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有石油_为什么东北油价比较低
1.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比,哪个油比较好
2.1000公里,高速公路用10小时,国道用20小时哪个更省油?
3.沈阳油价迎来年内第四涨,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东北地区用乙醇汽油,为什么还要和国际油价接轨呢?
5.为什么锦州油价比其他地方高
6.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比,哪个油比较好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了,有人说中石化好有人说中石油好,到底哪家的好?有人说做过实验,中石化比中石油要多跑几十公里。关于这个说法一直都是存在很大的疑问的,包括很多石油专业的研究者,你让他们说两者到底谁好,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们这些开车的天天在这里研究这个其实没多大用处。
中石化的原油主要是靠进口国外的原油在国内进行炼造,而中石油在国内有着许多油田,国内生产的原油可以自给自足,从原材料上来看,一个是来自国外,一个是国内的,地域不同原油的质量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另外就是中石化的炼油厂多,炼油的技术相对于中石油有一点优势,当然这个优势也是很小的,所以两种油的油品密度是不同的,中油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油品基本在0.75-0.77左右,油品的密度不同对于汽车来说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密度高,动力大!
但是这也不是意味着中石化就比中石油的好,在我们国五标准全面实施后,那么两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差距就变得更小。尤其是92号汽油和95号汽油全面更新上市之后,油品内的辛烷值减少,燃烧效率降低,汽车的油耗都提高了。中国石油给人不耐烧的感觉就更小了。
我的建议呢就是,你哪个方便就去哪个加油,当然最好就是一直加一家的油品,不要中石油中石化的混合着加,虽然混合加油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对发动机还是有些小影响的!
1000公里,高速公路用10小时,国道用20小时哪个更省油?
这两种走法,要单单说省油的问题。恐怕差距不太大。正如有的人说的那样,要看车的类型。
按照现代国家的道路行驶限速要求。大排量的车,走高速,应该是有,而小排量的车。还是走国道省道更省油。
我以前计算路程只用钱来算,很少看有油表,但是最近,我注意了一下。我的车子,是在60~70公里左右的时候是最省油的。因为我的车子只有1.5l的。那么这个速度,上了高速,是不可能的。在高速上怎么也得百八十迈的。就一定要费用了。
我没有开过,别的车辆,但是据听说,大排量的车,一般经济时速在八九十个左右。这个时候走高速,当然是要省油,但也只是相对于他自己车辆本身来说的。
也就是说,大排量的车,再省油,它的油耗也在10升8升吧!而我的车辆,最低省油的时候可以可以达到4.8。平常也能到5个多一点。
但我还是说他们两个的油耗,大体上差不多少。是因为走高速,要比国道省道近一些。这样两者一比较,也就没有太大差距了。
但是请不要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用,基本上与油耗相同。这就说明他的费用要高出一倍。
像题主所提出的问题那样,高速公路用时是省道国道的一半。看着似乎是走国道要多用一半的油。其实这是一个虚假现象,因为耗油量是以公里数来计算的,而不是以时间来计算。
这也是,为什么速度过高的时候,车反而会耗流量更大的。
用个简单的比喻,就是你坐飞机飞得再快,也不会因为速度,而把耗油量减下来一样。
这样看来,一般的小排量车,最好不要走高速。而大排量的车,可以选择走高速。
另外一方面,现在的国道省道,也都不是红绿灯多的那么可怕。
如果你是长途旅行,其实有很好的办法,不经过那么多红绿灯的。这就是绕行的方法。现在一般比较大的城市,都有绕城公路,不用经过市区。如果要都是走市区的话,那不用说,肯定是国道省道要麻烦得多。我发现除了一些县城没有绕城公路以外,地级市以上都要绕城公路。
甚至有的县城也有环城公路。
我走过长途,从山东一直到黑龙江内蒙,基本上都是走的,省道国道,也没有碰到那么多红绿灯。当然这与东北的人烟稀少的地理环境有关系。
但我相信,到别的地方,只要我们合理的选择道路 ,不经过市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拥堵。
如果开车的方法和习惯,合理。其实红绿灯等车等是费不了多少油。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老是的高速度,大油门,猛踩猛停,猛提速,那永远是高耗油的,反之,只要匀速的行驶,遇到红绿灯提前减速,甚至不用踩刹车,这样就不会费油了,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
开车要有提前量的预判,有的时候甚至可以错过红灯,我就经常那么干,如果前方是红灯,计算一下自己,能不能过去?如果过不去就要提前减速,尽量不要到红绿灯那停车,这种方法是非常省油的。
我经常看到有些人,明明知道到前面红灯那,也要停车了,她还是要加油,一定要抢在别人前头去停车,到了停车位时就必须猛踩刹车了。这样的开车方法,能不费油吗?更何况我们走的是长途,更不需要往前抢了。
另外遇到堵车的时候,干脆就停止不动,找地方驻车,不要一点点往前蹭.等道路疏通了再直接行走,也会很整人的。但这种方法只能对那些不抢时间的人才可以采用。
经过我的切身体会,两种方案,哪个更省油省钱,那当然是国道省道了,高速公路省的是只有时间。
而有些人说走高速安全,走省国道省道危险正好相反。正因为国道省道路口多,路况不是很好,所以你会经常保持注意力,也不会因此犯困。
而走高速就完全相反。
说一句难听的话,走高速出了问题就是要命的。而走省道国道,因为限速的问题,出点问题,也不会那么太严重。当然了,出事故的概率要高于高速公路,这一点,不得不承认。
但大家都心里明白的很,那个更安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因为我没有开过高大上的车辆,所以说的不一定准确,如有差距,敬请原谅。
但大体上,是不会出错的。
谢谢关注。
国道与高速省不省油,得看起点和目的地,通常从一个起点到达目的地,国道比高速路程要短几十公里,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里程相同,都是1000公里,那么还是高速有优势,要省油可以开得慢一点,但这个慢一点得看最高经济时速,是最高经济时速,何为最高经济时速?就是车辆在限速120公里以内,最省油且最快的速度,举个例子,别克昂科威1.5T,市区经济时速在50~70,但它还有个高速经济时速,就是在9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在高速上跑是非常省油的,上了100以后就会油耗变高,如果以90公里/小时跑1000公里高速,和50~70之间跑国道1000公里,我敢说高速会省油一些,毕竟国道路口多,有红绿灯,或其他突发情况,还有部分糟糕的路况等等!车速变化幅度更大,综合下来比高速消耗的油钱+过路费省不了多少,何况还得费一倍的时间,从行车安全角度来说,得不偿失!个人建议200或200公里以内可以走国道,比较划算,超过200公里还是走高速吧。
这个问题我也困惑过,发动机工作时间长,怎么可能比工作时间短的省油呢?但是这两年我每年都跑将近两万公里的长途,经过对比, 汽车 的省油与时间没有关系,确实是与速度有关系,只是,各种车辆的经济时速不一样,高速公路不用说了,肯定是费油了,尤其是小排量车,国道上跑,就看你的经济时速是多少了,如果刚好是60到80码的话,那当然是国道省油,
理想状态下,国道会稍微省点油。但真正走起来,国道不一定会顺利,如果不是熟悉的路,就太不好说了。
高速不存在理想不理想,路况很大可能会比较好,比较顺利。如果有选择,肯定选择高速。一个是时间问题,一个是相比国道,高速要顺利的多。
国道,大车多,两车道,限速多,交叉路口多。这些都会限制正常行车的速度。而且国道往往比较曲折,盘山路很多,并且很容易发生堵车,这样下来,油耗跟高速差不多了。
首先我的是2.0T的车,我很少走国道的,国道的劣势(对车的磨损比高速大,频繁的换档,不管手动档还是自动档对离合器的磨损都是很大的,虽然这些磨损费用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还有就是违章,我在国道上遭了一个扣12分,罚款1900的违章,诸如这些种种以后我都是走的高速)现在的高速费用一般都是5毛一公里,走1000公里就是500,我的车国道油耗10L的样子,油价7.3的单价,油费需要730左右,高速油耗速度控制在85–100,油耗在6L,1000公里需要450的样子,730-450=280,500-280=220。这样算下来1000公里高速比国道多消费220,但是时间节省了好几个小时,还有外在因素(交警罚款、横跨1000公里的乡镇公路上的不安全因素)在我觉得多出220可以买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值得了!我还是建议大家走高速!
高速违反交通法向老百姓收黑钱,看高速把私家八座面包车和SUV按十九座客车收费,是面包车油费的近三倍,这违反国家交通法九座以下为轻型车。八座七座都是三排座,除了一个简易座椅外整车其它东西一模一样,包括重量、大小、排量、牌照颜色、以及私家车属性等等,这类车农村和城乡结合地最多,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得力助手。从国内外看三排八座是最科学的家用车设计布局,即使是现在新车七座也是同样的车,甚至比以前八座更重,更大,只因高速收费而少安装了一个简易座椅而已。这类车因高速收费而消失在中国的土地上好几年,并且这类车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和普通老百姓使用,如今全国那么多八座车都逼到跑老路,这样从厂家到消费者再到高速路各自都有很大的损失,这事行家们都足以惊叹。所以这类与国法冲突的规定即没有合理性也没有公平性,更没有科学依据的同时扭曲了 汽车 设计理念,造成 社会 矛盾,逼民犯错,浪费资源。希望国家引起重视,让高速等也成为公平、科学、为民。
总是问这样的傻问题!油耗和公里数有关,和时间关系不大,除非是你怠速不走才空耗油!然后就看你用经济速度的时间了,像你这个例子,如果是2.4排量以上的,肯定是高速路省油,小排量的可以把速度再降一点,平均90那样依然是最经济速度。
以我自己的车为例,跑90的时候能做到6.0甚至以下的油耗,曾经有过一次5.6的理论油耗!而如果是跑60的时候只能达到6.5左右!
问题问的就有问题,你是要问高速,国道,都跑了1000公里吗?高速用时10小时平均时速100公里,国道,省道时速50公里,如果不算高速通行费和总费用的话, 汽车 排量在1.2以上那肯定是高速省油呀!站在机械的角度上,一辆车同在高挡位上,喷油嘴,连续喷十小时,或喷二十小时的油那可是有量的区别,虽不成正比,但可以参考,好了谈谈时速多少省油问题,0.8~1.2排量时速六七十公里比较省油,1.4~1.6排量时速七十~一百公里最省油,1.8~2.4排量一百~一百二三相对省油,中国的高速公路最高限速120公里,大排量 汽车 不再做分析。如有异议,可以共用探讨!
这类问题很简单,油表显示的平均油耗最低的情况最省油!
如果计算费用,高速收费肯定是高于国道的。
但是高速封闭道路相对安全一些,国道就可能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了,一旦发生点交通事故则会加倍奉还你所节省的那点油钱了。
总之还是更推荐走高速!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在两千年前,谁开过重货车的,两千年前,都是国道,没有高速,现在国家把高速修好了,贯穿全国,道路好走了,但是,公里没有续短多少,只是时间续短了很多,开货车的司机都知道,从武汉到广州正常行驶,最少也须要28一30个小时,那么问题又来了,高速续短了时间,除了油耗,但有费用,国道一样也有油耗,可没有别的费用了,小车在国道上,以每小时70一80公里的时速,1000公里也不须要20个小时呀,就是须要20个小时,那就是国家对国道的修补没性处了,因为不赚钱了,所以国道,和高速的费用相差无几,走国道,多不出百把块钱,走高速,也少了几十块钱,大家想想,山门玩,选国道,赶时间,走高速,国道方便,高速快捷,对不起大家,这只是我的想法!
沈阳油价迎来年内第四涨,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爷,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选择一个智能出行的一个生活方式,因为人们对于地球的环保越来越重视,对于一些高价的出行生不太愿意去接受,路面虽然说现在我们的一个收入和支出支出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考虑到我们本身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交通实在太堵,所以公共交通成为很多年轻人在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关于这时候沈阳的油价迎来年内的第4次高潮,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很明显,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现在国际局势对于石油的产量出现下降。首先第一点就是现在的国际局势对于石油的出现了下降,特别是现在中东的战争是特别的紧张,这是这种情况的趋势导致了现在是由被迫降低其输出,降低石油开采之后,那么全世界每天的石油消耗量依旧如此之高,但是供给少了,那么供需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价格只能被迫抬高。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问题一直是围绕着石油发展以及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现在国家也在积极的推广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就是现在很多国家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的推广新能源汽车,那么想要让大家增加其新能源汽车的一个购买欲望的话,那么提高起油价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因为大家会购买新车的同时会考虑到一个燃油的价格,但是新能源汽车就没有这方面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电动车。
三、沈阳想要进行一个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后就是关于沈阳这座城市想要进行一个环境保护,虽然说是中国东北三省的重要一大城市之一,但是沈阳城市里面的环境污染还是非常的严重,所以提高油价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
东北地区用乙醇汽油,为什么还要和国际油价接轨呢?
前几年去河南的时候,加的就是乙醇汽油,刚开始在普通公路上开没什么感觉,但是上高速后就不行了。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在网上踩油门,车辆的加速就很慢了,即使我猛踩油门,加速还是慢,以前我的车加速到120还是很轻松的。后来问了一下,才知道是因为乙醇汽油导致的,后来回到了陕西,重新加上了普通汽油,动力又回来了。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 汽车 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 汽车 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
乙醇汽油主要的缺点,是使用者感觉它比普通汽油动力下降,大约是汽油热值的60-70%。所以会导致油耗增加,天热时还易于熄火。另外由于乙醇汽油一旦遇水就会分层,无法采用成本很低的管道输送,乙醇汽油储运周期只有4-5天,这会影响使用乙醇汽油的方便性。
使用乙醇汽油的试验车进气阀上的堆积量要比使用93#车用无铅汽油的车平均高出33%。这是由于燃料乙醇的不稳定性造成发动机燃油进气系统上堆积物增加,使喷油嘴雾化不好、引起乙醇汽油燃烧效率下降,耗油量增加。
油价和国际接轨了可以全国一盘棋,便于结算。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反应涨价,但是当国际原油大幅下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甚至低价天花板,可以加一些税进去,毕竟低油价是损害企业利益的,对 社会 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如果说个税起征点不降低是为了培养公民纳税意识,乙醇汽油和国际接轨是为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尽量少用油不用油。
坑人呗
接轨,你在开玩笑吗,国际油价涨不涨跟国内有嘛关系吗?
过期粮食太多,没地方消化,只能掺到油里去了,然后水变成油再高价卖给老百姓
有一次从大连去北京往返,出发加满,沿途控制加油,进京基本见底,回城高清汽油加满,同样一箱油继承相差一百多公里!多余的话不想说了!
坑人又坑车!还坑路,冬天路上都是冰!
有油桶啊
谁用油谁付款,没毛病
这时候专家不说话了
为什么锦州油价比其他地方高
受国内油价影响。锦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批复确定的辽宁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受国内油价的影响,导致锦州市的油价高于其他地方。锦州市总面积10301平方千米,是辽宁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和东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
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进入2023年,油价遭遇“开门涨”,不过近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调,油价降幅不断加大。
猪价受养殖端挺价和消费回暖的影响开启上涨模式,但刚涨又跌,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全线回落。
鸡蛋价格则是连续上涨。
粮价方面,玉米和小麦的重心不断下移,且节前上涨希望越来越小。
具体市场发生了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油价降幅加大
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相比前一日下降0.14美元,价格降至78.55美元/桶,今年以来的降幅达到了8.51%。
WTI美国原油价格上涨0.01美元,价格涨至73.68美元/桶,不过一周油价降幅也在8.14%。
受本计价周期第三个工作日的原油变化率的影响,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下降200元/吨,折合每升的价格下降0.15-0.17元/升,下降幅度相比计价周期开启时的降幅显著扩大,国内成品油降幅也在加大。
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主要有两个逻辑: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依然抑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2、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年初对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衰退风险抬头发出警告,让投资者看衰石油需求前景。
机构预测,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的影响,国内油价降幅有望持续加大,目前累计最大降幅为0.17元/升,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7-8元。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滑,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会继续下降,再加上1月3日的油价上涨,那么今年我国汽柴油价格综合变化情况就变成了“一涨、一跌、零搁浅”的格局。
甚至可能在1月17日将1月3日的油价涨幅完全回吐,让油价回归涨价前的状态。
猪价涨了又跌
随着猪价再次跌破成本线之后,养殖端的挺价惜售意愿增强。
集团化猪场也在仅剩的几天出栏时间中保持较高的生猪出栏速率。
猪肉降价,叠加餐饮需求的回暖,猪肉消费需求有所回升。
促使生猪价格有所反弹。
但没想到的是猪价刚涨就又跌了。
猪价系统显示,1月9日,生猪价格除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保持上涨,海南、云南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地区都在下降。
其中东北下降0.05-0.25元,华东下降0.15-0.3元,华北下降0.225-0.35元,西南下降0.05-0.1元。
经过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来到7.7-8.2元,华中区猪价来到7.5-8元,华南区猪价来到7.6-9元,华北区猪价来到7.4-8元,东北区猪价来到7.1-7.8元,西南区猪价来到7.1-8元。
猪价的再次下跌逻辑并不复杂,猪价回升之后,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增加,毕竟市场积压的生猪量依旧较多,而留给养殖户的出栏时间又不多了,猪价上涨后养猪户抓紧时间卖猪。
消费方面相比元旦之前确实随着春节利好发力,餐饮需求恢复而上涨,但毕竟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依旧制约着猪价的涨幅。
还是之前的预测不变,猪价年前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不会形成大涨。
蛋价连涨
本周鸡蛋价格在9.44元/公斤,周内价格持续上涨,整体环比上涨6.16%。
目前,北京各大市场鸡蛋的主流参考价为219元/44斤。
上海浦东褐壳鸡蛋接货价130元/27.5斤,浦西130元/27.5斤。
山东泗水鸡蛋价格155元/30斤。
鸡蛋价格的连涨,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1、由于12月下旬至今淘汰鸡数量较大,蛋鸡存栏量并不高,鸡蛋货源相对紧俏。
2、春节临近,餐饮以及深加工等需求端陆续补货,居民家中也有为春节囤货的习惯。
3、商超、线上平台等促销活动陆续展开。
4、饲料价格处于高位,为鸡蛋价格提供成本支撑。
5、部分环节担心后市上涨太多或会提前备货。
鸡蛋需求回暖都是春节前的阶段性回暖,春节之后,鸡蛋消费需求将会遇冷回调,届时鸡蛋价格恐怕会震荡回落。
粮价重心下移
不论是玉米价格,还是小麦价格,近期都呈现中心下移的走势。
小麦价格方面,截止到1月7日,全国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均价为1.61元,相比1月1日的1.6119元,下降了1.9厘,而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普遍在1.58-1.62元。
玉米价格则是有涨有跌,滨州各企业玉米报价下调0.5-3分,德州、泰安、济宁、潍坊等地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上涨幅度在0.5-1.9元,下跌幅度在0.5-1元。
河北下跌为主,降幅1-3分,河南上涨为主,上调0.5-1分。
后续虽面粉需求将会逐渐转暖,但制粉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不少企业已经停收小麦,随着小麦需求量的走弱,小麦价格的重心恐持续下移。
随着玉米价格的回落,基层主体的出粮速度虽有放缓,但仍有主体有节前变现的计划,所以仍有主体有意售粮。
但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按需采购,建库相对谨慎,以滚动补库为主。
饲料企业也因为猪价、鸡价、羊价的回落而不敢大量补库。
目前来看,玉米市场价格仍会震荡运行,仅局部地区有上涨机会,整体则是震荡下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