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大趋势论文题目_中国油价大趋势论文
1.油价下跌最新预警!6月份92,95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下跌!
2.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3.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4.今天油价涨还是跌
油价下跌最新预警!6月份92,95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下跌!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全球油价突变,国际原油价格水涨船高,国内成品油价格更是连番涨价。
尤其是随着6月份的日益临近,气温的逐步升高,很多农民兄弟也非常收藏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现在夏收日益临近,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规模机械化收割即将启动,未来粮价猪价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一路上涨的粮价、猪价是否会迎来下跌?居高不下的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能否迎来下调?下面老道就为大家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油价下跌最新预警!6月份92,95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是否下跌?
老道说:涉及到油价调整方面,根据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来看,在5月30日新一轮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即将启动。
在最近的时间,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剧烈震荡形势,美国原油、布伦特原油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涨跌调整。
按照目前基层原油价格的涨跌率情况来看,进入到5月3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很有可能会呈现今年度第二次小幅下调,预计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每升跌幅或将在0.17元左右。
但是现在距离5月30日还有一段时间,未来的原油价格走势变化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仅从目前原油价格调整的情况来看,老道大胆预测在5月底6月初阶段,国内成品油价格总体趋势或将呈现小幅震荡偏弱运行的状态。
主要原因有两个。
原因1: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将近四个月,现在的原油价格已经达到110美元每桶以上,未来迎来进一步上涨的空间相对有限。
原因2:受到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成品油价格已经达到高位水平,95号汽油价格甚至已经达到9.5元每升以上。
由此可见,油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影响了消费需求,所以后期油价上涨缺乏支撑。
综合以上两个原因来看,在5月底6月初国内油价大概率会呈现震荡偏弱运行的状态。
油价虽然不会迎来大暴跌,但是相较于之前的高油价来说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也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能够重点收藏5月30日国家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6月起:粮价、猪价突变!马上下跌?最新消息!
老道说:相较于油价调整的趋势来看,进入到6月份,国内粮价、猪价总体行情很有可能会迎来短暂震荡下跌的行情状态。
毕竟夏收的日益临近,小麦迎来全面丰收已经成为定局。
我国的粮食储备一直以来都是居于世界前列,再加上目前小麦的丰收,谷物大丰收也将进一步影响国内口粮价格的表现,所以一路高涨的小麦价格在近期已经开始呈现回稳下调的状态。
而相较于小麦价格的回落来说,玉米、大豆价格也呈现了短期震荡走势。
目前一些深加工企业和南纬港口的玉米收购价均呈现同步下调,虽然下跌幅度不大,但也为我们说明,在6月份随着夏收全面启动之后,供需关系进入到全新的阶段,粮食价格行情或将呈现短期震荡的特点。
而相较于粮价走势来说,生猪价格在6月份的下跌形势会更加显著,毕竟截止到目前,国内生猪实际收购价已经重新回归到八元以上。
在生猪价格经过连续涨价之后,基层猪价已经回归到正常水平。
随着6月份正式来临,高温天气势必会对基层肉类消费需求带来直接影响,消费不给力难以为生猪价格的高歌猛进提供支撑,所以供需关系或将再次呈现宽松状态,届时生猪价格自然也会迎来震荡下调。
按照目前行情供需两侧的大趋势来看,粮价猪价行情在6月份或将呈现波动。
也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能够对短期行情走势有所了解,当然粮价猪价行情的震荡并不代表长期趋势,所以大家也不要因为短期的行情波动就影响自己的心态。
随着6月份的开始,还有一系列的惠农补贴集中落地,对于我们种养殖农民来说,大家的种养殖收益依然能够得到强力保障。
在这里老道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再看,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仅供参考)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4.5.3.1 基本统计分析
令POt,PEt分别表示第t日WTI国际原油价格和欧元对美元汇率价格,其统计特征如表4.23所示。不难发现,首先,两个价格(汇率也可以看做一种相对价格)序列都是非正态分布的;其次,两个价格序列都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因此存在显著的波动集聚性。还有,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价格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但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从两者的标准差也可以发现,总体而言油价波动的风险比汇率波动风险要大。
表4.23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序列的基本统计特征
4.5.3.2 均值溢出效应检验
(1)协整性分析
为了利用长期弹性的概念,我们先对两个价格序列取自然对数,得到两个新的变量1n_PO和1n_PE。由于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序列取自然对数后仍然均是一阶单整序列
检验结果表明,取自然对数以后,两个价格序列仍然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应用协整理论的基本要求。具体统计检验结果可向作者索要。
,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回归方程如下: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括号内为相应变量的t统计量值;**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采用ADF方法检验回归方程残差项εt的平稳性,结果发现,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平稳的。因此,我们认为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而从协整回归系数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均衡关系是正向的。并且,国际油价关于欧元对美元汇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1.26,即美元汇率变动1%,国际油价长期来看平均变动1.2607%。可见,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非常显著,因此在分析和预测国际油价长期走势时,美元汇率的变化必须考虑。
(2)跨期互相关检验
尽管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都不是平稳序列,但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符合建立VaR模型的先决条件。而为了确认是否需要采用VaR模型建模,我们先检验国际油价序列和美元汇率序列的跨期互相关性,滞后2阶时,得到跨期互相关系数如表4.24所示。可见,油价和汇率序列之间滞后2期的互相关系数都较大,这说明两个市场的条件均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引导和滞后关系。因此,建立VaR模型很有必要。
表4.24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的跨期互相关系数
(3)均值溢出效应检验
通过对油价和汇率两个序列建立VaR模型,根据模型的整体AIC值最小准则,求得Granger因果检验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从而得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25所示。从显著性概率发现,欧元对美元汇率是国际油价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国际油价变化并不是显著引起美元汇率起伏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认为,存在从美元汇率到国际油价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即国际油价的变化受前期美元汇率变化的显著影响。
表4.25 油价和汇率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自2002年起,美元持续贬值,原因非常复杂,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试图有效拉动出口,缩减贸易赤字。另一方面,受到市场供需、地缘政治和金融市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油价自2002年起也连创新高。通过上述均值溢出效应检验,我们可以认为,美元的贬值对国际油价上涨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原油期货交易主要以美元计价,而美元贬值导致部分外国投资者大量买进原油期货交易合约以获取更高利润,而原油期货价格的走高势必导致现货价格的上扬。当然,这里面也暗含一种长期影响的意义。
与前人采用实际油价和实际汇率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采用名义价格得到的结果表明,尽管从长期而言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仍然存在一种均衡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影响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认为,物价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4)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
在VaR 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可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变量当期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基于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建立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27所示。可见,美元汇率一个标准差(对数值为0.1463,对应原始汇率的0.1557)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是缓慢增加的,在大约1年以后(具体结果为234天)达到最大程度0.00879美元/桶(此为对数值,转换成国际油价为1.0088美元/桶),并趋于平稳减缓;而国际油价的一个标准差(对数值为0.2422美元/桶,对应原始油价为8.3743美元/桶)对美元汇率的影响较为微弱,接近于0。这种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
图4.27 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的脉冲响应函数
a—油价受到冲击后的反应;b—美元汇率受到冲击后的反应
4.5.3.3 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1)价格序列的GARCH效应分析
从表4.23中看到,两个价格的平方序列均存在显著的序列相关性,即原序列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因此我们引入ARCH 类模型刻画这种性质。考虑到序列的自相关性,因此主体模型采用随机游走模型。通过检验残差的ARCH 效应,我们发现,国际油价序列存在显著的高阶ARCH 效应,因此考虑采用GARCH 模型,然后按照AIC值最小的准则,多次尝试,决定采用GARCH(1,1)模型来描述国际油价序列的波动集聚性。另外,考虑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和下跌带来的价格波动并不对称,因此考虑采用TGARCH 模型,通过模型的AIC 值发现,这样的做法也是合理的。检验TGARCH模型残差的ARCH 效应,发现ARCH 效应已经滤掉,而且,Q(10)和Q2(10)统计量的检验结果也表明模型残差不再存在额外的序列相关性和波动集聚性,这说明TGARCH(1,1)模型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特征的拟合效果较好。同理,我们发现GARCH(1,1)模型能较好地刻画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集聚性。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26所示。
表4.26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的(T)GARCH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模型的残差都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我们采用基于GED分布的(T)GARCH模型描述模型残差的尖峰厚尾特征。表4.23结果显示,GED分布的参数均小于2,从而验证了使用(T)GARCH模型对油价和美元汇率序列建模时所得残差项的厚尾特征。
波动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的波动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即杠杆效应。杠杆系数为负,表示相同幅度的油价上涨比油价下跌对以后油价的波动具有更大的影响。具体而言,油价下跌时, 对ht的影响程度α1+Ψ为0.0219;而油价上涨时,该影响程度α1为0.0688,是油价下跌时的3.1倍左右。产生这种杠杆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它决定了石油供给者的市场地位明显高于石油需求者。因此,油价上涨会加剧石油短缺的预期,使市场交易者倾向于在当期购买。这种争夺加剧了油价的进一步上扬,加上市场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促使油价上涨时波动程度格外突出。而油价下跌时,石油生产商减少开采量,石油经销商囤货待售,导致市场供给量降低,油价出现回升,阻碍了其进一步下挫。可见,石油市场多空双方的不对称地位决定了供给不足时油价的上涨幅度要大于供给过剩时油价的下跌幅度,从而造成了石油市场的上述杠杆效应。
从波动模型也可以发现,美元汇率的波动存在显著的GARCH 效应。方差方程中 与h t-1前的系数之和α1+β1刻画了波动冲击的衰减速度;其值越靠近1,则衰减速度越慢。在本节的GARCH(1,1)模型中,该系数之和为0.9872,说明美元汇率具有有限方差,即属于弱平稳过程。美元汇率的波动最终会衰减,但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其中ht-1前的系数为0.9533,表示当期方差冲击的95.33%在下一期仍然存在,因此半衰期为14天。
(2)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按照前文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模型,得到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之间波动溢出效应估计结果,如表4.27所示。我们发现,从统计上讲,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的y系数都不显著。可见,尽管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也有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但是它们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即双方的价格波动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价格波动程度的大小不会显著互相传递。这也表明,从价格波动态势的角度讲,美元汇率对国际油价的影响相当薄弱。
表4.27 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结果
4.5.3.4 风险溢出效应检验
市场有波动不代表一定有风险,因此风险溢出效应是波动溢出效应的一种拓展。按照VaR的计算思路,本节采用国际油价分布函数的左分位数来度量油价下跌的风险,表示由于油价大幅度下跌而导致的原油生产者销售收入的减少;而采用分布函数的右分位数来度量油价上涨的风险,表示油价大幅度上涨而导致的原油采购者的额外支出。这种全面考虑市场风险的思路同样适用于美元汇率市场。就本节采用的欧元对美元汇率而言,汇率的涨跌将在多个方面给国际汇率市场的不同主体产生不同的风险。比如就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国际进出口贸易而言,汇率下降表示美元升值,美国出口商和欧元区的进口商将面临较大风险;汇率上升表示美元贬值,则美国进口商和欧元区的出口商就可能面临明显的市场风险;而就石油美元而言,美元升值,将额外增加石油进口国(如欧元区)的开销;美元贬值,又会给主要石油出口国(如OPEC)的石油销售收入形成阻碍。
综上所述,石油市场和美元汇率市场都需要同时度量价格下跌和上涨的风险,从而为市场不同参与主体提供决策支持。本节将采用上述基于GED分布的TGARCH(1,1)模型和GARCH(1,1)模型,按照方差-协方差方法来分别度量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在价格上涨和下跌时的VaR 风险值,并检验两个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1)GED分布的分位数确定
根据GED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使用MATLAB编程,经过多次数值测算,求出GED分布在本节所得自由度下的分位数(表4.28)。表中结果显示,95%的分位数与正态分布的1.645基本相同,但99%的分位数却明显大于正态分布的2.326,这也表明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价格都具有严重的厚尾特征。
表4.28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价格的GED分布参数及分位数
(2)基于GED-(T)GARCH模型的VaR风险值计算
根据上述VaR 风险的含义,按照方差-协方差方法,我们得到以下两个计算VaR风险的公式。价格上涨风险的VaR值计算公式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μm,t为第m个市场第t日价格的条件均值(即实际值与残差的差),zm,a为第m个市场中(T)GARCH(1,1)模型的残差所服从的GED分布的右分位数;hm,t为第m个市场价格的异方差。
同理,得到价格下跌风险的VaR值计算公式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基于上述计算公式,本节计算了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的上涨风险和下跌风险。经过LR检验(Kupiec,1995),我们发现VaR 风险的结果是可靠和可行的。
(3)风险溢出效应检验
得到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价格上涨和下跌时的VaR风险值之后,我们根据Hong(2003)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构造相应的统计量Q1(M)和Q2(M),并通过M ATLA B编程求出统计量的值及其显著性概率,从而检验石油市场和美元汇率市场之间的双向和单向风险溢出效应。计算结果如表4.29所示,其中M分别取10,20和30。
从风险检验结果看到,从下跌风险角度(即油价下跌,美元升值)看,国际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单向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在95%的置信度下,存在从美元汇率市场到国际石油市场的风险溢出,而并不存在从国际石油市场到美元汇率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可见,美元汇率升值的风险对国际油价下跌的风险影响显著。而在99%的置信度下,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方向的风险溢出效应。因此可以认为,就下跌风险而言,两个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比较有限,当准确性要求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美元汇率升值对油价下跌的风险影响可以忽略。
表4.29 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价格风险溢出效应检验结果
另一方面,从上涨风险角度(即油价上涨,美元贬值)看,不管是在95%还是99%的置信度下,两个市场之间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风险溢出效应。可见,近些年来,虽然美元总体上持续贬值,但就市场风险而言,这种贬值并未给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风险带来显著的推动作用。换言之,尽管国际油价高企导致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采购者(如中国和印度)的购油额外支出明显增加,但美元持续贬值并不是这些国家支出增加的显著原因。
总体而言,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美元升值对国际油价走低的风险作用,采取积极手段,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近些年来,尽管从每日交易的角度而言,美元汇率时有涨落。但总体而言,美元贬值是大趋势,欧元对美元汇率连创历史新高,这种趋势并没有给油价上涨风险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市场交易者而言,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是一个满意的信号。
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2021年初,国内油价连续五轮上调后,第六轮成品油调价传来好消息!由于原油市场对欧洲各地新案件激增的担忧日益加剧,实物市场也出现明显疲软迹象,上周国际市场油价创下今年以来最差周表现。同时,本轮国内汽柴油调整有望迎来2021年首次下调!
本月底3月31日,国内加油站油价将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根据调价期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测算,此次汽柴油每吨降幅已接近300元,这相当于实施下跌调价后,主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成品油的品种和地区差异,全国加油站汽柴油零售价每升下跌0.18元至0.21元。
国内油价调整后,车主去加油站加满一个50升的私家车油箱,可以省12元左右。具体调价时间定为月底3月31日24时,还剩6天时间。预计下周三国内加油站油价迎来年内首次下跌后,上海、天津、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95号汽油价格将回落至6元时代。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上涨受阻。即使反弹,也没有持续。这主要是因为推动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好。一方面,欧洲新的防疫限制和缓慢的疫苗接种可能会减缓燃料需求的恢复。另一方面,产油国石油供应充足,使得原油价格缺乏动作性。
小编提醒广大车主,国内油价调价窗口打开后,油价调整的结果是由整个调价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所决定的。因此,预计目前汽柴油降幅不会保持不变。如果下半周期统计时间,国际市场原油均价进一步下跌,那么国内成品油调价降幅将再次继续扩大,最终汽柴油降幅将延续,汽油、柴油降幅甚至将超过300元/吨。
最新原油市场基本面分析:利空消息持续,跌势可能延续。
在当今原油市场的供应方面,小编注意到,有消息称产油国原油供应充足,沙特阿美石油设施遭到袭击并未影响石油供应,从而导致油价下跌的风险。需求方面,近几天,许多国家的疫情可能再次上升。一些欧洲国家实施了新一轮封锁,降低了经济快速复苏的可能性。然而,疫苗接种的缓慢恢复将推动燃料需求。
今天油价涨还是跌
说实话,燃油车已经不那么“香”了!虽然油价实现了“六连跌”,但大家都知道,油价再怎么跌,也回不到原来的6元时代了。未来油价只会越来越高,面对这种现状和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不得不转向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我们来分析一下即使“油价连跌六天,燃油车不再那么香”的原因:
第一:油价的总体趋势
我们现在看到的油价“六连跌”,只是建立在“九连涨”的前提下。但谁都知道,价格不可能回到九连涨前的水平,所以也注定了油罐车不会像以前那么“香”了。
第二:国家政策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一直在鼓励R&D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我国出现。市场反馈也不错,尤其是混动车,比纯燃油车更经济实用。
随着碳中和及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实施,我相信即使下一次国际油价下调,我们国家也不会像以前那么敏感了。相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也会逐渐增多。
第三:油电过渡时期
目前人们处于衰退阶段,大多处于犹豫观望阶段。在接下来的趋势中,人们大多会考虑二手燃油车或者油电混合动力车。纯燃油汽车的时代正在逐渐过去,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还在观望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和更成熟的市场。
所以,即使看到油价的“五连跌”,也注定难以抵挡新能源汽车占据主导市场的大趋势。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与我们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