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白历史金价走势_菜白黄金价
1.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2.古时候银两及黄金的价值
3.怎么投资实物黄金,怎么保值我在银行的那些钱
4.金价跌至近十个月新低,现在该去抄底买黄金吗?
5.新手应该如何投资黄金?
6.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古代有好多朝代的。各个朝代银子的价值也不一样。
以北宋来说吧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 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古时候银两及黄金的价值
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 结论,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回答者: 孙之望 - 举人 五级 2-19 15:40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厉害啊!
--------------------------------------------------------------------------------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0% (0)
其他回答 共 4 条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龈行匀鲜栋樟恕?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
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
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
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
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
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
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
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
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
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
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
。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
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
怎么投资实物黄金,怎么保值我在银行的那些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黄金作为国际硬通货无疑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作用,并且黄金的价值是自身所固有的和内在的,并且有千年不朽的稳定性,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佳报酬的产品。
一般来说「一手交钱、一手交金」的黄金买卖,都算是「实金买卖」。相反地,只收取一定按金或资金的黄金商品买卖方式,并无实金过手的黄金投资,则可归类为纸黄金。
金条
包括金砖、金块、金条、金锭、金片等,例如国内投资者最熟悉的瑞士
金条金币
金条、金元宝。
对于投资作风较为保守的投资人士,他们只有兴趣购买实金,那么金条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金条本身并无任何特别昂贵的铸工和设计费用,所以是黄金投资中最稳健的黄金商品。
金币
流通性金币
用黄金做的金币,具有流通性,有投资价值,也称为投资型金币,例如国内常见的美国鹰扬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澳洲金币等。
纪念性金币
也是黄金钱币的一种,通常是为了特定目的或某一而印制、发行的有纪念性质的金币。
饰金
用黄金打造的金项链、金戒指、金手炼等饰品,或者有纪念性的黄金徽章,艺术性的黄金制品等。
相信女士们对金饰都有无比的向往。饰金简单来说,就是用作首饰的黄金。
饰金的价钱,是由金银首饰业商会,依照每日的金价行情而订定。金行或金饰商人买入黄金原料之后,要经过设计和铸造等工序,才会将一块块黄金变成可以佩戴装饰的金饰。
金饰款式颇多,也不是每一款都受消费者所欢迎,往往要积压一年半载,才可以把存货出售。所以饰金的价钱一定会比九九金报价为高。
饰金价格一般计算了金饰之重量后,还会加上手工价、店租与其他销货成本。
金行一般都会回收自己的金饰,但是其回收价钱却有所不同;回收饰金之金价,仅是以实际黄金重量做标准,此外还要扣除2%店租与人事成本,以及扣除5%的熔金「火耗」(指经火镕铸过程中所生的损耗,后则泛称税)
为了保障消费者免于购入成色不足的黄金金条,100盎司以下的金条及零碎的金粒、金条须为熔金所打造,故买家要支付打造的费用。
相反,若原块购买标准重量的100盎司金条或400盎司金条,由于本身未经打造便出售,故此其售价与黄金现货价相同,无须打造费用。
不过,无论购买大小金条都要附加0.5%至5%的佣金,作为交易商的分销报酬,通常合理的佣金比率,是交易金额的3%。
饰金投资意义要比金条和金币来得小,主要是美观、流行、装饰,所以饰金的价值和黄金的价格会有落差,一般市场上会有黄金价格和饰金价格的不同,即使是成色高达999,饰金因为必须再加工设计,还要加上加工费(银楼称的工钱),价格会比买金条和金砖来得高,回收时折扣损失也比较大。
但金饰可以变现,如果低价买、高价卖出,还是可以赚到价差,对一般小额投资者而言,也有保值和增值的功效,但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饰金不具备投资价值。
黄金存折
黄金存折(金簿仔)里面不是注明你持有多少现金结余,而是存有多少两黄金,也就是买卖黄金时,以存折来登录买卖黄金的交易纪录,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一样,投资者可以向办理黄金存折业务的银行随时买进黄金存入存折,也可以随时将黄金回售给银行,或者依照银行的规定把黄金提领出来。
在香港,一般银行都会设有金簿仔储蓄户口,投资人士只需按惯常的存款方式存入某个金额的现金,银行方面就会为你购入黄金,因此,黄金存折纪录的是买卖黄金的交易纪录。
台湾黄金存折始于19年,其产品规划的服务内容很适合一般民众,可说是台湾独具特色的投资商品。它是投资者经由银行买卖与保管黄金的工具,以存折的方式登录,投资者可透过存折买入黄金时,银行不会支付利息,但也不会收取保管费。
台湾黄金存折的特色是:
(1)交易门坎最低,最小交易单位只要1公克,约合台币1千多元即可投资,而美元黄金存折门坎较高,投资的最小交易单位为1 英两(等于31.1公克)。
(2)交易最方便,可做为投资黄金的入门管道。
(3)当客户透过黄金存折买进黄金时,承办业务的银行同步为客户储备同等重量的黄金;当客户想提领时,也能领出实体黄金。
(4)中国、香港与日本的银行或金商也开办类似服务,但台湾的黄金存折交易门坎较低。
最早只有台湾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花旗银行开办,2010年台银开始推出美元计价黄金存折,且各大银行纷纷加入这个业务行列,当前已经有华南银行、台湾企银、合作金库、玉山、大台北、上海商银、中国信托商银、永丰、第一、元大等银行开办,各家银行的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多数银行都提供临柜和网络银行交易,少数提供行动银行服务(手机下单),台银和花旗计价的币别也不限台币与美金。
黄金存单
如投资人士购入大量的黄金,「存放」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很多投资者便喜欢使用「黄金存单」,不必为提取、运输、存放等问题大费周章。
黄金存单之上,通常会注明实金的拥有人名称、提取黄金的条件与手续、储存黄金的金库名称和地址、存放位置和数量等,都会列得一清二楚。
而且,由于存单所涉及的银码可能达百万,所以一定要向信誉优良的金号或银行进行购买。
由于提单已出售分销,金号亦会向投资人士收取1.5%至6%的佣金,而且于金库之储存涉及保安成本,大部分的黄金存单持有人,均需对其拥有的黄金支付每季度的保管费用,每年大约是黄金价值的0.5%。
对一般投资者而言,最好的黄金投资品种就是直接购买投资性金条。金条加工费低廉,各种附加支出也不高,标准化金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方便地买卖,并且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黄金交易不征交易税。而且黄金是全球24小时连续报价,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及时得到黄金的报价。
虽然投资性金条是投资黄金最合适的品种,但并不是指市场中常见的纪念性金条、贺岁金条等,这类金条都属于"饰品金条",它们的售价远高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而且回售麻烦,兑现时要打较大折扣。所以投资金条之前要先学会识别"投资性金条"和"饰品性金条"。
投资性金条一般来讲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金条价格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非常接近(因加工费、汇率、成色等原因不可能完全一致);
二、投资者购买回来的金条可以很方便的再次出售兑现。金融投资性黄金金条一般由黄金坐市商提出买入价与卖出价的交易方式。黄金坐市商在同一时间报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越接近,则黄金投资者所投资的金融性投资金条的交易成本就越低。
投资入门
黄金投资学习是每个投资人进入黄金投资行业所必需经过的准备阶段。学习炒黄金投资,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额外收益,同时,又是对自己投资理财意识的一种培养锻炼。新人可以了解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买卖技能等待的终极目的是行动,黄金投资市场中的行动体现为买卖。提高买卖技能的方法除了学习操作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以往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如果要完善黄金投资知识,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建议看以下《超短线大师》《炒黄金投资A-Z》也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下资料。环球金汇网免费电子书下载里面有各种黄金投资技术的免费电子书。当你的买卖技能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应该买卖时动作迅速,买卖时机未到需要等待时,你会更有信心、更有耐心。
2.客观认识自己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虽然市场机会无限,但是属于你的机会有限,你所能把握的机会更少。每一个人都有优劣势,客观认识自己、主观分析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完美的交易”,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从来不会对错过低价买进而后悔,也不会为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烦恼。
3.展现兴趣爱好黄金投资交易中操盘心理也是一大难关,你是否知道该如何掌控自己的交易心理。投资者不要丢掉自己以往的兴趣爱好,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对以后更好地参与市场有益无害,所谓张驰有道、轻松自如。
所谓纪念性和装饰性的实物黄金,前者包括各种纪念类金条与金币,如“奥运金条”、“贺岁金条”和“熊猫金币”等,后者则是指各类黄金首饰制品,如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等。这些实物黄金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性质,因为除金价的波动外,其价格还取决于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同时,因加工成本带来的较高溢价以及回购不便导致的欠佳流动性,使得投资者买卖此类实物黄金并不能完全享受金价波动带来的收益,也难以充分发挥持有黄金所带来的保值功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型实物黄金应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它的价格贴近国际金价水平,而且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基本与国际金价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价格不仅仅指销售的价格,还指回购的价格。市场上一些黄金产品销售价格大大高于回购价格,每克的买卖价差甚至达10元以上,投资价值大打折扣,获利难度可想而知。其次,它具有完整的流通渠道和便捷的变现方式。任何一种产品,流通性是投资性的先决条件,黄金更是如此。投资者投资黄金并非永远持有,而是要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变现,所以不能变现和流通的黄金是没有投资价值的。再次,它的交易成本低,不至于对投资者利用价格的波动获取收益或利用黄金的稳定性使资产保值造成影响。有些实物黄金在交易过程中除了买卖价格之外还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产品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投资者在选择实物黄金产品时应事先了解其交易成本。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投资黄金选择实物金无疑更实在,因此在我国,实物黄金是黄金交易市场上较为活跃的投资产品。那么,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投资实物黄金呢?
金店是人们购买黄金产品的一般渠道。但是一般通过金店渠道买金更偏重的是它的收藏价值而不是投资价值。比如购买黄金饰品是比较传统的投资方式,金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实用性商品,而且其在买入和卖出时价格相距较大,投资意义不大。
实物黄金
投资者还可通过银行渠道进行投资,购买实物黄金,包括标准金条、金币等产品形式。比如农行"招金"、中行"奥运金",还有上海金交所对个人的黄金业务当前主要就通过银行来代理;而我国推出的熊猫金币,就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也是一种货币形式,即使再贬值也会有相当的价值,因此其投资风险相对要小。
此外,投资者还可通过黄金延迟交收业务平台投资黄金,这是时下最流行的一种投资渠道。黄金延迟交收指的是投资者按即时价格买卖标准金条后,延迟至第二个工作日后任何工作日进行实物交收的一种现货黄金交易模式。
金价跌至近十个月新低,现在该去抄底买黄金吗?
今年的黄金价格再次经历了一次过山车的表现,从今天2月底俄乌战争开打开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可以说一路走高,最高的时间达到了每盎司近2000美元,但是随着全世界通胀率的攀升,美联储从5月份开启了美元加息的步伐,黄金的好日子就一下子结束了,开始了跌跌不休的日子。现在已经开了每盎司7月中旬已经到达了1700美元附近,看样子突破每盎司1700美元指日可待。那作为普通投资者现在是否可以抄底买黄金呢?我的答案是如果向一次性投资博取收益的现在还不是时候,原因有三:
一、美元和黄金一向都是负相关,从长期趋势上看美元还有上涨空间
美联储从5月份启动加息以来,已经连续加息两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的力度更大,现在大家普遍预测7月份的加息将达到75个基点。美联储加息的原因非常的简单,就是美国一波高过一波的通货膨胀,刚刚公布的7月份美国CPI指数已经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9.1%。现在美联储的政策非常的明显,通过加息来压制通胀,但是美国的这波通胀来势汹汹,不可能几个月就过去,保守估计要到今年年底,据此推断美元加息还会有三到四次。美元涨,黄金下跌,这是从历史的金融交易中总结的一个客观规律。因此黄金短期很难再次抬头,而且存在很大的再次下跌风险。
二、今年的黄金价格虽然下跌,但还是处于历史的高位
这波黄金的上涨起于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从每盎司1400多点一直最高涨过了每盎司2000美元。其中最大的上涨逻辑就是世界的动荡不安,黄金可以用来避险,另外加之美国为了尽快从疫情中恢复经济,美联储在市场中投放了大量的货币,总量加起来达到了过十万亿美元,这也是美元本身货币贬值,黄金的价格上涨。但是现在的情况变了,美国已经开始为了放出的天量货币开始买单,没有办法只是通过加息来收缩货币。按正常情况推算,每年的黄金价格涨幅是非常有限的,本身不具有投资的价值,同时做为一个不能生息的资产。还会占用大量的现金,现在黄金是处在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
三、黄金投资的市场水太深,不是小散可以参于的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消息,工行,建行等国有大行都相继宣布从2022年8月15开始,将暂停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产品的个人交易业务,将禁止黄金和其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的买入业务。银行给出的理由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的投资机构已经对现在的贵金属交易发出了预警。回想起2020年初的原油宝,我们的投资真的应当格外注意,必定这种交易都是大公司,专业人员、大资金的风险乐园。普通的理财产品都有暴雷的风险,别说这种高风险的产品了。
不过话又是说回来,黄金从长期看还是上涨的,对于我们普通人黄金还有一定投资和收藏价值的,如果本着低价持续买入,不想做投机生意的老百姓来说,道是可以择机考虑买一件黄金饰品,留做把玩和传承之用,但是这和风险投资并不相干。
新手应该如何投资黄金?
新手做黄金投资的话,可以先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学基本交易术语、理论
黄金投资行业,不管是交易时还是分析时,都会涉及各种交易术语以及理论。新手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这些术语、理论弄懂。
学市场行情分析方法
黄金投资不是赌大小,闭着眼睛就完事的。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包括从国际消息、时政等基本面分析行情走向,通过历史行情、K线图等技术指标对趋势强度做出预判等,都能帮助我们科学合理地调整投资方案获得盈利。
多做模拟交易
一般提供的MT4软件,上面都会有模拟交易功能,虽然用的是虚拟资金,但行情跟市场是一模一样的。多做点模拟训练既能快速学会怎么用交易软件,熟悉交易流程。
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924-1848元。
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以大米为衡量单位,尝试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
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银两为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
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 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清规定库平1两等于37.301克。
银两也称纹银,其向上为黄金,向下为铜板也称之为制钱。
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百度百科-银两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