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产油量-利比亚下周油价预测
1.油价调价窗口日期表
2.原油市场的噩梦要来了,热带风暴,克劳德特即将袭击墨西哥湾沿岸,啥情况?
3.利比亚战争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及对中国石油股价的影响?
4.利比亚局势
油价调价窗口日期表
2022汽油调价时间如下所示:1月油价调整时间:17日24时、29日24时;2月油价调整时间:17日24时。
9月油价调整时间:6日24时、21日24时;10月油价调整时间:10日24时、24日24时;11月油价调整时间:7日24时、21日24时;12月油价调整时间:5日24时、119日24时。
油价上涨: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2009年时,俄罗斯已经超越沙特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而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在全球原油产量的份额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51%下降到今天的40%。
原油市场的噩梦要来了,热带风暴,克劳德特即将袭击墨西哥湾沿岸,啥情况?
1.利比亚计划在8月出口120万桶原油。根据运输计划,利比亚将在出口180万桶原油。利比亚仍处于内战中,自1月以来,东部部队一直阻碍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出口。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已多次宣布原油出口出现不可抗力。这导致利比亚大部分能源输出停止,储油罐满了。
2.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从每月不到940万桶增加到每天近980万桶。由于欧佩克+决定放松减产,俄罗斯计划每天增产40万桶原油。
3.历史上最早的热带风暴13L和14L将于下周初来袭,或者影响墨西哥湾和得克萨斯州的产油区,石油市场可能出现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两次风暴按预期发展,将是历史上飓风季节形成的最早的“L”型风暴,之前的记录是1995年8月29日的刘易斯风暴。预计下周热带低气压和热带风暴劳拉将登陆墨西哥湾,墨西哥湾产油国正处于确保商业安全的初级阶段。
4.富国银行分析师罗杰·里德认为,在风暴袭击墨西哥湾之前,炼油厂不太可能大规模关闭,但墨西哥湾沿岸的许多炼油厂处于更广泛的“危险地带”。在石油市场普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从宏观角度来看,停产应该是一件积极的事情。然而,由于预计油价不会对风暴的影响作出反应,预计这对直接受影响的产油国将是一个负面事件。
5.中国原油买家租用了约19艘油轮,并将向中国运输约3700万桶原油。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它将创下今年5月创下的进口美国石油3520万桶的新纪录。
自从欧佩克+决定放松减产,俄国计划每天增产40万桶原油,原油产量开始增加,供应量增加,原油不好;双风暴可能在下周初登陆美国,短期内会对油价产生影响,影响程度需要特别关注最新的影响;技术上,近3个月国际原油保持区间波动,波动幅度有所下降,而国内原油在持续回调后有企稳迹象。
利比亚战争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及对中国石油股价的影响?
最近一个月以来,随着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持续升级,国际油价再次在三年后突破100美元。对于对外石油依存度已高达56%的中国来说,能否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石油储备进展如何?国际油价走向如何?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影响如何?“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国家能源局的第一任“主帅”张国宝和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两位权威人士均表示,目前中东、北非的局势对中国石油[11.84-0.67%]进口影响不大。王庆云则透露,目前我国石油储备量大体可用1个月,将来会扩建到国际准则的90天要求。
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我国原油与成品油储备比为3:1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3月7日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会召开之前,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物资储备局局长王庆云抽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
NBD:作为物资储备局局长,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下国家物资储备的功能吗?
王庆云:国家储备分十三类,国家物资储备是战略储备,服务于国防需求,主要包括石油、稀贵金属等产品的储备,是间接地服务于生产的。
NBD:我国石油储备进展如何?
王庆云:按照国际能源署的标准,石油储备应达到90天的标准。我国目前的石油储备(量)大体是一个月,也就是说一期已经基本储备完毕。这里面的储备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原油储备,另一块是成品油储备,基本上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的比例是三比一。
NBD:石油储备二期进展情况如何?
王庆云:二期储备目前只是提出来了,还在选址并没有开建,这主要是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在做的工作,但将来要建二期、三期,以便我国能够达到90天的要求。
NBD:据说我国进行一期储备的时候,国际油价还比较低,您怎么看待储备和价格的关系?
王庆云:储备和价格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国家需要就要储备。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60美元/桶的时候,我说要赶紧进”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最近十年,中国先后从石油、煤炭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安全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昨日(3月8日)中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张国宝分管能源工作11年,对于中国能源问题如数家珍。
从利比亚进口原油仅占我国进口量的3%
NBD:利比亚内部军事冲突又加剧了。石油蕴藏丰富的利比亚一旦中断石油供应,对中国有何影响?
张国宝:我认为,即使没有这次利比亚或者中东的乱局出现,石油价格的趋势实际上也是会往上涨的。
但中东、北非目前的局势对于我们中国实际进口原油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中国从利比亚进口的油很少,只占我们进口量的3%。即使没有这3%,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进一步说,即使苏伊士运河不能通航了,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中国的油通过苏伊士进来的很少。
但是,我国一半以上的原油是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所以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会比较大,主要问题在这个地方。
建议“十二五”增加石油代替品研究
NBD: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年来逐渐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一半,对于居高不下的油价,我国有何应对措施?
张国宝:去年年中,(国际油价)每桶大约在60美元的时候,我就把三大石油公司找到我的办公室,我讲60美元,你们赶紧进。(这是因为)我预计将来肯定比60美元要高,突破100美元完全是有可能的,即使没有利比亚这个事情出现。
我国能源安全最大的问题是石油安全。因此我建议“十二五”规划中应增加石油代替品的研究。
应该说,我国的能源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增长很快,但总体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只有10%,90%还是国内的能源,这看起来跟媒体讲的好像有点不一样,我给你解释一下。
实际上我们对外依存度高的只有石油,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6%,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增长。
我国(每年)自己产(石油)两亿吨,(石油)进口已经到了两亿四千万吨,从国内目前掌握的石油储备资源来看,(年产)超过两亿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去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800多万辆,这个刚性增长很厉害,以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增加。
油价波动中上涨这是一个趋势
NBD:国际油价走势现在各方争论不休,石油似乎最受国际炒家青睐?
张国宝:国际油价到底会涨多少?任何人任何时候也不能预测准确,因为这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但存在几个涨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利比亚局势会不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例如沙特。如果不影响,沙特的(石油出口)增长潜力还是有的,但如果影响了,那这个影响就大了。中东局势进一步加剧,那肯定会推高油价。
但总的来讲,石油价格尽管有波动,但在波动中是一个上涨的趋势。
利比亚局势
自3月19日起,以英、美、法等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利比亚乱局对于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受利比亚战乱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的无疑是世界石油市场供应。而后果是世界新的高油价时代将因此提前到来。
利比亚是欧佩克成员国,正常情况下石油日产量约达160万桶,是世界第十二大石油输出国,约占世界日均石油总产量的2%,比重似乎不是很大。但是,有四个因素使得利比亚战乱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远高于世界想象:
其一,利比亚的原油素以高质量著称。其每天生产的160万桶原油中的大部分是硫磺含量很低的轻质原油,轻易就可提炼成需求量很大的石油产品,如汽油和柴油。全球只有25%的原油具有这种质量,而这其中利比亚产量占了20%左右。
其二,利比亚的原油出口市场集中在地中海地区。其石油主要向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士和德国出口。而由于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中的独特地位,因此,与来自大多数中东国家的石油相比,利比亚的石油损失具有特别显著的影响。
其三,利比亚乱局加剧了中东北非地区乱局。作为世界主要石油供应地,这一地区的动荡本来就已经快速推高了国际油价;利比亚再陷内乱,无异于使这一地区动荡局势雪上加霜。
其四,利比亚乱局与日本核电危机叠加。在日本本次因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之前,面对石油储量日减与价格不断攀升的局面,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与法国等,都曾计划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来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日本福岛核危机提醒人们:发展核电面临的后续风险未知。这反过来刺激了各国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新一轮狂热。
自利比亚内乱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很快突破100美元大关。至3月31日止,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已升至每桶20美元,涨幅高达25%;国际市场基准价格则突破了100美元,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利比亚局势后续发展前景尚不明朗。而世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却是看得见的。欧佩克最近发表报告预计,2011年世界对石油的需求约增长3.9%,而去年是4.5%。
在西方,人们常把“黑天鹅”比喻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而用“白天鹅”比喻确定性很强的事件。对于未来国际油价,美国外交学会能源和环境问题资深研究员迈克尔·A·利维说:只要利比亚再乱下去,那么,2011年年中,石油价格即使升至150美元一桶,也不是一个“黑天鹅”事件,而是“白天鹅”事件!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每天要消耗830万桶石油,其中半数以上依靠进口。尽管利比亚石油只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3%,但由于利比亚也是我为数不多的轻质原油即低硫原油输入国家;更由于利比亚战乱对全球油价的助推,无论是原油供应保障还是输入性通胀上的压力都将日增,对此我们宜早预作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