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什么使得油价、一涨再涨呢

2.美原油库存增加对原油是利多还是利空?

3.原油库存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4.影响油价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是什么使得油价、一涨再涨呢

石油库存减少_库存增长施压油价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6、投机活动为油价飙升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这两种因素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的大肆炒作,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据估计,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根据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家们预计投机因素使美国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美元左右。

美原油库存增加对原油是利多还是利空?

 

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参考:

近10年来美国战略原油库存、国际原油价间具有稳定的正相关性。

每周三,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和美国石油协会(API)都会公布最新一周原油及石油产品库存变化的有关数据,尤其是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数据更具有权威性,为市场绝大多数人士所看重。但是一些关注纽约WTI原油走势的投资者仅仅只看原油库存(实际上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的简单变化,然后利用这种变化关系来分析油价的变动,这样就将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即使是不考虑影响油价的其他因素,关于库存的变化至少要考虑如下问题。

首先,必须分析美国的战略原油库存的变化。其实一般所说的原油库存严格来说是指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而美国战略原油库存这几年变化很大,而且与原油价格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笔者的统计分析,近10年以来美国战略原油库存与原油价格之间具有高度且稳定的正相关性,而商业库存与油价的相关性变化较大,很不稳定。尤其2004年以来,美国商业、战略原油库存都与油价表现出正相关,特别是美国战略原油库存与油价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8,而商业原油库存也由近10年总的负相关变为近两年的正相关,实际上是受战略原油库存的影响所至,说明商业原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已经相当弱,而战略原油库存则起到主导作用,战略原油库存还可以反映出美国对原油价格的态度。

其次,要考虑原油库存的变化、季节性变化趋势。由于季节性气温的变化,原油的消费也是具有季节性的,每年的冬季和夏季是用油高峰,库存倾向于减少,而第二季度为每年用油最少的季节,一般原油库存处在增加的周期之中,如目前原油库存就处在增加的周期之中,一般要到五月中、下旬才会结束。而在分析原油库存变化的时候,不仅要看库存相对于前一周的变化,而且还要了解与前一年当期的对比情况,这样才能知道目前库存总体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当库存处在历史高位或低位时,就更具有指导意义。

再次,要考虑引起原油库存变化的原因,看其是否具有持续性。美国原油库存的增减取决于供求关系,供应来源于美国国内生产和原油进口,需求则是炼厂将原油炼成成品油。炼厂的开工率则反映出成品油需求的变化,这样就会知道库存变化的原因,知道这种变化是否具有偶然性或长期性。如上周三EIA公布,3月31日当周美国国内原油库存增加210万桶至3.428亿桶,原因是炼厂产能利用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85.9%,而此前预估为上升0.4个百分点,尽管每日原油进口量也减少14.7万桶。这样的话就知道,由于炼厂开工率的不足导致原油库存增加,这也很可能导致汽油等成品油减少 ,实际情况确是如此,汽油库存下降440万桶至2.118亿桶,降幅大于预期。

最后,还要考虑其他成品油库存的变化对该成品油价格的影响从而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考虑其他成品油要考虑季节性的影响。如在冬季,取暖油的变化成为市场的焦点,天气因素也就成了炒作的题材,如果天气过冷取暖油消耗就会过多导致取暖油与原油双双上涨,相反,暖冬则会抑制油价的上涨。而在春夏季节,尤其是夏季用油高峰季节到来后,汽油则成为市场的焦点,引起汽油库存的变化成为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如近两周,尽管原油商业库存增加了,但是汽油库存却大幅减少导致汽油大涨,带动原油突破近两个月的盘整区间。

总之,分析库存一定要全面,战略库存、汽油等成品油的库存变化与季节性周期因素也要考虑,最后还要结合消息面综合分析对油价的影响,才不会失之偏颇。

原油库存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长远来说,库存越来越少,油价越来越高是必然的。但是库存紧张会导致新能源开发,如果可实行新能源被开发出来,油价必然下跌。

从经济学来说,奇货可居,所以库存减少和油价上升是必然的。

影响油价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影响油价的因素错综复杂,如政治、经济、库存、气候、技术等。这些因素此消彼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因素。

(1)供需因素。

石油作为一种商品,长期来看,其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价暴跌,可以说是70年代高油价政策的直接后果。油价过高造成世界石油消费国普遍节省燃料,同时也刺激了非OPEC国家石油的生产,增加了石油供应量,使世界石油供过于求,达到了饱和状态,油价下跌成为必然。而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走高,本质上是世界石油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因投资不足引起石油剩余产能处于历史低位而造成的。

(2) 政治经济因素。

在历史上每一次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背后,都能看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子。1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及石油禁运,促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造成伊朗石油大幅减产。“9·11”之后美国发起反恐战争,带来中东地区的动荡和石油供给波动……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OPEC和非OPEC石油生产国、石油消费国及石油公司相互制约的格局。这使得政治经济因素在石油价格波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期货投机。

近几年来,由于美元持续走软、股市低迷不振,美国投机资金在股市、债市上的投资收益令人失望,再加上全球经济复苏带动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旺盛,从而导致部分投机资金从股市、汇市等市场撤出,大量涌入期货市场,大肆炒作能源和原材料期货。

(4)石油库存。

虽然库存不是决定价格的直接原因,但库存却是市场上涨或下跌动力的直接体现。若主动增加库存,库存就变成了需求,需求增加而市场供应未发生变化,价格将随之上涨;反之,若主动减少库存,库存变成供应,供应增加而市场需求未发生变化,价格将随之下降。但是,库存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供需矛盾的激烈程度。一般而言,供需紧张时,往往伴随低库存和高油价;供应充足时,常常伴随高库存和低油价。库存的变动与价格的关系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关键要看库存变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