽,反之则偏紧。另一方面是因为广义流动性代表了实体经济的活力,在广义流动性扩张时,实体经济活力可能偏强,企业盈利表现可能较好。在更好的盈利预期表现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对也会有所提振。相关问答:证监会准备就有关再融资的政策作再评估,A股再融资或迎来松绑,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按照传统说法,A股有三驾抽水机,IPO、减持、再融资,相对于IPO而言,再融资更是猛于虎,这话还是不无道理的。 根据有关资料,13-19年再融资数据为; 年度 再融资公司数量 增发融资规模亿元 13 267 3584 14 473 6842 15 813 12253 16 813 16879 17 540 12705 18 267 7523 19 67 2224 可见15/16/17三年是再融资最为疯狂的三年,主要是鼓励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做大做强自己,定向增发并购门槛越来越低,出现了定增的泛滥,再融资越来越猛,再融资金额是IPO的数倍,市场颇有怨言,实际上也对市场资金面造成巨大冲击。 17年以后开始IPO常态化改革,消除IPO堰塞湖,支持更多IPO,再融资开始为IPO让路,再融资门槛逐渐收紧,不仅仅是为IPO让路,实际上也是为了照顾市场资金面和投资者情绪,IPO常态化17年一度是每周十家左右IPO,两市存在巨大压力,但是某些资金极力通过买进权重白马股维持上证综指稳定,但是这不能改变科技题材股下跌的事实,到了18年年底出现了股权质押风险,这就是副作用。市场呼吁进一步规范再融资的呼声日益高涨。 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非公开发行增发比例不能超过总股本20%,遏制上市公司再融资圈钱过度问题。另一个是有了一个时间间隔,原则上与上一次募集资金间隔不能少于18个月。规避上市公司频繁融资。三是非金融企业不能持有数额较大的委托理财等金融资产,防止上市公司一边融资圈钱一边投资理财。 这一监管问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对于再融资具有非常的针对性意义,所以再融资数量猛跌。18年开始再融资泛滥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作为投资者可能是深感政策的有效性,可是上市公司可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投资的冲动下,资金链日益绷紧,不断的质押股权融资,而股市在IPO重压下,在去杠杆、贸易摩擦、经济下滑压力多重打击下,市场不断创调整新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股权质押风险,并出现了恶性循环,股价下跌-股权质押风险暴露-平仓-股价下跌。 为了进一步缓减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证监会一方面是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股市活跃度,另一方面是加大保险资金、资管资金、外资资金的引进力度,改善市场流动性。市场交投活跃以后,两市承接力增加,证监会适度放开了再融资政策,2018年11月9日证监会修订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主要是两点放宽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资金的 限制,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对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超过上述比例的,应充分论证其合理性,另一个是缩短间隔时间,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或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可不受上述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随后有关会议和部门均指出要加快民营企业首发和再融资的审核力度,市场对于再融资进一步放宽已经有所预期,最近再融资进一步放宽传闻再度响起。 一个是放宽发行规模,从不超过总股本20%提高到50%,再融资的泛滥在于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太任性,根本不在乎股权被稀释,而是尽最大比例发行股票再融资,好像融到钱就是天大的好事在,至于这个钱能不能产生效益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是另一码事情。在笔者看来,面对上市公司的自己饥渴症,还是需要严格限制融资规模,放开发行股份比例限制,难以解决上市公司资金问题,关键在于约束上市公司盲目扩张问题,不要想着总是成为行业老大,不断扩张规模造成恶性竞争,像钢铁、煤炭、火电、锂电池、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等行业均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另外就是梦想上下游通吃,攫取垄断利润,一个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 其次是主板和创业板定增对象从10和5名一律放宽到35人,放宽定增对象,等于上市公司更容易资金完成发行。,也有利于发行规模的扩大。 三是原来规定12个月内减持不能超过50%,新规删除了。定增规模缩减,在于减持限制约束,机构风险增加,不愿意参与定增,导致很多定增自动失效。一旦放开减持限制,等于机构获利出局更加容易,参与热情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定增更加容易。 四是删除了创业板定增连续两年盈利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良好。等于是放宽了再融资资格,即使募集资金使用存在问题,比如更改募投项目、募投项目效益不佳、募投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等等违规问题,也不会影响创业板个股的再融资,笔者认为不太妥当,资本市场资源优化功能不可忘记,募投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应该取消重新募集资金资格,前一次资金未能产生回报,再度募集资金谁能保证不被挪用,谁能保证又会产生效益,要把资金配置给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上市公司。 再融资 最终需要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或者实现退出,因此再融资规模无限制放大,就会影响到二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一个市场一定时期的资金增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在IPO节奏不变下,再融资太多,就会导致二级市场存量资金不足,影响市场走势,而市场调整就会影响到新增资金进场,导致股市更多的调整,这就是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上市公司有很强的的融资圈钱欲望下,严格控制再融资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投资饥渴症下,市场很难满足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毕竟资本是贪婪的,有一个词叫欲壑难填。
再融资泛滥的前车之鉴不可以忘记,即使要适度放开再融资,也需要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合规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从美团骑手的收入揭资本血腥的秘密
朋友,阅读前劳烦您动动手指关注本人账号,公众号、微博与头条账号同名,谢谢!
我在12月21日发表的《电商是中国消费躺平与内卷的罪魁祸首》一文中提及,电商平台通过拓展期的大量补贴、先期的高收益等不当竞争手段来拓展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掌握话语权后逐步取消补贴、降低平台参与者收益,客观上降低了社会收入水平,是制造消费躺平的重要因素。事实上,野蛮生长的电商极其背后的资本,在利用大众对新生事物的宽容及政府对新生行业的支持,在成为上市公司、登上富豪榜的同时,不仅制造了消费的躺平与内卷,还掠夺了小商户、快递员、骑手等依赖电商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的辛劳收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目前,我们较大规模的电商有网络购物、直播、微商、拼团、外卖、网络货运与城运等平台。如果我们进一步更深入地对淘宝、拼多多等网络购物平台快递员,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外卖平台的骑手,货拉拉、快狗等网络城市货运平台的司机的收入进行研究(电商平台对小商户的压榨另文研究),会惊讶地发现几个个颠覆我们印象的电商行业秘密。
第一、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1、外卖骑手群体近三年收入比社平工资低40%左右。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美团骑手外卖就业报告》显示, 2018年美团平台骑手总数为到323万人,35%的骑手月收入小于3000元,61%在4000-8000元之间,超过8000元的有4%。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4720元,比同年社平工资低31.3%。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间美团骑手就业报告》显示,2019年通过美团平台骑手总数达到399万人,比2018年增长了23.3%。当年32.9%的骑手月收入低于3000元,30.2%为3000-5000元,29.2%为5000-8000元,7.7%高于8000元。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4262元,比同年社平工资低43.5%。差距大幅度扩大。
《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疫情影响,仍有45.7%的骑手月收入在4000-8000元,7.7%月收入超过1万元。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美团骑手的月平均收入为4316元。比同年社平工资低46.8%,差距进一步扩大。
2、三年来快递员群体收入与社平工资的差距从低10%左右扩大到低40%左右。
由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苏宁易购联合发布的《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2018年快递员群体总数量已经达到300万,平均工资在6200元左右,比当年社平工资低9.7%。
依据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 75.07%的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3000-4000元占27.05%,4000-5000元占21.28%,2000-3000元占20.72%。按分段收入中位数加权推算,2019年快递员的月平均收入为4358元,比当年社平工资低42.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上一年)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2020年快递员平均月收入为4859 元,比当年社平工资低40.1%。
3、城运平台司机群体收入与社平工资的差距从高3.5%左右扩大到低36%左右。
2021年11月29日《车主指南》发布货拉拉司机收入调查显示,超过70%的货拉拉司机每月营收在6000元以下,货拉拉司机平均月收入仅5040元。
据我们在头条和抖音平台对121位在货拉拉平台从业超过3年的司机调查,2018-2020年的平均收入为:2018年7107元,2019年6292元,2020年5136元。2020年这个5136元的收入与《车主指南》调查的收入5040元比较接近,说明调查结果可信赖度还是比较高的。从调查收入看,货运司机群体收入从三年前比社平工资高3.5%左右,到2020年营收入大幅下降,反而比社平工资低36.7%。
据受调查的司机反映,收入下降的原因,一是平台提成和VIP客户售价每年都在增加,二是油价一直在上涨。三是平台抢单数量因为城运市场规模跟不上平台司机规模的增长一直在下降。四是平台远距离大单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第二、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与电商、社平工资增长趋势相反
在电商规模迅速扩大、社平工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反而逐年下降,成为有消费需求但严重缺乏消费能力的主要群体。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2018年6868元,2019年7542元,2020年8115元。2020年比2018年增加了18.2%,年均增长8.7%。
据统计,全国2018年电商成交额为34.81万亿元,2019年增加到41.85万亿元,2020年发展到48.3万亿元,2020年比2018年增长38.8%,年均增长17.8%。
但这三年来,城运司机的收入下降了27.7%,年均下降15%;快递员收入下降了21.6%,年均下降11.5%;骑手收入下降了8.5%,年均下降4.4%。城运司机的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是因为叠加了油价上涨的因素。
第三、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劳动所得,比我们看到的数字更令人揪心
依据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我国快递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长约为10.5个小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冯向楠2018年7月对北京地区外卖骑手的调查:“调研结果显示,84%的外卖员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只有14%的外卖员每天工作8小时。北京市外卖员平均工作11.4小时。
华东师范大学吕宣如,2018年3月-11月对上海地区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这些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较多集中在8-12小时,平均在10小时以上。
2019年7月-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广怀教授团队对武汉的快递员和外卖员所做的调查,快递和骑手的工作时间集中在8-12小时,全月无休。以10小时占比最高。
大家通过以上调查应该可以发现,服务于电商的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平均的日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基本上是10X7小时辛苦工作,月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合法用工时间的75%。如果计算这部分加班工资,服务于电商的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平均时薪,大约只有社平时薪的34%,低于多数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折合的时薪。
在高劳动时长的同时,这批人普遍没有社保,没有医疗保险。他们中的快递、骑手和司机,又比一般的工作岗位更为危险。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最辛苦的劳动人群,却只能拿到这个社会最低的劳动报酬,还无法享受这个社会的福利救助体系。
第四、为什么电商赚得盆满钵满,助力电商发展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却越来越低?
大家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电商飞速增长,电商背后的资本挣得盆满钵满,电商生态圈中的灵活就业人员却不仅享受不到电商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反而收入越来越少呢?
一是因为,国内所有的电商模式,发展初期都采取了对平台参与者(卖方)和平台客户(买方)提供大量补贴和优惠价格的竞争策略,一方面用高收入来吸引参与者比如淘宝的小商户、美团的小商户和骑手、滴滴和货拉拉的司机入驻平台,另一方面用低价来吸引平台用户,从而推动平台规模的迅猛扩张。当平台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后,平台就会逐步退出补贴政策,通过收入分成、购买VIP等方式逐步降低平台小商户、司机、骑手的收益,仅保留低价策略来参与竞争,从而导致平台参与者一方的收入逐步降低甚至亏损。但因平台处于市场优势地位、控制了垄断程度的市场份额,卖方一旦因收益降低退出平台就面临失业的窘境而无奈被动接受现实。
二是因为,这几年宏观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发展艰难,很少新增就业岗位,小微企业又大量破产,破产的创业者、失业者、新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在平台夸张的广告引诱下涌入这些电商平台。有的发现收入落差大而转行,有的看到就业艰难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委曲求全。根据某联招聘的数据,外卖骑手离职率达到了50%,3个月内离职的人更是达到了70%,快递员的离职率也在30%左右,三个月的离职率达到42%。既然送外卖送快递这么赚钱,为啥离职率还这么高呢?所以啊,涉及电商行业的月入万元的广告看上去很美,实际上遥不可及,大家千万不要被这种招聘信息所蒙骗。
三是因为,在其他国家,各行业的劳动者都有行业公会介入与资方集体商谈工资,但国内这些电商这类新兴行业的就业人员,既没有官方工会撑腰,也没有其他组织代表他们的利益诉求,几千万个像沙粒一样的从业人员,自然无法左右资本的盘剥。
四是因为,电商平台利用劳动法和社保法律法规的漏洞,规避了与这几千万从业者的劳动合同关系,让这群劳动者无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据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测算,因准入门槛较低,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吸纳了大量创业失败的小微企业投资者、倒闭、萎缩企业的失业人员和新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全国电商从业人员2017年约4250万人,2018年达4700万人,2019年超过5100万人。加上快递人员,2020年电商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依托电商的快递从业人员将近6000万人,在全国2亿个体(自由职业者)中占了近三分之一。
这一群数量庞大的劳动群体的收入,事实上都处于逐年减少、与全国平均收入逐年增长的趋势背离的状态,电商的的确确是中国消费躺平与内卷的罪魁祸首。
明年我们的主要政策是提高收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高度关注服务于电商平台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与经济发展趋势背离的严重问题,要迅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电商平台,合理分配电商发展红利,切实保护电商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的同步增长,把这部分社会底层群体的收入切实提高了,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