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控制油价威胁非洲油价_美国控制油价的目的
1.油价与美国的关系
2.油价出线"50分高考" "三大"推手功不可没
3.油价化肥价大涨全球粮价涨个不停,哪些国家出现了粮食危机?
油价与美国的关系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此间即将出版的《环球》杂志刊登一篇题为《是谁导致国际油价高涨》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明确指出了导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根源。现将文章摘发如下:
近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有专家预测,不远的将来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100美元。国际油价如此高涨,深为世界所不安。
西方大国的渲染和操控,是国际油价攀升的根源所在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牵动着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探明储量,全球石油资源只能满足今后40年至50年的人类之需。总有一天,地球上的石油资源会不复存在。但是,目前来看,全球石油的供应与消费,总体上是平衡的。
那么,国际原油市场何以这样盲目和浮躁?纵观当前国际油价,虽有经济发展之因素,更有人为的复杂背景。西方大国的渲染和操控,对他国石油资源的抢占,以及产油地区的安全局势,是国际油价攀升的根源所在。
中国的石油消费,虽然比过去有所增加,但绝对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每天耗费原油超过2000万桶,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也是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去年进口原油6.4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中国去年进口石油刚刚超过1亿吨,进口依存度不过40%。这些数字同样低于欧盟和日本。况且,中国还是石油生产大国。还应看到,中国的石油消费中,相当一部分是三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油价的高位震荡,与美国的军事扩张息息相关
石油市场是全球政治安全形势的晴雨表。实际上,油价的高位震荡,与美国的军事扩张息息相关。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使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战乱不止,恐怖主义活动蔓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石油市场预期,引发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伊朗作为世界第二的储油大国,不仅受到美国经济制裁,还不时传出战争的威胁。无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潜在的对伊朗的战争,都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恐慌,造成油价的不稳定。况且,美国发动战争的本身,就有着掠取石油资源的目的。
美国对国际石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冲击着全球石油供求格局,加剧了石油市场的紧张。美国通过发动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进行军事和经济渗透,通过参加石油开发等手段,竭力占有中亚及里海的石油资源。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已获得里海16%的石油资源,加上美英合资企业,两国已控制里海27%的石油资源。美国还对非洲地区发起能源攻势,非洲石油已经占到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美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把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
对外加快占有,对内增加储备,美国的原油库存超过市场预期,对国际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前几届美国政府,遇到国际油价上涨,往往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起到降低油价的作用。布什政府却不是这样,国际油价越是上涨,越是扩大原油战略储备,不断加大世界石油供给的压力。据报道,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其消费半年以上。
国外有评论指出,美国把油价当作经济武器首先对准中国
国际石油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美国手中。国际市场上的石油直接用美元标价,美元不断贬值导致油价持续高涨。据计算,美元对其他石油消费国货币每贬值10%,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就会上涨7.5%。美国在控制美元和石油定价权上同样实行“单边主义”,以图保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国外有评论指出,美国把油价当作经济武器首先对准中国,从而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加快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有责任就石油资源问题加强对话与合作,交流节能技术,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两国共同发展,为全人类造福。
油价出线"50分高考" "三大"推手功不可没
周二(6月7日),国际油价持续飙涨逾1%,美油收报50.36美元/桶,近一年来首次收于每桶50美元之上,触及2016年高位,布油冲上51美元,收报51.44美元/桶。那么这次原油价格再次站50大关,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下面就带你一一解析?
一、尼日利亚遇袭导致全球供应短缺
周二,国际油价上涨,因预计美国国内库存下降,且担心因尼日利亚的石油行业遭受袭击而导致全球供应短缺。
路透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预计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270万桶,为连续第三周下降。
油价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反弹,此前尼日利亚尼日尔三角洲的复仇者组织誓言要使得该国原油产量降至零。尼日利亚去年是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政府称,正在启动与复仇者组织的谈判。
据最新消息显示,由于近期的军事袭击,尼日利亚邦尼轻质原油日产油量预计将下跌17万桶。近期包括加拿大、利比亚、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在内多地的供应中断事件集中爆发导致美国炼油企业只能大量消耗本国储备,因美国原油进口出现下滑。
不过加拿大阿省野火灾区的重建工作正在稳步进行,大量原油企业也开始着手恢复产量,不过当前仍有至少40万桶的日均产量尚未恢复。
二、API原油库存减少356.9万桶
北京时间周三(6月8日)凌晨4:30,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当周,美国API原油库存减少356.9万桶至5.356亿桶,路透调查的分析师预期减少350万桶,基本符合预期。
具体数据,截至6月3日当周,美国API原油库存减少356.9万桶,预期减少350万桶,基本符合预期,而前值则为增加235.1万桶。当周API汽油库存增加76万桶,预期减少12.5万桶,前值减少148.5万桶,当周API精炼油库存增加27万桶,预期减少350万桶,前值增加235.1万桶。
美国石油协会同时表示,截至6月3日当周,美国API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减少130.9万桶,前值减少103.6万桶。油价受支撑。
三、EIA月报上调油价预估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上调2万桶/日,预计同比增长145万桶/日;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下调7万桶/日,同比增幅为147万桶/日。
报告同时将2016年美国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从之前的14万桶/日上调至22万桶/日,并将2017年美国原油需求增幅从之前的12万桶/日下调至6万桶/日。此外,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减少83万桶/日,至860万桶/日,明年产量料将减少41万桶/日至819万桶/日,均与之前的预估一致。
EIA月度报告似乎缓解了市场对此的担忧情绪,该机构上调了WTI和布伦特油价的预期,并预计2016和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在以上三大利好推动下,原油价格成功突破50大关。
油价化肥价大涨全球粮价涨个不停,哪些国家出现了粮食危机?
随着油价化肥的价格大涨,全球的粮食价格也在持续的攀升,以下这些国家都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
非洲一共有17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根据联合国的粮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非洲的尼日利亚,中非,乍得等17个国家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粮食匮乏,粮食危机。例如尼日利亚大约有230万人口,每天都吃不饱,这样的人数占到了全国总人数的9%。之所以非洲出现粮食危机,主要原因是因为整个非洲的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好,仍然有一些原始部落和原始社会国家在对抗国际冲突和国际动荡的能力比较脆弱,很容易出现粮食危机,经济危机或疫情危机等。
巴西也遭遇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巴西的粮食局的统计报告显示,有大约15%左右的家庭出现了没有钱购买粮食,整个国家的饥饿人数已经达到了73%左右,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加上俄乌之间的冲突战争导致粮食的危机向全球进行蔓延。此外巴西的相关机构已持续的发出警告,整个国家即将陷入一种饥饿状态,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人口的贫富差距过大,大量的资金财富流向少数人的口袋,而大多数人因为没有钱购买粮食导致饥饿。外加粮食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穷人将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境地。
美国和中国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影响,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美国的粮食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很多贫穷家庭出现了粮食不够或粮食短缺的风险。而在国内的粮食情况来看,影响较少,粮食的价格上涨比较微弱,仍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在接下来的国际社会中,中国将持续的减少粮食危机带给我国的影响,努力让粮食恢复平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