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监管局调查油价趋势_美国油价变化
1.石油为什么只上不下?
2.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3.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监管什么
4.国际油价大跌6%,美三大股指跳水,鲍威尔和耶伦听证会说了什么?
5.最近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石油为什么只上不下?
高攀的油价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变得恐慌。全世界居民为此焦虑不安、政府警惕地面对工会的罢工、政党忙于修改竞选纲领,以适应选民的愤怒情绪。
自1973年以来,油价再次主宰着世界的走向。
关于油价震荡背后的那些密不透风的铁幕正在一叶一叶地被推开,全世界正在审视着那些鲜为人知的、改变他们生活点点滴滴的黑幕和细节。
油价的共和党行情
200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有着深厚人脉关系的乔治.W.布什在与民主党人戈尔的竞选中赢得了总统大选,布什胜选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来自德州能源巨头和商宠大的助选资金。于是,胜选后的布什的第一道题便是如何回报那些慷慨解囊的财团。
来自石油巨头阿里伯顿公司的董事切尼主宰了白宫的油价政策。就在两位入主白宫不到 时间后,一场赤裸裸的争夺伊拉克石油资源的战争开始了,在各种充满谎言的外衣的包装下,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已进行了长达6年的战争,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了6倍。高企的油价给德州的能源巨头带来滚滚财源,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营业润从6年前的300亿美元猛增到2000多亿美元。美国石油公司拿走了伊拉克大部份的油田开采权,切尼大老板甚至准备将阿里伯克公司的总部迁入这个目前仍然战火纷飞的国家。油价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几乎是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唯一理由。
在长达六年的油价上涨过程中,几乎没有过真正的调整。最显著的一次调整发生在2006年8月,在随后半年的时间里,油价从83美元一桶迅速下跌到53美元一桶,跌幅达36%。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震荡,共和党油价行情在此期间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2006年8月前后,正是美国中期选举如火如荼之时,民调显示,共和党的高油价政策使得选民一边倒地抛弃共和党,共和党选情十分吃紧。在这紧要关头,布什政府突然宣布严查石油交易市场的黑幕交易。实际上,布什政府对这一类交易可说是了如指掌,在中期选举选情突然吃紧的时候,共和党政府不得不忍痛割爱,抓出一个典型来治理油价,当然,任何他们不可能舍弃德州的石油大鳄,在这时候,英国的BP公司成了替罪羊。
事情的导火索发生在2006年这一天,BP公司突然宣布位于阿拉斯加的石油输道因发生爆炸而关闭,这导致当日原油期货出现暴涨行情,达到了阶段性高点,引起世界的恐慌。BP公司此举激怒了正为选情吃紧而苦恼的美国共和党政府,导致布什政府随即对其展开调查。经调查显示,BP公司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多次无故停工检修位于德州的炼油厂,导致油价波动,而公司却通过期货市场来暗中谋利,他们在其中的交易中获利不菲。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美国政府最终对BP公司处以巨额罚款,起到杀鸡敬猴的效果,而使得油价进行了几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
然而,即使走出这一轮调整,也无力挽救共和党的中期选举,他们最终在选举中输掉了议会中的大多数席位,将国会控制权拱受让给了民主党人。
然而,这一惨痛的教训并不能使布什政府悬崖勒马,毕竟,高油价是共和党所代表的那部份石油巨头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油价60美元下方几乎没做停留就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在随后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油价从50多美元直接拉升到最高135美元一桶。
当然,共和党政府没有忘记在接下的日子里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今年的总统选举。如果油价任其疯涨下去,那么意味着接下来的总统选举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可能输得比中期选举还要惨得多。
在这一点上,布什政府算是讲政治的。就在油价问鼎135美元后的第二天,政府方面再次如法炮治,再次祭出了监管大旗,宣布对石油期货市场的内幕行为进行调查,油价闻讯大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跌,接着,监管当局再次放言,要对出现异常波动的棉花期货也进行调查,进而扩张到所有的商品期货品种。
新的监管行动已经对原油期货价格产生巨大影响,油价一周来持续回落,虽然还不能确定135美元是否就是油价中期的顶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持续六年多的油价共和党行情行情结束。
四大投行为何能为所欲为?
油价上涨自然有基本面的因素,耳熟能详的理由是全球需求的不断上升和供给的相对不足,但是,另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原油期货市场的种种交易行为已经将这种基本面数倍地放大,对于油价的疯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你到现在还在谈论所谓的基本面,那实在是太愚蠢了。”能源市场咨询公司的马克.刘易斯透英国广播公司向观众如是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当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国际基金业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商品期货品种之上,过去的一年,大约有超过2600亿美元的投机基金涌入了商品期货市场,与商品牛市场初期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近20倍。而这2600亿美元的投机资金,斩获了5万亿美元利润,其中有至少一半的资金转战在原油期货品种上。
对冲基金和社保基金由于做多商品期货而使其勉强度过次贷危机的难关。美国那些著名的投资银行在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不为人知的是,高盛、花旗、JP摩根、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正是他们,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紧接一浪的油价上涨。
要在短期遏制油价上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这四大金刚的交易调查入手!
早在2006年,当时还处于60美元低位的时候,美国联邦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就着手对原油期货交易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大量买入期货合约是油价走高的主要推手。
这份报告同时也揭示出美国衍生品交易监管存在着惊天的黑洞。一般来说,美国原油期货在常规交易所(regulated exchanges)的交易受到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严格监管,但是,调查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大宗的合约交易正在转移到了期货OTC市场的电子交易市场,我们中国期货界俗称为亚洲电子盘交易市场。常规的场内交易市场是美国的主流交易市场,有常规开市和收市的交易时间限制,而亚洲电子盘交易是满足那些不能那些与美国常规市场进行同步交易的全球各地的交易者,这种电子盘交易在常规市场交易结束后仍然连续进行交易,并且在常规场内市场开市前结束交易,这样两个市场组成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市场。
2000年美国安然事件爆发以后,美国通过了一个商品期货的现代化法案,要求CFTC对期货市场交易的所有交易行为密切监管,保留其一切交易记录和交易文档,防止市场的操控行为。然而,一个巨大的漏洞在于,此监管行为将OTC电子交易市场排除在监管范围之外,于是,这一漏洞给了华尔街大投资们为所欲为的巨大空间,最近一年多来,这些投行利用这个市场进行违法交易,但丝毫不被CFTC察觉和知晓,而且以后也不可能被完全调查清楚,因为,这个市场不会保留他们的交易文件。
谎言的破灭
早些时候,高盛公司向全世界抛出了油价200美元一桶的预言。投资银行的仓位永远是决定其立场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一般的投机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十分直得警觉的信号。
问题是,高盛们要以轻易地列举出油价攀升的一百个理由,就象他们惯常所做的那样,但是,他们的理由越充分,其距离彻头彻尾的谬误就不远了。
尽管美国的原油库存在一直下降(这是期货交易商做多的主要理由之一),但是汽油库存却达到1993年以来的最高值。2008年一季度,世界石油产量相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2.5%,而同期全球石油消费量只增加了2%,据花旗的分师析预测,二季度全球产量将有3.3%的增长,三季度增长率将会同比超过4%,而全球的需求增长在未来的六个月内只会增长1.6%。
事实上,在一些国家,需求呈现下降的趋势。美国商品期货公司Sempra Metals统计显示,美国人在2008年一月份的汽油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而事实上,美国汽油产品消费的减少从去年七月份就已经开始了,耐人寻味的是,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世界原油期货价格开始了陡直上升的行情。即使是被指拉动需求的主要力量的中国,其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也从10%的年增长率下降到了6%。另外,在这段时间里,世界石油剩余产能已从几年前每天150万桶上升到每天300万桶。
需求在减少,供给在增加,而油价在猛烈攀升,高盛们的预测不攻自破。但是石油家还会有新的说辞,埃克森美孚的CEO雷克斯.迪乐森于是一沽脑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弱市美元能及地缘政治的不稳定。
不可否认,油价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全球绝大部份的石油期货合约是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自从2002年以来,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贬值了超过30%,这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产品理应上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3年9月以来,国际油价上升了400%,同期,全球需求只上升了8%。
毫无疑问,是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造就了油价的疯涨。
游戏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上周,索罗斯来到了美国国会山,为油价的泡沫和非理性作证。这个被东南亚国家视为祸水的人,这次替全世界大胆地说出了事实的真相:机构投资者对于石油市场的预测是不诚实的,对于经济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
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以下影响:1. 成本上升:高油价意味着企业和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燃料费用,这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2. 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上涨可能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消费支出下降,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3. 能源需求下降:高油价可能会促使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寻找替代能源,从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4. 通货膨胀加剧:高油价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推高物价。5. 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油价上涨可能与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有关,如冲突和战争等,这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和经济增长放缓。
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监管什么
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监管什么
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的监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价格合理性、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监管的一般了解:
正文:
一、产品质量监管
市场监督局负责对加油站销售的燃油产品进行监管,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这包括燃油的成分、标号、质量等方面的合规性。产品质量监管的目的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不合格或劣质燃油对车辆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价格合理性监管
市场监督局还对加油站的油价进行监管,确保价格的合理性和透明度。这包括对油价上涨、下调的监测和审查,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油价的合理性监管也有助于维护燃油市场的健康竞争。
三、市场秩序监管
市场监督局负责维护加油站市场秩序,防止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加油站的运营要符合相关法规,不得有损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的不正当行为。
四、环保监管
加油站的运营可能涉及环保问题,市场监督局会监管加油站的环保设施和作业,确保其符合环保法规。这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的处理和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
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的监管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燃油行业的健康发展。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法律依据:
市场监督局对加油站的监管,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进行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防止垄断行为。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保问题进行规范。
国际油价大跌6%,美三大股指跳水,鲍威尔和耶伦听证会说了什么?
欧洲股市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40%,报6699.19点;法国CAC40指数跌0.39%,报5945.30点;德国DAX指数涨0.03%,报14662.02点。
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跌约0.8%,报1725.10美元/盎司,创3月8日以来最大收盘跌幅,并创3月12日以来收盘新低。
耶伦、鲍威尔听证会
当地时间3月23日,耶伦和鲍威尔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就新冠疫情援助、救济以及经济安全法案作证并回答提问。
鲍威尔称,美联储在疫情中采取的财政措施被证明真实有效,在美国经济达到全面复苏之前会继续坚持货币宽松政策。
此外, 鲍威尔淡化了对通胀的担忧,他表示,预期随着疫情消退,消费增加,今年晚些时候通胀会随之提升,但基于需求提升和去年低基数基础上的通胀幅度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长久。 他同时表示,美联储有足够的工具应对通胀。他还说,目前部分资产价格“稍高”,但整体融资风险适中,银行的资本也充足。
耶伦在讲话中着重强调美国经济已经取得的成果,指出财政援助直接对民众起到增收效果。
耶伦在问答环节称,美国经济仍然处在阵痛期,真实的失业率可能高于9%,这意味着经济还需更多帮助。拜登“可能会建议”投资基建、防范气候风险、劳动力、制造,以提高美国经济的生产力。
此外,耶伦表示,预计将调整税收政策,有助于为经济复苏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问答环节,耶伦和鲍威尔都提到了加密货币问题。耶伦称,需警惕数字货币被用于非法融资。鲍威尔称,完全私有化的数字美元系统并不可靠。
周二,美联储理事Lael Brainard提到美联储拟将气候变化纳入华尔街监管的重要部分。她表示,金融稳定气候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Climate Committee)将“负责制定和实施一项评估和应对气候相关金融稳定风险的计划。美联储正投资于研究和建模工作,以衡量气候事件对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潜在威胁。她承认这项工作可能颇具挑战。
“气候变化可以被视为来自金融系统之外,对金融稳定构成冲击的因素,例如新冠疫情,这些都很难准确预测。”
油价暴跌
昨夜国际油价创2月上旬以来盘中新低。WTI 5月原油期货在欧股盘中跌破60美元/桶,最终,收跌6.17%,报57.76美元/桶,创2月5日以来主力合约收盘新低,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跌5.92%,报60.79美元/桶,创2月8日以来主力合约收盘新低。这是原油期货继上周四大跌之后再度大跌,上周四美油跌超7.1%,布油跌近7%。
本周油价主要受欧洲一些国家第三波疫情的封锁措施拖累,需求快速复苏的前景不明朗。
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称,欧洲大陆正在收紧新冠抗疫措施,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人员的流动性,可能对石油需求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德国现行的封锁措施将延长至4月18日,并且在4月1日至5日的传统假日期间,实行更为严格的“长假封锁”。在此期间,德国的商店和相关社交场所将全部关闭,同时严格禁止在公共场所的任何聚会活动。
同样宣布延长封禁的还有荷兰。 荷兰看守内阁首相吕特23日宣布,鉴于新冠确诊病例数和入院人数持续增加,该国将延长当前执行的封禁措施至4月20日。 荷兰公共卫生部门当天早些发布的数据显示,荷兰在3月17日至23日这一周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共计46005例,较此前一周增加16%。
最近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据光明网消息,国内油价“第8轮”调整,将在下周一晚上12点(4月17日24时)开启,本轮油价将面临大幅上涨,92号汽油再次逼近“8元时代”!
惊讶之余,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油价又要涨了呢?
因为4月的首个交易日,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和北非产油国宣布自愿减产规模总计约为116万桶/日,再加上俄罗斯减产措施延长的50万桶/日,欧佩克+接下来的减产总和将超过160万桶,直到2023年底。
这是继2022年11月,OPEC+就全球经济和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减产200万桶/日后的又一大动作!
经过半个月的市场演化,使得国际油价14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
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36美元,收于每桶82.52美元,涨幅为0.44%;
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2美元,收于每桶86.31美元,涨幅为0.26%。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油价为何要应声而涨?
我国油价的调价窗口取决于国际油价的涨幅。根据2016年 1月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其中第六条较为明确地规范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定价问题,即
1)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 40 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 40 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2)高于每桶 40 美元低于 80 美元 (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3)高于每桶 80 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 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4)高于每桶 130 美元(含)时,按照兼顾生产 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根据上述标准,由于国际油价14日收盘已涨超每桶80美元的临界值,国内油价上涨已箭在弦上。
希望我的解答会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