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布泊探险

2.彭加木失踪之谜的始末究竟是什么?

3.彭加木的人判刑没

4.上世纪中国在沙漠消失的探险队领队

5.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彭加木为何会失踪?

罗布泊探险

巴音郭楞州92号汽油价格_新疆巴州今日油价

泛指的罗布泊为罗布泊荒漠地区,东起玉门关,西至若羌至库尔勒的沙漠公路,北起库鲁克塔格山山脉,南至阿尔金山脚畔,总面积达9.7万平方公里,跨越了新疆和甘肃两省地界。由于人们习惯使用泛指的罗布泊概念,离开库尔勒数公路的戈壁就被列入罗布泊范围了。狭义的罗布泊指该地区于70年代干涸的中国最大飘称湖,位于该地区中心位置,也是最低洼地区。现虽为涸湖盆,湖底面积仍有1200多平方公里,呈椭圆形。

罗布泊无人区指9.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而不是湖盆位置,至今仍没有单身一人尝试穿越罗布泊无人区。彭加木失踪地位于该地区的东南部,距涸湖盆300公里,离试验区就更远了。余纯顺乘后勤给养车两天后才进到该地区的罗布泊湖盆北岸的徒步起点,他朝南走了30多公里后遇难于湖盆中部。有些人所谓号称单独穿越罗布泊的纪录都是缺乏科学常识的玩笑。

去罗布泊探险

30年代,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尝试驾木舟渡往罗布泊南岸,但因水浅而未能如愿。1996年6月,余纯顺由北岸徒步进入罗布泊,因高温干渴而遇难,他的路程也没超过斯文赫定。此次广东旅游者将打破他们的纪录,完成罗布泊北岸至南岸200多公里的穿越行程。

目前,穿越罗布泊仍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队员离队迷失方向,遭遇沙暴等,此外,行程仍十分艰辛,风餐露宿,一个星期无水洗涮,要自己动手搭卸帐篷,伙食简单,饮水定量等等,对挑战者来说都是个严峻的考验。虽然有组织者周详的措施,但参与者回避不了要挑战自然首先要挑战自我的现实。

沿途景点亮相

孙基汉代烽火台——离库尔勒60公里处的一座保持较好的古烽火台遗址。有学者根据修建长城的防御意义,认为古长城的西端应包括了尉犁县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该烽火台应是西长城的起始。

营盘汉代遗址——一处罗布泊地区中保存较完好的古遗址。有一圆形城墙,直径300米,墙残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遗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边两公里处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边则是著名的古墓群,为罗布泊地区最大的墓葬群。据资料介绍,营盘是官办的屯兵驿站,一方面也扼守丝绸之路的中道,起保护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于城旁流过,土地可以屯垦。

龙城雅丹——罗布泊地区三大雅丹群之一,位于罗布泊北岸。土台群皆为东西走向,成长条土台,远看为游龙,故被称为龙城。

土垠——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并命名的一处汉代后勤驿站遗址,残存物极少,但在古时是丝绸之路的一处军事要地。

余纯顺墓——位于铁板河出口不远的一处土台,1996年6月余纯顺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干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时距自己亲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给地点仅2公里。现建有墓地墓碑,已为罗布泊之行必到之处。

罗布泊湖心标志——19年底,一工程师根据地图经纬度测量的湖心地点,虽然没人考证,也成了一景观。19年标志点只埋下一个空汽油桶,1998年2月广东首个女子罗布泊探险队树下第一块木碑后,现已增加了数个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罗布泊者留下纪念物之处。

库木克塔格沙漠——为高海拔沙漠,位于阿尔金山和湖盆之间,为我国第三大沙漠,并以独特的羽毛状沙带著称。

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流经库尔勒、尉犁县进入罗布荒漠,现中游河道灌满流沙,偶有稀疏胡杨树和芦苇、红柳,下游河道则寸草皆无,一片死寂,沦为荒漠,河道两岸偶有轰然倒地的枯胡杨。

楼兰古城——古楼兰国遗址。现在,还可看到民居遗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绘虽经千百年,至今还可辨识。

红柳沟——罗布泊南岸一片红柳土包构成的戈壁滩景观。

米兰古城遗址——丝绸之路南道的重镇,曾为楼兰国都,现保存有最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还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遗址。斯坦因盗走的著名有翼飞天壁画就在米兰寺院遗址中挖掘。

米兰农场——紧挨着古城有一建设兵团团场,因该处自古以来得益于阿尔金山的雪水,有农牧业存在的条件,因此除了现代人在垦荒,古时就有发达的灌溉系统。在米兰农场的民族连可以拜访罗布人的后裔。图文/林伟生

行家指点

一、罗布泊近年来常有勘探队进入,但均不是单独行动,经常是数台车辆同是行进,因该地没可饮水源更没食物。

二、四月至八月是风沙酷热季节,温度可高达50℃,风大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当地人都不敢轻易进入。一般探险队、考察队都避开此季节。

三、进入者需有充足的给养,良好的车辆装备,熟悉当地情况和道路、方向的向导,配备有导航仪、电台、发电机等。

四、集体进入时,个人要遵守队伍纪律,切忌单独离队行走。因缺少医疗条件,有慢者不适宜进入该地区。

五、秋天进入罗布泊,温度10-32℃,注意防风沙装备;冬季进入罗布泊,要注意保暖:最低温度达零下8℃与北京气温相近。风速较小,除带上羽绒服、防寒鞋、口罩、手套、绒帽,保暖水壶、护肤防裂用品等也要备上。

六、因缺水不可能有条件洗澡,进入罗布泊者要有思想准备,当地气候干燥,数天不洗涮也不会发粘发痒。

七、注意环境保护,勿损坏古遗址。个人遗弃物品要集中打包深埋。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17日电(记者 曲志红 邱红杰)一片碧水,一行野鸭。听起来难以置信,但这是记者近日在有“死亡之海”之称的戈壁滩罗布泊看到的景象。

据罗布泊所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县委书记张亚平介绍,2001年,罗布泊钾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开发出钾盐卤水,现在已汇积成了一片大大小小总面积达21.6平方公里的盐水湖。湖水碧波荡漾,成为这块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崭新景观。

在盐水湖的岸边,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建筑,是这家钾盐公司的生产场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中凡说,目前年产2万吨的硫酸钾的实验厂已开始工业试验,这意味着罗布泊马上就将开始生产钾肥,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罗布泊宝贵的正在变为财富。

有资料显示,罗布泊地区的钾盐储量丰富,经2002年探明,贮量达到5亿吨,潜在经济价值8000亿元上以。地质专家认为,这里完全具备成为我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的潜力。

罗布泊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和积盐中心,古时称为“盐泽”。随着地理条件的变化,这里逐渐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冬季严寒,夏日酷热,终年多风,极度干燥,被称为“死亡之海”。

罗布泊钾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投入约1.2亿元于罗布泊钾盐开发。根据发展规划,公司最终的生产能力要达到年产220万吨无氯钾肥。预计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时,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120万吨。唐中凡说,那时,这里就是世界第一大钾肥企业。

钾肥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是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肥料。据罗布泊钾盐公司调查,钾肥的市场很大,目前中国年消耗钾肥700多万吨,80%以上靠进口。罗布泊生产钾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

正在建设中的钾盐生产基地,也是正在建设中的罗布泊镇的一部分。这个于去年4月成立的镇,可能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个镇,也是继楼兰古国后1500多年来在罗布泊诞生的第一个机构。

首任镇长郭高潮告诉记者,他心目中未来的罗布泊镇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功能完备,集化工、矿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小城镇。目前只有200多人的罗布泊镇位于“死亡之海”腹地,辖区达5.4万多平方公里,堪称“中国第一大镇”。

郭高潮介绍说,目前一条全程740公里,连接哈密、罗布泊镇和若羌的公路已被列为省道正在勘测设计,很快就将投入建设,并将在3年内完成。一个手机通讯塔正在建设中,两个月后以罗布泊镇为中心直径60公里的范围内就可以打手机了。一条饮用水管道也在建设中,将把50公里以外阿尔金山的水引到罗布泊腹地。历经千余年沉寂的罗布泊正在重新迸发出活力。

彭加木失踪之谜的始末究竟是什么?

罗布泊在很多人心目当中都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关于双鱼玉佩,关于彭加木,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1980年六月,新疆科学院副院长彭加木带科考队来到罗布泊考察,据说此次是为了找到重水,彭加木在罗布泊有丰富的考察经验,曾经三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然而,此次考察却再也没有回来。1980年6月17日,科考队在库木库都克扎营,此时科考队当中的汽油和水都所剩无几。

这就意味着科考队的所有研究工作都必须暂停,当时有工作人员提出让直升机飞过来给大家补给,但代价很大,于是大家商议就地找水,同时向当地驻军求援,当天下午一点,科考队发现彭加木失踪,当时彭加木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

随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彭加木作为有三次罗布泊考察经验的人,他不会不知道在50多摄氏度的高温之下,独自外出找水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但他还是出去了,事发地又在一场神秘的罗布泊。外界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众说纷纭。

为了平息谣言,国家和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罗布泊寻找彭加木,然而,69个人大小越野车辆18辆,在罗布泊寻找了整整41天,却没有看到丝毫的痕迹,彭加木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如果彭加木已经遇难,为何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2005年在彭加木失踪附近的沙窝当中发现了一具男性干尸,干尸穿戴的物品,特别符合彭加木失踪时的样子,但经DNA比对,并不符合彭加木。

彭加木的人判刑没

时至今日,有关彭加木的失踪,仍然疑点重重。彭加木都很难断定是被人的,怎么可能找到凶手并判刑。

扩展资料:

1980年5月8日,庞家墨带领一支综合科考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科考队自北而南,比原提前20天成功地纵贯罗布泊湖底。原定任务完成后,彭加木建议充分利用原的科考时间,继续东进科考。

可是科考后期,科考队剩下的汽油和水都只能维持2天了,他们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后,一面通过电台向当地驻军求援,一面依靠自己力量找水。6月17日上午,彭加木留下“我向东去找水,彭17/6 10:30”的纸条后,独自一人走向沙漠深处,自此再未回到营地。

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失踪)),原名彭家睦,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 )农学院,1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

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罗布泊失踪。

1947年,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专攻农业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他主动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积极向组织提出要求,赴新疆考察。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1957年,身患恶性肿瘤,回到上海治疗。他以顽强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病情稍有好转就重返边疆。先后踏遍云南、福建、甘肃、陕西、广东、新疆等十多个省区,曾十五次进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还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和自然条件,为开创边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发展我国的植物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揭开了罗布泊的奥秘。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其时,汽油和水所剩无几。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继续东进考察,他独自外出找水走向沙漠深处,不幸失踪,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对于他的失踪,在全国曾风传过各种说法猜测。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上海市人民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彭加木

上世纪中国在沙漠消失的探险队领队

彭加木

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1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罗布泊失踪。

彭加木于1925年生于广东番禺。

彭加木1947年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专攻农业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他主动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积极向组织提出要求,赴新疆考察。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1957年身患恶性肿瘤,回到上海治疗。他以顽强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病情稍有好转就重返边疆。先后踏遍云南、福建、甘肃、陕西、广东、新疆等十多个省区,曾十五次进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还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和自然条件,为开创边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发展我国的植物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揭开了罗布泊的奥秘。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其时,汽油和水所剩无几。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继续东进考察,他独自外出找水走向沙漠深处,不幸失踪,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对于他的失踪,在全国曾风传过各种说法猜测。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上海市人民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baike.baidu/link?url=K-MW5jApl7uqwX7ifuriT-zD7gy6NXaKnfiNPvb-QCZ2Maa9DjJaeI58CH11YVzeTwngb2iwtr-_9FttEvct2q

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彭加木为何会失踪?

分析这个问题,必须化繁就简。

除却神话色彩以外,这个人的物体是肯定存在的,活着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在地表寻找不到,那肯定就是在地下了。

那么,什么途径导致彭加木会到地下呢?

1、塌陷,他恰巧经过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里面由于原来罗布泊水位的下降形成的空腔区域,当人经过的时候塌陷进去,又被移动的沙子掩埋。这个可能性最大。

2、死亡后被流沙掩埋,当人到一个地方由于食物、水源问题而导致死亡,其死亡后恰巧被流动的沙丘掩埋了。这可能性也比较大。

3、被食肉动物捕杀,而后被分尸吃掉,遗留的小部分被流沙掩埋。可能性也有但较小。

总之,地表没有,肯定就在沙子里面啰。

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彭加木为何会失踪?

上世纪有几起著名的失踪与神秘死亡案,彭加木1980年6月6日因科考在罗布泊找水失踪,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陈彪在1992年9月10在上班途中神秘失踪,另外还有余纯顺1996年6月13日在即将完成穿越罗布泊时神秘遇难,无疑这些中彭加木的失踪最具神秘色彩,失踪后总共有三次大规模的搜索,但一无所获。

找水失踪?

彭加木时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曾经有两次成功考察罗布泊的经验,这次是第三次,1980年6月5日,彭加木一行经过将近两个多月的考察到达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时,遭遇了措手不及的困难,考察队携带的油水几乎耗尽,但他们距离目的地还有800千米!

当时考察队会议讨论的意见是固守待援,也就是在原地等待当地驻军的空运送水送油,当时求援已经发出,当然这并不是收到求援立即响应,驻军也需要有一个决策过程,在这个时间差中,彭加木思虑再三,打算放弃求援,有几个原因:

在当晚的的讨论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吵,大家不欢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其他考察队员却未见到一贯早起的彭加木,却在他帐篷内发现了一张纸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

这是一张笔记本上撕下的纸条,彭加木想在驻军准备的这段时间打个时间差,找到水源再取消求援,但想法很美满,现实却很残酷,彭加木从此杳无音讯。试想,一个已经患病的老人在将近50 沙漠烈日下,徒步找水的场景,实在不敢想象,但按理来说,即使在沙漠中遇难,在数次大规模搜索中为何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失踪的几种原因猜测

当时是刚刚拨乱反正后的80年代, 社会 环境比较复杂,各种传闻都有,尤其是数次大规模搜索都找不到人,因此各种谣言就开始满天飞了,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这种可能性在好莱坞大片中经常成为谋杀案的动机,但事实上考察队尽管很多时候意见相左,但工作中建立起的友谊情同兄弟,这种事情怎么干得出来?

进入流沙失踪而搜索不到,这可能算是比较靠谱的猜测,在各种**中我们也见识到了流沙的威力,而事实上还真有这个可能,这是靠谱的猜测。

这个在当时还挺有市场,因为中苏决裂在先,后在1962年又煽动新疆变民(伊犁、塔城等地区)逃往苏联,因此持有这个观点的人还不少,但罗布泊地处新疆腹地,苏联的直升机不可能到达此地,所以这个可能性其实是最低的。

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是外星人的黄金时间段,那会各种流派都有,所以有这样的猜测也属正常,但凡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个传闻。

传闻彭加木因双鱼玉佩前往罗布泊耳朵洞位置(罗布泊就像只耳朵,其实是典型湖水沉积物形成)找到了一个史前地下基地,内部先进程度超过想象,但在前往地下基地探险的过程中,彭加木发现了岩壁上的某种植物,感染了未知,特征是潜伏期短,发病症状类似生化危机中的丧尸,因此彭加木已经被秘密处理了。另外也传闻新疆某地爆发丧尸围城等。当然这虚乌有的事情,却被传的有板有眼,因为这种神秘最吸引人眼球。

科学的分析下,彭加木到底因何原因失踪?

流沙的说法是比较靠谱的,但可能有另一种更科学的说法,罗布泊地区因为是古湖泊沉积物富集区域后沙漠化,形成的地形比较复杂,地下各种状况都有,但有一种特殊的砂层结构,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沙丘,似乎还有个硬壳层,但根本不受力,人一踩上去就会掉落塌陷,犹如雪崩一般的沙丘瞬间就会将人掩埋,而在罗布泊,多一个沙丘少一个沙丘根本就没人知道,也无从寻找。

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测,不过即使彭加木被薄沙掩埋,主要不外露,将可能永远都找不到,不仅是其面积大,还有一个原因是沙丘是移动的,当然也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被发现,因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罗布泊地区就发现多具尸体,但没有一具是彭加木的,也许我们还要再继续等待。

另外关于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陈彪失踪案,他是从南京市北京东路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出发,到南京大学天文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途中失踪的,路程只有15分钟,最靠谱的猜测是当年可能是出了,肇事者直接将伤者带走逃逸,随后处理了,这在没有监控而又没有目击者的现场,几乎没有证据可找,而且当时那条路确实行人不多,而且时间比较早,各位有兴趣可以了解下陈彪失踪案。

我是小地,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关于彭加木失踪一事,坊间一直以来都流行几个版本,有说是穿越了的,也有说是被外星人带走了的,总之众说纷坛无从证明,这只不过是为人们茶余饭后增加谈资而已。而在我看来,这与罗布泊恶劣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记得在前几年央视一套播出的《马兰谣》这部电视剧,其中有一个片段就讲到了“林俊德”独自一人骑马外出寻找材料,不料遇到沙尘暴而走失,而在派人搜寻他的时候“李仕武”还特地对搜寻人员强调了天气再热都不要脱衣服,以免身体水分蒸发危及生命。

前面我们讲到了罗布泊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它在 历史 上是一个面积广阔的湖泊,由于受到气候变迁和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干涸而成为现今的大片盐壳,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干旱中心。而彭加木院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科学考察的。

实际上彭加木1980年6月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库木库都克时,是由于汽油和水几乎快要消耗殆尽,为了寻找水源他独自一人冒着50 多的高温前往沙漠深处找水,这无疑是十分危险之举。

我们都知道,人体中水的比重占70%以上,可以说人是水做的,因此一个正常的人在正常的环境下3天不喝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而在干燥、酷热且蒸发旺盛的沙漠中缺水就更是要人命了。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彭加木是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水分补充而“渴死”的,而并非像有人说“穿越”了。至于为何搜寻人员找不到其尸体,则有可能是被野兽叼走了或者是被风沙所掩埋。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